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之望诊与问诊.

中医基础知识之望诊与问诊.
中医基础知识之望诊与问诊.

中医基础知识之望诊、问诊

中医诊断是指望、闻、问、切,一般称为四诊。这里主要介绍较为常用的望诊和问诊。

一、望诊

望诊是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的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望诊的内容较广泛,主要是观察人的神、色、形、态变化,舌象以及皮肤、五官九窍的局部变化和分泌物等。

1、全身望诊

(1)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的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了解判断脏腑的盛衰,病情轻重,预后。望神主要是望面部的气色和眼神,形体的动静状态,以及精神意识,言语气息等,其中望眼神最为重要。

1)得神:得神亦称“有神”,得神表现为精力充沛,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反应灵敏,呼吸顺畅。提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表现为神气不足,精神倦怠,动作迟钝,气短赖言,面色少华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较差,多见于虚证。

(2)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气色和光泽,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因此通过望色可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盛衰的情况。根据五行学说,五色配五脏,且五色变化能反应相应脏腑的精血盈亏,光泽的变化能了解神气的盛衰。

1)常色

常色是指正常的面色和肤色,因种族不同而异。我国健康人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2)病色

病色包括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善恶主要通过色泽变化反映出来,提示病情轻重与愈后。明润光泽而含蓄为善色,表示病情较轻,愈后较佳;晦暗枯槁而显露为恶色,表示病情较重,愈后较差。青色,主寒证,痛证,血瘀;赤色,主热症,黄色,主湿、虚、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3)望形体

形体是指人的外形和体质。通常望胖瘦、主要是反映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形体肥胖,皮肤细白,少气乏力,为形盛气虚之痰湿体质;形体干瘦、皮肤苍黄、肌肉瘦削、易躁易怒多为阴虚内热之多火体质。

2、局部望诊

(1)望五官

1)望眼

眼部内应五脏,其中目眦属心,白睛属肺,黑睛属肝,瞳孔属肾,上下眼脸属脾。眼部可反映五脏的情况。

眼神:是望眼的重要内容。目光有神彩,视物清晰,转动灵活,提示无病或有病较轻;白睛暗浊,黑睛晦滞,目光呆钝,视物摸糊,转动不灵,为无神,提示有病且较重。

2)望耳

主要反映肾与肝胆的情况。耳轮肉厚,色红明润为肾精充足或病浅易愈,肉薄干枯则为肾精不足。

3)望鼻

主要反映肺与脾胃的情况。色青多为虚寒或腹痛,色赤多为脾肺热盛,色黄多为湿热,色白则为气血不足。

4)望口唇

主要反映脾胃的情况。色红明润为正常。唇色红润为正常。唇色红紫为实热,鲜红为阴虚,淡白为脾虚血少。

5)望齿龈

主要反映肾与胃的情况。牙龈肿痛是胃火上炎,出血兼痛为胃火,不痛为肾火;牙齿内垢为胃浊熏蒸;牙齿干燥不泽,为阴液已伤;牙干焦有垢是胃肾俱热;干焦无垢是胃肾阴虚;咬牙磨牙多为肝风内动;小儿眠中咬牙多因胃有积滞或虫积。

3、望舌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舌质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是由胃气上蒸而成。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均联于舌,说明脏腑经络与舌有密切关系,即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其身体状况可从舌质与舌苔变化反映出来。一般舌质可反映正气情况,脏腑虚实、气血盛衰;舌苔反映邪气情况,病邪深浅和胃气存亡。通过望舌可以判断正气的盛衰与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和推断病邪的进退。

望舌时要注意光线是否充足,以自然光线为佳。顾客应自然伸舌,不可太过用力。保健师应循舌尖、舌中、舌根两旁顺序察看,先看舌苔、再看舌质并要注意辨别染苔。

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舌的特定部位与相应脏腑密切相关。舌尖为心肺;舌边为肝胆;舌中为脾胃;舌根为肾(图3—4)。若某一脏腑有病变,在舌的相应部位可反映出来。

