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生化系12级生物工程武越118702012001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客家人”是一个响当当的民系,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民系,从16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跋山涉水而来。古村落,是至今散落在民间的瑰宝。客家古村落保护情况良好,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集大成,也是客家文化千百年来不断沉积的宝贝。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国文化中的万里长城。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的基因,是我们许多人儿时的家园。长大了,我们走出村落,把也许是人生最值得的记忆,留在村头古树的鸟巢里、嬉戏的池塘边、热闹的禾场上……有资料显示,中国村落消失速度惊人,2000年全国约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锐减到270万个,平均每年消失9万个村落。,在岁月的长河中,遗留下许多村落。该如何保护这些传统村落?

1、重视规划引导。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规划保护。近年来,随着各级古村落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在古村落(特别是文物保

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规划层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划定了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

2、加强环境整治。近年来,通过对村庄整治工程,古村落的古民居和生态景观得到了有效整治和保护,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保护了特色文化资源。

3、积极开发利用。传统村落保护必须走保护与利用并重、互动的道路。近年来,充分利用传统村落自身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山水风光,形成了不少亮点。一方面可以开发传承传统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参观瞻仰等。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文化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伴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在保护开发传统村落方面,传统村落面临着现实困境:传统村落消逝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古村的原生个性正在逐渐失去,连片上规模的古村落群和自然生态风貌依旧的古村落越来越少;古村落的综合发展环境不理想,许多古建筑和设施都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古村在传统与现实中寻找发展突破口的难度很大;古村落保护重视不够,各级的政策、资金、人力投入匮乏,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村落保护的正确理念尚未形成。从理论上说,对保护开发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大家似乎都很清楚。但从实际看,大部分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还知之甚少,除了为数不多的古建

筑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一定保护外,大多是“散落乡间无人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调研中,许多基层干部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古村保护是软任务,而且保护工作投入多、收效慢,在政府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有所取舍。同时,许多干部和村民在观念上偏面的把“破旧”视为“立新”,把城市形态当作现代形态。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往往随意性很强,甚至对于一些破坏古建筑的行为放任不管。

2、传统村落保护与农村住房理念变迁的矛盾尚难调和。居住理念的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缺乏相应规划引领与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对古村落的格局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古民居的居住环境确已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加上房屋新建用地审批紧张等原因,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许多古村落的古祠堂、古民居间,夹杂着为数不少的现代化建筑物,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古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或工作就学的需要,许多古村落的村民开始向村外搬迁,许多年轻一代举家搬到了城里或镇上,“空心村”渐多,许多古民居入住率不高,有的也只多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本身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长期空关加之遭受雨水、白蚁、黄蜂等侵蚀,自然损毁和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火灾、倒塌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3、法律政策与古村落保护的现实需求尚难配套。目前,虽已有全国性的《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正在研究制定中,但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存的古村落则还缺少专门的保护法。古村落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因为古村是一个依然活着的社区,《文物保护

法》难以适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实际。此外,在政策层面还存在一个产权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众多古民居历经数代传承,产权复杂,许多古民居的所有权既有农户、又有村集体,既有外来经营商、又有企事业单位,容易造成“谁都不管”的不利局面。而按照现行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政策,专项资金不能补贴私人产权的文物。在这种政策制约下,不少有重要价值且亟待修缮的古民居建筑,由于房主缺乏经济能力,又难以获得政府资金补助,而无法得到及时保护。

三、建议与措施

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不仅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意义上,也在于地域文化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上,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科学保护开发古村落、建设特色文化村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1、提高认识,强化意识。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农村的魅力与特色,是新晃历史文化在民间的丰厚积淀,也是今后城市发展珍贵的历史源泉。而且对于新晃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本着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2、深入调查,规划引领。一是深入开展以传统村落为重点的特色文化村调查。在了解和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传统村档案体系,并通过组织专家评估、鉴定,有针对性地制定传统村认定条件、分类标准以及保护开发方案等。二是科学确定传统文化村名录。按照尊重历史文化,

