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第1章绪论

§1-1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分析化学是提供物质中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科学和技术。它是通过测量与待测组分有关的某种化学与物理性质获得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定性分析方法是获得试样中原子、分子或功能基的有关信息。而定量分析方法是获得试样中一种或多种组成的相对含量。通常可把分析化学方法分为两大类,即经典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经典分析方法也称为湿化学方法,出现较早;而仪器分析方法则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出现的方法。早期化学工作者是采用沉淀、萃取或蒸馏分离出待测物后,再进行测定。就定性分析而言,是将分离后的组分用试剂处理,然后通过颜色、沸点、熔点,以及在一系列溶剂中的溶解度、气味、光学活性或折光指数等性质来识别它们。对定量分析来说,是通过测定质量或用滴定的方式来测定被分析物质的量。重量法是测定被分析物质量或由被分析物产生的某种组分的质量。在滴定操作中,测定与被分析物完成反应所需用的标准试剂的体积或质量。这些经典的分析方法虽然至今仍在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有些方法将逐渐被取代。在20世纪初,化学家们开始利用经典方法还没有运用的现象来解决分析中的一些问题。它们是测定被分析物的物理性质,如:电导、电位、光的吸收或发射、质荷比及荧光等,并开始用于解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分析问题。此外,高效的色谱法和电泳技术也开始取代了蒸馏、萃取和沉淀,对复杂的混合物分离后,直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这些分离和测定的新方法集中起来组成了仪器分析方法。事实上,仪器分析所基于的许多物理现象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就已被发现了的。然而,许多能被化学家应用的物理现象因缺少相对简单的仪器而被延迟。仪器分析与经典的分析方法相比

较,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试样用量少等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仪器分析虽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可是这些仪器方法在化学学科中极其重要,它们已不仅单纯地应用于分析的目的,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将它们称为“化学分析中的仪器方法”更为确切。

从仪器分析的发展进程来看,由于科学间的相互渗透,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为许多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建立这些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或生理医学奖。表1-1列出了与建立现代仪器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新成就的不断引入,分析化学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现代的分析化学已不再是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及其有关的科学,而可以认为它是化学信息的科学,它包括各种化学信息的生产、获得和处理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析化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仪器分析,其内容除成分分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应包括结构分析、状态分析、表面分析、微区分析、化学反应有关参数的测定以及为其它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化学信息等。毫无疑问,仪器分析不仅是重要的分析测试方法,而且是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手段。可以预料,随着电子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分析仪器不断更新,现代仪器分析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1-2 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方法不仅很多,而且各种方法往往又有其各自相对独立的原理和体系。根据所测量的特征性质不同,仪器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光谱分析法

凡是基于检测能量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分

析方法均可称为光学光谱分析法,常简称光分析法,它是光谱分析法中的一大类。根据测量的信号是否与能级的跃迁有关,将光分析法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根据能量作用的对象又将光分析法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在光谱法中,测量的信号是物质内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发射、吸收和散射光谱的波长和强度。在表1-2中前两行所列出的方法以及第三行的拉曼光谱属于光谱法,而其它的分析方法均属于非光谱法。非光谱法测量的信号不包含能级的跃迁,它是通过测量电磁辐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干涉和偏振等)变化的方法。

为了突出光谱分析方法研究的对象,本教材将先介绍以原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种光谱方法,然后介绍以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种光谱法。并在第二章光谱法导论后,增添了“光学原子光谱法基础”一章,介绍以电磁辐射为基础的原子光谱的基本理论及其具有的共性内容。

从广义的光谱概念来说,质谱法以及与表面分析有关的各种谱法都可属于光谱分析的范畴。

质谱法是根据离子或分子离子的质量与荷质比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们主要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同位素分析及有机物的结构测定等。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等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作为质谱仪的离子源,形成了分析无机物的原子质谱法,而以高能粒子束激发无机、有机化合物或生物分子等的质谱法称为分子质谱法。

表1-2 仪器分析方法及其运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二、电分析化学方法

电分析化学方法是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类方法测量的是电信号,即电位、电荷、电流和电阻,如表1-2所示。

以测定电阻为基础的电导分析法因其选择性较差,应用范围较小,本教材将不作详细介绍。

三、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㈠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是测定某些性质,如质量、体积、热导或反应热与温度之间的动态关系,可用于成分分析,但更多的用于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表1-2中列出了热分析法中的主要分析方法。

㈡放射化学分析法

放射化学是利用核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放射性辐射来进行的方法。如籍助于核反应产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方法称为放射化学分析法。如在这样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定的方法则称为同位素稀释法。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应用于生物和化学的研究。

