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防己甲素的综述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矽肺的研究进展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矽肺的研究进展孙雪鹏【摘要】Silicosis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ccupational diseases. There is still lack of effective drugs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single Chinese medicinal and its extracts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silicosis.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ilicosis.%矽肺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控制该病的发展.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矽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矽肺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8(046)004【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中药;提取物;矽肺;研究进展【作者】孙雪鹏【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矽肺是尘肺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进行性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然而由于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控制该病的进展。
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矽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补虚药及其提取物1.1 黄芪及其提取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功效。
药理研究发现黄芪总苷及黄芪多糖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芪及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肾纤维化、心肌纤维化以及肺纤维化等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应。
汉防己甲素对人大肠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汉防己甲素对人大肠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明治;李敏;曹远东;成红艳【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3(021)001【摘要】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对人大肠癌细胞SW620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药敏试验、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Tet对SW620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Tet作用于人SW620细胞株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P<0.05).Tet对SW620细胞的72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359 μg/ml.Tet(5 μg/ml)能明显降低放射后SW620的克隆形成率,增加X射线的杀伤作用,其放射增敏比SER(Dq)为1.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et能够导致放射后SW620细胞G2/M期阻滞,同时增加照射后细胞凋亡比.结论:Tet对SW620细胞株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et阻滞细胞于G2/M期,增加凋亡有关.%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tetrandrine on colonrectal cancer cell line SW620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etrandrine on SW620 cell proliferation. Clonogenic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f tetrandrine onSW620 cell line. Flow cytometry detect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Results; Tet in a dose - dependent manner inhibited SW620 cell line proliferation(P <0. 05) ,the IC50 of Tet on SW620 for 72 hours was 18.359 μg/ml. Tet(5μg/ml) decreased the Clone-forming rate, increased the oncolytic effect. The radio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 was 1.6. The radiosensitizationgroup had a higher apoptosis rate and G2/M phase cells. Conclusion: Tet could enhance the radiosentivity of human colonrectal cancer cell lineSW620,the effect mechanism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encouraging apoptosis and increasing G2/M phase cells.【总页数】4页(P24-27)【作者】方明治;李敏;曹远东;成红艳【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1;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R735.3+4【相关文献】1.汉防己甲素对人鼻咽癌CNE1和CNE2细胞株的放疗增敏作用 [J], 王君;常利红;李霞;陈贤珍;吴喜福;王志远;黄子真;黄健聪;张革化2.汉防己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J], 吴喜福;刘贤;张革化;黎景佳;黄健聪;王凯;严睿成;郑坚;谢逢安;叶进3.汉防己甲素对人肺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J], 丁巍;杨爱珍;徐海军;陈龙华4.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细胞株Colo320的放射增敏作用 [J], 陈进才;佘军军;王光辉;韩水平;郑烈瑞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对肺癌Lewis细胞株在体外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J], 段哲萍;于新江;刘媛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LC法分离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乙素

TLC法分离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乙素
徐应淑;江波
【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2)003
【摘要】目的探索汉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最佳方案,以得到安全、方便、快速的提取分离条件.方法采用渗滤法进行提取,进一步用连续提取器对生物总碱的进行提取,再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然后运用熔点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TLC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加以确证.结果确定了提取和分离的最佳方法和条件,较快的分离得到汉防己甲素和乙素.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的提取和分离得到较纯的汉防己甲素和乙素.
