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法规概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交通运输法规概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交通运输法规概述部分的知识要点

第一章交通运输法概述

1交通运输概述

1.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在衔接生产、流通、分

配和消费,以及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联系交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是指由各种运输方式所组成的专门从事运输业务的各类型企业的总称。

现代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

国内旅客运输主要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航空客运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水路客运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国内货物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占有很小的比重。

国际货物运输主要是国际贸易物资运输,通常又被称为国际贸易运输,即对外贸易运输,简称外贸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①水上运输。又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②陆上运输。又可分为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邮政运输;⑤集装箱运输;⑥国际多式联运;⑦管道运输等。

1.2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在我国被列入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

运输业的产品,对旅客运输来说,是人的位移,并以运输的旅客人数(客运量)和人公里数(旅客周转量)为计量单位;对货物运输来说,是物的位移,并以运输的货物吨数(货运量)和货物吨公里数(货物周转量)为计量单位。

交通运输业按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生产过程和产品属性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有比较大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有:

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运输活动是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而言,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

⑵运输生产过程不会改变劳动对象的理化属性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旅客、货物)的空间位置。对旅客来说,其产品直接被人们所消费;对货物运输来说,它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货物身上。

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因此,运输产品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只能在运输能力上保有后备,以满足运输量的波动和特殊的运输需要。

⑷人和物的运输过程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旅客旅行的起讫点、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遍及全国,因此,必须有一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与之相适应。同时,

运输业的生产场所不是点,而是一个面或一条线,即生产场所分布在有运输联系的广阔的空间里。

⑸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而工农业生产部门工艺不同,其产品有很大差异,这是运输生产的又一特征。

1.3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与作用

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运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运输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人们生活、政治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

⑴运输业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⑵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

⑶运输业担负着社会产品和商品流通的任务。缩短流通时间,就可减少社会产品和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数量。缩短流通时间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运输业。

⑷运输业具有军民两用性质,在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为军事服务,在战争中,它是联系前方和后方、机动部队运送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物资的保证。

1.4交通运输业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是分别设立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总局。

⑴铁道部主管全国的铁路工作。①对国家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帮助。②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行使法律、行政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职能。③铁路沿线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助铁路运输企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车站、列车秩序良好,铁路设施完好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

⑵交通部主管全国的公路和水运工作。

①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公路法》的有关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②交通部主管全国的水运工作。

⑶民航总局主管全国的民航工作.

⑷建设部下属的城乡规划司和城市建设司分管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城市公共客运.

⑸管道运输归属石化行业,由国务院石化主管部门管理全国管道运输工作。

1.5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1.5.1交通运输发展的总趋势

⑴专门化趋势

一是运输工具专门化,二是运输方式专门化。早期表现为由客货混载到客货分载,即旅客运输工具和货物运输工具的专门化,出现专门运输货物的货轮、货机、货车和专门运输旅客的客轮、客机、客车。近期表现为专用载货工具的发展,出现专门运输某一类货物的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船、集装箱拖车、集装箱平车、液化气船、散装水泥车、罐车、散货船等。

由混运到分运是以运输方式为主体的运输对象专门化。较为典型的是海运,几乎在世界范围内放弃了客运,而专门从事客运。铁路的发展也已到了客货越来越不兼容的年代,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铁路客运与铁路货运的兼容性越来越差。一般的趋势是国土辽阔的大陆性国家以货运为己任,正在放弃客运,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国土较小或多岛屿的国家的铁路则以客运为己任,逐渐放弃货运,如英国、日本等国。

⑵大型化趋势。

大型化的具体表现为重载化,铁路重载化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

此外,大型化在管道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中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

⑶高速化趋势

目前,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高速铁路,运营的最高时速在325-372km,最大商业时速在270-275km;二是传统型普通铁路。即摇摆式高速铁路,商业速度为时速200-250km;三是磁悬浮铁路,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此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高速公路网络,航空运输向超音速、双音速飞机方向发展,水运向水翼船、汽垫船和飞翔船(时速可达160km)方向发展。

⑷环保化趋势

一是环境污染较轻的运输方式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是环保型交通工具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除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外,电动汽车、双燃料汽车等清洁燃料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

⑸智能化趋势

当前,运输工具的驾驶更多地转向依靠仪表、信号和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如在铁路运输中,一些国家开始应用于列车运行管理、列车运行调度、列车运行控制为一体的先进列车控制技术。

