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风向测量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
检测风机风量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风机风量的检测是风力发电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组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
本次实习,我有幸参与了风机风量的检测工作,以下是实习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公司拥有丰富的风力发电项目经验,拥有多条风电生产线,并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检测团队。
三、实习目的1. 熟悉风机风量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风机风量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风力发电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习内容1. 风机风量检测原理风机风量检测是通过测量风机进出口的风速和风向,计算出风机的实际风量。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风量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即风量Q=1/2×ρ×A×v²,其中ρ为空气密度,A为进出口面积,v为风速。
2. 风机风量检测仪器本次实习主要使用的风机风量检测仪器为超声波风速仪和风向仪。
超声波风速仪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风速的关系,测量风速;风向仪则通过测量风速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确定风向。
3. 风机风量检测流程(1)现场勘查:了解风机型号、安装位置、运行状态等基本情况;(2)仪器校准:将风速仪和风向仪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3)数据采集:按照规范要求,分别测量风机进出口的风速和风向;(4)数据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风机实际风量;(5)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风机运行状态。
五、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风机风量检测的基本原理,还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风力发电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团队协作:风机风量检测工作需要多人协同完成,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

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一、实验的目的了解和掌握通风系统风道内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点布置方法及测定方法,测定数据的处理和换算。
从而对通风系统气流分布是否均匀作出理论判断。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U型压力计一台(测量范围在10000Pa)2.倾斜式微压计一台(测量范围在250Pa)3.热球式风速仪一台(测量范围在0.05-30.0m/s)4.毕托管一支5.外径φ10mm,壁后1mm的橡胶管或乳胶管数米。
6.蒸馏水500ml7.纯酒精500ml8.钢卷尺一把,长度值不小于2m三、测试原理及方法1.测试原理风道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可以通过毕托管、U型压力计、倾斜式微压计、热球式风速仪等仪器来完成。
毕托管、U型压力计可以测试风道内的全压、动压和静压,由测出的全压可以知道风机工作状况,通风系统的阻力等。
由测出的风道动压可以换算出风道的风量。
也可以用热球式风速仪直接测量风道内风速,由风速换算出风道内风量。
2.测量位置的确定由于风管内速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管中心风速最大,越靠近管壁风速越小。
在工程实践中所指的管内气流速度大都是指平均风速。
为了得到断面的平均风速,可采用等截面分环法进行测定。
对圆形风管可将圆管断面划分若干个等面积的同心环,测点布置在等分各小环面积的中心线上,如图1所示,把圆面积分成m个等面积的环形,则:,然后将每个等分环面积再二等分,则此圆周距中心为Y n,与直径交点分别为1、2、3,…n点,这些点就是测点位置。
各小环划分的原则是:环数取决于风管直径,划分的环数越多,测得的结果越接近实际,但不能太多,否则将给测量和计算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一般参照表5分环。
表5 测量时不同管径所分环数n 表6 圆管测点位置值图2测压管标定测点位置 图3 矩形风管测点位置为了将测压管准确地放在风管中预定的位置,必须在测压管上作出标志。
由测压端中心线向管柄方向取风管直径的一半即等于R 为刻度中心,如图2所示,再根据计算出来的Y 1、Y 2、Y 3…Y n 值在管柄上逐次标出测点位置。
传感器课程设计-风速风向测试仪报告书

风速风向测试仪报告书姓 名学 号 院、系、部电气系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08级 传感器课程设计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2 概述 (3)2.1 风速风向仪简介 (3)2.2风速风向仪原理及特性 (3)3光电传感器 (5)3.1 光电传感器简介 (5)3.2 光电传感器原理及特性 (6)3.3 光电式传感器的选型 (7)3.4 信号处理模块分析 (7)4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8)4.1电路的设计 (8)5风速风向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8)5.1 风速测量程序设计 (8)5.2 风向测量程序设计 (9)5.3 C语言程序 (11)总结与展望 (17)参考文献 (17)1 课程设计任务书风速风向测量是气象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量风速风向对人类更好地研究及利用风能和改善生活生产有积极的影响。