传承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全面分析村落发展类型、空间分布、人口规模、产业设施、人文积淀等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历史特征和地域个性鲜明,建筑格局和原生态风貌保存较为整体的古村落,作为培育建设特色文化村的对象。三是编制特色文化村建设规划。要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的要求编制特色文化村保护和开发规划,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划定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明确规划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和住房建设要求,制定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保护、村域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等。

3、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要安排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的专项经费,除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外,可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增加相应的项目经费,用于特色文化村的培育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宽保护资金渠道。在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员、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如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特色文化村保护;也可试点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通过村民将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赁或入股,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共同参与特色文化村的保护、经营和收益。三是重视人才培养。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级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对古民居和其他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业余研究的乡土人才,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与研究能力

博白:客家的乡愁(深度好文)

博白:客家的乡愁(深度好文) 客家人是迁徙族群,对于乡愁的敏感超越了汉民族的其他民系。这份乡愁历史悠久,它酝酿在从中原南迁的迢迢路上,寄托在自秦汉以降的不曾忘却的客家古语里。直至客家的先民来到南流江畔,将这份浓郁得无法化开的乡愁落地生根。 这便是博白在文化意义上的起源,较之博白县的行政建置还要久远。换言之,是先有了客家的魂,才凝聚了博白的根。因此,文化对于博白的意义非同一般,如果不是强而有力的文化纽带,又怎能让不停迁徙的客家儿女心系这方水土?山河故人博白文化的重量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祖训。和物质上的富足相比,客家人更看重血脉深处流淌的文化遗产。 客家人,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在海内外各行各业有成就者不计其数,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博白古称白州,地属古越,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进了这块蛮荒而神奇的土地,一块可停泊并得以休养生息的土地。以“客人”出现的客家人,如何在与当地土著不断的对峙、摩擦和交融中日益壮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客家围屋。

作为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的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位于沙河镇南流江西岸约300米处,是一座具有典型的“九厅十八井”风格的客家村落——广西首批传统村落礼安村。朝阳下的古村,绿树掩映,古朴中透着清新。 “礼安村的建造,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礼安村村支书朱伟介绍道。礼安村城墙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当时匪盗横行,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为了安全,村人商议筑城护村,并得到邻村群众协助,仅用两个余月即筑城竣工。为了便于防守,整座城还建了包括大城门在内的七座炮楼,上百个枪炮孔眼,可环视四面八方,能攻能守。“城墙建好后,成了四乡八邻的避难所,每天晚上,都有上百人住进围屋里,这也体现了客家人团结拼搏的精神以及聪慧才智。”随行的文化观察员、原博白县文化局局长陈伟东介绍道。在博白县,以家族建立起来的围屋建筑,保证了客家人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发展,历经数百年后,依然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有360多年历史的金圭塘王氏宗祠,我们可以清晰透过宗祠建筑构件上的窗棂、门楣等,感受着古香古色的艺术气息。此外,文昌阁、通津桥、环玉书院、太平坡水楼、岐山小学等古建筑,均充分体现了当时白州工匠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渗透着浓厚的艺术趣味。可以说,艺术风格的形成,

