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的放疗定位摆位技术
肿瘤放射物理学-物理师资料-9.2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治疗体位的确定,应该在治疗计划设计的最初阶段即体 模阶段进行。合适的体位既要考虑到布野要求,又要考虑到 患者的一般健康条件和每次摆位时体位的可重复性。
②对皮下脂肪层较薄的部位,体位固定器与身体形成 的刚性较好,如头颈部肿瘤的照射,皮肤标记可设在体位固 定面罩上。
③对皮下脂肪层较厚的部位,如腹部肿瘤的照射,设立 皮肤标记时,一定要选择好体罩固定方法,患者每次躺上时, 使皮肤标记的位移最小。
④标记点应该距离靶中心位置越近越好,内标记比体表 标记引起的误差小得多,因此X(γ)射线体部立体定向治疗小 病变时,在肿瘤(靶区)周围预埋金点(内标记)的方法比体表 标记的方法的精度高得多。
治疗体位一旦确定,要求操作技术员应严格遵守该体位要 求的摆位步骤,努力减少从定位到治疗的过程中因皮肤、脂 肪、肌肉等因素对其位置的影响。
前野或侧野照射时,一般采取仰卧位;
后野照射时,根据治疗床面是否对射线有阻挡作用而决 定是否采取俯卧位,如果治疗床面的遮挡部分可以拆去,尽 量采用仰卧位。
前野照射双侧颈部淋巴结时,下颏尽量抬高,使其射野上 缘包括上颈淋巴结而不照射到口腔。
真空垫过渡到发泡胶 个体化塑形效果更好
近10年来鼻咽癌放疗采用的三种固定方式
头颈简易架 头颈肩膜+真空垫 头颈肩膜+发泡胶
三、体位参考标记
(一)患者坐标系与参考标记点
体位定位及体位固定之后,患者的治疗部位和体位固 定 器 形 成 一 个 类 似 刚 性 的 结 构 。 通 过 模 拟 定 位 机 及 CT / MRI等影像设备,利用治疗计划系统确定患者的靶区中心和 患者治疗部位的坐标系。患者坐标系一旦确立,靶区的相对 范围、靶区与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关系、靶区与体位固定 器的关系等都被确定。
精华 我总结放疗定位方法 桌面

子宫颈癌放疗(盆腔大野照射)1.摆位:仰卧,升床至9cm(身体厚度的一半),源皮距为91cm。
2.射野井型界定线放置于大约盆腔照射野处:上界:大约为脐下1.5cm处。
外界:股骨头中心(腹股沟中点)。
下界:耻骨联合上界下5cm处。
3.透视下确定范围:上界:L4、5交界处(髂棘水平)外界:股骨头中心即真骨盆(即股骨内侧缘的向上延长线即先通式线)下界:闭孔下缘(如肿瘤位置较低,需照射外阴部则下界至坐骨结节处)。
剂量:术后辅助放疗:DT:46.8Gy/26f。
画图:如下:虚线为挡铅。
挡铅处无腹腔淋巴结。
1/2长度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连线下界:舌骨下缘水平前界: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全颅放疗保持体位位于中线,中心激光线位于鼻尖,扣模,升床至水平激光线位于颅底线以上部分头颅的中心,机架角度达到90°,X线外缘位于颅底线(眼外眦与外耳孔连线),在X线下观看,使颅底线位于蝶骨翼与外耳孔的连线上,需包括小脑,记下机架角度,X,Y数值,测量肿瘤深度,在头模上贴上胶布。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下界:甲状软骨切迹水平;前界:同侧眼眶外缘后1.5-2.0cm(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
颈部切线野:上界:下颌骨下缘上1cm与乳突尖连线;下界:沿锁骨下缘;外缘:肱骨头内缘;①初治:根治:第一阶段:面颈联合野:Dt:36Gy/20f;颈部切线野:Dt: 36Gy/20f。
第二阶段:耳前野放疗:Dt:36Gy/18f;颈部切线野:Dt: 30Gy/15f;共予鼻咽局部肿块区放疗Dt:72Gy/38f;颈部放疗:Dt: 66Gy/35f;②复发后放疗:耳前野放疗(左右对穿):Dt: 60Gy/30f;上颈切线野(正面单野):Dt: 60Gy/30f。
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方法(一)布野原则食管癌放射治疗时照射野要包括食管病变、临床估计可能外侵的部分组织和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放疗摆位规范

