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学试卷5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试卷5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试卷5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试卷5答案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C 、D

(本大题分5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50分)

1、VT 1截止 ............................................................................................................................... VT 2饱和 ..................................................................................................................................... VT 3放大 ...................................................................................................................................

2、1.C , C , A , C ...................................................................................................

2.B , B , C , C .......................................................................................................

3.C , A , C , A ...........................................................................................................

3、C ............................................................................................................................................ B .................................................................................................................................................. C ................................................................................................................................................

4、1.B ......................................................................................................................................

2.A ............................................................................................................................................

3.B ............................................................................................................................................

4.A ............................................................................................................................................

5、

0R =2Ω

0R R ==2Ω时获得最大功率

2142OC max ==R U P W

=η16.7%

.....................................................................................................................................................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者打“”,错者打“”

(本大题12分,)

1、1. ? ...............................................................................................................................

2. √ ......................................................................................................................................

3. √ ......................................................................................................................................

4. √ ......................................................................................................................................

5. √ ......................................................................................................................................

三、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本大题分2小题, 每小题12分, 共24分)

1、1.C 1接反, R c 从N 点接到M 点,VD Z 接反,VT 1、VT 2应接成:

..................................................................................................................................................... 2.()V 18BE3Z 2

21O =++=U U R R R U ...................................................................................

2、1.R 1太小。 ........................................................................................................................

2.R 2太大。 ..............................................................................................................................

3.VT 1、VT 4 最大耗散功率取值太小。 ...............................................................................

4. 电源电压V CC 取值太小。

四、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7分 )

()u t s sin =+1820ωV 单独作用

R

u s

L 2

L 1

'2

恒定电压18V 作用下,i 2

02=A, 20sin ωt V 作用下, I 2m j5.25

=∠?+2009 =192

3026..∠-?A ()∴'=+-?i t 22192

.sin 30.26ω A ()i t s sin 3+60=?9ωA 单独作用

313611

ωωL C ==Ω()∴''==?i i t 293s sin +60ω A

()()[]

∴='+''=+-?+?i i i t t 2222192

9.sin 30.26sin 3+60ωω

五、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7分 )

V 35OC =U Ω=50R A 5=I A 7=I 时,0=R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2018年4月电子电路EDA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D 5.A 6.C 7.A 8.B 9.C10.D 11.A12.A13.B14.D15.B 、名词解释题 16. 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 17. 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 18. 知识产权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 ) 三、判断改错题 19. 对。 20. 对。 21. 错。交换“硬IP Core”和“软IP Core”的位置 22. 错。将“功能仿真”改为“时序仿真” 四、简答题 23. 传统的设计方法都是自底向上的,即首先确定可用的元器件,然后根据这些器件进行逻辑设计,完成各模块后进行连接,并形成系统,最后经调试、测量看整个系统是否达到规定 的性能指标。 这种设计方法常常受到设计者的经验及市场器件情况等因素的限制,且没有明显的规律 可循。另外,系统测试在系统硬件完成后进行,如果发现系统设计需要修改,则需要重新制作电路板,重新购买器件,重新调试与修改设计。整个修改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经费。再者,传统的电路设计方式是原理图设计方式,而原理图设计的电路对于复杂系统的设计、阅读、交流、修改、更新和保存都十分困难,不利于复杂系统的任务分解与综合。 基于EDA技术的所谓“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并行工程和“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使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产品生成周期的诸多方面,包括质量、成本、开发时

