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当代教育改革课后作业

专题十当代教育改革课后作业
专题十当代教育改革课后作业

习题

1、试对20世纪末启动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分析?

对于改革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教育改革过程与结果。而对于教育改革的前提与意义的思考相对比较少见。要了解与确认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必须要搞清楚实施教育改革的前提是什么。

教育改革的前提包括教育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社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因素。需要仔细考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整体社会结构的特点,还有教育体制的现状,以及教育改革参与者本身的素质。

2、当代教育改革如何回应城乡教育差异的现状与事实?

一个在讨论中国教育改革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城乡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乡村的教育现实与教育未来迥然不同。近30年来的教育改革,不断地证明着这个二元结构带给处于不同社会的结构中的行动者的个体命运与行动方式。

城乡二元结构是教育改革不能回避的现实困境,也是影响教育改革进程中最大社会结构问题。是要坚守机会公平,还是要持守实质公平。一直是困扰教育改革设计者与启动者最大的问题。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公平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在统一的标准之下,“谁被牺牲了”“谁被遗忘了”“谁被忽视了”。城市与乡村成为了教育改革最大的纠结,教育改革面对这养的二元结构与两难问题如何往前推进?

面对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无疑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慎

重对待,更需要为这些困境寻找可能性的出路,这可能是今后我们的教育改革遭遇到的最大困扰。

3、试从社会政策角度对当代的教育改革进行分析?

社会政策角度:

文件作为一种正式文本,在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解析中国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符号。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文件无疑成为一个纲领性的东西指导着各级各层的教育改革。面对作为正式文本的文件,地方性文化回应的方式千姿百态。

教育改革文件的制定者在制订文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量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推进思路、政策导向及可能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过程。由于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文件的最终出台往往是一个多方“妥协的产物”。虽然有文件的指向,但是,在具体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变数最大的教育实践场域的文化生态。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太多复杂的群体文化样态与日常实践影响着教育改革的现实进程。

4、当代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教育改革一般是需要理念指导的。然而,当理念遭遇到强大的利益的时候,将会呈现为什么养的状态?

一直以来,教育改革总是被冠以“先进理念”,教育改革暗含着进步因素在里面。然而,对于理念本身的意义鲜有深入的思考。众所周知,理念提出是一回事,理念践行是另一回事。30年来的教育改革不断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从来都是举步维艰地前行的。对教育改革来

说,很大程度上,不是由理念主导的,二是由利益主导的。利益人群成为教育改革无法回避与遮掩的一个巨大群体,也成为教育改革进程中各方博弈与“斗争”的一个焦点。

文件作为一种正式文本,在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解析中国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符号。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文件无疑成为一个纲领性的东西指导着各级各层的教育改革。面对作为正式文本的文件,地方性文化回应的方式千姿百态。

教育改革文件的制定者在制订文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量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推进思路、政策导向及可能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过程。由于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文件的最终出台往往是一个多方“妥协的产物”。虽然有文件的指向,但是,在具体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变数最大的教育实践场域的文化生态。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太多复杂的群体文化样态与日常实践影响着教育改革的现实进程。

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的声音“表述着”教育改革。因而,需要分析不同的教育改革者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教育改革的话语与方式。这是剖析教育改革复杂性与曲折性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比如有关“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最好例证。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3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是指当你闭上眼睛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形象。 3、陈述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是指把一个大的信息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也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模式是指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7、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件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8、概念就其最严整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定义,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陈述句,或者说命题。 9、序列行动是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10、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 1、视觉意象是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它的特点有:(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块面的;(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小,因为命题表征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够做心里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擅长,都具备。但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奥鹏17春16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B. 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C. 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D. 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 正确答案: 2. “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 ) A. 初始性 B. 同源性 C. 拟声性 D. 复合性 正确答案: 3. “突然”一词是____。 A. 副词 B. 形容词 C. 区别词 D. 状态词 正确答案: 4. 属于褒贬色彩对立的一组同义成语是____。 A. 胸有成竹—胸中有数 B.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C.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D. 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正确答案: 5.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 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 D. 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正确答案: 6. “去打电话”是 A. 主谓短语 B. 连动短语 C. 兼语短语 D. 同位短语

