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专业细分介绍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专业细分介绍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专业细分介绍

物流跟踪与识别技术 -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物流跟踪与识别技术 19周 星期一(6月23日) 上午10:00——12:00 序号 教学班 教学班人数 考试教室 教室考生人数 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1 001 3 A8101 3 张可 教室考生名单 001教学班,张可 A8101 1 20115188 蒋康 2 20115206 郑岚芯 3 2011522 4 徐贤忠 电路原理(II ) 19周 星期一(6月23日) 晚上6:30——8:30 序号 教学班 教学班人数 考试教室 教室考生人数 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1 001 11 2 D1131 56 朱学贵 2 001 112 3 001 112 D1133 56 4 001 112 5 002 117 D1125 59 李家祥 6 002 11 7 7 002 117 D1135 59 8 002 117 电路原理(II)考试名单 朱学贵 序号 行政班级 学号 姓名 考生签到 考试教室 1 10自动化02 20105118 王伟昌 D1131 2 12自动化03 20124690 陈皓锐 D1131 3 12自动化06 20124784 孟诗鸿 D1131 4 12自动化07 20115126 李江凯 D1131 5 12自动化08 20124852 易圣伦 D1131

6 12生医02 20126475 戚济D1131 7 13自动化01 20124637 赵申申D1131 8 13自动化01 20134585 李康D1131 9 13自动化01 20134589 张廷明D1131 10 13自动化01 20134590 韩昱辉D1131 11 13自动化01 20134595 李彬D1131 12 13自动化01 20134597 邓志聪D1131 13 13自动化01 20134598 杨宸D1131 14 13自动化01 20134601 冯岩团明D1131 15 13自动化01 20134603 王彦卜D1131 16 13自动化01 20134611 朱燕D1131 17 13自动化02 20124672 陈一凡D1131 18 13自动化02 20134621 周劲风D1131 19 13自动化02 20134622 徐思文D1131 20 13自动化02 20134623 周炀D1131 21 13自动化02 20134626 许杨D1131 22 13自动化02 20134627 牟雪清D1131 23 13自动化02 20134629 赵东琦D1131 24 13自动化02 20134630 王曦晨D1131 25 13自动化02 20134632 巫鑫D1131 26 13自动化02 20134634 李继祥D1131 27 13自动化02 20134635 李庆渝D1131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特征方程为 232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1, 2λ=-- 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2) 奇点(0, 0)。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 0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 两个特征根为 1,2j λ=±

1 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3) 奇点(0, 0)。原方程可改写为 00 00 x x x x x x x x ++=≥?? +-=

2 为 0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0.50.866j λ=± 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 1T s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 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 (2) () 2 1()0.4r t t t =-+ (3) () 2 1()0.8r t t t =-+ (4) () 2 1() 1.2r t t t =-+ 图9-51 题9-6图 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老师名单及简介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老师名单及简介 刘和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技术支持专家;重庆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主任;重庆大学—美国微芯公司PIC单片机实验室主任。 赵霞,博士,副教授。主讲“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专业英语”及Power System Analysis全英文硕士课程;从事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及新能源接入方面的研究。 杨丽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绝缘老化机理及寿命预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抗干扰技术、绝缘材料改性等方面研究。 韩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奖励各1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人。 李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系主任。

周雒维,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IEEE高级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电力电子学科学术带头人;《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电工技术学报》、《电源技术学报》、《电源技术应用》等杂志编委;2002-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USA 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亚洲联络人。 王正勇,电力电子与新技术系老师,主讲电路原理1.2。曾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其毕业设计方向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与研究等。 张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参加国家及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两次荣获重庆大学教学效果好前50名教师称号;2008年荣获电气工程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得重庆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廖瑞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与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自动化学院 考试日期: 2007-01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20%)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 12222q q dt dT C m -= 1 111q dt dT C m = 22 2R T T q -= 11 2 1R T T q -= 选定0T 作为,1T 输入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1、 根据所给方程组,画出该过程的动态结构图; 2、 整理出0T 和1T 之间的传递函数。 二、(20%)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要求输入r(t)单位阶跃时,超调量%20≤P σ,峰值时间s t P 1=。 图 1 三、(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 +=s s K s G 1、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需给出相应的计算),并讨论参数K 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式中, 0T :介质温度;1T :热电偶温度;2T :套管温度; 11C m :热电偶热容; 22C m :套管热容; 1R :套管与热电偶间的热阻; 2R :介质与套管间的热阻 1q :套管向热电偶传递的热量;2q :介质向套管传递的热量 1、 试确定K 和Kt 的值。 2、在所确定的K 和Kt 的值下,当输入r(t)单位阶跃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多少?