一、主要内容设计制作风速风向测试仪:1.风速传感器的感应元件是三杯风速组件,由三个碳纤维风杯和杯架组成。
转换器为多齿转杯和狭缝光耦。
当风杯受水平风力作用而旋转时,通过轴转杯在狭缝光耦中的转动,输出频率的信号。
2.风向传感器的变换器为码盘和光电组件。
当风标随风向变化而转动时,通过轴带动码盘在光电组件缝隙中的转动。
产生的光电信号对应当时风向的格雷码输出。
二、基本要求1. 实现基本功能2.完成3000字设计报告3. 发挥部分,设计信号采集显示部分,完成信号传输。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测量范围 0~70m/s 0~360°精度±(0.3+0.03V)m/s ±6°(± 3°)最大回转半径 90 m m 365 m m分辨率0.1 m/s 5.6°( 2.8°)起动风速≤0.5m/s ≤0.5m/s输出形式方波 6位(7位)码(或电压)工作电压 5V~12V 5V~12V工作电流 10mA 20mA (或2~3mA)工作环境温度-60℃~50℃湿度≤100%RH 温度-60℃~50℃湿度≤100%RH2 概述2.1 风速风向仪简介风向、风速仪用于测量瞬时风速风向,具有自动显示功能。
风向标技术实验报告

风向标技术实验报告
制作风向标今天科学老师教我们“风速”这一节,并要求做一个风向标测量风向。
我左思又想(学科学爱科学。
):风向标是怎么做的?我翻开科学书,找到风向标这一课,一看,需要如下材料:一根吸管、细针、铅笔的后尾、橡皮头、一片三角形的卡纸和一个像弓箭后翼的铁片(很有心!)。
于是我就按照书上的步骤马马虎虎制作起来,根本就没用心,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风向标,拿到阳台上试试,一阵风吹来,可我的风向标却一点也没动,我很奇怪:怎么我的风向标动不起来呢?(写得曲折,是你的拿手好戏!)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不用心,你用的针太粗了,把空气都给堵住了当然转不了。
”我心想: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我决定再做一个。
这次我可用心起来了,每一步都很细心,尤其是做后尾的时候,我做了好几个,有的圆,有的歪,还有的方,但这些都不行,我又认真做起来:拿一张卡纸,剪一刀就往书上看一眼,生怕又做得不合格,就这样,看一眼剪一刀,剪一刀看一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了一个和书上一模一样的。
我把后尾粘在风向标上,这样我的风向标就做成了(写得多细致,多耐心!)。
开始试验了,我把它放在阳台上,一阵大风吹来,我的风向标转了好几圈才停下来。
“成功了!成功了!”我大喊大叫,高兴地跳了起来,摔了一屁股,疼得我哇哇直叫,但是这样也值了——一跤换来一个成功,值!我想起老师说:“箭头指向哪儿,就说明刮的是哪风。
”我的风向标正好指向北方,说明此时就是北风。
这样,以后我就可以每天确认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并做好记录。
(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我还要把它带到学校给同学
们看,还要做我小时的留念。
风的科学实验报告

风的科学实验报告风的科学实验报告引言: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空气在地球上的运动形式之一。
风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还能驱动风力发电机、影响气候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风的特性和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风的产生我们首先对风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在实验室里,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型风扇和一张纸。
我们将纸张放在风扇前方,然后打开风扇。
我们观察到纸张被风扇吹动,这说明风是由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实验二:风的方向为了研究风的方向,我们在实验室里设置了一个风向标。
我们将风扇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并将风向标放置在风扇前方。
然后我们打开风扇,观察风向标的指示。
我们发现,风扇吹出的风使得风向标指向相反的方向,即风的方向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的。
实验三:风的速度为了测量风的速度,我们使用了一个风速计。
我们将风速计放置在风扇前方,并打开风扇。
通过观察风速计的指示,我们可以得知风的速度。
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风扇的转速越快,风的速度也就越大。
实验四:风的压力为了研究风的压力,我们使用了一个气压计。
我们将气压计放置在风扇前方,并打开风扇。
通过观察气压计的指示,我们可以得知风的压力。
我们发现,当风扇转速增加时,气压计的指示也随之增加,说明风的压力与风的速度有关。
实验五:风的影响为了研究风对物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
我们在室外放置了一个风力发电机,然后打开风扇。
我们观察到,风扇吹动的风使得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旋转,从而产生了电能。
