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危害辨识

锅炉危害辨识
锅炉危害辨识

锅炉运行作业动划分表

单位:发电部二值 2003年7月22日

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供暖锅炉超负荷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供暖锅炉超负荷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大多数供暖单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锅炉的出力,使部分锅炉处在 超负荷运行状态。虽然超负荷运行的方式降低了能耗,但通过总结 教训,以下几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1水质标准 国家规范中,热水锅炉的水质指标规定,炉外化学处理给水总硬度 ≤0.6mmol/L。近几年,由于燃料选用Ⅲ类烟煤代替设计的Ⅱ类烟煤,供暖单位为降低运行成本,部分热水锅炉在超负荷运行。夏季维修时,发现超负荷运行的锅炉水冷壁管结垢问题比较突出,个别锅炉 甚至发生爆管事故。 为什么供暖热水锅炉超负荷运行时,结垢甚至爆管?分析认为,由 于Ⅲ类烟煤的热值较高,燃烧同重量的Ⅲ类烟煤代替设计的Ⅱ类烟煤,增加了锅炉上升管的循环并非绝对的均衡,上升管几何差异及 受热负荷不同,不可避免各上升管之间存在流量的偏差。由于锅炉 超负荷运行,部分上升管因流量较小,再加上管壁温度超过设计壁温,易发生过热沸腾,从而结垢,以至爆管。

如何防止锅炉在超负荷运行时结垢呢?供暖热水锅炉在超负荷下运行,因为过热沸腾后结垢。过热沸腾发生的过程中产生了蒸气,蒸 汽锅炉的水质要求硬度≤0.03mmol/L,远低于热水锅炉水质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降低供暖热水锅炉的给水硬度,由0.6mmol/L降低 为0.03mmol/L杜绝结垢现象。 2循环流量 循环流量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循环流量过低,易造成锅炉超温停炉,甚至内部上升管部分产汽严重。而循环流量 过大,锅炉的阻力增加,增加了循环水泵耗电。 通过实践总结认为,锅炉在超负荷运行中应保证实际循环流量为设 计流量的1.2~1.4倍。 如何保证超负荷运行锅炉的循环流量呢?一方面要做好锅炉房内的 水力调整。在运行初期,用FBL超声波流量计测试运行锅炉水量, 如果水量不足,则需要调节备用锅炉和省煤器的水量,直到运行锅

燃气锅炉危害分析

燃气锅炉危害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燃气锅炉危险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锅炉作为生产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在现代工业、电力及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而燃气锅炉以它优质、环保、清洁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安全、自动化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已经采用了燃气锅炉作为其加热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它不仅在经济方面造成大量损失,严重的使人们在身心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所以研究燃气锅炉爆炸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燃气锅炉及其应用 1.1燃气锅炉结构简介 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锅炉本体就是借助燃烧设备提供的热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汽,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湿度)的蒸汽。整个锅炉生产过程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相应数量的空气送入炉内燃烧,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在定压下汽化而形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蒸汽。 1.2燃气锅炉的应用 燃气锅炉作为一种产生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及宾馆、居民区采暖供热等方面。我国北方城市

由于需要采暖供热,在用锅炉数量更大。燃气锅炉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周围。 2.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危害 燃气锅炉运行中出现的事故大致可分为三类: (1) 特大事故:锅炉中的主要受压部件——锅筒、管板等发生破裂爆炸的事故,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破坏和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2) 重大事故:燃气锅炉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被迫停炉的事故,如缺水事故、炉膛爆炸事故等。这类事故虽不象特大事故严重,但也常常造成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并使燃气锅炉被迫停运,导致用汽部门局部或全部停工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一般事故:在运行中可以排除的事故或经过短暂停炉即可排除的事故,其影响和损失较小。 燃气锅炉事故属于工业热灾害三种主要事故类型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爆炸事故。主要可分为两种爆炸原因,一是炉膛爆炸,另一种是炉体爆炸。燃气锅炉发生爆炸事故频率较高。 3.燃气锅炉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1燃气的危险特性 燃气锅炉的燃料是可燃气体,主要是天然气或煤气。天然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还搀杂一些简单的烷烃,这些组分都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4%,煤气的爆炸下限为6.2%,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 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15种,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职业病潜伏期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旦发病往往很难治疗,病死率较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防治职业病是项目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出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是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基础,辨识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否全面,并为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支撑。 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项目轨道施工工程,作业方式有土方开挖、盾构掘进、电焊、油漆、防水、拆除等。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样性。既存在粉尘、噪声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等产生的职业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地铁施工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化学毒物等。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

