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资料整理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资料整理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食品质量:食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总和。(《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食品质量特性:食用特性;内在特性;时间性;营养特性;感官特性;卫生安全性。

?食品质量管理:对确定和达到食品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职能和活动。(《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WTO,《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关系

?食品质量特性中安全性是首位的。

?食品安全属政府强制范畴,食品质量属政府倡导范畴、具有商业选择性。食品质量

管理和食品安全控制相比而言,前者更关注“管理”,后者更关注“技术”。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有所区别

?二者侧重点不同。

?食品卫生注重的是食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环境。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无毒无害,深入到食品内在的安全因素。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之间有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

不卫生的食品生产和加工方式、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必然会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甚至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章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控制

?影响食品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食品内在因素

?营养成分

?碳源

?氮源

?维生素及相关生长因子

?矿物质

?水分活度

?一般而言,细菌是微生物中要求水分活度最高的,霉菌要求最低,而酵母处于中间。

?a W为0.85时被认为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安全界限;a W在0.6以下的食品,不需要冷藏,有较长的货架期。

?pH值

?绝大多数微生物在pH7.0左右生长得最好。

?酵母能在酸性环境中生长;霉菌能耐受较宽的pH范围,但是在酸性条件中生长得更好;细菌通常喜好近中性。

?氧化—还原电势

?需氧微生物在较高的ORP时生长更快;

?微好氧菌在略还原的ORP条件下生长;

?厌氧菌的生长则需要较低的ORP。

?抗微生物成分

天然抑菌成分,如丁子香酚、蒜素、肉桂醛、芥子油、溶菌酶、硫代葡萄糖苷。

?生物结构

?种皮、果皮、坚果的壳

?动物皮毛

?蛋壳

(2)食品的外在因素

?温度

?嗜热菌最适温度在55~65℃。

?嗜温菌最适温度在30~40℃。引起多数食品腐败的有害微生物是嗜温菌。

?嗜冷菌最适温度在10~15℃以下。

?相对湿度

?一般来说,细菌所要求的湿度比酵母和霉菌高,其最适RH值在92%或更高;

?酵母的最适RH为90%或更高;

?霉菌的最适RH为85%~90%。

?气体

?O2 好氧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兼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厌氧只能在绝对无氧条件下生长。

?CO2 抑制微生物生长。

?N2 抑制微生物生长。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性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1)O157:H7大肠埃希氏菌

?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

生长温度7~49.5℃,最适37℃;

生长最低水分活度0.95,最高盐浓度6.5% ;

生长pH值4.0~9.0;

在冷冻和酸性条件下能存活。

?常被污染的食品

牛肉及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鸡肉、猪肉、羊肉、蔬菜、水果、饮料、色拉、水等。

?传播途径

?可经带菌人的手、食物、生活用品进行传播,也可经空气或水源传播。

?食品加热不彻底或因生熟交叉污染和熟后污染均可引起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避免食用烹调不当的和不干净的食品。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2)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兼性厌氧非芽孢菌;

生长温度7~47.8℃;

生长pH值4.2~9.3;

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为0.8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热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相当耐热,大部分食物的蒸煮时间和温度都不能破坏。

?产生肠毒素的主要原因

?食品污染程度:污染越严重越易形成毒素。

?食物存放的环境:通风不良;38 ℃以下,温度越高产毒素所需时间越短。

?食品种类及性状:水分、蛋白质、淀粉含量多;淀粉可促进肠毒素形成。

?常被污染的食品

禽、肉、奶、蛋、鱼类及其制品、土豆、沙拉、烘烤品、凉粉、剩饭等。

?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种因素

?制成的食品存放时间过长

?被感染者个人习惯不良

?烹调或加热不充分

?食物存放在有利于细菌繁殖的温度下

?预防葡萄球菌危害的措施

?充分加热食品

?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储藏条件控制得当

(3)沙门氏菌

?生物学特性

好氧或兼性厌氧;

生长温度5~46℃;

在pH<4或pH>9的环境中不生长;

生长水分活度为0.945~0.999;

在100℃立即死亡,在75℃经5min、65℃经15~20min、60℃经1h可被杀死。

?常被污染的食品

家畜肉、家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预防沙门氏菌危害的措施

?防止动物粪便感染动物

?防止二次污染

?采用蒸煮、巴氏消毒杀灭细菌

(4)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生物学特性具有嗜冷特性,可在3~4℃的温度下长期存活。

?主要污染的食品牛奶、乳制品、肉类、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淋等。

?防控措施

?食品热加工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

?防止二次污染。

?防止冰箱食品带来的食物中毒的危险。

(5)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厌氧菌;

?中温菌,生长温度15~55℃;

?最适生长pH值6.0~8.2;

?适宜生长的水分活度≥0.9;

?肉毒毒素对消化酶、酸和低温很稳定,易受碱和热破坏,80 ℃、30~60min或

100 ℃、10min可使毒素失活。

?常被污染的食品

豆类及其制品(臭豆腐、豆酱、面酱、豆豉等发酵制品),鱼类、肉类等。

?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种因素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芽孢未被杀灭。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管理不善或卫生条件不合格使芽孢繁殖和产毒。

?未充分加热使毒素破坏。

?预防和控制措施

?加热杀灭肉毒梭菌芽孢及其毒素。

?改变食品状况,以抑制肉毒梭菌产生。例如酸化或发酵将pH降至4.6以下;腌制或干燥使a W降至0.9以下;使用亚硝酸盐防腐剂。

?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性危害

?常见的真菌危害霉菌、酵母菌

?产毒素的真菌曲霉属、青霉属、芽枝霉属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控制

?产毒菌:黄曲霉、寄生曲霉

?最佳生长条件33℃、pH5.0、a W 0.99。

?毒素产生的最适温度24~28℃,最低水分活度0.84(黄曲霉)、0.87(寄生曲霉)。

?黄曲霉毒素在酸性条件下较易形成。

?产毒菌株极易在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中生长,1~3%NaCl有促进产毒的作用。

?粮食食品的水分含量在17~18%是霉菌生长繁殖和产毒的良好条件。

?常被污染的食品花生及花生制品、玉米、棉子、大米、小麦、豆类、坚果、饲料。

?预防霉菌污染的措施

?降低温度(<10~21℃)

?降低水分(<8~13%)

?通风干燥,控制环境湿度(<75%)

?减少氧气含量

?减少粮粒损伤程度

?培育抗霉新品种

?真菌毒素的去除

?分离真菌毒素挑选霉粒、碾压水洗。

?使真菌毒素转化成非毒性的形式

物理方法:热处理、微波、γ-射线、x-射线、紫外光、吸附;

化学方法:氧化剂、乙醛、酸、碱;

生物方法:细菌黄杆菌属。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来源分类: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经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

