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草稿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草稿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草稿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6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毕业后能够适应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2.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测事实,了解本专业某一前

沿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或应用能力。

3.博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研究领

域的现状、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二、学科方向

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指导教师

天体物理高能天体物理

超新星遗迹戴子高、李向东、陈阳、

黄永锋、王祥玉

γ射线暴及其余辉

致密星

吸积与吸积盘

太阳物理与

日地空间物理

太阳活动区物理方成、丁明德、陈鹏飞

太阳磁流体力学

日地空间物理

空间天气学

天文光学新技术

天文光学新技术苏定强

光学/红外大望远镜

星系形成与演化

星系天文学顾秋生、罗新炼、陈燕梅、

王均智

星暴星系与活动星系核

分子云与恒星形成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体力学

非线性动力学与太阳系动力学孙义燧、周礼勇、万晓生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与形成周济林、张辉

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徐波、侯锡云

参考系基本理论参考系基本理论朱紫、张鸿

三、学制

硕士生学制为3年,博士生一般为3年,提前攻博生5年。对部分研究生的弹性学制管理按照《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其补充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课程为全校公共课,B、

C和D类课程分别为一级学科课程、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全部课程见下表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分任课教师10284A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A 2 硕士课程10284A004 自然辩证法 A 2 硕士课程10284A001 硕士英语 A 4 硕士课程10284X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A 博士课程10284X003 博士英语 A 博士课程070401B01 磁流体力学 B 4 唐玉华、戴煜070402B01 非线性动力学引论 B 3 黎健、傅燕宁070402B02 轨道力学 B 4 侯锡云070401B02 天文文献阅读 B 2 陈鹏飞070401B03 广义相对论基础 B 3 王祥玉070401B04天体物理辐射理论 B 4 陈阳070401B05 恒星结构与演化 B 4 罗新炼070401B06 星系物理 B 3 顾秋生070401C01 宇宙学和星系形成 C 4 顾秋生组织070401C02 高等天文与天体物理学 C 4 李向东组织070401C03 星际介质物理学 C 4 陈阳070401C04 分子云与恒星形成 C 3 邱科平070401C05 星系形成与演化 C 3 施勇070401D01 高等量子力学 D 5 物理系070401D03 致密星物理 D 3 戴子高070401D04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导论 D 3 紫台、吴德金070401D06 活动星系核 D 3 顾秋生、陈燕梅070401D07 计算天文 D 3 陈鹏飞070401D09 太阳活动区物理 D 3 丁明德070401D12 X射线双星 D 3 李向东070401D13 中子星物理 D 2 戴子高070401D14 等离子体动力论 D 3 紫台、黄光力070401D16 粒子天体物理前沿 D 2 王祥玉070401D17 宇宙学导论 D 2 王发印070401D18 空间天气学 D 3 丁明德、李川070402D01 航天动力学与控制 D 3 徐波070402D02 人造卫星精密定轨 D 3 汤靖师070402D03 天文参考系 D 3 朱紫070402D07 行星科学 D 3 周济林、张辉070402D10 线性系统控制 D 3 徐波070402D11 非线性系统控制 D 3 徐波

五、培养方式

1.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位论文为辅

(1)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数的课程。

(2)除A类课程外,须至少修读2-3门B类课程(包括“天文文献阅读”课程)。

(3)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戴文赛奖学金”将主要用于奖励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

研究生。

2.对博士生的培养以学位论文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1)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须修读2-4门专业学位课程,其中导师

讲授课程限1-2门。

(2)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课题或有重要应用价值的

课题进行研究。

(3)开题报告:博士二年级上学期需要在全院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导师需参加),

学位委员会在听取汇报后,认真讨论并投票决定考核结果,同意考核通过的票数必须达到总票数的2/3。对于开题报告考核不及格者,将延期一年再作开题报告,考核不及格者将终止博士研究生资格。

(4)预答辩:在正式答辩之前必须通过预答辩程序。

(5)论文评阅和答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按南京大学关于学位论文评

阅、评议及答辩的补充规定[南研院2009年7月修订版]执行。

(6)对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量化标准为:

申请人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单位);

2、在本专业非国际一流SCI期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单位)。

注:一流期刊包括ApJ, AJ, A&A, MNRAS, Solar Physics, PASP, PASJ, New Astronomy, ICARUS, Celest. Mech. Dyn. Astr., Earth, Moon & Planets等;

