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绿化植物受钻蛀类害虫危害情况调查论文

赣榆县绿化植物受钻蛀类害虫危害情况调查论文
赣榆县绿化植物受钻蛀类害虫危害情况调查论文

赣榆县绿化植物受钻蛀类害虫危害情况调查研究摘要分析赣榆县蛀虫危害特点,总结该地区主要老绿化树种的受害情况,以为该地区蛀虫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绿化植物;钻蛀类害虫;危害;江苏赣榆

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159-01

随着近几年赣榆县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绿化面积快速大幅扩张,总面积已近500 hm2,造成绿化植物中的钻蛀类害虫不断发生,呈现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防治难的特点,给赣榆县的绿化建设带来巨大威胁。为此,就赣榆县栽植2年以上的绿化植物中钻蛀害虫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赣榆县蛀虫危害特点

1.1老绿化树种蛀虫危害概况

目前,赣榆县绿化植物受钻蛀类害虫侵害的主要品种都是一些使用量大的地方老品种,如垂杨柳、二球悬铃木(俗称梧桐)、桃树、国槐。

从表1可以看出,桃树和国槐树的蛀虫危害都在10%(10%以下为轻;10%~20%为中;20%以上为重)以下,属于较轻一类;未治虫的柳树和法国梧桐受害率都在80%以上,属于极严重一类。治过虫的柳树是指近2年绿化管理处病虫防控专业队对辖区内柳树上蛀害虫都进行过针筒注射药剂处理,因而治过虫与未治虫的柳树蛀害率有3倍以上悬殊[1]。此外,蜀岗西峰老桃树和老城区梧桐3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

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防治措施,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减轻森林资源损失、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湟中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据湟中县森防站统计资料来看,2000—2008年,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年6 666.67 hm2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

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再加上退耕还林户只领补助款,不重视防治病虫害等因素所致;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 7~8种增加到10多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湟中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桦尺蠖、鼢鼠、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生长量下降,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黄斑性天牛侵入湟中县,由于对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还有桦尺蠖和鼢鼠,如果不加大力度防治,很有可能对湟中县大面积桦树林、青杨林、沙棘林等造成毁灭性危害。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鼢鼠、桦尺蠖,加上新侵入的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因素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优秀

园林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飞儿景观设计提供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1. 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总之,开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于多种园林植物生长和繁衍。因此,根据开阳县生态现状,结合我县“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开阳县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开阳县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1.2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1.3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1.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学论文

植物学论文

目录 第一章植物细胞 第二章植物组织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第四章根的形态与结构 第五章茎的形态与结构 第六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八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摘要 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植物也是如此。一颗植物由种子长成幼苗,然后形成根茎叶各种器官,接着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生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而植物的一切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就是植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卵细胞和精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接着发育成种子,然后才能成长成植物,而细胞经过分裂会形成组织,组织则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单位。

植物皆由细胞组成,,那么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是其结构基本相同。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由细胞原生质分化而成,原生质是一个细胞内全部生活物质的总称。真核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膜中间层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维持胞内环境,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分核被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而细胞核以外,细胞膜以内部分统称细胞质。细胞质分胞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膜、液泡、溶酶体、微体,其中叶绿体和液泡为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是原生质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向外分泌的多种物质复合而成的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支撑和保护植物细胞,细胞壁分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此外植物细胞还有后含物,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不仅为生长和分化供应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也产生贮藏物质、代谢废物或植物的次生物质等,这些非原生质的物质称后含物。后含物有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储能物质和晶体。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研究-毕业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题目:现代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研究 学院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级园林一班 届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OО七年六月日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研究 作者: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能美化环境,满足人们观赏需要,更要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基于对现代园林城市中植物配置的现状研究,找出当前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机进行植物配置的原则,以及一些好的方法和艺术理论来改变当前的状况,并指出生态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植物配置是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Abstract: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and people living standard enhancement, the people to the environment which lives proposed a higher request, the city afforests the plant disposition not only to be able t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satisfies the people to watch the need, must be able to have the huge ecology benefit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This article based on to the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city in the plant dispo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 discovers some questions which the current city afforests exists, and proposed the science is reasonable machine carries on the plant disposition the principle, as well as some good methods and the artistic theory change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ecology, scientific, the human nature plant disposition a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ich the future city will afforest.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城市不但要绿起来,而且要美观、舒服,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当前园林绿化存在着严重的植物配置单一、乏味的现象,既需要更新和发展植物配置的理论与造境的艺术手法。 1 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对城市的意义作用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所谓身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心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一、实习时间: 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21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园林植物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园林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本次植物学综合实习的重点在于园林苗木的播种繁殖、栽培养育以及销售经营等方面。通过在苗圃场见习一个月,跟随苗圃场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常见园林苗木的繁殖养育以及销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苗圃的兴趣,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园林毕业生。 四、实习主要任务: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

