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组态王完成小车的移动

用组态王完成小车的移动
用组态王完成小车的移动

目录

0前言 (1)

1设计步骤和方法 (2)

1.1任务分析 (2)

1.2设计步骤 (2)

1.3构造变量 (4)

1.4动画连接 (6)

1.5后台语言 (7)

2运行和调试 (9)

3结束语 (11)

4参考文献 (12)

2)整体效果

新建画面的方法:单击工程浏览器左边“工程目录显示区”中“画面”项,右面“目录内容显示区”中显示“新建”图标,鼠标双击该图标,弹出“新画面”对话框。

图形制作如图1.1所示

图1.1

3.

图1.2

3.设置完成好,单击“确定”。

4.用类似的方法建立其他变量。

2)水平位置变量的设置

图1.3

1.4动画连接

1)小车的连接

1.在画面上双击小车图形,弹出该对象的动画连接对话框。2单击水平移动弹出水平移动对话框,

图1.4

2运行和调试

1.点击文件下拉栏“全部存”

2.右击选择“切换到View”

3.从画面打开所设计的实例。

4.按要求进行试验,运行结果如图

图1.5

图1.6 5调试结果符合要求,设计正确

智能避障小车

目录 1. 绪论 (5)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6) 2.1 主控系统 (6) 2.2寻迹模块 (7) 2.3 避障模块 (8) 2.4 机械系统 (10) 2.5 电源模块 (10) 3. 硬件设计 (12) 3.1总体设计 (12) 3.2驱动电路 (12) 3.3 PWM控制技术分析 (13) 3.4检测模块 (13) 4. 软件设计 (15) 4.1系统软件设计说明 (15) 4.2程序框图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程序清单 (19)

摘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自主移动机器人以其活性和智能性等特点,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来越广泛。自主移动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系统感知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 在复杂的已知或者未知环境中自主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在多种探测手段中, 超声波传感器与光电寻迹系统由于具有成本低, 安装方便, 不容易受电磁、光线、被测对象颜色、烟雾等影响, 时间信息直观等特点, 对于被测物处于黑暗、有灰尘、烟雾、电磁干扰、有毒等恶劣的环境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超声波检测模块;光电寻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ics,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manufacture and society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flexible and intelligent.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sense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ir states with a variety of sensor systems’help. They walk in the complex and known or unknown environment to complete tasks. Moreover, among the methods of detection, ultrasonic wave sensors and photoelectric components are low cost, easy to installation, not susceptible to electromagnetic, light, objects’ color s and smoke, and easy to see time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y can be used in the darkness, dust, smok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oxic and other harsh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component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 of mobile robots. Keyword: Intelligent Car,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Ultrasonic Wave Component,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智能搬运,小车讲解

智能搬运小车 摘要: 关键词:单片机,PWM,光电传感器,运货小车 1.引言 1.1智能搬运小车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运货是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过程,人工运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多,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智能搬运小车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2智能搬运小车的功能介绍: 智能搬运小车希望能够希望得到可以自动抓取货物,循迹行进,自动卸货物的功能。 2.总体方案及论证 2.1系统结构框图: 图1.系统结构框图 2.2具体设计: 整个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机械手

模块、模拟电源模块、小车车体。将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固定在小车上端;光电电传感器安装在小车底部;将机械手安装在小车上部的前端;车架结构选择铝板。 2.2.1系统机械部分 采用铝板安装设计图纸自行加工。即根据图纸首先用剪床剪得合适大小的铝板,再用钳工和折床将铝板做成合适的形状,再用钻床钻孔,用车床加工轴,用铣床加工轴套,最后安装即可得到所需的机械部分。 图2.小车底盘 图3.轴承座

智能搬运小车

智能搬运小车 摘要: 设计一个轮式小型机器人,在比赛场地里移动,将不同颜色、形状或者材质的物体分类搬运到不同的对应位置。比赛的记分根据机器人将物体放置的位置精度和完成时间来决定分值的高低。它模拟了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自动化物流系统实际工作过程。 关键词:单片机,PWM,光电传感器,运货小车 1.引言 1.1智能搬运小车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运货是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过程,人工运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多,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智能搬运小车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2智能搬运小车的功能介绍: 智能搬运小车希望能够希望得到可以自动抓取货物,循迹行进,自动卸货物的功能。 2.总体方案及论证 2.1系统结构框图:

