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亦舒小说看香港女性的生存状态

从亦舒小说看香港女性的生存状态
从亦舒小说看香港女性的生存状态

谈起香港通俗文学,不能不想到亦舒,她与金庸、倪匡被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笔下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鲜活灵动、宜喜宜嗔,深深地打动了读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透视出香港这个商业社会的社会现实,也使人们开始关注香港女性的生存状态。

亦舒笔下的女性,经济独立、重视生活品味、性格豁达大方、感情丰富细腻,由于自身环境良好,所以对男性有着较高要求,而现实中的男性却往往令她们失望,所以她们只好寄情于事业,在事业上获得较高的成就时却在感情上寂寞无依。这些女性的性格与香港这个商业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个开放的都市造就了她们精神上的独立,也是这个商业化的城市,使众多女性选择了寄情于事业,经济上的独立也使精神的独立成为可能。她笔下的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以往的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大不相同,对待事业、挫折、感情和金钱的态度也与旧式女性截然不同。

一、对事业的态度

亦舒的小说根植于香港这个商业社会,所以她笔下的女性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事业对女性的重要作用。亦舒通过她笔

下的女主人公之口多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女性必须首先经济独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再兼顾家庭,单纯通过婚姻解决人生中的困惑显然是不现实的,女人在任何时候都只能靠自己,用自己的一双手打拼天下,赢得尊重。在《我的前半生》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前半生完全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她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经济来源,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家中,靠丈夫每月给的家用维持生活,但这种生活随着丈夫的变心而宣告结束。随着婚姻的解体,她的经济也陷入了无法自主的困境。这时,手足无措的子君使读者认识到了经济自主对女性的重要作用。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助之后,子君认识到了她还有一双手,还有将来的岁月,于是毅然离开了丈夫,开始自己艰辛的打工历程,最终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与此同时结识了后来的丈夫。然而这一次她已经认识到,即使结婚也一定要出来做事,女人经济不独立是不行的。在事业中女性遭遇的困难比男性更多,必须付出比男性多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与男性相等的成就,即便这样,人们看到有成就的事业女性还是会自动忽略她们的努力与付出,而是用暧昧的眼光怀疑她们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这种不公正的看法不仅来自异性,而且

也来自同性,所以事业女性不仅需要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还需

要一颗坚强的心。而底层的事业女性则不仅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应付上司及同事的骚扰。她们穿着名贵的套装和男性一起挤公车,一起面对事业上的各种困扰,而作为女性,她们的困扰比男性要多得多。面对这些困扰,她们能做的也只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而已。亦舒笔下的女子不仅能意识到事业对女性的重要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有非常谦和的态度,她们认为“不骄不矜,敬业乐业,已经成功一半”。成功“不是因为她的声色艺,而是那谦和的态度,功夫谁没有,谁敢不尽心尽意地做,讨人喜欢,则事半功倍”。

二、面对挫折的态度

亦舒笔下女主人公并不是象牙塔中的公主,她们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也会遭遇困境,也会黯然神伤。当她们遇到各种各样逆境的时候,这些勇敢的女性并不抱怨,而是用志向和毅力克服逆境,出人头地。当子君被遗弃之后,她的好友唐晶并不是一味地安慰她,每天只准她诉苦十分钟,告诫她不能沉湎在痛苦的海洋中。而子君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助后,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上最不幸的,世上有很多女人,怀着破碎的心,如常活着,她认为自己的当务之急是把“青山”留着。怀着这样的心态,她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每当遇到不如意,她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都是我自己学艺不精;老公跑掉,我学艺不精,与人无尤;家人瞧不起我,亦是我学艺不精,不讨人喜欢”。这种面对挫折的态度,使得这些女性越来越坚强,随着强大内心的建立,最终获得成功。而成功后,这些女性也没有耀武扬威地炫耀,她们认为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离婚》中的女主人公美莉面对离婚先是难以接受,认为这是个恶梦,接着认识到自己会活的比以前更好,然后全心全意地工作,置办漂亮衣裳,学法文、插花、柔道……在婚姻生活中她把自己的一切时间奉献出来,离婚后终于可以学自己喜欢学的,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升职。离婚,可以说是女性生活中的一大挫折,然而面对这样的挫折,现代女性虽然痛苦神伤却懂得坚强地面对,并把这次挫折当成新生活的契机,跳出婚姻生活的桎梏,让自己生活得更有品质。

三、对感情的态度

亦舒笔下的女性,像现实中所有的女性一样对感情有强

从亦舒小说看香港女性的生存状态

[摘

要]亦舒通过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最为深入人心。这些女性形象承载了她的理想,同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出了现代社会中香港女性的生存图景,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独立坚强的女性,以及这些女性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面临的困惑。[关键词]香港;亦舒;女性[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郭文娟(1982-),女,助教,研究方向为写作。郭文娟(晋中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第5卷第12期2010年12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5No.12Dec.2010

烈的憧憬。她们期待一个强壮的肩膀,期待一个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在亦舒笔下,才貌、家世已不再是女性选择男性的绝对标准,她们更注重心灵的契合、内心的沟通。很多女性由于事业上的独立,完全可以靠自己的一双手过得很好:经济宽裕,生活有家务助理,完全不被俗务所累,她们所期盼的也不过是能让自己心动的真的感情。她们不再像旧式女人一样需要找一个终身依靠,仰仗男人的鼻息过日子,她们终于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找一个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人。在商业社会中一切都与金钱和利益挂钩,而女性这种对感情纯粹地追求又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净土与希望。在亦舒的短篇小说《燕妮的爱》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燕妮是个善良的女护士,工作能力很强,态度潇洒大方,但是周围充斥着的大多是些没到三十就已经脑满肠肥的医生,燕妮认为他们眼睛里一点神采都没有,对他们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虽然没有理想的对象她也不强求,除工作外她有很多乐趣,并不会为了结婚而去四处相亲。直到她遇到了一个癌症病人陈永复,他热爱生活、风趣幽默,25岁就拿到了建筑师资格,喜欢旅行、航海、文学,会三国语言,但是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燕妮和这个病人相遇并且相爱了,虽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这段感情,但燕妮决定在陈永复有生之年和他结婚。婚后陈就住进了医院,他们婚后的一个月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然后陈就永远地离开了她。燕妮在婚前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但她从来不后悔,她甚至庆幸自己有过这么完整的一段感情,遇到了自己所爱的人并和他携手走完他的一生,她对感情的单纯与执着令人动容。