图3—4 舌

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粘不腻,楷之不去。

(1)望舌色

1)淡白舌:舌色红少白多,多主虚症、寒症。多为阳气衰弱或气血不足,舌失所养而致。舌淡白而胖嫩多为阳虚寒湿;淡白而瘦薄多为气血两虚。

2)红舌:舌色鲜红,主热证。多为热邪炽盛,舌之血脉充盈所致。全舌深红、质粗有苔,甚至起芒刺者多为实热新病;舌红而舌心干燥可为热灼胃津;舌边红赤为肝胆有热;舌尖红起刺多为心火上炎;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多为阴虚内热。

3)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邪热炽盛、主瘀。实热者多为外感热病;舌绛而起刺

为热入营血;绛而干燥裂纹为热灼阴津;舌绛少苔或无苔多为阴虚火旺;舌绛无苔,舌面光亮无津称为镜面舌,为内热阴液亏耗;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者,为肾阴枯竭。

④青紫舌:色淡紫无红者为青舌,舌深绛而暗是紫舌,两者常常并见。青舌主阴寒,瘀血;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舌色紫绛,干燥苔黄,多为瘀热闭阻、热毒炽盛;色紫晦暗而湿润,多为痰湿或瘀血。

(2)望舌形

1)老嫩:辩虚实的关健。舌质粗糙,坚敛苍老,主实证或热证,多见于热病极期;舌质细腻,浮胖娇嫩,或舌边有齿痕,主虚证和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

2)胖瘦:舌体肥大为胖大舌,舌体瘦小薄瘪为瘦瘪舌。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为脾胃湿热;舌红肿胀而苔黄多为心脾有热;舌瘦瘪淡红而嫩,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舌瘦薄绛干多为阴虚热盛。

3)裂纹:舌面有裂沟,深浅不一,常见于舌面的前半部及舌尖两侧,多因阴液耗伤;舌质红绛,少苔燥裂为热盛伤阴;舌淡红而嫩,有裂纹者多为肾阴不足或血虚阴亏;舌生裂纹细碎常见于年老阴虚。

4)齿印:舌边有齿痕印称为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多属气虚或脾虚。舌质淡红胖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寒湿困脾。

5)舌疮:以舌边或舌尖为多,形如粟粒或为溃疡,局部红痛,多为心经热毒壅盛而成;疮不出舌面,红痛较轻,多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

(3)望舌苔

舌苔是附于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的苔垢,正常的舌苔为薄白苔,是胃气上蒸,胃阴上润于舌而生成。古人比喻正常的舌苔生长,犹如土地上长青苔,要有地气上蒸和充足的水分养料。

1)苔质

①厚薄: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质者为薄,不见舌质者为厚。舌苔的厚薄可反映病邪的深浅和轻重。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较深重。薄渐厚,为病势渐增;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

②润燥:反映津液状况。苔润表示津液未伤;太过湿润,水滴欲出者为滑苔,主脾虚湿盛或阳虚水泛。苔燥者多为津液耗伤,或阴液亏虚。舌质淡白,口干不渴,或渴不欲饮,多为阳虚不运,津不上承。

2)苔色

①白苔:主表证、湿症、寒证。苔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较浅。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苔白滑粘腻多主痰湿。

②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色越深,热邪越重。薄黄苔多为风热在表;苔黄滑、舌淡胖嫩,多为阳虚水湿不化;苔黄厚滑,多因湿热积滞;苔黄粘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老黄焦裂或有芒刺,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

二、问诊

问诊,是对顾客进行询问,以了解顾客的身体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的目的是了解顾客的主要不适症状,现在症状和其他与不适有关的内容。问诊在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有关不适的很多情况,如顾客的自觉症状,既往健康或患病情况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问诊所搜集的顾客资料最丰富,并可为悬灸提供线索,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发病的早期,顾客只有自觉症状,缺乏客观体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问诊可获得诊断其身体不适原因的资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悬灸保健师要准确地进行问诊,必须熟练地掌握问诊的内容,才能抓住重点,深入了解其顾客的身体情况。同时,要有认真负责,态度诚恳,说话和蔼,以取得顾客的信任,才能使顾客详细的倾诉其身体情况。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身体状况、个人

