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内容摘要

我国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由于我们建筑行业起步晚,在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我过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是迫在眉睫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以及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最后是建筑业核心竞争提高的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I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 (1)

1 我国建筑业现状和发展 (2)

1.1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特征 (2)

1.2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

2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5)

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5)

2.2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 (5)

2.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6)

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9)

3.1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9)

3.2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9)

3.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0)

3.3.1 社会影响力 (10)

3.3.2 技术能力 (10)

3.3.3 融资能力 (11)

3.3.4 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 (11)

3.3.5 工程管理能力 (11)

3.3.6 资源管理能力 (11)

4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11)

4.1 政府履行建筑市场管理职能 (12)

4.2 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发展战略 (12)

4.3 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12)

4.4 科技兴企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引言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市场份额、利润或增长率等方面超越竞争对手,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的依靠。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耳塞,其根源原因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具备其他企业是没有的或者是比对手更加强大的资源和能力。不具有企业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在市场竞争被淘汰。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建筑同行业的竞争,如何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筑企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结合一些数据统计以及理论分析,在分析建筑企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以及我国建筑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建筑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本文的写作思路如下图

图1 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是我国建筑业现状和发展,主要是介绍我们建筑业才产业特征和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第三章是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指标系统的研究,介绍了核心竞争力指标系统的构建原则、构建思路及构建过程。最后讨论的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可以总结我国建筑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为当前社会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提供参考,并使建筑企业自身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1

1 我国建筑业现状和发展

1.1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特征

1.1.1 建筑行业呈现出行业整体过度竞争与局部有效竞争不足并存的局面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集中率呈现上涨的趋势,但上涨的幅度比较小,建筑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属于典型的分散竞争型。

我国大、中、小企业基本都处于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以相近的组织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相当的生产水平开展业务。

1.1.2 建筑市场分布集中,发达地区依然保持较强的发展

大规模投资对工程建设产生强劲支持,受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建筑市场分布也相对集中。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前10位的省市中,除河北和安徽外,其他8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均排名在前10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江苏、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8598.70亿元和18392.01亿元)两省建筑业产值分列第一和第三.

2009年,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为84898.61亿元。居前8位的地区是江苏、浙江、北京、广东、山东、上海、四川和河南。前6位省市新签合同额达39742.97亿元,约为全国新签合同额的47%。其中,江苏和浙江仍然保持排名前两位,两省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分别达到10190.14亿元和9802.25亿元,占全国的23.5%。北京2009年新签合同额达5636亿元,跃居第三。

1.1.3 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多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

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的13个省份中,仅有广东、浙江、河北、湖南四个省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超过18万元/人,多数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多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因此,建筑业仍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存在着效率低下、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1.1.4 建筑市场更为开放,跨省施工强者更强

2009年,各地区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469.94亿元,比2008年增加5563.34亿元,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9.6%。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居于前三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北京,分别达到4322.93亿元、3521.01亿元和2375.03亿元。这三个省市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全国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的45.5%.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1.2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中国除了完成了国内众多设计与国际水平相等的建筑物,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完成了类似鸟巢、水立方等超过国际水平的大型建筑物。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数据摘自《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集体、民营建筑经济的崛起。集体建筑经济, 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 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肌的股份制经济和广大职工投资人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它是劳动者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民有民营经济。它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本经济, 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公有制实现形成。建筑业的集体经济,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 无论在容纳劳动就业、在完成建筑总产值, 还是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 均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2 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是撘改革开放的顺风车,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不断发展,建筑业蓬勃发展。但是,国内的建筑业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模式较粗放,管理水平比较低;建筑业在建造的过程中,资源耗费量较大,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弱;企业对于专利和专有技术的意识比较淡薄,相关方面的投入比较低;从事建筑业的才人比较少,水平比较低。

建筑业人才匾乏。目前, 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口3400多万中有2300多万是农民工, 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大多不理想, 人才外流严重, 庸才增多。技术开发资金投人少。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 有的超过10% , 一般企业也达3%。