在水路运输系统中,应用船舶智能化、岸上支持系统智能化、水上运输系统整体智能化等技术。

公路运输系统中,主要应用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的智能化技术。

航空运输中主要发展和应用通信、导航和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

1.5.2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趋势

⑴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牵引动力电气化、内燃化,车辆大型化,运营管理现代化和主要运输过程控制自动化、半自动化,轨道结构重型化,养路、施工、装卸、修车机械化,铁路建设技术现代化,铁路宏观决策科学化。

⑵公路运输发展的趋势是:开展公路快速客、货运业务;按规模化要求建立集约化的运输企业;更强调在专业化原则上的合作,包括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对象的合作;逐步建立并运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⑶水路运输发展的趋势是:建立以港口为物流中心的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多式联运系统;船型大型化、专业化与运输全球化;泊位深水化、码头专用化、装卸机械自动化。

⑷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是:新一代航空运输载运工具将不断被推出,一批新机型将被推出;实施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技术在航空运输中得到更普遍的应用。2交通运输法概述

2.1交通运输法概念

所谓交通运输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了加强交通运输管理而颁布的法律,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是集行政法、民法和经济法为一体的调整交通运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交通运输法是调整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政权力的创设、行使以及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2.2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表现形式,是指不同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大致包括下列几个层次:

⑴宪法

⑵法律

⑶行政法规

⑷地方性法规

⑸行政规章

⑹国际条约

⑺国际惯例

⑻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2.3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特点

⑴广泛性

⑵复杂性

⑶技术性

⑷变动性

2.4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

所谓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适应范围,是指交通运输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发生法律效力的范围。它包括空间效力范围、时间效力范围和对人的效力范围三方面。

(1)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

①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合资铁路及中外合资铁路等。

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合资铁路(国内)、中外合资铁路都是我国铁路运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交通运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公路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省、自治区、直辖市干线公路(简称省道),县公路(简称县道),乡公路(简称乡道)和专用公路等五个行政等级公路。

③水路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本书所称水路运输,是狭义上的,主要指国内水路运输。因此,水路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我国沿海、江、河、湖泊、运河及其他境内通航水域及其港口。

④海上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我国港口与外国或世界上其他地区港口之间国际海上运输和船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我国港口之间海上运输及船舶。

⑤航空运输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航空运输以是否民用为标准,可划分为民用航空运输和非民用航空运输两大类。本书所称航空运输主要指民用航空运输。其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我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民用机场以及民用航空器等。

(2)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

主要是指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中的各项具体法律规范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生效。如我国《铁路法》的时间效力是从1991年5月1日开始的。

(3)交通运输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

主要是指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中的各项法律规范对什么人有效。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然人中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即凡是与交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都必须遵守我国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违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5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

我国交通运输立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交通运输特定的经济关系。

⑴国家对交通运输宏观调控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

①国家通过制定全局性的决策,建立交通运输法律和法规以及通过综合平衡,领导、组织、管理与监督等方式,理顺交通运输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②国家职能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与监督,即通过下达各种有关计划、指标等实现交通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

⑵国家对交通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体行为的经济管理与监督关系

①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具体的管理与监督。

②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为交通运输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提供社会服务,并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

⑶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组织、成员之间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

⑷交通运输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关系

具体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关系:

①交通运输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

②交通运输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

③交通运输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2.6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作用

⑴加强国家对交通运输业的依法管理

⑵正确引导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⑶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⑷为交通运输业创造有序竞争的环境,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⑸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3交通运输法的现状与发展

3.1我国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构成

我国现行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宪法为基础,以交通运输法律为龙头,以交通运输行政法规为骨干,以交通运输行政规章为补充的纵横相结合的系统。

在这个结构中,横向构成包括与交通运输运营关系密切的各种法律规范,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一些基本法律;

纵向构成则按照我国现行的立法权限、效力层次,分为交通运输法律、交通运输行政法规、交通运输行政规章三个层次。

我国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纵向构成的三个层次具体分为:

第一个层次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管理交通运输的基本法律以及相邻的其他法律。例如,《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等都是管理交通运输的基本法律,它们也是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基本法律。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按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有关交通运输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制定一些交通运输方面的行政法规,以保证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例如,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国务院于1989年8月15日发布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为确保公路运输的顺利进行,国务院发布了《公路管理条例》等。

