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151305201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张耀151305201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张耀151305201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业:计嵌

班级:计嵌151

学号:1513052017 姓名:张耀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备选型

三、IP地址规划

四、拓扑图设计

五、主要技术

六、配置清单

七、总结

一、设计题目

1、课设目的

巩固《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通信》两门课程的知识,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熟练应用所有技术,系统掌握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配置过程。在课设中有少量需要的技术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请自己查阅CCNA资料。

2、课设内容

项目背景:某中小型企业有两个部门,销售部(vlan 10)与行政部(vlan 20)。要求同部门之间采用二层交换网络相连;不同部门之间采用单臂路由方式互访。企业有一台内部web服务器,承载内部网站,方便员工了解公司的即时信息.局域网路由器启用多种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并实施路由控制、负载均衡、链路认证、访问限制等功能.企业有一条专线接到运营商用以连接互联网,采用HDLC封装,由于从运营商只获取到一个公网IP地址,所以企业员工上网需要做NAT网络地址转换,具体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

二、设备选型

三、IP地址规划

四、拓扑图设计

五、主要技术

Trunk:在路由/交换领域,VLAN的中继端口叫做trunk。trunk技术用在交换机之间互连,使不同VLAN通过共享链路与其它交换机中的相同VLAN通信。交换机之间互连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trunk是基于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的技术。

Vlan: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单臂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当存在末梢网络时,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 (RIP、OSPF)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是路由器和交换机接口的指令列表,用来控制端口进出的数据包。

帧中继:帧中继(Frame Relay)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

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六、配置清单

一、基本配置

1、按上面的拓扑结构搭建仿真网络硬件

2、给路由器和交换机命名(可以自己选择命名)

-->为Router5命名(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所有设备重新命名后

-->配置PC1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开启并配置Router1的Fa0/0接口,并为其配置IP地址等属性(其他设备操作相同)

二、交换机配置

1、配置Etherchanne,捆绑Sw1与Sw2的F0/11,F0/12接口.要求使用Cisco PAGP协议中的主动协商模式。

-->配置Sw1和Sw2

2、配置VTP,在Sw1与Sw2上配置VTP, 域名为nantong.Sw1作为Server;Sw2作为Client,设置密码为student。

-->配置Sw1

-->配置Sw2

3、配置创VLAN,建vlan 10,命名为sales;vlan 20命名为Admin.并把相应的

接口划分到所属vlan中。在Sw1上设置管理vlan 10,地址为192.168.1.10/24;再设置管理vlan 20,地址为192.168.2.10/24.做一个ACL访问控制,要求只有PC1/PC2可以远程访问Sw1.

-->在Sw1上创建Vlan

-->在Router1上做ACL访问控制

4、单臂路由配置。单臂路由:vlan 10以R1的F0/1.10作为出口网关;vlan 20以R3的F0/0.20作为出口网关。(若无法实现,可以在一台路由器实现单臂功能)

三、路由配置

1、默认路由配置,在R4上配置默认路由,出口指向R5运营商.

2.、在内网路由器上配置RIPv2(关闭自动汇总),使得全网互通,关闭R4与运营商R5的S1/1 S1/0接口宣告。

3、在内网路由器配置单区域(area 0)OSPF,使得全网互通,关闭R4与运营商R5的S0/0接口宣告。

4、配置ACL,在R1上设置ACL访问限制:所有用户都可以ping通Server; 除PC1和PC4以外,其他用户都可以访问内部网站。

-->测试(PC1、PC2、PC3、PC4都可以ping通Server)

--测试(PC2、PC3可以访问Server)

--测试(PC1、PC4不可以访问Server)

四.广域网配置

1.PPP链路配置,在R1/R2的串行链路封装PPP,进行PAP认证,R1为R2创建用户名Bob,密码为11111111;R2为R1创建用户名Alice,密码为2222222

