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原理第六章答案

钢结构原理第六章答案
钢结构原理第六章答案

钢结构原理第六章答案

6.1一平台的梁格布置如图6.49所示,铺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焊于次梁上。设平台恒荷载的标准值(不包括梁自重)为2.0kN /㎡。活荷载的标准值为20kN/㎡。试选择次梁截面,钢材为Q345钢。

图6.49 习题6.1图

解:由于铺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且焊于次梁上,故不必计算该次梁的整体稳定。

(一)、 考虑次梁采用H 型钢,假设梁自重为0.5kN/m ,则次梁承受线荷载标准值为:

q k =(2.0×3+0.5)+20×3=6.5+60=66.5 kN/m=66.5N/mm

荷载设计值为(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同时考虑到平台活荷载大于4.0 kN/㎡,故恒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

q =1.2×(2.0×3+0.5)+1.3×(20×3)=85.8 KN/m

假设次梁简支于主梁上,则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x M =

812ql =8

1

×85.8×26=386.1m KN ?

在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

q k =(2.0×3+0.667)+20×3=6.667+60=66.667 kN/m=66.7N/mm

[]250

13191

10290001006.260007.66384538454533=<=?????==l EI l q l T x k T

νν 在可变荷载标准值作用下:

[]

300

1

3541667.663203191=<=??=l l Q Q

νν 满足要求。 (二)、 若考虑次梁采用普通工字钢,同样假设梁自重为0.5kN/m ,则次梁承受线荷载标准值为:

q k =(2.0×3+0.5)+20×3=6.5+60=66.5 kN/m=66.5N/mm

荷载设计值为(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同时考虑到平台活荷载大于4.0 kN/㎡,故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q =1.2×(2.0×3+0.5)+1.3×(20×3)=85.8 kN/m

假设次梁简支于主梁上,则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m kN ql M x ?=??==1.38668.858

1

8122

截面选择

根据抗弯强度选择截面,需要的截面模量为:

nx W =f M x X γ=310

05.1101.3866

??=3101186?3mm =31186cm

选用I45a 普通工字钢,其几何特征为:x I =432241cm ,x W =31433cm ,自重:80.4 kg/m=0.804 kN/m ,大于假设梁自重。 1、 截面验算:

a) 抗弯强度:考虑梁自重后的荷载为

q =1.2×(2.0×3+0.804)+1.3×(20×3)=86.2 kN/m

m kN ql M x ?=??==9.38762.868

1

8122

2

23

6/310/8.25710

143305.1109.387mm N f mm N W M nx x x =<=???==γσ b) 抗剪强度:由于型钢梁腹板较厚,一般不必验算抗剪强度; c) 局部承压强度:若将次梁连接于主梁加劲肋上,也不必验算次梁支座处的局部承压强度;

d) 局部稳定:型钢梁翼缘和腹板厚度较大,不必验算; e) 验算挠度:

在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

q k =(2.0x3+0.804)+20x3=6.804+60=66.804 KN/m=66.804N/mm

[]25013531

10322411006.26000804.66384538454533=<=?????==l EI l q l T x k T νν

在可变荷载标准值作用下:

[]

300

1

3911804.663203531=<=??=l l Q Q

νν (选用普通工字钢比选用H 型钢重20.5%)

6.2 选择一悬挂电动葫芦的简支轨道梁的截面。跨度为6m ;电动葫芦的自重为6kN ,起重能力为30kN (均为标准值)。钢材用Q235-B 钢。

注:悬吊重和葫芦自重可以作为集中荷载考虑。另外,考虑葫芦轮子对轨道梁下翼缘的磨损,梁截面模量和惯性矩应乘以折减系数0.9。 解:假设梁自重为0.6kN/m ,该梁承受的荷载标准值为:

集中力:Q k =6+30=36 kN

均布荷载:q k = 0.6 kN/m 荷载设计值为:

集中力:Q =1.2x6+1.4x30=49.2 kN 均布荷载: q =1.2 x 0.6=0.72 kN/m

当集中荷载在跨中时为荷载的最不利位置(见上图),此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M X =41