生活史、家族史等。

一般问诊

主诉:主诉是顾客调理时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颈肩部不适一周”。询问主诉时应注意把主诉抓准,将症状和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故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调查、认识、分析、处理不适的重要线索。

1、问现在史

问现在史,是指对顾客调理时所自觉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对辨证有意义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包括询问寒热、出汗、饮食口味、大小便、疼痛、睡眠等。

(1)问寒热

寒热,即怕冷、发热的症状。怕冷与发热,并不局限于体温的升高或降低,如怕冷可以是顾客主观上感觉冷,而其体温不一定低于正常;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外,还包括顾客全身或某些局部发热的主观感觉。

(2)问汗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所致。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和腠理疏密相关。询问时应注意了解汗的有无,汗出的时间、部位、多少,以及主要兼症等。

1)汗出有无:了解汗的有无,可以分辨表里寒热和正气的盛衰。

2)汗出时间:根据汗出时间,可辨正气盛衰和疾病的预后。

①自汗: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固摄肌表,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故汗自出。

②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症。由于阴虚本已内热,入睡时阳入与阴,一者卫阳不固,二者致使内热更甚,虚热逼津外泄,故而汗出。醒则阳从阴出,卫阳复固肌表,汗即自止。

3)汗出部位:根据汗出的部位,对判断其相关脏腑的阴阳盛衰有意义。

①头汗:仅头部和颈部出汗较多,称“头汗”。多因上焦邪热、中焦湿热。头汗若因上焦邪热,阳气亢盛于上所致,一般兼见烦渴,舌尖红,苔黄等症;因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所致,往往兼有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苔黄腻等症。

②手足汗:是胃肠蕴热所致。因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明热盛,邪热蒸迫津液旁达四肢,外泄则为手足汗出。手足心汗多,兼见于口干咽燥、便秘尿黄,多为阴经郁热所致。

(3)问饮食口味:问饮食口味,包括口渴与饮水、食量和口味等方面。

1)口渴与饮水:应注意询问有无口渴、饮水多少、喜冷喜热等。

2)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的表现;反之,常是脾胃功能日渐衰弱的征兆。

3)口味:主要是询问口中有无异常的味觉。口淡乏味,兼纳少,口泛清水,多见于脾胃虚寒症;口甜或粘腻,是脾胃湿热蕴热;口中酸馊,见于伤食;口苦,为肝胆火旺;口咸,为肾病阴虚火旺,或阳虚水泛。

(4)问大小便:问二便应注意询问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以及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和伴随的症状等。

1)大便:健康人每日大便一次,或每日二次,成形不燥,或二日一次,排便畅通,均为正常次数。大便性状则以便内无脓血、粘液、未消化的食物等为生理现象。

①便次异常:有便秘和泄泻之分。

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称为“便秘”。因热盛伤津者,为热秘;因阴寒内结者,为冷秘;因气机壅滞者,为气秘;因气虚无力排便、津亏,肠道失润所致者,为虚秘。

大便稀软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称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称“溏泄”,由脾失健运所致。腹痛泄泻必在黎明,泄后则安,称为“五更泄”,或称“黎明泄”,是肾阳亏虚,命门火衰。

②便质异常: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为“完谷不化”,是脾肾阳虚,不能腐谷消食的表现。大便干结,稀薄不稠,称“溏结不稠”。若大便时干时稀,多由肝郁脾虚所致;大便先干后稀,则为脾虚,运化无力。

③排便感异常: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是热迫大肠;肛门有下坠落感,甚则肛门脱垂,多为脾虚气陷。

2)小便健康成人在一般情况下,日间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昼夜总尿量约1000~1800ml。尿次和尿量,受饮水、温度、出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小便为津液所化,从小便的变化,可以察知体内津液的盈亏和有关内脏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

①尿量异常:尿量增多,多属虚寒;尿量减少,既可以由于热盛、汗多伤津,又可因吐、泻损伤津液,以致化源不足。

②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称“小便频数”。新病尿短赤,急迫而频数,多属下焦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为肾气不固;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等。

