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提取方法
膳食纤维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果、 梨、 葡萄 、 香蕉 、 菠萝 、 桂圆、 西番 莲 、 雪莲果 、 椰子、 柚子 、 野 山杏 、 罗 汉果 、 荔 枝 等水 果 , 大 多 以水不 溶 性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工程专业, 讲师。
收稿日 21 l 2 期: 01 1 3 一 — 修回日 21 1 2 期: 01 8 1 ——
有部分生理功能的观点 ,但是到 2 世纪 6 0 o年代 , 在众多流行病调查结果及研究事实的基础上 , 人们
1 8
食 品工 程
21 年 01 第4 期
( ̄a f e,D 是指能抵抗人体小肠 消化 、吸 d tyi r D r b 收, 并在大肠 内全部或部分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
1 膳食纤维 的分类
D F一般根据其在水 中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膳 成分以及 以多糖类为主的大分子物质 的总称 ,主要 含有纤纤素 、半纤维素 、果胶及木质素 。近年来 , 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我们食物 中的大麦、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掀 了一 股 研 究 开 发 纤 维 食 品 的热 燕麦和燕麦糠、豆类 、柑橘 、胡萝 卜 、亚麻等食物 潮 ,D F作为能够改善人体营养状况 ,调节生理机 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具有减 能的重要物质 ,继六大营养素之后 ( 碳水化合 物、 缓消化速度和快速排泄胆固醇的作用 ,可以让血液
张静 雯
( 河南职业技术学 院, 州 4 0 4 ) 郑 50 6
Z HANGJn - n ig we  ̄
( n n oa oaadt h i l oeeZ ezo 5 0 6 C i ) Hea ctn ln c n a cl g ,hnhu4 04 ,hn v i e c l a
些半纤维。另外根据来源不 同,膳食纤维可以分为 维素 、植物性木质素 、动物性壳质 、羧 甲基纤维素 谷 物类 纤维 、豆类 纤维 、水 果纤 维 、蔬 菜纤 维 、生 ( M )及胶原等。在 国外 已开发 出 6大类膳食纤 化合成或转化类纤维等。 cc 维 :谷物纤维、豆类种子和种皮纤维、水果蔬菜纤
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
大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碱性过 氧化氢处理可以改变大豆渣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 色泽、持水性、溶胀性等指标,得到膳食纤维含 量达94%,色浅、无异味的功能性大豆纤维,其 持水能力是本身质量的12倍,充分溶胀后体积增 加24倍。应用实验表明,大豆纤维可以有效地保 持乳化型碎肉制品中的水分。当添加量较低时, 它的保水作用强于相同添加量的ADM大豆分离蛋 白。大豆纤维可以明显地提高面粉的吸水性和面 团稳定性,强化面团筋力和韧性,同时也发现大 豆纤维会降低其延展性。 由于豆渣经蛋白酶、脂肪酶等处理后的总膳食 纤维干基含量可达60%,而且含有约20%的蛋白 质,加入食品中可同时提高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 含量。所以,将豆渣制备成膳食纤维不失为一条 利用豆渣的有效途径。
制备步骤
双螺 杆挤 压 离心 离心
样品预 处理
碱处 理
酶 水 解
干燥
新鲜豆渣 豆渣粉 40-60℃ 鼓 风 干 燥 过40-80目筛
调节豆渣粉含水量 10-20% 双螺杆挤压机 挤出的豆 渣经8092℃鼓风 干燥、粉 碎、过 60-80目 筛筛后得 挤压得豆 渣粉
•机筒温度92 ℃,螺杆转速 100r/min-160r/min
取上一 步得到 的挤压 豆渣粉
按液料比7-10:1的比例向挤 压豆渣粉中加入质量百分比 浓度为0. 5-0. 59%的NaOH 溶液
60-90℃反应 50-60min 提取 液
质量用量配比为3:2:1 的纤维素酶、木聚糖 酶和果胶酶,其中, 纤维素酶活性为15万 U/g、木聚糖酶600万 U/g、果胶酶500万 U/g
•
豆渣是豆腐、豆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主要副产品,约占全豆干质量的15%~20%,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22.56%、脂肪19.6%、糖分 37.98%、纤维素14.62%、灰分6.16%,此外还有 钙、磷、铁等矿物质。豆渣经烘干后,膳食纤维 含量高达50%以上。实践证明,食用豆渣能降低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消 耗,有助于预防肠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豆渣被视为新兴的膳食纤维源。 大豆分离蛋白是现代大豆加工规模化比较高的 产品,能产生30%~35%的豆渣,而豆渣有着较高 的营养价值,但长期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和发挥。 另外,豆渣含有一定水分,储存和运输都不方便, 夏季极易腐败,除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外,还对环 境造成了污染。
膳食纤维

开发膳食纤维产品的意义
低脂、高膳食纤维食品可以预防和减少人类的许多疾 病,特别是癌症、心脏病、糖尿病。成人每日必须吃 25—30g的膳食纤维。
一般认为: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含量和控 制糖尿病,而不溶性纤维则能增强肠道功能。大豆纤 维同时具有可溶纤维和不溶纤维两种功能。 来结合过多的水分,可使水分活度降低,从而抑制霉 菌的生长和延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的货架期。 纤维素本身不含热量,添加纤维素可稀释食物的热量。
新嘉华大豆膳食纤维加工工艺
加水
豆渣 输送 加压
二萃分离
漂 洗/改性
螺杆泵
板框过滤
清理
带式输送
闪蒸干燥
旋风收集
搅龙输送
给料
超微粉碎
筛分
产品包装
袋式除尘
微粉
大豆(渣)膳食纤维的加工(1)