间及用户的需求等。 该设计方法首先从系统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功能划分和结构设计,由于采用高级语言描述,因此能在系统级采用仿真手段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然后再逐级设计底层的结构,用VHDL、Verilog HDL 等硬件描述语言对高层次的系统行为进行电路描述,最后再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的网表,其对应的物理实现级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专用集成电路。“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EDA开发工具支撑。 (2) 采用系统级、电路级和门级的逐级仿真技术,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进而修改设计方 案。 (3) 现代的电子应用系统正向模块化发展,或者说向软、硬核组合的方向发展。对于以往成功的设计成果稍作修改、组合就能投入再利用,从而产生全新的或派生的设计模块。 (4) 由于采用的是结构化开发手段,所以可实现多人多任务的并行工作方式,使复杂系统的设计规模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5) 在选择器件的类型、规模、硬件结构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24.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IC行业的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使用IP Core能更快地完成大规模电路的设计;利用IP Core可使设计师不必了解设计芯片所需要的所有技术, 从而降低了芯片设计的技术难度;调用IP Core能避免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工程师的负担; 复制IP Core是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的。因此,使用IP Core称为目前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5. 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仿真的地位十分重要,行为模型的表达、电子系统的建模、逻辑电路 的验证及门级系统的测试等,都离不开仿真。完成设计输入并成功进行编译仅能说明设计符合一定的语法规范,并不能说明设计功能的正确性,因为在芯片内部存在着传输延时,工作时并不一定严格按照程序运行。此外,在高频的情况下,对时钟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实际运行的结果与程序往往不相符或毛刺过多,只有通过仿真才能了解 程序在芯片内部的工作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和需要进行修改和优化,以便于在成品前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完善设计。所以,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需要进行系统仿真。 26. CPLD中的逻辑单元采用PAL结构,由于这样的单元功能强大,一般的逻辑在单元内均可 实现,故互连关系简单,一般通过集总总线即可实现,与FPGA同样集成规模的芯片相比内 部触发器的数量较少。逻辑单元功能强大的CPLD还具有很宽的输入结构,适用于实现高级 的有限状态机,如控制器等,这种系统逻辑复杂,输入变量多,但对触发器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FPGA逻辑单元采用查找表结构,每单元只有一个或两个触发器,这样的工艺结构占用芯片面积小、速度高,每块芯片上能集成的单元数多,但逻辑单元的功能较弱。要实现一个较复杂的逻辑功

《运筹学、运筹学(一)》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末考查试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

三、已知线性规划问题(10分) Max Z =1X+2X -1X+2X+3X≤2 -21X+2X-3X≤1 1 X,2X,3X≥0 试用对偶理论证明上述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界解。 证明:所给问题的对偶问题为 Min W=21Y+2Y -1Y-22Y≥1 1 Y+2Y≥1 1 Y-2Y≥0 -1Y-22Y≥1 显然约束条件中-1Y-22Y≥1不成立,即此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因此所给问题无最优解,它只可以是无界解或者无可行解。然而X=(0,0,0)显然是它的可行解,因此它必定有无界解。 四、已知线性规划问题(15分) max f =2x 1-x 2 +x 3 s.t. x 1+x 2 +x 3≤6 x 1+2x 2≤10 x 1≥0,x2≥0,x3≥0 的最优单纯形表如下

?? ,(2分) 则 ,将 代替最优表中的 , (4分) 由此可知:最优解产生了变化,且最优解为T X )0,0,3,0,4(*=。(2分) (1) 写出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2) 用最小元素法找出初始基本可行解; (3) 求出初始基本可行解的检验数,找出闭回路,确定调整量;

(4分) 205 55005201500*=?? ?? ? ??=f X (3分)

从而得最优指派: 最少的耗时数z=4+4+9+11=28。 八、已知网络如下图,每条有向边上数组为(cij ,fij )(15分) . (1)向x 为何值时,网路上流为可行流?(2)求网络的最大流、最大流量。(3)证明(2)中得到的结论。(题中k=考生学号最后一位.0号写成10) (1) - +=22f f .41=+∴x 3=∴x (3分) (2)网路上增流链Ⅰ:(令k=1) t s v v v v )2,4()0,1()3,6(31; 调整量θ=1,调整后, t s v v v v )3,4()1,1()4,6(31(2分) 网络上增流链Ⅱ: t s v v v v v )3,4()3,5()1,1()4,6(321; 调整量θ=1。调整后, 乙 丙 丁 俄 日 英 德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doc