【总页数】2页(P296-297)
【作者】徐应淑;江波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
【相关文献】
1.HPLC法同时测定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含量 [J], 宋俊蓉;娄华勇;方友来;蓝俊杰;何敏;马小攀;潘卫东
2.响应曲面法优化防己中汉防己甲素及汉防己乙素的提取工艺 [J], 胡筱希; 朱荣;
唐新; 黄大权; 卢文杰; 陆国寿
3.大孔吸附树脂在提取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中的应用 [J], 陶曙红;喻蓉
4.粉防己中汉防己甲素和乙素提取条件的优化 [J], 甄攀;陈培榕;王鹤泉
5.粉防己药材中汉防己甲素和乙素含量测定 [J], 陈浩桉;徐国钧;金蓉鸾;徐珞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福建警察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关于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学生姓名:钟标平学号:10125194系部:法律系专业:法学指导教师:摘要: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类杀手,目前抗癌常用化疗与放疗的方法可造成对人体不利的严重毒副反应。
从化学合成药物寻找抗癌药的难度远远超过从传统中药寻找新药。
因此,使用中草药来抗癌,寻找抗癌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成为国内外药物化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探讨了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抗癌中的研究现状, 为进一步从中草药中发掘高效低毒的抗癌创新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目录1.抗癌中草药 (3)1.1莪术 (3)1.2白花蛇舌草 (3)1.3姜黄 (3)1.4陈皮 (3)1.5丹参 (3)1.6半枝莲 (3)2.目前发现的具有抗癌症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有下列几类···············3-62.1生物碱······················································3-42.2黄酮类 (4)2.3萜类(terpenoids) (5)2.4脂肪油类 (5)2.5皂苷类 (5)2.6多糖 (6)2.7 其他抗癌成分 (6)3.传统中药存在许多抗癌有效成分···································6-74.加强中药抗癌活性成分研究方法 (7)5.结束语 (7)近年来, 国内外对中草药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高度重视,利用高通量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及基因工程等新的手段, 加快新药的研究步伐,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对癌症本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阐明, 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防己的临床药效及应用

防己的临床药效及应用张晶蓉;武重阳【摘要】@@ 防己为祛风湿要药,有止痛、利水的功效,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临床中常用的防己在药材名上因其产地的不同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之分.【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027)004【总页数】4页(P235-237,248)【关键词】防己;临床应用;综述【作者】张晶蓉;武重阳【作者单位】天士力集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防己为祛风湿要药,有止痛、利水的功效,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临床中常用的防己在药材名上因其产地的不同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之分。
汉防己是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木防己是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Wu)的根,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二者均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切片生用。
1 临床常见药名1.1 防己来源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白木香、山乌龟。
1.2 广防己即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又名防己、木防己、水防己。
1.3 木防己是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干燥根。
又名防己、广防己、土防己、白木香、土木香。
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trilobus(Thunb.)DC.主含木兰花碱、木防己碱、高防己碱、木防己胺、木防己新碱、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等。
1.4 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又名防己、广元防己、青木香。
王氏等[1]对防己类中药本草进行考证,认为《本经》防已即汉中防己,汉防己仅系指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然今无商品药材。
鉴于广防己与其同属,成分类似,功效当以“利水消肿”为主。
木防己本系指异叶马兜铃的藤茎,至唐宋间已不复用,后者多用植物木防己及青藤的根,此两者之功效是以“祛风止痛”为主,至于石蟾蜍的根,似始于南北朝,后苏敬、陈藏器谓其是木防己。
中药防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⒈镇痛、消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测得汉防己总碱及汉防己甲素、乙素、丙素均有镇痛作用.总碱的作用最强,其有效剂量为50mg/kg,半数致死量为241~251mg/kg.汉防己丙素镇痛作用较甲素、乙素为强,但毒性较大,故无实用价值.甲素、乙素及汉防己流浸膏或煎剂均有镇痛作用,甲素的作用强于乙素.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能显著增强甲素及乙素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其毒性.亦有报告,应用汉防己超过一定剂量,其镇痛作用反而减弱或消失,可能是因为较大剂量的甲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削弱了镇痛作用。
有报告指出,木防己碱有镇静、镇痛、和降温等中枢抑制作用.其能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加强戊巴比妥钠及水合氯醛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拮抗咖啡因与苯丙胺的兴奋作用,推迟出现戊四氮和士的宁的惊厥潜伏期,延长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后的死亡时间。
