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转科流程

住院患者转科流程
住院患者转科流程

患者转科流程(转出)

1.病房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确定转出患者,主班护士见到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

2.责任护士电话与接收科室联系安排新床位。

3.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

4.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

5.医嘱护士停止本科一切治疗级护理项目,认真结算本科收费项目无误后点出电子病历到接收科室。

6.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需由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

7.填写专科记录交接单,交接本连同病历及所有药物等交与接收科室主管护士。

8.转至新病室后,由医生交代病情,护士交代患者皮肤、输液、引流、用药、护理记录等。

.

. 患者转入流程

1.转入病室接到转入通知后,由主管护士通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患者床单位。

2.患者转入后,主班护士接病历,检查是否完整,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3.通知本病室主管医生。

4.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卧位。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情况;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

5.从手术室直接返回的患者,责任护士应与手术护士交接输液及皮肤情况,了解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术中出现的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并认真书写于护理记录单上。

6.协助患者整理用物。

7.向患者介绍新病房相关规定、环境,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1]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并写转入记录。 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 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 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 ↓ 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 ↓ 简单介绍病情 ↓ 病房护士通知医生 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 ↓ 急诊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 完善护理记录 ↓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 ↓ 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 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 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 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紧急手术患者 ↓ 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 ↓ 简单介绍病情 ↓ 同时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 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 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 ↓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 严格交接并记录 ↓ 进行手术

护理服务流程总

护理服务流程目录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2)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3) 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流程 (4) 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 (5) 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6) 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 (7) 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8) 病人出院服务规范 (9) 病人出院流程图 (10) 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 (11) 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 (12) 输液服务规范 (13) 输血流程图 (15) 口服给药服务规范 (16) 口服药给药流程图 (17) 围手术期服务规范 (18) 围术期护理流程图 (19) 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 (20) 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 (21) 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一、规范要求: 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范程序: 1. 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服务中心由护士协助办 理入院手续。 2. 门诊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 服务中心根据病人病情,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 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 热情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 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6. 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 解释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 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 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做好相应 的健康宣教。 10.填写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三、规范标准: 1. 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 病人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 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护送病人轮椅、平车入院 生 安置病人 检查病人 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 询问病史、体检 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协助病人或家医生开具入

最新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 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 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 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 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 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 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 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 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 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 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 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 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是患者对接 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 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生育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 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 (8)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

护理交接班操作流程图

护理交接班操作流程图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附:交班顺序: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主诉→入院时间→入室天数→入院诊断→入室原因、情况(主诉、异常症状、体征、相关检查、化验结果、专科评估结果)→处理措施→现病人情况(处理效果)→特殊用药、血制品→交待注意事项(病情、皮肤、特殊心理状态、特殊背景) 各系统检测指标 A)神经系统:神志情况(清楚、嗜睡、模糊或昏迷)、瞳孔大小、对称及放射、四肢及躯干感觉有无运动障碍情况,格拉斯评分。 B)循环:包括神志、体温、血压、心率、心律、末梢循环、引流量、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情况。 C)呼吸:包括机械呼吸的方法、通气量、用氧浓度、呼吸频率、气道峰压、上机及脱机时间、重要参数或通气模式改变的时间、脱机后氧疗所需流量、脉搏氧饱和度变化趋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等。听诊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清晰、痰液性质及量、气管插管插入深度。 D)消化系统:口腔及舌粘膜情况,每日口服或鼻饲量,有无呕吐及返流,肠鸣音及腹围的变化,有无腹胀、腹痛、腹泻,大便的次数、性质及量。

