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演唱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分析
九儿歌曲演唱技巧

九儿歌曲演唱技巧详解一、背景介绍《九儿》是一首由韩红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创作于2015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
这首歌曲以一个抗日妇女的角度,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曲以其深情的演唱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二、歌曲特点《九儿》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旋律优美:歌曲的旋律采用了民族音乐的元素,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创新。
旋律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让人难以忘怀。
2. 节奏感强:歌曲的节奏明快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同时,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也很好地表达了歌曲的情感变化。
3. 和声丰富:歌曲中的和声运用得非常巧妙,通过多声部的配合,让歌曲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好地表达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三、演唱技巧与方法针对《九儿》这首歌曲的特点,以下是一些演唱技巧和方法:1. 声音运用:在演唱《九儿》时,需要使用真声和假声的混合。
在表达激烈的情感时,可以使用真声;而在表达柔和的情感时,可以使用假声。
同时,要注意声音的力度和平衡,以突出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共鸣运用:共鸣是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
在演唱《九儿》时,需要使用鼻腔和头腔的共鸣,以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
同时,要注意共鸣和声音的协调,避免出现声音嘶哑或失真的情况。
3.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演唱的关键之一。
《九儿》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个抗日妇女的深情和坚定,因此在演唱时需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和内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具体实例,分析《九儿》在不同表演者演唱下的效果差异:1. 韩红版:韩红是《九儿》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她的演唱深情而富有感染力。
在演唱时,韩红充分地运用了声音、共鸣和情感表达等多种技巧,将《九儿》这首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在歌曲的高潮部分,韩红使用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充分地表达了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演唱分析一、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流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它与其他的歌曲艺术形式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歌词的艺术性较强,大多喜欢采用著名的诗歌,表现的内容大多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第二,在旋律方面不单单注重人声的部分,艺术歌曲的伴奏追求的是对环境的渲染以及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一)黄自艺术歌曲的特点艺术歌曲是黄自音乐创作中的重点,也最能够反映出他所倡导的民族化。
黄自创作艺术歌曲时十分注重歌词和音乐的结合,善于用高度凝练的音乐语言表达诗的意境,歌词富有诗意和较高的艺术性。
他的作品是画境、诗境、和意境的完美结合,具体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词与曲的完美结合从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歌词来看,大多使用唐诗宋词以及同时期的诗词。
作为艺术歌曲的歌词,这一方面是因为艺术歌曲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要求使然,而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黄自先生的深刻影响。
黄自将自身的优势融入进他的艺术歌曲创作,赋予了艺术歌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西方歌曲艺术形式与东方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古典诗词韵律美和高雅气质的新的艺术歌曲类型,做到了诗词曲音乐的完美结合。
2.西方作曲法则与东方民族风情的融合黄自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中国的20世纪30-40年代,当时的国际环境处于多种文化相互冲击与融合的状态。
他一方面用批判的方式继承西方作曲法则的长处,另一方面从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中国画的审美习惯中总结出规律,将两者结合对艺术歌曲的创作进行了卓越有成效的民族化创新,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了兼收并蓄同时又有探索创新的文化特点。
3.钢琴伴奏与主旋律的相互配合黄自先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完美的继承了艺术歌曲原本的特点,主旋律与伴奏旋律相辅相成,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整个歌曲要构建的形象与意境。
黄自的钢琴伴奏写法总是跟主旋律相互呼应,互相配合,钢琴伴奏起到了烘托环境的作用,与主旋律一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意境的渲染任务,让人感觉到人声与伴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一、对艺术歌曲《怀念曲》歌词的赏析首先,我们就从歌词的部分对作品加以分析。
这首歌曲主要是通过诗词的形式,对远方的恋人寄托了相思之情。
