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分析・新形势下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孙兰芝 潘新娟 万丽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2)1220960202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是一项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工作在医疗卫生第一线的护士,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其身心承受很大的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的情况,并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下面就新形势下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资料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48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结果显示:91.2%的护士感到社会地位低、深造及晋升机会少;89.1%的护士感到工作量太大、夜班多;86.5%的护士有竞争压力,担心落聘、下岗;85.8%的护士担心发生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82.4%的护士担心被传染爱滋病、肝炎等疾病;81.1%的护士感到知识技能缺乏;79.1%的护士有人际关系压力。

2 压力源分析

2.1 竞争压力 随着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护士双向选聘”、

“病人选护士”等新的举措在各医院陆续开展,虽然此举措增强了护士的竞争意识,激发了护士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精神,但也使护士普遍增加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尤其是45岁以上、中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压力最大,她们年龄大,身体素质差,知识层次低,从而担心在岗位竞争中落聘。

2.2 劳动强度压力 护理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护士缺编更加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尤其是急诊科、ICU、心脑血管病房等特殊科室,护理任务重,实施抢救多,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1],从而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2.3 知识技能压力 随着护理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护士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还要会计算机和英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从而迫使护士在完成了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努力学习,增加了护士压力。

2.4 人际关系压力 护士处在医院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仅要面对病人愤怒、悲伤等情绪,有时还受到病人或家属的语言或身体攻击,而护士由于职业的要求,只能做出精神妥协,长期的情感支出会使护士“精神耗竭”[2]。同时,医护、护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使护士产生压力。

2.5 高风险压力 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一个小的疏忽或失误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而护理工作的慎独性决定了一项工作由一个人完成,因此担心发生差错事故给护士造成很大心理压力。越来越多的护理纠纷也给护士造成压力。另第一作者简介:孙兰芝,女,1959年出生,大专,主管护师。

作者单位:山东新泰市人民医院

邮 编 271200 收稿日期 2002206220外,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爱滋病发病率的倍增及结核、性病的死灰复燃,使护士获得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使用高科技医疗仪器带来的电离辐射、激光等有害因素,也对护士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6 受尊重需要障碍 传统的观念将护士置于组织的底层,同等学历的医生会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却仍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康复后的病人首先感谢的是医生高明的医术,把第一微笑投向为他做手术、治疗的医生,因此,护士自身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加之护士继续深造和晋升的机会少[3],护士的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抑郁,甚至人格障碍。

2.7 护士自身心理学知识欠缺,承受压力能力差,应对资源缺乏,不能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工作和情绪,造成对压力的易感状态。

3 对策

3.1 完善护理管理机制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设法减少和消除压力源。

3.1.1 提供多渠道的继续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知识层次,有利于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及工作能力。

3.1.2 合理调配上班人员,缩短夜班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及夜班补助,降低轮班护士的身心疲劳;尽量减少护士超负荷工作,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配到辅助科室。

3.1.3 设法改善护士的待遇和地位,对脏、苦、累、差及护理任务繁重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如增加护理岗位补贴等,体现护士劳动的价值。

3.1.4 加强社会支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和树立护理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护士进行奖励,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的良好风尚。

3.1.5 组织心理学知识学习,开展减轻压力教育及培训,指导压力应对方法。

3.1.6 对业务好素质高的护士可低职高聘,或提升从事护理管理、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其才能,满足成就感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3.2 充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竞争对护理事业的推动作用;参加继续教育,提高知识层次和整体素质;改变认知评价和价值观念,消除不平衡感觉;工作中善于调整心态,多给自己传递积极的信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有计划地交替体力和脑力劳动,缓解压力;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加护患和医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减少矛盾和冲突;定期应用工作压力源表自我测评,若得分高,则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方法减轻压力。

3.3 采取自我身心放松,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如进行深呼吸训练、放松训练、看轻松愉快的节目、听音乐及游览大自然的