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贡献率仅

3

为25-35%, 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家每年专利受权6万余件, 但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 大约有80%的专利技术被闲置。这主要由于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政府机构里, 企业虽说是创新主体, 但却缺乏一流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以来, 没有有效机制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层皮的问题, 导致社会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 无论在技术、管理,还是在资产规模上,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竞争力都很弱, 这与建筑市场国际化趋势很不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走出低利润率的境况。故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 我国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收人、劳动生产率, 还有是获利能力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2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2.2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

2.2.1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2.2.1.1 不易模仿性

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所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在企业长期进展中慢慢形成的,而且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诞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动作规模、员工的素质、公司的规章制度等形成的,而这些在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别的企业无法轻易模仿的。

2.2.1.2 能力整体性

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竞争力,各分散的技能、专长和竞争力要素都不成其为竞争力,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核心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服务、单个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整体实力的对抗,使企业“寿命”大大加长。

2.2.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2.2.1 人力资本

一个企业的基础是人才,因此不论是企业的制度或者创造力都是需要有人才来制定和执行。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以及如何让人才发挥其对企业的作用和贡献。

2.2.2.2 技术创新

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企业如果没有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改造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保护能力、应变能力等,最终的

5

结果就是被社会淘汰掉。企业只有在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和高性能的产品,企业占有的市场才会更广阔,企业的生存能力才会越强,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2.2.2.3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根本,核心技术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及不同形式的知识,核心技术重复使用会使价值连续增长,具有报酬递增特征。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是依靠别人的授权而从事较为低端的产业,而且大部分的利润还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得不到保障。

2.2.2.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现在企业的地位中是越来越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起所有员工的热情和激情,能够使得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减少企业的管理费用,使得企业能够整合更大范围的资源和迅速提高市场份额。

2.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由于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侧重点不同,当然表现也不相同。基于对建筑行业特点及当前行业形势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筑企业的五项核心能力。

2.3.1 社会影响力

根据学者Mayer,Utter Back以及Leherd在1993年提出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与产品关联的职能的集合体,产品的基础,通过产品平台与产品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的观点,反映在建筑行业,客户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这时客户对建筑企业的选择,必然对其“行业地位”、“企业资质”、“过往业绩”、“专业范围”“合同信用”、“银行信用”等极为看重。因为这些指标可以证明他们所具备的组织、技术、资金、经验以及能够克服可能在项目施工程中出现难题的能力,使得指标表现优秀的建筑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2.3.2 技术能力

随着工程的日益复杂化,要求的技术能力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建筑物,比如是核电站、鸟巢等,这写建筑工程是非常复杂的,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也是非常高,因此,技术能力对于建筑业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国建筑业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建筑技术的贡献率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都相距甚远,建筑产值的增加主要靠增加从业人员的数量来实现。我国不少建筑企业虽大却不强,在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承担大型、超大型工程及技术复杂的工程上产生的不利影响,削弱了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而实际上,利润最为丰厚的项目,往往集中在高技术工程领域。所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显得格外重要。筑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技术积累的原则。企业应有意识地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逐步积蓄力量,战略模式的选择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企业的经济基础。正如Patel和Pavitt(1997)2等学者所提出的那样,“高专利份额、高现实技术优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3.3 市场开拓能力

与一般行业不同,建筑业是先销售再生产,而非先生产再销售。在这样的买方市场中,建筑企业的顾客往往处于强势地位,有较大的选择余地。目前建筑业竞争激烈,整个行业基本处于僧多粥少的境况,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筑企业需要有很强的市场信息捕获和处理能力。根据Hamel(1994)3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市场进入能力,洞察预见能力。”Mayer,Utterback(1993)也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建筑企业最好能提前预见拟建项目的可能性,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研究出针对性的施工工艺和方案,作为竞争的重要筹码。

2.3.4 项目管理能力

由于建筑行业区别于制造等行业的特性,在建筑工程中实施的是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便是合理地配置资源来实现安全、成本、工期、质量这四大控制目标。项目的一次性、动态性特点,使得项目管理相对于企业管理更加复杂,同时管理产出的效益也更大。因此,在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既定的条件下,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项目管理的效果。这里我们再次引用Faulknel & Bowan4的理论,把制度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结构维度,把管理制度作为管理能力的核心因素。目前,从广义的项目管理能力上来分析,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九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2.3.5、资源管理能力