本文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无尽思念,旋律悠扬,将演唱者与听众都带入了一种情境。
这首词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从“把印着泪痕的笺,交给那旅行的水,何时流到你屋边,让它弹动你的心弦。
”通过高山流水这种曲径,将思念随着流水送往恋人的手里,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一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相思之意。
将作者的思念之情体现的淋淋尽致,再配以抒情的音乐,更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绝佳的听觉盛宴。
第二部分是“我曾問南归的燕,可带来你的消息?她为我命运呜咽,希望似梦,心无依”。
短短四句话,却带了一种不同的意境。
我询问那南归的燕儿,是否可以得到你的回复,可是盼来的却只能是自己命运的同情。
给人一种心伤神碎的伤感意境。
作者并没有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通过“南归的小燕子”间接的阐述了我的失落与感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虽然诗词中并没有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这份感情确实无比的真挚,让人念念不忘。
二、对艺术歌曲《怀念曲》气息的分析在歌唱训练中,气息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
在歌唱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的控制好自己的气息,决定一首歌曲是否好坏,考验的往往是演唱者的气息控制。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前奏时间往往较长,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而是应该跟住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调整自己的呼吸,根据音乐的强弱关系来呼吸,将自己的呼吸与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吸气的节奏与时间,既不能吸气过早,也不能吸气过晚。
如果吸气过早的话,气息就会十分不自然,给人以僵硬的感觉;反之,如果吸气过晚的话,就会导致气息不沉稳,或者是上不来气,就像是没有根基一样。
所以说,气息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准备好恰当的时机吸气才可以掌握好歌唱的技巧。
《军营飞来一只百灵》歌曲演唱分析

一、作品艺术特点 (一)歌词特点 声乐作品如同一座大厦,歌词是地基,大厦稳定持久,地基 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军营飞来一只百灵》歌词委婉动听,赋有诗 意及音乐感的内涵。歌唱性给一度、二度创作者以思维启迪与拓 展、激情碰撞与点燃。A段作者用“飘过”“飞来”“唤醒”“带 来”“摇弋”“洒满”等生动的词语写出文艺兵所到之处温暖的画 面,引起人强烈共鸣。B段文笔展开,四个“哪里”用排比的手法展 示了文艺女兵不辞辛苦充满激情的慰问。C段一个“啊”字,将情绪 推向音乐的最高潮,整个词赞颂了女兵对军营对祖国和艺术事业的 执着、热爱,饱含深情打动人心。 (二)花腔 《军营飞来一只百灵》是一种华彩腔调,装饰性华丽性很强的 演唱技巧,A段和B段中都出现华彩句或段。A段中花腔连贯响亮纯 净,艺术感染力强。B段花腔采用断音和快速走句顿音的演唱技巧, 声音和情感结合,对比清晰歌曲意境仿佛百灵鸟和军营士兵一起引 吭高歌,抒发欢快幸福的心情。 二、演唱处理分析 唱好这首歌曲,我们演唱者要掌握曲式特点和音准节奏,理 解一度创作的动机,发挥好自己综合能力,把二度创作准确表达出 来,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处理,具体如下: (一)做到乐谱演唱准确 乐谱准确是歌曲演唱最基本的元素,首先要通读全谱:《军营 飞来一只百灵》音程大八度、五度、七度等跨度,曲子中有多处小二 度变化音、结尾处无伴奏花腔女高音,很容易出现音准、走调现象。 读谱采用以下方法:默读、视唱、听伴奏或听原声比较读谱,使自己 更加感性的认识这首作品,理性的分析达到准确演唱的目的。 (二)做到科学恰当运用声音 歌唱中声音是歌者征服听众的武器之一,歌曲中通过声音技 术手段与作品寻求共鸣,从而与听众产生共鸣。《军营飞来一只百 灵》是一首豪迈而柔美的经典作品,女性的飒爽与温柔完美结合, 巾帼与须眉合为一体。演唱时要建一个良好的歌唱腔体。先打开通 道,歌唱时不容易出现“挤卡”现象。其次明确歌唱支点,在这个 点上咬字换字,声音柔和清晰。注意气息支点,如果支点过低,声 音便沉闷、笨拙,和军中百灵的形象大相径庭;如果支点太高,听 起来又不够深情.例:A段“天边飘过一朵白云啊,军营飞来一只百 灵啊,她唤醒冰山寂寞的梦境啊,她给士兵带来了少女的温馨…… 天边飘过一朵白云啊,军营飞来一只百灵啊,她摇弋戈壁弯弯的月 亮啊,她把温柔洒满了冰雪的边境。”歌词中三个连线抒情性感叹 词“啊”演唱时气息连贯稳定,声音搭在有支持力的气息上延展, 声音圆润舒展。三个“啊”处理要富于对比变化,第一个“啊”字 要立住唱出去,声音开阔给人一种像白云般的自如洒脱感。第二个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2.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特点3.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4.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5.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6.结论:总结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意义与价值正文【引言】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它以大自然的四季为背景,用美妙的歌声向人们传递着四季的问候。
这种唱法既有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又具有现代流行音乐的亲切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特点】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性强:这种唱法以音乐为基础,强调声乐与器乐的完美结合,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2.表现力丰富: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能够表现出大自然四季的变换,以及人们对四季的情感寄托,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3.感染力强:这种唱法注重情感的传递,通过歌声向人们传递着四季的问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着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也传入了中国,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喜爱。