前处理: 预先将豆渣中沙粒、色素及其他杂质等祛除才能保证后面 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的质量。另外,豆渣中部分比较坚硬的 角质也需要预先软化。这一步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豆渣 ——→ 漂洗 ——→ 滤沙 ——→ 漂白 ——→ 浸 泡软化 ——→ 豆渣
抗性淀粉包括改性淀粉和淀粉经过加热后又经冷却的淀粉,它们在小肠内不被吸收。
膳食纤维一般分类
目前的分析方法测出的膳食纤维的组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总膳食纤维(TDF):包括所有的组份在内如非淀粉多糖、木质素、抗性
淀粉(包括回生淀粉和改性淀粉)以及美拉德反应
产物等。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包括果胶等亲水胶体物质和部分半纤维素。 不可溶膳食纤维(IDF):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 非淀粉多糖:食物样品中除去淀粉后,残渣用酸水解成中性糖,然后用气 相色谱(GL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其总和, 即为非淀粉多糖,或用酶解方法检测,包括纤维素、半纤维 素、果胶及可溶性非纤维素的多糖。
第七大营养素

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摘要:膳食纤维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
关键词:膳食纤维;提取方法;降低血糖;饮食疗法Abstract:Dietary fibre has important and unique nutrition health care function. Following the water,protein,fat,carbohydrates,minerals,vitamins,the dietary fiber is known as“the seventh largest nutrients.”Key words:dietary fiber;extract method;glucose decreases;dietotherapy“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都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
(雷敏等,2011)。
科学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是人每天进食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被现代营养学家称为“第七大营养素”。
一、膳食纤维的现状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纤维的研究与开发,并在食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膳食纤维还有专门的开发研制机构,如美国的膳食纤维协会(USDA)。
近年来,膳食纤维因其在食品营养和临床医学上的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现在主要用于各种食品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强化膳食纤维的功能食品十分盛行。
如美国的无热量添加物,日本的纤维面包,普拉面等。
在日本,膳食纤维生产厂家有三十多个,采用的原料有木浆、米糠、麦数、甜菜渣、玉米、大豆、麻、果皮、种子多糖、魔芋、甲壳素等十几种。
膳食纤维越来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在我国,只要是以植物性食品为主,一般居民是不会缺少膳食纤维的。
膳食纤维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不同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了解膳食纤维在食物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并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进行评估。
二、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大米、小麦、玉米、燕麦、豆类、蔬菜、水果等。
2. 试剂与仪器:无水乙醇、丙酮、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电子天平、离心机、烘箱、烧杯、漏斗、滤纸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各种食物样品分别研磨成粉末,过筛,以去除杂质。
2. 酶解:取一定量的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
3. 沉淀与抽滤:酶解后的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和丙酮,充分混合,静置沉淀,抽滤,得到膳食纤维残渣。
4. 洗涤与干燥:将残渣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总膳食纤维(TDF)含量。
5.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测定:将酶解后的溶液直接抽滤,用热水洗涤残渣,干燥称量,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滤液用无水乙醇沉淀,抽滤,干燥称量,得到SDF含量。
四、实验结果1. 大米:TDF含量为2.2%,SDF含量为0.6%。
2. 小麦:TDF含量为2.5%,SDF含量为0.8%。
3. 玉米:TDF含量为2.8%,SDF含量为0.9%。
4. 燕麦:TDF含量为5.3%,SDF含量为1.2%。
5. 豆类:TDF含量为6.5%,SDF含量为1.8%。
6. 蔬菜:TDF含量为3.2%,SDF含量为0.9%。
7. 水果:TDF含量为2.7%,SDF含量为0.8%。
五、实验讨论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差异较大。
豆类、蔬菜和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适合作为高纤维食物的来源。
2. 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其TDF含量是大米的2倍多,小麦的2倍。
这说明燕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膳食纤维来源。