汉防己甲素、乙素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作用.甲素的作用强于乙素,其作用与考的松相似,强于水杨酸钠,弱于保泰松.切除肾上腺后,作用消失,提示其直接作用于肾上腺,能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有非特异性兴奋肾上腺皮质的作用.汉防己甲素对实验性家兔耳壳烧伤也有抗炎作用;能降低皮肤台盼蓝实验大鼠的血管的通透性.盐酸木防己碱对蛋清、甲醛和角叉菜胶性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肉芽肿增生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耳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摘除大鼠双侧肾上腺后作用仍存在.木防己碱不延长去肾上腺幼鼠生存时间,但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量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胸腺明显萎缩,肾上腺重量明显增加。
木防己碱及异木防己碱皆可抑制实验动物加其他药物引起的关节炎,且有类似保泰松的效果.但木防己碱的消炎作用较异木防己碱略强。
⒉抗过敏作用汉防己甲素具有广泛的抗过敏作用,既是过敏介质的拮抗剂,亦是过敏介质的阻滞剂.能明显降低全蛋清引起过敏性休克家兔的严重休克症状发生率,但对死亡率则无明显影响.对豚鼠组胺休克无作用.汉防己甲素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抑制组胺、乙酰胆碱引发的豚鼠哮喘和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对速发型变态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汉防己甲素本身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并无影响,但能显著拮抗变态反应时慢反应物质SRS-A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汉防己甲素气雾吸入、腹腔注射、口服或预先给药,均能对豚鼠的SRS-A性喘息起到保护作用,表现为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喘息所致的抽搐次数减少。
粉防己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粉防己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孔晓旭1,2,左红艳1*,李杨1,2*[摘要]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从防己科植物防己中提取出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目前研究发现,TET作为粉防己植物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药理作用也较为广泛。
TET主要作用于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系统,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炎、抗硅肺及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TET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剂型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粉防己碱;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剂型;机制[中图分类号]R96;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440(2020)07-0496-06 DOI:10.13220/ki.jipr.2020.07.002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etrandrine:research advancesKONG Xiao-xu1,2,ZUO Hong-yan1*,LI Yang1,2*(1.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cine,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Beijing100850,China;2.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Abstract]Tetrandrine(TET)is a bisbenzyl isoquinoline alkaloid extracted from the plant Stephania tetrandra.TE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e ingredients of S.tetrandra,showing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on the circulatory,respiratory and locomotor systems,such as the anti-inflammatory,anti-tumor,anti-arrhythmia,anti-hypertensive,anti-silicosis and fibrosis effect,and thus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This article review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ction mechanisms,dosage for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E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Key word]tetrandrine;calcium channel blocker;pharmacological action;dosage form;mechanism防己,又名汉防己、粉防己,是一种常用传统中药,主要产于中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汉防己甲素脂质体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汉防己甲素脂质体的研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防己属于五加科植物,常用于中草药配方中。
现代研究发现,防己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因此,防己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
甲素是一种天然的杏仁酸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但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加之其水溶性差,难以在药物中应用。