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为全面、准确、有效的识别职业危害,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辨识可划分为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部分。 (一)施工前辨识: 项目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项目前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线路: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 土方工程、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

锅炉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锅炉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特别容易发生灾害事故的特种压力容器设备,一旦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就会造成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锅炉房动力设备较多,能产生噪声及燃煤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职工和周围群众的健康,故对工业锅炉的职业危害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可靠的措施加以预防。 一、锅炉爆炸事故危害与预防措施 主要是指锅炉超温、超压、缺陷及事故处理不当等造成的主要承压部件“锅筒、集箱、炉胆”等发生的破裂爆炸事故,也有因锅炉炉水长期处理不当,造成的锅筒中饱和水爆炸事故等。 1.锅炉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锅炉设计制造不合理,材料不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要求;焊接质量粗糙不符合JB775《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要求,受压元件强度不够;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违章操作;缺乏监视与监测,造成严重缺水或超过设计上规定的最高工作蒸汽压力,使锅炉处于危险状态;无水质处理措施,水质处理不好造成钢板过热或腐蚀;安全装置不齐全或不起作用;缺乏相应的检验维护等。 2.锅炉爆炸事故的预防 加强监督检查,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必须严格进行水质分析和处理;杜绝使用“土锅炉”;减少因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事故,在设计制造中

注意按锅炉标准计算强度,使其有足够的安全系数;采用能承受较高压力且直径小的水管式锅炉;推进技术进步,以自动控制取代人工操作;由专业管理部门对运行的锅炉每年进行1次内部检查(管理状态好的可每2年检查1次),锅炉内外部检验每2年进行1次,6年进行1次超水压试验;由于锅炉中承受压力最高的部件是省煤器,故额定热功率≥4.2mW的锅炉,应装设超温报警装置,额定蒸发量≥6t/h的锅炉,应装设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运行锅炉的安全阀应垂直安装额定蒸发量在锅筒、集箱的最高位置,并按时校验;在锅炉超压时,采取正确的“撤火-放气-加火”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二、锅炉房噪音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职业危害 一般情况下,锅炉房噪声在70~80dB(A),其中鼓风机、引风机、和水泵为主要噪声源,噪声的峰值集中于低中频、并伴随强烈震动。目前,现代化的锅炉大多采用渣油、柴油、石脑油或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此时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锅炉本身燃油雾化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其次才是风机、水泵噪声。 2.锅炉房噪声控制措施 a.技术措施:机械噪声多采用隔声措施,建造密闭隔声间,一般墙体面密度为240kg/m3、厚度为120mm,墙内贴附的多孔吸声材料厚度为50mm,采用20kg/m3容重的超细玻璃棉、外加1mm厚玻璃布护面层,一扇双层玻璃窗,2扇门扇中衬多层复合材料,周围用毛毡、胶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常规)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序号作业活动作业步骤危险源潜在后果L S R 是否可容 许 控制措施及改 进

1 作业通用要求岗前准备 人员无证上岗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好设备损坏、人员伤害 未穿防静电工作服火灾爆炸 人员未释放静电火灾爆炸 携带火种火灾爆炸 未使用专用防爆工具设备损坏、火灾爆炸 照明不良夜间作业人员伤害 2 加油作业加油前准备工 作 为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 车辆驶入禁行区域 车辆伤害、设备损坏、人员伤 害 加油 加油收尾 车辆未熄火火灾爆炸 司机吸烟未及时制止火灾爆炸 司机接听手机火灾爆炸 往塑料桶里加注汽油火灾爆炸 加油过满,油品溢出火灾爆炸 强雷雨天加油火灾爆炸 油枪离手油品泄露、火灾爆炸 车辆在站内检修火灾爆炸 与顾客发生争吵人员伤害 未及时清理现场火灾爆炸 3 卸油卸油准备未正确引导车辆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人员伤

