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1.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经(B)批准的市级节庆活动。

A、上海市文化局

B、上海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文化部

2. 1990年上海(B)建立了上海第一支茶艺表演队。

A、宋园茶艺馆

B、湖心亭茶馆

C、春风得意楼茶馆

3.上海静安寺原来存在的(A)水在历史上是名家评定的优质水。

A、涌泉

B、寒穴泉

C、吴凇江水

4.上海开埠以来,便是我国(B)茶叶量最大的集散地。

A、进口

B、出口

C、内销

5.江苏宜兴不仅以“陶都”闻名于世,还产制历史名茶(C)。

A、紫笋茶

B、毫茶

C、阳羡茶

6.江苏无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也产制名茶(A)。

A、无锡毫茶

B、无锡碧螺春茶

C、无锡紫笋茶

7.黄山毛峰茶的汤色特征是(C)。

A、嫩绿鲜明

B、淡黄明亮

C、碧绿清澈

8.碧螺春茶的天然品质是(A)。

A、花香果香

B、花香蜜香

C、熟栗果香

9.沱茶最早产于云南(B)。

A、普洱

B、下关

C、重庆

10.铁观音茶是以(A)品种茶树原料制成的乌龙茶。

A、铁观音

B、岩茶

C、黄金桂

11.新茶是指(C)采制的春、夏、秋茶。

A、隔年

B、多年

C、当年

12.经科学家鉴定,茶叶中组成各类香气的芳香物质多达(B)。

A、100多种

B、300多种

C、500多种

13.一般评、品红茶、绿茶、花茶等,茶水用量比例为(B)。

A、1﹕22

B、1﹕50

C、1﹕60--100

14.冲泡茶的温度要用(A)。

A、75℃的开水

B、90℃的开水

C、100℃的沸水

15.泡茶时选用的茶具主要是指(A)。

A、壶、杯或饮茶的碗

B、茶壶、茶船或茶盘

C、茶盅、匙或茶托

16.请说出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五种?

杭州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恩施玉露、白毫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普洱茶

17.请说出茶的种类

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

18.杭州龙井古时分为哪四个品类?

狮、龙、云、虎

19.那个地方产出的龙井品质最佳?

狮峰

20.碧螺春的产地是?

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21.武夷岩茶的品种有?

“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

22.什么茶十八世纪传入欧洲,有“百病之药”的美誉呢?

武夷岩茶

23.普洱茶包括那几个品类?

沱茶、饼茶、方茶、紧茶

24.哪种茶主要供藏族同胞引用?

普洱茶

25.说出至少五个绿茶的品种

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6.说出一个红茶的名贵品种

祁红、滇红、英红

27.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的茶事哪一种茶?

乌龙茶

28.说出一种乌龙茶的名贵品种

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29.说出一种白茶的名贵品种

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30.我国产量最高的一种茶叶是?

绿茶

31.说出两种我国传统的绿茶

眉茶和珠茶

32.绿茶与红茶的区别在于

加工方法不同

33.红茶分哪三大类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34.白茶分为哪四种?

“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35.说出至少三个黑茶品种

“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36.说出再加工茶的类型

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

37.说出乌龙茶的四大分类

北乌龙

南乌龙

广东乌龙

台湾乌龙

38.说出青茶的特征

色泽青绿、汤色金黄

39.说出绿茶的特征

清汤绿叶

40.说出白茶特征

白汤白叶、白毫满身、汤色浅谈

41.说出黑茶特征

汤色暗褐油黑

42.说出茶的起源

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

43.说出几个除黄山毛峰外的黄山名茶

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

44.说出茶的归经

入心、脾、肺、肾五经

45.说出现代茶艺的五礼

①注目礼;②端坐礼;③致茶礼;④奉茶礼;⑤问答礼;

46.说出茶艺的五美

①人美②境美③茶美④水美⑤艺美

47.说出茶叶的外形五项:

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

48.说出茶叶的内质四项:

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49.说出几例茶叶的再利用

制作茶叶枕驱蚊帮助花草发育与繁殖杀菌治脚气消除口臭护发清理物件去腥味除污

除异味

50.说出几个喝茶的好处lp;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有助于美容护肤有助于醒脑提神有助于利尿解乏有助于降脂助消化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规定cha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6007) 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和作用