6

9

・Modern Nursing,2002,Vol.8,No.12

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行为的需求调查及分析

陈惠娟 肖爱祥 林惠好

【摘要】 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恢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使整体护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我们调查了166名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行为的需求,旨在更好地了解病人所需求的护理行为,以利于调整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需求 护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2)1220961202

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制约了护士为病人服务的主动性,使病人对护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逐渐在精神病医院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人曾就整体护理与功能制护理在病人中的体验做过相关的调查,在所做调查的12项内容中,有8项内容P< 0.01,存在显著性差异,1项P<0.05,显示有差异,调查结果说明病人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功能制护理[1]。如何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关键在于确切了解精神病患者的需求,以便调整护理行为,达到最大限度满足病人需要的目的,为此我们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做了相关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166名住院精神病患者,均采用随机抽样形式,男女各占一半。

1.2 一般情况 166名患者中,男83例,女83例,年龄15~73岁,平均(38.09±11.48)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4例,高中及中专73例,初中50例,小学19例。诊断精神分裂症129例,情感性精神病21例,其它16例。已婚58例,未婚85例,离异22例,不详(未填)1例。职业干部30例,工人26例,农民26例,科技人员5例,学生53例,军人1例,待业12例,不详(未填)5例。资料显示,被调查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分布较广,跨度较大。

1.3 评定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自设问卷。设问卷前征求了高、中、初级护理人员的意见。问卷共设29个问题,每人问题各有3种答案。为使问卷更能体现病人需要,在问卷末特设空白处并提示病人若有其它需要可于空白处补充填上。

1.4 评定方法 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由护士发给病人逐项填写,填好后立即收回。

1.5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主要采用χ2检验。

作者单位:广州市精神病医院

邮 编 510380 收稿日期 20022072032 结果

见表1。问卷中有3个问题(提供可口饭菜、受人尊重、指导你病愈后如何避免复发)有90%以上的病人认为是需要的,相反,有7%以上的病人认为生活上协助料理、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与一些病房管理工作等是不需要的。另外,有43名病人在空白处补充了个人期望,共30项,其中5%以上病人要求达到的期望归纳到表2。

3 讨论

3.1 需要是人们为了所必须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行为和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应设法满足病人符合情理的不同需要,才能稳定和调动病人积极有益的情绪,帮助病人从失落、痛苦、不安、孤独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向有益健康和促进康复转化[2]。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行为需求的不同百分比,显示了住院人群中对护理行为需求的期望值及需要层次,同样也提示目前护理行为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指导病人病愈后如何避免复发,病人对此期望值达9

4.6%,提示疾病复发是病人深感苦恼的问题,也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向病人宣讲有关疾病的知识、精神科用药知识,以及通过举行心理讲座,宣讲心理卫生知识,让病人认识到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坚持服药是预防疾病复发的有效方法,以帮助病人消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请家属参与其中,让家属掌握有关知识,有利于寻求家属的支持,这对于病人出院以后的家庭康复护理较为有利。另外,要求受到尊重和提供可口的饭菜是90%以上病人的期望。由于精神病患者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其受到尊重的需求比其他病人显得更为突出,而为之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更应了解病人细微的心理变化,无论是病发时、康复时,均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其脆弱的心理得以保护,恢复生活的自信。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护理是面对整体的人,而护士的言谈举止、仪容及态度对病人均有特殊的影响,护士的一个微

美丽景色,使紧张情绪得以松弛和宣泄。同时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机体良好的功能状态,增加机体抵抗力。

3.4 借鉴国外管理压力的经验和方法,设想我国的管理趋势[2]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护理部直接参与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立护士自己的支持组织,如护士心理咨询室、护士专业培训中心、护士娱乐活动中心等。在此护士可以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及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护士感到身心疲劳时,可以宣泄和调节情绪,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参 考 文 献

[1] 黄爱松,范景敏.护理工作应激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1,17(5):54255

[2] 敖新.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

16(7):123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2649

1

6

9

现代护理2002年第8卷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