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溧阳市海盛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7月

溧阳市海盛矿业有限公司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报告

1、目的: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消除违规现

象,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符合性评审。查找违法行为,确保企业和从业人员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

2、依据:按照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3、评价办法祥见评审表。

评审表

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ISO14001-2015) 一、评价目的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分析。 二、评价范围 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三、评价依据 1、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 2、环境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环境管理制度、地方性环境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等。 四、评价时间 2015年11月26日 五、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组长: 成员: 以及各车间、部门内审员 六、评价过程综述 评价组成员针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的87个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了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合规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污水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3条; 2、大气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7个,摘录条文15条;

3、噪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3个,摘录法律条文4条; 4、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13条; 5、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21条; 6、源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个,摘录法律条文9条; 7、应急准备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8个,摘录法律条文37条; 8、综合性法律法规及标准10个,摘录法律条文38条。 其中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我公司食堂的油烟排放没有检测,原因是上级检测部门没有油烟排放的检测资质。但从总体上看我公司能够自觉遵守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公司环境方针的要求。 九、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的建议 1、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面存在目前制订的评价标准不能保证评价的一致性,需要对评价标准做进一步的修订。 2、在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中,个别部门存在分类不清楚的、员工培训不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个别员工对固废乱丢、乱放等不好的行为。因此,各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十、合规性评价结论 各部门都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未发生过环境扰民事件,未有单位和个人投拆,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公司的环境行为基本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对在合规性证据收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责任部门能够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即纠正措施,对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评价报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 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 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 随时更新法律法规,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王静静批准:乔绪军 日期: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报告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X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年月日

X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1 评价目的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结果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低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为了客观、系统、深入地进行法规及要求符合性评价结果,我公司在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组织专门力量,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识别和确认的基础上,开展了该项工作。 2 评价小组 为了做好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工作,我公司成立了评价小组。 组长: 成员: 3 评价时间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天。 4 工作步骤 开展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应按照准备依据、确定容、逐项比对、提出结论、问题汇总、风险确认、问题整改的步骤进行开展。

1.1准备依据 开展符合性评价,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容: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3)政策行政文件; (4)上级主管单位的安全要求; (5)我公司的管理文件; (6)方针目标等。 1.2确定容 为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结合传统安全管理习惯,对评价容进行以下归类。按照类别,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要求。容一般包括:(1)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2)安全责任制;(3)规章制度;(4)安全培训;(5)安全检查;(6)现场安全监测监控;(7)安全警示标志;(8)消防设施与器材;(9)特种设备管理;(10)安全特性检测检验;(11)电气安全;(12)隐患管理;(13)重大危险源管理;(14)应急救援体系;(15)劳动保护;(16)职业健康等方面。 1.3逐项比对 根据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容和条款,按照步骤二中的类别进行逐项比对。 1.4提出结论 根据比对的结果,明确企业的符合性表现,清楚地描述符合程度,得出符合、不符合和基本符合的结论。 1.5问题汇总 对比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类、企业要求类进行,也可以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如严重、一般、轻微等方式划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用性评审报告

编号:AQ-15-0501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5年3月11日发布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1 评估目的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其它活动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与对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各岗位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 2 评估范围 2.1公司2015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对公司作业活动的指导情况。 2.2公司规章制度与2015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3 评估依据 3.1 2015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及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等; 3.2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人员的作业行为、生产组织形、工作环境、设备设施条件、工艺情况等。 3.3 公司在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作业规程、技术规程等。 4 评审方式 由各部门、车间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本单位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再结合本单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人员活动等开展合规性评审,经EHS部收集汇总后参加公司总经理组织的评审会并发表本单位评审意见,EHS部指定专人做好评审记录的整理工作

后编制评估报告,报公司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至公司相关部门和各车间,各单位针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情况实施整改。 5 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 xxx 评审组副组长:xxx 组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6 评审时间 评审时间:2015年3月11日日:(9:00-12:00;13:00-17:00) 7 评审主要内容 7.1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相关法规的符合性情况进行评审; 7.2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7.3 各部门、车间的生产经营与作业活动与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8 评审结论 公司总经理组织了各系统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各车间主任及部分员工代表召开了公司在用的岗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活动等的执行情况与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情况的评审会议,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相关安全规程的符合性情况、相关岗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情况及公司目前岗位规章制度制定的齐全性情况进行了评审检查,参会人员提出来各自的评审意见并传达了各单位人员评审意见: 8.1通过本次评审,发现公司各岗位安全规程的宣贯培训及执行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而且运行正常;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评审报告