亦舒是个理性的笔者,对待感情,同样如此。虽然她和所有女性一样憧憬纯洁浪漫的感情,但是她深深地认识到在商业社会里这种纯粹的感情是少而又少的,即使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味。所以亦舒笔下很少有花好月圆人长久的场面,要么是随着死别永远地保存了这份爱情,要么在文章结尾出现一个有可能的男子然后文章戛然而止,要么是随着相处的深入慢慢发现对方的缺点,然后面临分手。公主与王子的童话很少在亦舒笔下出现,她总能用超现实超冷静的目光审视商业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她并没有天真地认为相爱的两个人只要一相遇就必定能白头偕老,她把男女之间的感情置于香港这个商业社会的背景下,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把男女主人公与周围的环境割裂开来。在亦舒笔下,香港的社会现实及男女主人公周遭的社会关系常常影响着感情的走向。亦舒的作品表面上是在写感情,实则通过感情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通过男女关系的博弈展示给读者一个冷漠现实的都市社会,以及这个社会带给人们的心理异化。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渐渐地学会了保护自己,她们对男女感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认为嫁个好男人就是女人最终的归宿,对爱情虽然有憧憬但即使遇不到亦不强求。正如张爱玲所说:“不过是个男人。”她们并不把终身幸福的希望依靠在一个男人身上。如果面临分手,女性也能自己掌控局面,她们不必像老式妇女那样既承受被抛弃的痛苦又承受经济上的损失。她们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段感情的走向,面对婚姻和感情她们更加地从容。这种从容源自内心的自信,也源自经济的独立。即使最后不得不黯然分手,她们的姿态也是

磊落大方的,不到处诉苦,不逢人便说前人的缺点,而选择默默承受。她们也会有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也是切肤之痛,也常常让人想放弃而堕落,但最终,这些坚强的女性都选择了自己勇敢地站起来,正视现实,更好地生活。她们决不允许自己伤春悲秋太长时间,哪怕前一天晚上痛不欲生,第二天醒来还是会精神百倍、斗志昂扬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无论夜里多么难熬,天一亮收拾好行囊在人前又是不让须眉。

四、对金钱的态度

亦舒从来不隐晦自己对金钱的态度,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在现实中金钱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女性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亦舒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通过多个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钱是重要的。在《喜宝》中她写道:“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女主人公喜宝的一句名言就是“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在亦舒眼中,钱不仅能维持温饱,还能让女性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她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白痴才说钱没有用。当你遇到上司骚扰的时候,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就可以潇洒地一走了之,而急需钱用的人不得不为了生计忍气吞声,隐忍地与上司周旋;如果女性失恋的话,有钱的可以去欧洲散心,凭借异域风光抚平自己的伤痛,而没有经济基础的女性却不得不带着伤痛继续工作。金钱买不来快乐但能给人一定程度的自由。在《玫瑰的故事》中,黄玫瑰之所以能听从自己的内心,不断寻找自己的真爱,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她经济状况良好,不愁生计,所以能专心致志地谈恋爱。而对于喜宝来说,爱情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生活艰辛,虽然成绩上佳但学费没有着落,母亲又丢下她远嫁异乡,房租只交到下个月……经济上的困窘和感情上的无助使她答应了做勖存姿的情妇。这个历程是心酸且无奈的,花样年华的她远离了爱情,攀附于他人生活,到勖存姿去世她终于自由之后却失去了爱的能力。亦舒从她的人物塑造上直白地告诉我们金钱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是身处香港这个商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她为我们记录了一个真实的香港和一群真实的女性。

亦舒笔下的女性不再是优柔的、活在梦幻中的女性,而是血肉丰满的、坚强独立的、充满现实感的女性。从这些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女性生活的图景,可以看到女性在生活及工作中作出的巨大成就以及她们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2]袁良骏.香港小说史[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3]钟晓毅.亦舒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刘登翰.香港文学史[M].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

[5]西惠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俞骆波.子君的命运——鲁迅和亦舒对于女性命运的探索[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亦舒全集书单

书名:《亦舒全集》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装祯:软装开本:32开本数:全80本 01.独生女人 02.两个女人 03.如何说再见 04.灯火阑珊处 05.银女 06.曾经深爱过 07.朝花夕拾 08.忽尔今夏 09.黑羊 10.玉梨魂 11.如今都是错 12.寻芳记 13.花解语 14.珍珠 15.家明与玫瑰 16.我丑 17.可人儿 18.三个愿望 19.变形记 20.不易居 21.美娇袅 22.西岸阳光充沛 23.在那遥远的地方 24.一千零一妙方 25.美丽新世界 26.承欢记 27.心之全蚀 28.弄潮儿 29.绮色佳 30.野孩子 31.风信子 32.拍案惊奇 33.寂寞鸽子 34.星之碎片 35.叹惜桥 36.真男人不哭泣 37.小宇宙 38.纵横四海 39.生活之旅 40.风满楼 41.直至海枯石烂 42.我爱,我不爱 43.一段云

44.邻室的音乐 45.假使苏西堕落 46.天天上所有的星 47.这双手虽然小 48.艳阳天 49.印度墨 50.寂寞的心俱乐部 51.幽灵吉朴赛 52.蝉 53.只有眼睛最真 54.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55.小人儿 56.老房子 57.一个女人两张床 58.故园 59.如果墙会说话 60.不羁的风 61.蔷薇泡沫 62.我答应你 63.五月与十二月 64.心扉的信 65.一把青云 66.一点旧一点新 67.雨花 68.月亮背面 69.迷迭香 70.天秤座故事 71.明年给你送花来 72.错先生 73.等待 74.花裙子 75.今夜不 76.紧些,再紧些 77.绝对是个梦 78.蓝这个颜色 79.烈火 80.七姐妹 东方出版社 《众里寻他》:少女王方倍因其文笔真挚有力,接到报社约稿,撰写人物专题。 其父母的纽约业主柏太太邓融也是方倍的热心读者,对方倍赞赏有加。然而好景不长,柏太太与方倍父母产生纠纷,揭露了王氏夫妇的各种虚假人生……方倍在如此打击之下,开始搜索自己身世的信息,同时调查柏太太的背景底细……