2、 若增加一个零点1-=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如何?,该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有何影响。 3、 上问中,若增加的零点是3-=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又如何?你能作出什 么初步结论? 四、(2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04 2 +=s s s H s G 1、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需标注各段折线的斜率及转折频率),并 求出系统的相位裕量;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微分环节)(1+s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 3、 比较前后的计算结果,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在中 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五、(1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2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系统是否自振,若 有自振,求自振频率和振幅。其中: A M A N π4= )( 六、(10%Φ(z)。 (r (r )(t

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房地产学院 导师介绍

1.任宏,教授,博导,英国里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并担任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建设部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建设管理;房地产 2.傅鸿源,教授,博导,学院元老,被人们习惯称为“傅老爷”,数学模型高手。 研究领域:系统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区域经济学 3.李世蓉,女,教授,博导。学院又一牛人,英国里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副区长(大官,副厅级)。 研究领域:住宅产业化,建设行政管理。 4.张仕廉,副教授,硕导,副院长。建设部三大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人,建管学院博士,硕士入学考试“建筑技术经济”试卷命题老师,为人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 研究领域:建筑安全,建筑技术经济。 5.杨宇,副教授,副院长,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研究领域:工程合同。 6.刘贵文,副教授,副院长,重庆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国内价值管理研究领军人物,著名香港学术团体“香港价值管理学会”和“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的核心会员,英文专业杂志“Journal of Value Management”副主编。 研究领域:项目管理、价值管理、项目融资、建筑业信息化、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7.颜哲,教授,前副院长(已退),为人正直,有学者风度,在学生中的口碑最好,曾被重庆大学民主湖论坛评为“重大十大帅哥老师”(颜老师已经60岁了),学院研究经济学的老大。研究领域:工程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学。 8.曹小琳女,副教授,工程管理专业系主任,建管学院博士、硕士人学考试“项目管理”命题人,和蔼可亲,很受学生欢迎,报曹老师的学生特别多。 研究领域:项目管理 9.叶晓甦副教授,财务管理系主任,刚申请到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城市公共建设融资方面的,叶老师的近两届学生都要忙这个咯。 研究领域:建设融资 10.张建高副教授,学院搞“博弈论”的高手。 11.张巍,副教授,麻省理工访问学者。刚从美国回来,会给学生有带来些新的东西。 研究领域:项目管理房地产经济学 12.王林副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写论文的高手,一年之内发表了6篇cssci论文,并成功申请到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 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 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拉氏变换; 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 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 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 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 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 3. 梅逊公式的理解 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 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重点: 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 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