当今大多数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人才流失问题较严重,而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总的来说,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较低,尤其是各种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

7

人才更是缺乏。

根据Prahalad和Hamel的观点,组织中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种学识流派的学问,正是从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技能当中体现出来的。面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建筑企业急切需要有一支高层次、高质量,包括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队伍,这样才能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更好的配置和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焕发生命力。同样,在Leonard-Barton(1992)的观点中也提到,使公司区别于其它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以及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累积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同样体现在培养和使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上面。只有通过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和建立企业人才资源储备库,对企业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和合理运作,尽快改进现有的不足,才能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源管理支持,促进建筑业全面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竞争力评价的基础工作。只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才能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因此,在设置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一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它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其科学性也就越强。各个指标的概念不仅要科学、准确,还要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

二、系统性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不是一个两个,不但有内部因素,还有企业的外部因素等。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时,系统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才能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三、可行性原则

设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即评价指标的数据要容易获得,计算方法明确和容易操作等。同时,要注意各项指标之间不要发现重叠现象,否则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3.2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从本质上说竞争力主要由市场竞争力和资源竞争力组成,它们是竞争力的驱动性因素。由于企业外部显性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讲是企业内部能力的延伸而获得,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竞争力大小时应该重点考虑企业的内在能力的强弱。但是,无论是外部的竞争力还是内部的竞争力,最后都是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面临的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应该加入行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系统指标的建立中,特别是在非市场化或者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评价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这种环境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评价建模应该考虑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作为不同环境中企业竞争力比较的调整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从一个企业的外部向内部、一层一层深入的思路,从企业的市场表现开始,通过全面评估其营运能力和经营安全能力,进一步查看其在信息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建筑质量优良率综合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貌。

9

3.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核心竞争力,国内有多重不同的定义,一般都板包含增长、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根据Lall(1999,pagel2),业活动中的竞争力是指发展可持续增长的相对效率。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重中之重。一般是采用不同的参数变量来描述企业的竞争力大小。Lall(1999b,page']建议用5个参数来定义产业层次的竞争力:技术力量、人力源开发、固定资产投资、融资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Hatush和Skitmore(1997)提出了在资格预审阶段评价承包商竞争力的5个主要指标,包括融资能力、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工程健康与安全以及声誉。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都适用这些指标,但是,当外部环境不同的时候,这些指标就不一定能够充分适用,例如在前面说到的,中国的建筑业在很多方面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也会不相同。Hal和Shen(2000)在一个调查中也提出了项目业主在选择承包商时常考虑的8种因素。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具体项目环境上,如前面所讨论的,建筑业环境分3个层次,那么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竞争力参数框架来整合这3个层次,考虑到这一整合,那么就要建立一个竞争力参数模型,这个模型由6个方面组成: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融资与财务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

3.3.1 社会影响力

目前,社会的影响力指的是企业的资质等级和公开的声誉,由众多的因素组成,比如企业印象和市场占有率等,这些因素又可以分解为一下具体项目:①资质等级:②市场活动范围及占有率。全球化被认为是公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承包商,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承包商,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已在增加其在海外的业务了。Crosthwaite(1998)的调查显示大型的英国建筑公司为了增加其长远的利益和保持股东收益,已在逐渐扩大其海外的业务[121。③声誉和印象,声誉和印象是对建筑企业正在从事的项目的成功经验的反映。

3.3.2 技术能力

技术是获得竞争力和项目成功的推动力,技术资源的水平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反映:设计力量、拥有的技术力量、技术研发能力和信息技术。特别提出,信息技术(IT)已被广泛认为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Drucker(1988)和Nonaka(1991)提出在不远的将来结构化的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知识社会生存的关键因素。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3.3.3 融资能力

融资能力是指实施所有业务活动所需的资源。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建筑项目往往需要很大一笔的资金,而现在的业主为了减少自身资金的负载率,降低企业业主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趋向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建,因此,承包商的融资能力已经成为了其竞争力的象征。承包商融资能力成为了其顺利赢得并且顺利完成高质量工程的关键所在。