图1.系统结构框图 2.2具体设计: 整个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机械手模块、模拟电源模块、小车车体。将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固定在小车上端;光电电传感器安装在小车底部;将机械手安装在小车上部的前端. 2.2.1系统布局部分

智能搬运小车( 完整 )

智能搬运小车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080813班 摘要: 关键词:单片机,PWM,光电传感器,运货小车 1.引言 1.1智能搬运小车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运货是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过程,人工运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多,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智能搬运小车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2智能搬运小车的功能介绍: 智能搬运小车希望能够希望得到可以自动抓取货物,循迹行进,自动卸货物的功能。 2.总体方案及论证 2.1系统结构框图:

89C52单片机 PWM 波 直流稳压电 源 减速直流电 机光传感器自动循迹舵机 夹取货物 电压比较器 图1.系统结构框图 2.2具体设计: 整个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机械手模块、模拟电源模块、小车车体。将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固定在小车上端;光电电传感器安装在小车底部;将机械手安装在小车上部的前端;车架结构选择铝板。 2.2.1系统机械部分 采用铝板安装设计图纸自行加工。即根据图纸首先用剪床剪得合适大小的铝板,再用钳工和折床将铝板做成合适的形状,再用钻床钻孔,用车床加工轴,用铣床加工轴套,最后安装即可得到所需的机械部分。

基于光电导航的智能移动测量小车

基于光电导航的智能移动测量小车 1.驱动轮 前轮亦为驱动轮,其决定小车能否灵活拐弯的关键部分。这辆小车和汽车不同,不是靠摆舵来控制转弯,而是靠左右后轮速度差来实现转弯控制。小车的 两前轮是靠舵机进行驱动的。通过两路PWM波实现对其的控制。只要调整PWM 波的占空比即可控制舵机的转速。当小车左轮的速度高于右轮时,小车右转弯;反之,当小车右轮的速度高于左轮时,小车左转弯。 小车后轮属从动轮,质地较硬,其与地面磨擦力较小,与其动力相比可以 忽略不记。所以它可以自由偏移,而不影响小车的转向. 2舵机 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它接收一定的控制信号,输出一定的角度,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在微机电系统和航模中,它是一个基本的输出执行机构。电源线和地线用于提供舵机内部的直流电机和 控制线路所需的能源.电压通常介于4~6V,一般取5V。注意,给舵机供电电 源应能提供足够的功率。控制线的输入是一个宽度可调的周期性方波脉冲信号,方波脉冲信号的周期为20 ms(即频率为50 Hz)。当方波的脉冲宽度改变时,舵机转轴的角度发生改变,角度变化与脉冲宽度的变化成正比。

3反射式红外传感器 反射式红外传感器ST188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广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检测距离可调整范围为4-15mm;采用非接触检测方式。反射式红外传感器中包含一个发射器LED和一个光探测器(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着两个元件被封装在同一个塑料壳体中,并且排列成适合他们工作的理想位置。LED发出的一束光被一个表面反射后又回到探测器中。 图1.4是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封装在矩形壳体中的是发射器LED(由左侧的白色方块表示)和探测器装置(在右侧)。虚线表示光线从发射器LED中发出并反射回探测器;探测器检测到的光强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而这一光强就是传感器的输出值。 如图所示,选通信号(高电平)经过三极管扩流后送到传感器的K脚,如果检测到黑线,传感器C脚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

智能小车

摘要 本文基于Arduino、51duino设计了一种能够智能移动避障及智能抓取分拣货物的机械装置,由电源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调试模块、MCU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WIFI模块、51duino机器人驱动板模块、Robot-Eyes高清摄像头等模块组成。本文主要从硬件与人机交互方面来解释如何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障碍物,并实现自动避障的功能;如何利用无线传输与相应的传感器使得抓取装置更好的抓取货物,从而突出该机械装置的优越性。 关键词:智能小车单片机避障摄像人机交互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引言 智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成为一个引领时尚前沿的代名词,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等已经在工业,军事中得到广泛的作用,在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领域,如深海探测,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智能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智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整个系统设计集中运用了自动化控制、传感技术、导航、电子、电气、PC机、机械、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知识[2],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以后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会愈发广泛,如在航天航空技术、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微电子技术、制造与维修技术、农业自动化、生物医学等领域会有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3]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工作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其中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其需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障碍物,实现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并做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智能小车设计与开发涉及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它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现代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功能等基本功能。 日本目前投入市场的不再是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微型机器人汽车也正在逐步的进入市场。日前由日本科研人员研发的两款微型机器人汽车与大众见面,汽车内安装有最尖端的视觉识别系统,通过内部的摄像头与传感器能够使小车自动识别障碍物,从而避免碰撞,并判断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将小车的这种自动识别系统应用到汽车工业领域去,这将为陷入低靡的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4]。 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微纳米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31 姓名:初清晨 学号: 2013131013 同组成员:孟庆阳张轩 指导老师:王艳春 日期: 2015年12月24日

