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力学考点(13)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

考点解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内容是力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率极高,即使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属于中考中的拉分题目。需注意在理解其物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做些练习,方能达到熟能生巧。

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例2、 (★★★)(海门)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 ,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例3、(★★★★★)(卷)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 和物体B 。当提升物体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为F 1;当提升物体B 时,小民对地面

的压力为F 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 ,物体A 的质量为90kg ,物体B 的质量为

50kg 。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

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 2:F 1= ________ 。

;

例4、(★★★★)(广东汕头)一质量为3000kg 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 的盘山

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 的山项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

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 汽车发

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解析:(1)汽车的行驶速度v=s/t=5.4×103m/(15×60s)=6m/s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W=FS=4000N ×5.4×103m=2.16×107J; (3)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P=W/t=2.16×107J/(15×60s)=

2.4×104w.

例1图

例3图

经典试题:

1、(★)()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2、(★)(06福建福州) 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 焦耳

4、(★★)()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了lm 。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500N ,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B)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C) 做的有用功是800 J (D) 拉力F 的功率是80 W

5、(★★)()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6、(★★★)()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7(★★)(州)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 1、G 2提高相同高度( )

(A)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 若G 1 = G 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 若G 1 = G 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 若G 1 = G 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8、(★★)(0云南省卷)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 的作用下使物体升高了2m ,拉力F 所做的功为8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 第2题图

第4题图

(A) 160N (B) 280N (C) 16N (D) 28N

9、(★★★)(0黑龙江哈尔滨阿城五常课改)如图所示是李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

的力, 在10s 内把重为120N 的物体提升5m ,则此过程中( )

(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 (B)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

(C)他做的总功是12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10、(★★★)(0山东烟台)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 .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 W 甲η乙,W 甲

11、(★)(0浙江舟山)一座高达40米的大桥,总长为8350米,其中正桥只有850米,而两侧引桥却长达7500米,如图甲。一座大桥为什么要有这么长

的引桥呢?小明很奇怪,请教老师后.他明白了引

桥相当于一个斜面。(1)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斜

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

升的力F 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长的引桥在汽车上

桥是能起到 __________("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 )一辆总

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 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侧引桥(长

3750米),需要的时间为______秒,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焦。

12、(★)(0湖北黄冈)如图是一种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

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

_____,压把相当于_______。王哲在5s 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5

㎝,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N ,则王哲克服瓶塞阻力做了_____J

功,其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

第9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3、(★)(0黑龙江哈尔滨)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 中拉出,如图所示.若司机用750N 的拉力在5s 内将车水平拉动lm ,那么司机所做的功是_____J ,司机做功的功率是 ____W .

14、(★)(0海浦东新区)图是中国科学家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

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把

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

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

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15、(★)(0浙江丽水)跳绳是一项很

好的健身运动。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

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

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

跳一次做功_____焦;若小军1分钟

跳150次,则小军跳绳时的功率为

___________瓦。

16、(★)(06江苏淮安)如图所示,

小明同学用10N 的水平推力推着超市购物车,在0.5min 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5m .(1)小明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 ,功率为

___________w .(2)上述计算中所用到的物理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单位换算有____________.(3)若购物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地面对购物车的阻力是__________N ,购物车运动的速

度是__________m/s .

17、(★)(0湖北黄冈)在新农村建设中,为解决村民饮用

水,政府和村民共同兴建了一批蓄水池。吕兵家二楼顶上

的蓄水池长3 m ,宽2m ,高1 m ,楼房每层高3 m 。水池

最大储水量是_______t ;若这些水是从深2 m 的井中抽上

来的,水泵至少做功______J 。若要求一次灌水的时间不能

超过8 min ,他家所购水泵的功率至少要______KW 。

18、(★★★)(0广东珠海)如图《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中,地上的影子说明光是__________;箱子相对_______是运动的;在50s 的时间内,男孩提着重15N 的小提琴水平向左匀速走了100m ,女孩用5N 的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走了100m ,他们中,对物体有做功的是_______(选填"男孩"或"女孩"),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 .