许多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将这种唱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作品。
这种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也为中国音乐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代表作品有《四季》、《春之歌》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歌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在艺术家方面,如帕瓦罗蒂、多明戈等世界著名歌唱家都是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的杰出代表。
【结论】总之,四季的问候美声唱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音乐艺术形式。
它以大自然的四季为背景,用美妙的歌声向人们传递着四季的问候。
徐景新声乐作品《飞天》分析及演唱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与宗教艺术,包裹篆刻艺术融为一体。
其地域代表性覆盖范围广,将东方文化中的精髓与中国的艺术精华相结合,体现了东方艺术的博大精深。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让我们看到了仙女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充满了对于仙境的完美诠释。
在壁画中我们可以详细的看到,仙女通过肢体的上下翻腾以及扭动,包括对裙摆以及飘带的控制展现出流动的韵律美。
经过时间的流逝,飞天的脸庞已经没有当时灵动与立体的色彩,但其眉宇间以及裙摆的走向都明了可见。
风度翩翩的仙女用挺拔的双腿以及双手摆出散花状,像轻巧的飞燕般翩翩起舞。
变化多端的飞天造型有的在天空中神游,有的则挥舞着手臂准备飞向天空。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天女散花的室外桃园中。
但在随后的考量中我们发现,飞天的袈裟与襦裙将人世间的劣根性展现的一览无余。
捧着莲蓬和荷花枝干的仙女已经不在天空中遨游,没有了飞天轻巧生动的感染力。
过于展现现实的飞天已经将其独特的艺术神韵消失殆尽。
在经文变化的图画中,其题材一方面体现出佛家在宣经传教中每一位僧侣对于佛教的忠诚,并表现了僧侣对于上天赐予那片极乐世界的美好向往。
飞天最好的体现就是在敦煌壁画中,不同变化的方位体现了飞天的灵动性。
在初期,画师在作画时时常将画画在洞窟的角落等不起眼的位置,也有画在主人公的面部,或者是在门框与舷窗上均清晰可见。
色调与色彩的精美搭配完美的展现了其艺术表现力,经过宝石制作的颜料不仅可以完美呈现出色彩的变化,还可以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同的色彩对比将飞天飞舞的姿态完美呈现出来,仿佛就在眼前。
盛唐时期随着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带有极强的装饰色彩,采用大红等明亮的色调,而在随后的时期运用的颜色逐渐发暗。
(二)飞天的舞蹈展示甘肃省歌舞团的《丝路花雨》中飞天群舞通过肢体姿态的不断变化,包括肢体的上下扭动以及双臂的伸张将浮动与动静相结合,将洞窟单调的泥土色演绎的栩栩如生。
虽然在考察时,色彩丰富的壁画已经被氧化成为乌黑色,但眉宇间以及每一块肌肉的形状还是可以清晰可见的。
《2024年歌曲《草原夜色美》不同演唱版本探析及美声诠释》范文

《歌曲《草原夜色美》不同演唱版本探析及美声诠释》篇一一、引言《草原夜色美》是一首充满浓厚民族风情的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文将对这首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进行探析,并对其美声诠释进行深入剖析。
二、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草原夜色美》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草原风格歌曲,词曲作者为知名音乐人。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和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不同演唱版本探析1. 原唱版本:原唱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
在音色上,原唱运用了丰富的音色变化,将草原的宽广与深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节奏和旋律上,原唱把握得恰到好处,使整首歌曲充满了浓厚的草原风情。
2. 民族唱法版本:民族唱法版本的演唱者多以专业的民族歌手为主,他们在演唱时更加注重歌曲的韵味和情感的传递。
这种版本的演唱在音色上更加纯正,将草原的韵味表现得更为细腻。
在技巧上,民族唱法版本的演唱者运用了更多的声乐技巧,如滑音、颤音等,使整首歌曲更具表现力。
3. 美声唱法版本:美声唱法版本的演唱者多以专业的声乐演员为主,他们在演唱时更加注重声音的技巧和表现力。
这种版本的演唱在音色上更加纯净,声音的质感更加细腻。
在技巧上,美声唱法版本的演唱者运用了丰富的声乐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使整首歌曲在表现力上更加出色。
四、美声诠释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演唱,美声诠释都是《草原夜色美》的重要特点。
美声诠释不仅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还要求其在音色、节奏、旋律、情感等方面做到完美的结合。
在音色上,美声诠释要求演唱者的声音纯净、细腻,能够充分展现歌曲的韵味和情感。
在节奏和旋律上,美声诠释要求演唱者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准确的把握,使整首歌曲在节奏和旋律上更加和谐、流畅。
在情感表达上,美声诠释要求演唱者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结论《草原夜色美》作为一首经典的草原风格歌曲,其不同演唱版本各具特色。
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