E)肾功能:每日总尿量及每小时尿量的变化趋势。尿常规、尿肌酐、尿BUN的结果。 F)管路:气管插管长度(门齿外刻度)及绑带松紧度;气管套管绑带松紧度;动静脉通路及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按标准固定好,各管道长度,敷料是否干洁。 G)液体及用药:当日静脉点滴液体总量及现剩余量,所用药物的名称、用量、给药途径、用法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特殊注意事项等。 H)出入量情况:24小时总出入量(总入量包括静脉、胃肠道等;总出量包括大小便、胃液、伤口渗液、显性出汗及超滤液等)。 I)基础护理情况:包括皮肤、口腔的完整性与清洁度、床单位、衣服是否整洁、肢端血运、肢体活动度等情况。

患者转科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患着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转科相关制度 ⑴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⑵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

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⑶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⑷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⑸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⑹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8、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⑴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⑵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9、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⑴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⑵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 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应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生育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 (8)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过程情况羊水情况饮食与二便情况出生后评分情况新生儿一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填写产房与新生儿室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2014

医院接口流程管理制度 普通病房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1、病房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需由转出科室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2、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关键科室之间转科,如:急诊、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护,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 4、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示,患者病历资料、随身物品需做好交接记录。 6、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详细填写病人交接口流程表,护士双签名。 7、患者转科时,转出科室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原因、转出时间,转入科室要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转入时间。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制度 1、需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急诊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护士协助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护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存放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制度 1、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或护士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病情危重者必须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护送过程中需备急救设备与药品。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同手术室护士并双签名。 6、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存放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急诊科与ICU交接制度

(完整word版)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doc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一、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与流程规范 1. 入院: (1) 病人住院 ,须持有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收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住院卡 , 持有效证件、住院 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入院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 (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接诊新入院病人的病房 护士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的病床及用物的病房内。对急诊或危重(2) 病人 , 病房医护人员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安置好后 ,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 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 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 (4) 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 ,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 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 , 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2.转科 :( 附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 (1) 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 ,须经主管医生向相关科室发出会诊申请,会诊后决定转入后 ,原主管医师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 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 , 并通知病人 /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 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 , 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 注销各种诊疗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 , 清点被服 , 与转入科室护 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后 , 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5) 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 接病历及药物 ,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 ,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 开。 3.出院 : (1)患者出院 ,须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 ,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 ,方可办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 可在下发医嘱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办理。 (2) 患者出院前 ,由责任护士及经治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包括 :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 ;活动 ;复诊时间 ;预约等。 (3) 病人出院时 ,应交清公物 ,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并领取出院带药后方能出院。在办理出院 手续时患者要认真核对清单, 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联系解决。 (4) 责任护士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指导病人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并协助整理物品。 4.转院 (一 )转院 :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由经管主治提出 ,分管 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 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有关手续与出院相同。 (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 ,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 ,待病稳定后 转院。重症病人转院 ,病人家属应解决好有关护送问题 ,必要时应由转出科室派医护人员护送 ,并与被转医院 有关人员做好交接手续。