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评审报告 编制:牟海滨 审核:何广义 审批:毕海英 2018 年 03月 26日发布

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评审报告 1 评估目的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与岗位设施、岗位工作职责等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各岗位人员执行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 2 评估围 2.1公司2018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 2.2公司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与2018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3 评估依据 3.1 2018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等; 3.2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人员的作业行为、生产组织形、工作环境、设备设施条件、工艺情况等。 3.3 公司在用的岗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 评审方式 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拟订评审计划发至各单位,各单位做好评审准备工作和参加公司总经理组织的评审会并发表本单位评审意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指定专人做好评审记录的整理工作后编制评估报告,报公司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至公司相关部门和各车间,各单位针对评估报告

中提出的不符合项情况实施整改。 5 评审人员 组长:毕海英 副组长:辉 成员:何春燕、于丽、丛妮妮、王波、高阳、晓、振鹏、高天亮、牟海滨、徐成亮、丽娜 6 评审时间 评审时间:2018年 7月24 日- 7月 24日:(9:00-12:00;13:00-14:30)7 评审情况综述 7.1公司岗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与岗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相关法规的符合性情况: 7.2公司岗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相关法规的符合性情况: 7.3公司岗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的齐全性情况: 7.4评审记录见“附件一:会议记录表”、“附件二:签到表”、“件三:公司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表”。 8 评审结论 8.1公司总经理组织了各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各车间主任及部分员工代表召开了公司在用的岗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符合性情况评审会议,对公司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相关安全规程的符合性情况、相关岗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情况及公司目前岗位规章制度制定的齐全性情况进行了评审检查,参会人员提出来各自的评审意见并传达了各单位人员评审意见。 8.2通过本次评审,发现公司各岗位阿安全规程的宣贯培训及执行方面基本

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估报告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一、评审目的 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通过公司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款的搜集、整理和学习,对各条款进行识别、评审,查找日常作业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消除违规现象。从而满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要求,达到保护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 二、评审范围及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重大危险源辨识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故应对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深圳市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 三、评审 通过网络、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途径,收集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公司领导的全面协调下,与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查阅有关基础资料,对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评审,界定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和相关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符合性。 五、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 组员: 六、评审时间:20 年月日 对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标准条款进行评审,通过本次评审,发现本公司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方面,已建立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培训、沟通等规范的管理渠道,而且运行正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用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审报告

*******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用及其它要求 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7年3月11日发布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一、评估目的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其它活动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与对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各岗位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评估范围 1、公司2017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对公司作业活动的指导情况。 2、公司规章制度与2017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三、评估依据 1、2017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及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等; 2、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人员的作业行为、生产组织形、工作环境、设备设施条件、工艺情况等。 3、公司在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作业规程、技术规程等。 四、评审方式

由各部门、车间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本单位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再结合本单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人员活动等开展合规性评审,经安环部部收集汇总后参加公司总经理组织的评审会并发表本单位评审意见,安环部部指定专人做好评审记录的整理工作后编制评估报告,报公司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至公司相关部门和各车间,各单位针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情况实施整改。 五、评审人员 主任:总经理 副主任:各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车间负责人 六、评审时间 评审时间:2017年3月5日 七、评审主要内容 1、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相关法规的符合性情况进行评审; 2、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3、各部门、车间的生产经营与作业活动与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八、评审结论 公司总经理组织了各系统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各车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随时更新法律法规,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王静静批准:乔绪军 日期:2017.10.11

法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

法律法规合规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 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向依法管理要效益。 公司建立健全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环境管理知识和意识培训,为了减少和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伤害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能源资源控制程序》、《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制度》等程序; 2、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影响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控制程序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控制从事各自的工作; 3、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生产产生的噪音、污水排放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水电及原材料的使用,确保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4、对机械设备进行噪声防护及维修保养,对空压机、粉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隔离设置,减轻噪声对环境污染,经福山区环保局监测,噪声、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污染投诉事项。 5、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各部门严格管理,使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有效收集。管理部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合同。 6、公司通过控制原材料,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要求。