第三个层次是由国务院交通运输各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包括各种实施细则、规程、规则、办法和规定等。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在本部门适用的行政规章。如《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等。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层次的法律规范其法律效力最低。即所有规章都不得与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相抵触,或者说,所有规章的制定都必须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3.2我国交通运输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3.2.1交通运输立法相对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们基本上反映和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当时的交通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逐步建立了许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交通运输部门原有的许多法律、法规、规章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发生冲突。

⑵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按照WTO的规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必须向国外资本和国内非公有资本开放。由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

3.2.2法律规范的层次低、效力不强

在实践中,对于交通运输活动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法律规范大多集中在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章上。这部分法律规范数量繁多,且大多法效力不强,与法律相比,其法律约束力即效力层次较低,普遍适用性较差。多数只适宜作为交通运输活动主体进行运输活动的参照性依据。

3.2.3各项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性不够

由于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各部委大都从本部门的角度制定和发布相关规章,从而造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以至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中,有些法规、规章的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有的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规章形式上也不规范。

3.3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

3.3.1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必要性

(1)交通运输企业在运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需要法律规范来确认。

(2)交通运输主体的权益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3)维护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好的秩序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4)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依法实施。

(5)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融资,必须有法律规范的保障。

3.3.2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

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⑶坚持从全局出发,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

⑷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原则

3.3.3建立和完善我国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建议

⑴以立法方式推进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施政企分开、规范运输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政府应以立法的方式全面推进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⑵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交通运输法律规范体系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交通运输主体法。

②交通运输行为法.

③宏观调控法。

④交通运输技术标准法。

⑶建立完善适应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国际物流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律规范体系

必须大力推广和普及国际标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通用的国家标准,以实现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⑷完善运输行业协会组织职能

重视和加强运输行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将政府过多的管理职能逐步交由行业协会行使。为此,应加强运输业发展中的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的作用,并从法律规范上加以支持。

3.4我国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发展

3.4.1清理现有的交通运输法律规范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加入WTO对交通运输领域所作出的一系列承诺,对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法律规范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将现有法律规范中不符合WTO规则要求的有关法律规范予以修改或废止;将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培育公平、公正运

输市场秩序的部分予以修改或废止。同时,在清理现有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运输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交通运输立法,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立法。

3.4.2建立适应公平竞争要求的运输市场法律环境

这里所谓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指对任何进入到运输领域中的主体要适用相同和无歧视规则。为此,要除出原有的内外有别的规定,从法律上阻止不平等竞争。其次,要加快与交通运输企业的资质、融资政策、产权转让规定、人事制度安排、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有关的立法进程,为各类运输企业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3.4.3建立政府对运输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体制

WTO倡导自由贸易下的竞争经济,为此,政府应当转变职能,逐步放开运输市场,特别是要放开以前运输管制比较严厉的铁路运输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应在淡化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强化对运输市场的监管职责,并通过制定运输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引导运输企业良性发展。

3.4.4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运输企业的利益

尽管WTO遵循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但对服务业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原则上尊重WTO 成员国国内的法律和政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遵守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履行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规则,通过立法,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合法保护运输行业,为此,要加快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运输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为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一体化经营,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

本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法法律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交通运输的专门化趋势

交通运输的环保化趋势交通运输的智能化趋势

二、简述题

1.简述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2.简述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与作用。

3.简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总趋势。

4.试述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

5.简述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特点。

6.简述我国交通运输法律规范的发展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述交通运输法律规范对交通运输活动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于同年12月11日生效,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 法 20xx - 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案课程名称: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团队/教研组: 任课教师: 使用教材: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宪法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纠纷教学重点了解宪法的一般常识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 【导入】什么是宪法 【新授】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任务就是要确立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三、规定和保障基本人权(一)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平

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受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其他权利义务四、行使国家权利的国家机构体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讨论、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共修改了几次,最近一次修改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作业】 20XX年两会新规 【小结】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努力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民法通则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了解民法的一般常识教学重点了解自然人、法人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概述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一、 二、TMIS建设目标 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 (二)T MIS的应用目标 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 2.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 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3. 4.运力资源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5. 6.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 7. 8.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9. 10.管内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集装箱(含自备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管辖范围内箱型别、去向别的集装箱分布动态信息;箱型、箱号别的集装箱检修状态信息;运用/非运用、加入/剔除变化动态信息等。 11. 12.运输信息综合利用 各级系统共享运输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原始信息,建立TMIS原始信息库、动态信息库和历史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运输业务部门的综合应用,并