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并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创作高水平茶艺表演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在茶艺与茶文化岗位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茶艺师,最终实现在茶艺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在这三个模块中,采用了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打好文化基础知识。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掌握不同茶叶性质及冲泡技术。第三个模块是技能训练茶艺馆的管理。 前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花卉生产与销售》等。 后续课程:《插花与茶艺设计》、《盆景制作与养护技术》、《毕业实习》等。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茶文化课教案设计

茶文化 第一课时华夏茶史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日本、韩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第二课时茶叶的分类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二、茶叶的分类依据 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三、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 1、绿茶类 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 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主产区:安徽、湖北等 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 黑茶以边消为主。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 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 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 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茶叶有哪些类型? 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茶道公司简介范文有什么

茶道公司简介范文有什么 客上居茶文化有限公司简介 重庆市客上居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由西南大学蒲德伦副教授和周霞高级经济师共同创办的休闲文化企业。公司致力于弘扬茶道文化,打造重庆市高端商务休闲会所,为有品位讲究生活质量的成功 人士提供健康养生茗茶和茶具。 公司位于闻名遐迩的重庆版清明上河图--荣昌县昌州故里,背靠幽静如画的海棠公园,面向柳树飘逸的濑溪河,与卡斯特纳风情建 筑--红城小区遥相呼应,同青翠欲滴的香国公园相映成趣。门外古 树成荫,宽敞明亮,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公司大楼属于明清建筑,雕楼画阁。步入茶艺馆大厅,庭院流水,或泥雕,或石刻,到处琴 棋书画,优雅文静。进入雅间,典雅宽卓,橡木桌,圈椅,实木沙发,浙江木雕,配置液晶电视,移动电脑,中央空调,红花地毯, 名人字画,趣味盆景。茗茶配甘泉,佳人有琴韵。好一个休闲去处! 洞天茗人游后作赋一首:客上居赋 半壁海棠,滨河龙湾,悠然客上居。明清美景,典雅宽卓;佳人 琴韵,茶道千年;甘泉沁心田,茗茶有余兴。且看棋牌茶艺字画,毫 无尘寰势利,清净似洞天;再来浅斟漫饮闲聊,不问烦恼忧丝,风雅 无凡人。客上天然居兮,居然天上客;仙品一醉茶兮,茶醉一品仙。 广州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广州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福股份,证券代码:83245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广东省 著名商标,主营茶具、茶叶及茶文化相关项目,旗下拥有“恒福”、“东道”两大品牌。恒福创立于1998年,以赏、品、玩为核心理念,专注于茶具、茶叶和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为人们创造健康、快乐、品位的美好生活。

作为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恒福以茶、陶产业为基点,跨产业合作,弘扬中华茶陶文化,打造科技化、国际化、艺术化的文 创企业。恒福人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将中华茶陶文化 打造成世界名片! 广州茶道仁心茶业有限公司 广州茶道仁心茶业有限公司是一间综合性经营植物茶品的公司,包括云南勐海茶道仁心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广州市茶道仁心茶业有限 公司。 公司主要的经营产品包括:各种名牌普洱、普洱散茶,七子饼、OEM代客贴牌加工。 在中国传统茶方面,公司采取批发贸易及零售茶店的经营模式。 茶道仁心的普洱品种丰富,不但拥有众多珍贵旧普,也到云南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之首的攸乐、易武、南糯等久负盛名的古茶山进行 选料,指定专门加工厂压制新普。为各界普洱收藏爱好者提供了质 地优良、制作纯正、带有充足的活性、陈化后劲良好的放心茶,为 新茶的升值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茶道仁心本着“以茶会友”的原则,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发扬光大。公司的经营定位是专业的茶业公司,集生产、开发、贸易、连锁于一身,公司秉持踏实、诚信、严谨、专业的宗旨,不断进取,树立商誉,力求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成为中国茶业经营的优秀 品牌。 创世纪茶叶有限公司 创世纪茶叶有限公司,座落于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茶都——福建省安溪县,是一家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连锁销售、科学研究 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拥有数千亩生态茶园基地和现代化生产加工 厂的综合型茶叶企业。 创世纪茶叶有限公司,在“共心共创共赢”思想指导下,以“成为中国茶行业的领军品牌”为目标,发扬“创新创业创造”的企业 精神,借鉴葡萄酒庄园模式,将茶园基地、茶厂设于最负盛名的铁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米的大茶树。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米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西南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由于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 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校本课程:茶文化教案(2017-2018学年)