19、(★)(0陕西)小燕同学用图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出物体重1.45 N ,使物体匀速上升0. 1 m 的拉力为0.6 N ,则有用功为______ J ,总功为______J ,机核效率是_______ %

20、(★)(06广东汕头)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 =12N 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 ,机械效率为________.当改为提升18N 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忽略摩擦阻力) 第18

第13题图

第16题图

第14题图

21、(★)(河北石家庄)工人用300N 的力,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4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1m ,则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不计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 =_______N。

22、(★)(福建厦门)如图所示,物重G 维600N ,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5m ,所用的拉力

F 为25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若不计摩擦,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0安徽省卷)在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筑材料.在l00s 内将重4400N 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20m,拉力F 做功为1.1×105J ,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 ,机械效率为________,拉力F 的大小是________ N .

24、(★)(0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 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 ,若工人在5S ,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 ,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5、(★)(0重庆重庆市) 如图4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

的高度, 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 ,则所用的拉力F 甲 F 乙, 其机械效率η甲 η乙(两空均选填“>”、“<”或“=”).

26、(★)(广东广州)用如图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 ,用350N 的力F 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 ,此过程有用功为____J ,总功为_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27、(★)(0江苏南通)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A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 /s ,人拉绳的力为2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重_____N .

第23题图

第22题图 第21题图 第19题图

20

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8、(★)(0湖北武汉)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将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0.5m 2的物体A 向左匀速拉动2 m,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Pa ;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29、(★★)(0福建福州)如图所示,拉力F 将物体匀速提升1m ,已知物体重21N ,

动滑轮重3N (不计摩擦及绳重),则F =____ N ,机械效率η =_________。

30、(★)(0陕西)用图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

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的绕法.

31、(★)(0江苏泰州)通过图的滑轮组向下用力提

升重物,请画出省力的绕绳方法.

32、(★)(0湖南长沙)请画出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

提升重物时的两种绕线方法。

33、(★)(0山东莱芜)图6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0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________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选填"大于"、 "等于" 或 "小于");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四川乐山)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

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

图(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图做

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

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

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___________(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5

第32题图 第31题图 第30题图 第34题图

第33题图

36、(★)(0江苏泰州)你思考过“人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大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

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 ,有关测

量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步距是指跨出每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1)小文同

学注意到,当自己的前脚跨出时重心会下降,而后脚收起时重心会升高,则她

每走一步,自己的重心会下降或升高多少米?(2)小文行走100m 需要克服

重力做多少功?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多大?(3)通过分析,你认为人在水平路面上通过走路来进行锻炼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锻炼效果?

质量m /kg

步距S /m 腿长l /m 时间t /s 50 0.50 0.65 100 37、(★)(0江苏南通)重为120N 、底面积为0.1m 2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 ,用时20s .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38、(★★★)(0湖南株洲)引体向上是一项缎炼臂力和腹肌的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身体自然悬垂,上拉时,下颚超过单杠;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的目的。今测得小明的体重m =54kg ,在时间t =1min 内完成n =20次引体向上的动作,每次上拉时上升的高度h =0.5m ,g 取10N/kg ,试求(1)每完成一次动作,小明所做的功;(2)小明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39、(★)(0山东威海)一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1200N 的装饰材料,所用的拉力是800N ,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4m ,求:(1)提起货物所做的有用功、总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0、(★)(0河北省卷)滑轮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

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1)请分

析图中的实验,说明图中滑轮的特点;(2)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时,用F=5N

的拉力在3s 内将重为12N 的物体匀速提高

了10cm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拉力F

的功率是多少?