铁路运输特点优缺点概述

铁路运输特点优缺点概 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铁路运输:是利用铁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是利用铁路设施、设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仅次于海洋运输。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它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铁路运输是利用铁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是利用铁路设施、设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仅次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与海洋运输相比,一般不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保障全年的正常运行,具有高度的连续性。铁路运输还具有载运量较大、运行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廉、运输准确、遭受风险较小的优点。 铁路是一种适宜于担负远距离的大宗客、货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国,铁路运输不论在目前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综合运输网中的骨干和中坚。 一、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它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铁路货运速度每昼夜可达几百公里,一般货车可达100 km/h左右,远远高于海上运输。 3.运输量比较大。铁路一列货物列车一般能运送3000~5000t货物,远远高于航空运输和汽车运输。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铁路运输费用仅为汽车运输费用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运输耗油约是汽车运输的二十分之一。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铁路运输需要铺设轨道、建造桥梁和隧道,建路工程艰巨复杂;需要消耗大量钢材、木材;占用土地,其初期投资大大超过其他运输方式。 另外,铁路运输由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业务部门组成,要具备较强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各业务部门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在运输指挥方面实行统筹安排,统一领导。 二、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1.优点:巨大的运送能力;廉价的大宗运输;全天候(较少受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保证运行的经常性和持续性;计划性强,安全,准时;运输总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的比重大(一般占60%),收益随运输业务量的增加而增长。 2.缺点: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性较差;路基、站场等建筑工程投资大。(完)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一、概述 1、1、专业名称及含义 1、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 2、专业含义:本专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领域,培养拥护党得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得,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发展趋势得高技能人才。 1、2、招生对象 本专业中级工起点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且身体健康,反应灵敏。 1、3、学制 学制两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培养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领域中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第一线上所需得,主要从事设备得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运行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得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得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达到以下要求: 2、1、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得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觉悟与良好得思想品德与正确得荣辱观,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与求索精神,具有认真得学习态度与艰苦奋斗得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虚,有良好得人际沟通能力与一线岗位适应能力,有较好得文化修养与健康得心理素质,有良好得行为习惯与健康得体魄。 2、2、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专业能力:了解城市轨道运输企业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与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具有强烈得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培养面向城市地铁、工程公司、国营铁路、地方铁路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养护、管理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具有较强得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施工工艺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与较强得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安装、调试、日常养护、故障处理及检维修等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全面发展得高端技能型专门

铁路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及答案

空荡荡的碾坊内,几个青年被五花大绑的捆着,他们蓬头垢面,满身血迹,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这几名青年是附近村的村民,因为听说附近村放映电影,便结伴前来。在看电影时,因为争位置和村中的青年发生了争执,结果被村治保主任带人抓了起来,经过审问拷打后,又被关进了这间空碾坊中。后来村治保主任因犯非法拘禁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请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案情分析。 答案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电脑人身自由能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这几名青年因看电影争位置与他人发生争吵固然不对,但村治保主任因此而关押审问他们确实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治保委员会只是我国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组织,虽然有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但本身不是国家司法机关,没有逮捕和拘留权,因此村治保主任关押审问那几名青年的行为是非法的,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命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村治保主任的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应受法律制裁”。 案例1-2 2003年10月8日下午14时许,原告邓某在被告西安铁路局所属的阳平关火车站被一列货物列车压伤左下肢。事故发生后,阳平关车站立即将原告邓某送到略阳铁路医院住院治疗,原告邓某左腿高位截肢。 原告邓某认为,出院伤愈后因参与破坏电力设备,被判刑三年六个月,2007年8月1日刑满释放,尚未来得及行使赔偿诉权;原告现已终身残疾,家中还有60岁的老母亲和3岁的幼儿,生活困难;被告仅支付了原告邓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对原告邓某没有任何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及相关法律之规定,请求法院依法调解或判决被告西安铁路局赔偿原告邓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补助费、伤残鉴定费、残疾辅助器安装假肢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共计144144.78元。 被告西安铁路局认为事故的发生完全是因原告邓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国发(79)178号文件规定,私自扒乘21018次货物列车,并在跳车时造成伤亡事故的,对此应承担全部责任。原告邓某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邓某的诉讼请求。 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案情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铁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案件的争议焦点为:本案原告邓某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doc