《浅谈网络小说开篇》

《浅谈网络小说开篇》 小说开篇的重要性: 开头真的很重要,编辑看开头,决定是否签约和重点推荐,读者看开头,决定是否加入书架。不要以任何理由来为一个不好的开头作解释,开篇不好,就是失败的一半。 万事开头难,很多作者都抱怨开不好头,那么究竟要怎么开头,怎么开好头,有没有捷径或者技巧呢?我在这里说一下,我所认为好的开篇,必须要具备的三大要素。 第一,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不要说我的文慢热,后文的矛盾冲突会很激烈,读者和编辑都没有义务帮你忍耐过于平淡的开篇。 现在书很多,想要出挑,必须要第一时间吸引眼球。前三万字,前三章,甚至第一章,就要出现一个明显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人物上。 第二,伏笔,也就是潜在的故事发展主线。 开头切忌左顾右盼,言之无物,就算不能直接切入主题,也至少要显现出你这本书潜在的发展主线。 开篇提示全文发展主线,这一点上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种。 1、身份地位上的发展主线。做到这一点,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和书名相互对照。 2、职业特长上的发展路线。开篇点名主角的职业,或者特长,暗示主角将以此谋生,以此取得进阶机会。 3、情感上的发展主线。 第三、强烈的感情。 开篇带有强烈的感情,强烈的爱或者强烈的恨,都可以。这一点或许和第一点有共通之处,毕竟没有矛盾冲突,很难展现出强烈的感情。之所以把这一点单独列出来,是为了重申一定要赋予人物感情。一个感情色彩强烈的人物,也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抓住读者的心。 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将潜在的主线铺好,相信一定会下笔如有神。 但是好的开头,只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靠的就是对剧情节奏的控制力,以及稳定的更新。而这两点,都是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的。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要好高骛远。很多道理,都是要多写才能领悟的! 关于开篇的一些心得: 写故事不要从事件发生(改变)的时间点很久之前开始写,抛出一堆背景设定和铺垫——这些设定和铺垫,尤其是穿越文,往往大部分是和后面的故事无关的;也不要从事件发生很久之后开始写,不要以为倒叙就是种新奇的写法,这样会使读者产生混乱。 事件从哪开始发生,就从哪开始写起,背景设定慢慢地在故事里进行丰满,读者不在乎这些设定,她们只想看到事件的进行和主角的改变,想要看到的是经历恐惧威胁曲折磨难等等情况下,主角的反应。 切忌不要将自己认为重要和在乎的事情,强加在你的读者身上!

论亦舒小说中的爱情观

内江师范学院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亦舒小说中的爱情观 姓名:陈明欣 学号: 20100141300 院别: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10级1班 指导教师:冯利华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前言 (3) 1亦舒小说蕴含的爱情观 (3) 1.1 孤寂的爱情 (3) 1.2 独立自主的爱情 (4) 2 亦舒小说对爱情的怀疑 (5) 2.1 爱情夭折与结局不完满 (5) 2.2 爱情和婚姻的两难 (6) 2.2.1爱情与婚姻的异同 (7) 2.2.2婚姻与爱情的选择 (7) 3 亦舒爱情观的现实意义 (8) 3.1 现实的真实写照 (9) 3.2 对女性独立的思考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3)

摘要:亦舒小说以都市男女的婚姻和爱情为主题,叙写了打破封建文化向现代文化不断转型女性爱情。在摒弃了对美好爱情的赞美的同时深层次的剖析了爱情的现实意味,以及婚恋中的两难,为我们塑造了各种不同爱情观的都市女性形象。如:金钱至上的喜宝;为爱而生的玫瑰;大胆勇敢的香雪海;婚变后重生的子君等。表现出女主人公们孤独寂寞,独立自主,质疑爱情等充满现代气息的爱情观。同时,亦舒也带领我们看清了爱情的本质,表现出了她对爱情矛盾的态度。既对爱情渴望和追求,但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的束缚。表述出了浓厚的商业氛围下,人们精神的沉浮和心灵的困惑, 真切地透视出了都市女性面对情感与欲望矛盾冲突的复杂心态和二难选择。小说中展露的更多的是真实的现实社会生活内容,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富有现实意味的启迪,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亦舒小说;爱情观;现实意义 Abstract:Yi Shu's novels with the theme of urban men and women's love and marriage, he wrote to break the feudal culture to modern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and female love. In the abandoned on the beautiful love praise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the deep love and marriage in reality means, dilemma, as we shape the image of urban women of different love view. Such as: money for hi Bao; rose; the bold Hornsey sea; after the divorce of Zi Jun. Show the heroine lonely, stand on one's own question, love, full of modern flavor of love. At the same time, Yi Shu also lead us to see the essence of love, showed her attitude toward love of contradiction. Love is the desire and pursuit, but also have to face the harsh reality of bondage. Express a strong commercial atmosphere,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of ups and downs and troubled soul, truly reflect the complex mentality of urban women face the feelings and desires of conflict and the two difficult choices. The novel exposes the more realistic real social life content, contains a profound philosophy of life and practical means of enlightenment,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Yi Shu's novel; love’s view; realistic significance