41、(★

)(0四川遂宁)如图所示,用滑轮组

提起重900N 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 为

400N ,重物在20S

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2、(★)(0内蒙呼和浩特)下图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⑴.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⑵.若没有刻度尺,本实验能否正常进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测得绳子末端的拉力为O.5N ,钩码重1N ,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 。求滑轮组机械效率。 第36题图

第41题图

第40题图 第39题图

43、(★)(0安徽省卷)程跃要提起重800N 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 .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20N ,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选填"a"、"b" 或"c")。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280N ,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4、(★)(0甘肃

兰州)用如图所示

的滑轮组吊起重

物,不计绳重及摩

擦。(1)当物重为

150N 时,绳端所

用的拉力是60N ,

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当所吊重物为300N 时,10s 内重物被匀

速提高2m 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45、(★)(0四川德阳)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 的

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 为400N ,重物在20s 内匀速升高

了10m.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重物所做的

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6、(★)(0江苏宿迁)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钟内将质量为60kg 的物体A 匀速提升了2m 。已知绳子自由

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 。⑴画出物体A 的重力示意图;⑵请

计算出与此题相关的任意四个物理量(g 取10N/kg )。

47、(★★)(0福建泉州)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 ,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 ,所用的时间为20s 。求:(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8、(★★)(0安徽芜湖)如图所示是工厂车间里

用来吊运货物的行车滑轮组。某次作业时,行车在钢丝绳的自由端用1000N 的

力,将重为3000N 的货物匀速提升了2m,,接着

又在水平方向移动5m.。求:⑴行车水平移动的

过程中,货物重力做的功是多少?⑵行车滑轮组

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例5、(★★★)(0广西南宁)如图是工厂车间里

用来吊运物体的天车及其滑轮组示意图,钢丝绳

用2000N 的力将重为6000N 的物体匀速吊起.若

在1min 内,货物从地面被提升到6m 高处,求:

(1)钢丝绳提升货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和有用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要提高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可采用哪些方法?(答出2种方法即可)

第43题图

第44题图

第42题图

第48题图

第45题图

第46题图 第47题图 第49题图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师版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即: 不用任何机械时所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机械效率 ①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②通常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用η表示, 表达式100% W W η=? 有 总 . ③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只有理想机械, 在0 W 额 =时, 1 η=. 机械效率η是小于1的数, 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越高, 做功性能越好. 模块一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 知识互联网 知识导航 机械效率 选择哪种方式运送 沙子更省功呢? 拎上去 还是使用机械? 用铁桶 还是轻质布袋?

【例1】 (多选) 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B.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C. 机械做功少, 功率一定小, 机械效率一定低 D. 有用功一定时, 额外功少的机械, 机械效率一定高 【答案】 A D 【例2】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 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 用它 们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 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η甲<η乙 D. η甲=η乙 【答案】 B 【解析】 F 甲=G , F 乙<G , 故A 错误, B 正确; 不计绳重与摩擦, 所以使用定滑轮时没有额外功, 而 使用动滑轮时, 要对动滑轮本身做额外功, 故η甲>η乙. 故选B. 【例3】 如图所示, 一物体重为180N, 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匀速提高2m. 所 用拉力为200N. 此过程中, 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 总功为 J, 额外功为 J,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 360; 400; 40; 90% 【例4】 如图所示, 建筑工人用250N 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400N 的重物, 重物上升4m 所用时间为25s , 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J, 拉力的功率为 ,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答案】 2000; 80W; 80% 【解析】 拉力的总功==2=250N 24m 2000J W Fs F h ???=总 拉力功率为总功功率2000J 80W 25s W P t ===总 机械的效率400N 4m 100%80%250N 8m W Gh W Fs η?= = =?=?有用总 . 夯实基础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习题

