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上文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所 造文字很多都是有其文化渊源的,文 化通过文字得以沉淀,而文字又进一 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也符合我们 的汉字见其形基本可以知其义的特点。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汉语和色彩方面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词,但对颜色的划 分又是各不相同的,比如:爱斯基摩人把雪的颜 色分成了几十种,再比如有的人喜欢穿黑色的衣 服,倘若生活在古代,穿黑色的并非为了让他显 得更帅些,而是表示他的身份很低微,还有现代 社会男人最怕戴的帽子恐怕就是绿颜色的帽子, 这些都和民族对颜色心里看法有关。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 弃之于荒野山谷。《孟子· 滕文公上》有这样的描述: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 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故嘬之,其颡有呲, 睨而不视。...”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开始了对死者有意 埋葬。这一方面固然出于对自己集团成员的关怀,眷 恋死去的亲人,不忍心他们的尸体被野兽分食。当然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同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有关。 原始宗教认为,死人灵魂不灭,化为鬼魂,鬼魂 具有活人不具备的力量,可以降福,也可以为祸。基 于对鬼魂的敬畏,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 开始对尸体加以保护,所以也就出现了甲古文中“吊” 是一个人拿着弓箭守护尸体形象。
开始用“气”来解释自然现象,认为自然界起源于气。
3、汉代时
董仲舒提出了元气观,认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 事,景星见,黄龙下。”他把元气看作是构成风雨、天 象以及天人感应的重要物质。
4、东汉
王充进一步阐述儒家的元气观,认为“万物之生,皆 禀元气。”“人 之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 气。”
5、到了魏晋,这一观点被道教和佛教认同, 道教《太平经》认为: “夫物,始于元气”。 佛教也认为: “元气陶化,则群象禀形。” 6、明代 哲学家王廷相是元气论的集大成者
与青、绿不同,红和紫一直受到人们的喜 爱,比如过年时有人给了你一个红包,或者在座 的各位成了社会上“大红大紫”的人物,这些都 是大家所希望的,它的历史背景是在于古代时红 和紫是贵官衣服的颜色,与红色相关的一般都是 喜庆的词语,“红运”、“红人”、“开门红”、 “满堂红”、“红火”等等,过年了家家户户贴 对联,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的对联会写上“紫气 东来”, 屈原《九歌湘夫人》“ 荪壁兮紫坛,播 芳椒兮成堂。”李贺《马诗》 “武帝爱神仙,烧 金得紫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去紫台连 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还有北京的皇宫以前 叫做“紫禁城”等等,都是因为紫色代表着祥瑞 的颜色。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有文化内涵的颜色如: 黄色、白色等,大家感兴趣可以在课后自己看看

另外,古代的一些民族,尤其是一些被 称为“蛮夷”的民族还有文身的习俗,在 身体上刺成或绘成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并以此为美。这本是初民的习俗,身上的 花纹图案,飞禽走兽,就是图腾的标志, 用以强调他们与图腾之间的相似性,表示 他们是由图腾动物或植物繁衍而来,图腾 是他们的始祖。这种习俗和向美心理在先 民创制文字时就反映到字形上,这个字就 是“文”,小篆“文”写作“ ”,甲骨 文中“文”就是身上刺有花纹的人的正面 形象,写作 ,容庚先生的《金文编》里 “文”字更是接近文身,很像人形:
和文化有关的话题有很多,有人指出汉民族 文化是在农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我们都知道北方人的性格和南方人不同 的,北方恶劣的气候环境养成北方人豪爽、粗犷 的性格,南方的小桥流水,温暖安逸的气候,使 的他们的感情更加的细腻、婉约,我们在追溯根 源的时候,环境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各个 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切身体会 到的,比如汉族和维吾尔民族的思考方式就不太 一样,再比如我们古代的神话故事系统性不是很 强,这和西方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也是不一样的。 汉语的深层文化是个很大的话题,不是一两节课 可以说清道明的,我们也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础 上,同时和别的民族进行比较才可以理解的更为 深刻些。