这说明风能够驱动风力发电机工作,为我们提供电力。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风的特性和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风是由空气的流动产生的,它的方向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的。
风的速度与风扇的转速有关,风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此外,风对物体有着明显的影响,可以驱动风力发电机工作。
风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风能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风量风俗检测实验报告

风量风俗检测实验报告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对风量风俗实验。
此次实验是利用一个具有相同风向特征的风速仪来测量不同风向和风速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风速是指风向和风速之比,风流过同一地点后再沿同一方向流去,速度不变时,因风流过远时风速大(相对于距离,而速度减小,因此风速也变小。
通过实测表明,两个风速仪对同一地点风速与风向风速之比都小于1 不同地点间最大2 m/h左右)。
一、实验场地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两个20 m×10 m的小台式的风力测速仪。
这台机器可以测量风和风向;风流过同一地点后在同一方向流去。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风压计,此种仪器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量风速、风向、时间。
风压计的测量方法为:用指针指向一点,仪器自动转动10次。
此方法需要反复实验来确定测量精度。
二、测试方法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定位置标高:固定位置(A点)为200 m×100 m 长宽高均为100 m×100 m;标高范围为50 m~100 m不等。
以此为基准,可以测定出风速、风向和风速之比A点处为100 m和100 m×100 m两个数值)。
由于此次实验是在夏季进行,并且此次实验属于夏季活动,故风与地面距离一般都较远。
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和使用安全,我们选择了距离100 m以上的相对较近的点作为实验地点。
三、实验结果在风量风俗测量试验中,发现在同一个地点有两个不同的点,这就说明了它们之间风速的差别。
如果在一个地点风值大,而另一个地点的风就小;若这个地点风值偏大,而另一个地方风值偏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当两个地方的风速度相等时,风力大小相等(或两者都是,而风力又相等(或不相等)时,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则会出现风向变化大的现象。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风对于风物有很巨大影响的道理。
四、结论此次试验证明了通过风速仪对风源和风向进行测定,从而得到实际风口和风向之间的关系。
风速仪可以用于风源和风向的测量。
气象风向预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气象预报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气象风向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气象风向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气象风向预测模型,对某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进行预测。
二、实验目的1. 探索气象风向预测方法,提高预测准确率;2. 分析气象风向变化规律,为气象预报提供理论依据;3. 为相关领域提供气象风向预测技术支持。
三、实验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某地区多年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压、温度、湿度等要素;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3. 模型构建:选取合适的气象风向预测模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进行模型训练;4. 预测评估: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风向进行比较,评估预测准确率;5. 结果分析:分析气象风向变化规律,为气象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四、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气象局、气象卫星等渠道收集某地区1960年至2020年的气象数据;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剔除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3. 模型构建:选取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气象风向预测,输入层为风速、风向、气压、温度、湿度等要素,输出层为预测的风向;4. 模型训练:将处理后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5. 预测评估: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测试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风向进行比较,评估预测准确率;6. 结果分析:分析气象风向变化规律,为气象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预测准确率:经过实验,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为85%,相对较高;2. 气象风向变化规律: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发现某地区气象风向具有以下特点:a. 风向随季节变化较大,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b. 风速在春季和秋季较高,夏季和冬季较低;c. 气压、温度、湿度等要素对风向有一定影响。