力学考点(13)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 考点解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内容是力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率极高,即使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又是学习中的难点,属于中考中的拉分题目。需注意在理解其物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做些练习,方能达到熟能生巧。 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例2、 (★★★)(海门)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 ,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例3、(★★★★★)(卷)如图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 和物体B 。当提升物体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为F 1;当提升物体B 时,小民对地面的 压力为F 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 ,物体A 的质量为90kg ,物体B 的质量为50kg 。 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 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 2:F 1= ________ 。 ; 例4、(★★★★)(广东汕头)一质量为3000kg 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 的盘山 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 的山项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 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 汽车 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解析:(1)汽车的行驶速度v=s/t=5.4×103m/(15×60s)=6m/s ;(2)汽车发动 机牵引力做的功W=FS=4000N ×5.4×103m=2.16×107J; (3) 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 功率P=W/t=2.16×107J/(15×60s)= 2.4×104w. 经典试题: 1、(★)()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2、(★)(06福建福州) 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例1图 例3图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新课标[人] 第3节机械效率 导入一: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家在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优缺点.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顺利进入教学. 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仅供参考:第1种是人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 经过讨论明确第一种方法太不方便.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它比第二种方法用的力小.提升相同高度做的功少.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为下面学习有用功与额外功做好铺垫. 导入二: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实验演示: 结论: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引出新课: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结合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看提沙子过程的视频.思考: 1.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2.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对什么做的功? 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板书:一般来说,机械对外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机械克服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为总功. 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指出:前面实验中,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总功最少. 讨论: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的功一样吗?(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沙子做的功相等吗?)怎样探究这个问题? 1.设计实验方案:用手通过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提起重为G的钩码. 2.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力G、钩码上升的高度h.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4.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并会测量有用功和总功. 5.分析实验数据: (1)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是否相等? (2)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 (3)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结论: (1)不相等; (2)手拉绳做的功多; (3)有摩擦,在提起重物时还要提起动滑轮. [知识拓展]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别: 有用功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例如:在提升物体时,无论是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杠杆,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就是有用功,在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等于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即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一般情况下,人们做功有两

中考物理 机械效率的计算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大小相同的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分别将相同的重物提高到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相等 B .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等 C .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 D .甲滑轮组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3n =甲,n 乙 =4,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113F G G = +动, ()21 24 F G G =+动 两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不相等,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G G G η= +甲动, 2G G G η=+乙动 两滑轮组机械效率不相等,故B 错误; C .两滑轮组的额外功 W G h =甲额动;2W G h =乙额动 故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故C 正确; D .两滑轮组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s h =甲 ,4s h =乙 则乙滑轮组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多,故D 错误; 故选C 。 2.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 ,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是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___N ,当某次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 是_______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经过分析,发现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

【答案】100 200 75% 增加物重 【解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运送一件货物的重力为1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N ==50% 100N+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G === +++ 有有 总有额动动动 G动=100N [2]由图可知, n=2则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 F=1 2 (G总+G动)= 1 2 (3×100N+100N)=200N [3]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3100N == 3100N+100N W W G h G W W W G h G h G G ? === +++? 有有总总 总有额总动总动 75% [4]由以上计算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 【答案】5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2s移动的距离:s=vt=0.5m/s×2s=1m, ∵使用的是动滑轮, ∴拉力移动的距离:s′=2s=2×1m=2m, 拉力做功:W=Fs′=2.5N×2m=5J;

初中物理 效率与机械效率

效率与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 物理方面: 对能量的认识,对一般工具的认识。 数学方面: 基本的四则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 ①效率具体指的是什么物理现象。 ②正确认识整个做功过程中因做功所产生的各种能量。 认知目标: 理解工具在机械效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效率(机械效率)的认识与理解。 难点: 对机械效率中公式的运用。 考情分析 效率一定会出现在大型综合性考试中,一般在4分左右,就知识面而言,不会陷入太多的困难,更多的是结合生活现象对此的理解。 1 效率与工具 1.1工具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技术也在不断被改善,而用来劳动的工具随着实际生产生活问题也在不断被改善。而评价工具使用价值,主要引用“机械效率”这 教师寄语:其文有色,艳于西子;其书有华,秀于百卉! 1