第一课不可一日无此君 课时:5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日常生活、诗词故事等讲解茶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茶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神农发现茶的故事 茶字字形的演变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件展示故事一首《七字宝塔诗,茶》 教师:阐述诗中蕴含的茶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已经浸透文人骚客的血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茶的起源与传播 解毒的药——祭祀的祭品——僧侣的饮品——贵族的饮品——全民喝茶 3、茶的历史 (1)陆羽《茶经》记载: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2)茶的发源地是中国 (3)青城茶的历史:唐代《茶经》的记载;五代《茶谱》的记载;宋代设茶场。 (4)陆羽和《茶经》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茶的起源与历史 二、探索新知 (一)导入 故事导入:苏东坡轶事一则 引出关于茶的礼仪和风俗 (二)教学过程 1、迎客第一礼:敬茶 老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从苏东坡的小故事中发现关于茶的礼仪?请知道的同学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揭示答案:苏东坡刚到寺庙,主持虽然看不起他,但还是让小和尚给他上茶。由此可

见,有客人来了,要给客人上茶是主人最基本的礼貌,也是古代的风俗。 过渡语:那么现在这种风俗还存在吗? 2、茶的风俗 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中的部分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带来的茶叶,先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外形和茶汤的颜色,然后请学生猜这种茶叶是什么茶叶? (二)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答案,带来的茶叫毛峰,是青城本地产的绿茶的一种。 教师:毛峰是绿茶的一种,绿茶就是毛峰这种的种类。有绿茶,是不是还有红茶、黑茶,赤橙黄绿青蓝紫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叶都有哪些分类。 出示课件 1、茶的分类 (1)按照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 (2)按照地域划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青城雪芽、黄山毛峰等 (4)按照销路、制作手法等划分 (5)现代的科学划分:以制作工艺为基础,结合成品的品质,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叶的六大基本种类。 2、茶的包容性 教师:同学们家里肯定也有人喝茶,有没有观察过家人喝的茶是哪种呢?有没有除了六种基本茶叶之外的品种呢? (1)非茶之茶 花茶、药茶、奶茶、酥油茶等的介绍。 课件展示每种茶的代表 老师介绍这些代茶的产地和益处,及主要流行地区。 (2)以茶入菜 教师:茶,除了可以用作饮品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菜,完全没有想到吧?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几种茶叶做配料的菜。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 第二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各类茶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及茶艺中介绍茶具的表演方式 教学难点: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介绍的表演方式

茶文化公司的简介是什么

茶文化公司的简介是什么 茶文化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公司的简介,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公司的简介云南新境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云南新境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茶文化工作室,是一家集理论研究、媒体建设、产销整合、品牌推广为一体的茶文化公司。公司以“植根云南,传香世界”为宗旨,推广优雅、健康的茶文化生活方式。 公司旗下的新境茶艺培训中心专注于茶行业人才的专业培训,现已举办了34期中高级茶艺师培训班,培养了茶艺师达1000余人;2013年8月,开办了新境“普洱茶道;商道研修班”。 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 敦煌茶艺馆创办于1994年底,2000年发展成为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 相继在南海区的桂城、松岗、西樵各镇开设分店,是南海区首家集茶文化、饮食文化、书画艺术于一体的饮食服务企业,2001年获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颁发“广东省餐饮名店”荣誉称号。 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各分店的装修风格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雕梁画栋、屏风、匾联……古韵幽幽、是同样的古香古色。大堂宽敞明亮、气势恢宏。厢房摆设清新、古朴。从大厅到

包厢都悬挂许多名家书画,细细欣赏,无不赏心悦目。顾客们可以在这里品美食、赏书画、听乐曲,领略那浓郁典雅的艺术气息,是朋友欢邀、礼仪往来的首选场所。 我公司经营的风格,彰显“茶”的特色。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品种丰富、茶性各异。根据茶叶的不同特性制作出“敦煌茶油鸡”、“普洱扣肉”、“观音鱼”、“锦绣龙井虾球”、“祁门红肋排”……一道道特色茶膳,闻之浓香、赏之悦目、食之回味;“绿茶千层糕”、“萝卜酥”、“茶叶酥”“茶盏”等茶点款式多样、口感独特,令人百食不厌,赞不绝口。美味、健康的茶膳茶点也因此成为国内外旅行社团的指定美食,蜚声海内外。 俗话说:清茶一杯品人生,浓酒一壶畅友情。我公司经营各类不同档次的茗茶,能够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要。凭着多年来对茶的执着和热情,我公司深入到原产地搜集品质优异的茗茶,由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监制的“秋海棠”号茗茶更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除经营餐饮之外,我公司还致力于推广茶文化。近年来,承办了“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举办“百年经典;普洱寻源”、“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05年度普洱推广展”等活动。此外,还自建茶艺表演队,用敦煌人自己的语言去推广和演绎茶文化。禅茶、文士茶、擂茶、台湾二十一式工夫茶等表演项目都是表演队的绝活。 积跬步以致千里。在前向的漫长路途中,勤劳智慧的敦煌人将以现有的成绩为起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从而实现另一个新的跨越。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茶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 (一)课程定位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茶文化培训方案修订稿

