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备课讲稿

【典型例题】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备课讲稿
【典型例题】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备课讲稿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

例3-1 求方程

22y x dx

dy

+= 满足初始条件0)0(=y 的解的逐次逼近)(),(),(321x y x y x y ,并求出h 的最大值,其中h 的意义同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中的h 。

解 函数2

2

),(y x y x f +=在整个平面上有意义,则在以原点为中心的任一闭矩形区域

b y a x D ≤≤,:上均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初值问题?????=+=0

)0(22y y

x dx

dy 的解在],[h h -上存在唯一,其中)(max ),,

min(22),(y x M M

b

a h D y x +==∈。

因为逐次逼近函数序列为

?-+=x

x n n dx x y x f y x y 0

))(,()(10,

此时,2

200),(,0,0y x y x f y x +===,所以

0)(0=x y ,

?=+=x

x dx x y x x y 03

2

02

13

)]([)(,

63

3)]([)(7

032

12

2x x dx x y x x y x

+=+=?,

??

+++=+=x

x

dx

x x x x dx x y x x y 0

14

1062

2

223)3969

18929()]([)(

59535

20792633151173x x x x +++=。 现在求h 的最大值。 因为 ),,

min(2

2b

a b

a h += 对任给的正数

b a ,,ab b a 22

2

≥+,上式中,当 b a = 时,

2

2b a b

+取得最大值

a

ab b 21

2=

此时,)21,min()2,

min(a a ab b a h ==,当且仅当a

a 21

=

,即22==b a 时,h 取得最大值为

2

2

。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对初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唯一定理及其证明过程的基本思想(逐次逼近方法)的理解。特别地,对其中的b

y a x D y x f M M

b

a h D y x ≤≤==∈,:),,(max ),,

min(),(等常数意义的理解和对逐次逼近函数列?

-+=x

x n n dx x y x f y x y 0

))(,()(10的构造过程的理

解。

例3-2 证明下列初值问题的解在指定区间上存在且唯一。 1) 2

1

0,0)0(cos 2

2≤

≤=+='x y x y y ,。 2) 32

2

)2

1(0,0)0(≤≤=+='x y y x y ,

。 证 1) 以原点为中心作闭矩形区域1,2

1

:≤≤

y x D 。 易验证2

2

cos ),(x y y x f +=在区域D 上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求得

2cos m ax 22),(=+=∈x y M D y x ,则2

1

)21,21min(==h 。

因此初值问题

??

?=+='0

)0(cos 2

2y x y y 的解在]21,21[-

上存在唯一,从而在区间]2

1

,0[上方程 cos 22,

x y y +='满足条件0)0( =y 的解存在唯一。

2) 以原点为中心作闭矩形区域b y a x D ≤≤,:。

易验证x y y x f +=2

),(在D 上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并求得

22),(m ax b a x y M D

y x +=+=∈,

则),

min(2

b a b

a h +=。

由于b a b a 22

≥+,所以当2b a =时,当2

b a +取到最小值b a 2,从而

2

b a b

+可

取到最大值

a

b

a b 212=

,故)21,

min(a

a h =。

当且仅当a

a 21

=,即31

32

)21(,)21(==b a 时,h 取到最大值为32

)21

(=h 。

即证明了初值问题???=+='0

)0(2y x y y 的解在区间])21(,)21([3

2

32-上存在唯一。

从而在区间])2

1

(,0[32

上解存在唯一。

评注:此例是应用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求出初值问题解存在唯一的区间。一般解法是先作出适当的闭矩形区域;然后验证在此区域中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最后求出定理3.1中的h 。

例3-3 证明如果在闭矩形域D 上y

f

??存在且连续, 则),(y x f 在D 上关于y 满足利普希兹条件,反之不成立。

证 因为在闭矩形域D 上

y f ??存在且连续,所以y

f ??在区域D 上有界,即0>?M ,D y x ∈?),(有

M y

y x f ≤??)

,( 成立,利用中值定理,D y x y x ∈?),(),,(21

2121)

,(),(),(y y y

x f y x f y x f -???-ξ=

21y y M -≤, 其中ξ是介于21,y y 之间的点,命题得证。

反之不成立。 因为对于方程

y dx

dy

=,取以原点为中心的矩形域D ,y y x f =),(在0=y 无导数, 但212121),(),(y y y y y x f y x f -≤--=,

故),(y x f 在D 上关于y 满足利普希兹条件。 评注:通过本例的证明显然可以得到下面结论:若

y

f

??在某矩形区域D 内某一点),(00y x 处不存在,且在),(00y x 的邻域内无界,则),(y x f 在D 上关于y 不满足利普希兹

条件。

例3-4 举例说明定理3.1 中的两个条件是保证初值问题的解存在唯一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解 1) 当连续条件不满足时,解也可能存在唯一。如方程

??

?≠≠===ax

y a ax y a y x f dx dy

00 ),(, 显然),(y x f 在以原点为中心的矩形域中不连续,间断点为直线ax y =,但解存在唯一,过原点的解为ax y =,0≠a 。

2) 当利普希兹条件不满足时,解也可能存在唯一。如方程

??

?=≠==0

00 ln ),(y y y y y x f dx dy

, 由于

0ln 0ln )0,(),(11111-=-=-y y y y x f y x f , ∞→→11ln ,0y y ,无界,

因而),(y x f 在)0,(x 的任何邻域内不满足利普希兹条件。然而

y y dx

dy

ln =,dx y y dy =ln 1ln ln C x y +=,x e C y 2ln =,

????