教师寄语:其文有色,艳于西子;其书有华,秀于百卉! 1 一词。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工具主要有“斜面”、“杠杆”、“滑轮”、“热机”、“家用电器”等,在人们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就会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效果,一般用“效率”这一物理名词来描述。这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因此,“效率”也可以概括为能量的转换过程。 1.2工具做功中的能量 有用功 使用机械时,人们最终需要的能量,一般指工具的主要作用所产生的能量,用“W 有 用 ”表示。 额外功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一般用“W 额外”表示。 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时总功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 总”表示。即满足: W 总=W 有用+W 额外 eg : 实际生活类: 如图所示,是家用电动机,该电动机主要产生转动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有功的能量,称之为“有用功”。而电动机本身会因为其材料的性质,在其通电的情况下产生不可避免的热量,这部分热量被称为“额外功(无用功)”。电动机因为其工作而消耗的电能,就是“总功”。 图 1 电动机 题目类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A 的过程,其中人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重物A 在上升过程中,本身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在该过程中,动滑轮并不是我们想提起的物体,但它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得不被提起的,因此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无用功(额外功)。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汇编 1.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 ,人用125N 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 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为一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 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0.1%)。 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 , 物体在5s 内匀速上升lm .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5. 如图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 1为500N ,货物在1min 内匀速上升了5m 。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重物是600N ,要把重物提升5m ,求拉力做的功。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 内将2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图22

7、 我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某校为保障师生的生活用水,紧急调来一台功率为15kw 的抽水机, 把水抽到距水面10m 高的蓄水池中,抽水机30分钟刚好将容积为18m 3的蓄水池抽满,求:(1)抽水机对水做的功;(2)抽水机的效率;(3)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8. 在场馆和楼房建设工地上,“塔吊”是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19所示是“塔吊”的示意图.假设某塔吊配置的电动机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380V , 额定功率38kW ,线圈电阻0.4Ω.在一次吊起重物时,电动机正常工作20s ,把重物吊起20m .求: (1)该电动机在这次吊起重物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2)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3)在该起重设备中,如果这次吊起重物的机械效率为80%,则被吊重物的质量为多少t ? 9. 为了给蓄水塔抽水,新买了一单相螺杆自吸泵,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吸程是指水泵到水面的 距离;扬程是指水能被抽到的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 (1)该铭牌中有一个参数是明显错误的,请你指出来,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该水泵连续正常抽水1h ,把水抽高了50m ,水泵对水做了多少功?此 时水泵的效率是多少? (g 取10N/kg)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动滑轮提升900N 的木箱,木箱以0.5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2m ,所用拉力F 的大小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1)拉力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1.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15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 的重物提高5m ,所用的拉力是600N 。求: (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 (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3)工人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 的箱 子匀速提升5m ,动滑轮的质量为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 图15 题24图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和公式,能够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本节课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意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的概念。 2.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提出问题:生活中听过关于效率的词语,学生能够回答出: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等。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机械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生成概念】 1.组织学生完成书中“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这一实验。 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定滑轮和动滑轮拉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做的功是否相同。

实验:(1)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一位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并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2)再让另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提问两次拉力做的功是否相同,然后开始实验,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提问,两次实验中拉力做的功为什么不同?提问后总结:尽管使用动滑轮会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动滑轮拉动钩码,拉力做的功要多一些。 环节三:巩固提高 【深化理解】 学完本节课的新内容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机械效率是否能够达到100%。 通过总结学生回答得到机械效率不能达到100%。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如何提高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工作效率。 四、板书设计