浅谈网络小说翻拍热

浅探网络小说影视翻拍热之原因 近几年来,网络小说翻拍成电视剧、电影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掀起了一股热潮。在一份“2015最受期待电视剧”的榜单中,《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盗墓笔记》、《云中歌》等这些翻拍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受到观众热捧,纷纷上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4年年底,已经有将近120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90部将被拍成电视剧,30部计划拍成电影,题材上包含有玄幻、言情、悬疑等,时代上跨越古代、民国和现代。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2011网络小说被拍成影视作品的仅仅只有十几部。网络小说翻拍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掀起热潮,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而我也将从以下各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热潮形成的原因。 第一,从影视作品的受众层面上看,观众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这是网络作品能够走上银屏的重要原因。曾经“电视观众主要为中老年”的言论已经不能够成立,而实际上发展到今天的影视市场,十岁到二十九岁年龄群体占据观众比例的一半以上。目前来说主要是集中于八零后和九零后群体。综观当今影视行业市场,我们会发现,热播的作品恰恰是年轻人讨论最多的,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搭建加速了这种现象的发展,观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散布平台,及时的发布自己的言论。并且年轻人具有猎奇心理,他们会对翻拍的作品产生期待,这种期待包括演员的挑选、剧情与原著的相似度、服装道具台词等等,特别是在台词上,年初热门翻拍剧《杉杉来吃》就因为里面的一句“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使得原本只是讲述一个霸道总裁和一平凡职员之间的平凡剧情故事瞬间以“鱼塘体”的形式红遍网络,这也是显示出了年轻人热衷于流行语、热词的特点。而以语言对话为主的网络小说在拍成影视作品中就具有这个优势,因为它来自网络,必然带有网络的色彩,这正好契合年轻观众的审美。 第二,从作品本身来看,网络小说自身的特点也是使得小说翻拍热的重要原因。小说翻拍成影视作品的例子早先年便已经存在,如张艺谋主导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便是分别翻拍至莫言的《红高粱》和苏童的《妻妾成群》,但是与现在不同的是以前翻拍的作品大多都是名小说,涉及的面不广,而如今翻拍的网络小说从内容、剧情、题材等方面上更为大众化。网络小说比较受欢迎的题材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青春爱情,这部分的作品讲述的大多是青春期发生的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和爱情都是美好的回忆,而这类小说将他们的青春和爱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年少的轻狂,笑容和泪水的交织,初次的悸动和青涩的爱情,当你看到这样的内容时,你会在里面找到自己活过的影子,从而产生一种共鸣,仿佛一切回到那年,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2009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翻拍成电影后引起了全民大回忆,感叹青春的美好。二是家庭婚姻,首先家庭和婚姻是大多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这类题材是翻拍比较热衷的,因为电视剧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调味品,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一起观看,里面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日常伦理关系的展现和处理都是观众所关注的,他们迫切希望从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家庭伦理剧大受欢迎。三是玄幻类,这类作品具有玄幻色彩,它超出日常生活经验的范畴,讲述一些妖魔鬼怪,修仙炼丹之类的事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奇幻玄妙,极大的满足了年轻观众追求新奇的特点。除此之外,网络小说源于网络,本身就具有庞大的读者群,翻拍之后自然生成观众群体。 第三,从经济效益方面看,翻拍网络小说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首先,翻拍网络小说具有可观的观众市场。网络小说源于网络这个庞大的用户平台上,能在网络上走红的小说,它必然带有超高的人气,受到读者的热捧,它自身就自己自带庞大的读者群,甚至于说有一群数量可观的死忠粉。这就为翻拍成影视作品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因为对于死忠粉来说,他们无论最终的作品是好是坏,他们都会冲着对作品某一方面的执着追求去看作品。加之在后期拍摄中,剧组会通过挑选一些话题性十足的演员明星来参演,又能够获得一大批观众和宣传热

亦舒作品的风格

亦舒作品的风格,大体属于飘逸空灵的风格,情感细腻,文字优雅,既娓娓道来,又能紧紧地吸引住读者,让读者的心灵感受到震撼,给读者以美感。同时,也给予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 看亦舒,是一个断然转身,有情枉似无情。在书里看起来就要成为一对的男女,到了某一个关头,还是会分开。比如《迷迭香》里面的余芒和爱慕他的两个男子。总不像琼瑶那样,结局总是天长地久,只拿一些小吵小闹作调剂。她写起爱情来总是尖锐,并不认为两个人互相喜欢就可以终成眷属。“爱情原是锦上添花的事,男女互相为对方倾倒,糊里糊涂那么一刻两刻时分,便视为爱情,等到看清楚之后,不外是那么一回事,双方可以容忍的,便相处下来,不能够的,便立刻分开。” 她写起生活来十分犀利,的确有点鲁迅的风采。“我们都长大了,要得到的东西都拿不到,要什么没什么,诸般的不称意,抬抬手便伤害了别人,有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的寂寞。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没有多余的日子了,却还忙着互相伤害。将来的日子是蜡,现在的日子是黄金,为什么要拿黄金去换痛苦。”犀利如此,甚至带点玩世不恭。“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人永远又小又笨,需要怜惜照顾,可是假使你不喜欢她,她立刻变得老谋深算,是只妖精,必须好好提防。”“假如有人来问姜喜宝:女人应该争取什么?我会答:"让我们争取金钱,然后我才告诉你们,女人应当争取什么。”” 亦舒的笔下有无奈,也有无奈下的坚强,受的教训太多了,慢慢演变成冷静的客观。挑个老实人,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不要追求虚无飘缈的东西。”“我不喜欢夫妻俩做同一事业,最好谁也不要沾谁的光,女人自己站得住脚,毋须夫唱妇随,拉拉扯扯,互相辉映。” 亦舒的故事情节紧凑简洁,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她的悲哀只藏在骨子里。即使是痛入骨髓的感情也仅点到即止,轻描淡写,全然是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太执着的悲哀,对看不透的悲哀,对得不到的爱的悲哀,对无可奈何的悲哀。即使是大团圆的结局,也是含泪的微笑,浸在悲哀的影子里。有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蕴涵,所以才犀利尖锐,还有张爱玲对待生活的冷静客观。 亦舒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於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 亦舒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上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小姐』。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有人称之为奇迹,说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另有笔名梅峰、依莎贝和玫瑰等。 她美丽而豪爽,“有着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说充满幻想色彩——虚无飘渺,却又执着而不肯放弃。她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纔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七十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朝花夕拾》等。 她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她却说“那个琼瑶,提了都多余”。但她承认琼瑶有琼瑶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说写到了尽乎顶点。与琼瑶小说中高大完美、给女人带来幸福的男主角相比,亦舒笔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仅《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就有如下数类:多年来老实正经、勤奋向上的丈夫,忽忽然发现了真我,