投错料害 未稳油火灾爆炸 清理现场未疏散无关车辆和人员 车辆事故、火灾爆炸、人员伤 害 为疏通通道车辆事故 警示与防护未设置警示标示和隔离车辆事故、人员伤害未设置消防器材火灾时不能及时扑救 静电连接 车辆未接地火灾爆炸静电报警器故障火灾爆炸 放油 未停止加油作业、未关闭电源火灾爆炸未进行密闭式卸油火灾爆炸 未关闭测量孔火灾爆炸 未进行流速控制火灾爆炸 无人监督无法处理突发事故油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松 动 泄露 卸油结束车辆为拆卸油管启动设备损坏未清理现场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4 设备设施维护与保 养 加油机维护保 养 未关闭电源人员伤害 未使用防爆工具 产生静电、碰撞火花、火灾爆 炸 未配置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完毕未进行现场清理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油罐维护保养 为准备消防器材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为定期对人孔进行检查挥发、火灾爆炸 未定期对阀门进行检查泄露 为定期检查静电跨接与接地火灾爆炸

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锅炉运行存在的问题 1.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会产生哪些派生的问题? 1) 受热面的积灰和结焦; 2) 污染物如氧化氮(NOx)等的生成; 3) 受热面外壁的高温腐蚀; 4) 蒸发段水动力工况的安全性; 5) 火焰在炉膛内的充满程度。 2.锅炉超出力运行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锅炉的蒸发量有额定蒸发量和最大连续蒸发量两种。当锅炉负荷高于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称超出力运行或超负荷运行。超出力运行可能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 由于燃料消耗量增大,炉膛容积热负荷相应增大,炉内及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均升高,会导致过热蒸汽温度、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均升高,故必须严格监视与调整,尽量不使长期超温。对于燃煤炉,由于炉膛容积热负荷的增大,使炉内结渣的可能性增大。 2) 锅炉蒸发系统内工质流速升高,流动阻力增大,对水循环不利。为此,应特别注意监视水循环较差的部位。 3) 过热器内工质流量增大,流动阻力也升高,汽包到过热器出口之间的压差增大,使汽包及联箱承受的压力升高,必须考虑这些部件的强度问题。 4) 汽包的蒸汽空间容积负荷、蒸发面负荷均增大,饱和蒸汽带水量将增多,从而影响蒸汽品质。 5) 锅炉安全阀的总排汽量是按最大连续蒸发量设计的,若锅炉超出力运行,一旦突然甩负荷,安全阀虽全部开启也难以保证汽压能迅速下降,这时必须借助开启向空排汽门放汽,来确保锅炉的安全。 6) 由于燃烧所需空气量及生成的烟气量均增大,一旦吸、送风机均全开仍出现风量不足时,将影响锅炉燃烧工况,以及使结渣的可能性增大;另外,由于烟气流速升高,使受热面的飞灰磨损程度加剧。 7) 超出力运行时,排烟温度将升高,排烟热损失增大;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均使锅炉热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锅炉超出力运行对安全性、经济性均带来不利影响,一般不应超出力运行。如特别急需,也要严格限制超出力的幅度及超出力运行的时间。 3.锅炉启动燃油时为什么烟囱有时冒黑烟?如何防止? 原因 1) 燃油雾化不良或油枪故障,油嘴结焦。 2) 总风量不足。 3) 配风不佳,缺少根部风或与油雾的混合不好,造成局部缺氧而产生高温裂解。 4) 烟道发生二次燃烧。 5) 启动初期炉温、风温过低。 防止措施 1) 点火前检查油枪,清除油嘴结焦,提高雾化质量。 2) 油枪确已进入燃烧器,且位臵正确。 3) 保持运行中的供油、回油压力和燃油的粘度指标正常。 4) 及时送入适量的根部风,使油雾与空气强烈混合,防止局部缺氧。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要后果分析表(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 要后果分析表(新版)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及主要后果分析 表(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评价小结 从选择进行工作危害分析的项目:办公室、化验室、后勤部门包括职工食堂、保安等、取水泵房、送水泵房、排污泵房加药间(加氯、加矾)、净化系统(一、二、三期滤池)、变电站(高低压配电系统)、电维修作业可以看出,重大风险值为2%;中等风险值为21%,其中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占45%,机械、电气伤害占55%;可接受风险值为77%。 同时可以看出,存在的主要危害为化学灼伤、中毒、机械伤害、触电、烫伤以及电磁辐射和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 厂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且配备了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因此,主要对策就是严格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到位。

浅析蒸汽品质对电厂锅炉运行的影响

编号:SY-AQ-0671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析蒸汽品质对电厂锅炉运行 的影响 Influence of steam quality on boiler operation in power plant

