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第二章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2.1 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P7)

在空气中声速:c=331.45+0.61t 实际计算常取c为340m/s

2.2声波的基本类型(P9)

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

2.3声波的叠加(P14)

声音的频谱:以频率为横轴,以声压为纵轴,绘出的图叫声音的频谱图。(P16,会区分三种图形)线状谱(纯音)、连续谱、符合普

2.5级的概念

1、声压级:该声音的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单位:分贝(dB)。

2、声强和声强级:

a.声强:在声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量,称为声音的强度,简称为声强,单位是瓦/平方米。

b.声强级:该声音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单位:分贝(dB)。

c.声压级和声强级的关系:

3、声功率级

2.6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P25)

练习题:P36、37

第三章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1噪声的评价量(P38)

1、什么是响度、响度级、等响曲线?(P39)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响度级的符号为LN,单位为方(phon)。

等响曲线: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得到达到同样响度及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等响曲线。

响度:正常听者判断一个声音比响度级为40 phon参考声强响的倍数,规定为响度级为40 phon时响度为1sone。响度是与主观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符号为N,单位是“宋”(sone)。

2、(P43)A计权声级的频率响应与人耳对宽频带的声音的灵敏度相当,目前A计权已被所以管理机构和工业部门的管理条例所普遍采用,成为最广泛应用的评价标准。

3、(P45)通常认为,L90相对于本底噪声级(背景值),L50相对于中值噪声级,L10相对于峰值噪声级。

4、(P50)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通常用来评价机场噪声。

WECPN

5、什么是噪声掩蔽?(P54)

由于噪声的存在,降低了人耳对另外一种声音听觉的灵敏度,使听域发生迁移,这种现象叫做噪声掩蔽。

3.2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P56)

环境质量标准有哪几类?(P59)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练习题:P64

第四章噪声测试和监测

测点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 m/s 以下时进行。

监测类型: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P8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P89)

(一)一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等声级线图:噪声预测应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④环境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

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二)二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

④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三)三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现状监测资料时应进行实测,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达标分析。

5.3噪声预测(P91)(重点在书上)

1、声源简化的条件和方法

点声源确定原则: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大于两倍)时,声源可做点声源处理,等效点声源位置在声源本身的中心。

线声源确定原则:当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认为该声源是线状声源。对于长度为l的有限长的线声源,距线声源的距离为r,如r>l,可近似为点声源;如r

面声源:当声源体积较大(有长度有高度)声源声级较强时,在声源附近的一定距离内会出现距离变化而声级基本不变或变化微小时,可认为该环境处于面声源影响范围。

简化:r≤a /π,面声源。a /π≤r< b /π, 线声源。r>b /π,点声源。(a>b)

第三章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1噪声的评价量(P38)

1、什么是响度、响度级、等响曲线?(P39)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响度级的符号为LN,单位为方(phon)。

等响曲线: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得到达到同样响度及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等响曲线。

响度:正常听者判断一个声音比响度级为40 phon参考声强响的倍数,规定为响度级为40 phon时响度为1sone。响度是与主观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符号为N,单位是“宋”(sone)。

2、(P43)A计权声级的频率响应与人耳对宽频带的声音的灵敏度相当,目前A计权已被所以管理机构和工业部门的管理条例所普遍采用,成为最广泛应用的评价标准。

3、(P45)通常认为,L90相对于本底噪声级(背景值),L50相对于中值噪声级,L10相对于峰值噪声级。

通常用来评价机场噪声。

4、(P50)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

5、什么是噪声掩蔽?(P54)

由于噪声的存在,降低了人耳对另外一种声音听觉的灵敏度,使听域发生迁移,这种现象叫做噪声掩蔽。

3.2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P56)

环境质量标准有哪几类?(P59)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练习题:P64

第四章噪声测试和监测

测点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 m/s 以下时进行。

监测类型: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P87)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P89)

(一)一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等声级线图:噪声预测应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④环境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

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二)二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

④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三)三级评价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现状监测资料时应进行实测,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达标分析。

5.3噪声预测(P91)(重点在书上)

1、声源简化的条件和方法

点声源确定原则: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大于两倍)时,声源可做点声源处理,等效点声源位置在声源本身的中心。

线声源确定原则:当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认为该声源是线状声源。对于长度为l的有限长的线声源,距线声源的距离为r,如r>l,可近似为点声源;如r