7. “与其平庸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是个____。 A. 选择复句 B. 递进复句 C. 转折复句 D. 倚变复句 正确答案: 8.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 A. 铤而走险 B. 无耻滥言 C. 川流不息 D. 不落窠臼 正确答案: 9.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字母 D. 德文字母 正确答案: 10. “关灯睡觉”的结构类型是 A. 联合 B. 偏正 C. 连动 D. 补充 正确答案: 11. 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历史比较语言学 C. 社会语言学 D. 功能语言学 正确答案: 12. “老李性格直爽”中的谓语是 A. 动补谓语 B. 主谓谓语 C. 兼语谓语 D. 连动谓语 正确答案: 13.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 ) A. 都是成词语素 B. 都是不成词语素 C. “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 “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正确答案: 1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 词汇 一、填空题。 1、在合成词中,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是附加在词 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成分。 2、根据语素的组合能力,可以把语素分为和。 3、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的,汉字同汉语的音节是的, 基本上是。 4、合成词有、、三种方式。 5、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 6、熟语包括、、。 7、成语以为基本格式。 二、选择题。 1、“道路”一词的复合方式是() A、偏正式 B、联合式 C、动宾式 D、补充式 2、“珠穆朗玛峰”包含有几个语素()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下列各组连绵词中都为叠韵的一组是() A、参差彷徨烂漫 B、从容叮咛蝴蝶 C、啰嗦仿佛蟑螂 D、窈窕逍遥蹁跹 4、下列各组词中都为重叠式合成词的有() A、刚刚姐姐仅仅偏偏 B、刚刚漫漫仅仅偏偏 C、匆匆偏偏潺潺灿灿 D、纷纷漫漫灿灿赳赳 5、下列各组中都是词的是() A、大车大船 B、青菜白菜 C、拿走拿手 D、吃饭吃香 6、“棋子、椅子、儿子”中的“子”分别是() A、词根词根词缀 B、词根词缀词缀 C、词根词缀词根 D、词缀词根词根 7、下列四组词中都不属于单纯词的是()

A、色拉岌岌 B、牡丹拮据 C、慷慨扑通 D、恤衫作秀 8、下面例子中都属于基本词汇的一组是() A、水吾高固态 B、手天此浪漫 C、走购十埋汰 D、前好吃什么 9、“一百米”、“大米”中的“米”是() A、同音词 B、近义词 C、一词多义 D、同义词 10、“会计”、“会议”中的“会”是() A、同音词 B、同形词 C、同义词 D、多义词 11、不能跟“正”构成反义关系的是() A、偏 B、副 C、错 D、负 12、下列四组词中属于同形同音词的是() A、(英语)地道——(通过)地道 B、杜鹃(开了)——杜鹃(叫了) C、(段落)大意——(有点)大意 D、保险(公司)——保险(没事) 13、下列词语中不具有褒义色彩的是() A、英雄 B、奉献 C、集体 D、康复 14、“保护”、“庇护”的主要区别是() A、感情色彩 B、词义轻重 C、适用对象 D、语体色彩 三、分析运用题。 1、指出下列词语哪些是双声词?哪些是叠韵词?哪些是叠音词?哪些是译音 词? 伶俐从容蒙昧彷徨殷勤丁宁皑皑咖啡哆嗦姥姥葡萄参差仓促灿烂沙发恍惚婆娑扑克涤纶秋千踟蹰 腼腆 2、指出下列复合词的类型。 装修复印上网冰箱冷饮月食离别突破接轨充电冲出情愿痛快认真房间革命照明人民飞快解剖石林开关领袖美好雪白工人碰壁戳穿司令丝毫伟大动静无论烧饼粉饰体验衣服联想奶牛牛奶功用用功霜降 3、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线的语素哪些是词根?哪些是词缀?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 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2.测量: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的。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4.标准差:①为计算标准差,我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这就使不同测验的原尺分数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开始比较了。 ②用标准差S作为测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③引进正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际含义上将表现为总体中有多少个体(%)在特定个体i的左面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i的水平相对地高还是低。 ④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 ⑤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 1.正态分布如何表明个体差异? ⑴以平均值为零点,每个人都同属的总体平均值比较;⑵两人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各自对所属平均值的差异之间的差异;⑶以标准差为单位,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质的表现程度而言,总体中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 2.简要分析造成仿态分布的原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⑴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⑵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⑶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⑷“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3.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肋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 4.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2.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3.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5.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8.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10.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如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相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此有可能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此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比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可能其他孩子都不色盲,唯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就如不色盲和色盲。 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关于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认为发展大部分是“由外向内”的过程,也就是“内化”。这里所谓“由外”,即个体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这既包括儿童自发的活动,也包括系统的教学;而所谓“向内”,不单单是指把比如知识学到自己“心里”来,而且更指一种“内(部)化”的过程和结果。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它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概念。 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一是作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他们很容易作出“我是讨人嫌的”、“我是一棵路边草”之类的解释。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能浇灭孩子的内心的愿望星火,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二是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把内心的愿望星火燃烧到另外一路上去,表现出敌视和和妒忌,甚至故意捣乱,直至采取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的问题行为。 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不同的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名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出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少年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现代汉语》年上半年第二次作业