爱斯基摩人因为经常和冰雪打交道,什么样 的雪对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这就如同古代 时人们依据马的颜色将马分为几十种一样,那时 马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穿黑色衣服代表一 个人身份地位的低微缘于古代的墨刑——“黥”, 在犯人脸上、额上刻画,并用黑墨涂之,成为抹 不掉的耻辱,据说“抹黑”也来源于此。黑色从 此没有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黑心”、“黑 手”、“黑户”、“黑车”“扔黑砖”等等,都 给一种不祥的感觉,直到前几年服装业以黑色为 主打,黑色才咸鱼翻了身,成了无数俊男靓女喜 爱的颜色,黑色总给人以凝重、深沉的感觉,所 以很多正装,比如西服多为黑色,这也可以说是 颜色和语言文化的一斑之窥。
有学者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气” 是一个多义词,《汉语大词典》共列出29 种义项,学者还发现,“气”作为语素,它 的构词能力也较强,粗略的统计,带“气” 的合成词语有300个之多。由“气”构成的 词语不仅丰富,而且非常活跃,遍及中 国文化的各个领城。
1、西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用“气”的观点说明星陨以及五味、五色、五声、六 疾等现象产生。
因而“文”的本义应该是刺花纹的人。 又源自文库文字与图画有极密切的关系,有些字 就是一幅画,故“文”又专用以指“依类 象形”的字。在汉字造字法中,用象形法 和指事法造出的独体字被称为“文”,而 用会意和形声之法造出的合体字被称为 “字”。后来“文”泛指文字。引申开来, 花纹的交叉错综,即所谓“错画”,也叫 “文”。说话长于辞令,富于变化,也可 称为“文”,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 不远。”
后来人们又采取了别的方式,《易经· 系辞下》
称: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这恐 怕揭示了一种最原始的保护尸体的方法。“葬” 字篆书写作 ,正是“一个人把尸体藏在草中” 这一行为的摹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字有 几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羊大为美”有 人认为“羊人为美”,还有人说, 它的下半部分是正面直立的人形,也就是 大,上半部分有些象羊,但不是羊,而是 头顶上戴的一种有四只羊角的装饰品,由 此推出早期的美字是个象形字,本是一个 戴着两双羊角而正面站立的形象。有学者 通过研究发现羊角、牛角甚或鹿角在古代 是一种美好的装饰品,头戴这些装饰品是 世界上各原始民族常见的风尚,它也反映 了造字时代人们朴素的审美心理。
酒、色、财、气
1、说明天体大地的构成——天气、地气; 2、说明人体机能的原动力——元气、血气、精气、 力气、养气; 3、说明人的生理功能的预兆——气色、气虚、气旺、 肝气、火气; 4、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志气、士气、气量、勇气、 胆气; 5、说明人的性格情感——脾气、和气、生气、气愤、 赌气、怒气冲冲; 6、说明人的道德——气节、浩气、气宇、英气。
他认为元气是“太虚”,在时间上“无 所始,无所终”;在空间上“茫茫无涯” (《答天问》)“元气一化而为日、星、 雷、电,一化而为月、云、雨、露,则水 火之种具矣。”,(《太极辨》)越说越 玄。古代中医也认为“气化形生”,人体 各种疾病都与气相联系。如有:补中益气、 气血两亏等说法。 正是在元气观的影响下,汉语才出现了 一大批以“气”为词根的词语,来说明天 地,人体的本源、人的生理现象,人的精 神、情感特征等等。
除了黑色以外,另一个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一 直没能翻身的要数“绿帽子”,绿、青这两个颜 色词是一对难兄难友,从唐代开始,地位低的官 员穿的衣服是绿和青的颜色,具体的说绿色是六、 七品官员的穿的衣服,青色是八、九品官员的衣 服,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他为九州郡的司马,官 列九品,用“青衫”代称。到了元、明、清时, 乐人、伶人、乐工,甚至娼妓,这些从事“贱业” 的人,必须穿绿、青色的衣服,戴绿色头巾。明 清时,“绿头巾”、“绿帽子”成为卖淫者的别 称。所以“青”、“绿”一直是古代地位微贱的 颜色,不过现在这些颜色已没有这些意思了。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