通过对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我公司在生产 及产品环保要求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范要求去 做,自实施体系以来,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在环境方面,未发生一起因违 犯法规而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 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随时更新法律法规, 使我公司做到守法诚信、持续改进、保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 适宜性评价: 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经评价是适宜 性,后续严格执行控制。 评价人:各部门负责人审核:XXX 批准:XXX 日期:20XX.XX.XX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NE-JL-220 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事项 制(修)订日 期 相关条款说明评价结果原因分析责任分析整改计划整改措施备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03-14 第42、43、48条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02-25 第134、135、136、139条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06-29 第3、4、5、6、7、20、 21、23~25、29、33、34、 36~39、42、43、57、59、 69、73、74条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12-31 第4~6、13~16、19~20、 22~23、30~34、36~38、48 条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10-28 第10、16、19、21~23、 44条 符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8-5-1 第15、48条符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06-29 所有条款符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01-01 所有条款符合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 第1条符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第13、24~33条符合 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02-16 所有条款符合 13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01-07 第2、6、7、13、14、19~22 条 符合 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第22条符合 1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03-28 第4、6~7、9、14、16、 26、33条 符合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 例 1995-12-27 第5、9条符合 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3-2 第1~4、8、23、25、27、 31、33、34、48、50、51、 53 符合 18 工伤保险条例2010-12-20 第2、4、10、14~18、23、 29、31、33~35、51~53条 符合 19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08-17 第2、4、13、17、19、36 条 符合 2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1 第13、24~32、38~40、63、 65、66 符合 2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10-26 所有条款符合 22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06-28 第3~10条符合 23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12-7-1 第2、13~14、16~19、21 条 符合 2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 证管理实施办法 2011-12-01 所有条款符合 25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 办法 2006-07-26 第5、7~8条符合 26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2003-2-24 第3类易燃液体、第6类 有毒 符合 27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07-08 第14~19、21、23~25条符合 2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3-1 第3~4、6~9、11~20、22~25 条 符合 2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人:吴小民 批准人:郑兴才 单位:浙江京都气体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12月10日 1、评审目的:检查各专业及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运作、产品、设备、服务等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 2、评审范围: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3、评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技术规程 4、评审方式 检查各单位有关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5、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郑兴才 组员:吴小民李琳周土生郑兴华郑霖 6、评审时间:2014年12月10日 7、评审结果: 从检查来看,本企业各生产单位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好,基本没有不符合项。具体评审结果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8、评审结论

通过本次评审,发现各单位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已建立法律法规识别、获取、培训沟通、变更管理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而且运行正常。 但在评审过程中,仍发现了1项不符合,通过分析,主要是由于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在设备检修时未按规定恢复,此外还有部分设计原因。 附件一: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法律法规部分) 附件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标准部分) 浙江京都气体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附件一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 (法律法规部分) 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 实施日期 简介及重 点关注条 款 法律法规编 号 备注(不满 足原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 2014年 12月1 日 全文 主席令第13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6 月1日 第1、2、 6、7章 主席令第87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9第1、2、6主席令32号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X有限公司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年月日

X有限公司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 1 评价目的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结果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低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为了客观、系统、深入地进行法规及要求符合性评价结果,我公司在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组织专门力量,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识别和确认的基础上,开展了该项工作。 2 评价小组 为了做好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工作,我公司成立了评价小组。 组长: 成员: 3 评价时间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天。 4 工作步骤 开展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应按照准备依据、确定内容、逐项比对、提出结论、问题汇总、风险确认、问题整改的步骤进行开展。

1.1准备依据 开展符合性评价,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3)政策行政文件; (4)上级主管单位的安全要求; (5)我公司的管理文件; (6)方针目标等。 1.2确定内容 为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结合传统安全管理习惯,对评价内容进行以下归类。按照类别,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要求。内容一般包括: (1)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2)安全责任制;(3)规章制度;(4)安全培训;(5)安全检查;(6)现场安全监测监控;(7)安全警示标志;(8)消防设施与器材;(9)特种设备管理;(10)安全特性检测检验;(11)电气安全;(12)隐患管理;(13)重大危险源管理;(14)应急救援体系;(15)劳动保护;(16)职业健康等方面。 1.3逐项比对 根据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内容和条款,按照步骤二中的类别进行逐项比对。 1.4提出结论 根据比对的结果,明确企业的符合性表现,清楚地描述符合程度,得出符合、不符合和基本符合的结论。 1.5问题汇总 对比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类、企业要求类进行,也可以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如严重、一般、轻

