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麻醉科汤顺荣叶菁王丽红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结果:全组85例,男56例,女29例。日龄3~30天。体重1.8~5.4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20例,其中6例同时伴有主动脉缩窄,行室缺修补和主动脉弓成形;动脉导管未闭18例,其中4例同时伴有主动脉缩窄,行动脉导管结扎和主动脉弓成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4例,行心内畸形纠治术;严重肺动脉瓣狭窄11例行肺动脉瓣切开、流出道扩大补片或Blalok-Taussig(B-T)分流;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6例,11例行Swith手术、5例行B-T分流以及三尖瓣闭锁或肺动脉瓣闭锁6例,均行B-T分流。应用芬太尼、维可溴胺和吸入异氟烷行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后行动、静脉穿刺插管,以监测动、静脉压力和输注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3~5ug∕kg∕min、米力农0.5ug ∕kg∕min,部分病例加用盐酸肾上腺素0.03~0.05ug∕kg∕min。全组除6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行Swith手术后因吻合口出血或因循环功能不全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无麻醉死亡。结论:本组部分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系早产儿,体重低,而动脉导管较粗,约3~5mm,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在NICU病房已给予气管插管和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此类病儿搬动和转运较为困难,手术通常在NICU病房内进行,术中须严密监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任何缺氧均可引起心率减慢和氧饱和度下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和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等严重的右向左分流的病人,循环代偿功能较差,较小剂量的芬太尼即可引起心率和血压的急剧下降,脉搏氧饱和度也随之下降。而室缺伴肺动脉高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大分流量的左向右分流的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好。

小儿先心病麻醉

小儿先心病麻醉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存活率有了引人注目地提高,这归因于诊断方法、对先心病病理生理的理解、麻醉、监测和外科技术的改进以及医药设备的进步。婴幼儿心脏手术可由于先心病病变的多样化以及手术操作的不同而较为复杂,其麻醉管理也可由于先天性心脏缺损在严重程度、解剖结构以及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而具特殊性。 一、术前评估和准备 婴幼儿心脏病手术麻醉的安全实施和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心脏和非心脏畸形的认识以及术前必要的处理,在制定小儿先心病麻醉计划时,还应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一)术前评估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对每一位先心病心脏手术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了解既往史、用药史(过去、目前),复习心脏检查资料,包括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等,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并解答家属对麻醉的疑问。 术前评估重要的目的是识别先心病患儿最可能发生的问题,提示CHD严重损伤的指标有:动脉血氧饱和度<75%;Qp:Qs>2:1;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右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PVR>6 wood单位;红细胞增多,Hct>60%。如患儿有其中任何一条,围术期即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的高危问题,如存在两条以上,在设计麻醉计划时应特别注意。如果患儿无上述情况,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问题相对较少。 (二)术前准备 1、术前禁食术前禁食的目的在于减少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的危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术前禁饮的时间可适当放宽至麻醉诱导前2~3小时,但固体食物仍应禁食6~8小时。术前禁食原则的这一变化,不但可减轻患儿的口渴和饥饿感,也降低了可能发生的低血容量和血液浓缩的危险。 2、术前补液由于脱水可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潜在危险,特别是红细胞增多者,可因血液粘滞度增高而增加心脏作功。因此在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如Hb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麻醉科汤顺荣叶菁王丽红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结果:全组85例,男56例,女29例。日龄3~30天。体重1.8~5.4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20例,其中6例同时伴有主动脉缩窄,行室缺修补和主动脉弓成形;动脉导管未闭18例,其中4例同时伴有主动脉缩窄,行动脉导管结扎和主动脉弓成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4例,行心内畸形纠治术;严重肺动脉瓣狭窄11例行肺动脉瓣切开、流出道扩大补片或Blalok-Taussig(B-T)分流;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6例,11例行Swith手术、5例行B-T分流以及三尖瓣闭锁或肺动脉瓣闭锁6例,均行B-T分流。应用芬太尼、维可溴胺和吸入异氟烷行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后行动、静脉穿刺插管,以监测动、静脉压力和输注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3~5ug∕kg∕min、米力农0.5ug ∕kg∕min,部分病例加用盐酸肾上腺素0.03~0.05ug∕kg∕min。全组除6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行Swith手术后因吻合口出血或因循环功能不全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无麻醉死亡。结论:本组部分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系早产儿,体重低,而动脉导管较粗,约3~5mm,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在NICU病房已给予气管插管和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此类病儿搬动和转运较为困难,手术通常在NICU病房内进行,术中须严密监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任何缺氧均可引起心率减慢和氧饱和度下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和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等严重的右向左分流的病人,循环代偿功能较差,较小剂量的芬太尼即可引起心率和血压的急剧下降,脉搏氧饱和度也随之下降。而室缺伴肺动脉高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大分流量的左向右分流的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