论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摘要】香港言情小说家亦舒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主要是因为她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她在女性命运上的独特思考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女性的婚恋观念、女性的坚强自立、女性的金钱观念及女性的内心寂寞四个方面来分析亦舒笔下的女性形象,并探讨亦舒小说揭示现代香港女性的精神心理特点,及对现代女性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关键词】言情小说;生命体验;女性形象;女性命运;思考 亦舒是一个天才女作家,她自六七十年代开始写作,“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其时琼瑶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亦舒的言情小说则以鲜明的时代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阅读其文章成为一种潮流,与金庸的武侠、其兄倪匡的科幻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亦舒是一个多才的言情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有《我的前半生》、《喜宝》、《流金岁月》、《圆舞》、《她比烟花寂寞》、《石榴图》《我们不是天使》《镜花缘》、《胭脂》、《香雪海》等二十多部。其作品基本上都是婚恋故事,题材比较狭窄,但其中的女性却是非常精彩的。生活上独立自主,最后急流勇退的唐晶,不把婚姻看做女性人生归宿,选择独身的杨之俊,美丽如玫瑰内心却寂寞无比的玫瑰、被丈夫抛弃后迅速坚强起来的子君,还有姚晶、徐佐子、马莉、承钰……这样一个个焕发时代女性的形象,在亦舒笔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将她们置于社会这样一个大潮流之中,置于充满竞争的现代都市——香港。其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现代女性在现代都市中的婚恋、工作、生活,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是内心坚强、个性独立、有明确的金钱观念和婚恋观念、内心充满寂寞的特点。所以说,她的作品不仅仅限制于言情这样的婚恋的小说,其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所具有的价值。本文即将从现代都市女性的这些特点,来探讨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进而深入研究她对笔下女性形象的影响以及她在女性问题上的独特思考。(注:本论文主要参见陈武英《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观点) 一、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大都以坚强独立、自尊自爱而独树一帜。她们的独立,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她们人格的独立。她们完全区别于传统社会中在物质、精神方面永远处于从属的、被压迫地位的女性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走

女生必看的十部小说

女生必看的十部小说 女生必看的十部小说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女生必看的十部小说,希望您喜欢! 女生必看的十部小说 《面包树上的女人》 情感女王张小娴的成名作。善于填词喜欢装酷总爱戴鸭舌帽出场的男主人公,不仅让女主人公爱恨交加,也一次次成功地挑起读者们的情绪。虽然是初恋的故事,这部小说展现的更多是情路的曲折,一个是即使爱得再深也极少妥协的闷骚男,一个是很有原则却一次次为他偶尔柔情不断缴械的固执女,男人在爱情上往往懦弱不坚定,女人却傻傻地投入着倔强,为什么被爱上的总是坏男人: ;;我弟弟是不是一个好情人? ;;怎样才算好情人? ;;能令女人伤心的,就是好情人。 作者借男主姐姐和女主之间的对话,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好男人和好情人,很难是可以兼容的名词。看完这部小说,或许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你想要一段精彩的爱情,还是一份稳稳的幸福?精彩的背后,一定是等量的痛苦。 《金锁记》 张爱玲早期惊艳之作。“张爱玲这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

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相比于更为人熟知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带有了更鲜明的张氏印记。将自由作为献祭,将情欲作为符咒,其实这种疯狂、变态、神经质并不仅仅是作者的夸张,还是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无法摆脱的执念。爱情,到底以何种面目出现? 《圆舞》 亦舒最经典的老少恋之作。虽然是孤傲女与富家男,但师太偏偏能把这样玛丽苏的人物设定写出深刻入骨来。这是一段关于守候的故事,似乎是男主陪伴着女主长大,“记住,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他慢慢地把她雕琢成他喜欢的样子,但却又似乎是女主等待着男主回头,“它叫圆舞,无论转到哪一方,只要跳下去,你终归会得遇见我”,这样长这样累的恋爱故事,听说有很多人读了无数次。 纠结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起自然是没有必要的。谁能说他们不够相爱呢,谁又能说只要相爱就可以在一起呢? 《青蛇》

浅谈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 【摘要】以网络为介质的网络文学骤然跃马文坛,面对源远流长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学积淀, 网络文学是否会随波而逝?诸多疑问,将在以网络文学的含义为切入点,蕴概网络 文学的特质。发展巩固及存在缺陷等方面与传统文学相比较以便探求,以备借鉴【关键字】网络文学原因背景 网络文学是什么?没有对网络文学的特质进行必要的考究而对网络文学大发议论,是时下批评家所犯的常见错误。他们暗中假定了网络文学概念的意义是自明的,无须定义,然而就在这种自以为是的确信中,所以,我们应该如其所是地将网络文学领受为一个意义尚待发现的概念,抛弃对新生文学样式的傲慢与偏见,通过落到实处的分析寻找网络文学的根本特质。 一、网络文学是独特的社区文学 网络文学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1、网络上的文学;2、其特质仅属于网络的文学。一首唐诗可以在网络上栖身,成为网络上的文学,但我们不能因此说网络文学作品早在唐代就存在了:栖身于网络仅仅是唐诗的众多居留方式之一(它可以在竹、木、帛、石、纸、录音带和录象带等载体上居留),它之栖身于网络对它来说是偶在性的,网络并不是它必居的家。所以,网络文学绝不是指所有存在于网络上的文学,而只能意指其特质仅属于网络的文学样式。 那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仅属于网络呢?网络上的文学有两种基本的诞生方式:1、由他人编辑;2、由作者亲自发表。由他人编辑的文学作品在网上的发表机制基本上与传统纸媒文学相同,也包括投稿/组稿—审稿—发稿三个步骤,而稿件的作者完全可以不以任何方式进入网络,作者和作品对于网络来说都是偶在的,所以,由他人编辑/发表的网上文学作品不是仅属于网络的,它们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绝非真正具有网络特质的文本。真正具有网络特质的网络文学作品一定是由作者亲自发表的:亲自发表作品表明他已经进入网络并且在为网络创作,亦即,他已经将网络当作自己的另一个生存世界,让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以归家者的身份栖居于网络。为网络而写作绝不意味着网络作家为整个网络写作:网络虽然四通八达,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但在某个时刻他能进入并活动的网络却只有一处。他要进入的这个地方也有数目不等的他人要进入和已经进入,在共同进入之后他与他们便建立了某种关系,由于这关系的建立,网络成形为网络社会。一个网络社会共同体被称为网络社区,网络作家为网络写作就是为网络社区写作,作品的发表之所就是社区的电子公告板(BBS),发表后的作品便成为社区文本。读者也只有在进入社区后才能阅读其中的作品,所以,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和阅读都是社区事件。已经发表的社区文本和常住社员构成了独特的社区存在和文本语境。由于社员要远比游客(未注册读者)更熟悉和关注社区的存在状态,因此,最为重视和最能理解社区作者帖子的人一定是其他社员即网络写作者的网上邻居,他们的观点、趣味、评价会直接影响社区内写作者的创作历程,社区作者为网络写作在落到实处时就是为他们写作。通过这种独特的社区性创作,社区