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 3.桂花以及细叶榕的移栽 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 五、实习执行方式: 以五或六人为以单位,个人为小组进行实习任务。 六、实习主要内容: 实习时间:2月25日——3月8日 实习地点:xxx 实习内容: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上盆等 (1)栽培基质

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腐殖土当地人称兰花泥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栽培兰花优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兰的基质是花生壳和细 砾石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较优良的培养基质。 (2)分株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基部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假鳞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进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 盆选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种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盖大片碎瓦片并铺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放入兰株(兰株根系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叶基处并泥表面再盖上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周转入正常管理。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摘要】 由于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更加向往绿色生活环境,也就促进了园林绿化的发展。文章就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就是绿化物。用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植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绿化物要进行合理配置,根据一定的原则来严格执行。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绿化物的配置还并不是很合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根据科学合理原则,采取相关方案措施,进行合理配合,发挥其最优效果。 1、园林绿化概述 1.1、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根据我国国情,响应环境保护号召,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正确决策,环境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通过合理配置的园林植物绿化工作,可以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美化市容,进行科学配置的植物绿化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周边环境的作用,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以及艺术主题,通过环境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提供很好的城市景观,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 2.1植物的配置 风景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必须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来确定,进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园林植物,合理利用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植物在园林中的价值,从而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地目的。由此可得出,园林建设的重点就是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一是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选择植物的种类与组合,且以符合园林设计要求并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为前提,从而将不同种类植物合理进行搭配;二是植物的配置与规划还应充分考虑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契合度,如与喷泉、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契合度,只有具备较高的契合度,才能体现出园林的美感[1]。 2.2、植物的季相

浅谈园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浅谈园林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绿化事业亦加快发展,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花草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园林植物绿化防治的过程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1.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从规划设计抓起,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植物的选用及配置必须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一)在树种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保证园林花木健康生长及提高花木抗性的前提。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本地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 (二)植物配置应依据生态学规律,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

置时不仅要注重园林的美学观赏功能,还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则,致力于建立与天然植物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及符合美学原理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在这种植物群落中,园林害虫及病原物成为园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受自然天敌等因素的制约,不易爆发成灾。 (三)植物配置应注意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等生物学特性,植物的相生与相克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身或临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促进作用,消除或降低植物间相克抑制作用和自毒作用。利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原理,科学安排植物的配置,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是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的重要方法。 (四)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配置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如苹果、梨、海棠若和桧柏混栽则会诱发苹(梨)桧锈病;松树和芍药混栽易诱发松芍锈病;在杨、苹果树园周围种植桑、枸、栎、小叶朴等树种,会加重桑天牛的危害。 2.园林病虫害防治与苗圃地 城市各种园林绿地的苗木主要来源于园林苗圃,所以园林苗圃病虫害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园林苗木的质量,关系到园林绿地景观的效果,关系园林植物后期的养护以及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如果由于种植的苗圃带

