2017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2017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2017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

“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江苏卷。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2、(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

水平拉力F ,则( )

A 、当F <2μmg 时,A 、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

3

μg

C .当F >2μmg 时,A 相对B 滑动

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

2

μg

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 =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 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 -t 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2016江苏卷(选择题) 2015全国卷Ⅰ·25题

2015全国卷Ⅱ·25题

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析、力与运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图像应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与临界问题的分析 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 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 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 4、求相对运动的位移 5、求损失的机械能

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 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 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

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

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F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突破二、“滑块—木板”模型中加速度问题(纯运动学问题)

1.如图所示,一长度L=3m,高h=0.8m,质量为M=1kg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0.49kg的物块B静止在A的最左端,物块B与A相比大小可忽略不计,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物块A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一个质量为m0=0.01kg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物块B,假设在任何情况下子弹均不能穿出。g=10m/s2,问:

(2)被击中的物块B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A、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3)子弹速度为多少时,能使物块B落地瞬间A同时停下?

2.(18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m1=5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SP、竖直面内弧形光滑轨道PQ,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h=1m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P, 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600, 弧形轨道半径R=2m,末端切线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4m,质量均为m2=50kg,木板上表面与弧形轨道末端Q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0.12.(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1)求货物到达弧形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B

θ

R

O

h

P

Q

S A

(2)若货物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30,求货物滑上木板后与木板系统所能产生的热量.

3.(18分)如图所示,倾角α=30o

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 、质量M= 3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lkg 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l02

/m s . (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 应满足的条件;

(2)若F=37.5N ,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 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突破三、“滑块—木板”模型与动量守恒相结合题型

1:(18分)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R 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 、竖直台阶BC 、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直轨道CD 组成.小车的质量为M ,紧靠台阶BC 且上水平表面与B 点等高.一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圆弧顶端A 点由静止下滑,滑过圆弧的最低点B 之后滑到小车上.已知M =4m ,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 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 与Q 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PQ 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Q 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求: (1)滑块滑到B 点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

PQ 之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

2.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质量均为Kg m 1.0=的带电绝缘滑板A 及绝缘滑板B 置于水平面上,A 的带电量

C q 01.0=,它们的间距m S 3

4

=

。质量为Kg M 3.0=,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 放置于B 的左端。C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1=μ,A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μ,B 的上、下表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电场强度为C N E /80=的匀强电场,假定A 、B 碰撞时间极短且无电荷转移,碰后共速但不粘连。求: (1)A 与B 相碰前的速度为多大;

(2)要使C 刚好不脱离滑板,滑板的长度应为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最终AB

3、(18分)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 = 1kg 、长L = 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 = 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0 = 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 = 0.2 ,g取10m/s2。

(1

(2

4.(18分)如图17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的1/4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

滑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0和μ2=0.4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P1与P2视为质点,取g=10m/s2. 问:

(1)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BC长度为多少?N、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

突破一:1 BCD 2 BD 3 BD

突破二:1.解:(1)子弹击中B 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v m m v m )(000+=………2分 解得:s m v /8= ………2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B :B a m m g m m )()(001+=+μ 得: 2

/5s m a B = 方向水平向左…3分 对A :A Ma g M m m g m m =++-+)()(0201μμ 得: 2

/1s m a A = 方向水平向右……3分

(3)子弹击中B 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020(v m =设B 在A 上运动的时间为1t ,则:L s s A B =-

L t a t a t v A B B =--2121112

1

)21(…2分

B 做平抛运动时间2t , 2

22

1gt h =………1分

222//1s m g M

Mg

a A ===

μμ……2分

2/

10t a t a A A -=………1分 联立求解得:子弹速度s m v m m

m v B /43510

002=+=

………1分 2.【解析】(1)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 P 、v Q ,对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121P

v m gh m =

……………①[]

2

1012

1)60cos 1(Q v m R h g m =-+………………② 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N P 、N Q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 g m N P

P 2

10

160cos =-…………………③ R v m g m N Q Q 2

11=-…………………………④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N P =750N, N Q =15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50N 和1500N ,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2m 2)g ……………………⑥ 若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m 2)g ………⑦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0.24<μ1≤0.36.…………………………………………⑧

(3)μ1=0.3,由上问可得,货物在木板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1g =m 1a 1 ……………………⑨

设货物滑到木板A 末端时的速度为v 1,由运动学公式得:v 2

1-2

Q v =-2a 1l ………⑩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 1=4m/s ………………⑾ 货物滑过木板A 系统产生的热量Q 1=μ1m 1gl =600J……⑿

设货物滑上木板B 经过时间t ,货物与木板B 达到共同速度v 2,木板B 的加速度为a 2,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v 2=a 2t ……………………⒀ v 2= v 1-a 1t …………⒁ μ1m 1g -(m 1+m 2)g =m 2a 2………⒂ 木板运动位移x 2=

t v 2

2………………⒃ 货物运动位移x 1=t v

v 221+………………⒄

货物相对木板B 位移x ?=x 1-x 2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9

20

=

?x m…………………⒅ x ?<l =4m,可见:货物与木板B 达共同速度后,由于μ1>μ2,故两者整体在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货物与木板B 系统产生的热量Q 2=μ1m 1g x ?=3

1000

J………………………⒆

货物滑上木板系统所产生的热量Q =Q 1+Q 2=

3

2800

J≈933.3J……………⒇ 3、解析 (1)对M 、m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sin α=(M +m )a ① 对m ,有F f -mg sin α=ma ② F f ≤F f m =μmg cos α③ 代入数据得F ≤30 N④ (2)F =37.5 N >30 N ,物块能滑离木板⑤ 对M ,有F -μmg cos α-Mg sin α=Ma 1⑥ 对m ,有μmg cos α-mg sin α=ma 2⑦

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12a 1t 2-12a 2t 2

=L ⑧代入数据得t =1.2 s ⑨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 =a 2t ⑩ 由公式-2g sin α·x =0-v 2

? 代入数据得x =0.9 m ?