运 筹 学 考 卷 1 / 51 / 5

考试时间: 第十六周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评卷得分 : 名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表示正确 姓 答案的字母写这答题纸上。(10 分, 每小题2 分) 1、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j 0 ,在 线 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D. 为无界解 2、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号 A.b 列元素不小于零B.检验数都大于零 学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3、在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设产地为m 个,销地为n 个,那么基可行解中非 零变量的个数() 订 A. 不能大于(m+n-1); B. 不能小于(m+n-1); C. 等于(m+n-1); D. 不确定。 4、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A. d 0 B. d 0 C. d 0 D. d 0,d 0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业 A.如果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存在可行解 专 B.如果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则原问题也一定无可行解 装 C.在互为对偶的一对原问题与对偶问题中,不管原问题是求极大或极小,原 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都一定不超过其对偶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 D.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原问题有无界解,那么其对偶问题必定无可行解 : 院

学 2 / 52 / 5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8 分,每 小题2 分) 1、如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对应可行域边界上的一个点。() 2、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比列原则选取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 个基变量的值为负。() 3、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惟一的对偶问题。() 4、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最偶问题也一定具有无穷多最优解。 ()5、运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求解结果也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 一:有惟一最优解,有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 6、如果运输问题的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再乘上那个一个常数k , 最有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 7、目标规划模型中,应同时包含绝对约束与目标约束。() 8、线性规划问题是目标规划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9、指派问题效率矩阵的每个元素都乘上同一常数k,将不影响最优指派方案。() 三、解答题。(72 分) max z 3x 3x 1 2 1、(20分)用单纯形法求解 x x 1 2 x x 1 2 4 2 ;并对以下情况作灵敏度分析:(1)求 6x 2 x 18 1 2 x 0, x 0 1 2 5 c 的变化范围;(2)若右边常数向量变为2 b ,分析最优解的变化。 2 20 2、(15 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x 2x 3x 4x 1 2 3 4 s. t. x 2x 2x 3x 20 1 2 3 4 2x x 3x 2x 20 1 2 3 4 x x x x , , , 0 1 2 3 4 其对偶问题最优解为y1 1.2, y2 0.2 ,试根据对偶理论来求出原问题的最优解。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电路与电子学答案王文辉第3版

电路与电子学答案王文辉第3 版

电路与电子学答案王文辉第3 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 1、l=3A,U=4V 2、U=2V 3、(a)耗能=120W 释放能量=120W , (b)耗能 =122W 释放能量=122W i 壬 125 4、 l=2.8A U=10V 5、 l=0.5A U=9.6V 6、 U=-45V 7、 U=-4V U=8V I=18A P=1012.5W (a) 1 1 1 1 U S1 ( )U A U B 岂-I S3 R 1 R 2 R 3 R 3 R 1 1 1 1 1 U R 3 A (丄」 (b) R 3 R 4 R 5 R 5 1 1 1 (2 4 心蔦 U B 1 1 U A (丁 1)U B 4 4 1 ?2U 4-I 10、 11、 1 1 1 ( )U A - U B R 1 R 2 R 4 R 2 R 4 R 1 1 1 1 1 U S3 U A -( )U B U c = I S 3 竺 R 2 R 2 R 3 R 3 R 3 1U 1 U C U ^1 _ I S1 … I S3 R 3 U=1.2V

14、U= —1/9 V I=17/7 A 15、I=19A 16、(a)U oc =8V R eq =16 Q (b) R eq =10/7Q 17、(a)U oc =15V R eq =12.5Q (b) V R eq = — 0?6 Q 18、 U=1.2V 19、I=0.5A 20、 (a)R L =R eq =6 Q 13、l=7A U=14V U oc =26/7 V U oc = — 4.8 \max =37.5W P=0.16W (a)R L =R eq =9 Q P Lmax = 4/9W 21、 R eq = 400 Q l=0?04A U=4V P Lmax = 0.25W 22、 U OC =1 ?25V R eq =1 ?25Q 第二章习题答案 2-1 (a ) u ci (0 )=100V i L (0 )=0A i 2 (0 )=0A u c2 (0 )=0V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

运筹学考卷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装 订 线 考试时间: 第 十六 周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表示正确 答案的字母写这答题纸上。(10分, 每小题2分) 1、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0j σ≤,在 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D. 为无界解 2、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 A .b 列元素不小于零 B .检验数都大于零 C .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 .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3、在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设产地为m 个,销地为n 个,那么基可行解中非零变量的个数( ) A. 不能大于(m+n-1); B. 不能小于(m+n-1); C. 等于(m+n-1); D. 不确定。 4、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 A. 0d +> B. 0d += C. 0d -= D. 0,0d d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 .如果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存在可行解 B .如果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则原问题也一定无可行解 C .在互为对偶的一对原问题与对偶问题中,不管原问题是求极大或极小,原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都一定不超过其对偶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 D .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原问题有无界解,那么其对偶问题必定无可行解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

