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探究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探究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印刷和电子两大类,主要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1动画片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化的影响

动画片对幼儿在性别角色化过程中的影响凸显在如角色定性、职业期待等多方面。

1.1影响幼儿的性别角色定性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经济原因,幼儿家长多是双职工,白天需要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电视机甚至儿童电脑已经成为孩子童年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通过和“国培计划”实习回来的同学交流,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也选择了通过电视播放动画片来教育孩子。以下以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来分析对幼儿性别角色定性的影响。

《喜羊羊》塑造了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等一系列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其中喜羊羊和美羊羊作为动画中重要主角以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受到了众多小朋友的喜爱。喜羊羊和美羊羊在穿衣打扮、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男女”区别,如喜羊羊的突出特点是足智多谋、诚实勇敢、坚强乐观、有主见、勤快,而美羊羊则是温顺谦虚、善解人意、心灵手巧、外表娇弱内心脆弱、需要保护。在兴趣爱好上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喜羊羊喜欢做实验、画画、读书、踢足球、跑田径,而美羊羊喜欢做美容、编织、烹饪、减肥等。

2儿童读物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化影响也体现在儿童读物方面。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和家庭、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供其翻阅的读物是重要来源。虽然,现今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提倡双性化教育和“性别中立”原则,但是这些读物和教材中,幼儿读到还是以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为主,依然是差别期待。

以叶君健先生编译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全集》为例,全书共有故事166篇,无人物角色的童话64篇,占童话总数的39%,有人物角色的童话102篇,占童话总数的61%。在102篇有人物角色的童话中,男主角71人,占角色总数的70%,女主角31人,占角色总数的30%。童话中男女主角之比高达7:3。童话在主人公的选择上,包括拟人化的角色,倾向使用男性角色、男性视角。

2.1影响幼儿的性别角色定性

同时童话在男女形象的塑造上有偏袒的嫌疑,一些勇敢、积极、冒险探索的精神品质多被用在男性角色身上,而一些自私、脆弱、虚荣的词语多被用在女性身上。女性是娇弱敏感的、娇小的,例如《豌豆上公主》中的公主,“漂亮的”但是娇弱,隔着二十层床垫的一颗小豌豆就让公主“不舒服极了!”、“差不多整夜没有合上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有一粒很硬的东西硌着我,弄得我全身发青发紫,这真怕人!”[1],还有《母亲的故事》、《拇指姑娘》等;女性在家庭中是丈夫的支持者、是宽容的,如《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女性还是刻薄、虚荣的,如《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红舞鞋》。另外,男性也扮演了保护女性的角色,女性扮演着需要求助于男性的角色,《拇指姑娘》中拇指

姑娘不愿出嫁,却无法自救只能求助燕子(笔者注:在文中燕子也想娶拇指姑娘,虽未计入男主角统计,但视为男性角色)。

2.2影响幼儿职业期待

安徒生的童话还赋予了男女两性不同的职业,尤其侧重表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从职业角色的形象来看,女主角从事的职业仅2种:家庭主妇和服务人员如女佣。与此相反,男性的职业丰富多彩,童话中男主角能辨别的职业共11种,男主角从事的主要是冒险性、创造性、专业性的工作,如军人、文学家、管理者、学者等。童话中女性担当着家庭主妇、贤妻良母的角色,为家庭无私的奉献着自己。

2.3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睡美人》、《莴笋姑娘》等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故事更是营造了一种男性的爱和支持是女性幸福甚至生命意义的所在。再来看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也有这种现象。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中,哥哥皮皮鲁富有探索精神、知错就改、调皮贪玩,而妹妹鲁西西温顺听话、心地善良、勇气不足。而一些经典童话中《小蝌蚪找妈妈》、《小兔子乖乖》,女性都以母亲的形象出现,陪伴在孩子身边。这都促使了儿童社会刻板影响的进一步发展,对其双性化发展是不利的。

3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的思考笔者认为当今的大众传媒对儿童性别角色化最深刻的影响是性别刻板印象,缺乏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的影响,教育者应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2]性别角色教育过于区分两性差别或缺失性教育是两种误区。大众媒体在塑造时过于注重单性化的性别角色,甚至是错误的性别角色,如媒体对“伪娘”等的报道甚至隐形的推崇都可能会造成儿童性别角色混乱。儿童一方面处于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模仿学习能力强、吸收快;另一方面儿童对是非等的判断能力不足,如果大众舆论的导向、媒体的引导走向了性别角色的误区,将十分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顺利的进行性别角色化。