突破三:

1、(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N mg '= (1分)

(2)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必然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u ,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 M m u =+ ④ (2分)

若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足够大,则滑块可能不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设滑块恰好滑到Q

点,由功能关系有

2211()22mgL mv M m u μ=-+ ⑤ (2分)联立①④⑤式解得 45R

L μ

=

⑥ (2分) 若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不是很大,则滑块必然挤压弹簧,由于Q 点右侧是光滑的,滑块必然被弹回到PQ 之间,设滑块恰好回到小车的左端P 点处,由功能关系有

2211

2()22

mgL mv M m u μ=

-+ ⑦ (2分)联立①④⑦式解得 25R L μ= ⑧ (2分) 综上所述并由⑥⑧式可知,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离开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应满足的范围是

2455R R

L μμ

<≤ ⑨ (2分) 2.(1)A 与B 相撞之前由动能定理:2

022

1)(mv S mg qE =

-μ 2分 得S m

mg qE v )

(220μ-=

2分 代入数据得:s m v /40= 2分

(2).A 与B 相碰后速度为1v 由动量守恒定律:10)(v m m mv += s m v v /22

1==

2分 C 在A 上滑行时,A 、B 分离,B 做匀速运动 ,A 与地面的摩擦力N g M m f 8.0)22=+=(μ A 受到的电场力N qE F 8.0== 故A 、C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1分 当C 刚好滑到A 左端时共速2v ,由动量守恒定律:21)(v M m mv += 得s m M

m mv v /5.01

2=+= 1分

设A 长度为L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

2

211)(2

121v m M mv MgL +-=

μ 2分得Mg

v m M mv L 12

2

21)(2121μ+-=代入数据得m L 5.0= 1分 (3).对C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 Mg =1μ 得21/1s m M

Mg

a ==

μ 1分

加速时间为s a v t 5.015.02===

1分0.5s 内A 的位移m t v v S A 625.02

2

1=+= 1分 0.5s 内B 的位移m t v S B 11== 1分所以两者以后距离关系式为

t

t v v S S x A B 5.1375.0)(21+=-+-= 1分

3:解:(1)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1 ,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 0 = (m +

M )v 1 …………(2分)代入数据解得 v 1 = 4m/s …(1分) 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 L 1 ,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

μmgL 1 =220111()22

mv m M v -+……(2分)代入数据解得 L 1 = 3m …………………(1分)

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S 1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S 1 =21102

Mv -……………(2分)代入数据解得S 1 = 2m ……(1分)

因L 1<L ,S 1<S ,说明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已具有共同速度,且共速时小车与墙壁还未发生碰撞,故小车与碰壁碰撞时的速度即v 1 = 4m/s …(1分)

(2)滑块将在小车上继续向右做初速度为v 1 = 4m/s ,位移为L 2 = L -L 1 = 1m 的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圆轨道的最低点P 。

若滑块恰能滑过圆的最高点,设滑至最高点的速度为v ,临界条件为

mg = m 2

v R

……………(1分)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 2-22111

222

mg R mv mv ?=

-………(2分)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R = 0.24m …………(1分)

若滑块恰好滑至1

4

圆弧到达T 点时就停止,则滑块也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 2-21102

mg R mv ?=-……(2分)代入数据解得R = 0.6m (1分) 综上所述,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必须满足

R ≤0.24m 或R ≥0.6m ………………(1分)

4解:(1)P 1滑到最低点速度为1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202

1

21mv mgR mv =+ 解得:s m v /51= P 1、P 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1

v '、2v ' 21

1v m v m mv '+'= 2221212

1

2121v m v m mv '+'= 解得:01='v 2v '=5m/s P 2向右滑动时,假设P 1保持不动,对P 2有:m mg u f 422==(向左) 对P 1、M 有:2)(a M m f += 得:22/8.054s m m

m

M m f a ==+=

此时对P 1有:m f m ma f m 0.180.01=<==,所以假设成立。

(2)P 2滑到C 点速度为2

v ',由22

2

1

v m mgR '= 得s m v /32=' P 1、P 2碰撞到P 2滑到C 点时,设P 1、M 速度为v ,对动量守恒定律:

2

2)(v m v M m mv '++= 解得:s m v /40.0= 对P 1、P 2、M 为系统:222

222)(2

1

2121v M m v m mv L f ++'-=

代入数值得:m L 9.1= 滑板碰后,P 1向右滑行距离:m a v S 08.0212

1==

P 2向左滑行距离:m a v S 125.122

22

2='=

所以P 1、P 2静止后距离:m S S L S 695.021=--=?