?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

?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的制定

?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审批

?生产或使用食品添加剂审批手续

?食品添加剂法规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施药后直接污染

?从环境中吸收

?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吸收

?其他途径

o使用被农药污染的容器、运输工具。

o农药和食品混放。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

?加强农药管理和监督

?禁止和限制某些农药的使用范围

?规定施药与作物收获的安全间隔期

?制定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加强农药研究与新药开发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消除(方法:洗涤;去壳、剥皮;烹调;谷类加工;油脂精炼)?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来源

?畜禽防病治病用药

?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

?食物保鲜中引入药物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控制

?严格规定休药期和动物性食品药物最大残留限量。

?合理使用药物。

?加强监督和检测工作。

?加强兽药研究和高效低残留兽药的开发。

?主要的有害金属:镉;铅;汞;铬;砷

?重金属危害来源

?高本底的自然环境。

?农用化学物质及工业“三废”的污染。

?食品生产加工使用的原辅材料和器具。

?重金属危害的控制

?加强含有毒金属的农用化学物质的管理。

?限制使用含有毒金属的食品加工用具、管道、容器和包装材料。

?严格控制“三废”排放。

?加强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控制。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控制

?抓好源头管理,对农场环境做好本底调查。

?重点监测对地处矿山、冶炼工厂周围的动植物种植养殖环境。

?定期监测核设施周围环境,建立预警机制。

?对有核辐照污染的地区生产的牧草、粮食及食品要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引入。?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性危害【主要有哪几类有害物质、来源以及控制措施】

1. 亚硝胺

?常见物质:亚硝胺、亚硝酰胺。

?来源:鱼、肉、乳制品、蔬菜、水果、啤酒。

?形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胺类、亚硝基化剂

?胺类来源

o鱼、肉腐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

o鱼类加工过程(晒干、烟熏、装罐)蛋白质分解产生。

o制酒发酵过程中蛋白质酶解产生。

o茶叶中含有。

?亚硝基化剂来源

○含氮化肥

○粗盐中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硝酸盐发色剂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o从土壤中富集硝酸盐,在适合条件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o腐烂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高。

o蔬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与食盐浓度、温度和腌制时间有很大关系。

o煮熟蔬菜存放温度较高、时间过久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控制措施

?减少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制定使用量和残留量的标准。

?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加热、烧煮、浸泡工艺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抑制剂阻断亚硝基化作用

?合理使用肥料,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适当施用钼肥。

2. 氯丙醇

?来源

?酸水解植物蛋白(酸解HVP)

?酱油、蚝油等调味品

?氯丙醇的产生

盐酸水解植物蛋白过程中,盐酸与植物蛋白中的残留脂肪作用生成。

?控制措施

?改进植物蛋白加工工艺和水解方法。

?完善食品标准,加强对氯丙醇的监测。

3. 丙烯酰胺

?来源

?食品本身形成,在热加工(如煎、炙烤、焙烤)的土豆、谷物等淀粉含量丰富的产品中含量最高。

?以聚丙烯酰胺塑料为食品包装材料时单体迁出。

?食品加工用水中单体的迁移。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可能途径

?由脂类、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降解形成的丙烯醛或丙烯酸与脱氨过程释放的氨基反应。

?一些常见的有机酸脱水或脱羧基后与脱氨过程释放的氨基反应。

?直接由氨基酸形成。

?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中可能发生的演变

丙烯酰胺能够与食品中硫醚、氨基乃至羟基的成分反应。因此,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可以被消除途径所抵消。

?控制措施

?改进加工工艺,如采用低温油炸。

?选用发酵性原料(淀粉类物质减少)进行煎炸。

4. 多环芳烃(PHA)

?常见物质:3,4-苯并芘

?来源

?环境:有机物燃烧不完全。

?加工过程受污染:熏制、烤制过程与燃料产物直接接触。

?加工过程产生:熏制、烘烤、油炸温度较高,有机物受热分解,经环化聚合而形成;

油脂反复加热,促使脂肪氧化而形成。

?控制措施

?改进食品加工工艺,规范操作过程。选用发烟少的燃料和烘烤方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防止烤焦和炭化。

?粮食、油料种子不在柏油马路上晾晒。

?对已污染的食品可采用去毒方法,如刮去食品烤焦部分,活性炭吸附除去油脂中的苯并芘。

5. 杂环胺

?常见物质:氨基咪唑氮杂芳烃、氨基咔啉

?来源:蛋白质热解(煎炸烤鱼、肉类)

?杂环胺生成的影响因素

?温度和时间

?加工方式

?食物成分

?控制措施

?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尽量减少煎炸、烧烤方式。

?注意食品成分的合理组合,膳食纤维有吸附杂环胺并降低其生物活性的作用。

?制定杂环胺对人体的安全剂量。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

1. 塑料及其制品

?聚乙烯残留物主要包括乙烯单体、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回收制品

污染物残留及添加色素残留。

?聚苯乙烯残留物主要是苯乙烯单体、乙苯、异丙苯、甲苯等挥发性物质。

?聚丙烯残留物主要是添加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和回收再利

用品残留。

?聚氯乙烯残留物主要是氯乙烯单体、降解产物和添加剂(增塑剂、热稳定

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溶出残留。

?聚偏二氯乙烯残留物主要是偏二氯乙烯单体和添加剂(稳定剂和增塑剂)。

?丙烯腈共聚塑料残留物主要是丙烯腈单体。

?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存在甲醛和苯酚的残留物。

?塑料包装材料的污染食品的来源

?塑料包装材料本身的有毒残留物迁移(单体和添加剂)。

?包装材料回收或处理不当。

?塑料易于带电,造成包装物表面可吸附大量尘埃和杂质。

2. 橡胶制品——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单体和添加剂残留如硫化促进剂、酚类防老化剂、炭黑和氧化锌等填充剂。

3. 搪瓷和陶瓷、玻璃、金属包装材料及其制品

?搪瓷和陶瓷包装材料瓷釉中的金属物质

?玻璃包装材料二氧化硅

?金属包装材料马口铁表面涂料

铝制品铸铝中和回收铝中的杂质

4. 纸和纸板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用纸的危害

?原料不清洁

?含有荧光化学污染物

?含有过高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使用彩色颜料引起污染

?挥发性物质、农药及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

5. 其它

?二次污染

真菌在纸包装材料及其制品上的污染、发生在软塑料包装材料上的污染。

?痕量污染物的潜在危险

聚合反应的催化剂残留物、包装机械的润滑剂。

?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鱼、肉、蛋、奶、菜、果、面、油、酒、醋、酱、转基因食品等。?过敏源:蛋白质。

?食物过敏的预防:避免食入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食用与之有交叉过敏反应的食物。

?食品中物理性危害的来源

?由原材料中引入的物理性危害。

?加工过程中混入的异物。

?畜、禽和水产品因加工处理不当造成的物理性危害。

?食品中物理性危害的控制

?建立完整的原材料供货商保证体系;利用金属探测、磁铁吸附、过筛、水选、人工

挑选等方法在生产前对原料筛选。

?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甄别和筛选工序,如采用金属探

测器检查。

?经常检修设备、生产用具以保证其安全和完整性。

?对生产场所的周边环境进行控制,清除可能带来危害的物质。

?对职工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卫生意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减少人