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关于《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题目】徐景新音乐作品探析【第一章】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第二章】歌曲《飞天》的音乐分析【第三章】《飞天》音乐歌曲的演唱分析【参考文献】艺术歌曲《飞天》的特点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前言中国的艺术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枚瑰宝,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下,我国音乐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体裁之丰富都令人叹服。
在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下,中国艺术歌曲逐渐发展起来,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文化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选择该论题作为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首先是我对徐景新创作的歌曲的喜爱,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演唱了徐景新的几首作品,最开始便是从艺术歌曲《飞天》的学习演唱开始,该首作品由陈克作词,徐景新作曲,具有很美的诗画语言,曲调优美动听,歌词句句押韵,伴奏旋律虚无缥缈,把人带入一种仙境,仿佛置身敦煌,自己便是那画中的仙女一般,深深地被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其次,在研究生期间的音乐会中,就把该作品列入演唱曲目之一,选择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笔者对作品本身的理解、领悟和演唱表现研究。
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研究生,我对徐景新艺术歌曲充满好奇心。
触发了我深入学习的研究之心,把立足点放在声乐表演者身上,对提高对作品演唱的艺术表力的感染力。
此论文通过研究作曲家徐景新先生创作艺术歌曲的背景、风格、特点和作品《飞天》的特点、演唱分析,以及演唱者如何更好的去演绎作品本身和歌者情感的表达。
作为声乐专业研究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从语言、情感、声音、风格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再通过音乐会、演出和比赛对该作品的实践体会,做一些总结和研究,使自己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演唱水平有所提高,对歌曲的感悟及情感表达更深入人心。
第一章徐景新艺术歌曲的创作。
第一节作曲家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简介。
徐景新,上海奉贤县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上海电影乐团团长,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4期 总第539期◎ 声乐艺术解析
葛涵婧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美声唱法传到中国对我们来说是推动了我国声乐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在美声唱法中探索借鉴发扬了属于我
们自己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更多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科学的发声体系。那么在这种科学的发声体系下我们又该
怎样更好的演唱中国作品呢,艺术歌曲《问云儿》是一首能体现中国本民族音乐特点和西方艺术歌曲技法完美结合
的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本文就以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体系对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做以分析。
关键词:
美声唱法;艺术歌曲;《问云儿》;演唱分析
美声唱法演唱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分析
一、美声的发声依靠
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其实是来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随着
歌剧的盛行这样的演唱方式也被称为歌剧唱法,在中国我们第一次
认识美声唱法的时候我们翻译它为:“Bel canto”。在意大利语中
它被解释为美丽的声音。所以我们就能看出在那个时期所追求的声
音是一种和谐美妙的声音。当然今天我们也是这样追求的。所以我
们才会努力探索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体系来更好的歌唱。我们都知
道美声唱法是主要会依靠横膈膜的腹部力量支撑气息的流动,从而
结合声带的发声,最后达到声音和气息的拍合点使声音传远,我们
总说我们的声音位置,声音的共鸣腔体,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声
的时候需要练习的技巧。需要在演唱不同歌曲的时候适当的调整。
美声唱法更注重声音的空间感和通道。也就是说声音通过胸腔
鼻腔头腔传给观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而且需要把握好音区在
各个环节中的比例,在演唱歌曲时需要注意的是五个意大利元音:
“a e i o u”的咬字和发音。对于中国歌来说,因为发音的不同我
们更加要注意咬字的技巧和特点。
二、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处理
(一)歌曲《问云儿》的创作背景
歌曲《问云儿》是由我们国家一级作曲家徐景新所写,台湾著
名言情女作家琼瑶作词,这首歌曲是徐景新为数不多的12首艺术歌
曲的一首代表作,歌词的意境向我们表达的一种对情人的思念牵挂
的情感,歌词写作用拟人手法,几次对云儿的发问,又像是自言自
语,又是一种牵挂之意。旋律线以我们民族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加
入了西洋的写作技法的大跳和花腔,使这首歌曲更加丰富饱满。
(二)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分析
《问云儿》这首歌曲是一个有引子有尾声的三段式的结构,歌
曲可以是g和声小调,也可以理解为G羽七声调式。这首歌曲从开头
的引子就是三个连续的大跳,三组强弱关系也是三个连续的从弱到
强再到弱的处理,这就需要我们要用口鼻同时呼吸,在打开的喉咙
的同时加强气息的压强,让自己的声音沿着一条通道走,不能因为
大跳的高音就把自己的气提起来,要始终做好一个呼吸的调整,完
成长的强弱处理同时声音的位置不能变。在“啊”“呜”的咬字我
们要更加放松,保证字母元音的圆润度和位置以后,我们应该适当
松弛去演唱,开头的引子写的本来就是一种安静的感觉,所以不能
顶死的去唱。
接下来演唱的是歌曲的A段,歌词中“问云儿,你为何流浪,问
云儿,你为何飘荡 问云儿,你来自何处 问云儿,你去向何方?”