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的甲素制剂,以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脂质体是由多种不同组成的脂质分子形成的微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领域。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研制一种汉防己甲素脂质体,以提高甲素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活性,为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脂质体的制备本研究将采用薄膜溶解-膜过滤法制备脂质体。
首先,按一定比例将防己提取液和甲素溶于氯仿-甲醇溶液中,用蒸发浓缩法除去有机溶剂,制备防己甲素复合物。
然后将复合物与磷脂分子在缓冲液中混合,经超声处理后,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脂质体。
2. 脂质体的表征本研究将采用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表征,以确定脂质体的粒径和形态、内部结构和成分。
3. 脂质体的药物释放性能本研究将采用体外释放试验和离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脂质体对甲素的药物释放性能,以探讨脂质体对甲素的存储和释放过程,并确定甲素的负荷量和释放速率。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1. 成果:成功研制出汉防己甲素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形态、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脂质体对甲素的负荷量和释放速率。
2. 意义:该研究将为防己甲素的应用提供新的载体制备方法和药物设计思路,拓宽数字化中草药的应用领域。
该研究有望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河南化工 HENAN CHEMICALINDUSTRY 2010年2月第27卷第2期(下)
汉防己甲素的综述 王晓艳,王昌平 (西北化工研究院,陕西,西安,710600)
【摘要】综述了汉防己甲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提取分离及其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分离提取;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3467(2010)04—0008—02
Survey of Teterandrine Wang xiaoyan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chemiccal Industry,xi’aa 710600。shaanxi,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eteandrine:chemical constiturents,pharmacdogical effect and separatine-research status and adVances in studies in future. 【Keywords】Tetrandrine;Extraction and Separaetion;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汉防己为防己科千金藤属物(Stephania tetrandra S. Mcore)的干燥块根,根呈现不规则圆柱形,秋季采挖,洗净去 皮晒至半干,然后切成小段,再干燥即为它的采制方法。 2 化学成分 汉防己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主要是汉防己甲素和汉防 己乙素。生物碱的总含量为1.5%~2.3%,主要为汉防己甲 素,含量约为1%,汉防己乙素,含量约为0.5%,轮环藤酚 碱,含量为0.2%;以及其它数种微量生物碱。 2.1 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汉防已碱,粉防已碱) 无色 针晶,不溶于水和石油醚,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 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及稀酸水中,可溶于苯,mp 216 ̄C,有双熔 点现象,自丙酮中结晶者,150 ̄C左右熔后加热又固化,至 213oC复熔。 2.2 汉防已乙素(Fangchinoline,又称防已诺林碱,去甲粉 防已碱) 溶解行为与汉防已甲素相似,因有一个酚羟基,故 极性较汉防已甲素稍高,在苯中的溶解度小于汉防已甲素而 在乙醇中又大于汉防已甲素。 3 临床作用 尿消肿、下肢湿热、松弛横纹肌、治疗矽肺、高血压、心绞痛及 神经痛及神经痛等功效。药理作用及I临床应用在镇痛、抗 炎、抗过敏、抗癌,有降压、抗心肌力扩张、抗心肌缺血、抗心 律失常、抗心室肥厚的作用…。 4理化性质 4.1 碱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分子结构中均有两个 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碱性较强。 4.2 溶解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亲脂性较强,具有 脂溶性生物碱的一般溶解性。但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取代 基的差异,前者为甲氧基,后者为酚羟基,故汉防己甲素的极 性较小,能溶于冷苯;汉防己乙素极性较大,难溶于冷苯。 5提取分离 5.1 总生物碱的提取和亲脂性与亲水性生物碱的分离汉 防己甲素属生物碱,植物原料为粉防己(根)。提取分离的原 理为较高含量的或主要成分和溶解差异,称为酸水渗漉,分 离方法如下: 5.2 低压柱层析分离汉防已甲素和乙素低压柱层析在低 压下(0.53kg/cm2,一般0.31.2 kg/cm2)采用颗粒直径介于 经典柱层析(1002001xm)和HPLC(37 脚)之间的薄层层析用 防己类植物为常见的中药具有解热镇痛、风湿止痛、利 { ・夺・夺・孛・孛・幸・夺・夺・夺・夺・寺・夺・夺・孛・夺・夺・÷・夺・夺・夺-夺・-4>・孛・夺・夺・夺・64>・夺・幸・争-夺・夺・夺・夺・夺・寺・争・争・夺
化有机磷生成正磷酸盐,然后以磷钼酸修饰电极进行测定, 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2mg/L。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各种新型检测方法中,紫外光催化法 不需要大型仪器,检测过程简便快速,耗能低,无二次污染能 够实现实时在线检测,是最值得推广的总磷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M].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89. [2]Armstrong F.Photooxdiaf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seawater by ultra
—violet radiation,analytical and other applications.Nature,1966. [3]R.F Addiso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al phosphorusby 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J].Chmmatogr,1970. [4] 苏苓,张海涛,王庆霞,在线消解流动注射光度法分析水中 痕量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 [5]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the removal of organophospho— mS pesticides from wastewater,Desalinalion,2006. 2010年2月第27卷第2期(下) 河南化工 HENAN CHEMICAL INDUSTRY ・9・