过犹不及。对于大众媒体来说,提倡双性化教育、淡化社会刻板印象传递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凡事都应是有度的,双性化教育的度如何把握,社会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并不都是坏事,这都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豌豆上的公主[A].安徒生童话全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2]盖笑松等.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作者简介:李一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本科在读,河南新乡453007

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探究

李一帆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尤其是电视机、电脑的使用低龄化,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本文主要从大众传媒的动画片和儿童读物两个方面通过个案分析来探究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在性别角色定性、职业期待上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16

-

-265

浅谈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

摘要 我国儿童性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日益开放的社会和东方价值观的冲突,使我们的性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正确的性教育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决定孩子一生有关性的方方面面,也对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则成为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对学前儿童实施早期性教育的培养,提高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儿童性教育早期培养 宜顺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605787.html,

目录 前言 (1)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1)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1) (二)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意义 (2) 二、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提高教育者素质 (2) (一)正确地认识“性” (2) (二)正确地认识性教育 (3) 三、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培养的方法 (3) (一)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二)尊重孩子,一科学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4) (三)以平和的心态,巧对性教育中的尴尬问题 (5) 四、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 前言 根据我国的性教育专家协会曾作过一项社会调查得知,在中国,只有7.3%的学生是通过父母了解到性知识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家庭还未承担起性教育的重大责任。1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进行性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性教育的关键期是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抓住这两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性教育,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青少年和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一生有着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特别重要而有效的时期是在14岁以前,尤其是在五岁以前。使儿童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甚至产生性神秘感。当前,我国对与青春期的性教育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期的性教育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是否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性生理、性心理是否健康,而且关系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不容推辞的责任。开展儿童早期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都应起到各自的作用。其中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儿童早期对学前儿童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的性教育不但决定孩子的一生有关性的方方面面,也对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提倡“性教育”,目的就是使每个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心发展,学习两性交往,最后能建构美满幸福的家庭。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鲁迅先生早年就提出过重视儿童早期性教育,他认为“知”比“无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 1 程月玲:《怎样跟孩子谈性》,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对比分析

[收稿日期]2003-05-18 [作者简介]孙 新(1968-),陕西周至人,现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教务处教学科科长,主要从事教育社 会学研究。 第24卷 第12期2003年12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V ol.24 N o.12 Dec.2003 [文章编号]1004—5856(2003)12—0027—04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学校 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对比分析 孙 新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陕西宝鸡 721007) [摘 要]社会化是人接受社会文化完成“自然人”或“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社会化是教 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影响很大。本文旨在对两种途径的比较分析,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方式,加速儿童社会化进程,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化;学习型家庭[中图分类号]G 40-052 [文献标识码]A 一、儿童社会化释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 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 善”。[1](P105) 儿童社会化始终是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教育社会学研究儿童社会化,目的在于研究教育对于儿童个体发展的影响。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实质上是与社会化同义语的,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 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专业技术和手段,加之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才使教育与社会化有了区分,可见教育与社会化关系密切,教育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化,但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社会化本身也要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社会学研究儿童社会化十分有意义,对于儿童个体,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 提”。[1](P107) 儿童在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必要的社会教育,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律和技能,才能在社会中生存;而儿童社会化不是一次能够完成,加之人类社会变迁,造成社会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个体很难适应社会变迁,这就要求人必须进行继续社会化,不断学习社会规范,掌握技巧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社会而言,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保持社会文化和实现社会共同目标和个人和谐发展;只有经过社会的人,才有社会规范。可见教育过程是实现人社会化的过程,实现儿童社会化主要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伴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形式,其中,家庭教育实现儿童初级社会化,学校教育是儿童次级社会化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内在因素主要指学前儿童自身的特性,外部因素则包括各层级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具体指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 第一节儿童自身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儿童自身的因素是一个基础,因为,任何外在的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自身才能发挥影响和作用。 一、生理成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根据格赛尔的成熟理论,个体的发展要以成熟为基础,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在尚未成熟之前,儿童有一个准备阶段,这个准备阶段就是生理机制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相应的学习能力尚不具备,这时如果让他们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就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不仅表现为学习难度大,还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巩固,最严重的莫过于伤害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成熟的基础上对儿童提出适度适当的要求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当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相匹配时,孩子能够积极地适应社会化的要求。 教育者要尽可能在孩子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提出恰当要求,同时也要注意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以促进积极的社会学习,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如孩子往往有身体活动的需要,只有让孩子有充分适当的身体活动,攻击性行为与捣乱行为就大大减少,相反,当儿童的生理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各种各种的问题行为,如一些身体缺乏运动经验的孩子在身体和空间感知觉上表现滞后,感觉统合失调症。空间混乱会引起阅读和书写困难,同时也会导致问题行为,还有一些儿童不断地惹麻烦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身体位置与他人有关。成人应该鼓励幼儿进行身体活动进而更好地帮助儿童,而不是总想着尽力使儿童保持安静。 另外,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对其社会性发展也会有影响,如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爱与支持,其往往也是自信的,一个不漂亮的或残疾的孩子,她往往更容易自卑。 全纳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以及对所有幼儿的公平教育。关注被排斥的儿童,从对特殊需要的人的排斥到一般的排斥。二、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2岁之前,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到了两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这阶段明显地出现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结构成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有稳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比如所气质、性格和能力系统等,已经开始结合成为整体,形成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形。 一、气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个性和社会性发