茶文化培训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茶文化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等新的项目得以不断开发与拓展,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高水准服务的趋势逐渐显现,茶文化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分析,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消费观念的改变来看,开设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专业——茶文化专业很有必要,也符合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是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学科毕业生的关键。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从就业需求所反馈的信息分析看,茶文化专业的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去向主要在餐饮、江河航运及海运、旅游和文化娱乐等大型服务行业,以及政府文化部门和社会文化团体。在人力层次、规格、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工作能力等方面有如下要求: 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服务行业文化管理与文化展示的需要,能从事基层或中层部门的管理工作,设计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策划,从事茶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展示,参与培训企业员工,了解市场动态与市场需求,了解企业的管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适应服务行业对外交流的需要。学生必须一专多能,适应市场竞争与市场需求变化而形成的岗位流动。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调查的结果,茶文化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如下几类: 1.文化娱乐企事业的文化管理与文化展示以及服务的人员; 2.星级酒店、餐饮行业的管理、策划、文化与展示以及服务人员;

3.江河航运、海运等大型客船上的茶文化管理、策划、展示及服务人员; 4.旅游行业的服务与文化展示人员; 5.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及文化推广人员; 6.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人员; 7.企事业公关与市场营销人员。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大学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从事茶文化相关行业的技能,具有在旅游、星级酒店、餐饮和文化娱乐行业从事茶文化宣传、茶艺表演以及市场营销、市场运作、企业形象策划与广告等技术、管理开发的高级实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有关最新文化发展动态和市场变化动态,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旅游、星级酒店、餐饮和娱乐行业茶文化宣传、茶艺表演、企业形象设计、市场营销等技术、管理工作。 (三)专业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具备应用、处理本专业资料的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 4.掌握茶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茶叶感官审评等方面的基础;

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介绍

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介绍 唐韵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礼品、工艺品、饰品的企业,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主营茶叶。茶具、茶叶。茶具, 公司位于中国广东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三一国际茶叶贸易中心二楼 bb4。唐韵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 考察、洽谈业务。 爱买茶成立于200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的网上购物 商城。爱买茶隶属于广州市恒道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实 力雄厚的实体批发店和专业的IT团队。从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为 广大茶友提供优质的茶叶及茶具商品,使广大茶友足不出户即可以 更低的价格品尝更优质的商品。商城为弘扬中外茶文化,提供了传 播茶业资讯、学习茶道和茶叶知识的平台,让顾客品茶的同时,去 感悟人生的意境。爱买茶立足于亚洲最大的茶叶市场-广州芳村茶叶 批发市场。商城保证所有商品均来源于正规渠道,原产地厂家供货,并且厂价直销。商城所提供各类茶相关产品多达上万种,其中包括:功夫茶具套装、陶瓷茶具、紫砂壶、玻璃茶具、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台湾乌龙茶、绿茶、云南普洱茶、紫砂 茶具、茶台茶桌、电磁炉、随手泡、茶盘、花草茶、红茶、大红袍等。爱买茶严格把握从“进货、验货、库存、配送、售后服务”等 各个环节,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商城采用多种便捷的订购、支付方 式和安全快速的配送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您可以通过“网上、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订购,并且可以通过“送货上门、物流货运、EMS快递”等方式进行配送。同时我们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开 通了货到付款服务,所有产品均支持“支付宝、财付通”第三方支 付体系付款,7天免费退换货的服务承诺让您购物更安全放心。爱 买茶热诚欢迎国内外客户前来选购! 广州恒道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doc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之新余知己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新余市知己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一群青年茶人的共同努力下缔造。 公司成立以来,矢志以博大深沉,开放兼容的平和心态,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以德蕴太和,甘润天下的远大抱负,专注于凤凰单丛佳茗的振兴与提升;以鼎汤初沸有朋来的和合理念,为当代茶人提供完美饮茶的新体验。 从传统与经典中走来,元成将携当代茶文化、茶生活的完美理念,坚持以品牌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复兴古树宋种名茶为己任,引导茶人聆悟精行俭德的茶精神,静享清、静、寂的禅意生活。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之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福建泉州泉港,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铁观音、武夷岩茶、花茶、西湖龙井等产品的经销批发的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私营独资企业。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营的铁观音、武夷岩茶、花茶、西湖龙井畅销消费者市场。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产品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销的铁观音、武夷岩茶、花茶、西湖龙井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华南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之厦门觉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厦门觉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厦门富丽盒包装有限公司旗下的专营茶叶、食品等产品文化包装的企划型文化传播公司。公司立足于富丽盒公司强有力的包装设计资源,在公司战略发展上实现了从产品包装到文化包装的延伸。 觉茶公司立足于拥有10多年茶产业大客户服务经验的富丽盒包装有限公司。是觉茶公司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更好地服务茶叶、食品行业的新老客户的重要保障。 觉茶公司经过对国内外茶行业、百余家茶企业及近千家各类企业终端的调查走访,觉茶公司完成了先期的市场调查及理论研究基础工作。通过对各类型企业的模拟服务,制定和完善觉茶服务模式,确保觉茶公司实现精准第一的服务要求。 茶文化传播公司的介绍之大别山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大别山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中国浙江温州市温