护理接诊流程

一、平诊病人入院护理服务 1、一站式服务中心护送病人至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人员协助病人拿物品。 2、首问(接诊)护士迎接病人实行首问(接诊)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中心人员问到谁,就由该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并将病人送交给接诊护士。(首问护士:“您好!请随我来”) 3、接诊护士接待病人护士应热情、亲切地迎上去:“您好!请让我看一下您的住院通知书(详细查看科室及收治床位),您住在我们XXX科XX床,请跟我一起到病房去(酌情协助拿行李物品)。并协助放好物品。 4、协助病人坐床边椅休息请您先坐下休息一会儿。 5、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放下护栏和餐桌板,将备用床单位及用物。 6、入院介绍经管护士:“我叫XXX,是负责您护理工作的负责护士,请将您的入院病历资料给我,您的交费收据请保管好,不要丢失。现在给您做入院介绍:我先带您熟悉一下病房环境好吗?”为病人介绍:床单位、病区环境;探视、作息、陪伴制度,热水开放时间;管床医生、护士长;消防安全、微波炉使用常识、呼叫器的使用等相关内容。 7、测量生命体征、体重“我先给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您的主管医生马上就来看您,请您稍事休息。” 8、填写有关表格填写住院病历及病人一览卡,将测得的生命体征数值填写在体温单上。 9、通知医生看病人责任护士:“XXX医生(教授),X床来了一位患XXX疾病的新病人(简单汇报病情),请您看病人。” 10、护理体检、填写护理文书评估病人,行卫生处置,落实“三短六洁-、指趾甲、胡须短,头发、皮肤、口腔、会阴、肛门、手足清洁”,协助病人更换患者服。 11、通知配餐员及护工根据病情需要订餐,及时送开水至病房。 12、反馈责任护士应对病人说:“您好!现在您对病区的环境制度有一些了解了吧!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请您先 。 →倡导用语:您好!请让我送您到XXX科 →倡导用语:您好!请随我来 →倡导用语:您好!请让我看一下您的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 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 师,责任护 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 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 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 (一)术前接患者: 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 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 1.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 1.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 2.患者交接: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或麻醉恢复室护士将病人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共同查看患者腕带及病历,核对患者如姓名、住院号等信息。将病人移至床单位,整理好床单位:交接病人的生命体征、切口、各引流管的性质、颜色、量、置管长度,营养管深度多少等:输液交接,输液通道是否通畅、现在使用的液体手术中使用的液体,如有深静脉置管的应交接置管的深度:交接由手术室带回的物品;以上交接应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上记录完整,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 3.责任护士迎接患者,认真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输液、皮肤情况,连接固定引流管,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检查表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出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检查表 检查项目检查要点和分值检查方法实际得分扣分项目整改意见 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1、医院对患者入院、出院、转院、 转科有明确的制度与工作程序, 流程合理,标准规范。 2、相关专业人员均能够知晓及遵 循,有保持病人信息交接的流程。 1、查阅资料。未建立制度扣 分,未执行扣分。 2、现场提问考核医护人员各 1名,未掌握每人扣分。 特殊患者入院手续办理1、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 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 2、对危重患者需要入院治疗者应 当在积极抢救同时迅速办理入院 手续,确保救治。 1、查阅资料,调查了解急诊 入院的患者2名。 2、查阅危重患者入院的门急 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每项不合格扣分。 转诊、转科服务管理1、对转诊、转科患者要做到有医 务人员当面交接。 2、相关科室和医护人员要及时传 递患者病历及相关信息,为患者 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1、调查转诊、转科患者各1 名当面交接落实情况。 2、查看当天转科患者1名的 病历及相关信息是否及时传 递。每项不合格扣分。 办理入院、出院程序1、患者入院有人引导,并根据患 方需要协助办理住院手续。 2、采取多种措施方便患者办理出 院手续,如节假日结算、护士转 病历待出院处办理完成后通知患 方、床边结算等。 1、询问住院患者5名了解落 实情况。 2、询问患者、并现场观看办 理出院手续的方便程度。 每项不合格扣分。

检查项目检查要点和分值检查方法实际得分扣分项目整改意见 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和随访1、科室为出院患者出具健康教育 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康复指导 的资料。 2、对需要随访的患者应当有联系 方式和随访记录。 1、查看病历和患者拿到的出 院小结。 2、查阅资料和记录。 每项不合格扣分。 住院患者的诊疗措施1、为住院患者制定具体、可行的 诊疗计划,并记录在住院病历中。 2、诊疗计划包括适宜的临床检 查,正确的临床诊断,规范的药 物使用,重点包括抗菌药物、肠 道外营养、激素类药物、血液制 剂和肿瘤化学等特殊药物的使 用。 3、进行有创检查前,向患者充分 说明,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认可。 4、根据病情及检查结果调整诊疗 计划,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调整 原因。 1、查制度及相应书写规定。 2、抽查5份运行病历。 每项不合格扣分。