四、分离方法

除在表1-2中所列出的方法外,还有一类仪器方法是用来分离和分析那些在结构、性质上十分相近的化合物。它主要基于色谱法和电泳技术。在表1-2中所列出的许多性质,如热导、对紫外和红外辐射的吸收、折光指数以及电导等,通常是用在色谱分离后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事实上,将色谱法与各种现代仪器方法联用,是解决复杂物质的分离和分析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仪器分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根据色谱法使用洗脱剂的物态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三大类。

电泳也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

§1-3 分析仪器

从广义上讲,分析仪器的作用是把通常不能被人直接检测和理解的信号转变成可以被人检测和理解的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分析仪器是被研究体系和科学工作之间的通讯器件。

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应不同的分析仪器,不管它们的复杂程度如何,分析仪器一般都含有四个基本组件:信号发生器、输入换能器或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输出换能器或读出装置。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从试样组分产生分析信号,它可以是试样本身,但是在许多仪器中,信号发生器都比较复杂,如紫外分光广度计的信号发生器,除了试样以外,还有紫外辐射源、单色器、光束切光器等。检测器是将一种类型的信号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信号的器件,如在分光光度计中的光电管,是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元件。信号处理器是将从检测器出来的信号进行加工,例如对电信号进行放大、衰减、积分、微分、相加、差减等;也可通过整流使其变为直流信号,或将其转变成交流信号。读出器件是将从处理器的放大信号转变成一种可以被人读出的信号。它的形式有:表头、记录仪、示波器、指针或标尺和数字器件等。

§1-4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从表1-2中,我们可以看到仪器分析包括的方法十分庞大。这无疑为解决分析问题提供了多种途径,但是也为选择一种合适的分析方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在着手进行分析前不仅要了解试样的基本情况及对分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选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能指标,如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线性范围等。

一、精密度

分析数据的精密度(precision)是指用同样的方法所测得的数据间相互一致性的程度。它是表征随机误差大小的一个量。按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

称IUPAC)的有关规定,精密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也有记为RSD%)来量度。相对标准偏差与浓度有关,浓度低时相对标准偏差大,浓度高时相对标准偏差小。

二、灵敏度

一般认为,仪器或方法的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它区别具有微小差异浓度分析物能力的度量。灵敏度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即校正曲线的斜率和测量设备的重现性或精密度。在相同精密度的两个方法中,校正曲线的斜率较大,则方法比较灵敏。同样,在校正曲线有相等斜率的两种方法中,精密度好的有高的灵敏度。

根据IUPAC的规定,灵敏度的定量定义是校正灵敏度,它是指在测定浓度范围中校正曲线的斜率。在分析化学中使用的许多校正曲线都是线性的,一般是通过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来求得,可用下式表示:

S = m c + S bl

式中S是测定信号,c是分析物的浓度,S bl是空白时仪器的信号,而m是直线的斜率。S bl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当有这种校正曲线时,校正灵敏度与浓度c 有关,而等于m。校正灵敏度是一种性能指标,并不能作为单个测定时的精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仪器分析中,各种仪器方法通常有自己习惯使用的灵敏度概念,如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特征浓度”即所谓1%净吸收灵敏度来表示。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也常采用相对灵敏度来表示不同元素的分析灵敏度,它是指能检出某元素在试样中的最小浓度。

三、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在误差分布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由统计的观点出发,可以对检出限作如

下的定义: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被检出的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它是由最小检测信号值导出的。

检出限与灵敏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量,灵敏度越高,检出限值越低。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灵敏度指的是分析信号随组分含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它同检测器的放大倍数有直接的依赖关系,而检出限是指电量分析方法可能检出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是与测定噪声直接相联系的,而且具有明确的统计意义。从检出限的定义可以知道,提高测定精密度,降低噪声,可以改善检出限。

四、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是指从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扩展到校正曲线偏离线性浓度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至少应有两个数量级,某些方法的应用浓度可达5~6个数量级。

五、选择性

分析方法的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该方法不受试样基体中所含其它类物质干扰的程度。然而,没有一个分析方法能完全不受其它物质的干扰,并常常需要好几步来减少这些干扰效应。通常用选择性系数表征分析方法的选择性,然而,除了离子选择电极外,选择性系数并没有能广泛的应用于仪器分析。

§1-5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在定量分析中,除重量法和库仑法外,所有的分析方法都需要进行校正,即建立测定的分析信号与被分析物质浓度的关系。然而,与经典的分析方法不同,仪器分析一般都需要有与被分析物质相同的标准试样进行校正,并以如下关系式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

S = f(c)