饮食文化课程标准

《饮食文化》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饮食文化》是依据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开设的,它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与《餐饮服务与管理》、《宴会设计》等课程一脉相承。一方面,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丰富了知识面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具体认知和品鉴,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质量、饮食文化素养,促进德、智、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增加了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学生结合营养学相关知识会更深刻地理解饮食文化的内涵,同时还可以把营养学相关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对营养学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考取营养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岗位适用,行业发展”为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适应当代酒店专业岗位需求的发展与需要。 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与技能点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和运用所需知识,跨越理论与实际间的鸿沟,以到达融会贯通的水平。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营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

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饮食民俗茶饮文化和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 2、具体目标 2.1知识目标 感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了解饮食文化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2.2技能目标 能从文化的视野解读饮食文化发展的的不同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餐饮服务中体现出来,能对日常生活的饮食从营养学的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2.3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心灵与佳肴相互交流,使得肠胃和品位相互沟通;具备健康饮食观念,增强人文修养,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茶艺教案

初中综实自主开发教材 《茶艺》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余饭后”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我们以前是如何放肆的喝茶,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解渴或助食的饮料而存在。然而自唐宋以来,喝茶在文人雅士眼中却是十分雅致的事情,到现在已发展到茶艺。同样是喝茶,从好茶的清香醇味中寻求一份超托凡俗的气质,并且籍着细致的冲泡过程,精巧的茶具配搭,体会从传统汩汩流出的闲情,欣赏好茶的内涵,从中陶冶个人的胸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茶艺文化,并会进行茶的一般冲泡技艺。 首先通过“十大名茶知多少”的活动,了解茶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茶叶的冲泡,加深体验,并学习如何品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茶艺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冲泡品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茶艺并掌握茶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3)掌握品茶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2)制定活动方案,形成初步的规划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 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2.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完成调查研究,了解与我们关系 密切的茶艺文化。 (2)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茶艺第一课时 ---茶叶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中国茶文化课程简介 茶道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中国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茶为国饮,勿庸置疑;国饮时代,已然来临。优雅生活,从茶道 修习开始。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领域的课程逐渐进入了一些 大学的课堂。而茶文化精神指导下的茶艺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生活 与精神享受的艺术,越来越多地为青年朋友们所喜爱和追求。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用茶和茶饮方式的源流,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学基础知识,在对茶、茶文化、茶道茶艺进行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茶道艺术实践教学,包括茶叶的冲泡、品饮、鉴别等,同时,尝试茶艺表演展示与 实作。课程内容中茶道艺术欣赏和创作,加之茶文化理论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精萃——茶道艺术的审美情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传播,掌握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与分类等茶学基础知识,学会茶叶冲泡等茶艺基本技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并懂得一些关 于普洱茶的识别、保管、品评知识,让学生走近身世复杂的茶之生命,受其文化薰陶,提升大学生艺术品味的层次,引导其追求高层 次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享受。 课程参考书目: 1、《中国茶文化》,徐晓村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中国茶艺集锦》,林治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中国茶道》,林治著,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9年9月版。