浅析蒸汽品质对电厂锅炉运行的影 响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锅炉对于电厂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影响锅炉安全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蒸汽品质因素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介绍了蒸汽品质对锅炉运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影响蒸汽品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引言 作为电厂的核心设备,锅炉的安全运行对电厂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锅炉设备安全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锅炉的安全运行系数。 蒸汽品质对锅炉安全运行意义重大:随着锅炉参数和容量的不断提高,锅炉对蒸汽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压下蒸汽杂质腐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锅炉参数的提高,进而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本文着重分析了蒸汽品质对锅炉安全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蒸汽品质不良对锅炉安全运行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了影响蒸汽品质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2、蒸汽品质不良的危害 蒸汽品质是指蒸汽的洁净程度,通常用单位质量蒸汽中所含杂质的总量来表示;蒸汽中含有各种盐、碱及氧化物等杂质,占主要部分的是盐类,蒸汽含杂质过多会引起过热器受面,汽轮机通流部分和蒸汽管道沉积盐等问题。 蒸汽品质不良的主要危害如下: (1)饱和蒸汽含有盐分,杂质过多,进而会引起过热器受热面、汽轮机流通部分和蒸汽管道等部件杂质沉积,在过热器加热后会沉积在管壁上形成盐垢,使传热热阻增大;同时,盐垢使管子流通截面积减小,阻力增大,流量下降,使管子冷却条件变差,壁温升高,严重时会是管壁温度超过金属允许极限而导致管子超温烧坏。 (2)过热蒸汽在汽轮机膨胀做功后,压力下降,容盐能力下降,原来深于蒸汽中的盐分会在喷嘴、叶片等通流部分沉积下来,使汽

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一、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 为20类。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用(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20)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 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编号:BZH-JL-10-05 序 号 识别时间识别车间识别岗位危害因素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备注 1 2015.10.15 生产车间破碎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2 2015.10.15 加料机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3 2015.10.15 卸料机物理因素噪音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戴耳塞 4 2015.10.1 5 检修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5 2015.10.15 中控室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 部位 6 2015.10.15 造粒包装 组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7 2015.10.15 造粒操作 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 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 8 2015.10.15 锅炉房检修工化学因素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其他劳保 用品穿戴齐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1

9 2015.10.15 司炉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0 2015.10.15 出渣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1 2015.10.15 水化员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2 2015.10.15 仓储部 叉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13 2015.10.15 铲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 14 2015.10.15 品管部化学分析化学因素酸、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容易 造成损伤、黏膜刺激症 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注:每年识别记录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2