《现代汉语》年上半年第二次作业

————————————————————————————————作者:————————————————————————————————日期:

《现代汉语》2012年上半年第二次作业 问题1得3 分,满分3 分“北京猿人究竟多少人一群呢?”这句话中共有()个词。 所选答案: B. 8 问题2得3 分,满分3 分下列词语中全部符合本族语、双音节、合成词三个条件的一组是()。 所选答案: C. 干部冰糕人口虚伪房间 问题3得3 分,满分3 分“明亮”在“光线充足”意思上的反义词是()。 所选答案: A. 昏暗 问题4得3 分,满分3 分《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都采用了()检字法。 所选答案: A. 部首 问题5得3 分,满分3 分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大家密切配合,越战越勇,连续()了 敌人五次进攻。 所选答案: C. 打退 问题6得3 分,满分3 分“我和他都去过北京”的“和”是()。 所选答案: C. 连词 问题7得3 分,满分3 分“国营、民用、大型”是()。 所选答案: D. 区别词 问题8得3 分,满分3 分下面的连谓结构中,“前一个动词性结构表示方式”的是()。

所选答案: B. 挑着担子飞快地跑 问题9得3 分,满分3 分“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 所选答案: D. 程度补语 问题10得3 分,满分3 分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所选答案: B. 台灯让他弄坏了他叫困难吓倒了 问题11得3 分,满分3 分“我们人穷志不穷”运用的修辞格是()。 所选答案: D. 映衬 问题12得3 分,满分3 分“看着丈夫手握支无精打采的笔,半天没写一个字,她知道他又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了。” 运用的修辞格是()。 所选答案: A. 移就 问题13得3 分,满分3 分“连他也用上了四个轮子”运用的修辞格是()。 所选答案: B. 借代 问题14得3 分,满分3 分大炮在怒吼”运用的修辞格是()。 所选答案: D. 比拟 问题15得3 分,满分3 分“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龟蛇”指“龟山、蛇山”,属于()。 所选答案: D. 特征代本体 问题16得3 分,满分3 分下列成语中由反义语素和同义语素交叉复合而成的是()。 所选答案: B. 天旋地转 D. 东游西荡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docx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1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 作用。 2.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 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 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 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9.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 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

文学院—考研辅导讲义 现 代 汉 语 题 库 注意: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通用教材与讲义 二〇〇九年八月(第三版)2010年8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讲,希望大家认真预习课本,研习讲义! 真题选讲 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真题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5、句式 二、操作题 1、分析声母发音chi le ke xi bu 2、分析韵母发音he ba mo ci ju 3、汉字造字法水、锦、天、牧、问 4、词的构造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 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开始、微型、喷香、兴致、亲自 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 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 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 三、简答 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 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假借 2、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如字 二、简答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 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 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 三、加标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8.5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6点1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2.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3.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 A.舌音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4.舌尖后音包括() A.j、q、x B.zh、ch、sh、r C.zh、ch、sh、r、l D.d、t、n、l 5.舌位后、半高、唇不圆的元音韵母是() A. e

