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肺病秘方

合集下载

《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三——肺痨类

《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三——肺痨类

《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三——肺痨类《祖国医学采风录》偏方——肺痨类1、吐血吐稠痰:鸡菌草30鹿衔草30淫羊藿15炖老鸭汤服。

又:小红檬子根、红八角风根煮鸡蛋。

咳嗽剧带血加过路黄二两。

2、虚痨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但寒流不热,日轻夜重:熟地鳖甲归芍地骨皮陈皮银柴胡麦冬首乌白芥子青蒿枣皮五味子丹皮。

3、肺痨吐血(肺结核空洞形成)毛桐子(又名红孩儿)根花叶果均用,每用60-120克,炖鸡吃,忌铜铁器。

4、肺痨咳嗽吐痰喘促心烦口渴:沙参百部川贝百合麦冬石斛白芍桑白皮甜杏仁。

5、吐血下血及内脏出血,久不止者均效:三七30乌贼骨60仙鹤草150嫩松叶210每服三钱,开水服。

6、骤吐血将虚脱:鲜鸡血冲童便服,加代赭石为末更妙。

7、肺痨潮热,常吐血者:三七15乌贼骨60明参150白芨120棕榈子为末每服三钱,对肺结核空洞出血有效。

8、咳吐痰涎潮热失眠胁间粘痛:淮山60枣5枚桔梗10生地30白芍15丹皮15白术15。

9、肺痨常吐血或有空洞者:三七15白芨60嫩松叶90川贝60有生肌止血之效。

结核方:白芍生地丹皮青蒿茯苓红枣泡参通草猪苓郁金甘草。

又方:肺痨草。

虚痨咳嗽喘累:党参白术土鳖红花乳香苏木苡仁破故纸淮牛膝冬花桔红甘草猪八戒油冰糖白茅根。

肺痨骨蒸咳嗽声嘶,自汗盗汗:小鸡一只花椒三两入鸡仔内蒸吃。

肺结核吐血:童便兑韭菜汁,又方生吃大蒜。

咯血用白芨30黄芩12甘草12茅根30。

结核又方:苡仁杏仁入白鸭中蒸吃,共12只。

咳吐血方:玄参麦冬桔梗藕节甘草竹茹。

方二茜草旱莲草茅根陈棕炭血余炭莲蓬百合款冬花结核:黄连60胡黄连60党参蜂蜜。

又方:百合60五倍子12牡蛎90雄精10辰砂150赭石150半夏45海蛤粉45黄连30炒麦芽30酒大黄30麝香3犀牛黄3活血砂60每服五分开水下。

咳嗽吐咯血:嫩松叶麦冬茅根煅牡蛎桑白皮杏仁麦冬黄芩紫苑白前茜草根阿胶赤芍十灰丸。

肺痨咳气喘不平:百合地黄麦冬党参贝母枇杷叶杏仁蛤蚧马兜玲侧柏叶艾叶阿胶五倍子茜草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治疗肺部炎症的中药

治疗肺部炎症的中药

治疗肺部炎症的中药
治疗肺部炎症的中药一:
1、桂枝汤:由桂枝、生姜、半夏、白术、甘草等药材组成,用于外感风热所致
的肺部炎症,特别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解肺部炎症。

2、桑枝黄耆汤:桑叶、枳实、淡豆豉、黄耆、茯苓、芍药、桂枝、生姜等药材
组成,用来治疗外感病引起的肺热痰稠,可以解表疏风、清热化痰、润肺宣肺,治疗肺部炎症。

3、附子理中汤:由当归、芍药、炙甘草、白芍、黄芩、茯苓、柴胡、附子等药
材组成,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咳嗽、肺热痰稠,可以清肺积热理气止咳,缓解肺部炎症。

4、壮脾散寒汤:由陈皮、芍药、夏枯草、大黄、生姜、炙甘草、枳实等药材组成,用于治疗上焦受寒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壮脾止咳、补肺宣肺、清热解毒和平喘,缓解肺部炎症。

5、明目清肺汤:由鹤顶纳、苍术、生地、黄连、半夏、甘草等药材组成,用于
治疗咳嗽气喘,祛风止咳、清肺止喘。

同时还可以解热清肺、消除气喘,缓解肺部炎症。

6、麻黄石膏生姜汤:由麻黄、石膏、生姜等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久咳不止、血痰多时肺部炎症,可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润肺止喘,缓解肺部炎症。

7、板蓝根附子八味汤:由板蓝根、附子、甘草、枳实、大黄、桔梗、半夏等药
材组成,用于治疗外感肺热痰稠,可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肺宣肺、止喘缓解肺部炎症。