论亦舒《我的前半生》的婚恋观

论亦舒《我的前半生》的婚恋观 《我的前半生》打破了一贯男性代言、女性失语的局面,采取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旁白与独白交错使用的方式,构成声音的双声部与和谐。这种自我叙述与他者叙述的结合,便于女性心理与言行的全面刻画。亦舒《我的前半生》中描写的现代女性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爱情、婚姻这面镜子将女性在现代都市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情感危机袒露他人面前,女性在任何时期其自我成长的道路向来都是披荆斩棘、鲜血淋漓。 在《我的前半生》当中,子君从开始就和丈夫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她大学毕业以后全心全力回归自己的家庭,在涓生给自己创造的家庭里生活了十多年。相比于那些在事业中摸爬滚打的女性来说,这种生活可算是十分容易,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子君不愿意面对生活的压力,她的懦弱使得自己的婚姻中充满了危机感。在和丈夫分手之前,家庭完全靠丈夫的支撑,根本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身为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平时去领居家打打麻将来度过无聊的日子,因此她的女儿对她的抱怨曾质疑道:“你很不容易吗?我不这样认为,你除了没事的时候逛逛街打打麻将之外,基本上别的都不用做,帮我复习的有辅导老师,爸爸的起居也是他自

己打理,妈妈,你又为这个家做了什么呢?子君的这种毫无生机的生活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的失去了自我,等到发现了丈夫出轨,要求和她离婚的时候,子君才真正的认清了现实,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涓生给我的,现在他和我离婚了,而自己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自己要如何生活下去?再也没有刚毕业时的时光,每天的生活都是无忧无虑的,别人给我买了什么,我就用什么。子君在自己的内心里也知道男权社会中男性的主体地位,而自己作为女性也接受了所扮演的附属角色,但是丈夫离开了她以后,她不得不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第一次尝到小市民的苦头的子君,十五分钟的车程等足了九十分钟向唐晶抱怨时,唐晶笑着对她说:“子君,以前司机开车子,若不是恰恰停在你的面前,你马上板起脸,睬也不睬,非得司机倒车,退至你面前不可。子君怵然而惊以前的自己太过离谱摆架子,惊讶自己居然那么浮夸不堪。她开始觉醒,艰辛且成功的蜕变。 亦舒在其作品中大多明确表达对女性独立精神的赞扬。我国历史发展表明,在各个家庭中一般都是以男性为主,女性总是听从丈夫的安排,史料中也少有对女性故事的技术,随着近代以来逐渐推崇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才开始有了上升。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终于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始走向了真正的自由与独立。因为女性走入社会的历史不久,应该算是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就会产生多种问题,比如很

论亦舒小说女性人物的独立意识

论亦舒小说女性人物的独立意识 【摘要】亦舒塑造了聪明睿智、自尊自强且具有鲜明女性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群像,这些女性在逐步觉醒的过程中建立起独立意识,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作品中女性人物塑造突破了传统模式,以独立为诉求,以自立自强为途径实现自我拯救。 【关键词】亦舒;女性人物;独立意识;觉醒 亦舒的言情小说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科幻小说被合称为“香港文坛的三大奇迹”,别致的开头,曲折的情节,侦探、历史、言情以及异域风情糅合于一体的风格,吸引并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作为香港女性作家中的翘楚,亦舒作品剥去了小说通俗的形式和言情的外衣,她凭借着不同于一般流行小说家的“多一点”的文学思考,以都市职业女性为表现对象,对其生存状态和精神内核做了深层观照和思考,塑造了聪明睿智、经济独立、自尊自强且具有鲜明女性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群像。也正因为此,对亦舒作品中职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如何实现自我拯救的思考也成为研究当代女性文学作品的重要课题。寻找女性自我,发现女性自我,挖掘复杂、微妙、独特的女性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手书写自己的成长史,书写女性之所以为女性的独特性别体验,以“我以我手写我心”,以“我以我手写我身”的方式来进行探索。亦舒笔下的职场女性的反抗之路是一条女性自立自强的道路,也是以亦舒自己人生道路为参照的。其笔下女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往往就是她内心真实写照。亦舒前半生颇为坎坷,情路颇为不顺,但在生命中遇到的几个男人都未能使她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输家。她曾说:“连我这样年纪的人,都认为女性其实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先搞身心经济独立,然后才决定是否要成家立室,希望工作与家庭并重。” 伴随着女性文学的逐步发展,女性独立意识缓慢觉醒。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女性文学”作家,亦舒通过对女性婚恋、情感纠葛的分析,深入探讨女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她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香港都市职场女性在面对出现松动与裂痕的男权价值体系时心理、生理上的抗争与矛盾。在塑造了都市众生相的同时,亦舒小说以其鲜明的女性独立意识有别于其它言情小说,而她笔下的职场女性形象强烈的反抗精神也正是使女性对独立自主的诉求得到进一步延伸。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就当代女性来说,她们大多要同时扮演“披挂上阵,杀敌立功”和“穿我旧时裙,着我旧时裳”的角色,这就要求女性以坚强的个性来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更早进入现代化的香港,社会见证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新时代女性开始在社会上施展才华,从而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个性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爱情不再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家庭也不再是她们生活的全部。女性更加看重生命、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事业逐渐成为她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舒笔下的女性大多凭借自己的双手打天下,“所有帐单自付,所有生活细节亲自打理”。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们逐渐脱离了传统女性柔弱