病人转接时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

病人转接流程的督导总结和改进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医务科,偕同护理部对病患在各相关科室转接时的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 1.部分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是没有实行双核对制度,简单的询问病床号就进行相关诊疗。 2.急危重症病患转诊前未详细记录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未查体。导致患者转到ICU时止血带还系在患者手背上。转诊途中为图简便,没有携带氧气,心电监护等必要设备。 3.产妇及新生儿转诊过程操作简单粗暴,基本情况没有交接直接转科现象多见。 改进措施: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 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应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患者交接制度(转科、转院)

患者交接制度(转科、转院) 转院病人交接制度 1、根据医嘱将转院日期及转往医院通知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转院准备并办理转院手续。 2、协助病人整理用物,清点床单位用品、终末消毒。 3、救护车护送重病人转院时,必须有医生、护士陪同,根据病情开通和维持静脉通路,备有氧气装置、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急救药箱、简易人工呼吸器等。 4、在病人转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完成治疗,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5、向接收医院的护士交待病情、治疗及护理等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转科病人交接制度 1、医师开出转科医嘱。 2、护士应根据医嘱将转科时间及转往科室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护士评估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完成转科护理记录。 4、通知转入科室护士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工作。 5、根据病情需要带好抢救用物,选择病人合适的转运工具。 6、危重病人由转出科室护士或医生一起护送,并带病人的病历、未输完的液体、口服药、胸片等送至转入科室。 7、各责任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包括病情、皮肤、管道、液

体、治疗等未完成工作)。 8、转入科室责任护士向本科室医生报告并执行本科室医生的医嘱。 9、转出科室主班护士撤消病人标识卡及电脑上病人信息。床单位终末消毒如有未返回的检查、化验单报告等,待取回后及时送到转入科室。 病人转运交接流程 1、危重病人转运交接程序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转送目的。 (2)转送前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确认选择转送途中的监护仪、特殊需要仪器、药物,充分估计转送途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机械通气病人转送途中需有供氧装置及简易呼吸气囊。 (3)与检查科室电话联系确切时间。 (4)护送途中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病人病情变化,保证必要的管道通畅。 (5)注意安全,平车或病床运送时必须有床栏保护病人。 (6)妥善安置病人,搬移时尽量平稳,取合适卧位,防止各种管道滑脱或受污染。 (7)护送护士与病房护士双方交接,说明病情、治疗、护理,全面评估病人情况,交接后记录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2、大手术病人转运交接制度 2.1送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流程:

转院、转科交接流程

转院、转科交接流程 转诊(转院)患者交接制度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20日来源:编辑:办公室 1.需要转院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提出、科主任批准,医务处备案,患者所在科室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转入医院同意后方可转院。 2.确保患者转院安全,转院前主管医师须认真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院。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3.危重患者转院时原则上派医务人员护送;根据病情准备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患者转院时,应将患者病情和相关病历资料随同转出,以保障诊疗的连续性。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患者,医疗事务中心提前与相关科室联系落实安排,做好转诊患者相关信息登记,并将双向转诊上转单转交给接诊医生:接诊医师根据转诊医生的病情介绍及提供的相关检查和治疗资料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和诊疗。 6.符合下转条件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主管医生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注明治疗经过和目前病情状况及下一步康复计划,由转诊患者转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事务中心电话通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做好转诊患者相关信息登记。 转科患者交接制度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20日来源:编辑:办公室 1.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医生须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转科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危重患者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随带患者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头交接班。 3.保征转运工具功能完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6.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转科患者流程

转诊、转科工作分析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医务科 2012年转诊、转科分析 进入2012年以来,医院严格执行转诊、转科的相关工作制度,完善了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各科室转科病人的管理,要求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2.加强科室的协调配合。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医务科加强了监督检查。 3.完善转科、转科工作流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转院、转科工作流程,要求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患者病情、用药、静脉通路、皮肤等有关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