2010 至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运筹学 试卷B 参考答案 (本题20分)一、考虑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 Min z=6X 1+4X 2 约束条件: 2X 1+X 2 ≥1 3X 1+4X 2≥3 X 1 , X 2 ≥ 0 (1) 用图解法求解,并指出此线型规划问题是具有惟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或无 可行解; (2) 写出此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 (3) 求出此线性规划问题的两个剩余变量的值; (4) 写出此问题的对偶问题。 解:(1)阴影部分所示ABC 即为此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其中,A (0,1),B (1,3/4),C (1/5,3/5)。显然,C (1/5,3/5)为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因此,该线性规划问题有唯一最优解,最优解为:121/5,3/5,*18/5x x z ===。 ——8分。说明:画图正确3分;求解正确3分;指出解的情况并写出最优解2分。 (2)标准形式为: 121231241234 min 6421 343,,,0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X 1 X 2 A B

——4分 (3)两个剩余变量的值为:340 x x =??=? ——3分 (4)直接写出对偶问题如下: 12121212 max '323644,0z y y y y y y y y =++≤?? +≤??≥? ——5分 (本题10分)二、前进电器厂生产A 、B 、C 三种产品,有关资料下表所示: 学模型,不求解) 解:设生产A 、B 、C 三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x 1,x 2和x 3,则有:——1分 123123123123123max 810122.0 1.5 5.030002.0 1.5 1.21000 200250100,,0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14分,目标函数和每个约束条件2分 (本题10分)三、某电子设备厂对一种元件的年需求为2000件,订货提前期为零,每次 订货费为25元。该元件每件成本为50元,年存储费为成本的20%。如发生供应短缺,可在下批货到达时补上,但缺货损失费为每件每年30元。要求: (1)经济订货批量及全年的总费用; (2)如不允许发生供应短缺,重新求经济订货批量,并同(1)的结果进行比较。

电子电路第十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十二 12-1 写出题图12-1所示逻辑电路输出F 的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逻辑功能。 解:由电路可直接写出输出的表达式为: 301201101001301201101001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F +++==??? 由逻辑表达式可以看出: 当A 1A 0=00 F =D 0 A 1A 0=01 F =D 1 A 1A 0=10 F =D 2 A 1A 0=11 F =D 3 这个电路的逻辑功能是,给定地址A 1A 0以后,将该地址对应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F 。 12-2 组合逻辑电路如题图12-2所示。 (1)写出函数F 的表达式; (2)将函数F 化为最简“与或”式,并用“与非”门实现电路; (3)若改用“或非”门实现,试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解:(1)逻辑表达式为:C A D B D C B A F += (2)化简逻辑式 C A D B D B C A C A D B D C A D B C A D C B BC A C A D B A C A D B D C B A C A D B D C B A F +=+++++=++++++=++++=+=?)1()1())(()( 这是最简“与或”表达式,用“与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12-2-1,其表达式为: C A D B F ?= (3)若用“或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12-2-2,其表达式为: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F +++=+++=++=+=))(( 由图可见,对于同一逻辑函数采用不同的门电路实现,所使用的门电路的个数不同,组合电路的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应根据具体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门电路可使电路的复杂程度不同。 A A 3210 题图12-1 习题12-1电路图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用于09级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的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0j δ≤,但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D )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最优解 C .为无界解 D .无可行解 2.对于线性规划 12 1231241234 max 24..3451,,,0z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 ++=??≥? 如果取基1110B ?? = ???,则对于基B 的基解为( B ) A.(0,0,4,1)T X = B.(1,0,3,0)T X = C.(4,0,0,3)T X =- D.(23/8,3/8,0,0)T X =- 3.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小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C ) A .b 列元素不小于零 B .检验数都大于零 C .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 .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4. 在n 个产地、m 个销地的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 D )是错误的。 A .运输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 B .基变量的个数是数字格的个数 C .非基变量的个数有1mn n m --+个 D .每一格在运输图中均有一闭合回路 5. 关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若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也为无界解 B .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C .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必存在可行解 D .若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 6.已知规范形式原问题(max 问题)的最优表中的检验数为12(,,...,)n λλλ,松 弛变量的检验数为12(,,...,)n n n m λλλ+++,则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 C ) A. 12(,,...,)n λλλ B. 12(,,...,)n λλλ--- C .12(,,...,)n n n m λλλ+++--- D. 12(,,...,)n n n m λλλ+++ 7.当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合非空时一定( D ) A.包含原点 B.有界 C .无界 D.是凸集 8.线性规划具有多重最优解是指( B ) A.目标函数系数与某约束系数对应成比例。 B .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C .可行解集合无界。 D .存在基变量等于零。 9.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1231241234 2224,,,0x x x x x x x x x x ++=?? ++=??≥?,则基可行解是( D ) A.(2,0,0,1) B.(-1,1,2,4) C.(2,2,-2,-4) D.(0,0,2,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线性规划问题中,如果在约束条件中没有单位矩阵作为初始可行基,我们通常用增加 人工变量 的方法来产生初始可行基。 2.当原问题可行,对偶问题不可行时,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是 单纯形 法。 3.原问题的第1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相应的变量是 无约束 变量。 4.运输问题中,当总供应量大于总需求量时,求解时需虚设一个_销__地,此地的需求量为总供应量减去总需求量。 5. 约束121212264612420x x x x x x +≤+≥+≤,及中至少有一个起作用,引入0-1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第二版第四章答案