六、结论1. 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某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风向的预测,预测准确率较高;2. 气象风向变化规律分析为气象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3. 气象风向预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通风机风速及噪音测定实验

通风机风速及噪音测定实验
一、风速的测量
1、实验设备
通风机一台,可用蝶阀控制通风机的风量;DEM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可测量风向及一分钟的平均风速。
2、测量范围:
(1)风速:1-30m/s。
(2)风向:0~360o(分16个方位)
3注意事项
旋杯的启动风速不大于0.8m/s;仪器在使用中,要保持垂直。
4、实验步骤:
(1)、启动通风机,注意通风机启动时,蝶阀要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最小开度状态,以免风机开机电流过大,烧坏电机。
(2)使用三杯风速表在通风机出口面测量风速,选择上中下,左中右6个点测定风速,测定后根据风速检定曲线图查出实际风速,再求其平均风速,即为该出口处平均风速。
(3)改变蝶阀开启度,重复第二步,并记录数据。
二、风机噪声测定
1、实验设备
AWA6270+型噪声频谱分析仪
2、实验方法
(1)开启AWA6270+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风机启动前的本底噪音声压级。
(2)启动风机,改变风机流量,分别测定风机噪声声压级。
(3)记录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速风向测量实验指导
书与实验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风向风速测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掌握风向风速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等测量仪器测定风
向及风速。
(二)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原理
1、 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设备有HG-1低速风洞及测控系统、数字压力风速仪、数字风向风速表。图1
为低速风洞,用于产生低速气流,图2为XDEI型数字风向风速表。
图1HG-1低速风洞图2数字风向风速表
HG-1低速风洞是一座回流式低速风洞(见图1),气流速度最高60m/s,试验段大
小:700mm(宽)×700mm(高)。数字压力风速仪是用于测量气流总压、静压及压差
和风速的多功能测试仪,该仪器必须和皮托管探头配套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是手持
式风向风速测试仪,由风向风速感应器和数据处理、显示仪表2部分组成。其技术指
标如下:
风向:
测量范围:0~360°
准确度:±5°
分辨力:3°.
起动风速:≤0.5 m/s
风速:
测量范围:0~60 m/s
准确度:±(0.5+0.03V)m/sV─实际风速
分辨力:0.1 m/s
起动风速:≤0.5 m/s
2、实验原理:
风向、风速传感器所感应的不同物理量,经过相应的电路,转换成标准的电压模
拟量和数字量,然后由数据采集器CPU按时序采集、计算,得出风向、风速的实时值,
并实时显示。
2.1风向传感器
选用单叶式风向标(见图3)作为风向测定传感器,采用七位格雷码的编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将轴
角位移转换为数字信号,经采集器的CPU根据相应公式解算处理,得到相应的风向值。
图3单叶式风向标风向传感器图4三杯回转架式风速传感器
2.2风速传感器
采用三杯回转架式风速传感器作为风速测定传感器(见图4),利用光电脉冲原理。风杯带动
码盘转动,光敏元件受光照后输出脉冲,经采集器CPU根据相应的风速计算公式解算处理,获得相应
风速值。
(三)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风洞运行,将风速调至10m/s左右。
2、 把皮托管的总压测压软管及静压测压软管和数字压力风速仪对应接口连
接。
3、 将数字压力风速仪电源打开,按功能键使面板切换到压力和速度显示界
面。
4、 将皮托管安装在支架上,使总压管开孔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
5、 用数字压力风速仪测量试验段出口气流总压和风速。
6、 将手持式数字风向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部件与风速风向感应
部件连接,并把感应部件伸到来流中,测定来流速度和来流方向。要求三个风杯处于
同一水平面上。
7、 改变风洞来流速度,重复5和6步骤测定第二组数据。
8、 实验结束,关闭风洞。
9、 室外有风时手持数字风向风速表到室外测定某处风向风速。
(四) 实验数据处理
将实测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序
号
数字压力风速仪 数字风向风速表
总压
(kPa)
风速(m/s) 风向 风速(m/s)
1
2
3
(五) 思考题
1、比较数字压力风速仪和数字风向风速表测定的风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2、请简述风速风向测量中还有哪些测量方法?
3、你认为本次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改进?谈谈本次实验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