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策略

史立芳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对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也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的小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量不断增加,阅读量日益丰富,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想象力愈加丰富。如何高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践行师友理念,互变师生角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首先应当协助学生做好师徒定位,正确划分分组,合理分配角色。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兴趣、能力等,指定每个小组的成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彼此间的兴趣、爱好自由划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情况,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小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随机划分。一般情况下每组学生以3-6人为宜,每组中应至少有一个学习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即是“学师”角色,其他小组成员,即是“学友”,根据具体教学环节,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校园中存在的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在协助小组成员分配角色时,根据实践活动环节,除了小组“学师”负责掌握活动全局外,还分别有调查员负责调查,整理员负责整理资料,报告员负责在课堂上报告活动成果,记录员记录本组活动情况,检查员对小组活动进行检查监督,等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某方面的优势,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同时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应协助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巧用体态语言,创建和谐氛围

在课堂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十分重要。合理地应用各种体态语言,也可以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动作和表情两方面来应用体态语言。一是动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姿态语言的应用。例如:在学习《蜜蜂引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积极模仿出蜜蜂飞的各种动作。然后随机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和大家一起模仿出各种各样的蜜蜂动作。让学生们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动作最优美。通过做出各种动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良好,课堂气氛也随着活跃起来。于是,学生便可以很好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快速融入新的学习之中。二是表情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全程面无表情,会带给学生很不好的感觉。反之,合理应用课堂表情语言,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带领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讨论到有趣的地方,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保证课堂气氛的融洽和活跃。不过,体态语言和其他课堂语言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应用课堂体态语言来激活课堂气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放下架子的同时掌握好“度”,以保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维护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充分应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多动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自身特点,积极调动其各种感官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始终对语文保持一份新鲜感。尤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促进小学生对语文

课文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语文阅读习惯。

如:学习《祖国多么广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长江大桥的图片,并在长江两岸有柳枝吐绿,江中渔舟穿梭,江面风平浪静,燕子鸣唱;且在展示图片时可穿插《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当学生观看这一幅美丽的长江景色时,听着悦耳的《春天在哪里》,可使学生沉浸在怡人的春景中,感受祖国疆土的广大。此时,教师可趁机向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够用精彩的词汇描绘这一景色?”正好学生都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有着浓厚的学习欲望,纷纷发表意见,不少好词好句由此应运而生。在该课文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可想象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色,将其描绘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践行“师友”理念,做好师生角色的再定位;巧用体态语言,促进和谐课堂氛围构建;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胜利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李彩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