25.(18分)某工地一传输工件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形,AB 为一段足够大的圆弧固定轨道,圆弧半径R=5.6m ,BC 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 为一段圆弧固定轨道,圆弧半径r=1m ,三段轨道均光滑.一长为L=2m 、质量为M=1kg 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BC 轨道的最左端,小车上表面刚好与AB 轨道相切,且与CD 轨道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2kg

的工件从距AB 轨道最低点h 高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也向右运动,小车与CD 轨道左端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被粘在C 处.工件只有从CD 轨道最高点飞出,才能被站在台面DE 上的工人接住.工件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 2,,求: (1)若h 为2.8m ,则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2)要使工件能被站在台面DE 上的工人接住h 的取值范围

25.(18分)

【解答】解:(1):工件从起点滑到圆弧轨道底端B 点,设到B 点时的速度为V B ,根据动能定理:

02

1

mg 2-=

B mV h …………① (1分) 工件做圆周运动,在B 点:R

V m mg B 2

-N =………..② (2分)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N=40N (1分)

(2):①由于BC 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达CD 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设工件刚滑上小车时的速度为v 0,工件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 1,假设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才与其共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对于工件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m+M )v 1 ………….. ③ (2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④ (2分) 对于工件从AB 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⑤ (2分)

代入数据解得:h=3m . (1分)

②.要使工件能从CD 轨道最高点飞出,h=3m 为其从AB 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设其最小高度为h′,刚滑上小车的速度为v 0′,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v 1′,刚滑上CD 轨道的速度为v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m+M )v 1′……….⑥ (1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⑦ (2分)

工件恰好滑到CD 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⑧ (1分)

工件在AB 轨道滑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⑨ (1分)

联立.⑥ ⑦ ⑧ ⑨,代入数据解得:m 7

18

/

h (1分) 综上所述,要使工件能到达CD 轨道最高点,应使h 满足.

(1分)

5.(20分)

如图,质量均为2m 的木板A 、B 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左端紧贴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底端,A 与B 、A 与圆弧底端均不粘连。质量为m 的小滑块C 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经过圆弧底端后,沿A 的上表面从左端水平滑上A ,并在恰好滑到B 的右端时与B 一起匀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C 过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5mg ,C 在A 、B 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同,C 与B 一起匀速的速度是C 刚滑上A 时的0.3倍。求:

(1)C 从圆弧顶端滑到底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两板长度L 1与L 2之比。

(3)C 刚滑到B 的右端时,A 右端到B 左端的水平距离s 与B 的长度L 2之比。

25.(20分)

(1)(6分)设C 到达圆弧底端时的速度为v 0,轨道对C 支持力大小为N ,下滑过程C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由动能定理,有:

2

0102

f mgR W mv -=-① (2分)

C 过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R

mv mg N 20

=-②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mg .N 51=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3

4

f W mgR =

④ (2分) (2)(9分) 设C 刚滑过A 到达B 时,C 的速度为v C ,A 、B 的速度为v ,B 、C 共同速度为v BC ,C 与A 、B 间的摩擦力为f 。

C 从滑上A 到刚滑到B 这个过程,C 和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守律:0C 4mv mv mv =+⑤ (2分) 由功能关系:22210C 111

(4)222

fL mv mv mv =

-+?⑥ (2分) C 滑上B 到与B 共速这个过程,对C 和B 组成的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C BC 2(2)mv mv m m v +=+⑦ (2分) 由功能关系:2222C BC 1112(2)222

fL mv mv m m v =

+?-+⑧ (2分) 或:C 从滑上A 到与B 共速的全过程

由动量守恒定律:0BC 2+(2)mv mv m m v =+⑨ 由功能关系:222

120BC 111()[2(2)]222

f L L mv mv m m v +=

-?++⑩ (评分说明:⑤⑦⑨式对一式给两分,对两式给4分;⑥⑧⑩按同样规则给分)

干道

货物

货车

制动坡床防撞设施

θ⑤⑦⑨任两式联立并代入B 00.3v v =得:0C 00.050.8v v v v ==, ⑥⑧⑩任两式联立并代入0C 00.050.8v v v v ==,得:

121415

L L =○11 (1分) (3)(5分)设C 从滑上B 到与B 共速所经历的时间为t , 对B ,由动量定理:mv mv ft B 22-= ○12 (1分) 在t 时间内,A 通过的距离:A s vt = ○13 (1分) 设B 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s B , 对B 应用动能定理:2

2B B 112222

fs mv mv =

?-?○14 (1分) B A s s s =- ○

15 (1分) 联立⑧⑩○11○12○13○14○15○

16式并代入B 00.3v v =,00.05v v = 得:

3

1

2=L s ○16 (1分) (评分说明:用其他方法,如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参照给分)

14、(16分)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

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 时,车头距制动坡床

顶端38 m ,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 =10 m/s 2

。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14(1)(6分)解:设货物质量为m ,受到货车支持力大小为,车对货物摩擦力大小为f1,受力分

析如图货物与货车间滑动摩擦因数为1μ,货物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cos mg N θ=g

① 11sin mg f ma θ+=g

② 111f N μ=

联立方程①②③,代入数据得 2

15m/s a =

④ 方向沿坡面向下

(2)解:车质量为4m ,受到坡面支持力大小为2N ,坡面对车阻力大小为2f ,受力分析如图

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14cos N N mg θ'=+

⑦ 212

4sin 4f mg f ma θ'+-=

⑧ 由题意得 20.445f mg =?