传统村落

骑行宜阳苏羊寨遗址开启传统村落探访之旅 2018年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天气晴好,我随万山湖骑友@缘来是你(王波)发起的团队骑行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宜阳县苏羊村。 早上6:40出门,7:00在北京路与队友会合即出发,高德地图显示单程66公里左右,实际全天骑行超过140公里,打破我个人的单日骑行最远纪录。随同的骑友共6人,除我王波及本人外,另外还有@天涯过客(王旭)、@jordan(张明珍),还有两位女士因事未骑完全程,中途返回。 这条骑行路线设计良好,虽然路途较长,但都是公路,坡度不大,适合夏季出行,一天下来,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状况。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去时从石陵往西拐,选择走乡县小路,没料到有一段正在修路施工,有的路基刚推出来,有的路面洒水湿滑,还有的根本不能骑,只能推着走,所以影响了速度,到三乡镇时已快12点了;二是进入洛河川后,S323省道两旁全是速生杨行道树,这个季节正在扬絮,加上路上车流较大,杨絮随风飘舞,迎面满是如雪似的絮花,直往眼耳口鼻内灌注,还好戴着面巾和眼镜,不影响视线,但那种被束缚、被突袭的感觉还是非常不舒服的;三是出发前车子前胎气压不高,加上乡间路况不好,被刺盯着了,造成慢撒气,在休息时才发现,还好王波和王旭带有工具,紧急补修才得以上路,但由于胶水失效,又在三乡镇进行二次修补,不然还真耽误事;四是景点与想象中有差距,原始村貌与家乡类似,这里除年代久远、相对集中之外,没有特别亮点。 关于苏羊寨的相关情况当时了解不多,回来后上网搜查,现整理如下,仅当记忆。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苏羊寨古村落遗址,位于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东距洛阳市区75公里,距宜阳县城43公里,西距洛宁县城15公里。这里有三大特色:苏羊遗址、苏羊古寨和苏羊竹马传统艺术表演,其中村南的苏羊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龙山时期的历史文化重要遗址,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古寨村落,俗称“苏羊寨”,以清末及民国间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是豫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苏羊竹马是该村保留着的中原地区传统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仅在春节期间演出,相传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201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苏羊遗址的开掘研究和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重视,苏羊古寨吸引了大批的旅行、摄影、写生、骑行等爱好者,助推了苏羊村的各项开发及保护工作。 苏羊寨,又名向阳寨,东面是七峪河,南边紧依熊耳山余脉花果山,北临洛河水,与三乡镇隔河相望,宜故公路(S319)绕村北侧而过,西边邻近洛宁县。苏羊古寨历史悠久,形成于元代以前,分为东寨、西寨。属防御外患而建,故选址独特。这里东、西、北三面居高临下,三面环沟,只有南面一少部分和苏羊塬上相连,四面均有寨墙,寨墙内有深达十多米的壕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的气温、湿度、土质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土地肥美,气候温和,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给早期的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河洛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缔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创造着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 据现场观察,苏羊遗址东西宽约8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文化土层堆积达6米。发掘出来的文物较多,陶器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苏羊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洛阳考古队仍在这里探测研究。 据村史研究人员介绍,原始社会晚期(约一万年以前),“河洛人”先是使用弓箭狩猎、到塬上放牧、到洛河捕鱼,后用洛河中的青石砺磨成石斧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摘要:城镇化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倡导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城镇化能够有效解决部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生态人文景观被破坏等,传统村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本文就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联系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规划引领分类保护、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规范化管理监督等策略来有效保护规划传统村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珍贵的历史产物,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社会民众缺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再加上缺乏有序规划,导致传统村落原有风貌与传统村落文化一定程度受到破坏[1]。城镇化与保护传统村落并不相悖,城镇化的建设也不意味着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的消失,两者应实现相辅相成的关系,故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进行反思,研究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通过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解决农业、农村、村民问题的同时,也能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传统村落的生存、生活与生产。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迁徙导致传统村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与发展必然受到冲击,并且村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都缺乏管理与修补,从而导致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受到影响[2]。