3.3.4 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

市场开拓能力是指对市场的趋势进行研究,寻找新的销售路线,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开拓能力与营销能力涉及的方面有一下几个因素: 市场活动范围、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投标报价能力和公共关系。市场开拓能力与营销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现在营销管理中的基本工作。

3.3.5 工程管理能力

下面的因素被认为是反映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能力的参数:①质量管理能力;

②进度控制;③费用控制:④合同管理;⑤对外合作能力, Cheng et a1(2000)指出在建设项目中反映承包商参与合作和与其他参与者合作的主要成功因素是有效的沟通、冲突的解决、充足的资源、管理上的支持、相互信任、长期承诺、合作和创新;⑥安全管理;⑦环境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发展,安全、健康和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有项目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提出HSE(HeaItld Safe,/Environment)政策,要求承包商为从事项目的有关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提供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及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告知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所存在的危险。只有符合业主有关的HSE程序才能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宜人的工作环境;⑧风险管理。

3.3.6 资源管理能力

合理设置组织的构成和人力资源是资源管理能力的根本所在。一般反映资源管理能力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未来企业的管理趋势是资源管理能力是合作、自我约束制代替等级制、及时的资源分配和自动学习。

4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建筑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并制造了许多从业企业的生存困境,如何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是建筑业取得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11

4.1 政府履行建筑市场管理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一只是“闲不住的手”,“两只手”同时管理着经济。市场经济靠市场的自动调节是不够的,因此,作为市场经济的管理者,政府相关部门要从根本的制度上进行改革,调节建设市场的准入门槛,有规范的培养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同时,完善建筑市场体系,营造一个公平化竞争的建筑市场机制。

4.2 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发展战略

许多大中型企业将总承包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这或许预示着施工环节价值将发生转移。总承包的核心也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要求企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管理能力以及对业务分包管理能力,对集团业务有效管理和控制。“多元经营”战略:多元经营能为企业增加盈利点,并有效规避风险。许多施工企业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竞争优势外,将多元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整体看来,基本都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进行价值链上下游的延伸,实现同一价值链的多元经营。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支持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

4.3 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改变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状态。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改变以往“重项目、轻管理”的观念,切实转到“向管理要收益”的轨道上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理论、方法等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做到规范化管理,走“文化兴企”思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企业管理员的推动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她能够聚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当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和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时,企业才能更好的成长。

4.4 科技兴企

人才与科技并举:建筑业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将“科技兴企”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方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改革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能发挥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科技骨干。研究开发符合自我发展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

浅析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

应用,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论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相关成果对于中国建筑业提升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全面、协调、长远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研究的成果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中国建筑业搭改革开放的顺风车,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的大量投资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建筑业迎来了历史高峰期,但是,随着市场的饱满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建筑业想要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占领更高的市场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有效占领领域。2.中国建筑业国际化是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建筑市场面向世界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外的企业不断进入国内抢占市场,而国外的建筑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对国内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同时,这也是国内建筑企业的机遇,国内建筑企业可以趁机加快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国际建筑市场。

13

参考文献

[1] 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企业价值观的整合观点.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 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 席酉民.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 张新华.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于江.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渐进化方法[J];管理科学;2003年05期

[7] 杜云月.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2年03期

[8] 单红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9] 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海尔与长虹[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3期