联立⑤⑥⑦⑧⑨代入数据得 2

2 5.5m/s a =

⑩ 方向沿坡面向下

设货车和货物共同的初速度大小为0v ,货物相对货车滑动4m 用时t ,货物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1x ,货车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2x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1011

2x v t a t =-

2

2021

2x v t a t =-

124m x x -=

代入数据得

248m x =

车长为L ,货物相对车滑动4m 时车头距顶端L ',坡长为S 2S L x L '

=++代入数据,

解之得 98m S =

25.(20 分)某传送带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的横截面如图所示,ab 段水平,bcd 段为1/2 圆周.传送带

在电机的带动下以恒定速率ν = 4m/s 运动,在传送带的左端点a 无初速地投放质量m=1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第一个物块A 到达b 点时即刻在a 点投放另一相同的物块 B .物块到达b 点时都恰好与传送带等速,此后能确保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地通过bcd 段.物块到达最高点d 时与传送带间的弹力大小恰等于其重力.在d 端点的左方另有一平直轨道ef ,轨道上静止停放着质量M=1kg 的木板,从d 点出来的物块恰能水平进入木板上表面的最右端,木板足够长.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μ= 0.8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2 ;木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3μ=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 2.试求: (1)每个物块在传送带abcd 上运行的时间;

(2)传输A 物块,电机所需提供的能量(不计传动机构的其他能量损耗); (3)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25.(共20分)

解:(1)(共5分)物块在ab 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ma mg =1μ,得8=a m/s 2

①(1分) 1at v = 得5.01=t s

②(1分)

物块经过d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 mg N 2

=+,代入mg N =,得8.0=R m

③(1分)

则物块在圆周上运动的时间:63.02==

v

R

t πs

④(1分)

则每个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13.121=+=t t t s

⑤(1分)

(2)(共3分)

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时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12

11=-=?t v

vt s m

⑥(1分)

每传输一个物块,电机提供的能量322

122

1=+?+?=mv R mg s mg E μJ ⑦(2分)

[或:物块在传送带水平ab 段运动,电机克服摩擦力做功

mgs W f 1μ=⑥

1t v s ?=

(2分)

每传输一个物块,电机提供的能量3221=?+=R mg mgs E μJ ⑦ (1分)] (3)(共12分)

A 物块滑上木板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N mg f A 22==μ ⑧

木板与轨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N g m M f M 2)(31=+=μ ⑨(1分)

[注:⑧⑨式任何一式正确均给此1分] 由于1M A f f =,故木板仍保持静止状态

⑩(1分) 物块A 在木板上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2==

m

f a A

A m/s 2

?(1分)

当B 物块滑上木板瞬间,A 物块的速度大小: 311=-=t a v A A νm/s

?(1分)

B A 、物块在木板上同时滑动时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N f f f A B A 42-=+

?

地面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N g m M f M 3)2(32=+=μ

?(1分)

(??式任何一式正确均给此1分)木板开始加速向左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122M M A a M f f ?=-得:11=M a m/s 2

?(1分)

(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1分)

当A 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有:11111t a v t a v A A M ?-=?=共 ? 得:11=共v m/s ,11=?t s

?(1分)

(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1分) 此时,物块B 的速度大小. 211=?-=t a v v A B m/s

?(1分)

此后A 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木板开始减速,由牛顿第二定律:

22)(M B M a m M f f ?+=- 得:5.02=M a m/s 2

?(1分)

(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1分)

设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速后,再减速停下,则有:

212212t a t a A B M ??-=??-=ννν共共

?

得:s t 322=

?,3

2

2=共νm/s 假设成立

21(1分) (表达式?正确,但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1分) 此后三个物体一起做减速运动:133==g a M μm/s 2 ○22 三个物体一起减速运动的时间:3

2

3

2

3=

=

?M a t 共νs

23(1分) 25.(1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质量m 1=0.2kg 的绝缘平板小车,小车的右边

处在以PQ 为界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 1=1×104

V/m ,小车A 点正处于电场的边界.质量m 2 =

0.1kg ,带电量q = 6×10-5C 的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A 点,其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0(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小物块一个v 0 = 6m/s 的速度.当小车速度减为零时,电场强度突然增强至E 2 = 2×104V/m ,

而后保持不变.若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滑

落,取g =

10m/s 2.试解答下列问题: (1)小物块最远能向右运动多远? (2)小车、小物块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少? (3)小车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5.(1)小物块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和滑动摩擦力作减速运动,小车受摩擦力向右做加速运动.

设小车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小车 μm 2g = m 1a 1、a 1 = 2m/s 2 对小物块 qE 1 +μm 2g = m 2a 2、a 2 = 10m/s 2

设t 1时刻小车与小物块速度相同,则 v t = v 0-a 2t 1 = a 1t 1、解得t 1 = 0.5s 、v t =

1m/s

当两物体达共同速度后系统只受电场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 1 = (m 1 +m 2)a 3 则a 3 = 2m/s 2

设两者摩擦力达最大静摩擦力,小车和小物块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 4、a 5,则

μm 2g = m 1a 4、a 4 = 2m/s 2;qE 1-μm 2g = m 2a 5、a 5 = 2m/s 2;

由于a 3 = a 4=a 5,故两者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以共同加速度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

小物块第一段运动的位移 75.122

2

02

1=-=a v v s t m ,

小物块第二段运动的位移 25.022

2==

a v s m ,

小物块向右运动的最远位移 s = s 1 + s 2 = 2m .