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目标】通过本模块学习,学员能够了解了解安全生产法、劳动安全法、消防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目前主要由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行政手段相比较法律手段而言,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但是稳定性和明晰性却相去甚远,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远稳定发展。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依据相关法律中的部分条例,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运用《安全生产法》管理、监督、控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适用其规定。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依法强化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广州华夏职业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一、复习提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二、讲授新课 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 车钩及缓冲装 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和辅助机 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 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 尽量减少风道弯曲, 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 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车 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以上海地铁为例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 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 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 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 适性较好 上海地铁车辆:A 车一带驾驶室的拖车 B 车一带受电弓的动车 C 车一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 DC1500V 制动 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 ATC 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1)车体 A、车体的特征 车体的外观造型、色彩协调于城市市容规划; 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服务于乘客的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 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交通运输是城市基本职能和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运输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交通运输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城市形成之后,则要求交通技术水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地下铁道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间,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每一种轨道交通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各轨道交通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对各种轨道交通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不但概念不清楚,而且叫法也不统一,统计数据混乱,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选择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带来严重的障碍。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定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但可以清晰地阐明各种轨道交通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各种轨道交通的了解,澄清对各种轨道交通的模糊认识,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经济建设世纪目标的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伴随更大的都市化,促进了城市的建立和发展,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亿6千万。目前,约有40个城市归类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由于城市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以及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更为频繁,城市交通需求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准时、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种运输量增加很快,非凡是市内客流量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长,加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公共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另外,由于城市内部建筑物密度大,非凡是老城区,各种建筑物、构造物比比皆是,城市里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旧城改建十分困难。因此,发展地下铁道及轻轨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轨道交通的形式与特点 一般地,特大城市非凡是首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都是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天进出市区的上班族和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员及各种流动人员数量十分庞大,为了输送如此数量的旅行人员,应该分地区、分区域、分路段,根据客流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环保等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轨道建筑物在城市内所处的空间位置、能够满足的运量大小、运行方式、轨道结构、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地下铁道、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交通、小型地铁以及轨道新交系统。 (1)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迅速增多。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春、大连、深圳、重庆、南京等10个城市外,尚有杭州、沈阳、成都、哈尔滨、西安、厦门、苏州、青岛、东莞、宁波、佛山、石家庄、郑州、长沙、兰州等33个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中。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摘要: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这决定了铁路运输在五种运输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介绍了铁路运输的优缺点、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铁路运输系统主要技术标准。对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规划配置各种运输方式,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铁路运输;高速铁路;技术

前言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科技繁荣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加速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近几十年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随着我国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日益频繁的经济和贸易活动促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推动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几种基本运输方式的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我国的运输市场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国情中:大陆性国家;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众多且多聚居于国土的周边地带。我国国情的上述特定性不但意味着铁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决定了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 1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1.1铁路运输的优点 1.1.1运行速度快 作为陆上运输方式,列车运行速度快,平均车速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航空运输。从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铁路提速区段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km,在实施第六次提速后,部分提速干线列车时速可达200km,相当发达国家既有线路提速的目标值(国外高速铁路已经超过300km/h)。 1.1.2牵引力大,运输能力强 铁路运输采用大功率机车牵引列车运行,不同类型的机车的最大牵引重量可达几千吨甚至上万吨,可以承担长距离、大运输量的运输任务。 1.1.3运输成本低 一般来讲,铁路成本比河运和海运成本高一些,但比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低得多。我国铁路运输成本分别为公路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的1/20和1/128,在美国则相应为1/7和1/18,而且由于列车运行阻力小,能源消耗量低,故系统价格低廉。 1.1.4环境污染小 工业发达国家的社会及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运输业对此起了很大的作用。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与公路汽车和飞机相比较,铁路的污染性较低,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影响更小。在噪声方面,铁路所带来的噪声污染,不仅比公路要低,而且是间断性的,而城市道路则是持续性的高噪声污染。在空气尘埃污染方面,铁路也比公路要小。 1.1.5适应性强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全年全天候运营,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具有较高连续性和可靠性。可以货运可以客运,可以几乎运送所有的不同性质的货物,通用性很强。