总之,上述中药均可用于治疗肺部炎症,服用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症状,听从医生的指导,配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使肺部炎症得到有效缓解。

治疗肺气肿的十大偏方

治疗肺气肿的十大偏方

治疗肺气肿的十大偏方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虽然现代医学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偏方,被部分人认为对肺气肿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为您介绍治疗肺气肿的十大偏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偏方未经严格科学验证,使用时应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偏方一:核桃树枝佛耳草汤材料:核桃树枝、佛耳草、地龙各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一段时间,取汤汁饮用。

核桃树枝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佛耳草能祛痰止咳,地龙可通络平喘。

然而,其具体疗效因人而异,且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偏方二:麻黄杏仁汤材料: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适量。

做法:把麻黄、杏仁、石膏、甘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汤。

麻黄有宣肺平喘的功效,杏仁能降气止咳,石膏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

但这个偏方的使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且用量要恰当。

偏方三:沙参麦冬汤材料: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白扁豆各适量。

做法:将这些药材洗净,加水煮汤饮用。

此汤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对于肺气肿患者阴虚肺热的症状可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偏方四:三子养亲汤材料: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适量。

做法:将三种籽洗净,微炒,捣碎,煮汤服用。

三子养亲汤有降气化痰、平喘消食的功效,但使用时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偏方五:百合固金汤材料:熟地、生地、当归、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百合适量。

做法:将上述药材按比例配好,加水煎煮后服用。

百合固金汤具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的作用,但具体应用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偏方六:蛤蚧粉材料:蛤蚧适量。

做法:将蛤蚧焙干研末,冲服。

蛤蚧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的功效,但因其为动物药材,使用时需注意来源合法及用量。

偏方七:贝母瓜蒌散材料: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适量。

做法:把这些药材一同煎煮成汤服用。

贝母瓜蒌散能润肺清热、理气化痰,对于肺气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偏方八:参蚧散材料:人参、蛤蚧适量。

《生命的药方》中药药方——润肺汤

《生命的药方》中药药方——润肺汤

《生命的药方》中药药方——润肺汤组成:款冬花24g,百部18g,桑皮12g,五味子12g,花粉24g,麦冬24g,冬瓜子24g,党参24g,知母12g。

功能:养阴润肺,利痰止咳。

主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常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色白黏稠,咯吐不利,咽干口渴,舌苔薄白,脉细。

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具有阴虚肺燥症状表现者有良好的疗效。

用法: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方解:咳为肺病,咳嗽日久不愈,必然耗伤肺气与肺阴。

肺之气阴不足,肺失所养而上逆为咳。

明代张景岳曰:“内伤之咳阴病也,阴病受伤于内,故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愈也。

”又云:“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挟实,亦当兼清以润之。

”笔者于多年临证实践中,总结出此养阴润燥、利痰止咳之方,经数十年验证,治疗阴虚肺燥型咳嗽,确有良效。

本方以润肺止咳的首选药物款冬花、百部为方中的主药;桑皮降气肃肺;五味子上补肺气,下滋肾阴,并可收敛肺气以增强止咳的作用;党参补益肺气;麦冬、花粉、知母生津润燥以补养肺阴,更配以善于利痰的冬瓜子,可使痰饮爽利地排出。

诸药配合起到养阴润燥、利痰止咳的作用,使阴虚肺燥之咳得以速愈。

临床运用:本方的特点有三:一是本方用润肺止咳作用强的款冬花、百部为方中的重药,其他药物协同配合也能止咳,如桑皮清肺降气止咳,五味子敛肺止咳,花粉、麦冬生津止咳,知母滋阴止咳,党参补肺止咳,冬瓜子利痰止咳。

因此本方止咳作用强,见效快。

二是阴虚肺燥咳嗽的特点是痰液黏稠,咯吐不爽,是病人频繁咳嗽、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方中用花粉、麦冬等生津之品,配以利痰的冬瓜子,可使痰液稀释而被爽利排出,气道通畅,咳嗽缓解。

三是本证的病机为肺之气阴两虚,方中重用了花粉、麦冬、知母、五味子等大量生津、滋阴、润肺之品,以改变阴虚肺燥,再加入补肺气、敛肺气的党参、五味子,使肺之气阴充盛,宣通肃降有力。

因此,本方不但可使咳嗽迅速缓解,而且咳止后不易再发,达到根治的目的。

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

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

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
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
肺气虚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气短、咳嗽,夏季易发。