?=±=0

2y e y x

e

C , 可见方程通过)0,(x 解存在唯一。

评注:在应用定理3.1时,一定要注意,当条件不满足时,不能得出解不存在唯一的结

论。

例3-5 利用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寻找区域G ,使得G y x ∈?),(00,方程

21y dx

dy

-= 满足初始条件00)(y x y =的解存在唯一。

解 设21),(y y x f -=,显然,它在整个平面上连续。

2

1),(y y

y y x f --

=??,由例3-3,在不包含1±=y 的区域内,有21),(y y x f -=满足利普希兹条件。

若1±=y 时,

y y x f ??),(不存在,但当1±→y ,y

y x f ??)

,(无界,即在包含点)1,(x 或)1,(-x 的任何区域中利普希兹条件不成立。

故得所求区域为{}

+∞<<<<--<<-∞+∞<<∞-=x x y x y x G 1,11,1,),(。 评注:寻找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中的条件所满足的区域,就是寻找),(y x f 连续和关于

y 满足利普希兹条件的区域。对于所得到的区域G ,G y x ∈?),(00,都能存在一个完全包

含在G 内的闭矩形区域,使得在此矩形域中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从而保证初值问题的解存在唯一。

例3-6 对于方程

x

y

dx dy =和点),0(0y 能否应用定理3.1? 解 当00≠y 时,我们可以考虑方程

y

x dy dx =, 其右端函数y x y x f =),(满足定理3.1的条件,即方程

y

x

dy dx =通过点),0(0y 的解存在唯一,此时解为0=x 。

00=y 时,定理3.1不能用。事实上,由方程x

y

dx dy =的通解表达式Cx y =知,方程通过)0,0(的解不为一。

评注:在研究解的存在唯一性时,也可以将x 视为y 的函数。

例3-7 能否用逐次逼近序列求初值问题

??

???==0)0(3

1

y y dx

dy

的解。

解 不能,因为用逐次逼近函数序列00)(y x y =,?

-+

=x

x n n dx x y x f y x y 0

))(,()(10得

0)(0=x φ,00)(0

1==?x

dx x φ,...,0)(=x φn ,...。

即{})(x φn 收敛于解0≡y 。但另一方面,通过方程直接求解得2

3

32)(??

?

??=x x y 也是方程31

y dx

dy

=满足条件0)0(=y 的解,即用逐次逼近函数序列就不能得到此解。 评注:应在保证初值问题解存在唯一的情况下,利用逐次逼近序列序列求近似解。 例3-8 证明:如果函数),(y x f 于整个xoy 平面上连续有界,且关于y 满足局部利普希兹条件,则方程

),(y x f dx

dy

=的任一解均可以延拓到区间+∞<<∞-x 。 证 易验证),(y x f 满足延拓定理的推论的条件,则过平面上任一点),(00y x 的解存在唯一且可延拓,设过),(00y x 的解为),,(00y x x ?。

因为),(y x f 有界,即2

),(,0R y x M ∈?>?,均有不等式M y x f <),(成立,我们考虑下列三个初值问题

?????=-=00)(y x y M

dx

dy

, ?????==00)()

,(y x y y x f dx

dy

, ?????==0

0)(y x y M

dx

dy

, 显然,M y x f M <<-),(,由第一比较定理,得,

当0x x >时,000000)(),,()(y x x M y x x y x x M +-<<+--? , 当0x x <时,000000)(),,()(y x x M y x x y x x M +--<<+-?,

即对任何有限区间),(βα,当x 趋于区间端点时,),,(00y x x ?都不可能无界,由延拓

定理的推论知,),,(00y x x ?的解可延拓到整个区间),(+∞-∞。又由),(00y x 的任意性,命题得证。

评注:解的延拓定理的条件再加上),(y x f 有界是保证解的存在区间为),(+∞-∞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比如柯西问题

+∞

?=+='y y x y y y ,)(10

02

的解为)(C x sh y +=,其存在区间为),(+∞-∞,而21y +在xoy 面上无界。

例3-9 设),(y x f 在2R 上连续,求证:对R x ∈?0,只要0y 充分小,初值问题

??

?=-='0

022)()

,()(y x y y x f e y y x (1) 的解必可延拓到),[0+∞x 。

证 因为),(y x f 在2R 上连续,则方程的右端函数),()(),(22

y x f e y y x F x

-=在2

R

上连续;且在任意有界闭区域G 上都有下式成立

),(),(21y x F y x F -

),()(),()(222

21221y x f e y y x f e y x x ---=

21y y M G -≤

其中G M 表示),()(21y x f y y +在G 中的最大值。这样),(y x F 就关于y 满足局部利普希兹条件。

故初值问题(1)的解必存在唯一、且连续可微,可进行延拓。

下面将证明对R x ∈?0,当0y 充分小时,初值问题(1)的解在区间),[0+∞x 上存在。 用反证法。若不然,初值问题(1)有解)(x y ?=,其中取 00x

e y <,它的右行饱和 区间为),[0βx ,+∞<β,且当+∞→x 时)(x ?无界。

这样,必存在点),(01βx x ∈,使得1)(1x

e x =?(或1)(1x

e x -=?),且0

)(1

1>>'x e x ?(或0)(1

1<-<'x e

x ?)。

另一方面,由于),()(22y x f e y y x -=',可知在曲线x

e y ±=上,解曲线的斜率为零,即有0)(1='x ?。矛盾。

因此,对R x ∈?0,当00x

e y <时,初值问题(1)的解在区间),[0+∞x 上存在。 评注:在应用解的延拓定理时,注意特殊曲线上积分曲线的性质。类似的问题有:

设),(y x f 在2R 上连续,求证:对+

∈?R x 0,只要0y 充分小,初值问题

??