合规性评价表(标准)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要求遵守情况评估结果备注 1 废气符合广东省地方 标准大气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 4.2.2.2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执行二级排放标准A 4.3.2.3排气筒高度除应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排气筒应 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 执行相关规定A 4.3.2.6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4.3.2.8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 过林格曼1级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5.4.1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性监测中,采样期间的工况应 与当时的运行工况相同,排污单位的人员和实施监测的人员都 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 执行相关规定A 6.1位于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的污染源,其二氧化 硫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广东省发布的总量控制标准。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2 废水符合广东省地方 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二级标准 4.1.2.6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 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 4.1.2.1,4.1.2.2,4.1.2.3和4.1.2.4的规定。 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3 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 GB12348-2008的3类。 4.1.1昼间不高于65dB,夜间不高于55dB 产生噪声的场所进行 屏蔽低于标准要求 A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 用指南GB/T24001-2004 引言 已按标准建立了环境 管理体系 A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要求遵守情况评估结果备注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 语 GB/T 19000-2008 引言 已进行了规范化的应 用 A 1.范围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术语和定义 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08引言 已按标准建立了质量 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 A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7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指南 GB/T 19004-2000 引言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进 行了应用 A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1 引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已按标准建立了质量 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 A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2用水单位自建的各类贮水设备要加以防护,定期清洗和公司现阶段无涉及E

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宜性评审表1

XXXXXXXXXXXXXX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 (2017年)

XXXXXXXXXXXXXXXX公司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评审内容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审时间2017年9月10 评审地点会议室记录人XXX 评审情况记录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符合与公司实际的符合性符合执行情况良好管理情况良好其他良好 评审结论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符合 基本适宜、有效,局部有问题。适宜 不适宜,体系运行无效适宜、有效 修订意见 评审人员签字

XXXXXXXXXXXXXXXX公司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评审内容安全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审时间2017年9月10 评审地点会议室记录人XXX 评审情况记录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符合与公司实际的符合性符合执行情况良好管理情况良好其他良好 评审结论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符合 基本适宜、有效,局部有问题。适宜 不适宜,体系运行无效适宜、有效 修订意见 评审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评审内容其他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审时间2017年9月10 评审地点会议室记录人XXX 评审情况记录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符合与公司实际的符合性符合执行情况良好管理情况良好其他良好 评审结论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符合 基本适宜、有效,局部有问题。适宜 不适宜,体系运行无效适宜、有效 修订意见 评审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评审内容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审时间2017年9月10 评审地点会议室记录人XXX 评审情况记录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符合与公司实际的符合性符合执行情况良好管理情况良好其他良好 评审结论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符合 基本适宜、有效,局部有问题。适宜 不适宜,体系运行无效适宜、有效 修订意见 评审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用性评审报告

AQ-15-0501编号: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符合性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发布11月3年2015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 评估目的1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其它活动与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与对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 要求的符合性情况; 检查公司各岗位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 评估范围2 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上公司20152.1 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对公司作业活动的指导情况。 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20152.2公司规章制度与 要求清单上的所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评估依据3 年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清单及现2015 3.1

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等;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人员的作业行为、生产组织形、工3.2 作环境、设备设施条件、工艺情况等。 公司在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作业规程、技术规程等。3.3 评审方式4 由各部门、车间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本单 位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再结合本单位规章制度、操作规 部收集汇总后参加公司总经理组程及人员活动等开展合规性评审,经EHS 部指定专人做好评审记录的整理EHS织的评审会并发表本单位评审意见,

页15共页1第 工作后编制评估报告,报公司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至公司相关 部门和各车间,各单位针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情况实施整改。 评审人员5 xxx评审组组长: xxx评审组副组长: 员: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评审时间6 )13:00-17:009:00-12:00;11日日:(评审时间:2015年3月 评审主要内容7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doc 51页)

编号:Q/ SSR-1.2-02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符合性评价报告 编制人: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12年7月30日审核日期:2012年8月1日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 目录 一、评价目的 (2) 二、评价范围及依据 (2) 三、评价小组组成 (3) 四、符合性法律法规获取 (3) 五、评价过程 (3) 六、综合评价 (4) 七、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八、结论 (5) 附件A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6) 附件B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表 (18) 1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 一、评价目的 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通过公司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款的搜集、整理和学习,对各条款进行识别、评审,查找日常作业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消除违规现象。从而满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要求,达到保护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 二、评价范围及依据