为因素造成的物理危害。

第三章良好操作规范(GMP)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操作规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食品GMP的四个管理要素(4M)

?采用规范的厂房及机器设备(machine)

?选用良好的原材料(material)

?采用适当的工艺(method)

?由合适的人员来生产与管理(man)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的内容:包括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工厂的卫生管理,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第四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卫生标准操作程序,食品企业为了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在卫生环境和加工过程等方面所需实施的具体程序。

?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用于接触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水,或用于制冰的水的安全。

?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的卫生状况和清洁程度,包括工具、设备、手套和工作服。

?防止发生食品与不洁物、食品与包装材料、人流和物流、高清洁区的食品与低清洁

区的食品、生食与熟食之间的交叉污染。

?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保护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免受润滑剂、燃油、杀虫剂清洗剂、消毒剂、

冷凝水、铁锈和其他化学、物理和生物性外来杂质的污染。

?有毒化学物质的正确标志、储存和使用。

?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者健康情况的控制。

?有害动物的控制(防虫、灭虫、防鼠、灭鼠)。

?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

?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

?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

?清洁消毒不当。

?卫生操作不当。

?生、熟产品未分开。

?原料和成品未隔离。

?洗手消毒方法、频率

?方法:清水洗手→皂液洗手→清水冲洗→于50ppm(余氯)消毒液浸泡30s→清水冲

洗→干手(干手器或纸巾)。

?频率:每次进入加工车间时,手接触了污染物后及根据不同加工产品规定确定消毒

频率。

?监测: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设施的清洁与完好,卫生监控人员巡回监督,化验室定期

做表面样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消毒液的浓度。

第五章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HACCP:对可能存在于食品加工环节中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通过对原料、生产工序中影响产品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并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将危害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HACCP体系的特点

?预防性,要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预防措施,

防止危害发生。

?针对性,在生产中将精力集中在解决关键问题上,而不是面面俱到。

?实用性,采取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温度和时间等进行控制。

?灵活性,根据不同食品加工过程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确定。

?动态性,需要不断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经济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损耗。

?HACCP体系并不是零风险,只是能够减少或者降低食品安全中的风险。

?HACCP体系的前提计划

?良好操作规范(GM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人力资源保障计划

?原辅料、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保障制度

?维护保养计划

?标识和追溯计划、产品召回计划

?应急预案

?危害分析(HA):收集信息和评估危害及导致其存在的条件的过程,以便决定哪些对食品安全有显著意义,从而被引入HACCP计划中。

?关键控制点(CCP):可进行控制,并能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必需步骤。

?显著危害:如不加以控制,将极可能发生并引起疾病或伤害的潜在危害。

?前提方案: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操作性前提方案: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

?原理一:进行危害分析与提出预防措施

?原理二:确定关键控制点

?原理三:建立关键限值

?原理四: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原理五:纠偏行动

?原理六:建立验证程序

?原理七:建立记录保持程序

?建立HACCP计划的步骤:

建立HACCP体系的准备工作(组成HACCP小组→产品描述→确定预期用途→绘制生产流程图→确证生产流程图)→进行危害分析与提出预防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建立监控程序→建立纠偏措施→建立验证程序→建立记录保持程序

? ISO9001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SO22000的关键原则:①相互沟通;②体系管理;③前提方案;④HACCP原理

?GMP、SSOP、HACCP、ISO9001、ISO22000、GB/T27341之间的关系

1. GMP与SSOP 的关系

?SSOP是将GMP法规中有关卫生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使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作

业指导性文件。制定SSOP计划的依据是GMP;GMP是SSOP的法律基础。

2. SSOP与HACCP的关系

?HACCP计划是建立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的,特定的关键控制点必须被监测,以确保

该步骤或工序处于受控状态;SSOP是维持卫生状况的程序,一般与整个加工设施或一个区域有关,不仅仅限于某一特定的加工步骤或关键控制点。二者均需要实施监视测量、纠正、保持记录及验证。

?已经鉴别的危害是与产品本身或某一个单独的加工步骤有关的,一般由HACCP计划

来控制;已鉴别的危害是与环境或人员有关的危害,一般由SSOP控制较为适宜。

?有的同一个危害可能由HACCP计划和SSOP共同来控制。

?SSOP的内容认为严重和必要时,可列入HACCP计划加以控制。

3. GMP与HACCP的关系

?GMP体现了食品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普遍原则,要求是硬性的、固定的;HACCP则

是针对每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原则,是灵活的、可调的。

?GMP的内容是全面的,它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制定出具体的要

求;HACCP则突出对重点环节的控制,以点带面来保证整个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安全。

4. GMP、SSOP和HACCP的关系

?GMP、SSOP是制定和实施HACCP计划的前提和基础;HACCP是控制食品安全的关

键程序。

?ISO22000是HACCP原理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上由原理向体系标准的升级。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过程方法为

基础。

?IS22000标准提出了“PRP”的概念,以替代传统的GMP和SSOP概念。

?ISO22000中的OPRP与SSOP的关系

?二者都包括对卫生控制措施的管理。

?SSOP是为实现GMP的要求而编制的操作程序,不依赖危害分析,不强调在危害分析后才开始编制,也不强调特别针对某种产品。

?OPRP是在危害分析后确定的、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的措施。

标准条款ISO22000 GB/T27341

原辅料、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保障制度方面要求只是要求对采购材料实施控制,没有

提出具体如何操作的要求。

制定原辅料、食品包装材料供方相应的有

效资格条件并确定供方名单、制订供方的

评价制度,包括不合格供方的淘汰制度。第七章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包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3个组成部分的科学框架。

?是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的描述风险的特征,在参考有关因素的前提下,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

?风险分析的根本目标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其中风险评估

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风险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食品安全措施应当以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风险

分析原则为基础,并且不应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壁垒。

?风险分析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

?风险评估:是包括危害确定、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几个步骤的科学评估过程。

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并且选择模型根据信息作出推论。

?风险评估的四个阶段:①危害识别;②危害描述;③暴露评估;④风险描述。

?风险管理:在考虑风险评估结果和与保护消费者健康及促进公平贸易有关的其他因素的基础上,权衡选择政策的过程。

?风险管理的四个部分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选择评估

?执行管理决定

?监控和审查

?风险信息交流:在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者、消费者、企业、学术组织以及其他相关团体之间进行的,贯穿风险分析整个过程的信息和观点的相互交流的过程。?风险交流的要素

?风险的性质

包括危害的特征和重要性,风险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情况的紧迫性,风险的变化趋势,危害暴露的可能性,暴露的分布,能够构成显著风险的暴露量,风险人群的性质和规模,最高风险人群。