4.严格病人转院指征。要求各科室对转院的病人,必须邀请相关科室进行讨论,确实因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等原因不能治疗的才给予转院,由医务科严格把关。2012年各类医保病人转诊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继续加强转诊、转院病人的管理,必要时,医务科可参与相应科室的讨论。 2.查看相关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对于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改进。 3.继续严把转院指征,所有的转院经医务科严格把关,各科室必须经过讨论之后,才能进行转院,对于不经讨论就给病人办理转院手续的一律不予批准。

转科交接PDCA

转科交接记录专项分析 为确保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专科治疗,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我科对护理文书书写进行了规范,并于2016年2月份对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进行检查。共抽查2.1-2.10号10天的交班记录60项、20份体温单绘制,20份医嘱单处理、20份病历的排序共120项,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多种问题:交接班记录漏签名1处未总病人数2处,涂抹3处; 交接单存在问题分析汇总

5101520253035无交接日期 漏项 无分娩日期与交接本不符无出 手术室时间 交接时间不准确 涂改 0% 10%20%30%40%50%60%70%80%90%100% 通过柏拉图分析,将整改重点定为:交接单无交接日期、漏项、无分娩日期、与交接本不符。

目标:转科交接记录规范。 P(计划):1、加强护理安全、岗位职责及职业道德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责任心,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2、进行转科交接制度及流程培训,规范交接单及交接本 的填写,强化护士对患者转科交接记录的重视程度。 3、调动科室质控小组的积极性,加强日常督导检查。 4、护士长加强管理及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科室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D(实施):1、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护士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护士长安全防范意识。 2、各科室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岗位职责等相关专 业知识培训,增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责任心。 3、护理部对手术患者、产科患者及剖宫产新生儿等交接 记录单进行修订,规范了交接单及交接本的填写,并 组织培训及考核。 4、科室质控小组加强督导检查,护士长加大监管力度。C(检查):1、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随时检查转科病人交接情况。 2、护士长加大工作考核力度,每周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整改,并纳入量化管理。 3、护理部加强督导检查。 A(效果):通过培训、考核、检查、督导等一系列整改措施的落实住院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填写较前规范,合格率明显提高,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督导表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督导表 检查科室:脑一科检查日期:2013年1月2日 序号检查项目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整改时间整改结果 1 入院、出院、 留观管理制 度及流程 1、医护人员对管理制度不熟悉 2、对患者家属的入院教育告知不够 详细 1、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学习 2、树立认真负责的入院教育态度5天 一周后再次提问,回答较 好 2 急诊、危重患 者入院制度 及流程 1、科室预留床位不足 2、危重患者床位协调周转不及时 1、及时补充预留床位 2、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保障床位 周转 5天已改善,无加床现象 3 入院、出院服 务及便民措 施 1、轮椅数量不足 2、危重患者的保暖措施不到位 1、补充必要的便民设备 2、注意适时增换冬季棉被,注意 住院患者保暖 5天已改善 4 转诊、转科制 度及流程管 理 1、转诊患者主管医生未当面交接 2、转诊证明开具不规范 1、逐步落实转诊当面交接制度 2、规范转诊证明的开具5天已改善 检查人员:医务科科主任签字: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督导表 检查科室:脑二科检查日期:2013年1月7日 序号检查项目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整改时间整改结果 1 入院、出院、 留观管理制 度及流程 1、主管医生不主动,与患者家属沟 通不到位 2、主管医生体格检查不全面 1、医生应主动及时与患者沟通 2、要求主管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 体格检查 5天已改善 2 急诊、危重患 者入院制度 及流程 1、提问主任对急诊绿色通道制度的 知晓情况,回答不熟练 2、提问主管医师对急诊绿色通道制 度的知晓情况,回答不熟练 1、科室负责人加强对制度的学 习,起到带头作用 2、主管医师提高对制度流程学习 重要性的认识 5天已改善 3 入院、出院服 务及便民措 施 1、导诊台对新入院患者指导不详细 2、导医台缺少出诊医师记录牌 1、提高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服 务意识 2、每日及时更换出诊医师记录牌 5天已改善 4 转诊、转科制 度及流程管 理 1、转科记录书写不及时 2、转科前准备不够充分 1、患者转科后及时完成专科记录 的书写 2、患者转科交接前做好床位及必 要设备的准备工作 5天已改善 检查人员:医务科科主任签字: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 1.患者病情评估:危重患者如需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记录。 2.解释告知:向家属详细交待转运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注意事项,必要时由医生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3.联系相关科室:向转入科室简要汇报患者病情,以便做好转入接待准备工作,确定患者转运时间。 4.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及人员的准备: (1)准备平车、氧气枕、充电微泵、可移动氧饱和度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输液架等,备足途中所需治疗用药,必要时备急救药品,并保证所备物品完好。 (2)通知相关人员:医生、护士、工勤人员、相关部门。 (3)责任护士正确核对病历、“手腕识别带”信息,转科或手术患者应填写交接记录单。 (4)护送人员携带患者的病历及影像资料等。 5.安全搬运患者,注意动作轻柔,不要过度震动患者,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特殊要求,如骨折患者的患肢应制动等。搬移至平车后,应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 6.护送途中注意事项: (1)危重病人转运需由医护人员陪同,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呼吸等病情变化,如遇突发状况要立即就近与科室联系呼救,以便及时抢救。 (2)平车匀速推行,两侧架护栏,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置于高处。医护人员站于患者头侧,以便观察病情。平车前后均有人员护送,保证行车安全。 (3)注意输液及引流管保持通畅,严格控制输液滴数。 (4)注意保暖,保证给氧的有效性。 7.护送至目的地,双方确认患者信息,与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位、固定管道、吸氧等,严格交接班,交班内容:患者一般情况、主要病情、用药情况及输液肢体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双方在转科交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