2. -->R1为R2创建

-->R2为R1创建

2.边界路由R4和运营商R5链路配置HDLC。

-->网云(Cloud-PT)配置

串口S0配置(S1操作相同)

3.NAT配置,在边界路由器R4上配置NAT,使得企业内部所有PC都能上网(ping 通运营商的200.1.1.2), 但Server不允许连接外网。

--测试(PC1、PC2、PC3、PC4可以ping运营商)

--测试(Server不可以ping运营商)

七、总结

1.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这次课设还是遇到了挺多问题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下:

1、刚开始的时候,是在设置路由器的各种端口的时候,子网掩码出现了问题,老是会出现overlap这个单词,查了词典才知道是覆盖的意思,所以它的子网掩码可能被覆盖了,所以我就将子网掩码改了一下,就可以了。

2、之后遇到问题的就是配置默认路由了,因为它需要出口指向运营商,所以我就有点矛盾了,所以我就设置了两种在里面,也不知道哪一种是对的。

3、之后就是ACL,因为之前也没有学过这个,所以拿到这个的时候有点蒙,所以就各种查资料,查百度,问同学,最终还是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4、之后是帧中继,这个我按照老师发给我们的实验手册一步一步的输入代码,舍友也跟我的步骤一模一样,但是他的就是可以执行,但是我的就是不行,后来发现是网云配置出现了问题,虽然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好久,但是受益匪浅。

5、最后一个NAT,在指定NAT的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一开始忘记配置了,后来

检查导出的文件才检查到的。

2.个人体会及建议

这次课设说实话还是很充实的,因为一步一步下来,每一步自己做出来都会有成就感,当然也会有挫败感啦,但是这次课设还是很好的把上学期所学的东西巩固。还是很想多学一点关于这门课的知识,因为实践起来真很有趣。

3.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曹利,Packet Tracer5.0 使用手册

3.(美)Todd Lammle,CCNA学习指南:路由和交换认证:100-101、200-101、200-120:exams100-101,200-101,and200-120,人民邮电出版社

4.(美)Richard Deal,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

5.百度文库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

C程序课程设计报告 --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 姓名:谢骏 学院:珠宝学院 学号:649 班级:141082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内容概述 1.目的:加深对《C语言》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C语言编程方法。学会编制结构清晰、风格良好、数据结构适当的C语言程序,从而具备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动手能力。 2.内容:设计一个简易的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该题目要求在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类型(整形、实型、字符型、指针、数组、结构等);运算类型(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自增自减运算、赋值运算等);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大程序的功能分解方法(即函数的使用)等。进一步掌握各种函数的应用,包括时间函数、、绘图函数,以及文件的读写操作等。 其中结构体,函数的调用,算法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 二题目 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 该系统模拟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实现对手机中的通讯录进行管理 [基本要求] 要能提供以下几种功能: (1)查看功能:选择此功能时,列出下列三类选择:

A:办公类B:个人类C:商务类 (2)当选中某类时,显示出此类所有数据中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3)添加数据功能:能录入新数据,每个结点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分类(可能选项有:w为办公类p为个人类b为商务类),电子邮件。例如:杨春商务类 当录入重复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时,则提示数据录入重复并取消录入;当通讯录中超过15条信息时,存储空间已满,不能再录入新数据;录入的新数据能按递增的顺序自动进行条目编号。(4)修改功能:选中某个人的姓名时,可对此人的相应数据进行修改。 (5)删除功能:选中某个人的姓名时,可对此人的相应数据进行删除,并自动调整后续条目的编号。 三程序设计 1.总体设计 首先,因为每个个体有多种信息,所以要建立结构体来储存和整合各个信息。然后利用模块来分别实现程序的各个功能。各个模块用函数来实现。在通过通过主函数来判断输入字母,从而调动函数,实现所需功能。最后将输入的文件保存在文件里,以便重复使用。 2.详细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干粉压片机 学校:洛阳理工学院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z080314 设计者: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老师:张旦闻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名称:干粉压片机的机构分析与设计 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 设计成员: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教师:张旦闻 指导教师评语: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前言 干粉压片机装配精度高,材质优良耐磨损,稳定可靠,被公认为全国受欢迎产品。特别是现在的小型干粉压片机,市场前景很好。很多小型企业不可能花高价去买大型的,而且得不尝试,所以小型压片机更少中小型企业青睐。例如蚊香厂、鱼药饲料厂、消毒剂厂、催化剂厂都相继使用。本机还可改为异形冲模压片。由于该机型相对于其他机型压力较大,压片速度适中,因而受到生产奶片、钙片、工业、电子异形片的厂家欢迎。相信本厂品会给您带来良好的企业效应。 编者:洛阳理工学院第二小组 日期: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目录 一. 设计题目 (5) 1.工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 (5) 2.原始数据以及设计要求 (5) 二. 设计题目的分析 (5) 1. 总功能分析 (5) 2. 总功能分解 (5) 3. 功能元求解 (6) 4. 运动方案确定 (7) 5. 方案的评价 (9) 6. 运动循环图 (10) 7. 尺度计算 (11) 8.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 (13) 9.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的位移曲线 (13) 三. 干粉压片机各部件名称以及动作说明 (14) 四. 参考书目 (14) 五. 新得体会 (1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 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中美)专业汽车工程 班号0621081班 设计者王佩玉 指导教师丽华 2010年7月2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设计要求 (3) 3.运动方案评估 (3) 4.设计容 (6) 5.设计步骤 (8) 6.附录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形机 一、.设计题目 1.压片成形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 下冲头下沉3mm ,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5) 料筛推出片坯。 料型 下冲头 粉2 3 片下下 上冲上冲头 片坯

3.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电动机转速/(r/min):1450;生产率/(片/min):10; 冲头压力/N:150 000;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10; 二、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 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 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 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 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三.运动方案评估 上冲头设计方案 方案1 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 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 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此方案可以 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 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

贪吃蛇游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全解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C#的贪吃蛇游戏 学院、系:装备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叶佳佳 指导教师:丁宁 成绩: 2015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 (1)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1) 2、贪吃蛇游戏说明 (1)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要求 (2)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现 (2) 1、概要设计 (2) 1.1、设计思想 (2) 1.2、主模块实现 (2) 1.3、主函数流程图 (4) 2、详细设计 (5) 2.1、设计思想 (5) 2.2、具体模块实现: (5) 四、调试过程及运行结果 (10) 1、调试过程 (10) 2、实验结果 (11) 五、实验心得 (12) 六、参考资料 (13) 七、附录:源代码 (13)

一、概述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设计要求,然后按照功能设计出实际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完成特定的功能,要实现模块间的高内聚,低耦合。设计模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模块的数量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是每个模块都能比较简单的转换成流程图。模块设计完成后,就该给每个模块绘制流程图。流程图要尽可能的简单且容易理解,多使用中文,补一些过长的代码,增加理解难度。此外,流程图应容易转换成代码。 根据流程图编写好代码后在WindowsXP操作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470873.html,2008开发环境下进行运行测试,检查错误,最终设计出可行的程序。 2、贪吃蛇游戏说明 游戏操作要尽可能的简单,界面要尽可能的美观。 编写程序实现贪吃蛇游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欢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障碍物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结束时输出相应得分。 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可以加以其他功能或修饰,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2)系统设计要实用,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 (3)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实验目的 .NET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此课程设计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VC#.NET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初级程序员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以适应信息管理行业日新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片成型机 2020年7月12日

目录 目录 (1) 一、设计题目: (3) 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 2. 设计说明 (3) 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 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 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 6. 设计要求 (7) 7. 设计提示 (8) 二、机构设计方案 (10) 1.上冲头设计 (10) 2.送料筛设计 (12) 3.下冲头设计 (13) 4.机构选择 (14) 5.运动协调设计 (15)

