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第十四章

合集下载

农业推广学重点

农业推广学重点
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到在书本资料上 描述比较复杂的技术和技能。 局限性:只适于在小范围、小规模和短时间 中进行,局限性大,技术传播的效率低下。
• 农业推广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试验示范原则 智力开发原则 合作推广原则 服务配套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
正确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
• 1、属于同一自然条件的两个地区,某项先进技术已在一 个地区进行过推广且取得成功,在另一个地区推广时,不 必进行试验而直接进行示范、培训和推广即可。 • 2、一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和生产 条件,并经多地、多点试验,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 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可直接进 入推广环节,推广部门不必再进行重复试验。 • 3、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 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应在及时总结提高的基 础上,可不必再试验和示范而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 1962-1975年:县建立了农科所,公社建立了农 科站,大队建立了农科队,生产队建立了农科组, “四级农科网”。 • 198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决定“要恢复和健全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办好县一级机构, 逐步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推广机 构结合起来,实行统一领导。” • 1995年,农业部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 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全国种子总 站合并,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使 其成为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的龙头。
农业推广学
2010-06-17
第1章 绪论+第2章 农业推广简史
一、内涵:农业推广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 (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是改变农民行为 的过程。
二、重要性:三大支柱(农业教育、农业科 研、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的概念
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 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狭义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一、什么是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涵盖农业技术、农业扩展工作和农业发展规划的学科,在培养农业领域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和贫困救助等多个方面。

农业推广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将科学技术及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推广学的重要性农业推广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推广学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和贡献,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农业推广学已成为一项基础性的支撑和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学科,优秀的农业推广人才能为现代化的农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管理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农业推广学的发展阶段农业推广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经验阶段、政府主导阶段和市场推动阶段。

传统经验阶段:以往,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赖着农民之间口耳相传的经验,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支撑。

在这个阶段,农民群众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往往存在盲目性,效果不尽如人意。

政府主导阶段: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群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对农业推广的组织主导,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推动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需要。

现在,市场竞争成为了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化和专业化成为新时期农业推广学研究的重点。

四、农业推广学应用农业推广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农民身上,通过为农民提供咨询和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为农民提供指导和支援,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首先,农业推广学的应用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提高单产和经济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学新编(一)

农业推广学新编(一)

3.创新扩散理论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是基本理 论。根据Rogers的解释,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 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 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农民之间的创新传 播就是创新的扩散过程,也是一项创新能在一个 地方不断扩大使用范围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创 新扩散的方式、过程、模式、性质、影响因素等, 有助于我们选择推广项目和推广方法。属于创新 扩散理论的扩展理论包括创新理论、信息学理论、 项目评价理论等。这些理论又叫推广客体理论, 它着重研究创新本身的特点、效益等问题,而这 些问题又影响创新的扩散。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上午5时55分38秒上午5时55分05:55:3821.8.16
2.研究农民采用创新的规律和特点 推广创 新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农民自愿采用创新,而环境、 农民的行为特点、创新本身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 对创新的采用。因此,研究不同环境下农民对不 同类型创新的采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我 们在创新选择、组织形式和传播方法等方面适应 不同农民的采用规律。
2.创新采用理论 创新采用理论简称采用理论, 行为学是基本理论。农民采用创新的行为跟其他 行为一样,受认知、态度、需要、动机、目标、 激励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市场、政策、 社会、自然环境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和 分析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有 利于增强创新选择和传播方法的针对性,提高推 广效果。属于该理论的扩展理论包括心理学、农 村社会学、市场学、农业政策与法规等理论,它 们着重分析影响农民采用创新的内外在环境因素 的问题。
三、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 学科的理论主要由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所决定。
根据农业推广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业推广学主要由 以下三大基本理论体系构成:

农业推广学总结

农业推广学总结

广工作的重点包括:对成年农民的农事指导,对农家妇女及其他人员的家政(农家生活教
结合实例,谈
育)指导,对农村青年的4H教育即“手Hands 、脑Head 、身Health 、心Heart”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
谈你对农业推
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 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利用示
农业创新 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1.相对优越性 2.一致性 3.复杂 4.可试验性 5.可观察性 2、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创新采用过程 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 为变化过程。 1)认识阶段(即感知阶段)2)兴趣阶段3)评价阶 4)试用阶段(即尝试阶段5)采用阶段(即接受阶段) 罗杰斯在研究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时,将采用者的人数与采用的时间进行分析,得出了两曲线,即S型曲线和钟型曲线。 S 型曲线:任意时间点上,已采用农业革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钟型曲线:一定时间内,采用农业革新的成员的成分比 1、革新先驱(即创新者)
农业推广学
推广原理
推广方式(法)
推广技能
研究方法
创成推推推组大集个试信经 项工演 理案社 新果广广广织众体别验息营 目作讲 论例会 扩转心行沟机传指指示服服 管评写 研分调 散化理为通构播导导范务务 理价作 究析查
第一章绪论
1、农业推广史2、农业推广工作主要成就3、农业推广概念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的主要成就。 (1)普及良种,逐步实现“四 化一供”。建国初期,稻、麦、棉等主要作物的良种种植面积仅1000万亩,覆 盖率仅0.6%,目前,良种已基本普及(覆盖率不低于85%),许多地方以县为单 位组织统一供种、种子良种化、良种区域化、选种机械化、质量标准化。

