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合集下载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意图及其实现手段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意图及其实现手段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意图及其实现手段
王新明
【期刊名称】《黑河学刊》
【年(卷),期】2015(0)8
【摘要】美国是自“二战”以来的一个公认的世界头号强国,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亚洲的地区性强国,对周边国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亚太地区同时作为美国与中国的对外战略重心地带,双方都希望能保持和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在中国不断崛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为维护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制定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来限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但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重要的贸易伙伴,与美国又有着广泛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了既压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又不损害与中国的经济往来,选择通过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等问题来实现其“亚太再平衡”的目的。

中国将面临美国重返亚太后引发的一系列地区性政治矛盾所带来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间的矛盾,分化对中国的压制力量。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王新明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68
【相关文献】
1.从“尼克松主义”到“再平衡”战略——再思考美国亚太战略的中国因素
2.美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基于中国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3.美国媒体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
4.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印太战略:美国亚洲战略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美国、中国、印度三边关系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作者:赵思睿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和微妙的双边关系。

奥巴马自2009年上任以来,在完成了伊拉克撤军后,对亚太地区日渐重视。

美国的亚太战略经历了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并至今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化中,该战略的转变经历了“重返亚洲”、“战略重心东移”以及“亚太再平衡”三个过程。

本文将对这一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现实主义中美关系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与历史演变自中美两国于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已历经了40余年的时间。

而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复杂又最微妙的双边关系,其发展变化对于两国乃至国际体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体系格局“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逐渐形成加强。

亚太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中的重要地区。

尤其自2009年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完成了自伊拉克撤军的战略部署,此后亚太地区受到的重视日渐加强。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增强,长期潜伏在此处的矛盾和冲突由于海洋争端而不断增多。

“亚太再平衡”战略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总体看来,该战略经历了最初的“重返亚洲”(back to Asia),之后的“战略重心东移”,以及最后“亚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Pacific)。

同时,美国的亚太战略也经历了从模糊到明确、从分散到集中、从部份到整体的过程。

(一)“亚太再平衡”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基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提出的旨在将自身战略重点转向至亚太地区的重大标志性举措。

该战略试图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最终目的是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事务的主导地位和霸权地位。

“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战略和政策,而是一项包含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综合性战略,是美国在外交上巩固伙伴关系、经济上主导规则制定以及军事上保持领导地位的辩证统一。

重返亚太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美国希望通过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物质和精力投入,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最早于2011年提出。

是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提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希拉里的这篇文章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先声。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正式提出美国“转向亚洲”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这项决定,赢得了当时美国部分鹰派人士的支持,一些传统智库也纷纷为增加在亚太驻军“摇旗呐喊”。

就在报告出台后不久,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份名为“力量支撑的合作:美国战略与中国南海”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未来10年内将其在全球舰艇数量增至346艘,而不是囿于国防预算减少至250艘。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再平衡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再平衡

作者: 俞正樑[1]
作者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12-2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亚太再平衡战略;战略失衡;战略再平衡

摘要: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经济实力与战略构想、实施能力之间的落差暴露无
遗,军事、外交、经济三大手段参差不齐,导致战略失衡不断深化。它尖锐地表现为亚太战略
重点与欧洲、中东战略热点的严重失衡,美国不得不将部分精力“回转”欧洲和中东,这必然
牵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同时,也表现为亚太再平衡战略本身失衡,军事部署捉襟见肘,
联盟与伙伴关系频频告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停滞不前,对华关系咄咄逼人,地
区形势紧张动荡。因此,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一项长期、综合的战略,围绕安全、经济和对华
关系三项任务,在坚持中调整和再平衡具有某种必然性。

2014国际时政热点

2014国际时政热点

2014.04美国-东盟防务论坛
2014年4月3日,为期两天半的 “美国-东盟防务论坛”在夏 威夷落幕。哈格尔在此次论 坛中反复强调,希望向与会东 盟防长及代表重申美国对亚 太地区的“承诺”,美方期待 将这一论坛活动“常规化”。 简而言之,就是释放出“亚太 再平衡”将会延续的信号。
美国口头上否认遏制中国崛起,但构建亚太安全新格 局时往往又将中国当成“靶子”。一方面,根据2月底公 布的2015财年美国防预算案,今后10年内美国防减支压力 不小;另一方面,尽管美坚称可保障继续履行其在中东和欧 洲的安全义务及在其他地区的军事存在,但近期突发的乌 克兰危机、前景尚不明朗的伊核问题等都牵扯了美方的 注意力和资源配臵,甚至有专家分析美国下阶段或将面临 “转向俄罗斯”以及巩固欧洲防务的问题。
原因分析
1.世界力量中心东移趋势加快,中国发展迅猛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地区, 与美、欧金融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形成强烈 对比。亚太新兴国家蓬勃发展,使美国进一步 认识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力图打造“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把巩固并维护美国在亚 太的霸权地位作为维护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关 键环节。
奥巴马祖籍肯尼亚,由于他的童年中有很长 时间是在印度尼西亚度过,从小就浸泡在亚洲文化 之中,深受中国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这可能也 是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原因之一。
美国重返亚太的行动
(1)谋求政治上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
2009年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内就先后访问了日本、新加坡、中国 及韩国等东亚国家。2010年11月初,奥巴马总统借首尔的G20 和东京的APEC会议举行之机,再度遍访印度、印尼、韩国和 日本等国。希拉里就任国务卿以来,已经六次到访亚洲,足 迹踏遍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及南太平洋等众多国家。国防 部长盖茨继2009年访问日本、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之后,2010年 7月相继访问韩国、印尼,又出席了在河内举行的“东盟国防 部长扩大会议”。 今年继美国国务卿克里和防长哈格尔先后 访问亚洲后,奥马巴总统也将访问亚洲。美国高层接连出访 亚洲,被普遍解读为美国加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举措。