幼儿性别教育的六个小建议

幼儿性别教育的六个小建议 导语:性别教育是个很敏感的生活现象,当小宝宝感到好奇询问一些相关问题时,父母又遮遮掩掩不知道怎么回答。 专家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大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够,为此,教育专家们给学龄前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的情绪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幼儿有时会问到有关于性的问题时,应该以积极的、乐观的引导幼儿对性的认识,因为知性的孩子更健康。 二、认识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幼儿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教育。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分行为。 无论幼儿的问题是多么过分,做家长的先不要表现出不自在,更不要指责,而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释。 四、家长要给予幼小的孩子充分的爱抚、感情和安全感。 幼儿期是儿童性欲和性心理发育的依恋期,此期的幼儿具有皮肤饥渴,需要父母充满爱的拥抱,及时的关怀、体贴,都有助于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一个在幼年期缺乏体肤之亲、易受惊吓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处理不好夫妻关系。 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 通过系列活动,陶冶孩子情操,增进幼儿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尤其是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形成,加速幼儿的社会的进程,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积极的意义。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此期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六、尊重幼儿先天的气质类型的差异,注重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淡化性别角度意识。 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既有男性的特征也有女性的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有竞争性又没有竞争性。假如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幼儿的个性,违背幼儿先天的气质,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论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_李宝峰