中考物理 综合计算题 第1讲 力学计算 有关机械效率的

题型之三 有关机械效率的综合题 功与能内容包罗万象,计算公式繁多.形式往往把滑轮、功与功率、机械效率综合起来,要求我们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应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2014·聊城)一辆重2×104 N 的四轮卡车,开进了一段泥泞的道路,不能继续行驶,司机找来一小型拖拉机绳子、动滑轮,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拖拉机在绳端用3 750 N 的水平拉力,将汽车以0.2 m/s 的速度水 平匀速拉出泥泞路段,用时10 s.若每一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 m 2. (1)求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2)求拉力F 做的功和功率; (3)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求汽车所受的阻力. 点拨:(1)卡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利用压强公式S F p = 可求得汽车对路面的压强;(2)利用速度公式变形s=vt 求出汽车前进的距离,根据动滑轮特点求出绳子移动的距离,再利用功的计算公式W=Fs 和t W P =求出拉力做的功和功率;(3)根据机械效率求得有用功,再利用W=Fs 变形求得牵引力,汽车匀速前进,牵引力等于车所受的阻力. 1.(2014·孝感)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将重为105 N 的物 体匀速提起,在5 s 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 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 F 与绳自由端移动 距离s 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2.(2014·哈尔滨)如图所示,小机车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机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 kW 重物重3 500 N,动滑轮重500 N.机车所受摩擦阻力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时摩擦忽略不计.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要求重物以1 m/s匀速提升,则机车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量为多少? 3.(2014·昆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使一个铁块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1 m,已 知铁块的体积为10-3 m3,求: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 1.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人用125N的拉 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为一款塔式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 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 0.1%)。 3.(2010南京)(6分)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lm.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随着社会的发 展,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的住 房条件也得到了 很大的改善.小明 家最近购置了一 套新房,为了帮助 爸爸将重600N的 装修材料运送到 6m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20甲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30N,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 (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20乙)是否会更省力一些,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 (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 (4)综合分析评估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说明理由. 5. (2010德州)如图22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1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了5m。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重物是600N,要把重物提升5m,求拉力做的功。 G 图22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1.如图,A物体重力为100N,B物体重力为30N,此时A物体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A.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15N B.若将B物体的重力增加一倍,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C.动滑轮拉B物体的效率为75% D.若将A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拉力的功率为2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物体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由题知,摩擦力 f=0.2G=0.2?100N=20N 故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20N,故A错误; B.若把B的重增加一倍,但A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也不会改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n=2, A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 B=2f- G B=2?20N-30N=1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拉B物体的效率 η=W W 有用 总 = W W W + 有用 有用额 =B G h Gh G h + 动 =B B G G G + 动 = 30N 30N10N + =75% 故C正确; D.若将A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不变,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不变,则拉力为原来的2倍,即40N,拉力的功率 P=W t = Fs t =F′v=40N?0.1m/s=4W 故D错误。故选C。

2.如图所示,工人用沿斜面大小为750N的拉力把一箱重为1800N货物从底端匀速拉进车厢.此斜面的长为4m,高为1.5m.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N.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90% 75 增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800N×1.5m=2700J, 工人做的总功W总=Fs=750N×4m=3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2700 =90% 3000 W J W J η== 有 总 ,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000J-2700J=300J, 由W额=fs可得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300 75 4 W J f N s m === 额, 货物从底端匀速拉进车厢,货物质量不变,所以货物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故货物的机械能增大. 3.如图的装置中,物体B重为30N,每个滑轮重均为6N,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现用水平力F=20N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物体B也随滑轮匀速上升。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2位小数)。 【答案】883.3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体B重30N,动滑轮重6N,滑轮组需要提升的动滑轮与物体B总重为 30N+6N=36N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典型试题