如何积极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如何积极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如何积极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作者:叶高飞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12期摘要: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在于争夺亚太地区国际政治话语权,最大限度将亚太地区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之中。

本文拟阐释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战略企图,进行相关现状分析,并为中国积极应对“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战略;战略企图;现状;对策亚洲将会是世界新的力量中心,区内大国聚集、群雄逐鹿,中、印、日、韩外加俄罗斯都是可以对区域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的强国。

区内各国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既存在相互竞争、相互防范、甚至是相互敌对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

亚洲地区对美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各国间的竞争关系为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了契机,但各国间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又使得美国的战略企图大打折扣。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战略企图及举措以“变革”为旗号赢得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胜利的奥巴马。

上任伊始即需要着手处理小布什总统留下的阿富汗、伊拉克反恐战争及金融危机两个烂摊子。

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实现国家力量重新转移集中就正式提上日程。

“亚太的力量平衡”开始逐渐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亚太再平衡战略”逐步成型。

(一)战略企图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有理由认为美国在欧亚大陆的首要地位将受动乱或至少是零星暴力行动的冲击。

美国的首要地位在新的挑战面前可能是脆弱的”[1]。

而美国二十一世纪前半页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欧亚大陆出现影响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最大限度延缓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

就现实而言,能根本影响到美国霸权的地位的欧亚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其中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威胁更致命。

所以,美国就需要实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充分发挥美国的硬软实力,主导区域国际政治话语权,将亚太地区最大限度纳入美国的发展轨道之上,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延缓美国全球霸权的衰落。

透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透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透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彭朵;丁军涛
【期刊名称】《政工导刊》
【年(卷),期】2015(0)9
【摘要】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各大战略力量依托亚太、博弈亚太的趋势日益明显。

尤其是2012年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已由动员造势转向实质性推进。

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平衡亚太新兴力量的增长,“管控”中国发展的影响,抓住和分享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其全球霸权。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彭朵;丁军涛
【作者单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五大队二十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31.364
【相关文献】
1.从“尼克松主义”到“再平衡”战略——再思考美国亚太战略的中国因素 [J], 曾璐
2.美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基于中国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J], 张司晨
3.美国媒体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 [J], 李翔宇
4.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印太战略:美国亚洲战略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J], 王立;
封颖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美国、中国、印度三边关系的影响 [J], 席桂桂;陈水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负面影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负面影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负面影响作者:韩召颖王石山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24期摘要出于对自身优势的过分自信和未来前景的焦虑,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正在成为一种过度反应,这种过度反应有着夸大中美权力转移所带来危险的倾向。

美国不肯承认中国在亚太地区应有的安全需求和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地鼓动其亚太盟友挑战中国,试探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中美要走向新型大国关系的轨道,双方首先需要防止中美关系因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溢出“非敌非友”的框架。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防御性现实主义【作者简介】韩召颖,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美国外交政策、中美关系、国际安全、国际关系理论等。

主要著作:《美国政治与对外政策》、《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众外交》、《遏制民族主义》(译著)等。

王石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一种过度反应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战略要点包括:在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财富与权力中心的背景下,将美国军事、政治和外交资源的分配向该地区倾斜,强化与亚太盟国、伙伴国的关系,将南亚次大陆纳入亚太战略范围,并开始接触缅甸、柬埔寨等非伙伴国;通过参与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介入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增强美军在亚太的超级优势,并制定以威慑和击败中国的“反介入”实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军事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强化美国的亚太“领导”地位,实现亚太地区内部的“再平衡”。

①这意味着,该战略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

但是,该战略由于低估了中美都握有之于对方的不对称优势这一事实,而正在冒过度反应的危险:由于过分自信和过分焦虑而过度使用自身的优势,从而增加了双方非必要冲突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