下面介绍几种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以及它们的功效和用量。

一、化湿補虚汤
化湿補虚汤是补肺气虚最常见的中药方剂之一,它包括当归、枸杞、白术、麦冬、茯苓、白芍等药材,其功能是化湿補虚,可有效改善气短、咳嗽等症状。

用量为每次三两,一日三次。

二、乌发饮
乌发饮由乌头、人参、黄连、防风等各种中药组成,可清肺安胃,补肺气虚,缓解咳嗽异常,增强免疫力。

用量为每次五钱,一日三次。

三、龙胆汤
六味地黄丸以龙胆草为主要原料,可以补肺健脾,养血滋阴,疏风清热,有效缓解气短、咳嗽、胸闷,及夏季体虚虚劳、手足拘急、手足心热等症状。

用量为每次二钱,一日三次。

四、牛膝三炮汤
牛膝三炮汤是由牛膝、当归、茯苓、白术等中药组成,可以补气活血,有效改善气短、咳嗽等症状。

用量为每次二钱,一日三次。

以上就是几种补肺气虚的中药方剂,既简单又有效,看似只有些微的功效,但对于补肺调气健脾安神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这些方剂不能治愈疾病,但它们的作用却是非常显著的,如果不恰当的用量,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在服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老中医:治疗肺疾良方“千金苇茎汤”

老中医:治疗肺疾良方“千金苇茎汤”

现在外感病越来越凶恶,我总是感觉,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即会治愈。

可是现在的外感却越来越复杂,因为雾霾越来越重,导致空气的成分非常复杂。

而最受此害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中医宝库里面筛选武器了。

现在的外感,如果控制不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演变成肺部感染,成为肺炎。

此时,西医会用抗生素处理,但是,由于我们过多使用抗生素,结果导致外邪对抗生素有了抗药性,所以抗生素的效果在下降,很多人用了抗生素,甚至会没有效果。

1、肺部感染,我们中医中药的效果非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往往忽略的,我们认为西药快,中药慢,殊不知,中药对症了,效果一样快的。

肺部感染,中医也分各个证型,也有阳气不足的,但是,在最初阶段,多数是热邪壅滞的热症。

此时患者的症状,多是发烧,严重了,甚至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

此时患者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跳动得很快,中医叫脉数。

这里面,看舌非常关键,舌质此时是红色的,越红说明热越严重。

此时,中医会用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的药物,而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经典方子:苇茎汤。

2、这个方子,因为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面的方子,所以也叫千金苇茎汤,以区别于后世的其他同名方剂。

这个方子的原来的剂量是这样的: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苇茎。

得五升。

去滓。

内诸药。

煮取二升。

服一升。

我现在使用,通常用这样的剂量: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60克、桃仁9克。

这个方子里面,原方用的是苇茎,对于什么是苇茎,稍微有点争议,多数医家认为是芦苇的茎,因为茎在水上,主升发透邪的作用较强,而后世苇茎不大用了,都用芦根,过去认为芦根与苇茎药性稍有不同,芦根生于水中,清热透热的作用更好。

现在我们已经主要用芦根来代替苇茎了,我的体会是效果还是不错的。

原方是先煮苇茎,然后用这个水来熬其他的药物,我们今天放在一起熬就可以了。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一肺癌是一种生长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

此病多与吸烟、大气污染或其他癌症转移有关。

主要症状是咳嗽、痰血、胸痛、气急发热,久则乏力消瘦、贫血、声音嘶哑等。

1.益肺消积汤中文名称: 益肺消积汤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化痰。

主治原发性肺癌。

[处方组成] 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30克、石见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银花15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 阴虚去黄芪、白术,加南沙参、麦冬、元参、百合、生地;气虚去北沙参、天冬,加党参、人参、茯苓;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锁阳。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Ⅵ期)原发性肺鳞癌60例和晚期原发性肺腺癌62例,均于住院时各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对比观察。

中药组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肺鳞癌治后1、2、3年生存率为%、%、%;化疗组为%、%、0%;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465天,化疗组为204天,两组比较差异显着。

肺腺癌治后1、2,3年生存率,中药组为50%,%、13%;化疗组为15%、%、%;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350天,化疗组为200天,两组比较差异显着。

治后病灶稳定率、生存质量,中药组均优于化疗组。

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治后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结形成率、CAMP等免疫功能均有显着提高,化疗组则无变化。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按语] 《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说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肺癌到了晚期,患者正气虚损尤为显着,因此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肺病秘方
(对肺癌中期疗效佳)
益肺消积汤
【组成】生黄芪30克,

生白术12克,

北沙参30克,

天冬12克,
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
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
昆布12克,

生南星30克,
瓜蒌皮15克,
生牡蛎3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