2014.1.16锅炉实际满负荷计算及超负荷运行的影响

锅炉实际满负荷计算及超负荷运行的影响 我公司WDLZ240/9.8-2型锅炉设计给水温度为215℃,因汽轮机未安装、高加未投用,造成目前锅炉实际给水温度平均为130℃,实际给水温度比设计值低85℃,焓差为368.8498 kJ/kg;目前锅炉平均供汽压力为5.0MPa、温度为440℃,经计算,在设计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水转变为目前单位质量的蒸汽所需吸收的热量为2368.671kJ/kg。 由上计算可得:单位质量的给水焓差值占设计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水转变为目前单位质量的蒸汽所需吸收的热量比为15.572%,由此因给水温度未达到设计值造成锅炉额定蒸发量较少值为:Q=240t/h×15.572%≈37.4t/h,因而在目前给水条件下,当锅炉蒸发量为202.6t/h时,锅炉已达到满负荷出力状态。 锅炉正常运行时,在75-85%负荷范围时,为经济负荷,锅炉效率最高,在经济负荷以下时,负荷增加,效率也增高;超过经济负荷,锅炉效率则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 锅炉超负荷运行时,烟气流速加快,会加速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磨损。这是由于随着烟气流动的飞灰颗粒具有一定的动能,当烟气的流量和流速增加时,烟气携带飞灰颗粒的能力增强,使得飞灰动能进一步增强,这些灰粒长时间冲击金属管壁,加重了锅炉受热面的磨损程度,造成过热器部分管道超温,导致锅炉受热面管排过早爆管现象的发生,造成锅炉效率低下,减少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锅炉超负荷运行时,还易造成锅炉结焦。一方面,大多数烟煤的焦结性强,灰熔点稍微偏低时,便极易产生结焦现象;另一方面,随着锅炉蒸发量的增大,必然有更多的燃料量和风量增加,即热量增加,在现有锅炉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容积热负荷、截面热负荷就增加较多,结果使炉膛温度升高,容易使煤粉和煤灰呈熔融状态而粘到受热面上,形成焦渣和积灰。锅炉超负荷运行时间越长,结渣和积灰将越严重,受热面吸热量就相对越少。为保证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危害因素的识别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防护缺陷(防护不当);电危害(漏电);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X射线);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作业环境不良(缺氧);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标志缺陷(无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煤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里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 (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作用;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因素; (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浅析“锅炉超负荷运行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浅析“锅炉超负荷运行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摘要:锅炉负荷是锅炉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在现实生产中,由于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锅炉事故。本文就一起锅炉事故的分析,谈谈超负荷运行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超负荷锅筒裂纹 Analysis of “Effect to the boiler safe operation of overload operation” SUN,Qi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Guangdong,518029) 一、前言 锅炉负荷是指在给定的输入、输出工质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蒸汽量,也称锅炉出力、锅炉容量。锅炉运行时,长期超负荷运行或长期低负荷运行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都是不利的,长期超负荷运行会影响锅炉的运行安全。但是,现实生产中绝大部分中小参数工业锅炉都未安装流量计,对于饱和蒸汽锅炉,单靠压力表难以判断其负荷,加上锅炉管理人员对其认识不清,没有引起重视,甚至盲目指挥,导致锅炉超负荷运行,从而引起锅炉事故。 二、一个锅炉安全事故的分析 2003年4月中旬,深圳市某厂一台DZL4-1.25- AⅡ(该锅炉结构示意图见图1)锅炉在运行中锅炉工发现炉膛内有异响,炉膛冒正压,有大量的蒸汽喷出。锅炉工随即采取了紧急停炉措施,整个事故过程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检验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经现场勘查,初步判断为水冷壁管发生泄漏。为进一步判断缺陷部位及查明事故原因,拆除该锅炉的炉墙及保温,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中发现,水冷壁管组与锅筒连接部位的管座部位多处发生了泄漏。经着色探伤检查泄漏处,发现管座角焊缝及锅筒筒体外表面上存在2~4mm不等在管口处呈放射状裂纹,并且已在锅筒上扩展,但未穿过孔桥(见图2)。从裂纹的扩展程度来看,该裂纹的生成与发展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未查明事故原因,我们对该炉展开了事故调查。 1.调查在设计、制造环节是否存在缺陷 通过查阅设计、制造出厂技术资料,没有发现该锅炉在设计、制造方面存在

危害因素的识别

危害因素的识别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 or occupational harmful factors),亦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分类: 1、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等。 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辅助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气物;有时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例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 可分解产生氯化氢;磷化铝遇湿分解生成磷化氢等。 生产性粉尘来源包括: ?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等; ?冶金工业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 ?机械制造工业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 ?化学工业、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加工处理等。 ②物理因素:高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x射线)等。 物理因素主要来源于生产装置。 ③生物因素: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体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劳动强度、不良体位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采光照明等 2、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 1)粉尘51+1 如:矽尘(游离二氧化硅超过10%的无机粉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粉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等2)化学因素374+1 3)物理因素14+1 噪声、高温、低压、振动等 4)放射因素7+1 α、β、γ、χ射线等 5)生物因素5+1 6)其它因素3 3、按职业接触限值分类 按照GBZ 2.1和GBZ 2.2标准分为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 1)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339种)、粉尘(47种)、生物因素(2种); 2)物理因素包括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噪声、手传振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体劳动强度、体力劳动时心律11种。 高毒物品 美国提出对高毒物品的定义及限定条件:“具有高度致癌性、生殖毒性和急性毒性危险的化学品”。 我国现行《高毒物品目录》准入原则:

布袋压差高的危害和处理

布袋除尘器差压高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莫忠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于工业的环保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工业排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布袋除尘器的核心技术——滤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与完善,正逐步取代静电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主要讨论布袋除尘器在垃圾焚烧电厂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差压高问题,并简要阐述布袋差压高的原因与处理办法。 关键词:工业、环境、垃圾焚烧、布袋除尘器 一、布袋除尘器与静电除尘器的比较