浅谈网络文学

浅谈网络文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网络文学 内容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迅猛,面貌日新月异,网络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同时网络文学的兴盛也有着很浓厚的社会背景。与此同时,社会也对网络文学有着诸多看法和意见,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到底有什么价值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网络文学,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 网络文学,玄幻小说,发展历程,传播方式,社会影响,网络文学十年盘点,认同,特点,唐家三少,鲁迅文学奖, 正文 网络小说概念 什么是网络小说呢顾名思义,网络小说是依托网络基础平台,由网络作者发表的小说;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小说类型。网络小说风格自由,题材不限,发表阅读方式都较为简单。 网络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叙述具有特异能力的人物与事件的幻想类小说,揉合了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其背景通常都建立在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预测的世界结构上,内容大多以魔法、神怪、先知、超能力,穿越等为主要素材,也有很多描写生活贴近实际的都市.军事或言情小说. 近几年来,网络小说的发展尤其迅速,尤其是近年兴起的网络小说与影视剧集、漫画、网络游戏结合的模式,使网络小说更具生命力。 网络小说初始发展 关于网络小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玄幻小说,玄幻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体。可以查到最早的资料是1988年香港聚贤馆出版的黄易的《月魔》,这被称为最早的玄幻小说,史称“集玄学.科学.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产生了。”玄幻小说被称为武侠小说的新鲜血液。而在2000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网络文学网站——幻剑书盟,之后,网络原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_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10.10 odern chinese 土地庙捐了门槛,就以为可在祭祀时“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了,谁知四婶见了她还是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语气中显然比先前更加严厉和不满。结果,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丝毫也没改变。从“讪讪的缩了手”写到“受了炮烙似的缩手”,从“疑惑的走开”写到“失神的站着”,作者藉助细节强化,揭示卑怯人生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不幸也许更多的不是直接来自自身的遭遇,也不是直接来自上层统治阶级的压迫,而是来自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一些封建卫道士和伪善者。作者欲告诉人们,祥林嫂生活在这些人中间,其处境是多么可悲。尤其像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的伪善者,更易将祥林嫂推向苦难的深渊。看来,妇女解放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将套在脖子上的精神枷锁解开就万事大吉,难的是不易铲除制造精神枷锁的环境和土壤。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很善于运用强化艺术技巧的。只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幸遭遇和 悲惨命运,他总是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感知觉和思维力集中于某个方面,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也不断重复强调, 以引起人们对其笔下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事实也表明,强化思维不仅是鲁迅小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这种技巧在他那里,既能深刻的刻画人物,巧妙的表达创作倾向,又能拓展读者的感受空间,提高读者的鉴赏力。其短篇小说享有“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4] 的美称,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 [1]鲁迅:“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鲁迅全集》卷六265页)鲁迅的创作正具有这一强烈的主体意识。[2]这里只以《祝福》为例,其实鲁迅的其它小说如《孔乙己》、《风波》、《长明灯》、《示众》等也是很好的实例。[3]高尔纯:《短篇小说结构理论与技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4]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张木荣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518060)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母亲形象的刻画林林总总,各具特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等对母亲形象的经典描写,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了符合父权文化传统要求的母亲形象的楷模。然而母性神话在20世纪40年代最具有女性意识,同时又由游离于大众话语之外的张爱玲开始解构。其笔下的母亲一洗超凡脱俗的神圣光圈,从云端直坠凡尘。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突出表现了母亲的虚伪、自私、异化和扭曲,把母亲看作恶魔的化身,塑造了一个曹七巧式的恶母形象。这两种极端引起更多作家对母亲形象进行反思和探讨,当代女作家池莉笔下的母亲形象,身上既闪耀着神圣的母性光辉,同时又折射着无法掩饰的缺憾和局限,她们是日常生活中立体而真实的母亲。而香港女性主义作家亦舒也对母亲 和母爱进行了探究,其作品中呈现了一批个性鲜明、反差明显的母亲,可谓对母亲形象进行了一番颠覆和重构。 以书写都市女性小说见长的亦舒,在发掘和关注女性真实的愿望、需要和才能的同时,塑造了一大批聪慧美丽又独立洒脱的新女性。然而作为女性角色一种的母亲,在亦舒的大部分作品中是被陌生化和边缘化的人物,着笔不多,但自私寡情、面目可憎的特征却非常鲜明:《人淡如菊》中乔的妈妈,乔形容她“母亲之泼辣,真是惊人”,《绝对是个梦》中女主人公程真的母亲啰嗦保守,母女感情一直不算太好。《玫瑰的故事》中母亲三十八岁生下黄玫瑰,非但没有中年得女的喜悦反而视女儿为负担,用母亲的话说“是我自寻烦恼”,她发起牢骚,“四十岁还生孩子,现在女儿不像女儿,孙儿不像孙儿”“怎么会生你这种女儿”“一点教养 ——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林 琼 摘 要:女性主义作家亦舒从女儿身份的视角,对母亲形象进行了批判和颠覆,刻画了许多自私虚伪、责任感缺失的母亲形象。随着作者叙述立场的变化,亦舒又对母亲形象进行了重构,转而塑造一些开明、宽容、平等的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的嬗变显示了亦舒对母亲形象和母女关系的深入探究。关键词:母亲形象 亦舒 颠覆 重构

琼瑶和亦舒小说特点分析

琼瑶和亦舒小说特点 亦舒与琼瑶都是女性爱情小说作家,她们同样又都是作品多产的畅销书作家。亦舒和琼瑶有些相似之处。比如,她俩的小说都专注于描写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她俩都是多产作家,琼瑶创作了四十多部作品,而亦舒则更有过之,目前已出版的作品计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杂文集共六十多部,并有大量的文字散见于各种报刊专栏和杂志。 如果说琼瑶写得是风花雪月,那亦舒可以说是柴米油盐,于是琼瑶的阅读群经常是初高中小女生,他们可以活在琼瑶阿姨编织的美梦中,想象着白马王子的出现,想象着海枯石烂的爱情,琼瑶在这个年龄层的人群中显然扮演着一个魔法师。亦舒则不然,看似爱情,实为人生。看亦舒的人一般都已经步入社会了,算是初步领略了社会,发现原来世界毕竟不是想象的那样,我们竟还有那么多要应付,要学习,要磨练。 批评琼瑶小说缺乏社会意义,具有局限性的文章有很多。郭建平《细腻深沉的抒情艺术》一文中说到:“琼瑶的小说由于过分地追求了刻画人物的个性,从而忽略了这些人物所存在的典型环境,致使人物也就失去了社会意义。作品本身在人们匆匆读过之后,也仿佛成了逝去的烟云,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琼瑶的小说独立地将几个人物组成了超脱社会生活以外的空中楼阁,在狭小的天地里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又如,《漫谈琼瑶的小说》(闻居廷、张弛)一文中,也有同样的评论: “琼瑶是一位擅长描写恋爱和婚姻、家庭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很容易引起青年读者心灵上的共鸣。但是,她的爱情故事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事实上,琼瑶小说最能诱引读者的是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悒郁悱恻的感伤情调。……然而这也正是她的局限所在。琼瑶过多地沉湎于对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悲欢的描写,并且也围困在自己的这种似乎一成不变的感情模式里,因此不能站在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度上向读者展现广阔丰富的生活画面。总之,琼瑶作品的社会批判力是十分微弱的。” 一、爱情观的不同 琼瑶小说里的“爱”到底是什么? 琼瑶是用作品这么回答的:真正的爱情中一定有痛苦(《几度夕阳红》)。世界上没有一份爱情里,是没有惊涛骇浪和痛苦的(《彩云飞》)。 《简论琼瑶小说》一文提到琼瑶小说的“爱情至上”:“琼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想色彩过重,又有‘爱情至上主义’的思想倾向,给人以虚幻不实之感。至于夸大爱情的力量,让爱情主宰一切的爱情至上主义,在琼瑶的作品中,则比比皆是。在琼瑶笔下,“爱’是至高无上的,‘爱情’更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成了左右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神灵,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爱憎以及与社会矛盾冲突的惟一筹码。琼瑶自己曾说:‘人类的故事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我是比较着重写爱情的——我是以感情本身的立场为出发点的。’事实上,在琼瑶作品中的表现,爱情就是一切。一个身心备受摧残,精神失常,以致于疯颠状态,又失去了记忆的美丽少女梁心虹,却被一位素不相识,而又比她大十多岁的已婚男人狄君蹼,以爱情的魔力,终使她恢复了正常的青春生命力(《星河》)。总之,有了爱,就有