③排尿感异常:小便涩痛,兼有急迫或灼热感的,多是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后点滴不尽,称“余沥不尽”,是因肾气亏虚,肾气不固所致。

(5)问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生于机体的各个部位。其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而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阴津亏损,脏腑经络失养,因虚致痛的。

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等。

1)疼痛的部位由于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大都与头部有联系,尤其是手足

六条阳经,直接循行于头部。

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无论外感、内伤虚实诸证,均可导致头痛。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则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②胁痛:肝与胆位于右胁,而两胁均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故胁痛一般属于肝胆的病变。○

如肝气不舒、肝胆火盛、气滞血瘀、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3脘痛:脘,指上腹(剑突下)部,是胃所在的部位,故称“胃脘”。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以降为顺。若进食后痛加剧者,多属实症;进食后痛缓解者,多属虚症。

○4腹痛:腹部的范围较广,可分为大腹、小腹、少腹等部分。脐周围可称为脐腹,属脾和小肠;脐以上的腹部可统称为大腹,包括脘部、左上腹、右上腹,一般属脾胃及肝胆;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胞宫、大小肠;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之处。根据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5腰痛:腰部中间为脊骨,督脉行于脊里,两侧为肾所在的部位。腰痛以两侧为主者,一般属于肾的病变。若腰脊疼痛连及下肢者,多属经脉阻滞。腰痛连腹,绕如带状,为带脉损伤。○6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或在筋骨,多由风寒湿邪的侵袭,

或是湿热蕴结,以致阻滞气血的运行所引起。亦有困于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运布于四肢而作痛者。若疼痛独见于足跟,或胫膝酸痛,多属肾虚。

(6)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适应昼夜阴阳消长的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阴阳协调平衡的生理现象。

失眠:失眠又称“不寐”,常伴见多梦,是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的反映。常见的表现有不易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睡后易醒,醒后不得再睡;时时惊醒,不能安卧;以及因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而致的夜卧不安。

嗜睡:睡意很浓,不分昼夜,经常不由自主的入睡,唤之易醒,醒后又即睡,称为“嗜睡”,又称“多寐”。多见于阳虚阴盛,阳不出表的病症。

(7)问月经

健康而发育成熟的女性,每月定期来潮,月经的初潮年龄为13~15岁,停(绝)经年龄约在49岁左右。在正常的情况下,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行经天数为3~5天,经量中等,经色鲜红,经血的质不稀不稠,没有夹杂血块。

问月经应该注意询问月经的周期、行经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症,必要时须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以及初潮或停经年龄。

根据月经的周期和量、色、质的异常改变,可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8)问带下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少量乳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有濡润前阴的作用。若分泌物过多或绵绵不绝,即为病理性带下。问带下,因注意询问量的多少、色、质和气味等。

白带带下色白量多,淋漓不绝,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脾虚湿注。

黄带带下色黄,粘稠臭秽,或伴外阴部瘙痒的,多属湿热下注。

赤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混杂,微有臭味者,多属肝经郁热。

总之,凡带下色白而清稀、无臭,多属虚证、寒证;带下色黄或赤,稠粘臭秽,多属实证、热证。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C.D.E )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22. 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A. B )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慕课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知识点作业

各知识点测试汇总 绪论 1.1概述 一、单选题 1.提出“独取寸口”的医书是() A《脉经》 B《肘后备急方》 C《难经》 D《黄帝内经》 2..下列不属于诊法的是() A 望色 B 诊舌 C 诊病 D 按腹 答案:1. C 2. C 二、多选题 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诊法 B 辨证 C 诊病 D 病历 2.“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机 D 病性 答案:1.ABCD 2. AD 1.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多选题 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是() A 审症求因 B 见微知著 C 以常衡变 D 整体审察 二、判断题 “因发知受”的“发”是指发病。() 三、填空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秉承中医学的特点。 答案:多选题:BC 判断题:╳ 填空题:整体观念 1.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 四诊合参 B 以常衡变 C 病证结合 D 整体审察 2.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淳于意 D 扁鹊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征() A 口臭 B喉中痰鸣 C 腹痛 D 脉滑()答案:1. B 2. C 3.C