物理“机械效率”精炼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1、(08潍坊)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 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 C.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 D.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 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关系怎样? 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3m,所用拉力为400N,摩擦不计.求(1)动滑轮有多重?(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大?(3)若用它匀速提升重1800N的物体,绳端 的拉力是多大?这种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解析(1)由图看出,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由三股绳子承担,在”摩擦力不计”的条件下: 3、(08济宁)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11所示的甲、乙两个 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 下,甲所用的拉力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乙 滑轮组的效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强化训练 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260N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0N,物体提高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 B.拉力做的总功是26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5%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B.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 C.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快D.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3.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至少加60N的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若物体上面再放一重为200N的物体A,那么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________(填“增加”“减小”“不 变”) 4.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 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5.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 B., C., D., 6.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 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己知每个滑轮 重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滑轮组 来提起重物(选填“a”、b”或“c”)。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 绳方法。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完整版)中考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汇编 1.用图 6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 200N ,人用 125N 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 5s 内可使物体 匀速上升 2m 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为一起重机,工作电压为 380 伏。当起重机吊起 500 千克重物以 1 米 /秒速度匀速上升 20 米 时,工 作电流是 18 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 8 秒内移动 16 米时,工作电流是 5 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增加 ”或 “减小 ”。) (2) (2) 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 将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 (保留小数到 0.1% ) 。 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 240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 150N , 物体在 5s 内匀速上升 lm .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5. 如图 22 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 装卸工人将重为 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 人 对绳的 拉力 F 1为 500N ,货物在 1min 内匀速上升了 5m 。 (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 10s 内将 2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 1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 ( 1)工人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 300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做的功。 3)如果重物是 600N ,要把重物提升 5m ,求拉力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较难)

1.如图所示为一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 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0.1%)。 2.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 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相关数据表,如下图所示。挖掘机在4s 内将装 满铲斗的密度为1.6×l03 kg /m 3 的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 取g =10N /kg ,求: (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如图甲),对地面的压强。 (2)铲斗内泥土的质量。 (3)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 3 甲 乙 A B

(4)移送泥土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总功率是40kW ,此过程挖掘机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 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80kg ,拉力F 将它以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 的高度,拉力F 的功率为2kW 。不计摩擦及钢丝绳、动滑轮的重。求: (1)拉力F 对所提升的建筑材料做的功是多少? (2)罐笼A 的重力是多少?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东南澳海域的“南澳I 号”水下考古发掘现场,成为了本处度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博览月“开幕地点,如图为打捞沉船里一货箱的模拟图片,问: (1)用声呐探测到沉船的回声时间是0。04s,沉船在水下的深度为多少?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450m/s ) (2)海水对沉船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沉船的高) (3)己知动滑轮及附属部件的总重为3000N ,将一重为4000N 的货箱匀速打捞水面时,每根钢绳的拉力F 为多大?若每只货箱重力相同且不可分割,钢绳的最大拉力为5000N ,则在货箱离开水面被匀速拉起的过程 A F

八年级物理:第一册机械效率(教学实录)

初中物理标准教材 八年级物理:第一册机械效率 (教学实录) Learning physics well can also cultivate your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learning physics well can make you live a better life.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八年级物理:第一册机械效率(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计算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 教学用具:重物,支架,细线,滑轮,斜面等 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善于动脑,好奇心强,集中精力听课的持久性差,比较好动,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配以谈话、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机械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法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

难点内容,重就重在它可使学生对全章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难就维在:1前面在讲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都没有考虑摩擦和某些机械自身的重。因此对本节课讨论的内容很难捉摸理解,在具体实例中分不清哪部分是存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不能真正 理解,只会死记公式,遇到具体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在教学中将“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这个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三个单一的问题提出来即a直接提升重物b直接提升滑轮c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其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功?怎样计算? 2什么叫功率?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功的原理内容是怎样的?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功的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那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公式