硅胶(或氧化铝)H或G(5075 ̄m)作为填充剂的一种柱层析 柱,其基本原理与HPLC相同,分离效果也介于经典柱与 HPLC之间,用减压干法装柱,铺层紧密均匀,层析带分布集 中整齐,同时薄层层析的最佳分离溶剂系统可以直接用于低 压柱层析,它是一种分离效果较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 速的方法。适宜和于天然产物的常量制备性分离 。 5.2.1 装柱减压干法装法,层析柱规格:柱长30cm,内径 2cm,共装硅胶约30g(高约22cm)2.2 拌样加样取汉防 已碱约150mg,加少量丙酮热溶(刚溶为度)用滴管加到1.5g 硅胶上,仔细拌匀,水浴上蒸干,碾细,通过一个长颈漏斗小 ,ban在柱顶,轻轻垂直顿击,待样品表面平整不拌动时,上面 再盖约12cm高的空白硅胶,再加盖一园形滤纸片,压紧。 5.2.3 洗脱先检查从空压机至层析柱各阀门管道是否正 常,关紧各个阀门,开动空压机至额定压力(5.8kg/cm2)待 用。用滴管顺层析柱柱壁仔细加入少量洗脱剂(环已烷一惭 酸乙酯一二乙胺/6:2:0.8),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再一次 加入其余洗脱剂(共约250m1),迅速在柱顶上装上玻璃标口 塞接头,用铁夹压紧(防加压时接头冲开),小心开启空压机 阀门,再开针形阀和空气过滤减压器,(注意:压力过大。玻 璃柱会炸,一般2kg是安全的,必要时可戴防护面罩)调动所 需压力,0.61.2kg/cm2,约40分钟后流出,控制流速1ml/分, 每10分钟左右一管,收1215份,洗脱全过程约3小时 。 5.2.4 检查各流份分别移入小玻璃蒸发器中,于水浴上 浓缩,分别通过TLC检查,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环已烷一 乙酸乙酯一二乙胺/6:3:1,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雾显色,以 汉防已甲素、乙素为标准品对照,合并相同组分,分别获得 甲、乙素粗品,用丙酮重结晶,测定 。 6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试液。 另取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各 含1ml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试液。吸取上述两种试液各 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丙酮一甲醇 (6:1: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释碘化铋钾试液。供试 剂品色谱中,以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 。 7 含量分析 7.1 滴定法精密称取粉防己提取的浓缩物适量,至烧杯 中,用少量的水溶解后加入适量硅藻土(Celite535),充分拌 匀 J,于15022干燥,呈粉末状,定量转移到滤纸袋中,置沙氏 提取器中,以乙醚一氯仿一乙醇一10%氨水(28:8:2.5: 1)混合溶剂回流提取至薄层检查无生物碱反应为止。提取 液于水浴上溶剂至干,加入乙醚一氯仿一乙醇(28:8:2. 5)混合液适量,回流溶解并转至蒸发皿中,加人中中性氧化 铝1.5g,拌匀,于水浴上小心挥去溶剂后,至10522烘箱干燥 半小时,于干燥器中放置室温,装到氧化铝柱上端(柱径1. 5cm,装4g氧化铝),用乙醇洗脱,至至薄层检查无生物碱斑 点,洗脱回流溶剂至干,加入少量无水微热使溶解,精确加入 0.05mol/1盐酸溶液25ml,加甲基红一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2滴,用0.05mol/1氢氧化钠溶液滴至终点,同法做空白,按 下式计算: 生物碱量(mg)=NaOH(Vl—V2)}622.7 1000/2000 V1=空白消耗NaOHml数;V2=样品消耗NaOHml数 7.2 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称取0.1g过40目的样品于 5ml量瓶中,加4ml流动相冷浸12小时,超声波提取30min, 取上清液5ml进样。不锈钢柱250mm{4mmID,填充气YWG —C18;流动相为甲醇一乙氰一水(3:l:1)含0.06%二乙胺, 超声波脱气;温度2O一25℃,流速1.0ml/min; =242mm;纸 速0.25mm/min。线性范围在0.2—1.5 g之间。 7.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取汉防己甲素供试品约25. 0mg,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得1.00mg/ml的供试品储备液。精密吸取汉防 己甲素供试品储备液定量,用流动相定配制浓度为10 ̄g/ml 的溶液,摇匀,取10 1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将测得的 峰面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浓度求出样品含量。 8 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中药研究中我们应重视改进与创新中药剂并举,应运 用各种不同程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超 临界萃取、逆流萃取等达到以提取精制为主的目的,从而显 著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使其奏效快、生 物利用度高。如苏冰滴丸、四逆汤滴丸等不仅最大程度保留 了有效成分,且生物利用度相对提高;又解决了气味不适,药 物稳定性差、不良反应多和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的缺点。 由于合成新化合物、筛选新药花费时间长、耗资大、风险 和难度不断增加,因此把新药研究重点转向天然药物与传统 药物是一种趋向,有些已应用于临床上不仅提高了疗效又减 少了用量,而且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同时还应加强中药和中 药制剂的ADR监察,加强中药制剂的组成、工艺流程、质控 标准、药理药效、规范详细的中药制剂说明书等是中药制剂 现代化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风慈,唐汝愚,姚丹帆.粉防己碱对炎症血管通透性和嗜中性 白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89;lO(3):249 3. [2]李家实编.中药鉴定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9596. [3] 陈发奎主编.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M].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7,270273. [4]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77378. [5] 陈永庆,陈蕾,朱霁虹等.粉防己碱和粉防己诺碱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1,21(1):2829. [6]倪龙,马双成,曾晓英,等.薄层扫描法测定止痛饮胶囊中粉防 己碱的含量[J].中草药.1994,25(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