?=-='0

022)()

,()(y x y y x f x y y 的解必可延拓到),[0+∞x 。

例3-10 试证对任意00,y x ,方程 1

2

2

2

++=y x x dx dy 满足初始条件00)(y x y =的解都在),(+∞-∞上存在。

证 函数1

2

22

++y x x 在整个xoy 平面上满足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且有 11

02

22

≤++≤y x x 。 将原方程与下列方程

0=dx dy

与1=dx

dy 比较,由比较定理,原方程满足00)(y x y =的解)(x y 在其存在区间上满足 )()(000x x y x y y -+≤≤ , 当0x x ≥时, 000)()(y x y x x y ≤≤-+ , 当0x x ≤时,

由延拓定理,积分曲线)(x y y =可以无限远离原点,故)(x y 必在),(+∞-∞上存在。

评注:本例是比较定理的应用,也可用例3-8直接得出结论。

例3-11 利用克莱罗(Clairaut )方程构造一个以)(x y ?=为奇解的一阶方程式,这里假设],[1

b a C ∈?,且)(x ?'为x 的严格单调函数。

解 需要构造的一阶方程式是克莱罗方程,且)(x y ?=应满足此方程的-p 判别曲线方程,因此,我们构造-p 判别曲线方程

])([)(xp x xp x y -+==??,

其中将x 视为p 的函数,现寻求x 关于p 的表达式。

为此,对式])([xp x φxp y -+=两端关于p 求偏导数,得

)()()())((p x p p x p x p x x +'+''-=?,

整理得

p p x φ='))((,或 )(p x '=0 (不合题意,舍弃)

。 由于)(x ?'为x 的严格单调函数,则其反函数存在,故从p p x =')((?可解得其反函数且表示如下

)(p x ψ=,

因而方程的-p 判别曲线方程为??

?=-+=)

(]

)())(([)(p x p p p p p y ψψψ?ψ,

所求克莱罗方程为])())(([y y y y x y ''-'+'=ψψ?。

评注:已知方程的某一特解来构造满足一定条件的微分方程是考研中常见的题型。此题是知道奇解求作一阶克莱罗方程。用此例的方法,可以方便求得以抛物线2

x y =为奇解的

一阶克莱罗方程为4

)(2

y y x y '-'=。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 a 是 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 a d c b =.② ()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中, a 、d 叫比例外项, b 、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 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 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 ≈0.618AB .即AC BC AB AC == 简记为: 1 2 长短== 全长 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 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a b b c b a c =?=?.

第七章 微分方程经典例题

第七章 微分方程 例7 有高为1米的半球形容器,水从它的底部小孔流出,小孔横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 开始时容器内盛满了水, 求水从小孔流出过程中容器里水面的高度h (水面与孔口中心间的距离)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解 由力学知识得,水从孔口流出的流量为 62.0dt dV Q ?== 孔口截面面积 重力加速度 ,12cm S = .262.0dt gh dV =∴ ① 设在微小的时间间隔],,[t t t ?+水面的高度由h 降至,h h ?+则,2dh r dV π-= ,200)100(100222h h h r -=--= .)200(2dh h h dV --=∴π ② 比较①和②得: ,262.0)200(2dt gh dh h h =--π 即为未知函数得微分方程. ,)200(262.03dh h h g dt --- =π ,1000==t h ,1015 14 262.05?? = ∴g C π 所求规律为 ).310107(265.45335h h g t +-?= π 例10 求解微分方程 .2222xy y dy y xy x dx -=+- 解 原方程变形为=+--=222 2y xy x xy y dx dy ,1222 ? ?? ??+--??? ??x y x y x y x y 令,x y u =则,dx du x u dx dy +=方程化为,1222u u u u dx du x u +--=+ 分离变量得? ? ????-+--??? ??--112212121u u u u ,x dx du = 两边积分得 ,ln ln ln 2 1 )2ln(23)1ln(C x u u u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典型例题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典型例习题 一、经典例题精讲 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例1.在ABC ?中,90C ∠=?. ⑴已知6AC =,8BC =.求AB 的长 ⑵已知17AB =,15AC =,求BC 的长分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 222a b c += 解:⑴2210AB AC BC =+= ⑵228BC AB AC =-= 题型二: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长度 例题1 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米,那么15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米? 解析:这是一道大家熟知的典型的“知二求一”的题。把实物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后,.已 知斜边长和一条直角边长,求另外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可以直接利用勾股定理! 根据勾股定理AC 2+BC 2=AB 2, 即AC2+92=152,所以AC 2 =144,所以AC=12. 例题2 如图(8),水池中离岸边D 点1.5米的C 处,直立长着一根芦苇,出水部分B C的长是0.5米,把芦苇拉到岸边,它的顶端B 恰好落到D 点,并求水池的深度AC. 解析:同例题1一样,先将实物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如图 2. 由题意可知△AC D中,∠ACD=90°,在Rt △ACD 中,只知道CD =1.5,这是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知二求一”的类型。 标准解题步骤如下(仅供参考): 解:如图2,根据勾股定理,AC 2+CD 2=A D2 设水深AC= x 米,那么AD =A B=AC+CB =x +0.5 x2+1.52=( x +0.5)2 解之得x =2. 故水深为2米. 题型三: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并用—— 例题3 如图3,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中点,F 是AB 上一点,且AB FB 4 1= 那么△DEF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C B D A