3.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的培养

(1)为保证优秀博士生生源和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按不超过本年度计划内硕士生

总数1/3-1/2的比例,在二年级硕士生中选拔部分研究生提前攻博。

(2)提前攻博研究生的选拔要求为:专业思想牢固、入学考试或中期考核成绩优

良(或为免试研究生)、具备科研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对部分有突出才能或在读期间取得重要成果的研究生可不受成绩和名额的限制。

(3)提前攻博研究生学制为5年,学分修满后,在第3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不做硕士学位论文,不授予硕士学位。

(4)在第3学期末课程基本结束时,由院学位委员会对申请提前攻博的研究生进

行资格考试,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通过者转为提前攻博生,不通过者继续按硕士生要求培养。

(5)提前攻博研究生申请学位时,科研量化标准与普通博士生相同。

六、研究生津贴与教学、科研奖励

1.除部分获得“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外,天文与空

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发放的津贴标准为

硕士研究生:第1-3年分别为500、600、600元/月;

博士研究生:第1-3年分别为800、1000、1200元/月;

2.研究生科研论文奖励标准

在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1篇第1作者论文奖励2400元;

在其他SCI期刊上发表1篇第1作者论文奖励1200元;

假期期间研究生的工作补贴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发放。

3.研究生教学助理奖励标准

为鼓励研究生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对高等数学辅导、普通物理辅导、普通天文实习、实测天体物理实习等课程设立研究生教学助理岗位,报酬标准为200元/学分。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事项表

事项时间相关人

入学报到每年9月(详见通知书)教务员

选择研究方向及导师(硕士生)第1学期结束前院学位委员会

制定学习计划(硕士生)第1学期结束前导师

开题报告入学后2-3学期内院学位委员会、导师中期考核(硕士生)第3学期末导师、院学位委员会申请提前攻博(硕士生)第3学期末导师、院学位委员会

提交学位论文硕士生答辩前2个月,博

士生答辩前3个月

导师、院学位委员会

博士预答辩答辩前3个月导师

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生第6学期(5月)

博士生第6学期(5月)

导师、院学位委员会

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概况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著,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二、指导思想 培养的指导思想为: 按大理科设置基础课,以拓宽知识结构,加强天文实验课程建设和早期科研训练能力培养,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天文学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理科人才”。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 (全日制) 一、培养目标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咨询和研究机构等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完整的统计知识架构、扎实的统计应用功底和较强的计量分析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理论与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型应用统计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两年,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 (一) 培养方式采用脱产全日制。 (二) 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上机操作、课堂讨论、撰写报告等。 (四)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五) 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要修满39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附表) (一) 公共课(5学分) 1. 公共英语(2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 自然辩证法(1学分)