Q l +8

1q l 2= 77.04kN ·m

1) 、截面选择

根据整体稳定选择梁截面,考虑采用普通工字钢,假定需要的截面在

I22~I40之间,查附表3.2,可得: 6.007.1>=b ?,用b

?'代替b ?, 806.007

.1282

.007.1282

.007.1=-

=-='b

b

?? 则需要的截面模量为(考虑葫芦轮子对轨道梁下翼缘的磨损系数0.9):

f

W b x '

x

9.0M ??= = 215806.09.01077.046??? =493969.63

mm =4943cm 选择普通工字钢I28a 。其截面参数如下:

I x =71154cm ,W x =5083cm ,自重为43.5kg/m=0.435kN/m 。 2) 、截面验算

a) 抗弯强度:跨中截面无孔眼削弱,不必验算; b) 抗剪强度:由于型钢梁腹板较厚,一般也不必验算;

c) 局部稳定:型钢梁翼缘和腹板厚度较大,不必验算;

d) 整体稳定验算:所选截面W x 大于需要值4943cm ,且其自重小于假设梁自重,故整体稳定已满足要求。 e) 挠度验算

400

1115110711520600038460006.051071152060004860003600038454834232<=?????+????=+=x k x k T EI l q EI l Q l v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6.3图6.50(a )所示的简支梁,其截面为不对称工字形[图6.50(b )],材料为Q235-B 钢;梁的中点和两端均有侧向支承;在集中荷载(未包括梁自重)F =160kN (设计值)的作用下,梁能否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图6.50 习题6.3图

解:梁的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 1与其宽度b 1之比为:20300600011==b l

>y

f 235

16=16,故需要验算梁的整体稳定。

由附表3.1(b )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确定焊接工字形截

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系数b ?:

y b y x y b b f h t W Ah 2354.414320212???

?????+???? ??+?=ηλλβ? 由于跨度中点有一个侧向支承点,且作用有集中荷载,故75.1=b β,

21040010100880010300mm A =?+?+?=, h=820mm,

7311025.230010121?=??=

I , 5321033.81001012

1

?=??=I , 964.01033.81025.21025.25

77

211=?+??=+=I I I b α,

()()742.01964.028.0128.0=-??=-=b b αη

mm y 9.487104005074000

10100880010300510100410880081510300==?+?+???+??+??=

,

3

232

3101001211.32710300103001214009.47788008008121??+??+??+-??+??=)(x I 29.48210100??+

481034.9mm ?=

333880012

1

1001012130010121??+??+??=

y I 471034.2mm ?=

mm A I i y y 4.4710400

1034.27

=?=

=

, 6.1264.4760001==

=y y i l λ 368

11091.19

.4871034.9mm y I W x x ?=?==

y

b y x y b b f h t W Ah 2354.414320212????????+???? ??+?=ηλλβ? 235235742.08204.4106.12611091.1820104006.126432075.126

2????

?????+??? ??

??+?????= 6.0795.3802.1106.2>=?=

996.0795

.3282

.007.1282

.007.1=-

=-='b

b

??, 焊接工字形梁的自重设计值:

m kN g /98.01000

10

785010104002.16=?

???=-, 梁跨中最大弯矩为:

m kN M x /64.4971298.08

1

12160412=??+??=

验算整体稳定:

226

6

/215/6.2611091.1996.01064.497mm N f mm N W M x b

x =>=???='?, 故该梁的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6.4 设计习题6.1的中间主梁(焊接组合梁),包括选择截面,计算翼缘焊缝,确定腹板加劲肋的间距。钢材为Q345钢,E50型焊条(手工焊)。 解:根据经验假设此梁自重标准值为5kN/m ,设计值为1.2x5 = 6kN/m ;

考虑6.1题中次梁截面选择HN446×199×8×12,可得由次梁传递给主梁的荷载为:

kN F k 2.40067.66=?=,

()()kN F 0.51660.866]3203.1667.030.22.1[=?=???++??= 支座处最大剪力为:kN gl F V 0.13441862

10.5165.22125

max =??+?=+= 跨中最大弯矩: M X = 1344x9 – 516x (6+3)–1/2x6x92=7209kN ·M ;

采用焊接组合梁,估计翼缘板厚度 ,16mm t f > 故钢材强度设计值取f=295N/mm 2。 (1)试选截面

按刚度条件,梁最小高度为

mm V l f h T 15851800040010

34.1295][1034.1626min

=???=??=; 梁的经济高度:36

23274295

05.1102097cm f M W x x =??==α mm W h x s 2.7691)1027423(224.034.0=??==

取梁的腹板高度:mm h h w 18000== ; 按抗剪强度求腹板厚度:

0.5180

180********.12.13

max =???=≥v w w f h V t mm

按经验公式求腹板厚度:

mm h t w w 1.125

.31800

5

.3==

=

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取腹板厚度=w t 10mm ; 每个翼缘所需截面积:

2399306

180010180010232746mm h t h W A w w w x f =?-?=-=;

翼缘宽度:

==

3

~5h

h b f 1800/5~1800/3 = 360 ~ 600mm 取b f = 450mm ; 翼缘厚度:

mm b A t f

f f 1.22450

9930

==

=

取=f t 25mm ;

翼缘板外伸宽度与厚度之比:

7.10/235138.825

2201=<==y f t b ,满足局部稳定要求; 此组合梁跨度并不是很大,为施工方便,不沿梁长度改变截面。 (2)强度验算

梁的截面几何常数(如图1):

()

4332359594180441854512

1

cm I x =?-?=

325509/2cm h I W x x == ,A =405 cm 2

314316*********.91225450cm S =??+??=

梁自重:g k = 3.2kN/m ,考虑腹板加劲肋等增加 的重量,原假设梁自重5kN/m 稍大。 验算抗弯强度:

2

23

6/295/1.26910

2550905.1102097mm N f mm N W M nx x x =<=???==γσ 验算抗剪强度:

2

234

3max /180/5.81101431610

102359594103441mm N f mm N t I S V v w x =<=?????==τ 主梁的支承处以及支承次梁处均配置支承加劲肋,不必验算局部承压强度。

(3)梁整体稳定验算

次梁可以视为主梁受压翼缘的侧向支承,主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与宽度之比2.13345/235167.6450/3000/11=<==b l ,故不需验算主梁的整体稳定性。 (4)刚度验算

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时:

R k =5/2 F k +1/2x5x18=2.5x400.2+5x9=1045.5kN

()m

kN M k ?=??-+?-?=2.5605952

1

36

2.40095.10452

400

1

][48211023595942060001018000102.05651046=

<=?????=≈L V EI L M L V T X K T ; 可变荷载标准值作用时:

R k 可变=2.5x (20x3)x 6=900 kN M k 可变=900x9-360x(6+3)=4860 kN ·m

64

[]4860101800011

1010206000235959410556500

T K T X V M L V L EI L ??≈==<=??? ; 故刚度满足要求。

(5)翼缘和腹板的连接焊缝计算 翼缘和腹板之间采用角焊缝连接,

mm f I VS h w f x f 1.2200

1023595944.15.912254501034414.14

31=???????=≥ , 取mm t mm h f 5.7255.15.18max ==>= (6)主梁加劲肋设计

①各板段的强度验算

该梁腹板宜考虑屈曲后强度,应在支座处和每个次梁处(即固定集中荷载处)设置支承加劲肋。另外,梁端部采用如图2所示的构造,并在距支座1a 处增设横向加劲肋,使1a = 850,因1a /0h < 1 ,

8.0)

/(34.5441/2

100≈+=

a h t h w

s λ 故,,v cr f =τ使板段1I 范围内(如图2)不会屈

曲,支座加劲肋就不会受到水平力H t 的作用。 对板段I:

左侧截面剪力:V 1=1344.0-6x0.85 =1338.9kN 相应弯矩:M 1=1344.0x0.85-6x0.852/2=1140.2kN ·m

因为M 1=1140.2kN ·m< M f = 450x25x1825x295 = 6056.7 kN ·m 故用V 1≤V u 验算,1a =2150mm ,1a /0h > 1 ,

2.154.1)

/(434.541/2

100>=+=

a h t h w

s λ,

V u =2.1/s v w w f t h λ=1800x10x180/1.541.2=1930kN>V 1=1338.9kN (通过)

对板段Ⅲ:验算右侧截面,(1a =3000mm ):

2.169.1)

/(434.541/2

100>=+=

a h t h w

s λ

V u =2.1/s v w w f t h λ=1800x10x180/1.691.2=1731.0kN, V 3=1344.0-516.0x2-6x18/2=258.0kN<0.5V u =865.5kN

故用M 3= M max ≤M eu 验算

235

345

15310/1800235

153

/0=

=y w

b f t

h λ =1.43>1.25

b

b

λλρ/2.01-=

=(1-0.2/1.43)/1.43 = 0.6

938.0102359594210

900)6.01(12)1(14

33=????--=--=x w c e I t h ρα

()