[10] 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年04期

[11] 赖纯见.基于AHP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浅析

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浅析 摘要: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之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综述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模型,同时也为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通用模型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综述 1.1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IT)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不光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帄的重要标志。而在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行业当中,IT技术的应用目前还主要停留在表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项目管理水帄是今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把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好,对我国建筑企业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推动传统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水帄和核心竞争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图1 2004-2008年中国在世界各经济体信息化程度中的排名 从图1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大陆的信息化建设水帄和世界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中国大陆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帄不高的情况下,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是落后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水帄。因此,我国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现在已经提到了很重要的高度。建设部在《 2004-2010 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之一”,要“ 运用信息技术全陎提升建筑业,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帄;全陎提升企业管理水帄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建筑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 08-08-09 15:17:00 ] 作者:王甦编辑:studa0714 摘要:文章将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相结合,对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力;创新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中小企业已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的99%,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销售额占57%,出口总额占全国的60%。此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5%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往往具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着提供就业机会、振兴地方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近年更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按照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3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国的62.3%,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从所有制看,“三资”和个体、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绝对比重;无论是产值、利税还是出口量,中小企业都占重要份额;第二,在发展趋势方面,“小而特、小而专”替代“小而全”渐成气候,为大企业协作配套越来越多;第三,在竞争力方面,不少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战略意识薄弱,过分注重短期盈利,“重战术,轻战略”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投机性,难以促经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第三,不能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在自己主营的业务尚未具有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实施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将资源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第四,人力资源质量普遍不高,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思想,职工整体文化,技术素质不高或参差不齐;第五,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第六,受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影响,如果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能真正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信贷政策也不能真正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力就是经济效率(或生产效率)。众所周知,竞争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不存在市场,也就不存在竞争。竞争的唯一表现形式是国内产品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但由于实行封闭经济,国际间的竞争非常有限。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

中国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与建筑业的发展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e4605735.html, 中国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与建筑业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一直处于支柱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3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建筑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严峻挑战。 充满生机的建筑市场有力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速较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大,建设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筑业顺应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保持了产业的继续增长,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着产业、市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促进了建筑业产业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从1988年到2004年的16年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2004年为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建筑业产业

规模对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决定性作用。2004年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74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签订合同额43914.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3309家,实现利润621亿元,增长19.5%,上缴税金959亿元,增长26.4%。 2、建筑业的建造能力不断创新,有力的加强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建筑业企业更加主动积极地追求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抓住高、大、难、新工程的机会,展开科技攻关,重视技术引进、吸收、创新,自主研发了一批工程建设管理软件和工程软件包,在远程控制、集中决策、项目平台、零距离管理等方面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和建造最顶尖建筑和工艺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舞台。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建设工程相继落成或正在建设,如长江三峡二期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能源及能源调度工程,青藏铁路、润扬、苏通长江大桥、上海磁悬浮轨道等交通工程、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项目、上海金茂大厦等工程,标志着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管理水平。 3、工程总承包市场扩大,建筑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得到进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摘要]现今如何提高竞争力,使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成为了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了解和运用自身的能力,在长期的发展中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而技术不仅是人员的技能和企业运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其中的领导功能、团队文化和企业形象设计等也作为一门技术引导着企业发展。本文论述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阐述,在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特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作者:陈思宇

目录 引言 (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2)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 (2) 1.企业资源层 (2) 2.企业能力层 (2) 3.企业文化层 (3) 4.企业核心能力层 (3)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4) (一)唯一性 (4) (二)价值优越性 (4) (三)延展性 (4) (四)整合性 (5)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5) (一)长久稳定的竞争优势 (5) (二)多元化运营的基础 (5) (三)价值理念核心 (6)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7) (一)发挥领导的功能 (7) (二)加强团队文化 (7) (三)注重技术创新 (8) (四)提升企业形象 (9) 五、曲靖市M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 (9) (一)注重团队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足点 (10) (二)打造M医药品牌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 (10) (三)坚持质量第一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最终成为在国内棉纺技术领域较有影响的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判别标准分析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核心竞争力就是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本文在介绍核心竞争力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个判别标准,有助于企业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为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判别标准战略能力 核心竞争力就是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反映企业的特性。由于竞争优势不具有绝对的持久性,企业必须在发掘他们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利用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将来为企业创造相对竞争优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准确的识别和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国着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这里提到的先进技术不是单指科学技术,它既包括科学技术,又包括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可以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发明独特营销手段和运用独特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与同层次主体的相互比较中才有意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和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企业所没有或不及的,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探析(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探析 学习中心: 年 学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这部分可以分两段论述:第一段写明选题的来源,即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现 分要求约含200个字符。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1) 1 我国建筑业现状和发展 (2) 1.1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特征 (2) 1.2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 2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3) 2.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3) 2.2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 (3) 2.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3) 3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4) 3.1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 3.2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 3.3建筑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3.3.1经济实力 (4) 3.3.2 社会效益 (5) 4 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