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6) 四、设计步骤 (17) 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7) 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9) 3. 传动比设计 (20) 五、课程设计小结 (21) 六、参考书目 (22) 七、附录 (22)

一、设计题目: 1.压片成型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设计说明 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创新设计 题目:干粉压片机 学校: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工程机械 班级:09级2班 设计者: 指导老师:胡启国 2012年5月 前言 1.1 干粉压片机的概述 干粉压片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 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根据干粉压片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干粉压片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 干粉压片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压片机在欧美压片机出现的较早。而在国内到1949年,上海市的天祥华记铁工厂仿造成英国式33冲压片机;1951年,根据美国16冲压片机改制成国产18冲压片机,这是国内制造的最早制药机械;1957年,设计制造了ZP25-4型压片机;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成功60-30型压片机,具有自动旋转、压片的功能。同年还设计制造了ZP33型、ZP19型压片机。“七五”期间,航空航天部206所HZP26高速压片机研制成功。1980年,上海第一制药机械厂设计制造了ZP-21W型压片机,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产品。1987年,引进联邦德国Fette公

司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了P3100-37型旋转式压片机,具有自动控制片剂重量、压力、自动数片、自动剔除废片等功能,封闭结构严密、净化程度达到GMP要求。1997,年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ZP1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GZPK1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进入21世纪,随着GMP认证的深入,完全符合GMP的ZP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相继出现:上海的ZP35A、山东聊城的ZP35D等。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在产量、压力信号采集、剔废等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最高产量一般都大于300000片/小时,最大预压力20kN,最大主压力80kN或10080kN。譬如,北京国药龙立科技有限公司的GZPLS-62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GZPK30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PG5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等。随着制造加工工艺水平、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提高以及压片机使用厂家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各种特殊用途的压片机也相继出现。譬如,实验室用ZP5旋转式压片机、用于干粉压片的干粉旋转式压片机、用于火药片剂的防爆型ZPYG51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等。 国内压片机的现状:(1)压片机规格众多、数量大;(2)操作简单;(3)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后力不足。国外压片机的现状:高速高产、密闭性、模块化、自动化、规模化及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国外压片机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1.2 干粉压片机的研究现状 1.2.1 压片机动力学分析及力的优化 文献[6]阐述了主加压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可采用图解法分析和解析法分析.在此,我们采用解析法,应用c语言程序进行分析。杆组法运动学分析原理,由机构的组成原理可知,任何平面机构都可分解为原动件、基本杆组和机架三个部分,每一个原动件为一个单杆构件.分别对单杆构件和常见的基本杆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编制成相应的子程序,在对整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根据机构组成情况的不同,依次调用这些子程序,从而完成对整体机构的运动分析。 文献[10]阐述了各种方案的拟定。根据各功能元的解,动力源可以采用电动机、汽油机、蒸汽透平机、液压机、气动马达等;上下加压则可采用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连杆机构、液压缸等;送料可采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等.这样可组合的方案达上百种。 文献[7]阐述了谐响应分析。分析动态响应实际上是解一个完整的动力学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M]{x(t)}+[c]{x(t)}+[K]{x(t)}={P(t)} 式中:[M] 、[c]、[K]--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x(t)、x(t)、x ( t)--结点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它们均为时间的函数。fP(t)卜一激振力向量,也是时问的函数。谐响应分析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谐波激振力下的响应,即位移响应与应力响应,并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系统激振力频率的曲线,称为幅频曲线。压片机工作时,冲头和压轮周期性接触,这样就会造成有周期性的激振力作用在整个结构上。当激振力的频率与压片机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就会发生共振。共振现象的发生不但不能保证冲压的加工精度,还会对冲头和压轮以致整个机床造成严重破坏,这是一定要避免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经过力的优化以后,避免了在第一、二阶固有频率处的共振现象的发生,虽然优化后,第三阶固有频率处的位移比其他频率处较大(1.8xlO4),但小于优化前该频率处的位移(2.1xlO4),更远远小于机器共振时的(1。6x10一),振动量降低了接近1O倍。(2)经过力的优化以后,由于对整体结构不存在激振力,所以一、二、四、五阶振型不会对动态性能产生影响。(3)由于该压片机的实际工作转数在每分钟4O一6O转之间,即工作频率为48 73Hz之间,而优化后在96HZ处振动量较大,远离工作频率范围,所以,机器处于安全良好的工作区域范围,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通过对压片机的模态分析,动力学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压片机在不同工作频率范围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力的优化,有效的抑制了共振现象的发生,解决了机器工作时振动和噪音的问题,分析结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7年1月4日~2017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地点:科学楼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6) 2 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6)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6) 2.2数字电路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 (6) 2.2.2 时、分、秒计数器 (7) 2.2.3 计数显示电路 (8) 2.2.5 整点报时电路 (10) 2.2.6 总体电路 (10) 2.3 安装与调试 (11) 2.3.1 数字电子钟PCB图 (11) 3 设计单元原理说明 (11) 3.1 555定时器原理 (12) 3.2 计数器原理 (12) 3.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原理 (12) 3.4 校时电路原理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1 引言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在设计数字电子钟的过程中,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制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会使用Multisim电子设计软件。 2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地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得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并发出驱动信号。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是“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记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 计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设计课题题目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知识(选择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等)来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程序的设计。 (2)充分体现和体会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并反映主函数main ()在程序设计中的实现思路和方法。 2. 课程设计要求 制作一个通讯录系统。 (1)该程序具有查找、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2)通讯录包括:姓名、电话、街道、城市、省、邮编等。 二、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的要求,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1