电路与电子学基本第二版第四章答案 4.1 解: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直流电阻,选择量程越大,通二极管的电流就减小,由二 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流急剧减小时,电压减小的很慢,所以测量出来的电阻值会大副增大。 4.2 (a) D 导通,U ab =12V (b) D 1,D 2截止,U ab =0V 改为:D 1导通,D 2截止,U ab =0V (c) D 1截止,D 2导通,U ab =-12V 4.3 (a) U=-5V I=K 10)5(5--?=1mA (b) U=-5V I=0A (c) U=3V I= K 1)5(3--=8mA (d) U=8V I=K 61212--=4mA? 4.4 图 4.5 (a) 因为30V>D 1z 的稳定电压6V ,所以D 1z 导通,D 2z 稳压,故U 0=0.7+9=9.7V (b) 因为30V> D 1z + D 2z 的稳定电压,所以D 1z 与 D 2z 都起稳压作用,故U 0=6+9=15V (c) 因为30V> D 1z 的稳定电压6V ,所以D 1z 稳定,D 2z 导通,故U 0=6+0.7=6.7V (d) 因为30V> D 1z 的正向导通电压,所以D 1z 导通,D 2z 截止,故U 0=0.7V (e) 因为30V>9V ,30V>6V ,故D 1z 起稳压作用,D 2z 截止,故U 0=6V 4.6 ① 因为12V>6V ,所以D z 稳压,故U 0=6V ,I z = K 2620--K 26=4mA<5mA ,稳压效果差 ② 因为5V<6V ,所以D z 不稳压, 有计算可知,D z 视为开路,所以U 0=5V ,I z =0mA 4.7 图 4.8 ⑴此晶体管类型为PNP 型,1为集电极,2为基极,3为发射极。 ⑵β=03 .02.1=40 4.9 (a)饱和区 (b)放大区 (c)放大区 (d)截止区 (e)放大区 (f)截止