放疗摆位规范肿瘤放射治疗操作基本规范(放疗摆位规范)A、放疗摆位规范总则一、接受病人的治疗单1、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的联系电话及地址。
2)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3)查治疗单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4)查病人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病人请主管医生来摆位。
2、确认上述各项正确的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
摆位工作由2位摆位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正误的核对由电脑班技术员、摆位主班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后,电脑班工作由电脑班技术员单签名,摆位主班技术员的摆位签名同时含有核对电脑班技术员在控制室电脑上工作正误的责任。
二、进入治疗室前与病人的谈话治疗前与病人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保持照射野的清晰,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2、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3、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等。
三、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用技术文件是否正确。
四、患者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进机房,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光栏,床体是否归零。
3、放置固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8、成角治疗1)、在旋转机架前应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2)、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刻度盘,防止因斜视而发生的角度误差。
9、旋转治疗做旋转治疗时应把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并在第一次摆位时做一次全程模拟演示,以确保机架旋转时病人的安全及机器的安全。
10、摆位结束,请随行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而放疗摆位质量控制则是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
1. 摆位标记:在进行放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摆位标记。
主要包括确定治疗体位、确定照射标记、确定定位标记等。
通过准确的摆位标记可以确保放疗的目标区域准确无误。
2. 摆位定位:在患者进行放疗前,需要进行摆位定位,即准确地确定患者的位置。
常用的摆位定位方法包括传统摆位定位和影像引导摆位定位。
传统摆位定位主要依靠人眼判断,而影像引导摆位定位则通过影像技术如CT、MRI等来确定患者的位置。
影像引导摆位定位相比传统摆位定位更加精确可靠。
3. 摆位模具:为了确保患者的放疗摆位准确,可以使用摆位模具进行定位辅助。
摆位模具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制作,以便固定患者的位置。
常见的摆位模具包括头颈模具、躯干模具等。
4. 定位图像评估:定位图像评估是一种对患者的摆位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定位图像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5. 放疗设备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放疗摆位的质量,放疗设备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放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团队协作:放疗摆位质量控制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协作。
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他们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的摆位质量。
7. 患者教育:在进行放疗摆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
包括告知患者摆位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对放疗的配合度。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是确保放疗安全与有效的重要措施。
通过摆位标记、摆位定位、摆位模具、定位图像评估、放疗设备质量控制、团队协作和患者教育等措施的结合,可以确保放疗摆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放疗的定位技术

特殊放疗定位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疗、X刀技术、质子刀技术等,适用于一些特 殊类型的肿瘤,如颅内肿瘤、脊柱肿瘤等。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损 伤,但费用相对较高。
02
放疗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放疗定位技术的放射物理学原理
放射线的物理学特性
放射线具有穿透性、电离作用和生物学效应等特性。
现代放疗定位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定位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如CT、 MRI、PET-CT等影像设备的应用,以及三维、四维放疗定位技术的发展,大 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度和治疗效果。
放疗定位技术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常规放疗定位技术
常规放疗定位技术主要包括模拟定位机和三维放疗定位技术,适用于大部分肿瘤 的放射治疗。
放疗的定位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放疗定位技术简介 • 放疗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放疗定位技术的实现方式与设备 • 放疗定位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 放疗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论
01
放疗定位技术简介
放疗定位技术的定义与作用
放疗定位技术定义
放疗定位技术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精确确定肿瘤位置 和形状,为放射治疗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从而实现高精度 的放射治疗。
放疗定位技术的基本流程
确定治疗方案、制作定位计划、制作固定器、CT模拟定位、制定照射野、确 定照射剂量等步骤。
放疗定位技术的照射方式
外照射、内照射和混合照射等方式。
03
放疗定位技术的实现方式与设备
放疗定位技术的图像引导方式
1 2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X射线照射人体,获取多个 二维图像,经计算机重建得到三维图像,反映 人体内部结构及肿瘤位置。
胸部肿瘤放疗2种方法摆位偏差的测量与分析