植物学论文

植物与人类关系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与植物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人对植物的依赖是人人皆知的,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吸收大地的养份、太阳的光辉、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经雨露滋润,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生产出各种食物、营养物质、药品和木材。植物是人类呼吸中的需要的氧气来源。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氧气,净化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一.食品作物 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大豆、豆类、甜菜、甘蔗、花生、马铃薯、薯芋、木薯、椰子、香蕉列为世界15种重要食用植物,也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玉米作为谷类粮食作物的5大台柱。 (一)禾谷类粮食作物 禾谷类粮食作物出自禾本科植物,这个科包括约660多个属,近10000种,我国有225个属,约1200个种 1.稻:在禾谷类和所有粮食作物中,稻谷的栽培面积和消耗量首屈一指。全世界人口的60%用水稻当粮食,摄取的能源中有30%直接来自水稻。由于长期栽培和选育的结果,稻的品种已发展到7000多个。稻分为陆稻、水稻两大类。普通的稻米含有水分12%,纤维素0.2%,蛋白质7.5%,脂肪0.5%,无机盐0.4%,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79%,其他的还含有微量的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2.麦类:特别是小麦是水稻以外被人来食用最多的禾谷类植物。麦类植物包括小麦、大麦、燕麦等三个不同属的植物。小麦属植物约有15个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小麦;大麦属植物约有16-20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大麦;燕麦属植物约有50种,最常见的是普通燕麦。 (二)非禾本科植物 属于非禾本科植物的粮食作物,可以列出一张长的名单,其中主要有豆科植物中的大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菜豆、花生,茄科中的马铃薯,大戟科中的木薯,旋花科中的甘薯,薯芋科中的山药,芭蕉科中的香蕉等等,也已成为世界人民不可少的粮食作物。 浓缩油植物 在整个植物界中,从菌藻植物、苔藓植物一直到种子植物,都含有植物油。从现在世界上的产量来看,占重要地位的食用油植物为大豆、花生、棉、椰子、向日葵、油棕、油菜、芝麻、玉米、油橄榄。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2.蔬菜植物 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对各种疾病起预防作用。十字花科甘蓝类蔬菜:如青花菜、花菜、甘蓝、叶甘蓝、芥兰等含有吲哚类萝卜硫素、异硫氰酸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对防治肿瘤、心血管病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青花菜。豆类中,如大豆、毛豆、黑豆等所含的类黄酮、异黄酮、蛋白酶抑制剂、肌醇、大豆皂苷、维生素B,对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糖,减低癌症发病及防治心血管、糖尿病有良好作用。芦笋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叶酸,对防止新生儿脑神经管缺损,防肿瘤有良好作用。

论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学生所在系(院)美术学院 专业(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目录 (1) 摘要、关键词 (2) 正文、引言 (3) 1 国研究现状 (3) 1.1 陆地植物配置特点 (3) 1.2 水生及滨水植物配置特点 (3) 1.3 评价 (4) 2 清北湿地公园概况 (4) 2.1 基地概况 (4) 2.2 植物资源 (4) 2.2.1 亚热带植物资源 (4) 2.2.2 基地及青白江植物资源 (5) 3 清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5) 3.1 陆地植物配置 (5) 3.2 滨水植物配置 (5) 3.2.1 开敞植被带 (6) 3.2.2 疏林型林地 (6) 3.2.3 郁闭型密林地 (6) 3.2.4 湿地植被带 (7) 3.2.5 卵石滩 (7) 3.3 水生植物配置 (7) 3.3.1 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8) 3.3.2 方案中水生植物配置的主题特色简析 (8) 3.4 生态岛植物配置 (9) 4 结语 (10) 致 (10) 5 参考文献 (10)

论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 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保证其生态循环的关键之一,及对湿地植物的选择、应用和配置。本文以清北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植物配置。项目中我以因地制宜和运用乡土植物为首要特点出发——将整个公园的植物分为陆地、滨水、水生、生态岛四大植物群落类型,然后分别从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和使用功能三个方面考虑植物的具体配置,最终实现了全园的生态平衡和多样化景观结构。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设计;植物规划;陆地植物;滨水植物;水生植物;生态岛植物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

植物学方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拟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基本情况调查表 名称: 申请一级学科???????????? 代码: 名称: 学科门类???????????? 代码: 依托系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制 年月日填