运筹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运筹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题中描述的内容为正确者,在题尾括号内写“√”,错误者写“×”。) 1. 图解法提供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 ) 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C j-Z j ≥0,则问题达到最优。( ) 3. 在单纯形表中,基变量对应的系数矩阵往往为单位矩阵。( ) 4. 满足线性规划问题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 5.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的个数是固定的。( ) 6. 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总是与原问题目标函数相等。( ) 7.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是一一对应的。( ) 8. 运输问题的可行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一定遵循m+n-1的规则。( ) 9. 指派问题的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 ) 10. 网络最短路径是指从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权和最小的路线。( ) 11. 网络最大流量是网络起点至终点的一条增流链上的最大流量。( ) 12. 工程计划网络中的关键路线上事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往往不相等。( ) 13. 在确定性存贮模型中不许缺货的条件下,当费用项目相同时,生产模型的间隔时间比订购模型的间隔时间长。( ) 14. 单目标决策时,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一致的。( ) 15. 动态规划中运用图解法的顺推方法和网络最短路径的标号法上是一致的。 ( ) 三、填空题 1. 图的组成要素;。 2. 求最小树的方法有、。 3. 线性规划解的情形有、、、。 4. 求解指派问题的方法是。 5. 按决策环境分类,将决策问题分为、、。 6. 树连通,但不存在。 1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B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KVL体现了电路中能量守恒的法则。 2、一只100Ω,1w的电阻器,使用时电阻上的电压不得超过10 V。 3、含U S和I S两直流电源的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若I S单独作用时,R上的电流为I′, 当U S单独作用时,R上的电流为I",(I′与I"参考方向相同),则当U S和I S共同作用时,R上的功率应为(I′+I")2R 。 4、若电阻上电压u与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导G的表达式为G=-i/u 。 5、若电容上电压u与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i的瞬时VCR表达式为i=Cdu c/dt 。 6、若一阶电路电容电压的完全响应为u c(t)=8-3e-10t V,则电容电压的零输入响应 为5e-10t V 。 7、若一个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10cos(100πt+45°)V,则它的周期T为0.02s 。 8、正弦稳态电路中,一个无源单口网络的功率因数为0.5, 端口电压u(t)=10cos (100t +ψu)V,端口电流i(t)=3cos(100t-10°)A (u,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压的初相ψu 为50°或-70°。 9、若电感L=2H的电流i =2 cos(10t+30°)A (设u,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它的电压u 为40cos(10t+120°)或40sin(10t+210°) 。 10、正弦稳态L,C串联电路中, 电容电压有效值为8V, 电感电压有效值为12V, 则总电 压有效值为4V 。 11、L1=5H, L2=2H, M=1H 的耦合电感反接串联的等效电感为5H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C )1、一RL电路在振动频率为ω的正弦信号作用下,表现出来的阻抗为1+j3 Ω,当正弦信号频率变为3ω时,RL电路表现出来的阻抗为: A. 1+j Ω B. 1+j3 Ω C. 1+j9 Ω D. 1+j6 Ω ( B )2、两存在互感的线圈,已知L1=6H、L2=2H、M=2H,当线圈采用反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 A. 6H B. 4H C. 8H D. 12H ( C )3、若RLC并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ω0,则在角频率ω>ω0时电路呈现: A. 纯阻性 B.感性 C. 容性 D. 不能确定的性质

(整理)《运筹学》期末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运筹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方程和非负限制的解为 可行解 。 2、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图解法适合用于处理 变量 为两个的线性规划问题。 3、求解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的基本思想是 设立虚供地或虚需求点,化为供求平衡的标准形式 。 4、在图论中,称 无圈的 连通图为树。 5、运输问题中求初始基本可行解的方法通常有 最小费用法 、 西北角法 两种方法。 二、(每小题5分,共10分)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1)max z = 6x 1+4x 2 ?????? ?≥≤≤+≤+0 7810 22122121x x x x x x x , 解:此题在“《运筹学》复习参考资料.doc ”中已有,不再重复。 2)min z =-3x 1+2x 2 ????? ????≥≤-≤-≤+-≤+0 ,1 37210 42242212 1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解: ⑴ ⑵ ⑶ ⑷ ⑸ ⑹、⑺ ⑴ ⑵ ⑶ ⑷ ⑸、⑹