(二) 专业必修课(每门课2学分,共16学分) 1. 高等统计学 2. 应用回归分析注:含逻辑回归 3. 数据采集方法 4. 实用多元分析 5.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注:含高维时间序列 6. 统计软件与计算注:含Python语言初步 7. 大数据分析技术注:含数据挖掘方法 8. 应用随机过程注:含非齐次马氏链 (三) 专业选修课(每门课2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 1.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注:含数据清洗、变量筛选等 2. 高等风险管理 3. 贝叶斯方法注:含MCMC 4. 文本挖掘注:含网络爬虫技术 5. 实用商业数据分析 6. 临床试验统计方法 7. 金融中的统计模型 8. 分布式统计计算 9. 保险精算 注:对于专业选修课,五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建议如下: (1)金融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1, 2, 4, 7 (2)大数据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1, 4, 8 (3)商务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5 (4)生物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6 (5)精算学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9 (四) 专业实践(6学分) 参加统计前沿专题讲座不少于5次,并且在统计机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应用统计相关工作岗位实习实践不少于3个月,完成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内容应与应用统计实际问题、实际数据或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报告、产品设计、应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等。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教学提纲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遵医五院骨科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思想政治与品德: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邓小平理论;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服从国家需要,具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和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工作,具有为科研工作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不为名利,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群体精神。 2、专业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骨外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骨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能单独完成骨科基本的手术操作,包括创伤骨科、简单常见骨病的手术治疗方法,熟悉各种手术适应证的掌握,较好地胜任临床骨科住院医师的工作。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要求的临床技能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向及前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一定的写作、会话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科学研究、从事教学工作和综合解决临床及科研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工作能力。 3、身体与军事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强健的体魄,具备良好过硬的军事素质,能很好地适应部队需要。 二、研究方向 1.骨肿瘤转移机制、恶性骨肿瘤免疫治疗等研究。 2.骨转移癌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3.骨肿瘤外科治疗相关研究。 4.骨再生、骨修复、组织工程学材料、相关骨生物力学研究。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专业代码: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应具有较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 2.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 3.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 5.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外文资料和用外文写作论文的能力; 6.应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以及借助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的能力; 7.身心健康,德才兼备。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班、专家讲学、课题研究、参加学术报告(会议)等培养方式,使学生成为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 实验设计,非参数估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学分,专业主干课至少修满学分。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考查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2.实践环节要求 实践容包括教案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等)与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科研咨询、课题调研,参加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相关的要求见本培养方案有关条目。 3.科研成果数量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篇专业学术论文(除导师外,申请者须排名第一)。特殊情况下,经导师同意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毕业水平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2009 级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现就相关招生办法通知如下: 一、项目背景: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计划”,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 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 1.班级形式 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 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计划”,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 3.特色培养 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4. 导师配备 “拔尖计划”班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 学校对“拔尖计划”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考核内容以实验考核、科研课题考核为主,考核形式鼓励多样化。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西南大学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拥有厚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熟悉某一学科(比如教育统计、金融风险计量分析、应用数理统计) 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能力,能够在金融投资类单位、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2. 基本要求 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统计软件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能使用统计软件解决社会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形成强有力的调查研究、量化分析和预测决策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下面基本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 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 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应用。 二、主要方向 1. 教育统计 2. 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 3. 应用数理统计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五、培养方式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应注重: 1. 课程与研究报告(或实证分析)并重,讲授与操作结合,突出案例教学; 2. 专题讲座与实践相结合; 3. 采取导师制。采用在校学习与到实际部门的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六、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1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专业实习8学分。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数学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2012级开始实行) 一、培养目标 1.较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具有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 二、研究方向 0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02 数值代数 03多尺度建模与计算 04材料计算 05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 06反问题与计算 07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 08智能计算 09量子计算 10计算流体力学 11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12混沌动力学 13计算生物学 14计算机应用 三、学习年限 1.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 2. 提前毕业标准(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提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完成

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的SCI或E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或者在本学科指定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经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论文。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若是同其他人联名一起发表的中文论文,则要求该学生为第一作者;若联名发表的论文是外文文章,则按国际上对发表数学论文的通用规则,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来排。另外,对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为第二作者的也可视为该生为第一作者。若对学位论文发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做最后的仲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见附表) 课程分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 第一类:学位课 (1)全校公共必修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1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和1门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学分)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第一外国语(72学时,2学分)。 (2)学科通开课:即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同学习的课程,包括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和有共性的专业通开课。 (3)研究方向必修课:即某一研究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修的课程。 第二类:选修课 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选修课包括计算机、管理、人文、体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选修公共选修课不超过2学分;专业选修课包括本学科内拓宽知识面和深化专业知识的课程、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定下选修的其它课程。 第三类:补修课 补修课指的是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补修相关课程。补修课不得少于2门,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 3.学分 应修学分总数为 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南京大学普通物理2012年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普通物理学》期终考试试卷 B 卷 院系 年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 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πr 2B . (B) π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 2、 图为四个带电粒子在O 点沿相同方向垂直于磁感线射入均匀磁场后的偏转轨 迹的照片.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轨迹所对应的四个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大小也相等,则其中动能最大的带负电的粒子的轨迹是: (A) Oa . (B) Ob . (C) Oc . (D) Od . [ ] 3、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 t l E L K d d d Φ ?=∫?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 ] 4、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4 1cos(π+=t A x ω.在t = T /4(T 为周期)时 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 1 ωA ?. (B) 2221ωA . (C) 2321ωA ?. (D) 232 1ωA . [ ] 题2图

5、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 点振动的初相是φ 1,S 1到P 点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φ 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λk r r =?12.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λφφ. (D) π=?π+?k r r 2/)(22112λφφ. [ ] 6、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2a, 若将2a 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将: (A) 条纹间距变大. (B) 条纹间距变小. (C) 条纹间距不变. (D) 条纹消失. [ ] 7、x 射线投射到间距为d 的平行点阵平面的晶体中,则布拉格衍射的最大波长是: (A) d /4. (B) d /2. (C) d . (D) 2d . [ ] 8、一个电子和一个光子有相同的波长,则: (A) 光子具有较大的动量. (B) 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 (C)它们具有相同的动量. (D)它们的动量不能确定. [ ] 二、 填空题(共38分) 9、一无限长直导线通电流I ,在P 点处弯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P 点处导线彼此绝缘,如图所示,圆心O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1) (3分)。 10、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的同心圆线圈,大圆半径为R ,通有电流I 1,小圆半径为r ,通有电流I 2,电流方向如图,且r <