组员分工 1、组长:张轩,实物焊接,报告整理,程序设计 2、组员:孟庆阳,实物焊接,仿真测试,报告整理 3、组员:初清晨,实物焊接,报告整理,仿真测试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2) 1.1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2) 1.2智能小车的现状 (3)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3) 2.1 主控系统 (3) 2.2 电机驱动模块 (4) 2.3 循迹模块 (5) 2.4 避障模块 (6) 2.5 机械系统 (7) 2.6电源模块 (7) 第三章硬件设计 (7) 3.1 AT89S52单片机的简介 (8) 3.2总体设计 (11) 3.3驱动电路 (12) 3.4信号检测模块 (13) 3.5主控电路 (14) 第四章软件设计 (15) 4.1主程序框图 (15) 4.2电机驱动程序 (15) 4.3循迹模块 (16) 4.4避障模块 (20) 结束语 (25) 致谢 (26) 附录一循迹加红外避障综合程序 (28) 附录二实物图 (32)

摘要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用途。智能电动小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它的行进、循迹、停止的精确控制以及检测数据的存储、显示,无需人工干预。因此,智能电动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本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加电机驱动电路和红外遥控及循迹模块还有红外接收一体化传感器设计而成,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运用红外遥控器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启动和停止。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9110;红外对管 Intelligent tracking and obstacle-avoid car Abstract:Based infrared detection of black lines and the road obstacles, and use a STC89C52 MCU as the controlling core for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A electronic drived, which can automatic track and avoid the obstacl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which, the car is drived by the L298N circuit, its speed is controlled by the output PWM signal from the STC89C52. Keywords: Smart Car; STC89C52 MCU; L298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智能小车寻迹论文

绪论 在当前的这个环境,随着不断进步的生产技术,各个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智能车辆或者与智能车辆相关的产品已经开始成为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关键设备,这其中主要包括了物流、运输等系统。所以,智能车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智能车辆的开发和设计进行积极的研究。 智能小车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综合系统。智能小车包含了多种高新科技的系统,而这些系统又运用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其中包括了对环境的探测、传感,对运行路线的决策、计算,以及信息通讯和自动控制行驶等多种功能。简单的来讲,智能小车就是将双腿变成了的多个轮子的移动机器人。所以,智能小车在机械和电路的设计方面,都要比其他智能机器人的运行也更稳定,也更加简单。另外,由于智能小车的优点就在于控制简便,运行稳定,所以对智能小车的行驶的速度与方向之间的配合就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首先,小车可以通过传感器来获取当前道路状况,然后将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再结合小车当前的行驶状态,迅速地进行计算,对小车的行驶的方向和行车的速度进行快速的调整改变,进而对目标道路进行迅速准确的跟踪。 1.开发概述 1.1 研究现状 移动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06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1]。从此,移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无到有,数量开始不断的增多。 在目前的环境下,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在一直的加深,在未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智能小车系统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智能小车将会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地越来越频繁。 1.2 选题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发的开始关注一些研发人工智能产品的情况。智能小车可以在各种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代替人们进行一些复杂的任务,例如排雷防爆,矿区检测,狭窄的地方进行货物搬运等。正是由于这种智能小车设备有非常多的运用前景,所以对智