(完整word版)铁路运输经济法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铁路运输经济法规补考知识点 模块一铁路运输法律法规 1、《铁路法》是铁路管理的一部基本法律,是调整铁路与国家、企业、其他组织和公民在铁路建设、安全、运营、发展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在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的龙头。 2、铁路法的适用范围: 铁路法的适用范围是指铁路运输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发生法律效力。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效力范围、时间效力范围和对人的效力范围。 (1)铁路法的空间效力范围。按照铁路法的规定,铁路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以及有关补充规定中的合资铁路(国内)、中外合资铁路。(2)铁路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铁路法的时间效力范围即《铁路法》及相关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始于法的生效之日,终于法的废止之日。 (3)铁路法对人的效力范围。铁路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包括和铁路运输企业发生法律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其中.自然人既包括我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即凡是与我国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合资铁路(国内)、中外合资铁路发生经济法律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要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产生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行为: (1)法律行为。与法律后果相联系起来的行为称为法律行为,如订立铁路运输合同。法律行为有两种:一是合法行为,即行为不受法律禁止,如根据运输合同完成运输任务。二是违法行为,即违反法律规定,应为而不为,不应为而为。 (2)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行使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的管理权而发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3)司法行为。司法行为指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铁路运输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案件做出的判决和裁定。 (4)组织人事行为。组织人事指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所发生的人事任免、劳动合同签订等行为。 4、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特殊特点有广泛性、复杂性、技术性和变动性。 模块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班级:70971 姓名:刘奎学号:200907071006 交通运输是城市基本职能和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运输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交通运输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在城市形成之后, 则要求交通技术水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地下铁道诞生以来的100 多年间, 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每一种轨道交通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各轨道交通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缺乏统一的标准, 因此, 对各种轨道交通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 不但概念不清楚, 而且叫法也不统一, 统计数据混乱, 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选择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带来严重的障碍。因此,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定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不但可以清晰地阐明各种轨道交通的特点, 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各种轨道交通的了解, 澄清对各种轨道交通的模糊认识,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经济建设世纪目标的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伴随更大的都市化,促进了城市的建立和发展,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亿6千万。目前,约有40个城市归类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由于城市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以及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更为频繁,城市交通需求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准时、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种运输量增加很快,非凡是市内客流量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长,加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公共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另外,由于城市内部建筑物密度大,非凡是老城区,各种建筑物、构造物比比皆是,城市里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旧城改建十分困难。因此,发展地下铁道及轻轨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轨道交通的形式与特点 一般地,特大城市非凡是首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都是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天进出市区的上班族和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员及各种流动人员数量十分庞大,为了输送如此数量的旅行人员,应该分地区、分区域、分路段,根据客流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环保等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轨道建筑物在城市内所处的空间位置、能够满足的运量大小、运行方式、轨道结构、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地下铁道、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交通、小型地铁以及轨道新交系统。 (1)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迅速增多。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春、大连、深圳、重庆、南京等10个城市外,尚有杭州、沈阳、成都、哈尔滨、西安、厦门、苏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目录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2)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2) 第二节TMIS子系统 (13) 复习思考题 (27) (五) 体系结构P14上有图要修改。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主要内容] TMIS总体目标与体系结构、TMIS的数据组织,TMIS的子系统:确报系统、货票信息综合应用系统、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路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重点掌握]TMIS的建设目标、应用目标,TMIS的体系结构和数据组织,TMIS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等。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一、TMIS建设目标 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TMIS的应用目标 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 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2.运力资源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3.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 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 4.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 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铁路运输概述

一、铁路运输概述 (一)铁路运输的含义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从而实现货物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 人类不能像鱼类那样生活在水中,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必须脚踏实地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尽管很早就有了木筏和独木舟做为交通工具,但人类在改进交通工具上的努力最初主要还是针对陆上交通工具的。随着时代步伐的向前推进,交通工具也是多中多样,铁路运输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的诞生,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铁路货物运输作业根据托运货物的重量、体积、形状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3种 1、整车运输。一般的说,一批货物按照它的重量或超过一辆的货车装运,或者虽然不 能装满一辆货车,但是由于货物的性质、形状或运送条件等的原因,必须单独使用一辆货车装运时,都应以整车的方式运输。整车货物以每车货物为一批。 2、零担货物。如果货物按照它的性质、形状,运送条件不需要单独使用一辆火车运输, 可以与其他几批货物拼装一辆货车运送时,则按零担的方式运输。零担运输以每张运单为一批。 3、集装箱运输。铁路货物运输中,符合集装箱运输条件的可按集装箱托运,符合集装 箱运输条件的货物为:以贵重、易碎、怕湿货物为主的“适箱货物”,和其他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货物 (三)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程度高、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 等优点,且具有污染小、潜能大、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无法比拟的。 (四)铁路运输的发展历史。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两千年前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路轨运行。1820年代,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 很快铁路便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通行起来,且成为世界交通的领导者近一个世纪,直至飞机和汽车发明才令铁路缓慢地衰落。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後,首条使用高架电缆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柴油和电力驱动的火车逐渐取代蒸汽火车。1960年代起,多个国家均建置高速铁路。而货运铁路亦连接至港口,并与船运合作,以货柜运送大量货物以大大减低成本。 现时在全球 236 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 144 个设有铁路运输 (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教廷在内),其中约 90 个国家提供客运铁路服务。 中国第一条铁路建于上海,由英国人兴建,后被清朝地方官员买回并拆毁。而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则是由李鸿章兴办的开滦公司煤矿所建 (五)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 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铁路运输介绍