式中S是测得的净响应信号(扣除背景的读数),c为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当

f(c)为线性函数时,上式可以写成

S = K1c

当f(c)为非线性函数时,又可以写成

S = A + K2B

式中B是浓度的非线性函数,K1、K2和A与所选用的仪器、试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基体组成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校正方法有三种: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选择哪一种方法,必须考虑仪器方法、仪器的响应、试样基质中存在的干扰、被分析试样数量等诸因素,才能得到准确度高的分析数据。一、工作曲线法

工作曲线法又称为外标法。首先用分析物的纯样准确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试样,测得每一浓度对应的净响应S后,以S对浓度c或B作图,得到校正后的响应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曲线。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净响应S。对于有线性响应的仪器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通常工作曲线在线性范围内都是线性的。显然,线性工作曲线比非线性工作曲线的误差小。对于非线性工作曲线需要大量的校正数据,以准确的确定仪器的响应和浓度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直接计算试样的浓度。

外标法适用范围广,是仪器分析中最基本的定量方法。在采用外标法时,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测定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否则不宜用此法。

二、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又称添加法和增量法。为了减小试样中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不

仅标准试样的浓度应与试样浓度相近,而且在基体组成上应尽量与试样相似。但是当测定矿物、土壤、植物等试样时,配制与试样相似的基体物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常采用标准加入法来减小或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

总的来说,标准加入法是将已知量的标准试样加入到一定量的待测试样中后,测得试样量和标准试样量的总响应值(或其函数)后,进行定量分析。

在原子吸收和火焰发射光谱中,试样的基体效应复杂,如粘度、表面张力、火焰的影响和试样溶液的其它物理和化学性质不能在标准溶液中精确重现时,宜采用本法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另一种加入法是在把大浓度、小体积的标准试样逐次加入到一份待测试液的过程中,分别测定其对应的净响应值。与上述方式一样,可以逐次加入标准试液以绘制工作曲线,也可只加入一次,然后再仿照上述推导过程,用得到的相应关系式进行计算。显然,多次加入的方法可以提高精度。当试样量受到限制时,也适宜用此种加入方式。

在电分析化学方法中,由于标准试样和待测试样的某些性质,如pH、离子强度、温度、粘度以及不纯物或干扰物的类型不同时,常使用此法以获得较工作曲线法更为精确的测定结果。由于未知试样和标准溶液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所以基体效应灵敏的伏安法几乎都采用此法进行定量分析。在电位法中,由于响应值符合能斯特方程,使得标准加入法变得较为复杂,若运用格兰作图法,则可使该法大为简化。

在大多数方式的标准加入法中,每次添加标准试液后,试样的基体几乎都是相同的,仅仅是分析物的浓度不同,或者因添加过量的分析试剂,使试剂的浓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必须要满足如下条件:

⒈分析物浓度为零时,不能产生响应,否则必须设法扣除;

⒉仪器的响应(或其函数)必须是分析物浓度(或其函数)的一个线性函数。

三、内标法

内标法是在试样各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标准试样中,分别加入固定量的纯物质,即内标物。当测得分析物和内标物对应的响应后,以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比(或其函数)对分析物浓度(或含量)作图,即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曲线。最后用测得的试样与内标物的响应比(或其函数)在校正曲线上获得对应于试样的浓度(或含量)。不难看出,内标法实际上是外标法的一种改进。

在内标法的测定过程中,即使影响响应的一个或几个参数发生了变化,由于内标物和待测试样受到同等的影响,响应比仍取决于试样的浓度。

使用内标法时,正确选择内标物的类型及浓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内标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要类似于分析物,其信号既不能干扰分析物,又不被试样中其它组分干扰,并且具有易于测量的信号。为了减小计算响应比时的误差,内标物的浓度与分析物的浓度应控制在同一数量级上。在影响响应参数较多的仪器分析方法中,为了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宜采用内标法,如气相色谱法和发射光谱法。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一、玻璃仪器分类 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中,大部分为玻璃制品和一些瓷质类仪器。瓷质类仪器包括蒸发皿、布氏漏斗、瓷坩埚、瓷研钵等。玻璃仪器种类很多,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容器类、量器类和其他仪器类。 容器类包括试剂瓶、烧杯、烧瓶等。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分为可加热的仪器和不宜加热的仪器。 量器类有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量器类一律不能受热。 其他仪器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馏柱、砂芯漏斗、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等。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内磨口和外磨口的玻璃仪器。标准磨口是根据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制造的,国内已经普遍生产和使用。使用时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口径。相同编号的磨口仪器,它们的口径是统一的,连接是紧密的,使用时可以互换,用少量的仪器可以组装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通常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目前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其锥度为1:10,即锥体大端直径与锥体小端直径之差:磨面锥体的轴向长度为1:10。根据需要,标准磨口制作成不同的大小。通常以整数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系列编号,这个数字是锥体大端直径(以mm为单位)最接近的整数。常用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 表1常用标准磨口系列 有时也用D/H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如14/23,即大端直径为14.5mm,锥体长度为23mm。 二、常见的玻璃仪器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 规格及表示方法: 烧杯 规格及表示方法: 玻璃质。以容积(mL)表示,如硬质烧杯400mL。有一般型、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几种。 一般用途: 1、反应容器,尤其在反应物较多时用,易混合均匀。 2、也用作配制溶液时的容器或简易水浴的盛水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反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用量的2/3。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刚加热后不能直接置于桌面上,应垫以石棉网。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资料