3. 豆类、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膳食纤维制备原料的研究 在我国,有着丰富的纤维素原料,可以用于制备膳食纤 维的原料很多。根据文献报道,目前用于制备膳食纤 维的原料有小麦麸皮、玉米皮、玉米芯、柿子皮、大 豆、米糠、土豆、豆腐渣、蔗渣、梨渣。椰子渣、甜 菜#、花生壳、锦橙皮、胡萝卜、油菜、芹菜、竹笋、 苜蓿、香菇、马尾藻、玫瑰茄废渣、麒麟菜、黎篙和 车前草等约25种。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cellulose):是吡喃葡萄糖经 β1,4 糖苷键链接而成的直链多糖,聚合度数千,为细胞 壁的主要结构物质。
目前我国常见的纤维素类功能性食品配料有微晶纤维素 ( microcrytalline cellulose ) 、 微 粉 纤 维 素 ( powdered cellulose)、改性纤维素CMC
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经过细菌发酵,可以直接增加纤 维中所含的水分,大便变软变稀,从而起到了通便 作用。
膳食纤维对粪量的影响
膳食纤维 燕麦麸
粪量增加 15 %
果胶
16~ 35
瓜尔豆 胶
20
苹果 40
胡萝卜 59
芥兰 67
纤维素 75
麦麸
80~ 127
功能特性-生理功效3
防治结肠癌
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乙酸能抑制腐生菌的生长。
胆汁中的胆酸和鹅胆酸可以被细菌代谢为次生胆汁酸— —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两者都是致癌剂的突变剂。
膳食纤维能束缚胆酸和次生胆汁酸,将其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结肠中次生胆汁酸的含量。
功能特性-生理功效3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加粪便体积,缩短排 空时间,从而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的接触机会。
引起胃肠不适,如呕吐、胃痉挛,胀气等症状
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
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进展

2010年第03期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andNutritioni11ChinaNo.03,2010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进展水符琼,林亲录,鲁娜,周丽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5工程学院,长沙410004)摘要: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膳食纤维提取的常用方法以及从不同原料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和原料的利用情况,并从所得膳食纤维的品质、特性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
关键词:膳食纤维;提取;特性膳食纤维(DF)是指不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总称,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
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为植物细胞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另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其组成主要是一些胶类物质和糖类物质。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原果胶和壳聚糖等。
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
早期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膳食纤维能够预防结肠癌,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慢性疾病,因而有“肠道清道夫”的美誉。
虽然目前膳食纤维的准确作用机理仍然难以确定,但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含量充足的饮食,无论是在预防还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功效。
膳食纤维还能够延缓和减少人体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有减少和预防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另外,膳食纤维可以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加工特性和外观特性,在食品中的用途十分广泛。
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
在我国,有着丰富的纤维素原料,可用于制备膳食纤维的原料很多。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提取膳食纤维的常用方法,为工业化生产和其他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目前国内外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提取法、酶提取法、化学一酶结合提取法、膜分离法和发酵法。
1.1化学提取法化学分离方法是指将粗产品或原料干燥、磨碎后采用化学试剂提取而制备各种膳食纤维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水提法、酸法、碱法和絮凝剂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纤维的作用及提取方法
摘要: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
本文对膳食纤维的定义、膳食纤维的作用、每日推荐量及膳食纤维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引言