常微分方程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A) 一、是非题 1.任意微分方程都有通解。( ) 2.微分方程的通解中包含了它所有的解。( ) 3.函数x x y cos 4sin 3-=是微分方程0=+''y y 的解。( ) 4.函数x e x y ?=2是微分方程02=+'-''y y y 的解。( ) 5.微分方程0ln =-'x y x 的通解是()C x y += 2ln 2 1 (C 为任意常数)。( ) 6.y y sin ='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7.xy y x y +='33不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8.052=+'-''y y y 的特征方程为0522=+-r r 。( ) 9. 221xy y x dx dy +++=是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 二、填空题 1.在横线上填上方程的名称 ①()0ln 3=-?-xdy xdx y 是 。 ②()()022=-++dy y x y dx x xy 是 。 ③x y y dx dy x ln ?=是 。 ④x x y y x sin 2+='是 。 ⑤02=-'+''y y y 是 。 2.x x y x y cos sin =-'+'''的通解中应含 个独立常数。 3.x e y 2-=''的通解是 。 4.x x y cos 2sin -=''的通解是 。 5.124322+=+'+'''x y x y x y x 是 阶微分方程。 6.微分方程()06 ='-''?y y y 是 阶微分方程。 7.y 1 = 所满足的微分方程是 。

8.x y y 2='的通解为 。 9. 0=+x dy y dx 的通解为 。 10.()2511 2+=+-x x y dx dy ,其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 11.方程()012=+-'y x y x 的通解为 。 12.3阶微分方程3x y ='''的通解为 。 三、选择题 1.微分方程()043 ='-'+''y y y x y xy 的阶数是( )。 A .3 B .4 C .5 D . 2 2.微分方程152=-''-'''x y x y 的通解中应含的独立常数的个数为( )。 A .3 B .5 C .4 D . 2 3.下列函数中,哪个是微分方程02=-xdx dy 的解( )。 A .x y 2= B .2x y = C .x y 2-= D . x y -= 4.微分方程3 23y y ='的一个特解是( )。 A .13+=x y B .()3 2+=x y C .()2 C x y += D . ()3 1x C y += 5.函数x y cos =是下列哪个微分方程的解( )。 A .0=+'y y B .02=+'y y C .0=+y y n D . x y y cos =+'' 6.x x e C e C y -+=21是方程0=-''y y 的( ),其中1C ,2C 为任意常数。 A .通解 B .特解 C .是方程所有的解 D . 上述都不对 7.y y ='满足2|0==x y 的特解是( )。 A .1+=x e y B .x e y 2= C .2 2x e y ?= D . x e y ?=3 8.微分方程x y y sin =+''的一个特解具有形式( )。 A .x a y sin *= B .x a y cos *?= C .()x b x a x y cos sin *+= D . x b x a y sin cos *+= 9.下列微分方程中,( )是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①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②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③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 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2)(AB)2=BD·BC , (3)(AC)2=CD·BC 。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即(AB)2+(AC)2=(BC)2。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 F ,求证:BE2=EF·EG 证明:如图,连结EC ,∵AB =AC ,AD ⊥BC , ∴∠ABC =∠ACB ,AD 垂直平分BC ∴BE =EC ,∠1=∠2,∴∠ABC-∠1=∠ACB-∠2, 即∠3=∠4,又CG ∥AB ,∴∠G =∠3,∴∠4=∠G 又∵∠CEG =∠CEF ,∴△CEF ∽△GEC ,∴EG CE =CE EF ∴EC 2 =EG· EF,故EB 2 =EF·EG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必须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来得到证明.而其中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C ,把原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E ,EF ,EC 转换到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中是证明本题的关键。 例2 已知:如图,AD 是Rt △ABC 斜BC 上的高,E 是AC 的中点,ED 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求证:BA FB =AC FD 证法一:如图,在Rt △ABC 中,∵∠BAC =Rt ∠,AD ⊥BC , ∴∠3=∠C ,又E 是Rt △ADC 的斜边AC 上的中点, ∴ED=21 AC =EC ,∴∠2=∠C ,又∠1=∠2,∴∠1=∠3, ∴∠DFB =∠AFD ,∴△DFB ∽△AFD ,∴FD FB =AD BD (1) 又AD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Rt △ABD ∽Rt △CAD ,∴AD BD =AC BA (2) 由(1)(2)两式得FD FB =AC BA ,故BA FB =AC FD 证法二:过点A 作AG ∥EF 交CB 延长线于点G ,则BA FB =AG FD (1) ∵E 是AC 的中点,ED ∥AC ,∴D 是GC 的中点,又AD ⊥GC ,∴AD 是线段GC 的垂直平分线,∴AG =AC (2) 由(1)(2)两式得:BA FB =AC FD ,证毕。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证法中,通过连续两次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到相应的比例式,然后通过中间比“AD BD ”过渡,使问题得证,证法 二中是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使问题得证.