一、望诊 1.1望诊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望神的重点临床意义 1.望诊的内容包括()ABCDE A.全身望诊 B.局部望诊 C.望舌 D.望排出物 2.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ABCD A.以常衡变 B.动态观察 C.充分暴露 D.综合判断 3.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是()ABCD A.神情 B.目光 C.色泽 D.体态 1.2 得神与少神、失神、假神的辨析 1.得神的表现提示()A A.精充充盛,体健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属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属虚证或体弱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或邪气亢盛,功能障碍,属病重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属病危 2.下列各项,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B A.两目晦暗 B.精神不振 C.面色无华 D.肌肉瘦削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于()C A.狂病 B.癫病 C.痫病 D.中风 1.3 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望诊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常色与病色 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是()。AC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2.病色可分为()AB A.善色 B.恶色 C.主色 D.客色 3.病色的特点是()BD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1.5 望色之赤色、黄色、青色 1.小儿惊风多见()C A.面色淡青或青黑 B.面色与口唇青紫 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而无华 2.满面通红多属()A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作业答案 1 麻沸散的发明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孙思邈 我的答案:B 2 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易经》 我的答案:B 3 中医的哲学体系不包括()。 A、五行学说 B、阴阳学说 C、经络学说 D、细胞学说 我的答案:D 4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它的特点是天、地、人三道融合。() 我的答案:√ 5 中医的医学模式是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四者统一的有机整体。()我的答案:√ 1 张仲景的代表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我的答案:D

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扁鹊 B、孙思邈 C、华佗 D、皇甫谧 我的答案:D 3 用阴阳五行学说看天地万物,阴中之阳指的是()。 A、月亮 B、河流 C、高山 D、树木 我的答案:D 4 用五行学说看人体的五脏,肾脏对应的是()。 A、金 B、木 C、水 D、火 我的答案:C 5 朱丹溪的中医理论属于湿热派。() 我的答案:√ 1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地之四海对应人之四海,其中髓海指的是()。 A、心脏 B、胃 C、肝脏 D、大脑 我的答案:D 2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B、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C、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贫富之分

D、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我的答案:C 3 人体与治国理政是相通的,人体十二官之中,“君主之官”指的是()。 A、脑 B、肝 C、肺 D、心 我的答案:D 4 中医学讲的人体经络实际上就是西方医学中的血管。() 我的答案:× 5 人之四海中,胃是水谷之海,五行之中属土。() 我的答案:√ 1 中医学病理的八纲辨证不包括()。 A、阴阳 B、虚实 C、寒热 D、盛衰 我的答案:D 2 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看,肝脏是阴中之阳,对应的是四季中的()。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我的答案:A 3 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水液代谢与三个脏器的相关,其中不包括()。 A、肾脏 B、脾脏 C、肺脏 D、心脏 我的答案:D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气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 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 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 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方剂学在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为此复习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复习的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正在准备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复习。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使用温法要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故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 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的基础理知识概要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远古医学典籍有《黄帝针灸》、《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即所谓“三世医学”。“三世医学”后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分别沿着“医经”和“经方”两方面发展。汉以前计医经七家凡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凡二百七十四卷。但这些典籍大多可能早已散失,所以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汉以后历代医药学家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依据几乎都没脱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部古典著作的理论框架。这四部著作可说是汉代以前也就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代表经典著作,反映了从先秦至东汉末年之间中医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以及药物、针灸治疗等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主要是临床实践,亦包括对人和动物的解剖观察等,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并融合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历学、农学等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一直在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年代古远,受古代哲学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影响很深,同时又来源于实践并长期指导实践。因此它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这一独特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下面就此两点进行论述。 1、整体观念 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而以气、血、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这个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 (第10楼)第一节五脏 (第11楼)第二节六腑 (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 (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17楼)第一节精 (第18楼)第二节气 (第19楼)第三节血 (第20楼)第四节津液 (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22楼)第五章经络 (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29楼)第六章体质 (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34楼)第七章病因 (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39楼)第八章病机 (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 (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 (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 (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 (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 (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 (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 (第48楼)第一节养生 (第49楼)第二节预防 (第50楼)第三节治则 (第51楼)[附]五运六气 (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 (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 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 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 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 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 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 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 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 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 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 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 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 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 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尤为常考查的内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

