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
促 进 胃肠 激 素 及 生 长 激 素 分 泌 , 快 体 格 发 育 [ 对 于 高 胆 红 加 ,
泳 ” 抚 触 及 婴 儿 操 可得 出 的结 论 是 : 期 正 确 地 进 行 新 生 儿 气 、 早
泡 游 泳 按 摩 可 促 进 其 生 长 发 育 , 过 对 新 生儿 皮 肤 进行 科 学 温 通 和 的刺 激 可 促 进 各 系 统 发 育 [ 。 人 在 水 中 活 动 比在 陆 地 上 活 3 ] 动 消 耗 能 量 多 , 蠕 动 加 倍 , 便 多 , 生 儿 亦 如 此 , 进 其 体 肠 排 新 促
维普资讯
58
中国 医 药指 南 2 0 0 8年 6月 第 6卷 第 1 期 2 可 使 呼 吸 系 统 的 功能 得 到 提 高 , 现 为 肺 活 量 大 , 气 时 间延 表 憋 长 。 ④ 新 生 儿经 常游 泳 可 消 耗 过 多 的 脂 肪 , 生 儿 在 水 中 自主 新
素 血症 的新 生 儿 , 触 可 加 快 胎 便 和 结 合 胆 红 素 的 排 泄 、 少 抚 减 小 肠对 胆 红 紊 的重 吸 收 , 而 降 低 血 清胆 红 素水 平 ] 从 。
3 13 氧 气气 泡 游 泳 使 皮 肤 清 洁 氧 气 气 泡 游 泳 在 新 生 儿 游 .. 泳 和气 泡 浴 的双 重 作 用 下 能 使 新 生 儿 的 发 育 得 到 更 有 效 的促 进 。氧气 气 泡 浴 与 单 纯 的游 泳 、 疗相 比更 强 调 对 于 皮 肤 触 觉 水 的 刺 激 , 根 据 胚胎 学 原 理 , 肤 是 最 大 的 感 受 器 官 , 神 经 系 而 皮 是 统 的 外 在感 受 器 , 种 触 觉 感 受 器 可 以将 所 有 感 受 到 的 刺 激 通 这 过 传 人 系统 传 达 到 中枢 神 经 系统 , 大脑 皮层 对这 些 冲 动进 行分 析 、 断 , 做 出相 应 的 反应 [ , 氧气 气 泡 浴通 过对 于皮 肤 外 判 并 s而 ] 在 感 受 器 的 刺激 使 感 受 器 兴 奋 , 电位 增 高 , 经 传 导 的 动 作 电 神 位 增 强 , 进 了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网 络 的 形 成 和 突 触 的 发 生 与 特 促

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处理与保健

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处理与保健

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处理与保健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及时、恰当的临床处理和保健服务,是先天梅毒防治措施的重要部分。

对新生儿进行特殊护理,及时提供儿童预防性治疗和梅毒感染的随访与监测,做好先天梅毒的治疗与随访,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儿童因母婴传播的梅毒感染。

第一节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处理和保健一、新生儿出生时的特殊护理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与母亲的梅毒感染病灶直接接触,有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

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对其进行及时、特殊的护理和处理,以尽量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感染。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新生儿出生后应交由台下巡回护士处理,无条件则接生者换手套再处理新生儿。

应将新生儿放置于复苏台上,处理过程中始终注意新生儿保暖。

2.及时清除新生儿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

有条件用吸耳球清理呼吸道,注意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

如果使用新生儿吸痰管及管式导管,应注意操作轻柔、压力适中,防止黏膜损伤。

3.在清理呼吸道或复苏之后,应尽快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新生儿,手法应轻柔,避免新生儿皮肤和黏膜的损伤,若无条件,可用湿巾或纱布擦洗新生儿皮肤、黏膜。

应注意脐带严格消毒。

二、婴儿梅毒感染的相关检测对于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应在出生后,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适宜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相关检测。

暗视野梅毒螺旋体检测、镀银染色梅毒螺旋体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1gM抗体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均可用于检测婴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

但是,由于母体中的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婴儿血液中,并逐渐消退,因此婴儿出生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是婴儿自身感染梅毒的结果。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儿童出生后满18月龄时,其母体的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可以完全消失,如果此时儿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阳性,可以认为其体内存在自身感染梅毒后产生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其他用于评价儿童梅毒感染状况的方法包括脑脊液梅毒检查、细胞计数和蛋白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分类和血小板计数,长骨、胸部X线检查,肝功能检测等。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