【习题】第二章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第二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x 2-1已知f(x) f(t)dt 1, x 0,试求函数f (x)的一般表达式。 0 x 解 对方程f(x) f (t)dt 1,两边关于x 求导得 x f (x) f (t)dt f 2(x) 0, f (X)丄 f(x) f 2(x) 0 , 分离变量,可求得 代入原方程可得 C 0,从而f(x)的一般表达式为f (x) 评注:本题中常数的确定不能直接通过所给积分方程得到, 确定。 解由导数的定义可得 x(t s) x(t) x (t) lim s 0 s 2 |im x(s) x (t)x(s) s 0 [1 x(t)x(s)]s lim 丄辿型 s 01 x(t)x(s) s 显然可得x(0) 0,故 分离变量,再积分可得 x(t) [1 2 x (t)] !i 叫 x(s) x(0) s x (0) [1 x 2(t)] f(x) 、2(x C)' 1 2x 。 而是需将通解代回原方程来 2-2求具有性质x(t S) x(t) x(s) 1 x(t)x(s) 的函数x(t),已知x (0)存在。

x(t) tan[x(O)t C], 再由x(0) 0,知C 0,从而x(t) ta n[x(0)t]。 评注:本题是函数方程的求解问题,利用导数定义建立微分关系,转化为求解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2-3 若M(x,y)x N(x,y)y 0,证明齐次方程M (x, y)dx N(x,y)dy 0 有积分因 1 xM(x,y) yN(x, y) 证方法1用凑微分法求积分因子。 我们有恒等式 M (x, y)dx N (x, y)dy 1 dx dv 2 {(M(x,y)x N(x,v)v)U 寺(M(x,v)x 鱼din (xy), x y 空翌din仝, x y y 所以原方程变为 -{( M (x, y)x N (x, y)y)d ln(xy) (M (x, y)x N (x, y)y)d ln —} 0。 2 y 1 1 M (x, y)x N(x, y)y「x -d ln(xy) d in 0, 2 2 M(x,y)x N(x,y)y y 由于M( x ,y) x N(x, y)y 为零次齐次函数,故它可表成仝的某一函数,记为f (上),M (x,y)x N(x, y)y y y I X MX" N(x,y)y % 巧F(in^), M(x,y)x N(x,y)y y y N (x,y)y)(¥3)} y 用(x,y) 1 M(x,y)x 乘上式两边,得 N(x,y)y

(完整版)勾股定理典型例题详解及练习(附答案)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直接应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逆定理 例1: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 CD EF、GH四条线段, 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CD、EF、 GH C. AB、CD GH B.AB、EF、GH D. AB、CD EF 愿路分乐屮 1)題意分析’本题考查幻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亠 2)解題思器;可利用勾脸定理直接求出各边长,再试行判断?』 解答过整屮 在取DEAF中,Af=l, AE=2,根据勾股定理,得昇 EF = Q抡於十£尸° = Q +F二艮 同理HE = 2百* QH. = 1 CD = 2^5 计算发现W十◎血尸=(鸥31即血+曲=GH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宦理得到UAAE、EF\ GH为辺的三角形是直毎三角形.故选B. * 縮題后KJ思专:* 1.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不适用于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因此」辭题时一宦妾认真分析题目所蛤■条件■,看是否可用勾股定理来解口* 2.在运用勾股左理时,要正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要习惯性地认为就是斜 迫而“固执”地运用公式川二/十就其实,同样是S6

"不一罡就等于餌,疋不一罡就昱斜辺,KABC不一定就是直角三祐

3.直角三第形的判定条件与勾股定理是互逆的.区别在于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一个从 卅形s—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到懺 y =沖十沪)的过程,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是一 ①从嗦(一个三角形的三辺满足X二护+酹的条件)到偲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过 程.a 4?在应用勾股定理解题叭聲全面地琴虑间题.注意m题中存在的多种可能性,遊免漏辭.初 例玉如圏,有一块直角三角形?椀屈U,两直角迫4CM5沁丸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绘AD折蠡便它落在斜边AB上.且点C落到点E处, 则切等于(、* C/) "禎 B. 3cm G-Icni n題童分析,本题着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刎 :)解龜思路;車题若直接在△MQ中运用勾股定理是无法求得仞的长的,因为貝知遒一条边卫0的长,由题意可知,AACD和心迓门关于直线KQ对称.因而^ACD^hAED ?进一歩则有应RUm CZAED ED 丄AB,设UD=E2>黄泱,则在Rt A ABO中,由勾股定 理可得^=^(^+^=^83=100,得AB=10cm,在松迟DE 中,W ClO-fl)2= d驚解得尸 九4 解龜后的思琴尸 勾股定理说到底是一个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所以,在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时常通过解方程来解决。勾股定理表达式中有三个量,如果条件中只有一个已知量,必须设法求出另一个量或求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时需要明确的思路。 方程的思想:通过列方程(组)解决问题,如: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利用勾股定理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 决问题等。 例3:一场罕见的大风过后,学校那棵老杨树折断在地,此刻,张老师正和占 明、清华、绣亚、冠华在楼上凭栏远眺。 清华开口说道:“老师,那棵树看起来挺高的。” “是啊,有10米高呢,现在被风拦腰刮断,可惜呀!” “但站立的一段似乎也不矮,有四五米高吧。”冠华兴致勃勃地说。 张老师心有所动,他说:“刚才我跑过时用脚步量了一下,发现树尖距离树根恰好3米,你们能求出杨树站立的那一段的高度吗?” 占明想了想说:“树根、树尖、折断处三点依次相连后构成一个直角三角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AC2=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 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例3.(1)已知ABC ?中,?=∠90ACB ,AB CD ⊥,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BDC ADC ??和的 高,这时CAB DEF ??和是否相似? 【拓展练习】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求证:△BEF ∽△ACF A B A B C N D C