简易智能循迹定位小车

简易智能循迹定位小车 移动机器人正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市场上的遥控汽车都价格昂贵,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用户自己利用单片机开发一个玩具小车,利用手机蓝牙来进行控制,完成循迹和定为功能,可以更好地增加用户的娱乐性,参与感和动手能力。 1 整体设计 该设计使用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管等分立元件组成探头,并使用LM399电压比较器,防止临界输出抖动作为核心器件构成中控电路。超声波通过发射信号到收到的回响信号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得到距离,来完成避障的功能。GPS定位通过C3-470模块来获得小车位置的经纬度,LCD液晶可以通过按键来选择所需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来控制小车。 2 硬件设计 2.1 循迹模块 用于探测黑线的位置,位于车头前端,由若干个光电管组成,通过反射红外线的变化判断黑线的有无。当被检测物体是白色时,由于白色将光线反射回来,接收管导通,输出低电平。当被检测物体是黑色时,由于黑色会吸收大量光线,那么反射回来的光线就少,接收管不导通,输出高电平。设计者可以用黑色绝缘胶带进行路线的设计。 2.2 超声波避障模块 为了保证小车的安全,加入了避障模块,使用的是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它可提供2cm-400cm的非接触式距离感测功能,测距精度可达到3mm;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电路。 2.3 电源模块 本智能车系统工作电压有+5V和7.2V两种电压,由7.2V

/2000mAh的Ni-Cd蓄电池组直接给驱动电机和转向舵机供电。5V 给车速传感器、MCU以及光电传感器供电,5V电源的实现是通过电源管理芯片LM2575-5.0来实现的。舵机转向模块,通过一定占空比的方波控制舵机转过的角度,舵机具有力矩大,响应速度快等特点[4-5]。电机驱动模块,由于单片机输出的电流有限,无法直接驱动电机进行工作,因此需要通过专用的电路进行驱动,只要单片机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便可控制电机工作,较为常用的H桥驱动芯片L298N 。 2.4 蓝牙模块 本设计选择HC-05 嵌入式蓝牙串口通讯模块,进行小车与手机之间的通信,从而使得用户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小车的运动轨迹。先用电脑蓝牙连接其模块,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运用AT 指令来设置相应的波特率,用户名,密码和其他相应的指令。然后连接单片机RX 、TX 运用异步串行通讯经过串口中断来发送命令控制小车。需要注意的是,运行本模块可设置为主机或从机,主机能和从机配对通信,从机与从机之间或主机与主机之间不能通信。 3 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果在循迹小车上加入一些新的路径识别算法,将会让小车更加智能。这样开发出来的自动循迹小车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用户体验得以提高,市场前景良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前景。

(完整版)智能小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目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06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 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多,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地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及白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进。智能车辆在原有车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智能化技术设备: (1)计算机处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来自摄像机所获取的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析、识别等工作; (2)摄像机,用来获得道路图像信息; (3)传感器设备,车速传感器用来获得当前车速,障碍物传感器用来获得前方、侧方、后方障碍物等信息。 智能车辆技术按功能可分为三层,即智能感知/预警系统、车辆驾驶系统和全自动操作系统团。上一层技术是下一层技术的基础。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1)智能感知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得车辆自身、车辆行驶的周围环境及驾驶员本身的状态信息,必要时发出预警信息。主要包括碰撞预警系统和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碰撞预警系统可以给出前方碰撞警告、盲点警告、车道偏离警告、换道/并道警告、十字路口警告、行人检测与警告、后方碰撞警告等.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 2 包括驾驶员打吨警告系统、驾驶员位置占有状态监测系统等。 (2)辅助驾驶系统,利用智能感知系统的信息进行决策规划,给驾驶员提出驾驶建议或部分地代替驾驶员进行车辆控制操作。主要包括:巡航控制、车辆跟踪系统、准确泊车系统及精确机动系统。 (3)车辆自动驾驶系统,这是智能车辆技术的最高层次,它由车载计算机全部自动地实现车辆操作功能。目前,主要发展用于拥挤交通时低速自动驾驶系统、近距离车辆排队驾驶系统等。 这种智能小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侦察与环境探测 现代战争对军事侦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军事侦察的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敌方的突然袭击,并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多用途的侦察器材和探测

智能小车说明书

基于STC12C5A60S2 单片机智 能轮式小车设计 摘要:以STC12C5A60S2 单片机为核心,由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组成,完成路面信息检测、循迹,寻找火源,直流电机控制等功能。 路面信息检测、循迹采用红外光电寻迹传感器判断接收地面反射光线的方式反馈,通过高低电平来进行路面检测、路径判断;寻找火源采用火焰传感器判断火源所在方位;电机直流驱动则用来保证小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12C5A60S2 单片机、红外传感器、循迹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直流电机