讲课提纲: 一.铁路货物联运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交货方式与贸易术语: 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报关及监管方式 四,铁路和国境口岸站对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限制条件 五.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作业程序 一.铁路货物联运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背景: 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不太受气候影响、安全程度高、可有规律地定时准确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运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内陆国家、地区尤为重要。我国与多个国家陆地相连,铁路相通,这种已经存在一百多年的古老运输方式,使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有力促进了我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同时,铁路运输也是我国对港澳贸易和通过香港转运世界各地货物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国际上,通过有关国家铁路之间的协商,订立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或协议,使得相关国家铁路在货物运输组织上相互衔接,这种利用各国铁路衔接的直通运输为国际贸易货物的交流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而又安全的运输方式,称为“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国际铁路货物联运是涉及多个国家铁路运输的一种国际联合运输形式,由于货物在运送货物时要顾及各参加铁路的设备条件、运输组织方式和相关

的法规制度,从而也决定了该项业务的复杂性,特别是有关国际联运的规章条款既繁多又复杂,在办理国际联运时,其运输票据、货物、车辆及有关单证都必须符合国际铁路联运规定和有关国家的证策法规。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开始于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间的货物交流日益增多,国际货物运输业务面临业务范围扩大,遍布国内外广大地区,特别是运往国外的商品,要通过几个国家和地区,承运者将遇到海关检查和缴纳关税等许多复杂问题。当时欧洲具有发达并且相互连接的铁路网络,许多国家铁路当局多次协商联运公约和协议。19世纪后半期,欧洲国家之间开办了国际货物联运。1886年建立了国际铁路常设机构“国际铁路协会”。但在统一各国办理联运的运送条件上尚不够完备。随后,1890年,欧洲各国外交代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会议,制定了《国际铁路货物运送规则》,即“伯尔尼公约”。该公约经各国政府批准后,于1893年1月1日起实行,从此,国际铁路货物联运才有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铁路的规章,并正式开始了国际铁路货物联运。 后于1924年、1933年两次修改,1934年此公约在伯尔尼会议上又重新修订,改称为《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简称《国际货约》,于193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1951年我国和苏联在北京举行会议,签订了中苏铁路联运协定,决定自1951年4月1日起,开办中苏铁路联运。同年11月1日,在苏联代表的倡议下有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其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上海地铁8节编组列车的车辆排列可以为A-B-C-B-C-B-C-A 。 2、为了满足车辆运行需要,动车组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的牵引特性,即恒力矩特性、恒功率特性、自然特性。 3、受流装置按其受流方式可分为:杆型受流器、弓形受流器、侧面受流器、轨道式受流器、受电弓受流器。 4、按电动车组动能的转移方式,制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摩擦制动方式和动力制动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采用的动力制动方式主要有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常用的摩擦制动方式主要有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在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中还有电磁制动。 6、轮对轮缘的内侧距是影响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为1353 2mm。 7、车辆电气包括车辆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及控制电路。按其作用和功能可分为主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和电子与控制电路系统。 8、上海地铁的受电制式采用直流1500v 。 9、一般转向架支承车体的方式有心盘集中承载、旁承承载、心盘部分承载。 10、车体一般包括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 二、名词解释 1、车辆定距:车辆两相邻转向架中心之间的距离 2、二系悬挂装置:在车体与轮对之间设有两系弹簧减振装置,即在车体与构架间设摇枕弹 簧装置,在构架与轮对间设轴箱弹簧减振装置,两者相互串联,使车体的振动经历两次弹簧减振的衰减 3、再生制动:再生制动是把电动车组的动能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后,再使电能反馈回电网提供给别的列车使用。 4、一系悬挂装置:在车体与轮对之间,只设有一系弹簧减振装置,它可以设在车体与构架之间,也可以设在构架与轮对之间。

