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及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代导演
•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 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 《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 子》、《十七岁的单车》,王一持(王强)《新 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 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 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 烫》、《洗澡》,贾樟柯《小武》、《站台》, 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宁浩《绿草 地》、《疯狂的石头》等。
谢谢大家!
6、洪深(1894—1955),学名洪达,字伯 骏,号潜斋,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 导演。洪深出身于封建的书香门第,自幼爱 好文艺。1912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公 费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大学,学习烧瓷工程, 1919年改学戏剧,就读于哈佛大学并获硕士 学位。1922年回国,执教于复旦等大学,在 为推进我国早期话剧运动作出卓越贡献的同 时,也关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他“是第一 个主张并且写出剧本的人
张石川(1890—1954),原名伟通,字蚀 川,浙江宁波人,导演、电影事业家。 他少年丧父,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商, 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学 英语,熟谙经营之道。
2、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 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 电影。他的影片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以 娱乐片为主。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 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 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 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 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 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 侠片的潮流。1931年美国有声影片输入中国 后,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 影片《歌女红牡丹》。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 一个导演艺术家。
第一代导演
• 1、郑正秋(1888—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 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生于上海,1902年肄业 于上海育才公学,曾从事新剧运动,受聘为《民 言报》剧评主笔,倡导戏剧应成为改良社会、教 化民众的工具。
•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郑正秋。中国第 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 《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都出自他的手中。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 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 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 镇》、《鸦片战争》、《骆驼祥 子》、《边城》、《春桃》等。 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 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第四代导演
•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 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 “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 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 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 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 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 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 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 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 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 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 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 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 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 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 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 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第五代导演
•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 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 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 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 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 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 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 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 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 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
1924年闯入电影圈,与田汉、夏衍等成为挚 友。他在复旦大学任教时,领导成立了“复 旦剧社”,推动了大学戏剧活动。接着又与 田汉等人成立了“戏剧协社”和“南国社”。 1924年,发表了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 剧本《申屠氏》。1925年秋,受聘于明星公 司任编剧顾问,编导《冯大少爷》和《早生 贵子》。 1928年,他翻译了苏联电影艺术家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联合发表的《关于有 声电影的宣言》。后为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 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撰写电影剧本。
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及作品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 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 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 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 《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 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 寺》(先后拍了十八集)。这些影片中 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 建的民主思想。
30年代初,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
第二代导演
• 第二代导演--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 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 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 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 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 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 桑弧等。
• 3、任彭年(1894—1968),1918年起在商 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工作。1919年导演短 片《死好赌》。1921年为中国影戏研究社 执导故事片《阎瑞生》。1926年创办东方 影片公司,同年拍摄影片《工人之妻》。 1928年更名月明影片公司,接连导演十三 集武侠片《关东大侠》,成为我国第一代 武侠片导演。
“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 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 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 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在艺术
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 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 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 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 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 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 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 可
成长历程
• 走上导演创作舞台的的“第六代导演”却以他们异与 先辈的导演创作,风格迥异的颠覆了老一代的电影规 律,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他 们关注社会百姓人生冷暖,表达小人物内心情感和终 极关怀的人文主题,第六代导演的镜头语言较前几代 导演更加写实,具有新的纪实美学特征,他们把人物 的命运与现实生活紧紧连在一起,作品更有“地气” 和“人情味”,从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宁浩导演的《绿草地》、王一持导演的《新一年》到 张元的《过年回家》、章明的《巫山云雨》等电影作 品中,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礼赞 与思考,能立体而鲜活的感受到片中小人物,这些平 常百姓的悲喜。如今,国际观众已经把欣赏第六代导 演的电影作品当作了解中国新文化,新面貌的窗口, 而第六代导演以他们贴近生活,关怀大众的电影创作 理念不断的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前行,拍摄着反映人性, 呼唤真、善、美的电影作品。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 阶段: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 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 《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 《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 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ຫໍສະໝຸດ Baidu66年至1976年的 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 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 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 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 状态。
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 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 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 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 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 王好为、王君正等。第四代导演寻找历史底 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 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 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 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 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 自己独立的价值。
其中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夏 衍的《春蚕》,费穆《城市之夜》,孙 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 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 以及沈西苓和袁牧之的《桃李劫》等等
第三代导演
•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 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 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 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 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 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 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他们大多出生于60~70年代,基本上没有受过“文 革”的影响,即使受到一些,也只是孩提时代的印 象性记忆,并不存在受到压抑的切肤之痛;中学时 代至长大成人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变 革时期,旧体制、旧观念的消融与崩溃,各种新潮 思想、观念的发生与建立,伴随着他们成长,这就 决定了他们对传统和一切旧事物习惯于站在怀疑和 审视的立场上;他们遭遇了在80~90年代经济转轨 给社会带来的剧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神圣 的艺术走入日常生活,还原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 无奈。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象本体,要么偏执于写 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 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 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典型 特征是“叛逆与反思”。
4、沈浮 剧作家、导演 1924年沈浮进入天津渤海影 片公司任演员,自编、自导、自演了戏剧短片《大 皮包》,又名《沈少爷》。这是天津历史上拍摄的 第一部滑稽讽刺故事片。1933年加入上海的联华影 业公司,担任编导,先后编导了《无愁君子》等多 部影片。抗日胜利后回到北平,担任中电三厂副厂 长,后来转入昆仑影业公司,在这里沈浮编导了著 名的影片《万家灯火》,获得当时进步电影舆论极 高的赞誉,标志着沈浮的电影艺术登上了一个新的 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沈浮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 的发挥,完成了《李时珍》、《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多部影片,其中影片《老兵新传》于1959年获第 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奖。
5、史东山(1902.12.29-1955.2.23),编剧、导 演,早年曾从事美术和戏剧活动,1922年进入 影坛参与创作了《杨花恨》等。1932年与蔡楚 生等合作拍摄《共赴国难》,抗日战争爆发后, 拍摄有抗战四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 (1938)、《好丈夫》(1939)、《胜利进行 曲》(1941)、《还我故乡》(1945)等片。 后与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人组织联华影艺 社拍摄由他编导的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曾 轰动中国影坛。1951年编导影片《新儿女英雄 传》,获第六届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奖, 史东山编导的影片,内容丰富,人物完整,具有 历史的概括性与生活的真实感;在艺术上富于简 练、明快、流畅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