从上表不难看出,布袋除尘器与静电除尘器比较具有:除尘效率高、捕集微尘粒径围广、负荷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工业中的市场应用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布袋差压高的原因分析 随着布袋除尘器的核心技术——滤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其缺点中的1、2项基本上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在工业应用的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就是布袋差压高的问题,布袋差压高主要受布袋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影响。 布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比除尘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不但决定着能量消耗,而且决定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清灰周期等。它与除尘器的结构、滤科种类、粉尘性质及粉尘层特性、清灰方式、气体温度、湿度、粘度等因素均有关系。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公式表示为; P=Pc+Pf+Pd 式中P——除尘器的总阻力,Pa; Pc——除尘器设备阻力,200-500Pa; Pf——滤料阻力,50-100Pa; Pd——沉积粉尘层的阻力,500-2500Pa。 Pc指气体通过除尘器出入口及部挡板、文氏管等产生的阻力。 Pf指清洁滤料自身的阻力,即: Pf=fuv 式中f——滤料的阻力系数,1/m; u——气体的粘性系数,kg/m·s; v——过滤风速,m/s。

蒸汽锅炉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蒸汽锅炉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1 页

蒸汽锅炉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引言 动力车间有3台DG35-3.82/450-Y油气混烧锅炉,生产3.5MPa、450℃蒸汽,是为装置生产提供热能动力的设备,常被誉为总厂的心脏。锅炉在正常运行时,系统中储存着大量的热能,它不仅要承受高温高压,还要承受介质侵蚀和飞灰磨损,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万一由于某些原因促使储能意外释放,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属于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重大危险源。而且,动力车间的锅炉自投入运行已将近20个年头了,正步入设备寿命的后半期,其运行危险性尤为突出。因此,对锅炉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避免锅炉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必要。 一锅炉爆炸的机理 锅炉爆炸是锅炉系统中储存的大量能量意外瞬间释放,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压元件的某些部位超过了材料的极限强度,薄弱处发生断裂,或是由于炉膛燃爆导致某些锅炉受压部件损坏,使得储存在锅炉中的水及蒸气立即从破口处冲出来,发生锅炉爆炸。此时,由于锅内压力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锅内的饱和水立即剧烈汽化、膨胀,蒸汽也随之剧烈膨胀,造成压力再次升高,破口进一步扩大。由于从破口处冲出的汽、水有很高的速度,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当与空气或地面接触后,便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锅炉腾空而起或朝反作用力 的方向运动、翻滚。锅炉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除了很少一部分消耗在撕裂钢板、将部分碎片以及与锅炉相连的汽水管道、阀门和本体抛离原地外,其余大部分能量将以冲击波的形式作用于周围环境,造成建筑 第 2 页共 11 页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及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及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是为了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充分地识别,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 R=f(F,C)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臵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 (7)动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

供暖锅炉超负荷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供暖锅炉超负荷运行中应注意 的问题(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供暖锅炉超负荷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标 准版) 大多数供暖单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锅炉的出力,使部分锅炉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虽然超负荷运行的方式降低了能耗,但通过总结教训,以下几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1水质标准 国家规范中,热水锅炉的水质指标规定,炉外化学处理给水总硬度≤0.6mmol/L。近几年,由于燃料选用Ⅲ类烟煤代替设计的Ⅱ类烟煤,供暖单位为降低运行成本,部分热水锅炉在超负荷运行。夏季维修时,发现超负荷运行的锅炉水冷壁管结垢问题比较突出,个别锅炉甚至发生爆管事故。 为什么供暖热水锅炉超负荷运行时,结垢甚至爆管?分析认为,由于Ⅲ类烟煤的热值较高,燃烧同重量的Ⅲ类烟煤代替设计的Ⅱ类

烟煤,增加了锅炉上升管的循环并非绝对的均衡,上升管几何差异及受热负荷不同,不可避免各上升管之间存在流量的偏差。由于锅炉超负荷运行,部分上升管因流量较小,再加上管壁温度超过设计壁温,易发生过热沸腾,从而结垢,以至爆管。 如何防止锅炉在超负荷运行时结垢呢?供暖热水锅炉在超负荷下运行,因为过热沸腾后结垢。过热沸腾发生的过程中产生了蒸气,蒸汽锅炉的水质要求硬度≤0.03mmol/L,远低于热水锅炉水质要求。基于以上原因,降低供暖热水锅炉的给水硬度,由0.6mmol/L降低为0.03mmol/L杜绝结垢现象。 2循环流量 循环流量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循环流量过低,易造成锅炉超温停炉,甚至内部上升管部分产汽严重。而循环流量过大,锅炉的阻力增加,增加了循环水泵耗电。 通过实践总结认为,锅炉在超负荷运行中应保证实际循环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2~1.4倍。 如何保证超负荷运行锅炉的循环流量呢?一方面要做好锅炉房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知识交流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一、什么是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 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 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