通过m kN M m kN f W M x e x eu ?=>?=????==0.72095.7411295

1025509938.005.133αγ

对板段Ⅱ一般可不验算,若验算,应分别计算其左右截面强度。 ②加劲肋设计 宽度:1004030

=+≥h b s mm ,用s b =120mm ; 厚度:mm b t s

s 0.815/12015

==≥

,取s t =10mm; (a )中部承受次梁支座反力的支承加劲肋的截面验算:

由上可知:69.1=s λ; 2

22/3.6969.1/1801.1/1.1mm N f s v cr =?==λτ ;

故该加劲肋所承受的轴心力:

s u cr w w N V h t F τ=-+

=1731.0x103-69.3x1800x10+516.0x103 =999.6kN A s =2x130x10+240x10 = 5000mm 2 ; I z =1/12x10x2503 =1302x104 mm 4 ;

mm A I i s z z 0.51/== ,1.29345

235

511800235

=?=

y z

f λ, 查表得:z ?=0.9387;

验算在腹板平面外稳定:223

/310/2135000

9387.0106.999mm N F mm N A N s z s =<=??=?

靠近支座加劲肋的中间横向加劲肋仍用-120x10,不必验算; (b )支座加劲肋的验算:

已知R=1344.0kN ,另外还应加上边部次梁直接传给主梁的支反力

F/2=258.0kN ;

采用2 -180x16板,A s =2x180x16+200x10=7760 mm 2;

I z =1/12x16x3703 =6753.7x104 mm 4 , mm A I i s z z 3.93/== ; 4.23345

235

3.931800235

=?=

y z

f λ, 查表得:z ?=0.9588; 验算在腹板平面外稳定:

223/310/3.2157760

9588.010)2581344(mm N f mm N A N s z s =<=??+='? 验算端部承压:

223

/400/6.35716

)40180(210)2580.1344(mm N f mm N ce ce

=<=?-??+=σ ; 计算与腹板的连接焊缝:

7.1200

)6021800(7.0410)2580.1344(3

=??-???+≥f h mm

用8 mm>1.5mm t 6165.1==。

6.5 根据习题6.1和习题6.4所给定条件和所选定的主、次梁截面,设计次梁与主梁连接(用等高的平接),并按1:10比例尺绘制连接构造图。 解:连接计算:

次梁两端剪力:

()[]kN V 2582/63203.1667.030.22.1=???++??=

选取20M ,8.8级的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则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kN f d n N b v v

b v 5.78250204

14

22=???

=?=π

π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孔壁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为:

kN f t d N b c b c 4.94590820=??=??=∑

则该连接所需螺栓个数

{}

)(3.310

5.7810258,33min

个=??==b

c

b v N N V

n 故选用204M 的8.8级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其连接构造图见下页附图。

17

18

钢结构基本原理全面详细总结!

钢结构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一.填空题 1、影响结构疲劳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构造状态、循环荷载和循环次数。 2、钢材的机械性能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Z向收缩率和冲击韧性。 3、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对梁的整体稳定有影响,相对于荷载作用于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拉翼缘,当荷载作用于梁的受压翼缘时,其梁的整体稳定性将降低。 4、某工字形组合截面简支梁,若腹板的高厚比为100,应设置横向加劲肋,若腹板高厚比为210,应设置纵向加劲肋。 5.钢材中含有C、P、N、S、O、Cu、Si、Mn、V等元素,其中 N、O 为有害的杂质元素。 6、在轴心受压构件中,确定箱形截面板件满足局部稳定的宽(高)厚比限值的原则是构件应力达到屈服前其板件不发生局部屈曲(或局部屈曲临界应力不 低于屈服应力,或不先于屈服),确定工字形截面确定板件宽(高)厚比限 值的原则是构件整体屈曲前其板件不发生局部屈曲(或局部屈曲临界应力不 低于整体屈曲临界应力或等稳定或不先于整体失稳)。 7.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 9.钢材五项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角焊缝的最小计算长度不得小于和 单个普通螺栓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式中表示侧面角焊缝连接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