滑轮组 滑轮组: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克服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额外=W总-W有用 ②若不计绳重,摩擦力,W额外=G动h) 总功(W总=FS)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W有+W额)=(不计绳重及摩擦)Gh/(Gh+G动h)=G/(G+G动)h 公式1 η = W有用/W总= Gh/Fs = Gh/Fnh= G/Fn G为物重, 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F为拉力大小, s为绳子上升的高度, n是绳子股数(与动滑轮相连的) 。 公式2 或η=W有用/W总=Gh/Fs=Gh/Fnh=G/Fn=(不计绳重及摩擦)G/(G+G动) 滑轮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比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物重,其次才是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无论你用同一滑轮组吊起一根绣花针或一个重量远远大于动滑轮的重物,你都需要把动滑轮举上去,还要克服绳重与摩擦,前者额外功远远大于有用功,其机械效率几乎为零,后者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就小得多,所以物重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主要因素:物体重力一定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动滑轮重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效率编辑 公式 η=W有用/W总=Gh/Fl G为物重,h为斜面竖直高度,F为拉力大小,l(length)为斜面长度。 杠杆:W有=Gh 额外功(克服杠杆本身重力,摩擦力所做的功W额外=W总-W有用) 总功(W总=FS) 斜面: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额外=W总-W有用 ②W额外=fL )注:f指摩擦力L指斜面长度 总功(W总=FL)注F指拉力 机械效率的计算 杠杆:η=W有用÷W总=Gh/FS 其中G为被提升重物的重力,h为重物升高的高度,F为动力,s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滑轮或轮组: ①提升重物:1,η=W有用÷W总=Gh÷FS=G÷nF 2,不计绳重,摩擦η=Gh÷(Gh+G动h)=G÷(G+G动) ②水平匀速拉物:η=W有用÷W总=fs物÷Fs绳=f÷nF 斜面:①η=W有用÷W总=Gh÷FL ②η=Gh÷(Gh+fL) 斜面机械效率影响因素:斜面粗糙程度一顶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 意义 (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显然,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总功得了利用率。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注意物理量名称所表示的意义。总功:即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称之为动力功,也叫输入功。理想机械:W总=W有用,W输入=W输出,W动=W阻。实际机械:W总=W有用+W额外,W输入=W输出+W额外,W动=W有用阻力+W。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篇一:初二物理《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篇二: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复习教案】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计算复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臂是指从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当____到_______的距离作力臂时,此时力臂最大。 3.杠杆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特点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特点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 5、在力学中,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分别是和,计算功的公式w=。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为w=,克服阻力做功的公式为w= 。 6、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是。杠杆的再平衡问题 例1、如图1所示,杠杆平衡,下列做法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b c.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d练习:图1 1.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 2.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20 n及30 n的重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使两端都减少5 n,则( )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杠杆左右两端挂有质量不等的铜块和铁块,杠杆处于平衡,现将两铜块和铁块同时浸入水中,则杠杆将( ) 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最大力臂问题 例2、在图1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为支点). 例3、如图2所示,要想将重500n,半径为0.5m的车轮滚上高为20cm的台阶,其所用的最小力应是_______________n. 图1 图2 练习: 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力的大小变化问题(有关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 例4、如图4所示的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秤改为沿斜上方用力拉,要使这个杠杆仍保持平衡,弹簧秤的示数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定 练习: 1.如图5所示:1、用一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力把杠杆的一端抬起,则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如图6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动力f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3、如图7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他们的大小(

(完整)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练习

1.(2010泰州)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质量为20kg,人用 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 (1)重物的重,绳子移动的距离;(2)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2010德州)如图22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1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了5m。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绳子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拉力的功率,动滑轮的重; (3)如果重物是600N,要把重物提升5m,求拉力的大小和拉力所做的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010龙岩)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15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的重物用了5s时间提高了5m,所用的拉力是600N。求: (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2)绳子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3)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4)拉力的功率,工人做的总功;(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10·达州)如图17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 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的拉力F在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 N 的泥土匀速提升5 m。在这段时间内: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G 图22 图15

5.(2010苏州)(8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 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 6.(2010湛江)湛江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1l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80 kg 的正方体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绳子自由端在50s内被匀速拉下4m,求: (g取10N/kg) (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和货物的密度. (2)货物上升的高度和速度; (3)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4)拉力F的功率.(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10·茂名)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已知A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m3,底面积是0.3m3,重力为600N。物体A在F=10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g取10N/kg)求: (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A的体积是多大? (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