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这部分可以分四段写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段:本文的研究内容。按全文章节安排分别概括每章的写作内容。 第四段:本文研究的意义。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一、实践报告背景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 二、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项能力或者技术,是协调各种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后形成的核心技术或者能力。基于该解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詹姆斯(Rod Coombs 1996)认为,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能有效的整合这些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F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根据他研究,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能力划分为三个层 次:1)科研人员所具备的获取或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2)工程人员所具 备的以现有成熟技术为基础,生产制造客户所需的、具有特定交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具体作业人员所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里特征的作业能力。赵国浩对管理能力的定义是广泛的,他认为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市场调研、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中管理嗯哪管理的范畴。对于整合能力他则认为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将技术、市场、信息、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可以快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方案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方案 前言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久,但我国企业认识物流重要性的速度很快。由于在产品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和威胁日益递增,企业开始更多地从供应链的角度强调整体的竞争。在我国此次遭受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之后,无论是制造型的企业还是服务型的企业,都越发重视物流环节企业。 邯运集团经过6年风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的物流企业。目前企业在册员工总数10600余人,各类营运车辆10000余部,是全国物流企业100强大型综合物流集团,位列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物流公路运输业第15位。做为邯运集团下属的快运公司,是整个集团的核心组织,现有分支机构17个,业务以省为中心,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快运公司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库存效率低,仓库布局不合理,信息系统有缺陷,市场需求响应慢,人员的绩效不高等等…… 本文针对快运现存在的问题,对其作出了一份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方案。 1、以优化快运的配送中心部结构和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利用Pareto 遗传算法解决货位配置优化问题从而优化仓库布局,完善仓储储位管理和统一仓储设备,并且建立入库、出库、拣货的仓库作业优化方案;通过入库预处理模块、出库模块、查询功能模块等一系列具体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来完成实际的的作业流程操作。优化快运的配送中心部结构和信息系统两方面可以解决快运自身的仓库仓储问题,并使其信息化、规化、集中化。 2、从人员方面入手,分别利用适用于邯运集团人员的员工薪酬体系模型和员工绩效考核模型来建立和完善员工薪资体系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新型组合激励模型,建立起适合整个邯运集团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立足于快运行业现状,对快运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确定了快运实行物流品牌营销战略。从集中资源优势的部业务整合,实施7条适应市场需求的外部营销策略和建立适合快运自身实际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三方面打造快运的物流品牌营销,力图使快运在同行业中彰显自己的品牌特色。 4、针对快运的绩效考核体系,利用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部经营和创新与学习能力四方面考核企业绩效,既有现有绩效的评价考核,又有长远竞争能力的评价考核。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建立回归模型明确整个集团的优劣势和战略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仅适用快运,而且是适用于整个邯运集团的。而配送中心部结构和信息系统的优化以及物流品牌营销战略的建立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与快运企业结构,业务结构等相似的兄弟分公司。 在方案中我们会详细阐述快运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快运公司来确立优化解决方案,通过方案中提出的优化方案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模型,应用辐射到整个邯运集团来解决同系列的问题。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并揭示了战略 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企业在战略定位中有的先天不足。核心竞争力构建战略定位入世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 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 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一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世界著名企业就是通过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攫取了行业的绝大多数利润。有资料显示:佃95-2000年的 6年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达 5.4%,而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4.4%,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财富》杂志最新排名资料,2000 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增加到14065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加到6672亿美元,总资产增加到4580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8%、20.4%和4.1%。199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额收益率(利润/营业额)为4.36%,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为 1.26%。2000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