(2)当小车和小物块的速度减为零后,

小物块的加速度 qE 2-μm 2g = m 2a 6、a 6 = 8m/s 2 小车的加速度 μm 2g = m 1a 7、a 7 = 2m/s 2

设小车经过 t 2时间冲出电场,此时小车和小物块的速度分别为 v 3、v 4

对小物块 2

262

1t a S =

==7

22a S

t 小物块的速度 24263==t a v m/s 小车速度 2214==t a v m/s

冲出电场后,小物块做减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 小车加速度 μm 2g = m 1a 8、a 8 = 2m/s 2 小物块加速度 a 9 = μg = 4 m/s 2

经过 t 3 时间速度相同:v t = v 3-a 9t 3 = v 4 +a 8t 3解得 v t = 22m/s

(3)m 2从最右端出发向左运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

qE 2s -μm 2gl = 12

(m 1 + m 2)v 2 解得l = 3m

B A c m m g m +μ木板运动的总时间:3

7321=?+?+?=t t t T s

24(1分)

11.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 的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右端与半径R =1 m 的粗糙的1

4圆弧相切,

左端上方放质量为1 kg 的物块C ,物块C 与长木板B 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使质量为1 kg 的物体A 从距圆弧上端h =5 m 处静止释放,到达水平轨道与B 碰撞后一起运动,再经1 s 物块C 刚好运动到B 的右端且不会掉下.取g =10 m/s 2

.求:

(1)物体A 刚进入圆弧时对轨道的压力; (2)长木板B 的长度;

(3)物体A 经过圆弧时克服阻力做的功.

11. (1)物体A 从释放到进入圆弧前做自由落体运动2

1A v =2gh (1分)

刚进入圆弧时N =m A R

v A

21 (1分)

联立解得 N =

=2×1×10×51

N =100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0 N (1分) (2)物块C 从开始运动到与长木板B 具有相同速度的过程中, 物块C 的加速度为a C =

c

c m g

m μ=μg =0.2×10 m/s 2=2 m/s 2

(1分)

=0.2×1×101+3 m/s 2=0.5 m/s 2

(1分)

滑块B 的加速度为 a B = 物块C 运动的距离s C =12a c t 2=12

×2×12

m =1 m

(1分)

物块C 在B 的右端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 v B2=v C =a c t =2×1 m/s =2 m/s (2分) 由速度公式得木板刚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v B1=v B2+a B t =(2+0.5×1)m/s =2.5 m/s (1分) 木板B 运动的距离s B =

2

21B B v v +t =2+2.5

2×1 m =2.25 m (1分)

川中简讯 - 龙川县第一中学

川中简讯2014年1、2月2014年第1期(总第39期)https://www.360docs.net/doc/e36154502.html, E-mail:lcyzjx@https://www.360docs.net/doc/e36154502.html, 龙川一中办公室编 目录 *1月9日我校举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 *2月9日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2月17日我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 *2月18日我校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 *2月27日我校举行2014年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 *校园简讯

我校举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 1月9日,我校举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学校副校长钟永忠作动员讲话,号召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活动中去,强健自己的体魄,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高一、高二年级师生绕教学区进行了首日跑,正式拉开了2013年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的序幕。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坚持落实“健康第一,共同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形成了“体育见长”的办学特色以及常态化、制度化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还有着三十多年的“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历史,连续多年受到了国家、省、市的表彰。2013年1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称号。 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2月9日,带着对新学期的美好憧憬,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明确新的一年学校工作思路和做法以及部署落实各项开学工作。与此同时,表彰奖励了一批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以及备课组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集体。 县政协副主席、学校校长杨日华指出,新学期是学校百年新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承前启后之年,学校将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办学环境,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百年教育名校。同时,希望全体教职工

小船渡河专题训练(含答案详解)

小船渡河专题训练卷 1.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d ,船渡河时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 1,河水流速的大小为v 2,则船渡河所用时间为( ) A . 1d v B .2 d v C . 12d v v + D 2.河宽420 m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 m /s ,水流速度是3 m /s ,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 A .140 s B .105 s C .84 s D .760 s 3.小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1m/s ,水流速度为2m/s ,为了在最短距离内渡河,则小船船头指向应为(图中任意方向间的夹角以及与河岸间的夹角均为300)( ) A .a 方向 B .b 方向 C .c 方向 D .e 方向 4.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 ,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渡河时小船朝对岸垂直划行,若航行至河中心时,河水流速增大,则渡河时间将( ) A. 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不能确定 5.一条河宽为d ,河水流速为1v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v ,要使小船在渡河过程中所行 路程S 最短,则( ) A .当1v >2v 时, B .当1v <2v 时, C .当1v >2v 时,.当2v <1v ,6.一小船在静水的速度为3m/s ,它在一条河宽150m ,水流速度为4m/s 的河流中渡河,则 该小船( ) A .能到达正对岸 B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s C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m 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 7.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4m/s, 要横渡宽为40m 的河, 河水的流速为5m/s 、 下列说法中不