高等数学微分方程练习题

(一)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微分方程:含未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的方程,称为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阶:微分方程所含未知函数的最高阶导数或微分的阶数称为微分方程的阶数、 1、不就是一阶微分方程. A、正确 B、不正确 2、不就是一阶微分方程. A、正确 B、不正确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未知函数及其导数都就是一次的微分方程d ()() d y P x y Q x x +=称为一阶 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解:如果一个函数代入微分方程后,方程两边恒等,则称此函数为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如果微分方程的解中所含独立任意常数C的个数等于微分方程的阶数,则此解称为微分方程的通解、 特解:在通解中根据附加条件确定任意常数C的值而得到的解,称为特解、 1、就是微分方程的解. A、正确 B、不正确 2、就是微分方程的解. A、正确 B、不正确 3、就是微分方程的通解. A、正确 B、不正确 4、微分方程的通解就是( ). A、 B、 C、 D、

(二)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dy f x g y dx = 一阶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的解法就是: (1)分离变量:1221()()()()g y f x dy dx g y f x =;(2)两边积分:1221()()()()g y f x dy dx g y f x =?? 左边对y 积分,右边对x 积分,即可得微分方程通解、 1、微分方程 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2、微分方程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3、微分方程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4、微分方程 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5、微分方程 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6、微分方程的通解( ). A 、 B 、 C 、 D 、 7、微分方程 的通解就是( ). A 、 B 、 C 、 D 、 8、 x y dy e dx -=就是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A 、正确 B 、不正确

微分方程例题选解

微分方程例题选解 1. 求解微分方程3ln (ln )0,|2 x e x xdy y x dx y =+-==。 解:原方程化为 x y x x dx dy 1ln 1=+, 通解为 ?+? ?=-]1[ln 1ln 1C dx e x e y dx x x dx x x ?+=]ln [ln 1C dx x x x ]ln 21[ln 12C x x += 由e x =,23=y ,得1=C ,所求特解为 11 ln ln 2 y x x = +。 2. 求解微分方程22'0x y xy y -+=。 解:令ux y =,u x u y '+=',原方程化为 2 u u u x u -='+, 分离变量得 dx x u du 1 2 =-, 积分得 C x u +=ln 1 , 原方程的通解为 ln x y x C = +。 3. 求解微分方程dy y y x dx xy x )()(3223+=-。 解:此题为全微分方程。下面利用“凑微分”的方法求解。 原方程化为 03 2 2 3 =---dy y ydy x dx xy dx x , 由 dy y ydy x dx xy dx x 3 2 2 3 --- 42222441 )(2141dy dy x dx y dx -+-= )2(41 4224y y x x d --=, 得 0)2(4 224=--y y x x d , 原方程的通解为 C y y x x =--4 2 2 4 2。 注:此题也为齐次方程。 4. 求解微分方程2''1(')y y =+。 解:设y p '=,则dx dp y ='',原方程化为 21p dx dp +=, 分离变量得 dx p dp =+2 1,积分得 1arctan C x p +=, 于是 )tan(1C x p y +==', 积分得通解为 12ln cos()y x C C =-++。 5. 求解微分方程''2'20y y y -+=。 解:特征方程为 0222 =--r r ,特征根为 i r ±=1, 通解为12(cos sin )x y e C x C x =+。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问题详解(共6套)

勾股定理课时练(1) 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1,则AB2 2 2AC BC+ +的值是() A.2 B.4 C.6 D.8 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AD∥BC,斜腰DC的长为10 cm,∠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的长是______ cm(结果不取近似值). 3.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4.一根旗杆于离地面12m处断裂,犹如装有铰链那样倒向地面,旗杆顶落于离旗杆地步16m,旗杆在断裂之前高多少m? 5.如图,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 6.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7. 如图所示,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的点C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的F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扑货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 8.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C=3cm,AB=4cm,BD=12cm。求CD的长. 9.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60°,∠B=∠D=90°,BC=2,CD=3,求AB的长. 10.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 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1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12.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

一阶微分方程典型例题

一阶微分方程典型例题 例1 在某一人群中推广新技术是通过其中掌握新技术的人进行的.设该人群的总人数为N ,在0=t 时刻已掌握新技术的人数为0x ,在任意时刻t 已掌握新技术的人数为)(t x (将)(t x 视为连续可微变量),其变化率与已掌握新技术的人数和未掌握新技术人数之积成正比,比例常数0>k ,求)(t x . 解 由题设知未掌握新技术人数为)(t x N ?,且有 )(x N kx dt dx ?=,00x x t == 变量分离后,有 kdt x N x dx =?)(,积分之,kNt kNt ce cNe x +=1,由00x x t ==,求得 0 0x N x c ?= 例2 求2 sin 2sin y x y x y ?=++′的通解. 解:利用三角公式将方程改写为2sin 2cos 2y x y ?=′.当02 sin ≠y 时,用它除方程的两端,得变量分离方程dx x y dy 2cos 22 sin ?=, 积分之,得通积分 2 sin 44tan ln x c y ?=. 对应于02 sin =x ,再加特解 ),2,1,0(2"±±==n n y π. 在变量分离时,这里假设02sin ≠y ,故所求通解中可能会失去使 02 sin =y 的解.因此,如果它们不能含于通解之中的话,还要外加上这种形式的特解. 例3 求微分方程 x xe y y x =+′ 满足条件11==x y 的特解.