可行解域为abcda ,最优解为b 点。 由方程组? ??==+022 42221x x x 解出x 1=11,x 2=0 ∴X *=???? ??21x x =(11,0)T ∴min z =-3×11+2×0=-33 三、(15分)某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均需要A 、B 、C 三种资源,每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及单位产品销售后所能获得的利润值以及这三种资源的储备如下表所示: A B C 甲 9 4 3 70 乙 4 6 10 120 360 200 300 1)建立使得该厂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5分)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5.1 (a)因为基极通过R b 与发射极等电位,发射结零偏,所以不能放大 (b) 没有基极电阻,不能放大 (c)因为基极电位高于发射极电位,使发射结反偏,所以不能放大 (d)因为基极在动态时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e)因为当电路工作在动态时,C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f)可以 (g)因为电容C阻直导交,所以当工作在静态时,集电极无电位,故不能放大 (h)当工作在动态时,输出被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5.2 (a)放大(b)饱和(c)截止(d)放大 5.3 (1)I BQ =-0.13mA I CQ =? I BQ =-5.2mA U CEQ =-8.2V (2)若管子坏了,换上?=80的晶体管,则I CQ =? I BQ =-11.2mA, U CEQ=-0.8V<0 所以电路工作在饱和区,不能达到放大效果 5.4 (1) I BQ =0.0314mA I CQ =?I BQ =1.53mA U CEQ =8.94V改为:I BQ =0.0314mA I CQ =? I BQ =1.57mA U CEQ =8.86V (2)u A.=-43改为:-44 R i=1.1KΩR o=2 KΩ (3)u i 的有效值大于25.2mV时将出现失真,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5 (1) I BQ =20.4μA I CQ =? I BQ =1.632mA U CEQ ≈4V (2) u A.= -13.6 R i=1.6KΩR o=3.3 KΩ (3)U max o =3V (4)R b =122KΩ 5.6 (1) I BQ =24μA I EQ =1.224mA I CQ =? I BQ =1.2mA U CEQ =16.8V (2) u A.= -62.5 R i=1.2KΩR o=3 KΩ (3)U max o =1.8V U max i =28.8mV 所以U i 有效值大于28.8mV时将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7 (1) I BQ =20μA I CQ =? I BQ =1mA U CEQ ≈3.6V (2) u A.= -12.7 R i=5.8KΩR o=6 KΩ (3) 若C e 开路,则u A.= -1.21 R i=10.3KΩR o=6 KΩ 5.8 (1) I BQ =96μA I CQ =? I BQ =7.68mA U CEQ ≈-4.06V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运筹学》试题样卷(一) 一、判断题(共计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无孤立点的图一定是连通图。 2. 对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若其中一个有最优解, 另一个也一定有最优解。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4.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5.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 入变量。 6.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时,其对偶问题也有无穷 多个最优解。 7. 度为0的点称为悬挂点。 8.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9. 一个图G 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 二、建立下面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8分) 某农场有100公顷土地及15000元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农场劳动力情况为秋冬季3500人日;春夏季4000人日。如劳动力本身用不了时可外出打工,春秋季收入为25元 / 人日,秋冬季收入为20元 / 人日。该农场种植三种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并饲养奶牛和鸡。种作物时不需要专门投资,而饲养每头奶牛需投资800元,每只鸡投资3元。养奶牛时每头需拨出1.5公顷土地种饲料,并占用人工秋冬季为100人日,春夏季为50人日,年净收入900 元 / 每头奶牛。养鸡时不占用土地,需人工为每只鸡秋冬季0.6人日,春夏季为0.3人日,年净收入2元 / 每只鸡。农场现有鸡舍允许最多养1500 三、已知下表为求解某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表中54 ,x x 为松弛变量,问

(1)写出原线性规划问题;(4分) (2)写出原问题的对偶问题;(3分) (3)直接由上表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1分) 四、用单纯形法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6分) s. t. 3 x1 + x2 + x3?60 x 1- x 2 +2 x 3?10 x 1+x 2-x 3?20 x 1,x 2 ,x 3?0 五、求解下面运输问题。(18分) 某公司从三个产地A1、A2、A3将物品运往四个销地B1、B2、B3、B4,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得总运输费最小? 六、灵敏度分析(共8分) 线性规划max z = 10x1 + 6x2 + 4x3 s.t. x1 + x2 + x3 ?100 10x1 +4 x2 + 5 x3 ?600 2x1 +2 x2 + 6 x3 ?300 x1 , x2 , x3 ?0 的最优单纯形表如下: (1)C1在何范围内变化,最优计划不变?(4分) (2)b1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最优基不变?(4分) 七、试建立一个动态规划模型。(共8分)