第12卷 第2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2No.2 2002年 6月Journa l of Xinya ng Ag ricultural Co llege Jun.2002 论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 李宝峰,郑晶晶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幼儿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形成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02)02-0044-02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包括男人和女人角色。它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男女性别角色相对存在,互为参照。性别角色的划定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而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又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从而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同时,性别角色是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因此,研究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对促进幼儿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 对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是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较为著名的主要有三大理论: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前的两个阶段,即口腔阶段和肛门阶段,男女两性儿童的发展是相同的。直到生殖器阶段(约3-6岁),性别分化才开始出现。此期被认为是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男孩在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是“恋母情结”的形成。男孩开始对父母的认同,在认同的过程中,男孩将父母所代表的社会戒律变成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并逐渐获得性别自认,继承父亲的角色规范。女孩在这一阶段上与男孩的情况截然相反,女孩形成“恋父情结”,以母亲的角色自居。弗洛伊德认为,由于女孩对父亲的依恋从未像男孩子那样彻底消失,由于恋父情绪从未彻底摆脱,她们未能把社会的道德标准完全内化。因此,“超我”在女性中不能得到完全的发展,不成熟的超我也就成为女性的特征了。 2.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幼儿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在婴儿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母亲都有着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强烈依赖。当幼儿出现适合性别的行为时,母亲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反之,母亲作出消极的反应。于是幼儿适合性别的行为因受到赞许或奖励而加强,最后形成模式;幼儿的不适合性别的行为因得不到奖励或受到惩罚而减弱,甚至消除。因此,在婴儿早期,母亲是其行为的最有力的强化者。尔后,社会刺激出现泛化,父亲和其他一些人也成为孩子行为的有力强化者。这些强化与母亲在强化上是一致的,因为对男女性别行为的观念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在模仿中,孩子是按照权威性和同性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模仿对象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合乎性别行为的知识,待以后进入角色时再予以启用。在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行为的因果关系,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通过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理解来加强性别意识。 2.3 柯尔伯格的自我社会化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人类对于性别的认知及认同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18-24个月的孩子中,就可能出现对于性别的区分,但性别角色的概念 收稿日期:2002-03-26 作者简介:李宝峰(1966-),男,河南唐河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精选.]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摘要: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探讨了家庭、幼儿园和同伴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给予指导。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家庭幼儿园同伴群体 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对儿童社会化的培养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一些儿童、青少年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缺乏必要的合作精神,他们不会关心他人,社会生活能力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缺乏社会适应性。这样的儿童在目前就会出现各种人际关系困难,如果不积极地培养教育,这些人在其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学前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学前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界定 学前儿童社会化是指学前儿童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所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即使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①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儿童掌握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包括多方面内容,如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学、心理学界普遍将社会化看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社会(父母、学校等)影响儿童的过程,儿童则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随着研究的进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此过程看作是一个个体与社会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将个体视为其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与影响者。就个体而言,首先,社会知识和价值规范在社会化过程中决非从社会向个体原封不动地转移,个体也并非机械、被动地接受它们,而是要经由主体的主动思考、理解来接受它注:①李幼穗.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8(2).23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浅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性别教育

浅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性别教育 幼儿的性别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性别意识教育的一种教育。它包括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发展事宜的性别特征行为。虽然幼儿生来就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进入幼儿园后,这种习得在幼儿园环境中继续,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的一些性别要求,都会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 性别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有一部分的幼儿是通过外貌来辨别一个人的性别。4―5岁幼儿处于中班阶段是幼儿个性、气质、性别养成的一个关键期,教育者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身边各种有利的资源,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性别教育。 一.性别教育贯穿于中班幼儿一日生活中 性别教育有别于性教育,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性别教育就是要求性别的互补,对幼儿的性别差异补救劣势,发展优势,促使幼儿平衡、和谐发展。同时从小就对幼儿进行的性别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所以科学的性别教育要从小开始。

1.有效利用游戏资源,发挥中班幼儿性别优势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增进彼此性别的初步的了解,减少性别偏见,使不同性别的幼儿气质和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是一种较好的性别教育手段。 2.幼儿园男女生入厕环节采取分时间段进行 炎热的夏季,班上会有女生穿着连体服,中班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几名女生在入厕时会表现出害羞的表情,原因是她们如果要上厕所,必须将衣服从上脱到下,整个身体都会露出来,由于男女同厕的缘故,她们不好意思在男生面前将衣服脱下上厕所。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分厕是对性别教育的启蒙,可以组织男孩和女孩分时间阶段入厕,加强幼儿男女是有性别区分的意识,让孩子从小清楚自己的性别,形成早期的性别意识,有利于幼儿的生理健康发展。 3.教学活动,绘本阅读 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绘本《男生女生不一样》展开话题,根据这个话题来对幼儿进行提问,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身体的每个部位,可以通过这个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平时,教师可定期开展关于性别的教学活动,或是将相应的绘本投放至阅读区,供幼儿翻阅,以此加深幼儿