重庆大学导师介绍

一、结构工程 1、钢筋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动力反应:首选白绍良教授,其次是张川教授,再者是付剑平教授 2、结构非线性分析:首先张川教授,其次是王志军教授,有精力在学校可以请教周基岳、刘南科以及肖允徽教授 3、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以及可靠度研究:陈朝晖教授 4、钢筋混凝土抗震分析:首选白绍良教授,其次是赖明、黄宗明、张川、李英明教授 5、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首选王志军教授其次是张川教授 6、预应力混凝土:首选王正霖教授、其次是李唐宁、简斌、秦士洪教授 7、砌体结构:骆万康教授 8、框支结构:全学友教授 9、高强混凝土结构:李立仁教授 10、钢结构稳定理论:李开禧教授 11、钢结构可靠度:戴国欣教授 12、钢结构其他:催佳教授 13、木结构:黄绍胤教授 二、防灾减灾 1、地震工程学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首选赖明教授,其次是黄宗明、李英民教授 因此学科设置时间与结构工程相比时间不长,因此此方面还是以结构抗震分析等为主,对与地震工程学复杂的知识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所以及工力所学习最为合适。 三、岩土工程: 1、岩土力学与动力学:首选吴德伦教授,其次可以选张永兴教授、刘东燕、阴可教授 2、地基与基础:首选邓安福教授,其次是胡岱文、樊泽宝教授 3、边坡工程:首选胡岱文、张四平教授 4、地下洞室首选张永兴教授,其次是阴可等 四、工程力学 1、岩土、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首先:吴德伦教授、其次是孙仁博、武建华、李正良、游渊教授 五、桥梁工程 学科增加的时间不长,建议现在还是专门考开设时间长的学校为宜。 以上只是我在学校时一点认识,时间过了很久,人员会有些变化,研究专长也可能在转变,所以只能仅供你参考。 1、张永兴学术团队 (1)负责人:张永兴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承担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范文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范文 软件工程学的定义 软件工程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Boehm: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IEEE: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FritzBauer: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编辑本段软件工程学的内容 软件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含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学包含软件工程经济学和软件管理学。 专业简介 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对软件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主修课程 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毕业去向 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重庆大学机械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传统观点认为,机械设备由原动机、 部分组成。 2、调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它们分别是和 速。 3、熔断器通常用来进行护,而热继电器则用来进行 护。 4、交流调速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速 速、速。其中速是有极调速。 5、P L C的选型主要从个方面考虑。 6、P L C的周期工作方式包括三个阶段,它们是 7、三相单三拍的通电顺序是“三相”指 “单”指“三拍”指 8、逐点比较法中每走一步要完成四个工作节拍: 9、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 个部分组成。 10、常用的时间继电器有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 器、间继电器、间继电器。

二、判断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 1、在只有一个工作机构的生产机械上有时也可采用多电机拖动系统。() 对错 2、电力拖动系统的发展历程中,最初是F-D系统,接下来是交磁放大机-直流电动机系统,再接下来是继电器-接触式系统。() 对错 3、直流电机因具有良好的起、制动特性,在很宽的调速范围能实现平滑调速等优点,一直被认为是工业调速的原动机。() 对错 4、交流电机调速方法中,改变极对数的方法调速属于有极调速。() 对错 5、在电机调速闭环控制系统中,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当负载增加引起转速下降时,要求闭环系统能调节电机转速回升到原来的 数值或略高于原来的数值。() 对错 6、在电器控制线路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位可画在不同地方。() 对错

7、自动开关具有过载保护、欠压保护及短路功能,因而在一定情况下它可以取代熔断器、热继电器等。() 对错 8、接触器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对错 9、对中小型普通车床的主电机必须采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对错 10、为实现多地点起动控制,需将分散在各操作站的起动按钮引线串联连接。() 对错 三、选择题(20分,共10题,每题2分) 1、L D I指令的含义是()。 A、取与母线相连的常开触点 B、取与母线相连的常闭触点 C、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指令 D、驱动输出指令 2、关于梯形图设计规则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梯形图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B、不允许在同一触点上有双向电流通过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重大土木导师状况