仪器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室管理制度 (一)仪器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二)进入仪器室必须穿工作服,非仪器室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仪器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四)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五)禁止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仪器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仪器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六)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一)仪器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二)仪器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三)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四)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五)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六)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浅谈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浅谈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0T10:48:24.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潘亭亭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应用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人们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研究混乱的现象。 身份证号码:33032419860914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应用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人们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研究混乱的现象。化学分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应用。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根据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仪器分析是一种应用时间短的技术。这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基于此,以下对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引言 人们在对自然界物质内存结构和组成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技术方式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物质内部的性质结合对应的变化规律得到准确的化学成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化学分析工作中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化学分析的工作效率,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1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 1.1化学分析的特点 化学分析需要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将化学反应作为基本条件,将化学反应的颜色、物理特性展开为沉淀等,经过量化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化学分析结果。一般来说,化学分析必须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用相应的仪器展开专业分析会增加化学分析的复杂性。因此,相关人士必须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开展运营,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化学分析是一种更经典的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并且能够展开半微分组。 1.2仪器分析的特点 分析化学的仪器分析使用特定的设备来分析物质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获得的物理量的变化对于实验测试是有效的。仪器分析中使用的设备相当复杂和特殊。基于仪器分析的物理量收集和分析,材料状态分析采用不同的设备和材料,仪器分析主要采用现代设备,测试方法较多。在测量过程中,仪器分析按自然观察分类,可分为光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热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化学分析等。仪器分析具有快速的特点。通过常用批量取样方法的自动化,所有数据都能有效显示,主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广泛应用。仪器分析的在线或远程监控可以提高仪器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仪器分析可以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仪器分析方法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小样本无损分析、结构分析、相位分析、层次分析法和价格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也可以应用于复杂零件的分析。 2化学分析的发展背景概述 在整个化学的发展浪潮中,可以看出分析化学的重要性。从古代化学延伸到近代化学,曾有无数的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另外,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重要的一大领域是分析化学,虽然分析化学这一名称是来源于玻意耳,但其实践运用与化学工艺的历史同样古老。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高度发展,都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东、西方兴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化学分析法,通俗来讲就是化学物品的反应以及对其物质组成的含量和成分测定的方法。化学分析通常需要借助一些普通的测量设备,用来满足实验的需求,这些设备都是在市场上常见的,如试管、烧杯、蒸馏烧瓶、滴定管等等。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科技发展还处于不断修缮的时期,从而对化学分析研造成一定的干扰,进一步对实验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下面将对化学分析法中两大主要的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在实验中面临的影响结果,做出相应分析。 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之间的关系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密切相关,进行仪器分析需要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研究,在进行基于化学的仪器分析时必须进行这种研究。材料的定调需要化学分析来校正解,这样才能看出最终仪器分析的结果和完整性只能通过应用化学分析来保证。对于化学分析,精度高,仪器相快,但材料检测精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需要修正。这意味着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如果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应用质量不会提高,从而使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互渗透,只会促进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共同发展。 4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化学分析发展 化学分析主要的作用是获取化学和物理测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针对这些信息研究新型材料,但其工作本质以信息科学为主体。在化学分析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化学和物力材料的研究、制造和开发,从而提高化学分析的能力,扩大获取化学信息的范围。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身体内的元素、化合物进行深入分析,还能将其周围的空间环境、结构、形态等条件进行分析,还能对动态的材料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在研究化学样品成分时,可以对其内部的结构组成、时间分布、动态、静态、瞬态分析等情况;化学分析还能分析纳米级别的材料,能够对物质的表面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实时分析开发线、现场情况和微量分析,微量和常量分析单原子和分子的状态。在化学数据处理基础上,化学分析能够将基础信息进行整合,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利的信息,从而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例如,在二十世纪初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DNA测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凝胶电泳到凝胶毛细管电泳,再到整个基因组技术,最终形成完善的基因工程。 4.2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仪器分析方法在小型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上不断完善,是传统分析的重要手段。在仪器分析中,利用软件功能积极推动虚拟实验室仪器分析和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新技术和新材料(包括特殊物理结构和功能、仿生材料等)。)被连续使用。纳米技术、生物学、微制造技术和激光广泛应用于分析仪器中,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有效提高分析仪器的速度。资源与环境、远程在线分析与控制仪器广泛应用于仪器分析领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物生态学的瞬时动态过程满足了分析的发展要