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也会对传统村落的原有格局带来冲击,甚至会导致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传统村落的消失意味着人文与生态环境被破坏,地域特色文化也逐渐消失,一定程度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尽管城镇化建设会影响到传统村落,但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文化内涵,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规划传统村落,比如针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古村镇,针对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旅游村镇,一方面能够保护村落,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2.1缺乏文化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国家越发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并发布与实施相关政策,促进部分具有丰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村落得到保护,但从整体而言,还有不少传统村落因认知不足、规划无序等因素面临着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发表时间:2017-12-25T15:52:35.75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0月作者:周长娟董飞范梦琦[导读]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358摘要: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以及对既有的保护机制的反思,,进 而提出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完善传统村落价值认定评估体系,健全保护与监管机制,实行精准保护与分类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价值评估;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和文明大国,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的根植所在,对其保护体现了一个具有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的东方文化大国对其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是消亡的严峻形势。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 9%提高到 2015年的 56. 1% 的同时,村庄的数量平均每年以接近3000 个的数量递减,大批传统村落正在或面临消亡。 国内学术界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逐渐重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活力的若干意见》下发。同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对传统村落的调查工作,并进行专家审定工作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 基于以上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既有的理论研究,进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对策探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一)概况 从传统村落的现实处境来看,传统村落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进入21世纪(2000年)时,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而到了2010年,仅仅十年的时间,总数锐减为271万个。这样的消失速度和数量,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来说是惊人的。 近年来,由于专家学者的不断呼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共申报了11567个传统村落信息,但政府对这些上报的村落在政策上如何处理尚无具体方案。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既包括外在数量的减少,也表现在其内在文化传统的消散。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仍然处在自然变迁中,实践中尚未出现实际可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方式与政策仍较为粗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二)传统村落损毁现象严重截止到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而且还在逐步较少。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仍难逃被破坏甚至是消失的命运。 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是指由于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传统村落建筑的损毁,这属于传统村落损毁的不可控因素。更为严重的则是社会性损毁,相对于自然性损毁来说,社会性损毁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包括两个方面: 1.外在传统村落数量的减少 城镇化建设和自然村落的合并使得村落数量和面积减少。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的城镇建设面积仅有1.22万平方千米,而到了2010年,已经增长到了4.05万平方千米,面积扩张了约4倍。大致上,这些新增的城镇面积几乎就是消失的传统村落面积。另一方面,为了推进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同时节省管理成本,村落的合并成为主要的方式。几个较小的自然村落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几个较小的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行政村。这导致自然村落数量减少,许多村落呈现“空心化”的状况。 2.村落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传统村落失去了农耕后续力量,这对传统村落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原住民迫于生计迁出的问题,迁出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原有的生活样态却无法保持,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壳”化甚至是消失。如何保持传统村落居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成为传统村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三)传统村落文化流失 如果说村落的损毁是不可控客观因素,那么保护不当而导致传统村落文化流失则是重要的主观原因。这种保护不当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实施,都缺乏科学的判断,搞大拆大建,一昧地追求现代化,将古建筑拆除,全部建成钢筋水泥的多层楼房,失掉了乡村特有的韵味。另一方面则是盲目的仿古,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实则是违规开发村落,将村落原住民全部迁出,不顾南北地域差异,建起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将村落一律打造成江南白墙黛瓦的花园庭院,变成“千村一面”旅游景点。 这是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中极易采取的建设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搞旅游开发、观光采摘等就是在留住乡愁,殊不知正是这种方式,破坏了村落原有的文化积淀和特色。 传统村落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家风传承、家族荣誉等人文精神最基本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村落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被打破,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悉数散尽。如果说建筑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那么,文化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保护生命也要留住灵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留住美丽乡愁。 三、传统村落保护对策探究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 试行