三、评价小组组成 组长:向东(总经理) 副组长:舒骁骥(技术总监兼副总经理) 成员:赵永胜(生产部主任)、潘先伟(技术部)、宋一成(设备管理)、何明珠(财务部)、廖源(营销部)、彭露露(仓库管理) 对适用于本公司的164部法律法规、标准条款进行评审,通过本次评审,发现本公司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方面,已建立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培训、交流等规范的管理渠道,而且运行正常。 四、符合性法律法规获取 通过网络、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途径,收集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公司领导的全面协调下,与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查阅有关基础资料,对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界定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和相关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符合性。 五、评价过程 1、收集并及时更新本公司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公司结合本企业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特点,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等权威网站及和省、市环保/

(完整版)公司合规性评价报告

合规性评价报告 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公司在建立体系的同时,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为组织的核心承诺,在法律法规的识别、应用、监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细致、明确的要求,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 1、根据公司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我们要求各部 门和项目部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公司技术工程部、运行管控部负责整 理、归类,公司评价小组进行评价,确定出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同时 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掌握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的依据,在 运行中加以贯彻和应用。 2、在与顾客、供应商和分包方的接触中,积极宣传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通过合 同或签定环保、安全协议书的形式对甲乙双方提出明确的要求。 3、在各有关部门获取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建立了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 单,以电子版或文本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和项目部,由各有关单位识别出适用于 自己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清单,并配备重要的法规文件版本。 4、为更好地体现公司的管理方针,有效控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由公司 运行管控部、技术工程部分别组织对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编 制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划 分了职责,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完成时间,针对全年资金使用计划,进行了 资金分配。项目部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目部的环境、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 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准绳,有效地进行运行控制和监测。 5、在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多次对全员进行法律法规 意识方面的培训宣传,以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为原则,扩大法规的获取渠道,逐 步提高企业对法规的实施和重视程度。 6、为了尽快使全员掌握重要的法律法规,主控部门将收集到的和下载的法规以电子 版的形式传递到相关单位,做到动态管理,发生变化时就随时更新。 1)扬尘控制方面:对水泥砂子进行遮盖,施工垃圾按规定清运,不凌空抛洒,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SSMS- 文件版本:A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7-10发布 2010-7-10实施泰兴市隆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1 目的 建立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遵守适用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评价工作,并对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纠正,保持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以确保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运作能满足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 范围 本公司安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评价工作。 3 参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4)《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4 定义 1)安全标准化: 为安全生产活动活动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2)关键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重点部位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 职责 5.1安全环保部门 5.1.1 负责组织对公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和符合情况进行评价,并确定公司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5.1.2 公司运行控制不能满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时的沟通处理; 5.1.3 对符合性评价结果中不符合事项矫正与预防措施进行跟踪确认。

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

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合规性评价 本公司依照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标准中的“合规性评价”要素和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程序》文件,对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内审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一、应遵循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公司经评审后应遵循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共计119条,收集范围包括国家法律16条,国家、各部委法规及其他要求共102条,江苏省法规及其他要求1条。 二、获取和识别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情况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初,公司根据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标准制订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和识别评价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办公室按照程序实施,通过查阅互联网、走访无锡市环保局和ISO14001咨询机构等渠道获取法律法规信息,并按照程序进行识别、确认,批准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共119条。之后将这些法律、法规传达到各个部门,体系办公室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了掌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最新动态,建立了定期信息沟通的获取渠道和定期汇总各部门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制度,从而保证了管委会环境方针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三、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 1、公司的一切活动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区域内主要污染物(包括扬尘、噪声)的排放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3、有效实施了2008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四、获取和识别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后,变化的部分 1、加强了对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及管理,并进行时时监控和抽检,

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群众、相关方环境投诉。 2、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基本得到了控制。 3、加强了对全体员工及相关方环境方针、环境意识、环境处置能力的宣传,全员环境、法制意识得到了提高。 五、今后持续改进方向 合规性评价要形成本厂各部门全员参与的工作,坚持每年要对法律法规评审一次,以保证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六、评价结论 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基本上符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体系办公室 2013年10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