?利益的性质

包括与每种风险有关的实际或者预期利益,受益者和受益方式,风险和利益的平衡点,利益的大小和重要性,所有受影响人群的全部利益。

?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

包括评估风险的方法,每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性,所得资料的缺点或不准确度,估计所依据的假设,估计对假设变化的敏感度,有关风险管理决定的估计变化的效果。

?风险管理的选择

包括控制或管理风险的行动,可能减少个人风险的个人行动,选择一个特定风险管理选项的理由,特定选择的有效性,特定选择的利益,风险管理的费用和来源,执行风险管理选择后仍然存在的风险。

第八章食品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4M1E

?人员(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文化素质、身体状况等。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器具的卫生、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食品原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方法(method):加工工艺、管理方法、操作规程、测量方法等。

?环境(environment):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质量控制工具—QC旧七法【掌握包括哪几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怎样运用】

①检查表;②排列图;③特性要因图;④直方图;⑤散布图;⑥分层法;⑦控制图。

?ABC分析

?累计百分数在0~80%的因素为A类,是主要因素。

?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因素为B类,是次要因素。

?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因素为C类,为一般因素。

实际应用中,切不可机械地按80%来确定关键因素。

?质量控制工具—QC新七法

①亲和图;②关联图;③系统图;④PDPC图;⑤矩阵图;⑥箭形图;⑦矩阵数据解析法。

?QC新旧七法的区别

QC旧七法QC新七法

理性面感性面

大量的数据资料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第九章5S管理

?5S的含义:①整理(SEIRI);②整顿(SEITON);③清扫(SEISO);④清洁(SEIKETSU);

⑤修养(素养)(SHISUKE)

?食品企业推行5S管理的必要性

5S是实现GMP、SSOP、HACCP、ISO9001等管理要求、保证其控制手段得以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推行5S的步骤

?成立5S推动小组;

?制定5S推动计划、目标及时间表;

?实施宣传策划,开展全员培训;

?按照计划时间检查;

?将检查中的不良点通过各种方式公示;

?依照检查结果实施奖惩;

?PDCA循环推动、持之以恒。

第十一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督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

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①环境条件;②生产设备;③原材料要求;④加工工艺及过程;⑤产品标准要求;⑥人员要求;⑦产品储运要求;⑧检验能力要求;⑨质量管理要求;⑩包装标识要求。

第十二章食品企业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原则:①预防为主原则;②统一指挥原则;③快速反应原则;④公共利益至上原则;⑤主动面对原则;⑥透明原则;⑦灵活性原则;⑧全员性原则;⑨善始善终原则。?危机管理的六阶段模型:①危机的预防;②危机管理的准备;③危机的确认;④危机的控制;⑤危机的解决;⑥从危机中获利

?解决食品产品质量危机的常用方法:①迅速收回不合格产品;②对有关人员予以损失补偿;

③利用传媒引导公众;④利用权威意见处理危机;⑤利用法律调控危机;⑥公布造成危机的原因;⑦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十三章食品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也叫质量费用,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质量成本管理: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①质量成本预测;②质量成本计划;③质量成本核算;④质量成本分析;⑤质量成本报告;⑥质量成本控制;⑦质量成本考核

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论调查中定性研究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日期:2006-04-24 点击: 作者:中调网来源:中调网~我要投稿! 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访谈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日益普及,然而各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资料收集技术的探讨,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料分析比资料收集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优秀的访谈只有通过优秀的分析才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转换成对研究者有意义的结论,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但是访谈资料往往因数量庞大、结构零乱而难以处理。因此,研究者需要将浩如烟海的资料“打散”、“重组”和“浓缩”,最终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这些过程可以归结为“组织”和“连结”两部分,前者是对资料的整理过程,后者则是对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释。但在实际过程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交织的。 因此,本文结合“互联网与创造力研究”的个案,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并对某些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的特点,第二、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组织”和“连结”的具体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恰当使用回溯重组方法对提高分析的效率与质量的意义。 关键词:定性研究访谈组织连结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社会、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经历了三个重要转向:方法的研究让位于方法论的探讨;定量方法的优势地位被定性方法所取代;从社会调查的阶段性过程观念转向研究的社会过程观念。这些转向大大促进了定性方法在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论著不断涌现,或全面介绍定性方法,或专门探讨资料收集技术、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结合等问题。在资料分析领域,Glaser和Strauss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已经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许多定性分析软件也得以开发,如NUDIST、Ethnograph等。 相比之下,我国定性研究水平较为薄弱。一方面,对定性研究存在某些误解,认为它是可以随意进行的,主观性较强,并非科学实证的方法。因此,在一般介绍社会或市场研究方法的论著中,定性方法往往只是作为定量方法的补充而一笔带过。 另一方面,对定性方法的关注集中在资料收集技术层面。近年来,定性方法尤其是深度访谈、小组座谈日益普及,不少研究机构都已配备先进的小组座谈设施,这是令人可喜的。但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在技术操作层面,尤其是资料收集技术,而对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定性研究背后的方法论传统却缺乏足够的重视,研究者往往只凭主观判断得出研究结论。 事实上,仅有精湛的资料收集技术,而没有对资料的深入挖掘,是不能充分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实现研究目的的。英国经验主义科学家培根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工作应该像蜜蜂一样,“既从花园里采集资料,又对这些资料进行消化和加工,酿出蜂蜜”。 然而,定性分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弹性,不同领域、不同研究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分析策略。因此,有些西方学者致力于收集各领域研究者的定性分析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基本规律。 在国内,规范的定性分析实例尚不多见,对分析技术的研究更为困难。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的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从方法论到具体操作层面对定性方法做了系统的介绍。然而,其中的资料分析技术主要侧重于理论建构目的,遵循的是扎根理论思想,且多以教育学等领域的个案为例。与大陆相比,台湾、香港的学者更早接触定性研究,已出版不少译著,以综合介绍型为主,主要应用于护理、教育、社会学等,而对传播学、市场研究等领域定性分析技术的探讨尚属少见。 因此,本文试图结合传播学中的研究实例——互联网与创造力的关系,提出笔者对定性分析的管窥之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为了对互联网与创造力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理论探讨,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我们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传播学、心理学、传播心理学