解法1 把原方程改写为x e y x y =+′1,它是一阶线性方程,其通解为 ()11()()1()1dx dx p x dx p x dx x x x x y e q x e c e e e dx c x e c x ????∫∫??∫∫??=+=?+=?+?????????? ∫∫ 用1,1==y x 代入,得 1=c ,所以特解为x e x x y x 11+?=. 解法2 原方程等价于x xe xy dx d =)(,积分后,得c e x xy x +?=)1(. 当 1,1==y x 时, 1=c 故所求特解为x e x x y x 11+?=. 例4 求方程 0)cos 2()1(2=?+?dx x xy dy x 满足初始条件 10 ==x y 之特解. 解 将原方程改写为1 cos 1222?=?+x x y x x dx dy . 于是,通解为 ????????+∫?∫=∫??? c dx e x x e y dx x x dx x x 12212221cos 即 1sin 2?+=x c x y , 由01x y ==,得1c =?,故特解为2sin 11 x y x ?=?. 例5 求方程 4y x y dx dy +=的通解. 解 将原方程改写成以 为未知函数的方程 31y x y dx dy =?. 于是,由一阶线性方程的通解公式,得 ?? ????+=????????+∫∫=∫?c y y c dy e y e x dy y dy y 313131 在判断方程的类型时,不能只考虑以y 为因变量的情况.因有些方程在以 x 为因变量时方能为线性方程或伯努利方程,解题时必须全面分析.

微分方程练习题基础篇答案

常微分方程基础练习题答案 求下列方程的通解 1.dy xy dx = 分离变量 dy xdx y =,2 2x y Ce =,C 为任意常数 2.0xydx = 分离变量 dy y = ,y =C 任意常数 3.ln 0xy y y '-= 分离变量 1 ln dy dx y y x =,x y Ce = 224.()()0xy x dx x y y dy ++-= 分离变量 22 11ydy xdx y x =+-,22 (1)(1)y x C +-= 2 5.(25)dy x y dx =++ 令25u x y =++则2du dy dx dx =+,22du dx u =+ 1x C =+ 6.dy x y dx x y +=-,原方程变为11y dy x y dx x + =-,令y u x =,dy du u x dx dx =+,代入得22111u du dx u x -=+ 2arctan ln u u x C -=+ , y u x = 回代得通解 2arctan ln y y x C x x =++ 7.0xy y '-= 方程变形为0dy y dx x =+=,令y u x = dx x = arctan ln u x C =+, y u x = 回代得通解arctan ln y y x C x x =++ 8.ln dy y x y dx x =,方程变形为ln dy y y dx x x =,令y u x =,(ln 1)du dx u u x =-,1 Cx u e +=,1Cx y xe +=

9.24dy xy x dx +=,一阶线性公式法222(4)2xdx xdx x y e xe dx C Ce --??=+=+? 210.2dy y x dx x -=,一阶线性公式法112 3(2)dx dx x x y e x e dx C x Cx -??=+=+? 2211.(1)24x y xy x '++=,方程变形为2 222411x x y y x x '+=++一阶线性公式法3 2 14()13 y x C x =++ 212.(6) 20dy y x y dx -+=,方程变形为312dx x y dy y -=-一阶线性公式法2312y y Cy =+ 2 13.3y xy xy '-=,方程变形为2113dy x x y dx y -=伯努利方程,令12,dz dy z y y dx dx --==-代入方程得 3dz xz x dx +=-一阶线性公式法再将z 回代得23 2 113x Ce y -=- 411 14. (12)33 dy y x y dx +=-,方程变形为4 3 1111(12)33dy x y dx y +=-伯努利方程,令 34, 3dz dy z y y dx dx --==-代入方程得21dz z x dx -=-,一阶线性公式法再将z 回代得3121x Ce x y =-- 15.560y y y '''++=,特征方程为2560r r ++=,特征根为122,3r r =-=-,通解 2312x x y C e C e --=+ 16.162490y y y '''-+=,特征方程为2 162490r r -+=,特征根为1,23 4 r =,通解 34 12()x y C C x e =+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 理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 AC2= ·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 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 ,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A B M C N D C

(完整版)勾股定理经典例题(教师版)

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a , b,斜边为c,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2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3 ?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中,C 90 ,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 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 b , c满足a2 b2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 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a2 b2与较长边的平方c2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 a , b , c为三边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 _________ ,时,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__________________ ,时,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 b , c及a2 b2 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 a , b , c满足a2 c2 b2, 那么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 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a2 b2 c2中,a , b , c为正整数时,称a , b , c为 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 ; 6,8,10 ; 5,12,13; 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组勾股数: 2 2 n 1,2n,n 1 (n 2, n 为正整数); 2n 1,2n2 2n,2n2 2n 1 (n为正整数)m2 n2,2mn,m2 n2(m n, m , n为正整数)7 .勾股定理的应用

最新勾股定理逆定理讲义(经典例题+详解+习题)