填表说明 一、封面: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8年更新版)填写。 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基本数据》的统计范围应确属申请的一级学科点(以下简称申请点)。统计数字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各项经费应是申请点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上级有资项目按上级实际拨款数填写,不含学校配套经费。 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平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 四、Ⅰ-1栏目,按照申请点的实体及其现有在编人数,以研究方向为基本单位依次填写,兼职人员不计入。“研究方向”应相当于本学科领域内的三级学科,不宜划分过细。 五、由申请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本人填写。“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 六、Ⅱ-1~Ⅱ-4栏目,应选择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通过省部级以上获奖或鉴定的项目和有较重大效益的项目填写,不必全部罗列。“作者”和“项目完成人”栏只填属本学科梯队成员的作者或项目完成人。 七、“承担项目”限填由申请点梯队成员作负责人的项目或子项目,“科研经费”栏应填与该项目对应部分的科研经费。上级有资项目按上级实际拨款数填写,不含学校配套经费。 八、Ⅳ-1栏目,只需填写与申请培养研究生有关的实验室情况。 九、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止至2013年8月31日。 十、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端正、清楚。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按规定需与本表合订一 起的材料,订在本表之后。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常规树种价格表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原则,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再说一下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枝。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这一原则。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2、植物的挑选 挑选植物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化功能及生产功能。按照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它的艺术形式去选择植物。地域决定了植物的种类,什么样的地域功能就应该选择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允许种植树木样的植物种类,在选择相应的植物。

谈园林绿化与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论文-管理论文

谈园林绿化与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想要构建完善的园林工程,就要求工作人员种植各类植物,这类植物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在植物种植过程中,易遇到病虫害的影响,对植物观赏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想要更好的发挥出植物的绿化功能,达到美的视觉享受,就要求工作人员采取完善的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鉴于此,文章先对园林绿化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供同行业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病虫害;问题;策略

生态文明及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这需建立在绿化环境之上,同时对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引进更具观赏价值的绿化植物,并结合建设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绿化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促进城市园林功能的发挥。 1园林绿化与预防园林病虫害之间的关系 1.1植物类型的合理选择 工作人员在对园林工程中植物种类进行选择过程中,要综合各类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此外,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其土壤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提升园林工程绿化效果。

1.2生态系统的构建 种植人员在园林进行绿化时,要严格依据植物发展规律以及现状,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确保植物能够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对植物种类及其所适应的条件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完善的方式,使生态系统得到优化。 1.3病虫害的检疫 在植物种类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做好植物的检疫及其筛选,从而选择出最优的植物幼苗,同时做好杀菌以及消毒工作。在植物进行生长时,一旦遇到病虫害,就要求工作人员全面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将患病植物进行隔离,以降低病虫害的再扩大。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在去xx之前,虽然听到师兄师姐说植物学实习会很好玩,但是我一想到又热又多蚊子而且还要一天认一百多种植物,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觉得在xx实习并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受苦,虽然有些难过,但我还是跟着大队去了xx。 在xx的五天学习里,我却有点喜欢这样的活动,也在享受着欢乐中学习,为了记住某一种植物而念科名种名十几遍,为了确定自己所说是对的问了好几个人,为了最后一天的考试而每晚不管多晚也认植物认几遍,每天接近一百种,认着认着,便会忘记了当初认植物是为了应付最后那天的考试,更多的是内心渴望认识多一种植物、了解多一种植物,增长自己的见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或许很多时候,对于学习,一开始都会有些惰性,但是强迫自己静下心去认真学、努力学,渐渐地就会喜欢上,甚至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现在,在校园里走着走着,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说:“嘿,