建设工程资料档案整理规范

惠州市建设工程档案整理规范 一、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 市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建设工程为本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惠州市建筑工程文件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本规定附录A, 惠州 市市政工程文件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本规定附录B, 惠州市地下管线工程文件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本规定附录C。 二、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 297mm×210mm),图纸应采用国家标准 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性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竣工图尺寸为:50mm×80mm。竣工图章应使用不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竣工图示例如下: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 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统一折叠成A4 幅面(297mm×210mm),横向按手风琴式折叠,竖向按顺时针方向向内折,图标栏露在外面(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GB/10609.3---89 )。详情请参考附录G 折叠方法。 三、建设工程档案的立卷 1.立卷的的原则与方法: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时,工程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立卷。建设工程文件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五部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按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专业、形成单位等立卷,监理文件按单位工程立卷,施工文件按分部工程立卷,竣工图按单位工程和专业立卷,竣工验收文件按单位工程、专业等立卷。 2.卷内文件的排列:卷内文件必须按本规定附录A、附录B、附录C的类别和顺序排列,图纸按专业图纸目录顺序排列。 3.案卷的规格:文字材料一般不超过3厘米,图纸不超过 5 厘米。印刷成册的工程文件保持原状。 4.案卷的编目: (1)卷内文件页号的编制:卷内文件均按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号。每卷单独编号,页号从“1” 开始。页号编写位置:单面书写的文件在右下角;双面书写的文件,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左下角。折叠后的图纸一律在右下角。印刷成册的科技文件,自成一卷的,原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页号。 (2)卷内目录的编制:卷内目录排列在卷内文件首页之前,示例样本请参考图例1。序号:以一份文件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从 1 依次标注。责任者:填写文件的直接形成单位,有多个责任者时,选择一个主要责任者,其余用“等” 代替。 文件编号:填写工程文件原有的文号或图号。文件题名:填写文件标题的全称。 日期:填写文件形成的日期。页次:填写文件在卷内所排的起始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填写起止页号。 ( 3 )卷内备考表的编制: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尾页之后,示例样本请参考图例2。卷内备考表主要标明卷内文件的总页数、各类文件页数(照片张数),以及立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整理填写及归档范例(20200420180730)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是直接反映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载 体,是日后公路通车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和规范施工阶段的内 业资料整理是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公路工程施工中,内业资料的整理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的进展,这主要原因:一是平时不重视内业资料的 管理,普遍存在“重外业、轻内业”的现象,且对内业资料的整理阶段 ,导致内业资料逻辑性、数据性错误“百出”;性的进行,只“整”不“理” 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调动频繁,如路基工程作业队伍,在进入路面铺筑时已撤离现场,造成路基资料缺失或出现不连 贯错误,逻辑性较差;三是工程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对相互的业 务不熟悉,工作责任心差,且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差,前后 脱节,导致内业资料整理中的重复返工现象经常出现。 内业资料的管理和工程外业的管理一样,都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提高内业管理水平,实现内、外业同步,做到内 业资料边整理边归档的目的,就要针对工程内业资料的特点提高重视 程度,提高内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做到在内业资料管理中的、“严” 。“全”就是在内业资料齐全上下功夫,做到文件、资料项目、“准” “全” 齐全,不出现缺少文件和频率不足等现象。“准”就是在内业资料整理上严把准确关,确保资料填写的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性,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严”就是在内业资料格式和组卷上,严把审查关,不合格的内业资料严禁进入工程档案室。 第二节内业资料的构成和分类 一、内业资料构成

1、合同文件 施工合同协议书(含问题澄清)、投标书、招标文件(含补遗书)以及施工招标、施工合同有关资料。 2、日常资料分类 (1)质量控制资料-检验、试验,以及有关质量文件。 (2)进度控制资料-总体进度计划、旬、月度计划及其完成情况, 进度计划调整,以及有关计划的文件。 (3)费用控制资料-工程量统计、核定、计量与支付、工程费用 变更资料,以及有关费用控制文件。 (4)合同管理资料-有关工程分包、变更、索赔、延期的往来文件。 (5)项目部内部管理资料(廉政建设资料)-规章制度、工程费 用、工作考核、奖惩等。 (6)安全生产资料-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实施及机械设备检验 检测记录。 3、竣工文件 二、内业资料管理的注意事项 1、明确职责、协调配合。 工地项目部应制定资料、文件管理制度,明确内业资料的管理目标要求,设资料、文件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承担全部工程资料 档案的管理工作,定期督促检查内业资料的整理,提交工程竣工文件资料。项目部各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资料应独立存档。部门之间资料的借阅应建立记录台帐。 2、加强督促检查,规范档案管理。 通过检查、考核、交流等办法,加强项目部内业档案的监督和管理。定期按照内业资料、文件管理的统一要求,对文件资料整理的及 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价,发现问题及

安装工程资料整理要求

工程竣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顺序竣工档案资料分为四部分: 1.工程技术管理文件。 2.工程质量评定文件。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4.竣工图。 一、工程管理文件 1.开工(复工)申请及批复 2.合同、技术协议、分包单位资质审查资料 3.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及专题会议纪要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批复 5.主要施工机具进场报验资料 6.设计变更、补充、修改通知目录 7.现场工程联系表、工程洽商、工程变更表 8.材料、构配件、设备代用明细表及相关资料 9.工程停、复工、延期申请及相关资料 10.工程质量、安全记录、纪要 11.单位工程交工验收申请表、备忘录 12.施工总结 13.单位工程交工验收证明书 14.工程质量保修书 15.单位工程质量报验申请表 16.单位工程竣工报告及相关审批文件 17.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18.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表 19.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20.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抽查记录 21.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22.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二、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1.分部工程质量报验申请表 2.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3.分项工程质量报验申请表 4.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5.检验批质量报验申请表 6.检验批质量评定记录表 三、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一)各专业通用的质量控制资料 1.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及相关资料(合格证、检验报告、质量证明书等) 2.中间交接记录(土建与安装的交接) 3.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4.施工自检记录 5.隐蔽工程报验、施工记录(施工日志) 6.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反馈资料、工程现场签证表 7.质量整改令及复工资料 8.见证取样及相应资料 (二)各专业质量控制资料 1.钢结构制安工程 (1)构件制作记录 (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焊材合格证、烘烤记录 (4)中间交接资料 (5)安装记录(自检记录、二次浇灌记录) (6)焊缝质量检查资料 (7)焊工合格证、探伤人员资格证 (8)高强螺栓合格证及抽检、复验资料 (9)连接面检查试验报告 (10)紧固记录 (11)防腐材料合格证及复验报告

刘凤林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培训教材

安全内业资料管理 一、内业资料概述及管理方法 (一)安全内业资料是施工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条令条例,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业主、监理单位、隶属主管单位、及本企业的有关标准、规程、规定和要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建立和形成的资料。 (二)它既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又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安全 贯标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安全内业资料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它能反 映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基本状况,也能反映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它的作用:一是为领导提供安全管理状况、管理决策和指导安 全生产的依据。二是预知危险、消除隐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 (五)目前,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各级对安全工作 的要求,以及铁路质量信誉评价检查内容,加强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和建设, 已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安全内业管理方法:遵循一条原则,即:写你要做的,做你所 写的,写你已做的。在资料管理过程中做到:专人专管,有真实性;切合实际,可操作性;闭合管理,可追溯性;随工整理,分类归档。 二、安全内业资料的具体内容及做法 (一)组织机构: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管理机构网络 (二)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保证体系网络(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经济保证) 2、以项目长为首的生产指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以项目书记为首的安全教育培训、思想工作保证体系,以项目工会主席为首的群众监督保证体系,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的专业安全管理控制、监督检查保证体系。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考核办法(总公司下达指标:职工因工死亡率0.15 %。以下,重伤率0.5 %。以下)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含规定、措施、办法): 1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三级教育、岗前教育、日常教育、专题教育。 三类人员、特业人员的培训 2、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定期、不定期、专项、季节) 3、安全例会制度 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含风险抵押金的管理) 5、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类人员、部门安全职责) 6、劳务工安全管理制度(外部企业、自带劳务) 7、特业人员管理制度 8、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经费管理制度 9、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0、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及审查制度(施组有安全专篇) 11 、消防安全制度 12、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购买、运输、装卸、管理发放、回收、使 用)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课件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课件内容