百所中学校训大全

百所中学校训大全 1.桂林中学:专心志、忧天下 2.从化中学:严、勤、实、活 3.东源中学:立志勤学成才奉献 4.长沙市雅礼中学:公勤诚朴 5.从化市民乐中学:严谨求实文明进取 6.郑州正始中学:人生正始,伟业我待 7.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走光明之路 8.莲花中学:说实话,办实事,做真人,求真理 9.燕郊开发区冶金中学:敢吃寒窗的苦,成德才兼备人 10.平冈中学:诚、信、勤、朴 11.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2.仙桃市沔州中学:没有借口没有不可能 13.瑞安中学:甄综术艺、以应时需 14.卢龙县中学:砺志、勤奋、谦慎、健美 15.遵义县虾子镇中学:团结、爱校、博学、尚礼 16.四川师大附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17.贺州市中学:教书育人勤学奋进 18.绍兴市高级中学:和而不同 19.肥西中学:纯实勤严 20.丰顺中学:勤朴仁勇 21.江油市太白中学:勤奋、严谨文明、进取 22.太平高级职业中学:创新求实团结 23.长来中学: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爱国立学、勤奋拼搏 24.勤业上海市格致中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25.东莞高级中学:励志、勤学、求实、创新 26.邢台市第六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7.城厢中学:博学、慎思、严谨、笃行 28.金陵中学:严谨,务实,创新 29.浙江天台实验中学:勤奋好学,求实创新 30.洪湖市园林中学: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3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励志笃学,荣校报国 32.北屯高级中学:公、诚、勤、实 33.四川省安岳中学:勤、弘、信、公 34.荆家镇中学:团结、诚实、勤奋、守纪 35.中山市华侨中学: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36.徐州35中学校:求真进取 37.陕西省长安县第一中学: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38.河北衡水中学:追求卓越 39.崇贤中学:崇尚贤德 40.河南省实验中学: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41.永城市高级中学: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42.海城同泽中:明耻自强,振兴民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 1.1直线运动 1.1.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 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 平=(V t +V o )/2 4.末速度V t =V o +at 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 +V t 2 )/2]1/2 6.位移S= V 平t=V o t + at 2 /2 7.加速度a=(V t -V o )/t 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 2 ΔS 为相邻连续相 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 )m/s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 t )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 路程米(m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

1.1.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 o =0 2.末速度V t =gt 3.下落高度h=gt 2 /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 2 =2gh t=(2h/g)1/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 2 ≈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 运动 1.位移S=V o t- gt 2 /2 2.末速度 V t = V o - gt (g=9.8≈10m/s 2 ) 3.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m = V o 2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 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 木板”模型 “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江苏卷。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2、(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2 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 5 2 μmg时,A的加速度为 1 3 μg 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 2 μg 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 2016江苏卷(选择题)2015全国卷Ⅰ·25题2015全国卷Ⅱ·25题 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 析、力与运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 动、图像应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 与临界问题的分析 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 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 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 4、求相对运动的位移 5、求损失的机械能 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 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 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数学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三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n 次方根、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和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培养学生认识、接受新事物和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根式概念和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月20日星期一 (I )复习回顾 引例:填空 n m n a += (m,n ∈Z); _____=(II )讲授新课 1.引入: (1)填空(1),(2)复习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其中:因为m n a a ÷可看作m n a a -?,所以m n m n a a a -÷=可以归入性质m n m n a a a +?=;又因为n b a )(可看作m n a a -?,所以n n n b a b a =)(可以归入性质()n n n ab a b =?(n ∈Z)),这是为下面学习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性质做准备。为了学习分数指数幂,先要学习n 次根式(*N n ∈)的概念。 5次方根,类似地,若2n =a ,则2叫a 的n 次方根。由此,可有: 问题1:n 次方根的定义给出了,x 如何用a 表示呢?n a x =是否正确? 分析过程:

解:因为33=27,所以3是27的3次方根;因为5)2(-=-32,所以-2是-32的5次方根; 因为632a )a (=,所以a 2是a 6的3次方根。 结论1:当n 为奇数时(跟立方根一样),有下列性质:正数的n 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负数,任何一个数的方根都是唯一的。此时,a 的n 次方根可表示为n a x =。 从而有:3273=,2325-=-,236a a = 解:因为4 216=,16)2(4=-,所以2和-2是16的4次方根; 因为任何实数的4次方都是非负数,不会等于-81,所以-81没有4次方根。 结论2:当n 为偶数时(跟平方根一样),有下列性质: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n 次方根。此时正数a 的n 次方根可表示为:)0a (a n >± 其中n a 表示a 的正的n 次方根,n a -表示a 的负的 n 次方根。 解:因为不论n 为奇数,还是偶数,都有0=0,所以0的3次方根,0的4次方根均为0。 结论3:0的n 次方根是0,记作n n a ,00即=当a=0时也有意义。 这样,可在实数范围内,得到n 次方根的性质: 3.n 次方根的性质:(板书) *)(2,12,N k k n a k n a x n n ∈?????=±+== 其中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注意:根式是n 次方根的一种表示形式,并且,由n 次方根的定义,可得到根式的运算性质。 4.根式运算性质:(板书) ①a a n n =)(,即一个数先开方,再乘方(同次) ,结果仍为被开方数。 由所得结果,可有:(板书) ②???=为偶数为奇数; n a n a a n n |,|, 性质的推导如下: n a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4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4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 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离原理 2、了解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科学方法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 教学难点: 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一)分离、提纯 【思考与交流】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2、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1)NaCl (泥沙) (2)酒精(水) (3)溴水(水) (4)KNO 3 (NaCl) 3、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一、蒸馏 【思考与交流】 1、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提纯何类有机物?对该类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区别有何要求?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的分馏; →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30℃左右) 2、实验室进行蒸馏实验时,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哪些?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导管等 3、思考实验1-1的实验步骤,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蒸馏的注意事项: ? 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 ? 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 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2/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需使用沸石; ? 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练习1]:欲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 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 确定实验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分子式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确定结构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龙川县第一中学,前称龙川县立中学(简称“川中”),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学。龙川县第一中学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于龙川老隆镇东风路,是川中的老校区,2004年秋迁往位于东江河畔的新城区水贝村新校区,开设高中部,老校区开始重新招收初中生(2000年停招初中)。 学校简介 简介 龙川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简称“川中”“龙川一中”,是广东省最早备案的公立中学之一,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九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当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萧殷,有成就卓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钟振如,有五夺世界摔跤冠军的优秀运动员钟秀娥,有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