临近年终,过年期间不能上网,所以向lutzhang兄推荐一下土木学院的老师,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结构工程 1、钢筋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动力反应:首选白绍良教授,其次是张川教授,再者是付剑平教授 2、结构非线性分析:首先张川教授,其次是王志军教授,有精力在学校可以请教周基岳、刘南科以及肖允徽教授 3、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以及可靠度研究:陈朝晖教授 4、钢筋混凝土抗震分析:首选白绍良教授,其次是赖明、黄宗明、张川、李英明教授 5、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首选王志军教授其次是张川教授 6、预应力混凝土:首选王正霖教授、其次是李唐宁、简斌、秦士洪教授 7、砌体结构:骆万康教授 8、框支结构:全学友教授 9、高强混凝土结构:李立仁教授 10、钢结构稳定理论:李开禧教授 11、钢结构可靠度:戴国欣教授 12、钢结构其他:催佳教授 13、木结构:黄绍胤教授 二、防灾减灾 1、地震工程学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首选赖明教授,其次是黄宗明、李英民教授 因此学科设置时间与结构工程相比时间不长,因此此方面还是以结构抗震分析等为主,对与地震工程学复杂的知识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所以及工力所学习最为合适,此方面的我也在结构人物专栏有介绍,可以参阅。 三、岩土工程: 1、岩土力学与动力学:首选吴德伦教授,其次可以选张永兴教授、刘东燕、阴可教授 2、地基与基础:首选邓安福教授,其次是胡岱文、樊泽宝教授 3、边坡工程:首选胡岱文、张四平教授 4、地下洞室首选张永兴教授,其次是阴可等 四、工程力学 1、岩土、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首先:吴德伦教授、其次是孙仁博、武建华、李正良、游渊教授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排名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排名 权威排名: 2006年高校软件工程排名(开设学校:139所) 1、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4、武汉大学 5、浙江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中山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陕西师范大学 12、吉林大学 13、东北师范大学 14、北京师范大学 其他院校该专业较强的有: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同济大学 苏州大学 重庆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宁夏大学 教高[2001]6号文: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 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 (2001年12月3日) 教高〔2001〕6号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选择部分高等学校,

采取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其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这是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经统一部署、有关高校申报和专家评审,现决定首批批准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做好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要将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作为进入新世纪跨越式培养软件人才的重大举措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中明确提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这一政策目标,加快软件人才培养是重要保证。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旨在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各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成为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多层次实用 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二、要将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作为加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举措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各示范性软件学院要在加大软件专门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把培养大批各类复合型软件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为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准备坚实的人才基础。示范性软件学院可以从所在学校二年级后在校本科生中招生;可以开展软件方向第二学士学位办学;可以招收软件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可直接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和规模由所在学校自主确定,国 家不安排招生计划数。 三、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要以进一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主动推进国内合作办学与中外合作办学,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本办学模式。可以多途径探索合作办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由高等学校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拉动社会资金投入,按运作企业化、办学专业化、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兴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应把开展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办学模式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 ?B、 20dB/dec ?C、 -40dB/dec ? (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 ?B、180o ?C、-90o ?o 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 ?B、微分环节 ?C、振荡环节 ? 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冰箱 ? ?A、 ?B、

?C、 ?D、 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A、单位脉冲信号 ?B、单位阶跃信号 ?C、单位斜坡信号 ? 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 ?B、超调量愈大 ?C、t p提前 ? 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 ?B、 ?C、 ?D、 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 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 ? 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 ?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 ?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 ? 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 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G(s)H(s) 的极点 ?B、G(s)H(s) 的零点

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2005年7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有较强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基础上,向深、广、博方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得因出国学习而延长。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 博士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如确因论文完成有困难或其它特殊原因需要延长修业年限者,需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报告,导师签署意见,经学院主管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分管院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在延长学习期间,学校停发相关经费。 三、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根据各专业(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和个人特点,继续安排学习一些有关课程,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掌握科学前沿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博士生通过学位课程学习、听学术讲座和参加教学或科研实践至少应取得1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需通过考试至少取得12学分,在整个学习期间听8个以上的学术报告记2个学分(其中必须包括研究生论文期间由研究生本人至少一次1小时左右的公开学术报告,但不含本人所作的开题报告),参加教学或科研实践取得2学分。 四、博士学位课程安排及考试 博士学位课程考试的科目为: a)马列理论课,2学分,必修课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科学研究一般方法及规律性的认识。目前开设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在自学马克思主义有关著作和选读有关代表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并听讲授,撰写课程论文,通过学位课程考试。 b)第一外国语,计3学分,必修课。 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听说力,并通过