33.钢材在250oC度附近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现象,称之为蓝脆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 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y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Q235的fu/fy≈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y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p=(0.7~0.8)fy),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小(εy≈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阶段离线作业答案.doc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阶段离线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 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与残余应力、初弯曲和初偏心、长细比有关。 3.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受压翼缘和增加侧向支承点。 4.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荷载类型、荷载作用点位置、梁的截面形 式、侧向支承点的位置和距离、梁。 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限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 局部稳定则常采用设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 二、问答题: 1.轴心压杆有哪些屈曲形式 答:受轴心压力作用的直杆或柱,当压力达到临界值时,会发生有直线平衡状态转变为弯曲平衡状态变形分枝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压杆屈曲或整体稳定,发生变形分枝的失稳问题称为第一类稳定问题。由于压杆截面形式和杆端支承条件不同,在轴心压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屈曲变形有三种形式,即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2.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哪些初始缺陷的影响 答: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初弯曲和初偏心的影响、杆端约束的影响。 3.在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对虚轴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一旦绕虚轴失稳,截面上的横向剪力必须通过缀材来传递。但因缀材本身比较柔细,传递剪力时所产生的变形较大,从而使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变形,并降低稳定临界力。所以在计算整体稳定时,对虚轴要采用换算长细比(通过加大 长细比的方法来考虑缀材变形对降低稳定临界力的影响)。 4.什么叫钢梁丧失整体稳定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钢梁整体稳定的 有效措施是什么

钢结构基本原理思考题简答题答案

钢结构基本原理简答题思考题答案 2、钢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①强度高、重量轻;②材质均匀、可靠性高;③塑性、韧性好;④工业化程度高;⑤安装方便、 施工期短;⑥密闭性好、耐火性差;⑦耐腐蚀性差。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 6、什么是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机械性能)通常是指钢厂生产供应的钢材在标准条件(205℃)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静力、动力强度和塑性、韧性等)。 7、为什么钢材的单向均匀拉伸试验是钢材机械性能的常用试验方法? 钢材的单向均匀拉伸比压缩、剪切等试验简单易行,试件受力明确,对钢材缺陷的反应比较敏感,试验所得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对于其它受力状态的性能也具有代表性。因此,它是钢材机械性能的常用试验方法。 8、净力拉伸试验的条件有哪些? ①规定形状和尺寸的标准试件;②常温(205℃);③加载速度缓慢(以规定的应力或应变速 度逐渐施加荷载)。 9、在钢材静力拉伸试验测定其机械性能时,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其中纵坐标为名义应力,试解 释何谓名义应力? 所谓名义应力即为试件横截面上的名义应力=F/A0(F、A0为试件的受拉荷载和原横截面面积)。 10、钢材的弹性? 对钢材进行拉伸试验,当应力不超过某一定值时,试件应力的增或减相应引起应变的增或减; 卸除荷载后(=0)试件变形也完全恢复(ε=0),没有残余变形。钢材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11、解释名词:比例极限。 比例极限:它是对钢材静力拉伸试验时,应力-应变曲线中直线段的最大值,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应变成正比关系。 12、解释名词:屈服点 屈服点:当钢材的应力不增加而应变继续发展时所对应的应力值为钢材的屈服点。 13、解释名词: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卸除荷载后,可以完全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14、解释名词: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卸除荷载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15、解释名词: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钢构件受拉断裂时所对应的强度值。 16、解释名词:伸长率 伸长率是钢结构试件断裂时相对原试件标定长度的伸长量与原试件标定长度的比值,用δ5;或δ10表示。δ5 表示试件标距l0与横截面直径d0之比为5;δ10表示试件标距l0与横截面直径d0之比 为10。对于板状试件取等效直径d0=2π0A A0为板件的横截面面积。 17、钢材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并做必要的解释。 钢材在弹性阶段工作即σ﹤f y时,应力与应变间大体呈线性正比关系,其应变或变形值很小,钢材具有持续承受荷载的能力;但当在非弹性阶段工作即σ﹥f y时,钢材屈服并暂时失去了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伴随产生很大的不适于继续受力或使用的变形。因此钢结构设计中常把屈服强度f y定为构件应力可以达到的限值,亦即把钢材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作为强度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18、解释屈强比的概念及意义。 钢材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表明设计强度的一种储备,屈强比愈大,强度储备愈小,不够安全;屈强比愈小,强度储备愈大,结构愈安全,但当钢材屈强比过小时,其强