南大物理系2013年出国总结

Physics Enlightens the World ! 13 Fall NJU PHY 申请总结

目录 美国篇 (2) 1.王也 (2) 2.李全伟 (15) 3.许映茹 (35) 4.刘纵戈 (38) 5.李临舒 (44) 6.刘默函 (49) 7.陈才 (54) 8.邱宇 (57) 9.沙成岑(匡院约稿) (62) 欧洲篇 (68) 1.韩景涛 (68) 2.李立晨 (82) 3.赵腾 (87)

美国篇 1.王也 之前也读过无数篇前人的申请总结,一直在想我自己的总结会长什么样子呢。 嗯,终于也到了一切尘埃落定,该动笔的时候了。 在4月25日这天完稿,也算是给自己的22岁生日礼物吧。 今年似乎有点小年的感觉。经历了前年的大年以及去年的超级大年之后,今年申请形势终究有点降温。不止物理,一些申请小系情况更加惨淡。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还能拿到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很幸运了吧。在这里感谢肖敏老师和张春峰老师一年来的教诲和指导,感谢组里几位师兄师姐的帮助和陪伴。感谢帮我改PS和CV以及相互鼓励的哆啦A梦同学。感谢尧剑学长,薛飞学长以及许多许多被我QQ人人上各种“骚扰”过的学长学姐们。感谢许映茹,吴雯莉,阳彦俊,李临舒,刘纵戈,邱宇,刘默涵我们八个人在申请道路上各种七嘴八舌的讨论和PS互改,感谢王玉婷,孙言文,李全伟,李吉骜,宋宁强,李恺鹏,杨千里等等飞友。 本文主要对象是准备申请北美物理/应用物理PhD的同学。伟哥说我的总结会比较“接地气”,希望能给条件中等特别是GPA一般的同学一些参考~ 照例,先是硬件和申请结果 Education:南大物理系基地班6/57 General GPA:87.5 Major GPA: 89 TOEFL:R30+L27+S23+W24=104 GRE:V640+Q770+AW3.0,换算成新G是V162+Q161+AW3.0,属于数学比语文低一分的奇葩。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2009-9-24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桂林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本表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时间:2009年9月 专业:结构工程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导师姓名:导师职称:教授 一、硕士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明说明) (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外语水平等方面) 1.基础理论: 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 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扎实的 结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能熟练进行工程设计、工程实 验和工程施工以及结构加固; 3.实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操作和运用部分仪器,能够对所得数 据进行分析处理; 4.外语水平: 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能够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掌握建筑领域的英语知识,能熟练阅读该语言的外国文献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导师组成员 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方向所在单位 赵艳林教授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土木工程中的不确性 决策理论与应用 桂林理工大学 王磊副教授结构加固桂林理工大学杨军平副教授结构抗灾理论及其应用桂林理工大学

三、课程学习计划 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分) 学时 授课 学期 学习 方式 考 试 方 式 开课 单位 备 注学 位 课 限定 选修 课 任意 选修 课 第一外国语(第一学期)3100 1 讲授考 试 外国语学院 第一外国语(第二学期)3100 2 讲授考 试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口语(第一学期)040 1 讲授考 试 外国语学院 自然辩证法354 1 讲授考 试 人文社会科 学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 1 讲授考 试 人文社会科 学学院 弹塑性力学354 1 讲授考 试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现代预应力技术 1.5 28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数值法 2 36 3 讲授考 试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可靠度理论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高等钢结构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Matlab编程及其应用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数值分析354 1 讲授考 试 理学院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 用分析1.528 3 讲授 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有限元程序设计236 2 讲授考 查 土木与建筑 工程学院

统计学理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理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统计学(理学)(0714) 一级学科英文名称: Statistics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独立从事统计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掌握统计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利用现代化计算工具处理统计资料,对现实中的各种复杂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建模和数据分析。毕业后可在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信息处理、投资分析、风险管理等实际工作,以及在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它研究来自各领域的数据,应用范围极其广泛,随着人们对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视,统计方法已成为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也日臻完善。 研究方向: 1.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与应用 本方向运用非参数和半参数方法,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参数估计和数值仿真,探讨非线性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侧重于波动率模型和同积模型的理论及其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2.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方向主要研究社会调查中的抽样技术和调查技术,以及复杂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CATI电话调查实务、定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算法等。该方向已在市场调查、综合测评方面取得大量应用成果。 3.计量经济模型与应用 本方向主要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借助各种先进的统计和计量软件,对社会经济现象如宏观经济、金融、产业结构、汇率等进行数据建模、定量测度和分析,寻找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4.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 本方向主要研究金融保险领域的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问题。在探讨保险精算基本理论、随机分布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损失评估、保费厘定、索