3至6岁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

3至6岁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 ——以上海市靖海之星幼儿园为例 摘要 两性话题一直是恒古不变的议题,对性别的不同看法会影响日常生活中两性的和谐共处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而现阶段社会视线相对聚焦在成人对于性别的态度上,笔者认为关注3~6岁幼儿性别角色健康发展是我们关注社会两性和谐的基础。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自然观察、提问等方法,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别坚定”三个指标出发,以“性别偏好”为辅助因素,对小、中、大班各20名幼儿进行了相关提问访谈,并对他们父母及教师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幼儿性别发展的教育态度进行了调查,同时笔者也对三个参与调查年龄班幼儿的日常性别角色扮演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以研究现阶段3~6岁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现状。 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结果如下: (1)幼儿性别角色发展存在较大的年龄特点,从小班到大班成逐渐稳定的趋势。 (2)幼儿在3岁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性别认同能力,在6岁时达到稳定。 (3)幼儿对自我性别和他人性别稳定性的判断上存在明显差异,3岁幼儿已经获得了自我性别判断,但对他人性别稳定性的判断错误率高,可能受已有经验影响,这一数值到大班也未能出现显著提高。 (4)小、中、大班儿童均已建立基本的自我性别坚定性,其性别坚定性的发展在3~5岁阶段发展缓慢,5~6岁增长较快,在6岁时趋于稳定。 (5)环境教养因素对幼儿角色稳定性的发展影响较大,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了被测儿童对调查提问的判断。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角色发展,性别教养方式 Abstract The topic of gender has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stant ancient, gender differences will affect the daily life of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both sexes an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t present, the social line of sight is relatively focused on the attitude of adults for gender, I believe that attention to 3 to 6 years old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知识分享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儿童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他们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男孩子,会更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心和养成男子汉气质以及不怕困难、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许多家庭过于宠爱男孩子,故导致不少男孩子养成任性、暴躁、懒惰、轻视女性的坏习惯。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根除这些毛病,我们建议家长不妨借鉴世界各国的早期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 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人是柔软的、被动的、感性的、善良的,男人是坚强的、主动的、理性的、攻击的,传统性别教育就是要让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更像男人。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把某些行为特征与特定的性别人群联系在一起,延伸至并不应简单归因于性别差异的其他方面。而现代性别观念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 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 幼儿园对幼儿的性别教育

卫生间的安排与设计在幼儿园里,经常孩子们几个人"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且有位家长反映,她的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由于媒体的渲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时期正在提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有的孩子 3 岁就已经有较强的性别意识了。如果这种蒙胧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托幼机构卫生间进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早的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同时,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互相尊重异性行动隐私 1.2.2 活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活动游戏中,在 "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中,其中有一个幼儿扮演"妈妈",而"妈妈"并没有按老师设计好的妈妈形象进行活动,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当车在教室里开来开去。另一扮演孩子的幼儿,对着老师大喊到:"老师、老师,她不像妈妈。"老师看了以后说到: "对啊!妈妈是不会到处开车的。妈妈都是买菜,在家洗衣服、拖地板、煮饭的。" 儿童生来虽有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儿童。儿童很早就开始从大人的习惯行为中"习得"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

儿童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以下笔者分别从西方心理学者的研究,本土学者的研究,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和阐述,最后肯定在我国本土,以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为前提,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会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一、西方心理学者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者研究得出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L.BALDWIN)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1].他发现:采用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儿童在这种家庭中成长会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如亲社

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而限制不宽容的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 女)也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1].她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由此提出了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她人为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有权威,但这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经常与孩子的交流和对子女的帮助;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宽容型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好,在子女需要帮助时他们愿意提供帮助;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虽然家长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他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宽容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专职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 霍夫曼等人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性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把惩罚分为强制和“爱的回收”两种方式,强制是父母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和剥夺及威胁等[1]。他的研究表明:强制的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因为强制会引发孩子的敌意,同时又提供了一种表达敌意的方式。“爱的收回”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方式,它表现为父母不理睬,孤立儿童,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述评

第!"卷第#期!$$%年"!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23456’!.17+/12895:49:;<575(4"=(2’!"#.(’#>:9’#!$$% 收稿日期$!$$%?$Y ?"" 作者简介$陈红!"D Y D G " #女#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述评 陈$红 !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Y "摘要$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者运用多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关键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Q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Y P @%!!$$%"$#?$$Y %?$#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分支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性别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化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内化性别观念&学习性别态度&了解性别关系&形成性别行为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自己的性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动地按照适合自己性 别的行为方式来认识&思考&行动#造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而这种心理差异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方 向和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性别角色#无论其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 结构&社会组织水平和社会心理的特点#反映着那些社会的文明发展水平’!(’ "$关于) 性别角色*的界定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大#甚至相互矛盾’%(’ 赫斯滕!A +B 7(4#"D Q % "认为#概念上的混乱是导致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研究者们设计出许多测量手段来把握这个领域中的诸多概念# 但这些性别角色测量在许多方面都不相同#每个测验都有各自暗含的对所测量概念的基本想法#却未能清楚地&一致地识别概念的隐含意义#在概念化层次和操作化层次上#一直没有清楚的定义’这是性别角色研究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如有人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属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也有的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助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国内文献中也出现了多种 对性别角色的表述# 笔者认为较为全面的是张积家的界定’#($性别角色是个体在自身解剖学&生理学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特征’ 笔者认为#在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区分性!B :Z "与性别!I :4<:/"’性是生物学的概念#指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是由染色体和激素决定的’性别则是心理文化上的概念#具体指第三性征#即两性在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知&态度等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是自然&社会和心理多 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P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对个体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性别角色 的划分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 !$国外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由于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长期以来#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及其成因这一问题#倍受儿童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等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