5、轻轨:是指车辆对轨道施加的荷载相对于城际铁路较轻,多为有轨电车系统发展而来的. 6、地铁:由于市中心的线路通常被铺设在地下隧道里,故称地下铁路 7、电阻制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加于电阻器中,使电阻器发热,即电能转变为热能。电阻器上的热能靠风扇强迫通风而散于大气中。 8、转向架轴距: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全轴距即最前轴到最后轴的距离 三、综合题 1、转向架有什么作用?有什么重要性?简述其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 答:主要作用:支撑车体;相对车体可自由回转,使较长的车辆能自由通过小半径曲线;悬浮和减振车体,提高运行品质;加速和制动车辆。 重要性: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轨迹是“不自由”的、受约束的,在特定的轨道中行驶;驱动车辆的电动机装在转向架上,直接驱动车轴,车轴和车轮紧配合成一体(轮对);特定的轨道不但承载而且提供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导向,司机室内没有方向盘之类的转弯装置;轮对的轴承盒弹性固定在转向架上;车厢则通过心盘和转向架连结,互相之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分类: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 主要组成部分:轮对、轮对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构架、牵引电机与齿轮传动装置、转向架支承车体装置、制动装置 2、简述上海地铁二系弹簧悬挂的组成及作用。 答:二系悬挂组成:空气弹簧、垂向液压减振器、横向液压减振器、抗侧滚扭杆和横向橡胶缓冲挡。 作用:在车体和构架之间装设有空气弹簧和层叠式橡胶弹簧组合而成的弹性元件,它起着传递载荷、减振和消音的作用。当空气弹簧失效时,层叠式橡胶弹簧还起着应急维持最低限度运行的要求。在车体和构架之间还装有垂向液压减振器,用来衰减垂向的振动。 3、车体轻量化有何方法?采用铝合金车体有何优缺点? 答:p159 4、三项交流电机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定子由什么部件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转差率不能为零? 答:p193-195 1、运行列车的折返方式可以分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2、闭塞就是保证在同一区间,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法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教案]铁路运输 法 20xx - 20XX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课程名称: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团队/教研组: 任课教师: 使用教材: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教案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宪法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纠纷教学重点了解宪法的一般常识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导入】什么是宪法 【新授】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任务就是要确立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三、规定和保障基本人权(一)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的权利人格尊

严不受侵犯住宅受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 的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其他权利 义务四、行使国家权利的国家机构体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 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讨论、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共修改了几次,最近一次修 改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作业】20XX年两会新规 【小结】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努力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课后反思】教案序号:01 编号:DLF Y-JL-JW-32课题名称民法通则授课班级高铁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标了解民法的一般常识教学 重点了解自然人、法人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授课类型理论课时间分配 【复习】我国宪法修订几次?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交通运输是城市基本职能和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运输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交通运输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在城市形成之后, 则要求交通技术水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地下铁道诞生以来的100 多年间, 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每一种轨道交通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各轨道交通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缺乏统一的标准, 因此, 对各种轨道交通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 不但概念不清楚, 而且叫法也不统一, 统计数据混乱, 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选择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带来严重的障碍。因此,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定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不但可以清晰地阐明各种轨道交通的特点, 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各种轨道交通的了解, 澄清对各种轨道交通的模糊认识,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经济建设世纪目标的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伴随更大的都市化,促进了城市的建立和发展,2000 年,城 市人口将达到4亿6千万。目前,约有40个城市归类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 万。由于城市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以及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更为频繁,城市交通需求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准时、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种运输量增加很快,非凡是市内客流量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长,加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公共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另外,由于城市内部建筑物密度大,非凡是老城区,各种建筑物、构造物比比皆是,城市里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旧城改建十分困难。因此,发展地下铁道及轻轨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轨道交通的形式与特点 一般地,特大城市非凡是首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都是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天进出市区的上班族和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员及各种流动人员数量十分庞大,为了输送如此数量的旅行人员,应该分地区、分区域、分路段,根据客流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环保等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轨道建筑物在城市内所处的空间位置、能够满足的运量大小、运行方式、轨道结构、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地下铁道、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交通、小型地铁以及轨道新交系统。 (1)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迅速增多。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春、大连、深圳、重庆、南京等10 个城市外,尚有杭州、沈阳、成都、哈尔滨、西安、厦门、苏州、青岛、东莞、宁波、佛山、石家庄、郑州、长沙、兰州等33 个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