重大导师简介

阴可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岩石动力特性、特殊岩石基础计算和设计、岩质边坡和地下洞室稳定性、滑坡防治及埋入式抗滑结构、建构筑物质量检测技术及加固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负责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主研各类重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5余篇被EI检索系统收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谢强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CSRME)会员,《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责任编辑。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基本理论、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路基路面工程等方向的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十一五”子课题)1 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主研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1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检索系统收录;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1项,行业学会奖1项。 刘新荣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与地下空间研究所所长、《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等,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学科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稳定性、岩土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EI 收录40余篇。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重庆青年科技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和“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胡岱文(女 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边坡工程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先珊女 博士,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

重庆大学2016《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重庆大学《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试卷 第1页 共3页 重庆大学《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试卷 2015— 2016学年 第 二 学期 开课学院: 软件学院 课程号: 考试日期: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造成大型软件开发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开发人员缺乏足够的开发经验 B.对软件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 C.项目开发进度不合理 D.软件系统的复杂性 2.线性顺序模型规定了软件过程的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这些活动相互衔接,具有很强的顺序性和互相依赖性,这种模型称为 ( ) A .瀑布模型 B .螺旋模型 C .增量模型 D .原型模型 3.软件会逐渐退化而不会磨损,其原因在于 ( ) A.软件通常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 B.软件错误在经常使用之后会逐渐增加 C. 软件备件很难订购 D.不断的变更使组件接口之间引起错误 4.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 ) A .软件开发方法 B .软件开发工具 C .软件开发费 D .软件系统的功能 5.数据流图DFD 有4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或加工、 ( ) A .需求调查 B .状态迁移 C .数据存储 D .数据字典 6.软件设计阶段的输出主要是 ( ) A .程序 B .伪代码 C .模块 D .设计规格说明书 7.内聚表示一个模块 ( ) A.可以被更加细化的程度 B.仅关注在一件事情上的程度 C.能够适时地完成其功能的程度 D.联接其他模块和外部世界的程度 8.单元测试内容不包括 ( ) A.出错处理 B.全局数据结构 C.独立路径 D.模块接口 9.确认软件的功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要求的功能相符的测试属于 ( ) A 、集成测试 B 、恢复测试 C 、确认测试 D 、单元测试 10.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 ) A 、纠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软件是由: 、 和 构成的。 2.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 3.从工程管理方面来分类,软件设计一般分为 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局和局部。 4.在软件结构化设计方法中,指导模块划分的最重要原则是高的 和低的 。 命题人:张毅 张小洪 组题人:刘礼 审题人:文俊浩 命题时间: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教室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自动化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首先说明我是考的重大自动化,今年只要上线就能考上(305,好像没有招满,统考上线的才73个,加上保送强军的才100个左右,差很多啊),所以是很轻松的,大家努力肯定没问题。 我以前看过一个帖子,是说如果你的基础很差,你从三月开始准备考研,肯定能考个好学校;你的基础一般,从六月开始准备,基本也能考上;你的基础很好,从九月开始准备,那得看你造化。也就说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我当初4月开始准备考研,刚开始并没有怎么用心看,整个暑假也马马虎虎,但前面这一阶段把基础弄了一遍,对后面的复习强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就把自己的一些经验都告诉大家,仅仅是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 数学:说到数学,大家都问用什么书,当然市面上最主要的有三本:李永乐,陈文灯,蔡子华。李永乐的书较基础,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我和我很多同学都用的他的书,最后考的都还不错,建议基础不是特强的同学可以用他的书。