对于中国作品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语言更好的拿捏歌曲的意境和情
感,但是在演唱过程中中国歌曲的咬字及中国歌曲本身的旋律特征
就成为我们美声唱法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汉语的发音我们都知道它有字头、字腹、字尾组成。字头就是
它的声母,字腹就是韵母,字尾就是归韵的部分。在演唱中国作品
的时候美声唱法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咬住字头,所以会在
听觉上觉得有些含糊不清。这四句问云儿最需要注意的音是“问”
在汉字中“问”归韵在“EN”上,但是在中国作品中我们要强调字
头“W”归韵到“N”上。四组排比的疑问句式就需要非常稳定的气
息,不需要唱的非常激动,只要能把强弱做出来,声音在管道里流
动,唱出诉说感就可以了。
到了歌曲的B段这一段在歌词中“在你翻山越岭的时候,可曾
经过我思念的地方”相对比第一段的四句问云儿,这一段要唱出一
种急切感,然后在“啊,告诉他”的时候将歌曲推向了高潮,这是
一句比较长的乐句,除了气息的支撑,也需要在高音处咬“告”这
个字,这个字接在“啊”的后面需要咬的非常圆润,要归韵“ao”
但是不能横着唱要在整个管道中立起来,使声音流动起来,三句的
“告诉他”,随着音乐的走向,其实应该越来越弱,也是感情的处
理,就像我们说话一样,从急切渴望的表达到最后无力的诉说。
接下来是C段的演唱,C段从歌词分析,“唯有她停留的地方,
才是我的天堂”应该是对云儿的流恋,因为云儿也会飘走也会飘
散,所以随着音乐的发展,这一段音域也在中声区的位置,所以诉
说感更要加强、要突出每一个字的字头,还要注意这三句歌词的变
化,从一句完整的“唯有她停留的地方,才是我的天堂”再到第三
乐句只有“天堂”,这样的处理好似一种回声的感觉,所以在保持
音乐高位置时一遍要比一遍唱的弱,天堂要更弱,弱出一种无奈的
叹气的感觉。
最后一段尾声和前面的引子收尾呼应。但是在旋律上略有不
同,这一段有两处跳音的旋律,就好像是在模拟山谷中鸟儿的叫
声,这一段要唱的更加空灵,保持高位置,最后一句“啊”可以说
是对全曲强弱的一个总结,从看到云儿想要诉说的弱,到释放情感
的强,再到看到云儿飘走的流恋时的弱。
总体来说。这首歌在音区上没有太高的音,但是因为乐句的强
弱起伏比较多,所以对气息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高声区的时候
要非常注意咬字,我们往往为了声音的位置就不去积极咬字,所以
唱歌会出现字倒到后面去,我们一直会有这样的误区,就是美声唱
法要靠后,民族唱法才靠前。其实这是不对的,不管是美声和民族
唱发都需要积极的咬字,要注意面罩的点,美声是需要声音贴住咽
壁的力量有一种空间感,民族唱法其实更注重的是音乐的表达和歌
曲的风格。所以在演唱时其实并不冲突,我们需要的就是运用科学
的发生演唱出属于这首歌曲最好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世宇.论歌曲《问云儿》的二度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 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上册)[M].北京:北京人
民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