面声源:当声源体积较大(有长度有高度)声源声级较强时,在声源附近的一定距离内会出现距离变化而声级基本不变或变化微小时,可认为该环境处于面声源影响范围。

简化:r≤a /π,面声源。a /π≤r< b /π, 线声源。r>b /π,点声源。(a>b)

噪声污染控制计算复习题

四、计算题(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 解:查表得: 2、某车间几何尺寸为6×7×3m 3 ,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性声源,测得1000Hz 时室内混响时间为2s ,距声源10m 的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 ,现拟采用吸声处理,使该噪声降为81dB ,试问该车间1000Hz 的混响时间应 降为多少?并计算室内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已知: αS V T 161.060= 解:房间体积V=6×7×3=126m 3 ,房间表面积S=162m 2 ,混响时间T 60=2s ,Q=1, 吸声量260143.102 126 161.0161.0m T V S A =?=?= ?=α ,则0626.0162143.10== =S A α

因为△Lp=87-81=6dB ,则s 5.0s 2,6lg 10602601602 601 ====?T T T T Lp ,则算得因为 则25.0162 5.0126 161.02=??= α 3、某工厂生产车间内的噪声源情况如下表所示,车间墙壁隔声量按20dB (A )考虑。车间外50米和200米(厂界)处的总声压级分别是多少?能否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规定的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假设所有设备都安装在距地面一定高度。 4、在车间内测得某机器运转时距机器2m 处的声压级为91dB ,该机器不运转时的环境本底噪声为85dB ,求距机器2m 处机器噪声的声压级,并预测机器运转时距机器10m 处的总声压级。假设环境本底噪声没有变化。 解:设机器运转时的声压级是P B ,由Lps=10lg (100.1×Pt -100.1×PB )=10lg (100.1×91-100.1×85 )得,P B =89.7dB , 从距声源2米处传播到10米处时的发散衰减: Ad=20lg (r2/r1)=20lg (10/2)=14dB Lps=89.7-14=75.7dB 距机器10m 处总声压级 L pT =10lg (100.1Lps +100.1PB )=10lg (100.1×75.7+100.1×85 )=85.5dB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小于100m。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

测点每隔5s读取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 ∑=--= n i i L L n 1 2 11σ(dB )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你监测的路段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60 2 901050 L L L L eq -+ ≈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4~5T 1.噪声: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振荡所产生的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单腔共振吸声材料又称亥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它由一个刚性容积和一个连通外界的 颈口组成。空腔中的空气具有弹性,类似于一个弹簧;颈口处的小空气柱相当于质量块,组成一弹性系统。 3.声波的衍射或绕射: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碍物或者遇到带有小孔的障板时,若障 碍物的尺寸或小孔的尺寸与声波的波长相比很小,则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的边缘前进,并引起声波传播方向的改变,称为声波的衍射或绕射。 4.声景观:是把个别声音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的声环境进行捕捉,而声环境也不是孤立的, 它是整体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 5.频程:可以把某一范围的频率划分成若干小的频率段,每一段以它的中心频率为代表, 然后求出声信号在各频率段的中心频率上的幅值,作为它的频谱,将这频率段的划分称为频程。 6.声级计:声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基本仪器,同时一种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 声音的声压级的仪器。 7.多孔性吸声材料:内部有许多微小的细孔直通材料表面或其内部有许多互相贯通的气 泡,具有一定的通气性能,凡在结构上具有以上特性的材料都归多孔性吸声材料 8.共振吸声结构:当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域声波频率一致时,由于共振作用,声波激发吸 声材料产生振动,并使共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能量,达到吸声的目的,这种吸声结构称为共振吸声结构 9.混响时间:在扩散声场中,但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用符号 T60表示,混响时间的单位为秒。 10.计权隔声量:指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隔声量。在声源室的频谱和声级固定的情况下,以 接受室测得的A声级隔声量作隔墙或构件的隔声评价。 11.吻合效应:随着弯曲波的向上传播,墙板振动将随距离的增加而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称 为吻合效应 12.声屏障:声波在室外传播时,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设置不透声的屏障阻断声波的直接传 播,使得在接收位置的噪声得以降低,这样的屏障称为声屏障。 13.消声器:是一种既能允许气流通畅通过,又能有效衰减声能量的装置。 14.窗函数:是一种在给定区间之外取值均为0的实函数。 15.共振吸声结构:当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时,由于共振作用,声波激发吸 声结构产生振动,并使其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能量,达到吸声的目的,这种吸声结构称为共振吸声结构。 16.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 的A计权声级 17.交通噪声指数 18.平均隔声量p200 19.计权声级:为了使声音的客观量度和人耳听觉的主观感受近似取得一致,通常对不同频 率声音的声压级经某一特定的加权修正后,在叠加计算得到总的声压级,此声压级称为计权声级。 20.计权网络: 21.累计百分声级