附件3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等有关规定,制定《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维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村落风貌保护的关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一)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二)分析村落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与产业特色; (三)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 (四)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内容,规划发展项目; (五)制订保护和发展管理规定; (六)提出传统资源保护、村落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

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村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规划成果的整体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基本内容包括: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村落特色格局和风貌保护要求; (四)特色街区、特色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规划期限应符合所处镇、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原则上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鉴于村庄规划的实际操作情况,可进行调整)。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文献资料、保护发展基础资料等方面。 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历史、视觉、文化、产业关联的区域。 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执行。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

附件3 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等有关规定,制定《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维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村落风貌保护的关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一)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二)分析村落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与产业特色; (三)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围; (四)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容,规划发展项目; (五)制订保护和发展管理规定; (六)提出传统资源保护、村落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

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村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规划成果的整体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容和深度。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基本容包括: (一)保护原则、保护容和保护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村落特色格局和风貌保护要求; (四)特色街区、特色村的核心保护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规划期限应符合所处镇、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原则上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鉴于村庄规划的实际操作情况,可进行调整)。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具体调查容包括: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文献资料、保护发展基础资料等方面。 调查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历史、视觉、文化、产业关联的区域。 调查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执行。 有一定历史文化的村落,还应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主要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审议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度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传统风貌和格局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予以保护的村落。原则上为村落户数不少于30 户、相对独立的自然村。 第三条(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保护优先、规划先行、有序修复、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实施方案和相应项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订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村规民约;指导在传统村落内适度有序地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地方责任)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二)依法组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居)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报告; (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风貌建筑的构件,并及时交乡(镇)人民政府保管,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五)协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六)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六条(部门责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负责建立传统村落及其各类保护对象的档案,制作并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识标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房屋、文化(文物)、财政、国土资