钢结构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

1、下图所示某钢板的搭接连接,采用c 级普通螺栓M22,孔径0d =23.5mm ,承受轴心拉力400N kN =,钢材Q235,试验算此连接是否可靠。2140/b v f N mm =,2305/b c f N mm = (12分) 1、解:(1)螺栓连接计算 单个螺栓抗剪设计承载力 2 2 3.142211405319244 b b v v d N nv f N π?=?=??= 单个螺栓的承压设计承载力 221430593940b b c c N d tnvf N ==??=∑ 所需螺栓个数:min 380000 7.1453192 b N n N ≥ == 单面搭接,螺栓实际用量应为: 1.17.147.9n =?=个 该连接采用了8个螺栓,符合要求 (2)构件净截面验算 因为师错排布置,可能沿1-2-3-4直线破坏,也可能沿1-2-5-3-4折线破坏 1-2-3-4截面的净截面面积为:

()()202240223.5142702n A b d t mm =-=-??= 1-2-5-3-4截面的净截面面积为: () `2 240323.5142578n A mm =?+??= 22 `380000147.4/215/2578n N N mm f N mm A σ= ==<= 故:该连接是可靠的。

2、下图所示角焊缝连接能承受的静力设计荷戴P=160KN 。已知:钢 材为Q235BF ,焊条为E43型,2f mm /N 160f ='',是判断该连接是否可靠。(12分) 2、解:120P 5 3M ,P 5 3V ,P 5 4 N ?=== p 33.0290 67.0210p 54 A N 3 e N =????==σ p 25.0290 67.0210p 53 A N 3 e N =????==τ p 61.029067.06 1210120p 53 W M 23 f M =??????==σ 222 22 2 0.330.61( )()( )(0.25)0.81160129.6/1.22 1.22 160/N M V w f P P P N mm f N mm σστ+++=+=?=≤= 故该连接可靠。

钢结构设计原理基本概念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 一、填空题: 1.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和。 2.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和。 3.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4.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和。 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 常采用的方法来解决。 6.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7.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 40 ,也不得小于 8hf ;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 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60hf 。 8.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与、和有关。 9.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和。 10.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和。 11.从形状看,纯弯曲的弯矩图为,均布荷载的弯矩图为,跨中 央一个集中荷载的弯矩图为。 12.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和。 13.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和。 14.按焊缝和截面形式不同,直角焊缝可分为、、 和等。 15.对于轴心受力构件,型钢截面可分为和;组合截面可分为 和。 16.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和。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加强受压翼缘,减少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或增加侧向支承点) 3.螺栓材质,螺栓有效面积 4.塑性破坏,脆性破坏 5.限制宽厚比,设置加劲肋 6.性能等级,螺栓直径

7.8h f,40mm,60 h f 8.钢号,截面类型,长细比 9.焊接连接,铆钉连接,螺栓连接 10.应力集中,应力幅(对焊接结构)或应力比(对非焊接结构),应力循环次数 11.矩形,抛物线,三角形 12.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 13.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4.普通缝,平坡缝,深熔缝,凹面缝 15.热轧型钢,冷弯薄壁型钢,实腹式组合截面,格构式组合截面 16.荷载类型,荷载作用点位置,梁的截面形式,侧向支承点的位置和距离,梁端支承条件 二、问答题: 1.高强度螺栓的8.8级和10.9级代表什么含义? 2.焊缝可能存在哪些缺陷? 3.简述钢梁在最大刚度平面受荷载作用而丧失整体稳定的现象及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4.建筑钢材有哪些主要机械性能指标?分别由什么试验确定? 5.什么是钢材的疲劳? 6.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 7.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哪些初始缺陷的影响? 8.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9.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抗剪连接中,它们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有何不同? 10.在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对虚轴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11.轴心压杆有哪些屈曲形式? 12.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与轴心受压构件有何不同? 13.在抗剪连接中,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有何不同? 14.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5.对接焊缝的构造有哪些要求? 16.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是如何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对结构性能有何影 响?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17.什么叫钢梁丧失整体稳定?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钢梁整体稳定的有效措施 是什么? 18.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什么?角焊缝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19.螺栓的排列有哪些构造要求? 20.什么叫钢梁丧失局部稳定?怎样验算组合钢梁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解答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 判断题 2、钢结构在扎制时使金属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压合。薄板辊扎次数多,其 性能优于厚板。 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目前钢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只考虑结构的一个部件,一个截面或者一个1 .局部区域的可靠度,还没有考虑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正确答案: 、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砼基础间的20 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答案:正确 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应取构件的剪力和按式19 大值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 、加大梁受压翼缘宽度,且减少侧向计算长度,不能有效的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18 答案:错误 、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则17 应验算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答案:正确 、在格构式柱中,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所以缀条应按拉杆来进行设计。16 答案:错误 .愈大,连接的承载力就愈高15、在焊接连接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 答案:错误 、具有中等和较大侧向无支承长度的钢结构组合梁,截面选用是由抗弯强度控制设14 计,而不是整体稳定控制设计。 答案:错误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是以截面弹性核心几乎完全消失,13 出现塑性铰时来建立的计算公式。