环境噪声控制复习题2

环境噪声控制复习题 1.理解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P3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环境声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可以概括为噪声污染的规律、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测试技术和仪器,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等方面。 2.理解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P8用以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其基本概念是什么? 声压p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空间各处的空气压强产生起伏变化,声压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 波长λ:在同一时刻在某一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周期T :振动重复一次的最短时间间隔。 频率f :周期的倒数,单位时间的振动次数。 声速c :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3.掌握声波的基本类型(三种,特点,概念)P9 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声波分成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柱面声波等类型。 平面声波:声波的波阵面时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特点略~ 球面声波:在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从一个表面同步胀缩的点声源发出的声波。特点:振幅随传播距离r 的增加而减少,二者成反比关系。 柱面声波:波阵面是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特点:其幅值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与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4.重点掌握声能量、声强、声功率及他们之间的关系.P13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媒质得到的声能量。 声能密度: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D ,(J/m3) 声强:声场中某点处,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声能称为瞬时声强,是一个矢量。符号I 单位(W/m2)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能量称为声源功率,记为W ,单位瓦(W )。 关系:声能密度: 2 02 c p D e ρ=;声强:c p I e 02/ρ= ;声功率:S I W = 式中:符号顶部“-”代表对一定时间T 的平均; e p ——声压的有效值,对于简谐声波 2/0P p e =; S ——平面声波波阵面面积。 5.理解相干波和驻波(驻波的产生条件,相干波与不相干波叠加的不同规律)P14 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声压值随空间不同位置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布的周期波为驻波。 相干波与不相干波叠加的不同规律:相干波叠加后相位差与时间无关,仅与空间位置有关,在空间的某些位置振动始终加强,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减弱,称为干涉现象。 相位差不是固定常值,而是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叠加后的合声场不会出现干涉现象。 6.掌握级的概念P21有人说,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单位都是分贝,所以是同一物理量。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声音的强度变化范围相当宽,直接用声功率和声压的数值来表示很不方便,另外,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对数值。声学中普遍使用对数标度。由于对数是无量纲的,用对数标度时必须先选定基准量,然后对被量度量与基准量的比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强化公司广大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施工现场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预防和控制。施工噪声的控制是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国法和政府的要求,是企业行为准则。 本工程根据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请上级职能部门监督执行。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ISO/4001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 市政府环境保护规条文 公司环境保护手册 三、工程概况

四、现场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成华区保和片区3号地块,交通较为方便。场地属岷江水系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场地为耕地,场地东南部位置为自然形成的低洼地带,西北侧位置相对较高,场地形有较小起伏,地面标高505.9-508.7m(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相对高差约3m,30米均为农田,无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无地下管线。 五、结构概况 本工程地下2层,部分为核6级人防工程,主楼地下一层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为一级,主楼地下室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裙楼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裙楼地下一层以上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9层建筑,采用筏形基础;裙楼、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地基基础 本工程主楼采用筏板式基础,天然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要求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650kpa,群楼采用独立柱基础,以粘土层为持力

环境噪声控制复习题

环境噪声控制复习题 1.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环境噪声对人和环境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噪声污染的规律、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测试技术和仪器,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等方面. 2. 用以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其基本概念是什么? 声压p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空间各处的空气压强产生起伏变化,声压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 波长λ:在同一时刻,从某一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f c /=λ 周期T :振动重复一次的最短时间间隔。 频率f :周期的倒数,单位时间的振动次数。 声速c :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c=340m/s 3. 掌握声波的基本类型(三种,特点,概念)P18 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声波分成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柱面声波等类型。 波阵面: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 平面声波:声波的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特点略~ 球面声波:在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从一个表面同步胀缩的点声源发出的声波。特点:振幅随传播距离r 的增加而减少,二者成反比关系。 柱面声波:波阵面是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特点:其幅值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与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cos(?ω+=t A s A :振幅 f πω2=角频率 t :时间 ?ω+t :t 时刻的相位 ?:初相位 4. 重点掌握声能量、声强、声功率及他们之间的关系.P7-9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媒质得到的声能量。 声能密度: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D ,(J/m3) 声强:声场中某点处,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声能称为瞬时声强,是一个矢量。声强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符号I 单位(W/m2)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能量称为声源功率,记为W ,单位瓦(W )。 关系:声能密度: 202c p D e ρ= 声强:c p I e 02/ρ= 声功率:S I W = 式中:符号顶部“-”代表对一定时间T 的平均;o ρ:空气密度 kg/m3 e p ——声压的有效值,对于简谐声波2/0P p e =; S ——平面声波波阵面面积。 5. 理解相干波和驻波(驻波的产生条件,相干波与不相干波叠加的不同规律)P20