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曾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错落有致,各种教学资源、设施齐全先进,管理规范有序,具有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花园式的特点。现有教学班74个,学生4089人,教职工323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6人,一级教师130人,研究生学历16人。2002年以来,先后有2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6人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先后有6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交流或刊物发表,160多位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学科“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有1800多人次获得奖励,承担有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规划项目《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制式教师培训初探》,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实验的研究》等5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 第一章 速的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的过程,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教学中从速度一时间图象的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主要引导学生看倾斜直线的“陡度”(即斜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据求加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例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演示]让小球分别在倾角较小的斜面和倾角较大的斜面上滚动. [提问]小球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得出]小球两次都是做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但后一次速度改变得快.那么怎样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呢? [讨论]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 [讨论与交流]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课件展示: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 120s

高考物理公式、规律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 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 12 sin co 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 m R h m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22 2 24()()()+=+=+ωπ α F 2 F F 1 θ

2017届高三物理全国卷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Word版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导与练》P31) 1.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 2.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3.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 此模型近几年全国高考题: 突破一:水平传送带问题 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m=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2015天津卷(选择题)2014四川卷(选择题)2017届惠三模·24题 命题角度:水平传送带模型, 力与运动和能量守恒的综合 多情形分析及图像应用 水平传送带模型,力与运动和动 量守恒的综合 命题角度:1、求滑行时间 2、求速度 3、求痕迹的长度(相对位移) 4、求产生的热量 5、求多 消耗的电能 6、与V -t图像相结合 注意事项:1、关键点是找物体摩擦力方向 2、求滑行时间一定要先讨论,速度相同时就是临界点3、求痕迹 的长度是指相对位移 4、产生的热量:Q=fs(s相对位移) 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2)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

【附加15套高考模拟试卷】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理含答案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并制作成如图所示的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关系的散点图.根据该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20% B .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20% C .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20% D .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20% 2.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内,两个半圆均以长方形的一边为直径且与对边相切,在长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A . 3 π- B .33 π C .33π D .3 π- 3.已知函数()f x 为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f x 单调递减,若(2)(1)f a f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 B .1,13??- ??? C .11,3??- ??? D . 1,3??-+∞ ? ?? 4.已知{}n a 是公差为 1 2 的等差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2a ,6a ,14a 成等比数列,则5S =( ) A .35 2 B .35 C .252 D .25 5.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2,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1BC 与侧面1ACC A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6.已知直线512x π= 和点(,0)6 π 恰好是函数()2sin()f x x ω?=+的图象的相邻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则()f x 的表达式可以是 A .()2sin(2)6 f x x π = - B .()2sin(2)3 f x x π = - C . ()2sin(4) 3f x x π =+ D . ()2sin(4) 6f x x π =+ 7.以下关于()sin 2cos 2f x x x =-的命题,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在区间2π0,3? ? ??? 上单调递增 B .直线8 x π= 需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 .点,04π?? ??? 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D .将函数()y f x =图象向左平移需8π 个单位,可得到2sin 2y x =的图象 8.若平面区域30, {230,230 x y x y x y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 是( ) A .35 B .2 C .32 2 D .5 9.复数 5 2 i -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 B .2i -+ C .2i -- D .2i - 10.如图,点为单位圆上一点, ,点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到点 ,则 ( )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v = ;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 02 =-; 3、中间时刻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4、末速度:at v v t +=0; 5、中间位置速度:22 202 t s v v v +=; 6、位移:20021 2at t v t v v t v s t +=?+= ?=; 7、加速度:t v v a t 0 -={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反向则0

2017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 “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卷。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2、(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2 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 5 2 μmg时,A的加速度为 1 3 μg 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 2 μg 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2016卷(选择题)2015全国卷Ⅰ·25题2015全国卷Ⅱ·25题 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析、 力与运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 图像应用 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与 临界问题的分析 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 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 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 4、求相对运动的位移 5、求损失的机械能 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 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 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模型总结归纳