• 护理诊断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 护理目标:合理喂养,增加营养 • 护理评估:无呕吐、腹胀,吸允力可 • 护理措施:喂养量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及耐受能力而定,原则上以 不发生胃潴留和呕吐为宜。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绝对精 准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定时观察记录。 • 护理效果评价:患儿吸允有力,无呕吐,体重无明显减轻。 • 护理诊断:5:家长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疾病及照顾患儿的相关知 识有关 • 护理目标:父母对患儿病情了解,知道如何照顾 • 护理评估:父母对患儿病情的反应,对疾病照顾的掌握程度 护理措 施:患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家长都很难接受,个别放弃治疗。 告知家长先天性 梅毒发生、发展经过,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情况, 让家长知道,只要坚持按正规治疗,先天性梅毒不是不可治愈的。同 时家长也要积极治疗。注意保护患儿隐私,不要歧视家长及患儿。 • 护理效果评价:父母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探望期间父母能在护士指 导下给予宝宝生活照顾
职业暴露
消毒隔离
• 1 将梅毒患儿放于新生儿隔离室与其他新生儿分开。 • 2 加强医务人员对梅素知识的培训 ,严格执行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 范》。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穿好隔离衣,接触患儿体液或医务人员有 皮肤破损进行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完毕用灭菌王擦拭双手1~2min后 清洗双手。 • 3 患儿使用过的一次性用物集中放置焚烧处理。棉制品如患儿被单等 使用后分别用1∶2000“84”消毒液浸泡30~60min后,送中心洗衣房 清洗。 • 4 患儿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铺好,避免污染床垫并做好终末消毒。
• • • •
护理诊断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目标:患儿皮肤完好 护理评估:皮肤情况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为患儿沐浴,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 儿皮肤,床铺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皮疹及破溃处涂PVP碘 液,尿布每3小时更换1次,大便后及时更换,防止红臀。 • 护理效果评价:患儿皮肤完好,二便正常。 • • • • 护理诊断3: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护理目标:维持体温恒定 护理评估:体温、四肢是否温暖 护理措施:保暖 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2~24摄氏度,皮肤温度在36~36.5 摄氏度,以降低机 体耗氧;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体内水分丢 失。每四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在行操作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集中操 作。 • 护理效果评价:患儿体温维持在36.4~37.0摄氏度

从临床护理视角解读先天性梅毒PPT课程

从临床护理视角解读先天性梅毒PPT课程
专业团队: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 、护士、心理咨询师等,共同为患者提 供综合护理。
护时处理皮疹和溃疡,预防并发 感染。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营养支 持,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护理干预措施
家庭支持:为患儿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 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压力。
护理中的注意 事项
先天性梅毒的病因
乙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是导致先天性梅毒 的病原体。
母婴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感染率高达 90%。
先天性梅毒的 临床表现
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皮疹、黏膜损害、 骨骼畸形等。 晚期症状:神经系统损害、心 脏病变、耳聋等。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
早期筛查: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 是早期发现先天性梅毒的重要手段。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隐私保护:在护理过程中,保 护患儿和家属的隐私权,尽量 减少尴尬和不适。
沟通技巧:与患儿和家属进行 有效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 关切。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为医生提供参考依 据。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从临床护理视 角解读先天性 梅毒PPT课程
目录 概述 先天性梅毒的病因 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概述
概述
先天性梅毒是一种通过母婴传 播的性病,婴儿在出生时即感 染该疾病。
本课程将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解 读先天性梅毒,帮助护士了解 该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
先天性梅毒的 病因

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针对患儿出现的不同病症给予有效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并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同时,给予患儿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对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胎儿或新生儿;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72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Treponema,TP)经胎盘和脐静脉由母体侵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1],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危害比较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1 感染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皮肤破损处传播,以非婚性性行为的传播途径为主。

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哺乳、输血或经医疗器械及接触病人污染的衣物、毛巾、浴盆、马桶等方式传播。

梅毒母亲还可通过胎传及产道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临床资料证实,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此病一年内最具传染性,后随着病期的延长,其传染性越来越小,超过4年,则接触其一般无传染性。

然而,即便如此,此病仍能通过胎传导致胎儿感染,并且,潜伏梅毒(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的血液也具有传染性,因而不容忽视。

2 临床表现先天性梅毒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而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该病对儿童身体造成危害的关键。

梅毒螺旋体早期侵犯患儿的皮肤黏膜及四肢长骨,发展到晚期,会侵犯患儿的心血管和中枢神经,对其脏器造成严重的损害,并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

孕妇应遵医嘱做常规的梅毒筛查,一旦发现有梅毒螺旋体感染,一定要进行正规的驱梅治疗,这是防止先天梅毒发生的关键。

3 护理体会3.1 一般护理3.1.1 消毒隔离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经血液传播。