河南省传统村落规划保护与发展模式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814606.html, 河南省传统村落规划保护与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沙晨迪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如今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深入,更好地进行传统村落规划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河南省内也存有大量带有当地文化特色且与山势地貌结合的十分珍贵的传统村落。文章通过对古村落保护的案例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河南省传统村落的实际特点,从环境规划、绿色有机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寻求出有力的保护途径和转型方式。为杜绝一些由于认识不足而造成的看似保护实则破坏的传统村落环境改造,提供借鉴希望对今后河南省传统村落具体保护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河南省;传统村落;规划;保护;发展模式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内不仅古都密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也有许多富有中原特点的传统村落如明珠般散落其中,迄今河南省已有9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地域风俗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由于无法正确认识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传承数千年中原农耕文明的村落正在加速衰落、消失,然而不应该让这些传统村落所拥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湮没在发展进程中。我们从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物质文化遗产等理论学说出发,将“有机理念”“绿色设计”“低碳设计”等理念运用其中,根据原有村落的不同特点进行创新性保护,让这些古村落的物质文化精神被世人所熟知运用,并代代相传。 一、河南省传统村落的基本特点及发展现状 (一)河南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地域性特点 源于中原地区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传统村落及当地民居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各自呈现独特的地域特点。有些地区犹如皖南民居般山清水秀、细致静雅,有些又如黄土高原地区地坑窑洞般粗犷雄浑的气势。河南传统村落根据具体地貌和方位分布特点可以将其具有典型特征的乡土建筑类型区划分:即豫北山地地区、豫西塬上地区、豫南山地地区、豫中及豫东平原地区、豫东南及豫西南盆地地区。 在豫北山地地区坐落着以林县高家台村为代表的石板房聚落,主要集中分布在新乡、安阳、焦作、济源等地区。受太行山、王屋山及中部丘陵的影响,地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豫北山地聚落选址多遵循生态法则,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及自然环境,石板房民居也成为这个地区较为独特的民居形式。在豫西塬上地区分布着窑洞型聚落,主要集中在河南境内,以三门峡市、洛阳市、巩义市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根据豫西黄土高原的多种地貌特征,高原在沿河谷、沿沟壑的地区的沟皇地区和河沟台地许多窑洞村落聚集其中,形成最佳的生态聚落环境。豫南山地地区有大量类徽派村落位于大别山北麓,多为山地、丘陵地形,主要包括信阳市新县、光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传统村落甚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农村的凋敝没落是一个普遍趋势,由于生产技术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城市化、工业化集聚吸收加速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之交通、通讯、物流发展,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生产生活的内容和需求更加复杂化;而且乡土建筑等在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势必逐渐老化和减弱,实用功能层面的淘汰在所难免;由此导致农村人口萎缩、传统的农渔林业和工艺产业日趋衰落、城乡发展失衡、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开始动摇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村落中包含着历史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传统价值和记忆秩序,如果简单地以新代旧、寻求物质利益和功能的满足,消解的将是历史形成的文化主体性、认同感、凝聚力和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动力。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2015年6月,与冯骥才、乌丙安在后沟村调研 由于漫长的农耕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上形成的村落文化具有丰富性,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象,内部交织的是制度、礼俗、农业生产以及乡土社会里人才不脱离草根、精英力量始终参与乡土建设等内在机制,在转型过程中,其实很难孤立地保留建筑遗迹等物质外壳,必须深入文化的血脉肌理,考虑其根本性的生成和发展。特别是结合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拥有独特历史文化禀赋的传统村落,是以文化驱动经济生产,还是用经济市场来肢解文化?是实行相对静态的遗产保护,还是开展动态的乡村与社区营造?是自上而下的、外力干预为主的消极保护,还是多方参与、村民为主的主动保护?就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对象、机制和目标。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参考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再造魅力故乡”实践,以及台湾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社区营造”实践可以看到,初衷都在于拯救社会转型冲击过程中凋敝的乡村,出发点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开展的是具有主动性的“营造”、“再造”,主体是地方居民。如日本“再造魅力故乡”运动提出,“以独到的眼光来发掘地方的资源,以积极的思考方式来重新评估地方发展方向;即使受到一些限制,也能换一个方向来进行,而得到非常好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再是仅仅以不满来面对现状,而能平实地匀勒出今后将要如何前进的情景。因为这样,我们就能使都市的魅力重新散发出光辉,使人们和工作机会又再度回流到地方上来。”台湾“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提出,“其目的不是只在于营造一些实质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对于社区事物的参与意识,和提升社区居民在生活情境的美学层次。社区总体营造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在造人,也只有透过文化的手段,重新营造一个社区社会和社会人,以实质环境的改善作为短期目标的社区总体营造才有可能成功”,实际也是“整合运用地方固有的特色资源,以振兴地区产业发展及生活品质,朝向突显出该地存在与价值的定位前进。”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台湾“彩虹眷村”一景 从根本上说,我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回归文化,着眼社会发展,即更加重视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变静态保护为动态营造,并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要延续和发展下去,必然要与当代社会对接发展经济和生产,因而发挥其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具有文化创意内涵的产业,具有契合度和可行性,关键在于,是充分认识文化的独特价值、尊重文化的生态和内涵,以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来增加产业附加值,还是以短期的市场收益、逐利需求来开发、肢解、改造原本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涉及深层次的认同、发展的监督机制、以及主动营造和发展的共识。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文化缺少认同和尊重,甚至将农村、乡土作为鄙夷嘲谑的对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前言 赣州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的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的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赣州的。由于赣州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的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的封闭性,使这里的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的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的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性,这就是赣州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 在赣州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的白鹭村古村落,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人的古老习俗。以白鹭村古村落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的赣州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赣州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的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的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的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白鹭村古村落西距赣州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赣州平原和龙泉山脉的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 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赣州东郊的客家重镇白鹭村古村落政府委托我们编制赣州市白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列方案实施后,白鹭村古村落的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要求精简版20130912综述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20130912]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促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制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应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改善村落人居环境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应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农村实际、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要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当地政府部门、专家和村民的意见,以保障规划的可实施性。 三、村落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形

态资源(以下称传统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基础。 (一)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 (二)调查内容 1.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反映村落选址特征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构成村落自然景观特征的植被等。 2.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村落现状整体轮廓;主要街巷河道的分布、形态与主要节点;公共空间的功能、位置、形态;村落各主要特征天际线等。 3.传统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遗迹等的位置、规模、保存状况、使用现状等。 4.历史环境要素: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等的位置、规模、功能、保存现状等。 5.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较鲜明地域或民族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活动场所、线路、相关实物资料;相关传承人、手工艺者等。 6.村落社会环境:村落人口、经济状况等基本信息,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问题;村民保护发展意愿与