中国建筑行业的分析

中国建筑行业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建筑行业的产业状况和产业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五力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找出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产业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出行业的盈利方法,为提升产业价值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利用五力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建筑业中国的古代并没有建筑业这种概念,以前的人们修建的建筑都是一砖一瓦砌成的,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技术和器械,而且并没有进行交易。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成为一门行业,而且可以用于交易,发展迅速。 到了二十一世纪,起初,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业总产值和增长值都保持在20%以上,位居第四,仅次于工业、农业和商业。解决了一部分中国就业率问题,而且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但发展至今,建筑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建筑业的发展趋于平缓。在我看来,是因为房产商的房地产开发越来越慢导致的,实际上是房子的饱和度太大。在二十一世纪初,房子供不应求,随着发展,房子数量太大,能买得了的人们已经买了房,想买的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买得了,所以在这个世纪出现了房贷。商品房大多数都空置了,所以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建筑业的企业总体在资金、技术、体制、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进入WTO,中国各行各业的局势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所处的内部环境也不再简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2005年,全球建筑业的投资达到了5.3万亿美元,但是我国建筑企业国际承包业务在国际之中占的比例非常少,与国际大型施工承包公司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公司在如何开拓国际建筑市场方面依旧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未来的长期发展缺少规划,造成了大量的市场竞争力缺失和资源浪费,不能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缺乏持续竞争取得盈利的能力。 五力分析法分析: 一个行业除了受到总体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受自己特殊的行业环境的影响。由此,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对竞争环境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的五中种力量模型。五力模型是用来确定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其理论假设是行业获利能力不是有商品属性或产品的技术含量决定的,而是由行业的市场结构决定的。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加入WTO之后,导致外资、外商进入我国建筑业的壁垒降低,从而对我国的建筑企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国家对所有外来企业实施国民待遇,国外建筑业及其相关的建筑安装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增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规模扩张力,势必被迫退出建筑市场,由此,更多的市场份额可能被外资、外商所得。外

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略 竞争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意义重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斯图亚特·哈特指出:全球持续发展的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最大的商业机会,创新的水平及所需的经济发展将给有远见的企业家带来更大的机遇。国有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竞争意识和战略管理问题。在科学技术、市场需求和国际环境飞速变化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企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必须面向全球化和信息化制定企业未来的竞争战略。否则,没有一个明晰的竞争战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企业竞争战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成本战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更体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总成本领先战略应该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首要战略,只有在成本效率改进的基础上,才可能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 差异化战略。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企业由于过分模仿和跟随,使我们的产品差异性不大。世界上任何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产品都是别具一格的。如汽车行业,日本汽车追求的是小巧和节油,德国汽车追求的是精致和安全,美国汽车的风格是宽敞和舒适。而我国的很多产品总结不出什么特色,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重新对产品进行定位,制定差异化的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核心技术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缺乏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迎接全球竞争最致命的问题,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之根本。我国很多产品在市场的量上占优势,但在市场的质上则不具有竞争优势,如我国是VCD生产大

国,但不是VCD的强国,因为VCO的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核心部件完全依靠进口,VCD的核心部件伺服机芯和解码芯片,机芯由荷兰的飞利浦、日本SONY等几大外国公司生产,解码芯片的技术和生产别完全由美国斯高柏公司所垄断,我国VCD全年工业总产值约12亿美元,全行业利润仅为1亿美元,而外国公司从中获利3亿美元。所以,中国企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尽快培育并开发企业的核心技术。 品牌战略。优秀的企业品牌价值高于有形资产的价值。研究表明,消费者选择商品90%是有品牌的。我国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品牌认知、品牌管理、品牌传播方面还十分薄弱。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塑造和树立中国商品的国际品牌形象,以促进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和认同。 人才战略。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的发展,“近期靠财务,中期靠产品,远期靠人才”。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必然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其规模和深度将远远超过现在。当今跨国公司普遍坚持“思想全球化、经营本地化”,即采取本地化策略,最重要一点是人才本地化,这一点恐怕是对中国企业最大的威胁。跨国公司必然要以其丰厚的薪酬挖走中国企业的大批人才。所以,中国企业从现在起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其中最重要一点必须提高员工薪资,尤其是特殊人才的薪资水平。目前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北京为例,国企员工工资平均为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员工的1/8—1/10,高级管理人员相差10-20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将知识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当中。 以业务流程和市场需求导向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的滞缓,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不足以借鉴。 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和创造。 受Enterprise IG公司邀请,笔者参加了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品牌规划顾问公司、专家和香港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就如何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到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受与会者一些观点和思想的启发,关注国内企业,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与会品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近期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滞缓的局面,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借鉴,必须通过重新评价和创造新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和消费者。 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讨论会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结论是,在日益动荡多

