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企业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崔国昌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现状,对企业标准化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进行了探讨,呼吁开创我国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1我国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批企业的转轨变型,不同所有制新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的深刻变革,企业标准化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

就企业层面而言,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标准化队伍尚好,基本可以适应新条件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需要,但后备力量明显不足,缺乏跻身国际标准化先进水平的后劲;一般中型企业标准化队伍已经比较散乱,或机构不健全,或人员欠缺不整,只能应付日常工作不可或缺之需;而大量小型企业很难说已把企业标准化纳入企业议事日程,或者根本就没有专兼职标准化人员。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状,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继续发展或上档次、上水平的潜在制约条件。

就人才梯次而言,一言以蔽之,可以说干将少,散兵多;能抓会干精英奇少,随帮唱影常人多;高新行业特别少,常规工业相对多。某一企业急需IT标准化人员,公开招聘一年多竟然没能如愿,就足以证明我国IT标准化人员奇缺的现状。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软件行业何以赶不上印度。一般企业标准化人员固然存在大量需要,但我国企业当前尤其需要的是各种够层次的标准化干将。

就队伍年龄结构而言,“老者晚,中年散,青年改”基本可以反映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状。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一批为数可观的标准化队伍。但是,这批人当中,大部分年龄已大,或是已经退出,或是知识老化,能够适应当代企业模式者寡。而老队伍中的一批中年力量,适逢改革大潮冲击,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少已经散去,各奔前程。青年一代,看好企业标准化的不多,大多趋向人气比较旺的热门专业。总而言之,何止是“青黄不接”,有的简直是“后继乏人”。

这就是当前我国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状。一方面是企业存在着标准化人员的急需,而另一方面,企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对相应人才的实际需求。

2对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素质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素质要求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标准化人员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

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标准化人员在技术人员中的比例约占3%~5%。相对人员较多,分工较细。比如标准情报、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础标准、日常管理等各司其职。一般只要能分管好“份内”工作,就是一个合格和标准化员。而当时标准化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大都局限于日常管理和标准化审查工作。

市场经济企业大量压缩标准化人员,很多企业标准化人员不足技术人员总数的2%。由于人员少,而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这就对标准化人员提出了高得多的要求。标准化人员不但要懂技术,熟悉产品,明白设计、工艺、检验及产品开发的全过程;还要会管理,特别是要清楚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够健全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熟练掌握质量体系、环保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了解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管理;尤其是要适应现代企业机制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标准化运行的新模式,通晓信息技术的新内容、新特点、新形式,懂得电脑等高新技术设备,掌握OA系统(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及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及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此外,适应现代化企业需要的标准化人员,除了要掌握标准化基本原理和方法、数据工具、法律法规常识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明白WTO/TBT(技术贸易壁垒),清楚市场准入及商品管理。一句话,现代企业标准化工作者应该是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能操作、会管理的高效多能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对标准化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的确如此,不这样,标准化人员就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要求,就起不到标准化人才在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年代很多标准化人员得不到重视,往往被当作一般管理人员,恰恰正是与他们自身在企业中起到的作用分不开的。现在是必须要根本转变计划经济标准化观念的时候了!

3必须探讨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企业标准化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技术人员中转行过来的。一般是原有标准化人员作“师父”进行“传帮带”,再经各种标准学习班一定的研讨、培训,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标准化人员。这种传统的师徒传承的培养机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但培养人员少,要想培养一位出色的标准化工作者也不太容易。

改革开放后,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学校教育。于是,一些高校开始开设标准化课程,进而一些院校开始设立标准化专业,八十年代终于在安徽出现了我国第一所标准化学院。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到标准化的社会需要,应该说在我国标准化史上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好事、大事。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毕业的标准化专业学生,如果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参加一般标准化工作,也许还能比较容易适应,可能比较快的进入角色。但是,这些人如果竞聘企业标准化职位则难以适应,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企业。可以说他们是标准化的一般“通才”或“常才”,还够不上专业企业的标准化专才。因为各类企业的专业实在是林林总总,千千万万。正像各级老总、企业家一样,很少见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能立马胜任的。标准化人才也一样,他们需要经受一定的实践锻炼,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恰恰就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应明显不同于一直走出校门的一般学生群体。

企业标准化人才首先需要懂专业,因此他们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其次是他们要能搞标准化,他们应该受到比相应专业人员更多的现代化管理培训,就是说他们具有Administration能力。经受两次教育这就是企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企业,你不懂产品,不了解设计、工艺、检测,标准化就无从下手;虽然你熟悉产品,但是不知道标准化的基本规则和方法,你就不明白标准化应该抓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标准化人员大多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中选拔的道理。如果直接从学生中培养,那也就只能从已经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中选取,这就相当于他们要接受两级教育。要么从现有技术人员中招生进行“再教育”;要么对有志于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学生进行“双学历”教育。

这就提出一个教育模式问题。过去对标准化人员的“再教育”一般不是由学校完成的。或是企业自己培养,或是由相应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集训。但是他们往往既没有相应学历,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等级标准或资历,最多象一般工种一样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曾经发放一张“上岗证”。显然,标准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系统的标准化培训无法得到保证。这就自然形成了标准化队伍的不同梯级档次。好就好在他们对自己的企业熟悉,所以一般适应自己企业的要求还不至于存在太大问题。

现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培养对象或生源问题。离开了专业就谈不上企业标准化,首先专业方向要比较明确。按传统观念招生,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