第七章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本章内容要点】 ·定量资料的整理 ·定性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统计分析 ·资料的理论分析 【本章重点】 ·资料的整理方法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料的整理 一、定量资料的整理 (一)定量资料的概念 定量资料是研究者从社会研究中用计量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数值材料。 (二)整理的方法 1、资料的审查 (1)完整性 (2)统一性 (3)合格性 2、资料的分类和编码 (1)编码步骤 ·对回答进行分类; ·建立回答类别与变量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2)编码方法 ·预编码 ·后编码 ·边缘编码 【预编码范例】 你打算报考哪一类专业? 口1、文科 口2、外语 口3、理、工、农(含林、牧、渔)、医

口4、音乐、体育、美术口5、军事院校 口6、未决定(不知道)【边缘编码范例】 【登录卡范例】 【数据文件范例】

【编码簿范例(部分)】 【编码簿的主要项目】 1、问题号码 2、变量号码 3、项目名称 4、编码的内容说明 5、序列号 3、资料的登录 (1)个案登录 (2)总体登录 【个案登录卡片实例】

4、资料的汇总 二、定性资料的整理 (一)概念 定性资料是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 (二)整理方法 1、资料的审查 (1)真实性 (2)准确性 (3)适用性 2、资料的分类 (1)有效性原则 (2)互斥性原则 (3)完备性原则 (4)各类别必须处于同一分类层次 3、资料的汇总和编辑 (1)完整 (2)系统 (3)简明 (4)集中

工程资料整理要求

1、归档工程文件组卷分类必须清楚,将不同的文件资料分开装订、同类型的资料装订成册,并按工程进度依次编制流水编号。 2、移交资料类别必须齐全,内容完整。 3、归档的工程文件原则上为原件。没有原件时,复印件要清晰,并注明原件存放位置。 4、归档文件应字迹清楚、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5、工程资料统一采用A4纸规格,不符合标准的原始资料要通过折叠和粘贴的方式达到A4幅面(297mm×210mm)规格,图标栏露在外面。由政府及专业检测机构编制的装订成册的文件材料(如勘察报告)除外。 6、工程资料尽量使用计算机打印(签名和日期除外),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改;签字和盖章程序要完备,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复写纸等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性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不能使用二底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和设计出图专用章。竣工图的折叠方式要符合档案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折成手风琴的样式,见下图1)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 作为资料员的你,知道工程移交资料要求吗?_2 竣工图章应使用不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图章示例见下图2)作为资料员的你,知道工程移交资料要求吗?_3 9、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并在图标上方或旁边以文字注明变更修改依据。 10、制作竣工图只能以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单三种为修改依据。

关于加强规范内业资料管理的通知(1)讲述

关于加强规范项目内业资料整理工作的通知 为加强规范项目内业资料整理与归档工作,并保证每月计量工作及时顺利进行,特做以下通知: 1、项目内部资料整理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分工,具体分工按后附项目内业资料部门分工列表为准,各部门应严格执行,具体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工区经理进行安排。 2、分包队伍应安排专职资料员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做好资料,完成内部签字工作,及时上报到项目部资料室,便于完成驻地监理签字及归档工作。对于分包队伍资料滞后于实际工程,不能按时上报资料,本月不予计量,计量按其实际上报资料计量。 3、各项工序资料完成及收集时间按以下规定执行:路基自检资料及施工原始记录资料、桥涵自检资料及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在检测当天完成,资料在自检完成3日内交到资料室,对于桥涵成品检测及养生记录在成品检测及养生完成3日内交到资料室,测量资料在放样完成3日内及成品检测完成3日内将测量资料报到资料室。另外为满足建管办下发的计量与支付管理办法的计量日期要求,结合资料签字所需时间,将每月计量资料日期前置到每月20日,20日之后拿到资料室的资料,因签字不能完成,影响计量工作,由各部门及分包队伍承担责任,资料室概不负责。 4、资料填写执行总监办下发的《内业资料管理办法》,另外资料室上传了资料填写注意事项请各部门及分包队伍资料员认真阅读并执行。资料填需写字迹工整,数据准确,不可敷衍了事,因资料不按

要求填写不能完成计量工作,由各自承担责任。 5、对于资料需其他部门提供数据的,请各部门积极配合予以提供,不可与自己无关为由,进行推脱。 6、资料室对资料整理工作有检查指导责任,对资料存在问题及时予以提出,各部门及分包队伍应积极配合进行改正。 本通知下发后即按此执行,各部门及各分包队伍应高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并积极配合。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篇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 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

性,浓缩性。 二.整理 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 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因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处在统一的连续体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

公路工程竣工资料整理要求

竣工文件整理要求 一、编制说明 1、为了规范公路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应把公路建设施 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夹及时整理、组卷和归档,为今后公路的建设、使用、养护、改建和扩建服务。 2、竣工文件资料来源于建设过程中各类材料和原始记录, 必须保证资料的真实、 准确、系统, 坚持高质量, 严禁伪造。 3、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是竣工文件编制工作的负责人。承包人在编制竣工文件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 不可随 意更改各种文件资料。 4、每册竣工文件的顺序为:总目录、分册目录、本册目录、本册内容、备考表、封底。每页都要阿拉伯数 字在右上角编号,并与目录相对应。本册文件名称应在总目录相应位置用线框住,表示本册所在位置。 5、竣工图编制 ① 竣工图规格采用 A3 纸,绘制必须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竣工图要有竣工图标,图标内容包括:标段 名称、图名、图号、比例、施工单位名称、开竣工日期等。竣工文件应加盖单位公章,图纸右上角用阿拉 伯数字编号,分子为本册页数、分母为本册总页数。 ② 凡按设计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在设计图上加盖竣工图章后即作为竣工图。 ③ 凡在施工中,虽有一般性设计变更,但能将设计图纸修改、补充作为竣工的可不重新绘制,由施工单位 负责在施工图纸上注明修改的部分,并附设计变更通知和施工说明,加盖竣工图章后,即作为竣工图。 ④ 凡对设计图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绘制改变的竣工图,并附以有关记录和说明作为竣工图。 6、文件资料的装订 ① 文件资料的幅面一律采用 A4 纸,不同尺寸的文件资料折叠成 A4 幅面。 ② 每册厚度不超过2cm , —般控制在50?200页之间。文件资料装订之前,必须除掉金属物,到专业印刷厂 装订,成册的资料要做到坚固、整齐、美观。 7、竣工文件必须有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责任签字,竣工文件未经查验的项目不办理项目验收, 不得交付 6、 设计单位设计总结(设计单位整理) 7、 竣工检测评分表(建设单位整理) (二)征地拆迁资料 1、 征地拆迁合同及地方政府协议(建设单位整理) 2、 征地批文及有关图纸(建设单位整理) (三) 上级批准文件及有关指示 (四) 投标文件过程(建设单位整理) 第二卷 竣工决算(承包人整理) 1、 工程决算汇总表(附决算表) 2、 工程决算明细表 3、 工程数量汇总表 使用,不得申报优良工 程。 8、竣工文件上报建设单位 二、竣工文件内容 第一卷 综合卷 (一)竣工验收文件 1、 竣工验收报告 2、 竣工报验单 3、 参加竣工验收成员名单 4、 承包人施工总结 3 份,其中原稿 1 份,复印件 2 份 (建设单位整理) 承包人整理) (建设单位整理) (承包人整理) (监理单位整理)