噪声控制复习题及答案剖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噪声: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声音)。 2、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源向周围发出的总能量。 3、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 计权声级。 4、透声系数:透射声功率和入射声功率的比值。 5、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声源与测点之间插入消声器前后,在某一固定测点所得的声压级的差值。 6、减噪量:在消声器进口端测得的平均声压级与出口端测得的平均声压级的差值。 7、衰减量:在消声器通道内沿轴向两点间的声压级的差值。 8、吸声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其吸声面积的乘积,又称等效吸声面积。 10、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符号为N,单位为宋(sone)。 11、再生噪声:气流与消声器内壁摩擦产生的附加噪声。 12、混响声场:经过房间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达到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13、噪声污染:声音超过允许的程度,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的影响。 14、声能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 15、声强: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16、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7、不相干波:频率不同和相互之间不存在恒定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的声波。 18、频谱: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19、频谱图: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绘制出的图形。 20、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声能(包括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

21、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22、声压级:p L =10lg 20 2p p =20lg 0p p (dB) (基准声压0p 取值2510-?Pa ) 23、声强级:I L =10lg 0 I I (dB)( 基准声强0I 取值1210-W/m 2) 24、声功率级:w L =10lg 0W W (dB) ( 基准声功率0W 取值1210-W ) 25、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 的纯音听起来同样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符号为L N ,单位为方(phon )。 26、累计百分数声级:噪声级出现的时间概率或累积概率,L x 表示x%的测量时间所超过的声级,更多时候用L 10、L 50、L 90表示。 27、吸声材料:是具有较强吸声能力,减低噪声性能的材料。 28、直达声场:从声源直接到达受声点的直达声形成的声场。 29、扩散声场:有声源的房间内,声能量密度处处相等,并且在任何一点上,从各个方向传来的声波几率都相等的声场。 30、混响半径: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声能密度相等的点到声源的临界距离。 31、混响时间: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即衰减60dB 所需的时间。 32、吻合效应:因声波入射角度所造成的空气中的声波在板上的投影与板的自由弯曲波相吻合而使隔声量降低的现象。 33、振动传递率:通过隔振装置传递到基础上的力的幅值与作用于系统的总干扰力或激发力幅值之比。 二、单项选择题 1、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将噪声分类为:机械噪声、 C 、电磁噪声。 (A )振动噪声;(B )工业噪声;(C )空气动力性噪声;(D )白噪声。

(整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资料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 ),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国标(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 )《机场周围 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 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 5.5 米/秒(或小于四级) 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 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 ° dB(分贝) 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 型声级计,是;Ⅰ 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 7.用A 声级与C 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 A 声级比 C 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 A 声级与 C 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 A 声级比 C 声级还高出1-2 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 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3 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 答: 2 21/3 63,125 ,250 ,500 ,1k ,2k,4k ,8k 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 (32学时) 习题解答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 主讲教师:高永华