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 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大全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大全 阴阳是:参考答案:E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参考答案:B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参考答案:E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参考答案: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D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B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E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参考答案:C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阴阳转化是:参考答案:A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参考答案:C

尔雅中医基础理论

1.1作业已完成 1 麻沸散的发明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孙思邈 我的答案:B 2 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易经》 我的答案:B 3 中医的哲学体系不包括()。 ?A、五行学说 ?B、阴阳学说 ?C、经络学说 ?D、细胞学说 我的答案:D 4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它的特点是天、地、人三道融合。()我的答案:√ 5

中医的医学模式是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四者统一的有机整体。()我的答案:√ 1.2作业已完成 1 张仲景的代表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我的答案:D 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扁鹊 ?B、孙思邈 ?C、华佗 ?D、皇甫谧 我的答案:D 3 用阴阳五行学说看天地万物,阴中之阳指的是()。 ?A、月亮 ?B、河流 ?C、高山 ?D、树木 我的答案:D 4

用五行学说看人体的五脏,肾脏对应的是()。 ?A、金 ?B、木 ?C、水 ?D、火 我的答案:C 5 朱丹溪的中医理论属于湿热派。() 我的答案:√ 1.3作业已完成 1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地之四海对应人之四海,其中髓海指的是()。 A、心脏 B、胃 C、肝脏 D、大脑 我的答案:D 2 中医学讲究人与天地相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B、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C、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贫富之分 D、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我的答案:C 3 人体与治国理政是相通的,人体十二官之中,“君主之官”指的是()。

中医诊断学绪论及望诊试题

中医诊断学测试题--绪论、望诊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9分) 1?胸闷、口渴属于() A症状B体征C病D证型2?中医称“肝郁脾虚证”属于() A证B证名C证候D病 3.视其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4?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快、不及的异常变化,从正常中发现异常,对比中找出差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5?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A神B色C形D态6?危重病人出现的暂时“好转”属于() 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7?躁、狂、癫、痴、痫反复发作,但缓解期并无神志失常属于()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A春季稍青B夏季稍赤C秋季稍黄D冬季稍黑9?两颧潮红常见于() A阳热亢盛证B阴虚阳亢证C虚阳浮越证D肺热瘀毒证10.淡白无华可能提示() A阳气暴脱B阳虚水泛C肝郁脾虚D血虚/失血11.小儿惊风可能出现的病色为() A赤B白C黄D青 12.黑色常见于() A肝虚B脾虚C肾虚D血虚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主皮毛B肝主筋腱C脾主肌肉D肾主骨骼14.五色中与肝对应的颜色是() A赤B白C黄D青 15.苦笑貌常见于() A小儿惊风B破伤风C狂犬病D瘿瘅16.目赤肿痛常提示() 8?四季平色中错误的说法是( 精品文档 科室: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6.11.4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A实热证B虚热证C阳虚证D阴虚证仃?耳背红络常提不( ) A热毒上攻B麻疹先兆C阴寒内盛D气血亏虚18?鼻柱溃陷可能提示() A哮喘病B酒鼻査鼻C麻风病D梅毒病19?耳廓萎缩常见于() A肾气不足B邪气充盛C肾精耗竭D血瘀日久20?鼻流浊涕常见于()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阳毒热深D肺胃蕴热21.口振常见于() A伤寒B破伤风C中风D动风 22?唇色深红常见 ( ) 于 A煤气中毒B热盛/热极C血瘀证D寒盛/痛极 23?患者睑面先 发肿迅速常见于() 肿, A心肾阳衰B脾肾阳虚C风水犯肺D风邪中络 一、多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包括()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2?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查B诊法合参C病证分离D病证结合3.望诊包括() A全身望诊B局部望诊C望排泄物D望小儿指纹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