XX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授课日期:2014 年月日学生姓名许XX 教师姓名授课时段2h 年级8 学科数学课型VIP 教学内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勾股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难点:运用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及突出教学方法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 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 a b c +<,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 a b c +>,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b,c及222 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222 a c b +=,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 a b c +=中,a,b,c为正整数时,称a,b,c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组勾股数: 22 1,2,1 n n n -+(2, n≥n为正整数); 22 21,22,221 n n n n n ++++(n为正整数) 2222 ,2, m n mn m n -+(, m n >m,n为正整数)

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习题附解答

§1.2 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习题及解答 1.dx dy =2xy,并满足初始条件:x=0,y=1的特解。 解:y dy =2xdx 两边积分有:ln|y|=x 2+c y=e 2x +e c =cex 2另外y=0也是原方程的解,c=0时,y=0 原方程的通解为y= cex 2,x=0 y=1时 c=1 特解为y= e 2 x . 2. y 2dx+(x+1)dy=0 并求满足初始条件:x=0,y=1的特解。 解:y 2dx=-(x+1)dy 2y dy dy=-11+x dx 两边积分: -y 1=-ln|x+1|+ln|c| y=|)1(|ln 1+x c 另外y=0,x=-1也是原方程的解 x=0,y=1时 c=e 特解:y=| )1(|ln 1+x c 3.dx dy =y x xy y 32 1++ 解:原方程为:dx dy =y y 21+31x x + y y 21+dy=3 1x x +dx 两边积分:x(1+x 2)(1+y 2)=cx 2 4. (1+x)ydx+(1-y)xdy=0 解:原方程为: y y -1dy=-x x 1+dx 两边积分:ln|xy|+x-y=c

另外 x=0,y=0也是原方程的解。 5.(y+x )dy+(x-y)dx=0 解:原方程为: dx dy =-y x y x +- 令 x y =u 则dx dy =u+x dx du 代入有: -112++u u du=x 1dx ln(u 2+1)x 2=c-2arctgu 即 ln(y 2+x 2)=c-2arctg 2x y . 6. x dx dy -y+22y x -=0 解:原方程为: dx dy =x y +x x ||-2)(1x y - 则令 x y =u dx dy =u+ x dx du 211 u - du=sgnx x 1dx arcsin x y =sgnx ln|x|+c 7. tgydx-ctgxdy=0 解:原方程为:tgy dy =ctgx dx 两边积分:ln|siny|=-ln|cosx|-ln|c| siny=x c cos 1=x c cos 另外y=0也是原方程的解,而c=0时,y=0. 所以原方程的通解为sinycosx=c. 8 dx dy +y e x y 32 +=0 解:原方程为:dx dy =y e y 2e x 3

【典型例题】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

第三章 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定理 例3-1 求方程 22y x dx dy += 满足初始条件0)0(=y 的解的逐次逼近)(),(),(321x y x y x y ,并求出h 的最大值,其中h 的意义同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中的h 。 解 函数2 2 ),(y x y x f +=在整个平面上有意义,则在以原点为中心的任一闭矩形区域 b y a x D ≤≤,:上均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初值问题?????=+=0 )0(22y y x dx dy 的解在],[h h -上存在唯一,其中)(max ),, min(22),(y x M M b a h D y x +==∈。 因为逐次逼近函数序列为 ?-+=x x n n dx x y x f y x y 0 ))(,()(10, 此时,2 200),(,0,0y x y x f y x +===,所以 0)(0=x y , ?=+=x x dx x y x x y 03 2 02 13 )]([)(, | 63 3)]([)(7 032 12 2x x dx x y x x y x +=+=?, ?? +++=+=x x dx x x x x dx x y x x y 0 14 1062 2 223)3969 18929()]([)( 59535 20792633151173x x x x +++=。 现在求h 的最大值。 因为 ),, min(2 2b a b a h += 对任给的正数b a ,,ab b a 22 2 ≥+,上式中,当 b a = 时, 2 2b a b +取得最大值

a ab b 21 2= 。 此时,)21,min()2, min(a a ab b a h ==,当且仅当a a 21 = ,即22==b a 时,h 取得最大值为 2 2 。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对初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唯一定理及其证明过程的基本思想(逐次逼近方法)的理解。特别地,对其中的b y a x D y x f M M b a h D y x ≤≤==∈,:),,(max ),, min(),(等常数意义的理解和对逐次逼近函数列? -+=x x n n dx x y x f y x y 0 ))(,()(10的构造过程的理 解。 例3-2 证明下列初值问题的解在指定区间上存在且唯一。 1) 2 1 0,0)0(cos 2 2≤ ≤=+='x y x y y ,。 2) 32 2 )2 1 (0,0)0(≤≤=+='x y y x y , 。 | 证 1) 以原点为中心作闭矩形区域1,2 1 :≤≤ y x D 。 易验证2 2 cos ),(x y y x f +=在区域D 上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求得 2cos m ax 22),(=+=∈x y M D y x ,则2 1 )21,21min(==h 。 因此初值问题 ?? ?=+='0 )0(cos 2 2y x y y 的解在]21,21[- 上存在唯一,从而在区间]2 1 ,0[上方程 cos 22, x y y +='满足条件0)0( =y 的解存在唯一。 2) 以原点为中心作闭矩形区域b y a x D ≤≤,:。 易验证x y y x f +=2 ),(在D 上满足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条件,并求得 22),(m ax b a x y M D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