B.o C. a D.i 6.i和e的区别在于()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C.嘴唇的圆与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与不圆 7.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与f相拼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齐齿呼、撮口呼 C.开口呼、齐齿呼 D.合口呼、撮口呼 8.轻声的作用是() A.使语音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增加语音的音乐性 B.可以使生理上得到调节,避免劳累 C.可以区别一些词的词性和意义 D.感情色彩有强弱 9.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10.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A.萌旺佐 B.芳响何 C.草睛伙 D.莫明信 11.我国第一部以偏旁部首整理出来的字书是() A.《说文解字》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3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1.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 答案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 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华师在线作业语言学概论

作业 1.第1题 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 A.电话 B.逻辑 C.西芹 D.面包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 A.多样性 B.层次性 C.必然性 D.封闭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i]是一个() A.舌面元音 B.舌尖元音 C.卷舌元音 D.舌根元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不同的民族语言,语音系统是有差别的,这说明语音具有() A.生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个人属性 D.自然属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汉语“坦克”中的“坦”是() A.词 B.词根 C.词缀 D.音节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下列词中属于支配式的复合词是() A.解放 B.自杀 C.明显 D.司令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菠

B.猩 C.的 D.槟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多义词时,分析对象应该是() A.整个词 B.这个词的全部意义 C.这个词的某一义项 D.这个词的某些义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壮语属于()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含语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1题 [b]是一个()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轻唇擦音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 *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8.5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16点1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2.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3.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 A.舌音

* *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4.舌尖后音包括() A.j、q、x B.zh、ch、sh、r C.zh、ch、sh、r、l D.d、t、n、l 5.舌位后、半高、唇不圆的元音韵母是() A.e B.o C.a D.i 6.i和e的区别在于()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 * C.嘴唇的圆与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与不圆 7.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与f相拼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齐齿呼、撮口呼 C.开口呼、齐齿呼 D.合口呼、撮口呼 8.轻声的作用是() A.使语音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增加语音的音乐性 B.可以使生理上得到调节,避免劳累 C.可以区别一些词的词性和意义 D.感情色彩有强弱 9.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10.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 * A.萌旺佐 B.芳响何 C.草睛伙 D.莫明信 11.我国第一部以偏旁部首整理出来的字书是() A.《说文解字》 B.《集韵》 C.《康熙字典》 D.《中华大字典》 12.“凹”和“凸”两个字的笔画数都是()。 A.5笔 B.6笔 C.7笔 D.8笔 13.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2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2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 对象期望对象- 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 预料。 9. 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 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 结局期望行为- 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 成的预料。

教育心理专题 网上作业4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4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7道试题,共30分。)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 个体差异=Xi-`X。 2.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4.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σ是标准差的标记。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8.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9.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

现代汉语华师在线作业

下面哪一个是成词语素() A.晨 B.言 C.型 D.把 您的答案:C 2.第2题 “昨天那场音乐会真精彩。”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把”字句 D.非主谓句 您的答案:B 3.第3题 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 A.CD、卡车 B.MTV、引渡 C.U盘、逻辑 D.OK、芭蕾舞 您的答案:B 4.第4题 “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是() A.主谓谓语句 B.动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非主谓句 您的答案:B 5.第5题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中运用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借代

6.第6题 舌尖中、送气、清、塞的辅音是() A.h B.d C.t D.k 您的答案:C 7.第7题 下列成语的构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自作自受 B.抑扬顿挫 C.口是心非 D.大惊小怪 您的答案:B 8.第8题 “我来到这个世界,便把真诚奉献给这个世界。”是() A.解说关系复句 B.顺承关系复句 C.因果关系复句 D.转折关系复句 您的答案:B 9.第9题 下面是存现句的是( ) A.钱攥在他手里。 B.有一个人在门外台阶上坐着。 C.钱在他手里攥着。 D.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个人。 您的答案:D 10.第10题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 A.表音节不表音素 B.表意 C.不连写 D.平面型

您的答案:A 11.第11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合口呼() A.交 B.援 C.为 D.愈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这张桌子三条腿”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名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您的答案:C 13.第13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前响的复韵母() A.家 B.刚 C.叫 D.给 您的答案:D 14.第14题 下面哪一个是定位语素() A.土 B.挖 C.嘛 D.口 您的答案:B 15.第15题 双唇、浊、鼻音是() A.n B.ng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