最新内业资料整理要求

内业资料整理 一、前期审批手续及技术资料 1、前期审批手续资料主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中标通知书、国家建设用地申请表、防雷审核意见,节能审查、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抗震设计审批、质量监督备案表、质量监督方案、七方责任主体承诺书等相关资料按楼号进行存放。 各审批文件和备案文件中的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参建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应一致。 2、工程资料中参建单位名称、参建单位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名字、签名笔迹和质监站备案的质保体系中的名称及签名笔迹应一致。各参建单位资质和各参建单位人员岗位证书进行统一存放(证书复印件需加盖相应单位公章)。若质保体系中有人员变更,变更人员所属单位应提前办理人员变更手续,经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资料中人员签名应按照变更时间进行更改。 质保体系资料的日期填写时需注意前期审批手续日期、开工报告日期不能相互冲突。3、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岗位证书依据现场人员分工情况按楼号或者分地块进行存放,岗位证书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监理单位见证员、施工单位取样员需有单位授权书,并在质监站、实验室进行备案。4、勘察和设计文件如:地质勘察报告、图纸审查合格证书、图纸会审、设计变 更、技术核定单等文件按楼号进行存放。 二、施工资料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楼号存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封皮必须有编 制、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名。 编制人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为项目经理、批准人为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盖公章、方案可盖项目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需加盖齐缝章。 2、技术交底交底人为施工员,接收人为被交底班组的班组长,并有技术负责人

工程资料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1 总则 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统一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专业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3分部工程(subproject) 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2.0.4 建设工程文件(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2.0.5工程准备阶段文件(seedtime docu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6 监理文件(project management document) 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7施工文件(constructing document)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8 竣工图(as-build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2.0.9竣工验收文件(handing over document)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建设工程档案(project archive)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也可简称工程档案。 案卷(file)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立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成案卷,亦称组卷。 归档(putting into record) 文件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立卷后,按规定移交档案管理机构。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填写规范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填写规范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是直接反映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载体,是日后公路通车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和规范施工阶段的内业资料整理是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公路工程施工中,内业资料的整理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的进展,这主要原因:一是平时不重视内业资料的管理,普遍存在“重外业、轻内业”的现象,且对内业资料的整理阶段性的进行,只“整”不“理”,导致内业资料逻辑性、数据性错误“百出”;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调动频繁,如路基工程作业队伍,在进入路面铺筑时已撤离现场,造成路基资料缺失或出现不连贯错误,逻辑性较差;三是工程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对相互的业务不熟悉,工作责任心差,且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差,前后脱节,导致内业资料整理中的重复返工现象经常出现。 内业资料的管理和工程外业的管理一样,都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提高内业管理水平,实现内、外业同步,做到内业资料边整理边归档的目的,就要针对工程内业资料的特点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内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做到在内业资料管理中的“全”、“准”、“严”。“全”就是在内业资料齐全上下功夫,做到文件、资料项目齐全,不出现缺少文件和频率不足等现象。“准”就是在内业资料整理上严把准确关,确保资料填写的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性,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严”就是在内业资料格式和组卷上,严把审查关,不合格的内业资料严禁进入工程档案室。

第二节内业资料的构成和分类 一、内业资料构成 、合同文件 施工合同协议书(含问题澄清)、投标书、招标文件(含补遗书)以及施工招标、施工合同有关资料。 、日常资料分类 ()质量控制资料-检验、试验,以及有关质量文件。 ()进度控制资料-总体进度计划、旬、月度计划及其完成情况,进度计划调整,以及有关计划的文件。 ()费用控制资料-工程量统计、核定、计量与支付、工程费用变更资料,以及有关费用控制文件。 ()合同管理资料-有关工程分包、变更、索赔、延期的往来文件。 ()项目部内部管理资料(廉政建设资料)-规章制度、工程费用、工作考核、奖惩等。 ()安全生产资料-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实施及机械设备检验检测记录。 、竣工文件 二、内业资料管理的注意事项 、明确职责、协调配合。 工地项目部应制定资料、文件管理制度,明确内业资料的管理目标要求,设资料、文件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承担全部工程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定期督促检查内业资料的整理,提交工程竣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第一章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的基本职责 一、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二、在与工程文件与档案的整理立卷、验收移交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与工程招标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工程文件的套数、费用、质量、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并进行立卷归档; (三)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四)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 (五)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六)对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四、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五、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规范工程项目内业资料管理

规范工程项目内业资料管理 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内业资料管理非常重要,规范工程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是一项重难点。文章就如何规范管理资料做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有所帮助。 关键字:工程项目施工;内业资料;规范管理 在当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内业资料管理重视度还不够,虽然慢慢有了资料软件可以帮助资料管理,但还是远远不够,我们要从自身抓起,提高自我素质,增设管理机构,培养管理人员,加强沟通这几个方面来规范管理工程项目内业资料。 1工程项目内业资料重要性 一个工程从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施工原始资料。它是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性资料,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竣工、交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今不管是铁路工程、公路工程还是房建工程等相关工程领域,工程资料管理在整理施工项目管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实际施工中,还有很多人有内业资料无足轻重这一误解,认为内业资料就只是一些内部资料,其实内业资料是文字、图表、影像资料等施工记录的一种组合形式。工程内业资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想要规范项目工程资料管理,我们必须从施工刚开始就认真重视,然后一直到竣工资料全部交接完毕。 2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辅助性工具 为了规范项目的工程资料管理,各单位也会采用资料管理软件协助。资料管理软件本着边使用边变更的原则,随着资料员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断的改进。以前的资料管理系统只是小范围的在具体领域使用,比如说测量、试验,这就使得在整个内业资料上不能闭合,测量做测量的,试验做试验的,现场施工内业各干各的,到资料归档整理的时候,不是这个时间对不上,就是那个部位有偏差。这样就只是单方面的提高了某个领域的工作效率,但是从整理时间上来讲,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核对与整理,甚至返工。现在,有的省份已经推出全方位的资料管理软件,就是集所有的工程内业资料与一体,根据施工工序,在系统里呈现最先需要做的资料,然后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根据资料需要,引用相对应的资料,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料员再去核对的时间,因为这些资料都是承上启下,有了1才会有2 ,不会跳跃式发展,如果有引用错误的地方,系统会自动提示,能很清楚直观的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提高整个内业资料效率。 3如何规范的做好工程资料管理 3.1提升自我素质,加强管理意识 虽然现在资料管理软件做的越来越好,但是规范项目内业资料管理不是能在系统里填填数据就能做好的。整个内业资料从编写目录台账,到各资料员完成内业资料,再到资料的收集,最后进行竣工整理。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要求

