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

学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心得体会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不管多么复杂多变,每一个人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幸福生活的创造,都离不开家庭这块基石。只有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才有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深厚的家庭情结,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当更加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关系,让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美好。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更要带头注重家庭,家庭和睦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后院就不会起火了,工作自然就能做好了。

家是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体现,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和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一句谢谢有时就能温暖一个人,一声谩骂有时也能冷冻一个人。家教的优劣会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晴雨表。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与社会的价值缩影,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家庭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才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