一旦确诊,应立即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并做好床旁隔离。

病室应每日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

应进行紫外线循环风消,每日一小时。

用含有有效氯1000mg/L浓度的溶液擦洗患部。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

每日 , 次 ! 连续 , 周 " 因 此 病 并 发 症 较 多 ! 在治疗时应同时使 二磷酸 果 糖 + $ 凡 明$ 能量等治疗或两联抗生素 用心肌营养药 *
!
" 通讯作者
, " ! " 要 ! 有些家长要求对 疾 病 保 密 " 护 理 人 员 在 进 行 交 流 时" 尽量 避免人多的场合 " 应耐 心 答 复 家 长 们 的 提 问 " 消除他们的紧张 情绪 ! 护理人员应理解家长并指导他们定期复查及治疗 " 避免 交叉感染 ! @+ Q+ @" 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 因梅毒螺旋体病毒在 体 在干燥环境及阳光照射下不能存活 ! 对普通 消 外生存力较弱 " 毒剂敏感 " Y "& 以上的梅毒患者由性接触传播所致 ! 对我们 护 才能正确进 理人员应掌握传播途径和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征 " 隔离 # 防交叉感染 " 客观地对待梅毒患儿及家长 ! 由 于 行消毒 # 我院实行无人陪伴制度 " 所 有 护 理 操 作 均 由 护 士 完 成" 为消除 必须通过学习提高 " 才能正确地做好各项护 理 # 自身心理障碍 " 治疗工作 ! A" 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 母亲 在 妊 娠 晚 期 经 正 规 的 驱 梅 治 疗 " 梅毒 在 %h, 以下 可 母 血清学检查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 4 T 4% 乳喂养 " 否则给予配 方 奶 ! 根 据 患 儿 体 重 # 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或调整奶量 " 如吸收差 或 不 能 吸 吮 时 鼻 饲 喂 养 " 防止溢奶或呕 致吸入性肺炎 ! 吐"

2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

2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

・现代护理・2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护理王楠(沈阳市传染病院,辽宁沈阳110006)2008年1月第5卷第3期f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护理【中图分类号】R759。

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一124一02先天性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

根据出生后不同的发病年龄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早期梅毒:指2岁以内发病者,主要是感染和炎症的直接结果。

②晚期梅毒:主要为早期感染遗留的畸形或慢性损害。

近年来,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1】,我院2000年5月~2006年9月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患者20例,均为早期梅毒。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8例,其中新生几18例(4例早产儿,14例足月儿),1例为5月龄,1例为1周岁。

体重、身高、头围均低于标准8%~12%(根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评定标准)嘲。

有15例治愈或好转出院,l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

实验室检查:患儿和母亲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血清学检查为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实验(TPHA)。

1.2临床表现20例中全身皮肤干燥并有细小脱屑、皮疹者16例,占80%。

肝脾肿大者7例,占35%。

梅毒性肝炎4例,占20%。

全身淋巴结肿大者7例,占35%。

贫血6例,占30%。

1.3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每次50000U/l【g体重,每12h1次,静脉滴注,共7d。

7d后改为8h1次,共10~14d。

本组中有2例青霉素过敏,给予红霉素15mg,(kg・d),连用12~15d,静脉漓注。

其中1例治疗效果不佳,于住院后第3天死亡,2例治愈(出院后跟踪随访3年,RPR、TPHA均为阴性),7例临床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TPHA滴度持续下降,其余6例患儿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4例于治疗2~5d后放弃治疗。

2护理2t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将患儿安置在隔离病室,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个案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个案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个案儿科张玉玲简介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直接侵及胎儿所致,患梅毒的孕妇在孕期可经胎盘将本病传染给胎儿,但一般认为16孕周前梅毒螺旋体可被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层阻断,较难进入胎儿体内,16孕周后该层渐丧失,胎儿开始易被感染,未经治疗的早期孕妇几乎100%地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

本个案诊断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在新生儿室住院12天病情已达临床治愈,希望通过此个案的学习对传染类疾病的护理、消毒隔离的防护有更多的认识,做好个人的防护,针对护理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

诊断标准和方法:新生儿及其母亲梅毒血清检查均阳性,均抽取静脉血,做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同时排除TORCH及HBV、HIV感染;检查新生儿有或无异常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可有皮肤黏膜损伤、肝脾肿大、低体重、呼吸困难、腹胀、贫血、病理性黄疸、血小板减少、水肿、骨X线改变等多种异常。

病人简介出生情况:患儿系G3P2,胎龄37+周,于2011-1-40:15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4.45公斤,出生地时羊水、胎盘、脐带正常,出生时1、5分钟阿氏评分均10分,生后无发绀、无呻吟,产科医师以“梅毒儿”转入我科。

入院体查:体温不升,P:135bpm,R:40bpm,wt4.45kg.神志清,反应可,哭声响,面色红润,前平软张力不高,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呼吸平顺,三凹征阴性,腹软,四肢无畸形,新生儿原始反射可引出。

入院后处理:姓名:伍雪兰B主诉:其母患梅毒,生后1小时。

医疗诊断:1.先天性梅毒 2.高危儿处理:01:15入院后予洗胃、保暖、监测血糖、血氧监测监测生命体征,落实床边隔离措施,住院期间予青霉素抗感染。

相关辅助检查:入院后即予血常规示:WBC:8.7 10 9/L,RBC:4.51 10 12/L,HGB:159/L,PLT291 10 9/L,L Y:43.0%,GR:35.2%,血型:“B”型CRP:0mg/dl,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离子均未见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