printf("\t--------------------\n"); printf("\t请您选择(0-7):"); scanf("%d",&c); }while(c>7&&c<0); return(c); } int Input(struct date per[10],int n) { int i=0; char sign,x[10]; while(sign!='n'&&sign!='N') { printf("\t姓名:"); scanf("%s",per[n+i].name); printf("\t电话号码:"); scanf("%s",per[n+i].phone); printf("\t电子邮箱:"); scanf("%s",per[n+i].email); printf("\tQQ:"); scanf("%s",per[n+i].QQ); gets(x); printf("\n\t是否继续添加?(Y/N)"); fflush(stdin); ame,per[i-1].phone,per[i-1].QQ,per[i-1].email); if(i>1&&i%10==0) { printf("\t-----------------------------------\n"); printf("\t"); system("pause"); printf("\t-----------------------------------\n"); } } printf("----------------------------------------------------------------------\n"); system("pause"); } int Delete_a_record(struct date per[10],int n) { char s[20]; int i=0,j; printf("\t请输入想删除记录中的名字:"); scanf("%s",s); while(strcmp(per[i].name,s)!=0&&i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 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 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 1.硬件 ● COP2000实验仪 ● PC机 2.软件 ● COP2000仿真软件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 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 1)指令系统特点与设计 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的各种功能。模型机有24位控制位以控制寄存器的输入、输出,选择运算器的运算功能,存储器的读写。 指令系统包括以下七类:

2)模型机寻址方式

3)指令格式 该模型机微指令系统的特点(包括其微指令格式的说明等): 2)微指令设置说明

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粉料压片机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学生:陈波等 指导教师:辛洪兵 成绩: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2010 年6 月21 日至2010 年7 月 2 日 2010 年7 月2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目的 (3) 1.2设计要求 (4) 第二章功能原理设计 2.1总功能 (5) 2.2功能分析 (5) 2.3方案及评价 (6) 第三章原理方案设计及分析 3.1选定方案的详细说明 (11) 3.2 各装置选用方案 (11) 3.2 原理方案总图 (13) 第四章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4.1总体功能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15) 第五章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目的 1. 设计该装置有利于易拉罐的回收利用,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加易拉罐的回收利用率。 2. 粉料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1)粉末压片机是由上冲头、下冲头、料筛传送机构组成,料筛由传送机构把粉料送至上、下冲头之间,通过上、下冲头加压把粉料压成有一定密度的药片。 (2)它的主要动作有:送料、筛料、压料、推出片坯、送成品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下图所示: 1-料斗 2-粉料 3-片坯(药片) 4-下冲头 5-模具 6-上冲头1)移动料斗至模具的型腔上方准备将粉料装入型腔,同时将已经成型的药片推出; 2)料斗振动,将料斗内的粉料筛入型腔; 3)下冲头下沉至一定程度,以防止上冲头向下压制时将型腔内粉料扑出; 4)上冲头向下,下冲头下上,将粉料加压并保压一定时间,

使药片成型好; 5)上冲头快速退出,下冲头将成型的工件(药片)退出型腔,完成压片工艺过程。 1.2 设计要求 1.原始数据(仅供参考) 最大压片压力:50kn 最大压片直径:φ16mm 最大充填深度:14mm 最大片剂厚度:6mm 生产能力:3500-4000片/h 2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种可以回收易拉罐空瓶的装置,每当将一易拉罐空瓶塞入该装置后自动吐出一角硬币,同时将易拉罐被压缩存放。要求结构合理、简单。最好无需电力供应。 第二章功能原理设计 2.1 总功能 粉料压片机的总功能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 2.2功能分析 1.我们将粉料压片机的主要功能分成4大部分 (1)送料;为间歇直线运动,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成(2) 筛料:要求筛子往复震动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C语言)

二〇〇八~ 二〇〇九学年第二学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薛其乐 指导老师:

二〇〇九年九月 通讯录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设计题目及要求: ◆建立通讯录信息,信息至少包含编号、姓名、年龄、电话、通讯地址、电子 邮箱等; ◆能够提供添加、删除和修改通讯录信息的功能; ◆能够提供安不同方式查询的功能;如按姓名或年龄、电话等查询; ◆将通讯录保存在文件中; ◆能够按表格方式输出通讯录信息。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主要包含一下多种功能: 添加:添加通讯录记录 显示:显示通讯录记录 删除:删除通讯录记录 查询:查询通讯录记录 修改:修改通讯录记录 保存:将信息保存到文件 二.概要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图:

添加:可以添加通讯录记录,依次输入编号、姓名、年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后,会提示是否继续添加。 显示:可以以表格形式输出所有通讯录里的记录 删除:输入欲删除的那个人的名字后,会自动删除他(她)的记录内容 查询:可以选择用姓名、电话、地址三种方式查询 修改:输入欲修改的那个人的名字后,再依次输入编号、姓名、年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即可完成修改 保存:,输入文件名(带后缀名)后,即可将通讯录信息保存到文件 三.详细设计 (1).通讯录: typedef struct { char score; /*编号*/ char name[10]; /*姓名*/ char num[15]; /*号码*/ char email[20]; /*邮箱*/

char age[8]; /*年龄*/ char adds[20]; /*住址*/ }Person; void main() /*主函数*/ { int n=0; for(;;) { switch(menu_select()) { case 1: printf("\n\t添加记录到通讯录\n"); /*添加记录*/ n=Input(pe,n); break; case 2: printf("\n\t\t\t 通讯录记录表\n"); /*显示记录*/ Display(pe,n); break; case 3: printf("\n\t从通讯录中删除记录\n");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题目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知识(选择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等)来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程序的设计。 (2)充分体现和体会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并反映主函数main()在程序设计中的实现思路和方法。 2. 课程设计要求 制作一个通讯录系统。 (1)该程序具有查找、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2)通讯录包括:姓名、电话、街道、城市、省、邮编等。 二、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的要求,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三、详细设计 1、数据结构设计 #include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库*/ #include /*标准函数库*/ #include /*字符串函数库*/ #define FILENAME "phone.dat" struct date //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数组 { char name[10]; /*姓名*/ char phone[12]; /*电话*/ char email[20]; /*邮箱*/ char QQ[20]; /*QQ*/ } per[10]; int menu() //主菜单选择函数 2.函数说明 (1) 主函数 main()允许用户通过菜单进行功能选择,使用相应的功能代码来调用对应的函数功能。 (2)