20xx年研究生培养计划书标准范本

计划编号:LX-FS-A98502 20xx年研究生培养计划书标准范 本 After The Objectives And T asks Are Clearly Expressed In The Work, The Resources Need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And The Procedures, Methods And Means Adopted Shall Be Planne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20xx年研究生培养计划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计划资料适用于工作中在确表达出目标和任务后,规划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以及所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同时表达出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权利和职责。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有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献身精神; 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主要指三级学科,以下同)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

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5.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健康体魄。 二、培养年限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或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提前或延长半年至一年的学习时间。 三、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临床、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第一学期集中5个月的时间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其余时间在本学科

统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14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统计学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使用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具备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应用统计 2.并行统计 3. 随机网络 4.随机微分方程 5.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目的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主要包括阅读科技文献、学位论文选题、开展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 2.阅读科技文献、参加学术活动是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必不可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阅读较多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 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其中三年制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十一月底前完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题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4.硕士学位论文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不少于一年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保证研究生得到较为充分的科研训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能够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生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所创新。 5.申请学位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南京大学:普通天文学

《普通天文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学号得分 ㈠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 从高温到低温,恒星光谱型的正确顺序是( b ): a. O A B F K G M b. O B A F G K M c. O K F M B A K d. A B C D E F G 2.主序星的质光关系是( b )。 a. 质量越大的恒星半径越大 b. 质量越大的恒星光度越高 c. 质量越大的恒星距离越远 d. 质量越大的恒星亮度越高 3.太阳目前的能源是(b )。 a. 引力能 b. 氢的热核聚变反应 c. 碳燃烧 d. 物质吸积 4.恒星A是9等星而恒星B是4等星,则( b )。 a. 恒星B比恒星A亮5倍 b. 恒星B比恒星A亮100倍 c. 恒星A比恒星B亮5倍 d. 恒星A比恒星B亮100倍 5.下列光谱型中哪一种对应的温度最高?( b ) a. A b. B c. G d. K 6.决定恒星演化的最重要的物理量是(d )。 a. 大小 b. 温度 c. 光度 d. 质量 7.下列关于恒星演化的论述哪一种是正确的?(a ) a. 质量越大的恒星演化得越快 b. 恒星演化过程中化学组成基本不变 c. 恒星的半径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减小

d. 大质量恒星经过超新星爆发形成行星状星云 8.太阳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是哪两种力在维持流体静力学平衡?( d ) a. 电荷斥力和气体压力 b. 电子简并压力和重力 c. 由转动引起的离心力和重力 d. 重力和向外的气体压力 9.双星系统中两颗子星的运动方式是( b )。 a.各自作圆轨道运动 b.围绕共同质心作椭圆轨道运动 c.相对于共同质心静止 d. 一颗子星绕另一颗子星作圆轨道运动 10.食双星是指( a )。 a. 从地球上看去,两颗子星周期性相互交食的双星 b. 由爆发引起光变的双星 c. 一颗子星正在吞食另一颗子星的双星 d. 由轨道运动造成谱线位移的双星 11. 利用双星的轨道运动可以测量恒星的( a )。 a. 质量 b. 半径 c. 光度 d. 温度 12. 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a )。 a. 氢 b. 氦 c. 碳d . 铁 13.什么是HII区?(a ) a. 电离氦区 b. 氢分子区 c. 电离氢区 d. 尘埃区 14. 星际红化是指( a )。 a. 星际尘埃对天体辐射中的短波吸收或散射得较厉害 b. 星际尘埃对天体辐射中的长波吸收或散射得较厉害 c. 星际气体对天体辐射中的短波吸收或散射得较厉害 d. 星际气体对天体辐射中的长波吸收或散射得较厉害 15. 下列哪一个量与亮度是一致的?( d ) a. 绝对星等