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 2002年元月12日,在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谈道,中国企业过去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吃苦耐劳;二是具有廉价的资源;三是有限的产品优势;四是关系网络优势。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之后,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这不能不说对现在的本土企业生存来讲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由此看来,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作用 主要内容:随着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价格战”早已不能应对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有必要在非价格因素引导下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真正地从企业自身的实力出发,以技术创新为原动力,将企业文化做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摇篮,以创新机制创新为内在保障。 关键词: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非价格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到了“核心竞争力”上。因为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通过过去企业打价格战得来的,而是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摸索的非价格因素进行有效集合而形成的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企业一旦拥有了这种竞争力,那么其在激烈的商战中必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天下。 目前几乎所有经营成功的公司都有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思路和模型,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将价格因素剔除在外。因为随着消费理性的逐渐提高,消费者不再将产品的价格因素作为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同时对于企业自身来讲,低价策略所带来的利益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当利润空间由于降价的原因越来越小时,有的企业则会用产品质量来当“试验品”,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又从何谈企业信誉和企业竞争力呢?因此,这里所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格因素无关,而是探讨非价格因素如何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原动力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原动力,依靠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指的技术,既包括如专利这样的受法律保护的技术,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术。在信息社会里,只有靠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飞跃性发展。 (一)依靠技术创新设置或跨越市场竞争的门槛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有较强的特性,并形成进入壁垒。美国的DVD解码芯片,日本企业的汽车、摩托车发动机,英特尔的CPU和微软的视窗技术,都有着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二)提高企业经济竞争力要依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的自催化效应,可以使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 任何一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是技术创新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的过

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提升

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提升

I II

第1章绪论 1.1引言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市场份额、利润或增长率等方面超越竞争对手,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的依靠。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其根源在于企业内部具有某种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强或不同的资源和能力[1]。企业只有具备了某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加入WTO 后,随着政府对《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有关承诺的生效,建筑市场将逐步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筑企业如何识别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2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竞争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竞争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今市场经济下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建筑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各种变化,实现快速有效的调整,为企业不断注入成长的活力, 近年来,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但是,核心竞争力研究多数针对传统制造业和新兴技术企业,对于某一特定企业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结合一些数据统计以及理论分析,在分析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以及我国建筑企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可以总结我国建筑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为当前社会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提供参考,并使建筑企业自身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地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力,对建筑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本文中,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所处的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建筑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通过了解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历程,来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性以及内涵。 (2)通过具体的数字统计以及报表分析,了解我国建筑企业现所处的阶段,客观评价我国的建筑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矛盾。 41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我国企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到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迫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能在市场上叱诧风云,所向披靡,而有的企业却在市场上却是屡战屡败;有的企业长盛不衰,百年不倒,而有的企业却只能风光一时,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那应该如何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企业在战略、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竞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基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是异质的、是完全不能模仿的、是很难被替代的、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企业吸收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生素质,以经营理念的更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的匹配协调关系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充分、无秩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残缺和扭曲。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体质成本,提高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活力,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找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有效的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简要描述为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自身所拥有的占有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它主要强调:一是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二是所从事的行业市场;三是与竞争者相比占优势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状况,其次的参照物是行业竞争市场。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集合体。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在其行业上保持有自身较为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虽然这种能力不是行业中一流的,但有时在市场竞争板块中具有相对的竞争力,是本企业最擅长的能力,能是企业生存或有一定的发展,这样便可看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原有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或板块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得以可持续发展,企业便应获得相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在此情况下还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随机调整战略适应性,该企业就能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能力二者不一致,企业便应悬着适当的战略方式,对原企业核心竞争力加以弥补和增强,使之逐渐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实际的价值,是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是具有价值的能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