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流程 1.患者病情评估:危重患者如需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记录。 2.解释告知:向家属详细交待转运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注意事项,必要时由医生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3.联系相关科室:向转入科室简要汇报患者病情,以便做好转入接待准备工作,确定患者转运时间。 4.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及人员的准备: (1)准备平车、氧气枕、充电微泵、可移动氧饱和度监护仪、简易呼吸气囊、输液架等,备足途中所需治疗用药,必要时备急救药品,并保证所备物品完好。 (2)通知相关人员:医生、护士、工勤人员、相关部门。 (3)责任护士正确核对病历、“手腕识别带”信息,转科或手术患者应填写交接记录单。 (4)护送人员携带患者的病历及影像资料等。 5.安全搬运患者,注意动作轻柔,不要过度震动患者,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特殊要求,如骨折患者的患肢应制动等。搬移至平车后,应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 6.护送途中注意事项: (1)危重病人转运需由医护人员陪同,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呼吸等病情变化,如遇突发状况要立即就近与科室联系呼救,以便及时抢救。 (2)平车匀速推行,两侧架护栏,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置于高处。医护人员站于患者头侧,以便观察病情。平车前后均有人员护送,保证行车安全。 (3)注意输液及引流管保持通畅,严格控制输液滴数。 (4)注意保暖,保证给氧的有效性。 7.护送至目的地,双方确认患者信息,与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位、固定管道、吸氧等,严格交接班,交班内容:患者一般情况、主要病情、用药情况及输液肢体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双方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患者入院、转科、出院、转院服务流程

三十三、患者入院、转科、出院、转院服务流程 一、入院服务流程: 1.病人住院,须持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的住院通知单,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2.接到住院病人通知后,病房护士应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病人入院后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二、转科服务流程: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生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病人/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责任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诊断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5.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臵好病人,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三、出院服务流程: 1.患者出院,须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方可办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可在下发医嘱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办理。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日常注意事项等。 3.病员出院时,应交清公物,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并领取出院带药后方能出院。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要认真核对清单,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联系解决。 4.责任护士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协助整理物品。 四、转院服务流程: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经管主治提出,分管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有关手续与出院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