目录 引言 (2) 一.总体设计方案 (3) 1.1 设计方案论证 (3) 1.2 方案的总体设计框图 (3) 二.硬件模块设计 (3) 2.1 硬件模块组成 (3) 2.2 中央处理器模块 (3) 2.3传感器模块 (4) 三.功能介绍 (6) 四.软件设计 (6) 五.参考文献 (14)

引言 只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块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更高的目标。 本次设计一智能小车,小车能够沿着特定轨迹行驶,躲避障碍物并能准确寻找到火源,发出警告功能。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单片机和各种传感器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等基本操作。通过这些基本功能再加上相关的传感器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的智能小车。这里在履带式小车上加装红外反射、循迹、火焰传感器,在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管理和相关程序的控制下,能完成自动循迹及在复杂地形的迷宫中寻找出路的功能。 作品可以作为高级智能玩具,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习嵌入式控制的强有力的应用实例,该系统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设计(一)——智能循迹小车

开放性实验报告智能循迹小车 姓名:党树林 学号:06124143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赵勇 时间:2013.9.17--2013.12.02

目录 1.系统功能介绍 (2) 2.设计要求与任务 (2) 3.系统硬件设计 (2) 3.1舵机模块 (2) 3.2数码管计数 (2) 3.3循迹接收模块 (3) 3.4避障模块 (3) 3.5 单片机硬件最小系统 (3) 4.实验演示结果 (3) 5.实验总结 (4) 附录一 (4)

1.系统功能介绍 本设计采取以单片机为最小系统,小车内部电路结构由舵机模块,数码管计数模块,遥控接收模块,循迹模块、避障这五大部分组成。舵机模块主要是利用脉冲信号控制舵机进行360度旋转。数码管计数模块通过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数显示。遥控接收模块通过遥控控制小车进行各个方位的行进。循迹模块主要是小车可以自主沿着黑色的轨迹行进。避障模块当检测到障碍物之后主动改变原来方向,避开障碍物后继续前进。 2.设计要求与任务 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掌握基本电路设计技巧和C程序设计。 掌握数码管、舵机等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设计并灵活调试小车的各方面行进功能。 3.系统硬件设计 3.1舵机模块 PWM信号进行控制,获得一个直流偏置压。该输出的PWM波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利用占空比的变化改变舵机的位置。给它提供一定的脉宽,它的输出轴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应的角度上,无论外界转矩怎样改变,直到给它提供一个另外宽度的脉冲信号它才会改变输出角度到新的对应的位置上。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20ms,宽度 1.5ms 的基准信号,有一个比较器,将外加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判断出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机的转动信号。 3.2数码管计数 数码管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其实共阴极就是将八个LED的阴极连

毕业设计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31 姓名:初清晨 学号: 13 同组成员:孟庆阳张轩 指导老师:王艳春 日期: 2015年12月24日

组员分工 1、组长:张轩,实物焊接,报告整理,程序设计 2、组员:孟庆阳,实物焊接,仿真测试,报告整理 3、组员:初清晨,实物焊接,报告整理,仿真测试

目录

摘要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用途。智能电动小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它的行进、循迹、停止的精确控制以及检测数据的存储、显示,无需人工干预。因此,智能电动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本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加电机驱动电路和红外遥控及循迹模块还有红外接收一体化传感器设计而成,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运用红外遥控器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启动和停止。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9110;红外对管 Intelligent tracking and obstacle-avoid car Abstract:Based infrared detection of black lines and the road obstacles, and use a STC89C52 MCU as the controlling core for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A electronic drived, which can automatic track and avoid the obstacl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which, the car is drived by the L298N circuit, its speed is controlled by the output PWM signal from the STC89C52. Keywords: Smart Car; STC89C52 MCU; L298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第一章绪论 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视觉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的各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的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视觉需要通过大量的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的目标。视觉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是摄像管或CCD,目前的CCD已能做到自动聚焦。但CCD传感器的价格、体积和使用方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不要求清晰图像只需要粗略感觉的系统中考虑使用接近觉传感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