1、追及、相遇模型 火车甲正以速度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 2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什么条件? 故不相撞的条件为d v v a 2)(2 21-≥ 2、传送带问题 1.(1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L =6米,两皮带轮直径均为D=0.2米,距地面高度H=5米,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小物体以v 0=5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 2,求: (1)若传送带静止,物块滑到B 端作平抛 运动 的水平距离S 0。 (2)当皮带轮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物 体平抛运动水平位移s ;以不同的角速度ω值重复 上述过程,得到一组对应的ω,s 值,设皮带轮顺时针转动时ω>0,逆时针转动时ω<0,并画出s —ω关系图象。 解:(1))(12110m g h v t v s === (2)综上s —ω关系为:?? ? ??≥≤≤≤s rad s rad s rad s /707/70101.0/101ωωω ω 2.(10分)如图所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水平传送带,用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水平传送带以的 工 恒定的速率s m v /2=运送质量为kg m 5.0=

件,工件都是以s m v /10=的初速度从A 位置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2/10s m g =,求: (1)工件滑上传送带后多长时间停止相对滑动 (2)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传送带上相邻工件间的距离 (3)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 (4)每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 解:(1)工作停止相对滑动前的加速度2/2s m g a ==μ ① 由at v v t +=0可知:s s a v v t t 5.02 1 20=-=-= ② (2)正常运行状态下传送带上相邻工件间的距离m m vt s 15.02=?==? ③ (3)J J mv mv W 75.0)12(5.02 12121 222 02=-??=-= ④ (4)工件停止相对滑动前相对于传送带滑行的距离 )21(20at t v vt s +-=m )5.022 1 5.01(5.022??+?-?=m m 25.0)75.01(=-=⑤ J mgs fs E 25.0===μ内 ⑥ 3、汽车启动问题 匀加速启动 恒定功率启动 4、行星运动问题 [例题1] 如图6-1所示,在与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球体距离为R 处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此时M 对m 的万有引力为F 1.当从球M 中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球体时,剩下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为F 2,则F 1与F 2的比是多少?

高中物理必考公式大全

高考必考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v = t s 2.加速度a = t v v t 0 -{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3.速度v t =v 0+at 4.位移(如图) ⑴ s =v t ⑵ s =20t v v +t ⑶ s = v 0t +2 1 at 2 ⑷ s = a v v t 220 2- ⑸ s =2 1 (v 0+v 0+at ) ⑹ s =-t v t 2 1 at 2 5.有用推论 中间时刻速度v t /2=v = 2 0t v v + 中间位置速度v s/2= 2 220t v v + 6.速度的大小比较: v s/2>v t /2 7.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 ⑴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 ⑵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1: s 2: s 3……s n =12:22:32:……:n 2 ⑶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s Ⅰ: s Ⅱ: s Ⅲ……s N =1:3:5:……:(2n -1) ⑷ 通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 1:t 2:t 3……v n =1:(2-1):(3-2):…:(n -1-n ) 8.实验用推论Δs =aT 2{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证明看图2}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0):m/s ;加速度(a ):m/s 2;末速度(v t ):m/s ;时间(t )秒(s);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 t v 0v t t O 图1 t (n -2)T (n -1)T T 图2

高考物理模型之圆周运动模型

第二章 圆周运动 解题模型: 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1. 如图1.01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 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 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μ倍,求: (1)当转盘的角速度ωμ12=g r 时,细绳的拉力F T 1。 (2)当转盘的角速度ωμ232=g r 时,细绳的拉力F T 2。 图2.01 解析:设转动过程中物体与盘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转动的角速度为ω0,则μωmg m r =02,解得ωμ0=g r 。 (1)因为ωμω102=g r ,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大于物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细绳将对物体施加拉力F T 2,由牛顿的第二定律得:F mg m r T 222+=μω,解得 F mg T 22=μ。 2. 如图2.02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直径方向上放置以细线相连的A 、B 两个小物块。A 的质量为m kg A =2,离轴心r cm 120=,B 的质量为m kg B =1,离轴心

r cm 210=,A 、B 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最大值为其重力的0.5倍,试求: (1)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0为多少时,细线上开始出现张力? (2)欲使A 、B 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 角速度为多大?(g m s =102/) 图2.02 解析:(1)ω较小时,A 、B 均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ω增大,F m r =ω2可知,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而r r 12>,所以A 受到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ω再增大,AB 间绳子开始受到拉力。 由F m r fm =1022ω,得:ω011111 055===F m r m g m r rad s fm ./ (2)ω达到ω0后,ω再增加,B 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及摩擦力共同来提供,A 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来提供,由于A 增大的向心力超过B 增加的向心力,ω再增加,B 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如ω再增加,B 所受的摩擦力就反向,直到达最大静摩擦力。如ω再增加,就不能维持匀速圆周运动了,A 、B 就在圆盘上滑动起来。设此时角速度为ω1,绳中张力为F T ,对A 、B 受力分析: 对A 有F F m r fm T 11121+=ω 对B 有F F m r T fm -=2212 2ω 联立解得:ω112 112252707=+-==F F m r m r rad s rad s fm fm /./ 3. 如图2.03所示,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 和轮B 水平放置,两轮半径 R R A B =2,当主动轮A 匀速转动时,在A 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 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 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 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 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 A. R B 4 B. R B 3 C. R B 2 D. R B 答案: C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α F 2 F F 1 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