随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膳食纤维( Dietary Fiber) 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 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 膳食纤维有多种生理功能, 它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血脂和蛋白质水平, 并可以控制体重, 预防糖尿病、冠心病等[1,2]。
因此,膳食纤维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各个相关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人提议将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的第七种营养素。
强化膳食纤维的功能食品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据统计,2002 年膳食纤维类产品在欧美销售超过300 亿美元;在日本,膳食纤维类产品的年销售额近100 亿美元;在美国60 亿种食品中,高纤维食品占到近20%的比例,且仍呈上升趋势。
我国国务院也颁发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由于居民饮食结构日趋精细化,现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由此产生许多“富贵病”。
提倡每日补充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均衡膳食结构势在必行[3,4,5]。
另外,膳食纤维可以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加工特性和外观特性,在食品中的用途十分广泛。
1 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是由多种复杂有机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非单一实体,正因如此,很难对膳食纤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1999年,AACC成立的膳食纤维专门委员会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如下: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
膳食纤维具有顺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
该定义明确规定了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性成分,而非动物成分。
膳食纤维按溶解度分类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1.1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是指可溶解在pH6~7 的100 ℃水中的一类膳食纤维。
SDF主要为植物细胞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另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其组成主要是一些胶类物质和糖类物质。
SDF能参加或影响人体的多种代谢,如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增加胃部饱满感,减少食物摄入量,具有预防肥胖症的作用[6]。
美国的Leitz 等建议,膳食纤维组成中SDF占膳食纤维总量10 %以上才能成为高品质的膳食纤维, 否则只能被称作填充料型膳食纤维。
1.2不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是一类不可溶解在pH6~7的100 ℃水中的一类膳食纤维。
IDF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原果胶和壳聚糖等[7]。
IDF能增加饱腹感,并有助于肠蠕动,可作为疏通便秘、化解结石、减轻体重、防治肠癌的功能性食品[8]。
2膳食纤维的作用
2.1改善大肠功能
膳食纤维中含有很多亲水基因,因此有含水性,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有更大的含水能力,其吸水率高达10倍。
它吸水后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大便变松变软,通过肠道时会更顺畅更省力。
与此同时,膳食纤维作为肠内异物能刺激肠道的收缩和蠕动,加快大便排泄,起到治便秘的功效[9]。
2.2降低血压的作用
从胃进入小肠的膳食纤维,几乎不能被消化酶分解,便继续向肠道下部移动。
其问,膳食纤维对肠内容物的水合作用、脂质的乳化作用、消化酶的消化作用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食物块的消化以至于营养素的吸收都受到一定的阻碍[10]。
其中能形成高粘度溶胶和凝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这种作用更强。
膳食纤维能阻碍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对饮食性高血脂症有预防作用。
膳食纤维可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量,改变食物消化速度和消化道分泌物分泌量,起到预防胆结石的作用。
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可抑制血糖的上升,改善耐糖量。
膳食纤维还能改善末稍神经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受性,降低对胰岛素的要求,从而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与阳离子有结合能力有膳食纤维,能使无机盐在肠道的吸收受阻,而具有离子交换能的藻酸等,能吸附钠盐,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12,13]。
2.3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血液中的胆固醇来源于食物的外援性摄取和体内合成,其主要代谢产物转化成胆固醇。
水溶性纤维在小肠中能形成胶状物质将胆酸包围并迅速排除体外,使胆同醇水平降低。