09级化学《_仪器分析_》试卷

1 绍兴文理学院 11 学年 01学期 化学 专业 09级《仪器分》试卷(答题卷)(A) (考试形式:闭卷 )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 .指出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C 6H 6 B C 6H 5NO 2 C .C 4H 2N 6O D .C 9H 10O 2 2. 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 ) A.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B. 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 C. 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D.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3.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 CH3Br B. CH4 C. CH3Cl D. CH3F 4. .原子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可用( )参数来表征。 ( ) A. 中心频率和谱线半宽度 B. 峰高和半峰宽 C. 特征频率和峰值吸收系数 D. 特征频率和谱线宽度 5. 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 A.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 6. 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A. CH3-OOC-CH2CH3 B. (CH3)2CH-O-CH(CH3)2 C. CH3-OOC-CH2-COO-CH3 D.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7.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 A.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 C 、H 、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8. 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的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 9.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305nm ,在乙醇中测得λmax =307nm ,该吸收是由( )跃迁所引起的。 ( ) A. n →π* B. n →σ* C. π→π* D. σ→σ* 10.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 ) A.校正背景干扰 B.消除物理干扰 C.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 D.消除电离干扰 11. 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当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饱和和甘汞电极时,其电极电( )。 A.变大 B.变小 C.为零 D.不变 12.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散射光的强度 13.根据范第姆方程式H=A +B/u +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B. 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C. 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 D. 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14.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 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5.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氟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 ) A.GC B.ISE C.AAS D.UV 16.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法拉第定律 C.能斯特方程式 D.菲克定律 17.发射光谱法基本定量公式I=ac b ,其中b 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 试样组成 B. 光源类型 C. 谱线的自吸 D.感光板性质 18.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要磁力搅拌的原因是: ( ) A. 减小浓差极化 B. 加快响应速度 C. 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D. 降低电极内阻 19.阳极溶出伏安法可采用的电极是 ( ) A.悬汞电极 B.滴汞电极 C.铂片电极 D.玻璃电极 20.用离子选择电极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 ( ) A.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D.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二、填空题(共16分,每一空1分) 1. 分光光度计的种类繁多,但都是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的:(1) 、(2) 、(3) 、(4) 。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试大纲 本《分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分为分析化学(上,化学分析部分)和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部分)两门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分析化学是化学量测和表征的科学,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为基础,主要包括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经典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各占50%。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构成、主要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针对实际分析问题,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分析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化学分析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特点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1.定量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2.试样(气体、固体、液体)采集和预处理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示和分类) 2.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 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F检验) 5.可疑值的取舍方法 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述 1.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基本概念 2.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表示 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5.电子天平、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平衡常数,质子条件式 2.弱酸(碱)各型体浓度的分布计算 3.不同酸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和多元强酸、弱酸、混合酸)。 4.不同碱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强碱、一元和多元弱碱、混合碱) 5.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范围、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选择) 6.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选择原则、常用酸碱指示剂) 7.酸碱滴定曲线计算(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各类型酸(碱)组分可准确滴定的条件 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如食醋中醋酸、工业纯碱各组分、氮肥含氮量 测定等的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第六章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与各级分布分数 2.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及其计算 3.络合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 4.金属指示剂(指示原理、选择原则、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的终点误差的计算和准确滴定以及分步滴定可行性 判据(控制酸度或使用掩蔽剂、沉淀剂、氧化还原试剂) 6.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7.络合滴定方案设计(混合体系中某一个离子的测定,实验步骤) 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氧化还原平衡 (条件电位、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氧化还原速率的因素)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对称和不对称电对)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 的地位 https://www.360docs.net/doc/e4547584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 学中的地位 摘要本文讨论了分析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着重分析这两个分支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说明了这两个分支联系紧 密,各 有所长,相互补充,互为表里。 关键字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前言 在21世纪,全球竞争重点已从政治转向经济,实际上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整个社会要长期发展必须考虑人类社会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口,粮食和环境,以及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的解决,这些都与分析科学密切相关[1]。分析化学的应用开始向药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拓展,于是我们不得不了解并学好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即(由那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的成分分析、结构即(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等)及物质的主要含量的多少[2]。 1.仪器分析的特点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之上的,例如仪器分析可以分析光、电、热、磁、音波等的物理量,通过分析结果达到测量的目的。仪器分析所要使用的器械比较复杂也比较特殊,例如显微镜。仪器分析除了测量物理量与物理性之外,还可用于物质的状态分析,物质的价态或者微区、超痕等的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物质借助不同的化学仪器对物质进行化学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侧重于仪器的先进性和现代化、仪器的使用原理以及如何熟练规范地操作这些现代化的仪器[4]。仪器分析所包含的方法很多,目前已有数十种,按照测量过程中所观测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和电镜分析法等。有以下特点:

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一、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

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 铬酸清洁液的配制: 处方1 处方2 重铬酸钾(钠) 10g 200g 纯化水 10ml 100ml(或适量) 浓硫酸 100ml 1500ml 制法: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即得。 说明:(1)硫酸遇水能产生强烈放热反应,故须等重铬酸钾溶液冷却后,再将硫酸缓缓加入,边加边搅拌,不能相反操作,以防发生爆炸。 (2)清洁液专供清洁玻璃器皿之用,它能去污去热原的作用的原因为本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重铬酸钾与浓硫酸相遇时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铬酐: K 2CrO 7 +H 2 SO 4 →H 2 CrO 7 +K 2 SO 4 ↓ 2CrO 3+H 2 O→Cr 2 O 3 +3[O] 浓硫酸是一个含氧酸,在高浓度时具有氧化作用,加热时作用更为显著: H 2SO 4 →H 2 O+SO 2 +[O] Δ K 2CrO 7 +3SO 2 +H 2 SO 4 →Cr 2 (SO 4 ) 3 +K 2 SO 4 +H 2 O (3)铬酸的清洁效力之大小,决定于反应中产生铬酐(CrO 3 )的多少及硫酸浓度之大小。铬酐越多,酸越浓,清洁效力越好。 (4)用清洁液清洁玻璃仪器之前,最好先用水冲洗仪器,洗取大部分有机物,尽可能仪器空干,这样可减少清洁液消耗和避免稀释而降效。 (5)本品可重复使用,但溶液呈绿色时已失去氧化效力,不可再用,但能更新再用。 更新方法:取废液滤出杂质,不断搅拌缓慢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升约6~8g,至反应完毕,溶液呈棕色为止。静置使沉淀,倾取上清液,在160℃以下加热,使水分蒸发,得浓稠状棕黑色液,放冷,再加入适量浓硫酸,混匀,使析出的重铬酸钾溶解,备用。 (6)硫酸具有腐蚀性,配制时宜小心。 (7)用铬酸清洁液洗涤仪器,是利用其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洗去,故要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二)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四)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五)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六)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一)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二)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三)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四)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五)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六)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二)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网络学院化学与仪器分析模拟题1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C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D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 (G.R.);(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D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二、填空题 1、某定量分析结果X%=2/3×(25.00 – 1.25)×476.98 / 1.0000 ×1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 位。 2、标准缓冲溶液用来控制溶液酸度。 3、H2C2O4?2H2O 既可用于标定碱,也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 4、以酸碱滴定为例,滴定突跃是指的是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指示剂的突跃pH范围,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滴定突跃的范围内或部分处于该范围内。 5、弱酸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8,多元酸可以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 a1/K a2>104两步中和反应稍有交叉地进行,对一般的分析工作,准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其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 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μg、μ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分离及干扰的掩蔽等);同时仪器分析方法大多都是相对的分析方法,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而标准溶液大多需要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标定等。 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步实现仪器化和自动化以及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四、学习掌握的目标不同:化学分析主要的内容为: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学习化学分析要求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处理。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一、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 铬酸清洁液的配制:

处方1 处方2 重铬酸钾(钠) 10g 200g 纯化水 10ml 100ml(或适量) 浓硫酸 100ml 1500ml 制法: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即得。 说明:(1)硫酸遇水能产生强烈放热反应,故须等重铬酸钾溶液冷却后,再将硫酸缓缓加入,边加边搅拌,不能相反操作,以防发生爆炸。 (2)清洁液专供清洁玻璃器皿之用,它能去污去热原的作用的原因为本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重铬酸钾与浓硫酸相遇时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铬酐: K 2CrO 7 +H 2 SO 4 →H 2 CrO 7 +K 2 SO 4 ↓ 2CrO 3+H 2 O→Cr 2 O 3 +3[O] 浓硫酸是一个含氧酸,在高浓度时具有氧化作用,加热时作用更为显着: H 2SO 4 →H 2 O+SO 2 +[O]Δ K 2CrO 7 +3SO 2 +H 2 SO 4 →Cr 2 (SO 4 ) 3 +K 2 SO 4 +H 2 O (3)铬酸的清洁效力之大小,决定于反应中产生铬酐(CrO 3 )的多少及硫酸浓度之大小。铬酐越多,酸越浓,清洁效力越好。 (4)用清洁液清洁玻璃仪器之前,最好先用水冲洗仪器,洗取大部分有机物,尽可能仪器空干,这样可减少清洁液消耗和避免稀释而降效。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word版本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 1钢制黑板块1150.00150用于贴磁性图片2打孔器套411.0044 3打孔夹板个134.0034 4打孔器刮刀个114.0014 5手摇钻孔器台178.0078 6仪器车辆1300.00300 7离心沉淀器台173.0073 8酒精喷灯个243.0086 9电加热器个176.0076 10列管式烘干器台1270.00270 11注射器只50 5.00250 12塑料洗瓶个4 5.0020 13试剂瓶托盘个1219.00228 14实验用品提蓝个230.0060 15塑料水槽个508.00400JY 53 16碘升华凝华管个2515.00375可自制 17方座支架套2525.00625或称铁架台18万能夹个510.0050 19三脚架个257.00175 20泥三角个1 1.20 1.2 21试管架个257.00175 22漏斗架个112.0012 23滴定台个119.0019 24滴定夹个114.0014 25多用滴管架个2518.00450与多用滴管配套26教学电源台1150.00150可与物理共用27托盘天平台5046.002300 28托盘天平台175.0075 29温度计支50 1.5075 30温度计支1 2.50 2.5 31多用电表个185.0085

32密度计支1 4.004 33密度计支1 5.005 34水电解演示器台1120.00120 35水电解实验器台2577.001925可自制36原电池实验器个2513.00325可自制37贮气装置台251.00102 38分子间隔实验器件2560.001500 39溶液导电演示器台1110.00110 40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套25120.003000 41初中分子结构模型套320.0060 42金属矿物、金属及合 金标本 盒160.0060 43原油常见馏分标本盒125.0025 44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标本 盒122.0022 45走进化学实验室套175.0075 46身边的化学物质套175.0075 47物质的组成、性质和 变化规律 套175.0075 48化学与社会发展套175.0075 49元素周期表件138.0038 50量筒个50 3.00150 51量筒个50 4.00200 52量筒个2 5.0010 53量筒个215.0030 54量杯个18.008 55容量瓶个110.0010 56容量瓶个112.0012 57滴定管支125.0025 58滴定管支135.0035 59试管支2500.60150 60试管支250 1.00250 61试管支100 1.20120 62试管支50 1.0050

实验室玻璃仪器大全

常用的玻璃量器进入我们的实验室后,容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用于定量分析的常用玻璃量器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实验室玻璃仪器大全哪家好?您可以选择天长市华玻实验仪器厂,下面小编为您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根据国际单位制(SI)规定容积的基本单位为立方米(m3),1升(l)=1dm。(10qm。)。旧的定义,1升=1.000028dm3,相差甚微,可以忽略不计。升是温度为3.980C时一千克水的体积,但这一温度过低,不合实际应用,一般用200C为标准温度以计算容量仪器的容积。既然以200C为标准温度以计算玻璃仪器的容积,则校准与使用都应在200C下进行,这实际上是有困难的。 温度改变,仪器的容量以及溶液的体积都将发生改变。仪器容量

的改变是由玻璃膨胀引起的,但玻璃的膨张系数极小,每差l0C只改变O.0026%,可以忽略。液体体积则是由于密度的改变,改变较大。如1升容量瓶,当温度升高50C,其体积改变可大于1m1,所以应进行换算。 容量瓶的校准:将待校准的容量瓶洗净晾干,准确称重后用放至室温的纯水用茎长可达刻度线下的漏斗加入,使不致润湿刻度线上瓶颈部分,慢慢加水至刻度线下,避免瓶壁有气泡,用一小玻管滴加至刻度线上缘,称重,计算其真实体积(200C)。 天长市华玻实验仪器厂(原天长市长城玻璃仪器制造厂)位于长江之滨的皖东明珠——天长市。东临扬州与南京接壤。本厂是国内专业制造高品质,复杂型玻璃仪器的厂家,已有18年生产经验,在国内及周边地区玻璃仪器行业具有影响力,本厂具有高仿进口产品的能