电路与电子学习题

电路与电子学习题 一、填空题 1、元件通过端子与外电路相连,按端子的数目可将元件分为: 2、所谓电路器件是指: 3、受控源的种类: 4、每个正弦量都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 5、产生非正弦周期电压或电流的原因: 6、二极管电路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 7、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8、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9、N沟道耗尽型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区: 10、放大电路组成必须遵循的原则: 11、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1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三种解法: 13、最常用的三种耦合方式: 14、功放电路的特点: 15、集成电路的特点: 16、差动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二、名词解释 1、电功率 2、直流电压 3、等效变换 4、支路电流分析法 5、节点电位分析法 6、戴维南定理 7、受控源 8、电路的全响应 9、平均功率 10、半导体 11、共价键 12、漂移运动 13、共基接法 14、负载 15、放大电路计算分析法 16、最大输出电压幅值 三、简答题 1、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2、叠加原理及其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3、用旋转矢量表示正弦量的方法 4、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5、并联谐振的特点

6、作为一个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晶体管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特点 7、晶体管内部电子在基区的扩散过程 8、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9、场效应管的特点 1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11、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12、模拟集成电路的结构特点 对误差小,匹配性好,性能比较一致,因而特别适宜制作对称结构的电路。 13、基本差放电路存在的问题 14、集成运算放大器技术指标的作用 1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16、负反馈产生的影响 17、理想放大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18、电容三点式电路与电感三点式电路相比在性能上的两方面特点 四、计算题 1、如图,(1)求回路Q及谐振频率 f=? (2)求谐振阻抗Z0及谐振时电压 U=? (3)求谐振时的电流 I L0及 I C0 =? 电路与电子学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元件通过端子与外电路相连,按端子的数目可将元件分为:二端元件、三端元件、四端元件等。 2、所谓电路器件是指: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变压器、开关、晶体管和电池等。 3、受控源的种类: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 4、每个正弦量都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最大值或幅值、角频率、初相位。 5、产生非正弦周期电压或电流的原因:正弦交流电源作用在非线性元件上、电源或信号本身就是非正弦周期电压或电流。 6、二极管电路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计算分析法。 7、稳压管的主要参数:稳定电压、动态电阻、稳定电流、额定功耗及最大稳定电流、电压温度系数。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4套

《运筹学》试卷一 一、(15分)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二、(20分)下表为某求极大值线性规划问题的初始单纯形表及迭代后的表,、 为松弛变量,试求表中到的值及各变量下标到的值。 -13 1 1 6 1 1-200 2-1 1 1/2 1/2 1 4 07 三、(15分)用图解法求解矩阵对策, 其中 四、(20分) (1)某项工程由8个工序组成,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为 工序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序——a a b,c b,c,d b,c,d e 试画出该工程的网络图。 (2)试计算下面工程网络图中各事项发生的最早、最迟时间及关键

线路(箭线下的数字是完成该工序的所需时间,单位:天) 五、(15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其对偶问题最优解为,试根据对偶理论求原问题的最优解。 六、(15分)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下面问题:

七、(3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用单纯形法求得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析在下列各种条件单独变化的情况下,最优解将如何变化。 2 -1 1 0 0 2 3 1 1 3 1 1 1 1 1 6 10 0 -3 -1 -2 0 (1)目标函数变为; (2)约束条件右端项由变为; (3)增加一个新的约束: 八、(20分)某地区有A、B、C三个化肥厂向甲、乙、丙、丁四个销地供应同一种化肥,已知产地产量、销地需求量和各产地运往不同销地单位运价如下表,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并调整求最优运输方案 销地 产地 甲乙丙丁产量 A41241116 B2103910

C8511622需求量814121448 《运筹学》试卷二 一、(20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a)写出其对偶问题; (b)用图解法求对偶问题的解; (c)利用(b)的结果及对偶性质求原问题的解。 二、(20分)已知运输表如下: 销地 产地B1B2B3B4供应量 50 A 1 3 2 7 6 A 2 60 7 5 2 3 25 A 3 2 5 4 5 需求量60 40 20 15 (1)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 (2)确定最优运输方案及最低运费。 三、(35分)设线性规划问题 maxZ=2x1+x2+5x3+6x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