四、程序清单 1、头文件 #include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库*/ #include /*标准函数库*/ #include /*字符串函数库*/ #define FILENAME "phone.dat" 2、主函数 void main() //主函数 { int n=0,i; while(1) { switch (menu()) { case 1: { printf("\n\t 通讯信息录入\n"); //信息录入 n=Input(per, n); } break; case 2: printf("\n\t\t\t 通讯录记录表\n"); //显示记录 Display(per,n); break; case 3: printf("\n\t保存功能\n"); WritetoText(per,n); //保存数据 printf("\t"); system("pause"); //操作完成后进行暂停 break; case 4: printf("\n\t从通讯录中删除记录\n"); n=Delete_a_record(per,n); //删除记录 printf("\t"); system("pause"); break; case 5: printf("\n\t修改通讯录中的记录\n"); Change(per,n); //修改数据

【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C++-通讯录课程设计报告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设计题目:通讯录系统 学生学号: P P 学生姓名: 王元波次仁多布杰 专业班级: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蔡正琦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0-6-26

一、设计任务分析 实现以下功能: · 1) 通讯录编辑(添加、删除); 2) 按不同的项进行查找; 3) 对已存在的通讯录按不同的项排序; 4) 将通讯录写入文件; 5) 从文件读入通讯录。 二、模块设计 本次程序设计主要设计了六个模块(主要是:(),(),(),(),(),(),())()函数用于通讯录中的信息进行添加,主要流程如下: — ()函数用于通讯录中的信息进行删除,主要流程如下:

()函数用于通讯录中的信息进行修改,主要流程如下: ()函数用于通讯录中的信息进行查找,主要流程如下:

~ ()函数用于通讯录中的信息进行排序,主要流程如下: ()函数用于从文本文件中读取信息,主要流程如下:

()函数用于将信息写入文本文件,主要流程如下:

三、… 四、主要数据结构 结构数组: struct student o<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设计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72122 成员姓名张心心学号姓名郑章勋学号 指导老师曾小慧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 1.2、设计要求......................................................... 二、设计题目分析......................................................... 2.1、总功能分解........................................................ 2.2、运动方案的确定.................................................... 2.3、方案简图.......................................................... 2.4、方案评价及选择.................................................... 2.5、机构简图.......................................................... 2.6、运动循环图........................................................ 2.7、尺度计算.......................................................... 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 2.7.2上冲头凸轮设计................................................... 2.7.3下冲头凸轮设计...................................................

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课程设计实验报 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 题目时钟控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9月7日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对象:粉冶、信息、能源、交通工程实验2101学生时间: .6 2周(18~19周) 指导教师:王小玲 1.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程序设计。在设计当中学生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点,编制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经过此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开发一个管理应用程序的思想、方法和流程。 2.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铁道出版社,主编杨长兴刘卫国。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铁道出版社,主编刘卫国杨长兴。 ●《Visual C++ 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严华峰等编著。 3.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自己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开发(如画笔、游戏程序、练习打字软件等),要求利用MFC 工具操作实现。 (2)也可选一个应用程序管理系统课题(如:通讯录管理系统;产品入库查询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 等);