Keys等人通过大量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结果,并认为膳食纤维与胆酸结合的结果会促使胆固醇向胆酸的转化,从而降低胆固醇的水平,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12,13]。
2.4降糖作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以2型糖尿病为主。
1985年,全球糖尿病病人只有三千万,目前已达1.3亿,预计到2010年将增至2.2亿,2025年达3亿。
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发病率增高与膳食纤维摄入量低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是十分有效的。
研究表明燕麦纤维具有显
著提高大鼠糖耐量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每天饮食中保持25—30 g左右的膳食纤维,将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降低血糖水平。
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机制是:(1)增加肠液粘度,阻碍葡萄糖的吸收;(2)与葡萄糖结合,降低肠液葡萄糖的有效浓度;(3)影响仅一淀粉酶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延长酶解时间,降低肠液中葡萄糖的释放速度;(4)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从而降低糖尿病的血糖水平[14,15,16]。
2.5清除有害物质和防癌作用
膳食纤维对阳离子有较强的结合和交换能力,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螫合作用。
可防止某些环境污染物侵害人体,目前已发现膳食纤维对Ca、Cd、Hg、Pb 及高浓度Cu、Zn,特别是有机阳离子具有清除能力[17]。
不溶性膳食纤维可缩短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稀释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人体的吸收;水溶性膳食纤维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在大肠内能为双歧杆菌所利用,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大多数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纤维膳食可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但也有关于膳食纤维促进结肠癌发病的报道,这是因为膳食纤维不同组分对结肠癌的形成有不同的作用。
对纤维素的研究表明:各种来源的纤维素都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半纤维素也有抗癌作用,但由于成分较复杂,目前对其单一成分的研究报道不多。
Reddy等采用AOM诱导鼠致癌,发现蔗糖、果糖和菊粉低聚糖在癌症的起始和促癌阶段都能抑制癌症的形成,其机制是低聚糖改变了结肠微生物生态,调节了结肠细胞的抗癌免疫力[18]。
3每日推荐量
膳食纤维过量摄入也有副作用。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显著性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有很大关系.合理的比例约为1:3。
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差异较大,一般认为15—20 g/d或25—30 g/d。
中国营养学会结合国内营养调查数据,建议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30 g/d。
每天如摄入400—500 g的蔬菜和水果及一定量的粗粮如燕麦、杂豆、玉米、小米等,即可满足人体对膳食纤维的需要。
4膳食纤维提取方法概述
目前国内外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化学提取法、发酵法、酶法等。
比较而言,热水提取法工艺简单,但是提取率不高;化学提取法是采用化学试剂分离膳食纤维,主要有酸法、碱法和絮凝剂等,化学法的特点是制备成本较低,由于化学法采用强酸、强碱、高温处理,对提取容器、管道、物料泵的腐蚀相当严重,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酸度、漂洗,带入大量的阴阳离子,制取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低,色泽差;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有效成分含量高,污染较少,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大生产。
酶法是用各种酶如α-
淀粉酶、蛋白酶和糖化酶等去降解原料中的其他成分。
这种方法高效、无污染,但是可控性较差。
吴茂玉[20]等采用酶处理法提取苦瓜膳食纤维,对提取工艺及其制得的膳食纤维的成分、溶胀性和持水率等进行了研究:淀粉去除条件为pH 6.0,温度55℃时,添加苦瓜渣浆0.4%的ɑ-淀粉酶,作用60min;蛋白质去除条件为在pH为7.0,温度50℃时,添加苦瓜渣浆0.4%中性蛋白酶,水解时间90min,膳食纤维纯度达70%。
5结尾
膳食纤维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国外膳食纤维食品的开发应用已较为普遍,目前我国对膳食纤维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规模性的加工企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细食品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降低,膳食纤维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需求量会大大增加。
加强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使其改性后增加生物活性,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巨大的膳食纤维资源,实现工业化生产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原料,是今后膳食纤维的研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