二 一 年十月 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第二章 习 题 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 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 8.67×10-4 W/m 2 202/c p D e ρ=(p14, 式2-17) =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 2.55×10-6 J/m 3 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 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P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符号为I,单位为W/m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为横轴,以声压p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p|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pp2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Lp表示,定义Lp=lg2(B)=20lg(dB) pp00 15声强级:常用LI表示,LI=10lgI(dB) I02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LI=10lgp2+10lg400=Lp+10lg400 0c0cp0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Lp=10lg(10L +10L) 16功率级:常用Lw表示,定义为Lw=10lgW(dB) W0 - 1 - 17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符号为LN,单位为方 18 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 甲乙两台风机同时运行时,在操作点上测得的声压级为90dB,当甲风机停运时,在此点 上测得的声压级为83dB,则当乙风机停运时,甲风机在此点上产生的声压级为-------( ) A. 89 dB; B. 90 dB; C. 83 dB; D. 86 dB 3. 在频程划分中,每一个倍频带包括了几个1/3倍频带?---------------------------------( ) A. 1个; B. 1/3个; C. 3个; D. 2个 4. 卡车在行驶时,哪种情况下振动最小?------------------------------------------------------( ) A.空载时高速行驶; B.重载时高速行驶; C.空载时低速行驶; D.重载时低速行驶 5. 阻尼的主要作用是-----------------------------------------------------------------------------------( ) A. 隔振; B. 消声; C. 隔声; D. 减振 6. 现有两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70、75分贝,则其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 A. 70.4; B. 70.8; C. 71.0; D. 71.2 7.现有两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70、78分贝,从人耳对声的分辨特性来衡量则其总声压级为 多少分贝----------( ) A. 70.6; B. 70.8; C. 71.0; D. 71.2 8. 某车间有10台刨床,每台刨床的声压级为75分贝,刨床全部开机时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 A. 80; B. 83; C. 85; D.87 9. 有一空压机置于地面,测得距其10m处的声压级为80分贝,则20m处的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 A. 76; B. 74; C. 72; D.70 10. 声压增加一倍,则声压级增加多少分贝----------( ) A.2 ; B. 4 ; C. 6 ; D.8 11. 一个倍频程频带中包含有三个1/3倍频程频带,如果其中二个频带声压级为60dB,另一亇为63dB,则它们相对应的倍频程频带声压级为( ) A .60dB, B. 63dB, C. 66dB, D. 69dB。 12. 某台机器在运转时,在操作台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7dB;该机器停运时,在操作台处测得的背景噪声为80dB,則这台机器单独在操作台处产生的声压级为( ) A. 87dB, B. 86dB, C. 85.7dB, D. 83.5dB。 13.某1kHz纯音与某100Hz纯音一样响,当它们的声强各增加10dB后,人们对这两个纯音在响亮程度上的感觉是1kHz的比100Hz的( ) A. 响一些, B. 轻一些, C.一样响, D.不能分辨。 14. 卡车在行驶时,哪种情况下振动最大( ) A. 空载时低速行驶, B. 空载时高速行驶, C. 重载时低速行驶, D. 重载时高速行驶。 15. 为了降低机器罩壳薄板所辐射的结构噪声,可采用的降噪技术为 ( ) A. 吸声, B. 隔声, C. 消声, D. 阻尼 16. 采用包络面法测某机器噪声,包络面积为100平方米,测得的声压级为70分贝,则声源的声功率级为多少分贝( ) A. 85 B. 90 C. 95 D. 100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 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 –P 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 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 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 符号为I ,单位为W/m 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 为横轴,以声压p 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 p |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p L 表示,定义p L =lg 202 p p (B)=20lg 0 p p (dB) ( 基准声强0I 和基准声压0p 分别取1210-W/m 2和2510-?Pa ) 15声强级:常用I L 表示,I L =10lg 0 I I (dB) 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I L =10lg 20 2p p +10lg c 0400ρ=p L +10lg c 0400ρ 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p L =10lg(10L +10L ) 16功率级:常用w L 表示,定义为w L =10lg 0 W W (dB)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就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与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小于100m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与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就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与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n i i L L n 1211σ(dB)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就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您监测的路段就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实验二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认识与了解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3、学会测定常用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厅堂音响设计中,特别就是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及其构造。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就是每个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驻波管法就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方法之一,测试的就是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 ()60 2901050L L L L eq -+≈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第二章 习 题 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 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 8.67×10-4 W/m 2 202/c p D e ρ=(p14, 式2-17) =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 2.55×10-6 J/m 3 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 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 65 + 11.5 = 76.5 dB 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 dB 。 12.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dB ,该机器停止运转

环境噪声控制复习提纲(修正)