从亦舒笔下的女性说起

从亦舒笔下的女性说起 看过席梦娟,为琼瑶流泪,替三毛悲痛,为张爱玲鼓掌,和张小娴一起感动,与龙应台一起犀利,唯独差了一味,清洌智慧而不失韵味。 不经世事之时,梦幻得最多的事情无非是爱情。历经千山万水,读了许多许多的作品之后,我遇到了亦舒。 就是这种味道。不管文字是犀利冰凉,是洒脱自然,还是清冽熨帖,却总带有些女性的言情味道,文字里流淌出来的各色味道,最重最深的无外乎于一个“情”字。 亦舒不愧是女性文学的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代表,从事写作以来创作的系列作品,无不旗帜鲜明地提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这是个长久不衰的话题。所谓女性意识,是指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是认识到女人和男人也是一样,是人类的另一半的意识,正如斯帕克斯所言“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题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成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赋予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亦舒笔下的女性都是现代社会无数女性的楷模。 从亦舒的笔下走来的女子都带有一种清冽的气质。她们多是直发,身材挺拔修长,大部分时间穿着灰白黑三色的简单质感的衣服和平跟鞋子,英姿飒爽。干净的外貌下隐藏着独立而坚韧的性格,更为难得的是她们都有着看似与年龄并不太相称的睿智,参透世事沧桑却并不沉沦,自然而淡定的活出自我。 有时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女性能写出如此吸引我的主人公。原来亦舒也只不过是有着看似普通的外表而已,而其散发出的那种气质却会穿透你的心。我想在亦舒的心里,多少都有个理想中的自己,幸运的是她可以驾驭自己,让“她”从笔端走出来终究是件让她满足的事。 亦舒多写婚恋爱情故事,题材不广,却写得入木三分。成功塑造了一个个独特的现代香港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都市女性的婚姻爱情经历关注女性命运,透视现代香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透视整个香港社会。她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言情,已经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所具有的价值。她的作品揭示了四个主题,女人的金钱观,爱情观,独立意识的探索,内心的孤寂。 爱情在亦舒眼中是苦涩的,她借作品言语“爱情是一份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是万幸”。她的爱情故事没有圆满,涂抹上一层层斑斑叠叠的悲凉调子。 《开到荼蘼》,服装设计师青年才俊左文思与女主角王韵娜由互相欣赏到亲密接触再到倾心相爱,解除重重矛盾之后,亦舒却安排左文思杀人被捕入狱,两人隔着亲人的鲜血,注定无法再相守。“惆怅旧欢如梦”这句话在作品中多出现,《玫瑰的故事》中,付家明,黄玫瑰,庄国栋都是甘于为爱情付出一切的至情至性之人,玫瑰的魔力使得遇到他的每一个男为之神魂颠倒,并投入全身心的恋爱之中,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境遇,这是一个典型的爱情传奇。再如《朝花夕拾》,锥心刺骨的相思,方中信与相识神秘的时空错位中,却又因为此不得不分离。 亦舒这样说,无所谓幸福的结局,人生本来就是平淡甚至充满失望和遗憾的,婚姻也绝不能给人以完美。虽然作为女性作家,她渴望期待理想的爱情,却无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至纯至美的爱情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 《喜宝》是她对女性金钱观独到见解的代表作。1978年,21岁的剑桥大学高材生姜喜宝偶然解释已近花甲风韵犹存的富豪勖存姿,在见识到他的阔绰,并得到明确的追求之后,她接受了他的包养。她说“我一直希望拥有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钱,没有爱和钱,

浅谈网络小说的发展

浅谈网络小说的发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网络小说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阅读行为带来了一场革命催生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类型——网络文学,书籍与网络正在彼此冲击中逐渐融合。 一、网络文学发展的原因 (一)、缘于互联网的降临,为文学发展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自由,尤其是最大限度的言论自由。而网络文学最大的诱惑正是在于这种自由给予人们的种种享受:网络文学同纸质文学相比,它免除投稿——审稿——退稿这一颇挫人锐气的过程,因为它对热衷于文学的人而言是来者不拒,热爱文学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拼凑文字,可以挖空心思去创作前所未有的文学作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互联网成为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也是“读图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感官。 互联网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人们通过它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与其他人进行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写手们因僻居静室,埋头苦思而产生的孤寂和落寞。写手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在普通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寻得一种可贵的平衡。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对创作的帮助不言而喻,比如说我们要查找某一句话的出处,某一作品的版权信息,在互联网上却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了。互联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互联网覆盖全球的庞大规模使作品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读者,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网络文学便于操作 它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的三大特征上:自由性、快捷性、恣意性。 1、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是自由,它不依赖传统纸面媒体,不需要占用有形的纸面文化资源。自由的写作、阅读、交流,正是文学在网络空间里得以缘起的吸引力。电子数码信息图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为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融合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网络文学有发布方式也是自由的,可以在网上文学期刊发表、也可以在个人网页发布、讨论区张贴、电子邮件传播等,不需要编辑、主编、文化官员的审查的,它是一种自由的文学。网络自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BBS上的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