陈文灯的书比较难,我做过他的习题集,做的一头雾水,技巧性太强了,反正我是掌握不了的(我数学不是很好),但他的书技巧总结的很好,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提升较多。蔡子华的介于之间,但好像用的人不多。我数学没有报考什么辅导班,全是自己看书和做题。从4月到6月我把课本仔细的看了一遍,书后习题认认真真做完了的,这一遍权当热身,但我后来做一套题,对了不到三分之一,吓了一跳,看来过一遍课本于事无补,必须认真做题。6.7.8三个月我开始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啃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基本上把我数学的骨架定上了,看得很累,但各章的知识点基本上算是熟悉了(还不算掌握,真正熟练还得靠题海)。 后面就靠总结和做题了,“你数学不多做题你就不用考研了,考也考不上”,这也是我以前在考研论坛上看到的一段原话。9.10月我把复习全书后的题重做了一遍,整本书查漏补缺,效果不错。11月开始做真题,90—07年全做了一遍,自己做完后评分,分数波动很大。以后我就使劲做题,天天往书店跑看有什么套题出来了没有(有本考试虫的模拟试题很不错,全是考研命题组长出的题,还有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和最后冲刺135分),我强调做题一定要总结,哪里错了马上翻书去找知识点,不能走马观花做完就丢,那样等于白做! 英语:我今年英语考了76分,还算不错。我英语基础还行,大二就过了6级。我觉得英语主要是一定要保持语感,每天抽出时间做做阅读,不能今天做了过几天才做,那样很难立刻兴奋起来,每天少做一点,保持住对英语的感觉很重要(茅风华的《考研英语阅读技巧与训练》很不错,然后是星火的阅读还行,胡敏的那个书我建议大家不要买,太难了,阅读20个错12、13个很正常)。 然后最重要就是单词,你单词不会文章读不懂你只能蒙,有些辅导班说能在不看懂文章的前提下选对答案,那是胡扯蒙人的,还不如听信传单直接买考中答案用耳机听(对不起,考研进考场全部要检查,任何金属的东东都带不进去的)。背单词我下了苦力,不要那些大厚本的单词书,买本小巧的随身携带的,我是每天背50个,把不会的抄下来,然后依次往后背,同时温习前面的,又有忘了的,抄上,一个不漏!在这种渔网式的记忆下效果很明显,可以说最后考研英语我不会的单词不多,文章都基本读懂了。记住单词一定要循环往复,一遍一遍的背,不然肯定会忘。(绝对会忘,亲身体验,我来来回回背了3遍以上,错得多的背了5遍以上,到后来看一遍文章根本不费劲)单词够了短句翻译不用愁,不用专门买本书,浪费而且你肯定看不完,到了后期你就知道时间是多宝贵! 写作推荐的一本《12句作文法》!我作文就最后一个星期看的,把上面总结的模板背了,考研时轻松搞定而且拿高分,这就是钢要用到刀刃上,不要花很多时间写呀练的(有点误人),但基础差的连单词都写错的例外。然后大家多背一些名言,多用一些高级一点的单词,不要一想到好就用good,well,还可以用fantastic等。英语真题一定要做,这是最接近考题比任何模拟题都好的。

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重大校〔2008〕15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按获准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和学科、专业授予学位。 第三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品行端正,并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四条学校成立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一名,副主席若干名。主席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和主管教学、科研、研究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教学科研人员从教授中遴选,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占成员的70%。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由院(系)提名,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校长同意后报教育部备案,任期三年。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学院设若干个分委员会。分委员会由七至十五人组成,任期三年,设主席一名,可根据需要设副主席1-2名。主席一般应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分委员会设兼职秘书一名。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作为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学位日常工作。 第五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 (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1. 通过授予学士学位名单; 2. 审定授予硕士学位名单; 3. 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4. 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5.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范围,对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进行审批或审查; 6. 审批新增博士生导师; 7. 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 8. 研究和处理授予学位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其他事宜; 9. 组织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10. 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 1. 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工作,完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的工作; 2. 审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3. 审查分委员会所属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审查课程教学大纲; 4. 接受校内、外以同等学力资格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的资格审查,并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5. 审批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提出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的硕士、博士学位申请人名单的建议; 6. 审批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审查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组织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提出建议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7. 审查新增博士和硕士生导师资格,通过新增博士和硕士生导师推荐名单; 8. 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建议以及研究和处理其他有关学位事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