1.理解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P3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环境声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可以概括为噪声污染的规律、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测试技术和仪器,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等方面。 2.理解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P8用以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其基本概念是什么? 声压p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空间各处的空气压强产生起伏变化,声压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 波长λ:在同一时刻在某一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周期T :振动重复一次的最短时间间隔。 频率f :周期的倒数,单位时间的振动次数。 声速c :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形成:声源产生的振动就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或横波都是通过相邻质点间的动量传递来传播能量的,而不是由物质的迁移来传播能量的。 3.掌握声波的基本类型(三种,特点,概念)P9 (与能量有关的参数) 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声波分成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柱面声波等类型。 平面声波:声波的波阵面时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特点略~ 球面声波:在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从一个表面同步胀缩的点声源发出的声波。特点:振幅随传播距离r 的增加而减少,二者成反比关系。 柱面声波:波阵面是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特点:其幅值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与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4.重点掌握声能量、声强、声功率及他们之间的关系.P13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媒质得到的声能量。 声能密度: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D ,(J/m3) 声强:声场中某点处,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声能称为瞬时声强,是一个矢量。符号I 单位(W/m2)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能量称为声源功率,记为W ,单位瓦(W )。 关系:声能密度: 202c p D e ρ=;声强:c p I e 02/ρ= ;声功率:S I W = 式中:符号顶部“-”代表对一定时间T 的平均; e p ——声压的有效值,对于简谐声波2/0P p e =; S ——平面声波波阵面面积。5.理解相干波和驻波(驻波的产生条件,相干波与不相干波叠加的不同规律)P14 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声压值随空间不同位置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布的周期波为驻波。 相干波与不相干波叠加的不同规律:相干波叠加后相位差与时间无关,仅与空间位置有关,在空间的某些位置振动始终加强,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减弱,称为干涉现象。 相位差不是固定常值,而是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叠加后的合声场不会出现驻波现象。 6.理解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自己看,比较简单,估计也不会考。 7.掌握级的概念P21有人说,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单位都是分贝,所以是同一物理量。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声音的强度变化范围相当宽,直接用声功率和声压的数值来表示很不方便,另外,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对数值。声学中普遍使用对数标度。由于对数是无量纲的,用对数标度时必须先选定基准量,然后对被量度量与基准量的比值取对数,这个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如果所取对数以10为底,则级的单位为贝尔(B ),常将1贝尔分为10档,每一挡单位分贝(dB )。如果以e 为底,单位奈培。 声压级:020 2lg 20lg 10p p p p L P == (dB );声强级:0lg 10I I L I =;声功率级:0lg 10W W L W = 8.重点掌握级的叠加P23级的相减P25在计算声压级的叠加过程中,有人直接把声压级相加得到总声压级。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 么? (1)叠加:由于级是对数量度,因此在求几个生源共同效果时,不能简单地将声压级数值算数相加,而是需要进行声能量叠加。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 ,小于100m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 ∑=--= n i i L L n 1 2 11σ(dB )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你监测的路段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实验二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认识和了解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3.学会测定常用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厅堂音响设计中,特别是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及其 构造。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是每个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驻波管法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方法之一,测试的是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时的吸声系数值。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吸声材料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驻波管为一金属直管,它的一端可以用夹具安装试件,另一端接好扬声器, ()60 2 901050 L L L L eq -+ ≈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计算题答案

四、计算题(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 2、某车间几何尺寸为6×7×3m 3 ,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性声源,测得1000Hz 时室内混响时间为2s,距声源10m 的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现拟采用吸声处理,使该噪声降为81dB,试问该车间1000Hz 的混响时间应降为多 少?并计算室内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已知: αS V T 161.060=

解:房间体积V=6×7×3=126m 3 ,房间表面积S=162m 2 ,混响时间T 60=2s,Q=1, 吸声量260 143.102 126161.0161.0m T V S A =?=?=?=α ,则0626.0162 143.10===S A α 因为△Lp=87-81=6dB,则s 5.0s 2,6lg 10602601602 601 ====?T T T T Lp ,则算得因为 则25.0162 5.0126 161.02=??= α 3、某工厂生产车间内的噪声源情况如下表所示,车间墙壁隔声量按20dB(A)考虑。车间外50米与200米(厂界)处的总声压级分别就是多少?能否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规定的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假设所有设备都安装在距地面一定高度。 解 4、在车间内测得某机器运转时距机器2m 处的声压级为91dB,该机器不运转时的环境本底噪声为85dB,求距机器2m 处机器噪声的声压级,并预测机器运转时距机器10m 处的总声压级。假设环境本底噪声没有变化。 解:设机器运转时的声压级就是P B ,由Lps=10lg(100、1×Pt -100、1×PB )=10lg(100、1×91-100、1×85 )得,P B =89、7dB, 从距声源2米处传播到10米处时的发散衰减: Ad=20lg(r2/r1)=20lg(10/2)=14dB Lps=89、7-14=75、7dB 距机器10m 处总声压级 L pT =10lg(100、1Lps +100、1PB )=10lg(100、1×75、7+100、1×85 )=85、5dB 5、地铁路旁某处测得:当货车经过时,在2、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客车通过时在1、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该处白天12小时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其中货车45列,客车20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