力,本厂为了达到进口质量和外观,不惜重金购买德国B2B全自动玻璃机床2台,高薪聘用高级工程师数名,这些技术人才,具有非标模具设计及开发的能力,制造工艺的创新,机床的操作技能及国外加工的理念。 另外我们对玻璃选材及厚度,清洗,包装,一些细节也十分苛刻。由于质量过关和服务到位,一直为国内玻璃仪器制造商做贴牌生产,也为国外客户生产了大批优质玻璃仪器。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试验模拟试题A卷分析化学试验50分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实验》模拟试题(A卷) 分析化学实验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分) 1. 用沉淀滴定法测氯,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2. 在作分光光度测定时,下列有关的几个步骤:①调节100%T调节器,②将 参比溶液置于光路中, ③调节至A=∞,④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⑤调节0%T调节器,⑥测量A值,⑦调节至A=0。其合理顺序是:( ) (A) ②①③⑤⑦④⑥(B) ②①⑦⑤③④⑥ (C) ⑤③②①⑦④⑥(D) ⑤⑦②①③④⑥ 3. 采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时,洗涤沉淀用的适宜洗涤剂是:( ) (A)稀H2SO4 (B)稀NH4Cl (C)冷水(D)乙醇 4.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 (A) 二甲酚橙指示剂只适于pH>6时使用 (B) 二甲酚橙既可适用于酸性也适用于弱碱性溶液 (C) 铬黑T指示剂只适用于酸性溶液 (D) 铬黑T指示剂适用于弱碱性溶液 5.配制 PH =9 的缓冲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们的共轭碱(或共轭酸)来配制:( ) OH (K b=9.1×10-9 ) (B) HAc (K a=1.8×10-5) (A) NH 2 (C) HCOOH (K a=1.8×10-4) (D) NH3 ·H2O (K b=1.8×10-5) 6. 不宜放在电热恒温箱中干燥的基准物质是:( ) (A) Na2C2O4 (B) H2C2O4?2H2O (C) K2Cr2O7 (D) Na2CO3 7. 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 (A) H2C2O4·2H2O (B) K2Cr2O7 (C) As2O3 (D) Fe 8. 将试样溶解并转入容量瓶中定容,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将试样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溶解。

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网络学院化学与仪器分析模拟题1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C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D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 (G.R.);(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D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二、填空题 1、某定量分析结果X%=2/3×(25.00 – 1.25)×476.98 / 1.0000 ×1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 位。 2、标准缓冲溶液用来控制溶液酸度。 3、H2C2O4 2H2O 既可用于标定碱,也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 4、以酸碱滴定为例,滴定突跃是指的是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指示剂的突跃pH范围,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滴定突跃的范围内或部分处于该范围内。 5、弱酸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8,多元酸可以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 a1/K a2>104两步中和反应稍有交叉地进行,对一般的分析工作,准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其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化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全

分子光谱法:UV-VIS、IR、F 原子光谱法:AAS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 色谱分析法:GC、HPLC 质谱分析法:MS、NRS ⒈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 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 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 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ΔE=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M+hv→M* 2、带光谱和线光谱 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 ⑴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Doppler宽度随温度升高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 ⑵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外界压力愈大,浓度越高,谱线愈宽。 ⒈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⑴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⑵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2010-602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正题

东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以下基准物质在使用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H2C2O4·2H2O置于空气中保存(B) Na2CO3在~300℃干燥 (C) K2Cr2O7在120℃下干燥(D) NaCl置于空气中保存 2、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Fe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 (A) Na2H2Y (B) CaY2-(C) 柠檬酸三钠(D)三乙醇胺 3、在络合滴定中, 用回滴法测定Al3+时, 若在pH=5~6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应选-----------------------------------------------( ) (A) Mg2+(B) Zn2+(C) Ag+(D) Bi3+ 4、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 (A) 0.1 mol/L NH4Ac溶液(B) 0.1 mol/L NaAc溶液 (C) 0.1 mol/L Hac溶液(D) 0.1 mol/L HCl溶液 5、称取含氮试样0.2g,经消化转为NH4+后加碱蒸馏出NH3,用10 mL 0.05 mol/LHCl吸收,回滴时耗去0.05 mol/L NaOH 9.5 mL。若想提高测定准确度, 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 (A) 增加HCl溶液体积(B) 使用更稀的HCl溶液 (C) 使用更稀的NaOH溶液(D) 增加试样量 6、不宜放于电热恒温箱中干燥的玻璃器皿是------------------------------------ ( ) (A) 称量瓶(B) 容量瓶(C) 锥形瓶(D) 碘量瓶 7、含有0.02 mol / L AlY-的pH = 4.5的溶液A、B两份。A溶液中含有0.3 mol / L游离F-;B溶液中含有0.1 mol/L游离F-。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 ( A ) A、B两溶液的[ Al′]相等( B )A、B两溶液的[ Al]不相等 ( C )A、B两溶液的K (AlY)不相等( D )A、B两溶液的αAl(F)不相等 8、1.0 mol/L NH4HF2溶液的pH是--------------------------------------------------( ) [p K a(HF) = 3.18, p K b(NH3) = 4.74] (A) 1.59 (B) 3.18 (C) 6.22 (D)9.26 9、下列有关总体平均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1)随机变量有向某个中心值集中的趋势 (2)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既为总体平均值 (3)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