这是XX科的XX。”回想起来,在xx的五天,让我更加喜欢大自然。 当然,在xx的学习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周云龙老师。他总是很细致地给我们介绍植物,也很关心我们是否累了,一路上跟我开玩笑拍照唱歌,各种各样的欢笑,给炎热的夏天降温。 我觉得xx实习真得很有意义,希望以后每一届的师弟师妹都能有机会去好好享受这一段经历。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2 在未接触花卉学前,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我只知道这门学科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研究艺术.有些东西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光靠表面现象难以看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爱花,喜欢观花,汲取他的芳香成为我平时的一种嗜好,我把花看成自己的朋友,爱他的一切,这是我喜欢花卉学的初衷.有它娇艳美丽的一天,我的生活都会更加的精彩丰富!我虽然不是因为花而活,但是因为它而惬意自如,不能自拔! 通过一个学期《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香化,不仅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威胁也越发严重,本文从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因;分类;对策 园林绿化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他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噪声,防火防震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如何防治病虫害呢?本文对此加以论述。 1、园林植物病虫害可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园林植物病害是指植物收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忍受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收到影响,在生理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对于植物病害来说,如果植物的疾病放生轻微,只是表现出“病态”,而没有带来经济损失,即有“病”无“害”,就不能称之为病害。另外有些植物表现出的“病态”,不仅没有经济损失,却增加了其经济和观赏价值,如碎锦郁金香,也不能称之为病害。 1.1园林植物病害分类 1.1.1生物性病害 生物性病害主要是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针对于植物病害是否可相互传染,可进一步细化为,侵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都是能够相互传染的,如真菌、病毒、细菌、植原体等病原物,这类病原侵入植物后,初期表现为呼吸作用增强,随后又急剧下降;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渗透作用增强;矿物质流失;叶绿素流失,光合作用随之减弱,使植物产生出一些萎蔫、坏死、穿孔、变色等症状。 非侵染性病害都是不课传染的,如一些攀缘性藤本植物以及一些附生在植物表面的真菌,他们覆盖在植物表面,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枝叶的生长,从而使植物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1.1.2非生物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害是指除了生物以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元素等多种因素。如温度过高导致植物叶片灼伤,过度农药导致树叶出现斑块、褪色等症状,土壤缺乏营养树木会表现某种症状,当补充营养后,症状逐渐消失等。 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发植物发病的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整个病害发生过程中,病原物的侵染和寄主的反侵染活动,始终贯彻全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条件同时制约着病原物和寄主的生长,如条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时,病害就难以发展,反之,则加大病害的发生。寄主、病原物、外界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称之为“病害三角”。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关系,来防治病害的发生。 1.2园林植物虫害分类 1.2.1刺吸性害虫及螨类 刺吸性害虫及螨类主要是指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给植物造成病理货生理伤害,使植物被害部位呈现出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等,有些植物会应因唾液刺激,使得细胞增生,形成局部膨大的虫瘿。常见害虫一般有蚧虫、蚜虫、粉虱、蓟马和螨类,简称“五小”,其个体小、种类多、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是目前难以控制的园林虫害。刺吸性害虫的危害,还会给某些蛀干害虫创造生存条件。 1.2.2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以蛾类占多数,还有叶蜂、叶甲、蝗虫等,另外还有一些食叶动物,包括蛞蝓、蜗牛、鼠妇等。这类害虫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健康植物叶片,造成缺刻、穿孔,甚至吃光整个叶片,而且被害植物下的地面旺旺布满虫粪、残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破坏景观效果,污染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论文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论文 摘要: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其中,园林绿化是最重要的内容。园林绿化“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同的季相,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向人们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1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做到“以人为本”。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3 不同的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方法 公园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公共绿地,也是面积相对较大,服务对象较多的绿地类型,体现了一个城市园林水平和艺术水平。 公园绿地主要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空间。要有适合老年人散步休憩的疏林小路,又要有符合儿童喜好、色彩鲜亮的观色植物,还要有适合青年人运动的围合空间,以及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安全、噪音隔离。 在植物配置上,设计要大气,物种选择上要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使其不仅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的要求同时还能发挥其生态效能,还可以按照科、属、种配置专类园进行科普教育。在总体布局上要协调,同时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合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植物配置总体效果,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 街头绿地街头绿地是临街建筑和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地带。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一般为敞开式,即使有围护,大多由低矮、通透的材料构成,因而是城市的共享绿化空间,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