水利工程 竣工资料整理要求 一、档案管理要求 1、资料装订时应统一采用胶装,注意装订时装订线不得将字迹压住。 2、资料用纸统一为A4纸,装订厚度一般不得超过2cm。若超过 2cm,可分多本装订,但需标出能够说明该资料是一体的标志。 3、各类资料必须有封面,并加盖印章,且附有相应的目录,并在页面底部(中间)注明页码。施工单位资料封面统一为浅蓝色。 4、施工单位应负责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资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同时应加盖印章。进行资料移交时,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资料清单供建设单位查阅。 A、施工单位资料 (1)开工资料 ①开工令; ②开工申请; ③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方案、措施(含施工单位相应的报验资料); ④进场设备报验单; ⑤进场人员报验单(含项目经理或总工的变更请示及函复); ⑥施工放样报验单; ⑦工程技术要求与图纸会审纪要、技术交底(包括设计交底) ; ⑧材料检验报告(含出厂合格证、质量复验报告)。 (2)综合资料

①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 ②停工报告、停工令、返工处理报告、复工令; ③事故处理资料; ④设计变更; ⑤工程建设有关会议记录; ⑥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申验请示); ⑦成立项目经理部的通知及一些萁它资料(如各种通知等); (3)第*分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报验回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程报验单回复、施工自检原始记录表(按分部)可合订一本; (4)施工日志:单本装订; (5)质量评定资料:装订顺序为项目划分报告,单位、分部; (6)分部工程收签证:分部工程收资料,单本装订; (7)工程计量资料、工程结算资料:含增加收、核减的各类报告,单本装订; (8)施工管理工作报告:附件:施工大事记,可合订一本; (9)声像材料(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盘等); (10)竣工图:单本装订; (11)移交资料清单(三份,盖章,签字)见附表 B、监理资料 (1)监理合同单本装订(建设单位提供); (2)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各订一本; (3)监理日志、监理大事记各订一本; (4)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单本装订(监理大事记可作为附件起装订);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7章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调查资料的整理 调查资料的分析 第一节资料整理的意义和一般步骤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 二、资料整理的原则 三、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是对调查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 二、资料整理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简明性 三、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1、资料的审核 2、资料的编码 3、资料的分组 4、资料的汇总 5、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二节资料的审核与汇总 一、资料审核的一般要求: 1、真实性:来源的客观性;本身的真实性 2、准确性:检查含糊不清、相互矛盾; 3、完整性:资料总体的完整性;每份调查资料的完整性 二、资料审核的方法 逻辑审核;计算审核 调查当天结束时,需要进行初步的整理,重点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资料的编码 将问卷或调查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符号。 举例:山东农村养老状况与需求调查 四、资料的分类和汇总 1)对量化资料进行分类和汇总 (1)分类标志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统计分析的要求而定 (2)使用的间隔要使最常出现的答案在中间 (3)分类间隔多比分类间隔少好 (4)学会使用复合分类,在不知道要做何种分析时,应该使用复合分类 2)对定性资料进行分类和汇总 (1) 在分类前,看是否有一定量的回答存在 (2) 使用的分类标准与其他的资料相适应,以利于比较 (3) 分类是简洁互斥的,每个回答只能放在一个间隔里 (4) 包容所有可能的回答。通常用“其他”来包括所有没有指出的答案选择

内业资料填写、整理要求

内业资料填写、整理要求(一) 一、表格填写要求 1、所有一览表、汇总表除签名外均采用微机打印,打印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加粗,数字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表中“统一里程”栏的填写本标段起讫点里程,“序号”栏按整公里用阿拉伯数字编写序号。 2、竣工文件所有表格(除评定用表C-50、B-05-1)表头要求采用小四宋体字不加粗(对已加粗的可不更改),编号可采用微机打印至受件人号(例1D08C1H),流水号用碳素笔手写;或者编号全部用碳素笔手写。一览表与汇总表表头打印内容字体与表头字体之间留一个字节空格(英文输入状态下一个空格),其它用表表头全部采用微机打印,应尽力做到表头打印整齐、美观、字体一致,位置上下对齐、左右对齐、居中后左右空格一致。 3、各单位基础资料底稿(原件)不清楚的要尽快重新抄写、签字后进行更换。 4、试验用表中试验单位一栏要求填“××标段工地试验室”,已填为“工地试验室”的可不进行更改。 5、所有表格日期、签名均不允许用微机打印,必须手写。 二、竣工表填写要求 1、主要工程项目设计、竣工数量对照表:工程项目按下发的已填入工程项目名称的新表填写,其中路肩按路面封顶

路肩计算数量,表中未包括的项目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补。 2、工程量清单造价汇总表:投标报价栏填写实际投标报价,竣工价栏待竣工决算后填写,暂空。 3、水准点一览表:填写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完工后仍保留的导线点及施工期间经监理认可(桩志埋设稳固、便于长期保存)的加密导线点。加密导线点要在备注中注明。 4、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对小于2°设计为折线的数据填写时,可按设计填写,没有的项目不填,表中曲线长度指缓和曲线和圆曲线长度之和。 5、固定点一览表:填写要求同水准点一览表。 6、软土路基处理一览表:要求以处为单元填写,要将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和采取的处理方法描述清楚。 7、涵洞工程一览表:表中“长度”指涵洞沿水流方向的直线距离,不含进出口建筑长度。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 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 二.整理 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 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因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处在统一的连续体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 (一)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即为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的)分析,除了要运用一些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外,主要使用诸如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 (二)定量分析的方法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收集到的资料已经是一些数据,我们只需根据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下文介绍)进行处理和分析便可;另一种就是对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比如要研究某一学科教材的结构问题,我们可能收集了这一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许多版本的教材(包括现在的和过去的),显然首先需要进行比较,如何比较?可能就需要数量化处理,定量分析;还比如要对学生在某一门学科学习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收集到各种事实的文字材料之后,定量分析可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