设计所需数据库及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设计所选课题的系统主封面(系统开发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日期)。 设计进入系统的各级口令(如系统管理员口令,用户级口令)。 设计系统的主菜单。要求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各种报表 ●打印输出 ●帮助系统 多种形式的窗体设计(至少有查询窗体、输入窗体) 注意:开发的应用程序工作量应保证在2周时间完成,工作量不能太少或太多。能够2人合作,但必须将各自的分工明确。 4.写出设计论文 论文基本内容及撰写顺序要求: ●内容摘要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功能及系统设计介绍 ●系统开发的体会

java通讯录课程设计报告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A V A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通讯录系统 二0一二年十二月 摘要 随着Internet速度的提高和使用的普及,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应用层出不穷,通讯录系统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管理通讯录有多种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通讯录的效率以及及时更新通讯录,特开发通讯录系统来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通讯录。 本系统采用Ecilpse编写程序,具有良好的程序结构和人机交互界面,通用性强。本文将从开发技术、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设计总结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关键词:通讯录系统;JA V A;Eclipse;需求分析。

目录 1 绪论 (2) 1.1 概述 (2) 2 开发技术与工具选择 (2) 2.1 Eclipse介绍 (2) 2.1.1 Eclipse的基本概念 (2) 2.1.2 Eclipse 插件开发环境 (2) 2.1.3 Eclipse的主要组成 (2) 3 需求分析 (3) 3.1 概要说明 (3) 3.2 产品描述 (3) 3.3 系统功能列表 (3) 3.4 系统功能说明 (3) 3.4.1 <添加模块> (3) 3.4.2 <查询模块> (3) 3.4.3 <修改模块> (4) 3.4.4 <删除模块> (4) 3.5系统质量需求 (4) 4 系统设计 (4) 4.1说明 (4) 4.2总体设计结构图 (4) 4.3 总用例图 (5) 4.4 流程图 (5) 5 编码与实现 (8) 5.1包结构图 (8) 5.2主界面 (9) 5.3组操作的页面 (9) 5.4 好友操作界面 (10) 6 项目设计总结 (11) 6.1系统概述 (11) 6.2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1) 6.3 系统展望 (11) 6.4 自身收获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课 程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设计题目成绩记录簿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 12104006 学号 1210400631 学生姓名温源 设计时间 2013.07.1~2012.07.12 指导教师宋智礼 提交日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目录 一、设计目的及要 (4) 二、功能描述 (5) 三、总体设计 (6) 3.1 功能模块设计 3.2 数据结构设计 3.3 函数功能描述 四、程序实现 (15) 4.1 源码分析 4.2 运行结果 五、程序调试与检错 (30) 六、程序运行指导 (31) 七、课程设计总结 (36) 八、参考文献 (36)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C语言的熟练掌握,编写一个拥有简单界面的可运行程序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学生成绩的记录,并且能在记录的基础上拓展到添加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甚至查询班级的某一课程成绩。能够在执行可运行程序之前读取文件以及在作了一系列修改之后将所键入的学生成绩等各项信息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内。以下是课程设计的详细要求。 成绩记录簿中记录以下数据:学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成绩、学分,所有成绩都以百分制计分;输入信息时要检查数据项学号、课程 编号、成绩、学分的合法性,学号:8位数字;课程编号:5位数字;成绩:0 ~ 100 之间的整数,学分:1~ 5之间的实型数。 添加成绩:需要输入学生的学号或姓名、课程编号及成绩,如已有该门课程成绩给出提示; 查询(班级或个人)成绩: 查询个人成绩:以学号或姓名作为关键字,可查询一个学生的所有成绩,和已完成的总学分。 查询班级成绩:以课程编号为关键字,成绩表后面要统计平均分、及格率及全班同学不同课程在不同分数段分布的人数及百分比。 拓展功能: a) 程序启动时先从文件读入数据,如果文件中没有数据则给出提示; b) 每次修改的数据写入文件。 下面是要求的程序的主界面: 二、功能描述 按照要求的主界面的排布,我将程分为7个模块,依次为1、添加,2、删除,3、查学生成绩,4、查班级成绩,5、写入文件,6、读取文件,7、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