【完整版】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前言 赣州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白勺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白勺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赣州白勺。由于赣州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白勺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白勺封闭性,.使这里白勺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白勺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白勺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白勺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白勺文化特性,.这就是赣州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 在赣州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白勺白鹭村古村落,.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白勺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人白勺古老习俗。以白鹭村古村落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白勺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白勺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白勺赣州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赣州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白勺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白勺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白勺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白勺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白勺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白勺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白鹭村古村落西距赣州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赣州平原和龙泉山脉白勺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白勺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 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赣州东郊白勺客家重镇白鹭村古村落政府委托我们编制赣州市白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列方案实施后,.白鹭村古村落白勺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白勺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白勺客家乡亲相聚美丽白勺“天府之国”,.共话亲情友情,.共谋合作发展,.此次“世客会”白勺主会场就设在位于赣州以东白勺“西部客家第一镇”白鹭村古村落。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白勺召开,.产生了良好白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客商在赣州白勺投资就上100亿元,.不仅为白鹭村古村落经济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资本市场,.而且也对整个赣州省、赣州市经济产业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辐射效应。白鹭村古村落白勺崛起,.使其成为了赣州省、赣州市与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界联系白勺一座桥梁。“世界白勺白鹭村,.永远白勺客家”,.白鹭村古村落真正成为了世界客家人心中永远白勺精神栖息地,.成为了世界白勺古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读书笔记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 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 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 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 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 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 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 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评标公示招投标书范本

禹州市浅井镇浅井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二次) 评标结果公示 一、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禹州市浅井镇浅井村 2、招标控制价:.元(含规费、税金、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3、工程编号:JSGC-FJ-- 4、质量要求:合格 5、计划工期:日历天 6、评标办法:综合计分法 7、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二)招标过程 本工程招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按照法定公开招标程序和要求,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河南省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许昌市)上公开发布招标信息,于投标截止时间递交投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的投标单位有家。 (三)项目开标数据表

二、开标记录 三、评标标准、评标办法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详见招标文件 四、评审情况 清标

(二)初步评审 五、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将经评审的投标人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如下: 第一中标候选人:河南朱氏古建园林彩绘有限公司 第二中标候选人:河南华磊古建集团有限公司 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详细评审得分

七、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情况与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一)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

第一中标候选人:河南朱氏古建园林彩绘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元 大写:壹佰贰拾伍万零叁佰陆拾玖元捌角捌分 工期: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 项目负责人:杨星星证书名称:培训证HNWB 投标文件中填报的项目负责人业绩名称:无 投标文件中填报的单位项目业绩名称: 、南阳知府衙门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浚县黎阳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施工 、淅川县地面文物搬迁复建工程后续配套设施施工 第二中标候选人:河南华磊古建集团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 元 大写:壹佰贰拾玖万零壹佰捌拾玖元柒角伍分 工期: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 项目负责人:苌尧峰证书名称:()岗训证字号 投标文件中填报的项目负责人业绩名称:无 投标文件中填报的单位项目业绩名称:无 (二)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略) 八、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经澄清,企业不再提供无行贿犯罪告知函。 九、公示期:年月日—年月日

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计划方案

某某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要求,为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先进文化建设,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立足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我市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为全市悠久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制定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负主要责任,负责传统标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配合做好监督管理。

突出重点,分布实施。重点做好现状受到破坏或严重威胁、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按照规划安排,分年度逐步实施。 齐抓共管,形成全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除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外,传统村落所在地政府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依据保护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时完成规划确定的保护任务。 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全市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同,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积极倡导公共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力推进保护。 三、总体目标 通过3年左右时间,着力提高全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确保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和险情普遍得以控制,村落环境逐步改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