放疗技术发展迅速 , 胸部肿瘤放疗摆位和固定 , 由过去 的
未固定 , 到现在 的真空袋 、 有孔塑料薄膜和热塑成型体模固定
8mm l m长塑料软薄尺 紧贴照射 中心 ‘字交 叉线 。另用 x 0c t -
4根各贴紧左 右两侧激光十字交叉线 ,再次与原定位野 中心
体位。 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 过程 中, 摆位偏差主要来源于测量
】 , 6例 肺癌 1 , 2例 胸腺瘤 2例 。采用热塑成型体模 固定胸部
肿瘤 。患者均为仰 卧位 固定。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放疗 前 患者在模拟机上摆 好体位 , 行热塑 成型体模 固定 , 并通过
激光线三点 以等 中心放疗技 术确定照 射野 中心 和左 右两侧
十字交叉线。体模在相当照射野 中心躯体 的两侧上下各 留有 8c l m缺 口或用开 窗法 显露皮肤【 在 皮肤上画 出野 中 mx 0c l 1 , 心十字交叉线 和左右 两侧 十字 交叉线 , 中心 的十字横 向激 野 光线和两侧身 的十字纵 向激光线都 必须延续 画到体模 上 , 以
2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 01 。 同定 组 照 射 野 中心 组 P 00 ) 0
和左右侧激光线十字交叉线 3点 的均 数各为 0 0 、. 0和 . 6 01 4 7 012 移动偏差< m; 无 固定 组 3点 的均数 各为 319 . 。 3 1m 而 . 、 7 30 . 9和 32 6人体移动偏差均超过 3mm以上 , 2 . , 5 热塑成型体 模固定组显著优于无体模固定组 ,表明胸部肿瘤放疗 患者在 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必须体位固定。
胸腹部肿瘤放疗3种摆位方法的综合比较

胸腹部肿瘤放疗3种摆位方法的综合比较
张丙新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1(032)006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胸腹部肿瘤3种常用定位方法各自对摆位精确度的影响,并综合比较各方法优劣.方法:7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无固定装置、热塑体膜与负压真空气垫固定,每周拍一次正交野验证片,对照定位片或定位片DRR影像由医生和技术员共同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3种摆位方式的平均误差分别小于3、2、1.2 mm,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摆位重复性和精确度.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3种定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以负压真空气垫摆位方式最为实用有效、摆位精确度高.
【总页数】2页(P64,71)
【作者】张丙新
【作者单位】30006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5;R734;R735
【相关文献】
1.放疗体膜参考点放置技巧对胸腹部肿瘤首次摆位的影响 [J], 张伟亮
2.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J], 高吉福;汪智勇
3.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J], 高吉福;汪智勇
4.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误差的分析 [J], 高吉福;汪智勇
5.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摆位误差及固定精确度的影响 [J], 夏丽娟;唐旭;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常见肿瘤放疗技术

术后放疗(多数病种) 化疗结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已无手术指征) 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等)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的定义:根据病人的机体状 况、肿瘤病理分
型、分期和发展趋向, 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 治疗手 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并改 善病人的 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不是简单的先手术,手术失败后则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失败后化疗, 而是要组织相关科室的人员经过 复习文献 和认真讨论,共同制订目的明确,有根据,有 计划且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放疗技术基础知识
放疗临床对剂量学的要求
放射治疗技术分类方式 放疗靶区的分类
外照射技术的分类
射线及其能量的合理选择 X(r)射线射野设计原则
放疗临床对剂量学的要求
放疗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应
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二最)
为了到达这一目的,设计放射治疗方案就必须实现临
学等相结合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方式,整个放疗过程由 计算机控制完成。精确放疗主要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 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国内外主流放疗模式。
放疗靶区的分类
肉眼肿瘤区(GTV):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检查能确定的
肿瘤区 包括: (1)GTV原发肿瘤 GTVnx (2)GTV区域淋巴转移区 GTVnd
劣势:造价极其昂贵
Bragg峰
Bragg峰是一个高剂量区, 通过调整Bragg峰的位置, 使肿瘤位于高剂量区内 受到大剂量照射,而正常 组织位于高剂量区外, 受量很少。
X(r)射线射野设计原则
单野SSD技术就近入射
两野对穿照射 两野交角照射
三野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