4、《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5、《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茶艺与茶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7、《茶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版。 8、《中国茶艺》(配碟片),赵立英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版。 9、《普洱茶品鉴》,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0、《云南普洱茶》,周红杰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3月版。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完整版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40 学时:课程名称:《茶艺》 (一)课程定位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建议与进度要求

(六)教材选择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

茶文化培训方案

茶文化培训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

茶文化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等新的项目得以不断开发与拓展,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高水准服务的趋势逐渐显现,茶文化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分析,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消费观念的改变来看,开设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专业——茶文化专业很有必要,也符合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是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学科毕业生的关键。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从就业需求所反馈的信息分析看,茶文化专业的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去向主要在餐饮、江河航运及海运、旅游和文化娱乐等大型服务行业,以及政府文化部门和社会文化团体。在人力层次、规格、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工作能力等方面有如下要求: 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服务行业文化管理与文化展示的需要,能从事基层或中层部门的管理工作,设计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策划,从事茶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展示,参与培训企业员工,了解市场动态与市场需求,了解企业的管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适应服务行业对外交流的需要。学生必须一专多能,适应市场竞争与市场需求变化而形成的岗位流动。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社会调查的结果,茶文化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如下几类: 1.文化娱乐企事业的文化管理与文化展示以及服务的人员; 2.星级酒店、餐饮行业的管理、策划、文化与展示以及服务人员;

3.江河航运、海运等大型客船上的茶文化管理、策划、展示及服务人员; 4.旅游行业的服务与文化展示人员; 5.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及文化推广人员; 6.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人员; 7.企事业公关与市场营销人员。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大学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从事茶文化相关行业的技能,具有在旅游、星级酒店、餐饮和文化娱乐行业从事茶文化宣传、茶艺表演以及市场营销、市场运作、企业形象策划与广告等技术、管理开发的高级实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有关最新文化发展动态和市场变化动态,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旅游、星级酒店、餐饮和娱乐行业茶文化宣传、茶艺表演、企业形象设计、市场营销等技术、管理工作。 (三)专业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具备应用、处理本专业资料的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 4.掌握茶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茶叶感官审评等方面的基础;

茶文化与茶道教学大纲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茶文化与茶道 课程英文名称:The tea culture and skill 课程编号: 学分:1 学时:16 课程性质:任选课 课程类别:通识课 面向对象:2011、2012级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各个专业的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人类对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和创造等过程,而茶道则是茶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荼道与艺术的结合,成为茶文化体系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本课程用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农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茶文化历史、荼与人的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的沏泡艺术、品饮艺术、人们的饮茶习俗、饮茶趋势、茶与文学艺术的结缘、茶文化的发展等内容,突出茶道艺术内容,引导培养学生茶文化方面的知、说技能,茶叶的品、评、鉴赏技能。 二、课程能力目标 我国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也是因为品茶要达到吧情感、情绪、心境引向宁静、淡薄、深远,引向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审美感悟。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之所以喜欢在山水中品茶,就是因为更能体验到庄子的“真我”,禅的“瞬刻永恒”,在大自然与茶艺的融合中,忘怀得失,拜托厉害,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乐趣。 三、课程内容 (一)、茶文化简史:茶艺茶道茶文化 1、茶艺 茶艺的发展概况;为何叫茶艺;茶艺的特点;茶艺由谁提出 2、茶道 起源;中国与日本不同;陆羽和茶道;中国茶道的内涵 3、茶文化的概念;社会功能 4、六大茶类的认识 发展史;例:乌龙类,绿茶类等 重点:茶文化背景 难点:茶道 (二)、茶叶的基本知识;茶艺师的修养 1、中国十大名茶的鉴赏; 2、各种茶的产地分布; 3、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旅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旅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一门必修的学科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旅游基础知识,并为继续学习导游讲解服务等其他专业课程做好必需的知识准备。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旅游业的概况、中国的历史、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文化和风物特产等相关模块。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既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旅游服务所需的相关知识作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144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业的了解,构建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基本知识,并能在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产品的推销、指导游客的购物、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等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达到全国导游员职业资格相关考核内容的基本要求,建立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初步认识,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祖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热爱,陶冶健康的情操,培养学生善于沟通、易于合作、表达流畅、大方热情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具有介绍旅游产品的基本能力; ·具有阅读旅游地图的基本能力; ·具有对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初步的欣赏能力; ·具备在导游讲解服务、景区服务中运用旅游基础知识的能力; ·具有收集、分析旅游信息的初步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