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当时只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概率统计方向含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内,并且1980年已开始招收概率统计方向的研究生。1999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同济大学“统计学”专业并招生。统计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成效显著,专业排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教学方面,力求结合统计方法在金融、保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统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如半参数统计模型的研究、相依数据的统计模型、不完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领域,得到了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统计学界的关注。已毕业的学生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也有很多学生在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行业成为骨干。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以统计方法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良好的基础数学与概率论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了解某一相关应用领域(如保险、经济、金融等)知识的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及金融、保险、医药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风险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五、专业培养标准

最新南京大学考研初试复试笔记汇总大全

最新南京大学考研笔记汇总 ——南京大学本科笔记与考研真题哪里下载? 纵观整个考研过程,考研笔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考研初期的知识理解到中期的要点记忆,再到后期的提纲要领,可以说,考研笔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若是自己没时间记笔记,能拥有一份往届南京大学考研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也是极好的!他们的笔记往往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是对考点的把握和理解的体现。不过由于笔记数量过于稀缺,有需求的考生又很多,总有许多考生抱怨根本买不到。针对考研笔记的稀缺性,金陵南大考研网官方教学研发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各专业排名前三的学长学姐们针对南京大学各专业考点,共同编写了一系列《考研复习全析》等,自发售以来好评率超过98%!欲知更多南京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南大考研真题答案】。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09环境规划与管理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851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两册)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828传热学考研复习全析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43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考研复习全析(第三册)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841分子生物学B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652细胞生物学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30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全析(共两册)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58细胞生物学二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京大学831植物生理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669药学基础综合考研复习全析(共三册,含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642生物化学二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三册)[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13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三册)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10环境生物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金陵南大考研网] 2019南大808环境化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XXX研究生培养方案 方正小标宋(不加粗),二号,行距32磅 授予学位类别:XX学位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 二级学科(专业领域)代码名称:…………… 制订单位:XX(牵头)、XX(参与) 培养方案版本号:2020版 一、学科概况(一级标题用黑体,不加粗(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二、研究方向(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1、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相关介绍。 三、培养目标(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我校研究生的学制:按照《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硕士生三年,博士生四年,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生五年。我校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硕士生五年,博士生七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硕士生六年,博士生八年。最长学习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8 月31日。 五、培养方式(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三号黑体) 七、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八、博士生资格考试(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九、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十、中期考核(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十一、科研训练、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十二、学年总结与考核(三号黑体) 正文:(仿宋-GB2312,三号,行距27磅)) 十三、学位论文工作(三号黑体)【按照此模板填写】 (一)在学期间成果要求 严格按照《中南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二)学位论文要求 严格按照《中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条例》、《中南大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三)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严格按照《中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条例》、《中南大学答辩管理办法》、《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十四、毕业论文工作(三号黑体)【按照此模板填写】 根据《中南大学博士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1) 适用专业: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20数学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型、应用型高层次数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而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数学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主要为攻读博士做前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准备;培养高校和中学需要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从事技术开发、咨询预测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基础数学专业 奇点理论,李代数及其应用,同调代数,低维拓扑,非交换几何,算子理论及算子代数。 2.计算数学专业 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分形几何。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 应用概率,生物统计,生物信息,教育与心理测量,金融与经济统计,机器学习。 4.应用数学专业 常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 5.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 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集中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 6.数学教育专业 数学教育心理,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一年。凡修满最低学分、学习成绩优秀者,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提前毕业(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毕业时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7学分,必修环节总学分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硕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适用全日制学术型) 培养单位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学号 研究生姓名 第一导师姓名 第二导师姓名 研究生院培养与学位办制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

说明 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 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填写。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最迟12 月31 日前),在充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自愿确定师生关系,并完成本表填写、印制。 注意事项: 1、封面要填写完整。“培养单位名称”系研究生本人所在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 学科研单位名称;“学科专业名称”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 录》(1997 年颁布)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研究方向”按招生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上设置的 研究方向名称填写;“学号”即录取通知书编号;“研究生姓名”必须与当年报考数据库中姓 名一致;“第一导师姓名”填写主导师姓名和职称;“第二导师姓名”填写副导师姓名和职称。 2、“Ⅰ总体培养规格”和“Ⅱ课程学习计划”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填写。 3、本计划制定完成并经师生双方认定、主管领导签字后,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 4 、本文档为.doc 格式,在填写有关内容的时候,请不要改变表的结构。原则上在指定 范围内填写,填写内容过多,可适当压缩内容或调整字间距、行间距。 5、A4 纸打印输出,然后用A3 纸正反复印,左侧骑缝装订。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保 留一份,导师留存一份,研科办留档一份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