【浅谈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我认 为更重要的是职业意识,换句话说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基于这个观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一、快乐源于对本职工作的喜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载体,一个 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一致的人是快乐的。对于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如果他的职业目标与自身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那么,他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当这种学习目标与未来的生活目标相接连起来,那么,这种快乐会不断延续下去,融入到他的职业工作中去,而成为永远的快乐。因此,在入学之初,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培养专业兴趣,使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这一目标更加灵活化、具体化、深入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培养他们对工作的喜爱感尤为重要。 二、职业规划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感

职业中学的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迷茫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会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对自己的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力求将自己的专业选择与个人爱好匹配起来,但在结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迷茫,因为这种探索只是职业生活的初体验,不可能深刻。他们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在各方面都摸索,尝试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教师要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引导他们将独立自主的需求体现于职业生涯规划上,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教师(班主任)的职业指导重中之重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将其界定为:帮助求职个体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职中阶段是奠定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期,职业指导自然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2015安徽教师考编:在家庭中如何培养3~6岁幼儿的性别角色

2015安徽教师考编:在家庭中如何培养3~6岁幼儿 的性别角色 文章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605787.html,/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幼儿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幼儿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直到2.5~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这个阶段幼儿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等。

进入幼儿期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看到男女儿童明显的兴趣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进入3岁后,幼儿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还有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规则协调。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幼儿期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断发展。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在所有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还有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情绪稳定性和观察力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 那么,在家庭中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呢? 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所以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我女儿从小头发就很好,现在头发已经很长了,一直在给她梳辫子,所以这似乎从外观上天然地已帮助孩子很好地建立了这种性别意识(在孩子的印象中,女的头发都比较长或者梳辫子)。我女儿在2岁多时看到书里有分辨男孩和女孩的图画,她可以准确地指出男孩是短发,女孩是长发;男孩穿裤子或裤子,女孩穿裙子;当然这种仅局限于外观上的区分;后来的一段时间,她会用语言来表达出一种关于男女的很“刻板”的印象,比如经常说:“我是女的,姥姥是女的,姥爷是男的”,很多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会说“我们女的坐一桌,男的坐一桌”。 第二,接纳孩子的性好奇。孩子的好奇心是一切学习的原始动机。他们偶尔的性游戏也是出于好奇、求知欲以及模仿心理,玩过一两次,好奇心满足了,自然也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第一章 个性: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 (在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学前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逐步发展起来的。)(个性朝着与他人区别的独特性发展,而社会性则朝着与社会群体相适应的共性方向发展。) 社会性: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里和行为特征。 社会化: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以发展幼儿社会性、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培养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第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意识)、对别人的认知及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身心互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1性别角色的发展的特点, 2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3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发展特点:1对他人外形的认知 2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 3自我中心的态度 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指在原始情绪产生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反馈中,那些蕴涵社会教育意义的情绪产生的过程。 依恋(亲子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照顾者之间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依恋:1依恋情感(相互爱恋的内心体验) 2依恋行为(亲近、依随和互动的外显行动) 3依恋关系(极力保持、维护这种密切的交往关系)

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1共情(作用:抑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羞愧感 3内疚感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1助人与分享行为 2合作行为 3安慰与保护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 保持过程:在观察榜样的行为后,才模仿它们。 动作再现过程:指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其反馈调节行为以作出正确的行为。 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把习得和操作加以区分。 社会认知理论(皮亚杰) 前运算阶段(2-8岁):儿童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 【重点】结合书看2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结构 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幼儿园环境同伴交往主要表现:1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