(农业畜牧行业)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

(农业畜牧行业)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

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农业畜牧行业)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4第三章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5第四章农业推广程序和原则8第五章农业推广组织10第六章农业推广计划12第七章农业推广教育15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7第九章农业推广人员20第十章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22第十一章农业推广工作评价27【使用说明】选择题中加粗部分为参考答案;名词及问答题中有加粗的为近10年考过的题目,要重点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推广是()。

2.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3.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4.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5.A.畜牧业为主B.种植业为主C.林业为主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6.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7.A.农村社会教育B.种植业的发展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8.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9.A.种植业生产B.教育过程C.信息传播D.采用技术10.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11.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12.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13.A.新技术的传授B.信息传播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D.资源的利用14.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15.A.农民的数量B.农民的需要C.农民的素质D.农业生产水平16.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17.A.国家的需要B.农民的需要C.社会的需要D.农业的需要18.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19.A.中介作用B.科技成果的研究C.科技成果的评价D.科技成果的管理2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21.A.提高产量B.增加收入C.采用新技术D.发展生产力2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农业推广学课件

农业推广学课件

十、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
(一)研究内容 4个方面:
• 1、农业推广原理 包括农业创新扩散、科技成果
转化、推广心理、推广行为、推广沟通、推广教 育、推广组织等。
• 2、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包括大众传播法、集体
指导法、个别指导法、企业牵动、政策激励、示 范引导等。
• 3、农业推广技能 包括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
• 第一层面: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方法 如实
证的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等。
• 第二层面:各种具体研究方法 如观察法、
(二) 学会运用农业推广理论指导农业推广实践 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光会理论,不
会指导实践,达不到学习目的。(公式-应用题)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多变,应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不同。
(三) 有深入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体系、并能将理论、 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改革创新的能力。
这是对我们在座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如 果对基层的农业推广工作者可以不做这样要求 的话,我们则不同,因为我们都是具有300%以 上劳动生产率的人才.
益、利润。
生产者需要什么?信息咨询服
务:政策、经济、金融、保险、市场、科技……
• 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 咨询与沟通
(四)中国特色农业推广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特色农业推广应 该是 :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 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 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 果、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扩散、普 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使我 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三农” 的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场”“农会”
• (五)国民党政府时期农业推广 (1927—1949)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概述
(一) 推广的来源
“推广”一词在我国的公元5世纪就已经出现。南 朝梁太子肖统在他的《文选》序言中说“若其纪一 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 广之,不可胜载矣”。“推而广之”,简称推广。 国外使用“推广”(extension)一词,最早见于 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 广”(university extension)。
6-3 私人农业推广体系
这类推广体系是指一些私人企业为推销产品所组建的产品销 售部门,比如一些国家的农药、化肥、种子生产企业为推销 产品而成立的推销部,并进行推广工作。
泰国实行官民合办的农业推广体制,除了官办的农业推广机 构外,涉农企业和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农业推广活动。在泰 国,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率先参与推广活 动的典范。正大集团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形成 利益共同体,负责给农户提供优良种禽种畜、饲养技术和饲 料,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这样一方面既使企业 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也使企业的产品得以顺利销售,促进 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涉农企业外,泰国金融机构在农业 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制定了专门的信贷优惠政策支持 农业推广,促进了泰国稻米技术等的推广。
农业推广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农业推广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 转移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的 过程。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通过与农 民的接触、交流、沟通,使农民逐步掌握 技术、信息,并能依据这些技术、信息作 出生产、经营决策。这种过程不仅仅使农 民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也是农民的观 念不断得展趋势
(检索资料,自学)
欧洲农业推广的起源和发展 美国农业推广的兴起 日本的农业改良普及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印度)
除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 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二战以后 才形成的。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农业推广 体系。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 化状况、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国 建立的农业推广体系又略有差异,根据农 业推广供给主体的不同,总的来说可以归 纳为以下六大类:

已打印:农业推广学全部的笔记

已打印:农业推广学全部的笔记

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通过说服、培训、提供信息等非强制方式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能、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2/世界农业推广涵义演变过程中的几种类型。

1)“劝农式”农业推广封建时期,“以农立国,以农为本”,不断推行劝农政策,劝导和监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旨在开辟新的农业。

周代有专门的劝农组织机构和人员。

2)“指导式”农业推广一种单纯的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的的技术推广。

1847年的马铃薯大饥荒,爱尔兰进行了技术机构服务,是近代指导性农业推广的典型。

3)“教育式”农业推广始于英国,发展于美国。

1886年,牛津、剑桥创立了推广教育。

1776年,美国独立后,建立了农业教育,农业推广迅速兴起。

4)“咨询式”农业推广主要指发达国家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与教育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需要的是提供科技、市场、金融、价格等信息和咨询服务。

代表国家有美国、英国和丹麦。

农业推广的地位与作用:地位:基础性、公益性、持效性作用:1、农推促进农业发展2、农推与新农村建设第二章.中国农业推广史中国农业推广史:详见PPT第三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第一节创新采用与扩散原理一、创新的含义: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二、创新的五种形式: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三、创新扩散的要素1、创新2、传播渠道3、时间4、社会系统四、影响创新采纳的因素1、创新的特性先进性:创新的优越于现有的技术或成果一致性:创新与采用者的价值观、经验、需要等的一致程度复杂性:可试验性:在有限的条件下创新可被试验可观察性:创新的效果易于观察效益性:经济、社会、生态2、意见领袖的影响意见领袖指群众意见的代表人物,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并得到其他成员的信任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