答案:错误 1. 1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稳定临界力比长细比相同的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低。 原因是剪切变形大,剪力造成的附加绕曲影响不能忽略。 答案:正确 11、轴心受力构件的柱子曲线是指轴心受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与压杆长细比之间 的关系曲线。 答案:正确 10、由于稳定问题是构件整体的问题,截面局部削弱对它的影响较小,所以稳定计算 中均采用净截面几何特征。 答案:错误 9、无对称轴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失稳形式是弯扭失稳。 答案:正确 8、高强度螺栓在潮湿或淋雨状态下进行拼装,不会影响连接的承载力,故不必采取 防潮和避雨措施。 答案:错误 7、在焊接结构中,对焊缝质量等级为3级、2级焊缝必须在结构设计图纸上注明,1 级可以不在结构设计图纸中注明。 答案:错误 6、冷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所以普通钢结构中常用冷加工 硬化来提高钢材强度。() 答案:错误 5、合理的结构设计应使可靠和经济获得最优平衡,使失效概率小到人们可以接受程 度。() 答案:正确 4、钢结构设计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 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 3、钢材缺口韧性值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低于某值时缺口韧性值将急剧升高。()答案:错误 一、名词解释

钢结构设计原理 刘智敏 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第3章钢结构的连接 12. 如图3-57所示的对接焊缝,钢材为Q235,焊条为E43型,采用焊条电弧焊,焊缝质量为三级,施焊时加引弧板和引出板。已知,试求此连接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解:因有引弧板和引出板,故焊缝计算长度l w=500mm,则焊缝正应力应满足: 其中, 故有, 故此连接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为。 13. 图3-58所示为角钢2∟140×10构件的节点角焊鏠连接,构件重心至角钢肢 背距离,钢材为Q235BF,采用手工焊,焊条为E43型,,构件承受静力荷载产生的轴心拉力设计值为N=1100kN,若采用三面围焊,试设计此焊缝连接。

解:正面角焊缝 且故可取,此时焊缝的计算长度 正面焊缝的作用: 则由平衡条件得: 所以它们的焊缝长度为

,取370mm, ,取95mm。 17. 如图3-61所示的焊接工字形梁在腹板上设一道拼接的对接焊缝,拼接处作用有弯矩,剪力,钢材为Q235B钢,焊条用E43型,半自动焊,三级检验标准,试验算该焊缝的强度。 解:(1)确定焊缝计算截面的几何特征 x轴惯性矩: 中性轴以上截面静矩: 单个翼缘截面静矩: (2)验算焊缝强度 焊缝最大拉应力(翼缘腹板交接处):

查表知,,所以焊缝强度不满足要求。 19. 按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设计习题18中的钢板的拼接,采用8.8级M20(=21.5mm)的高强度螺栓,接触面采用喷吵处理。 (1)确定连接盖板的截面尺寸。 (2)计算需要的螺栓数目并确定如何布置。 (3)验算被连接钢板的强度。 解:(1)摩擦型设计 查表得每个8.8级的M20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对于Q235钢材接触面做喷砂处理时。 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 所需螺栓数: (2)承压型设计 查表知,。 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 所需螺栓数: 螺栓排列图如下所示

钢结构设计原理作业

第五章 受弯构件 1.选择题 (1)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工字形截面组合梁,在抗弯强度计算中,允许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变形时,绕x 轴和y 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x γ和y γ分别为 。 A. 1.05,1.05 B. 1.2,1.2 C. 1.15,1.15 D. 1.05,1.2 (2)计算梁的 时,应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 A. 正应力 B. 剪应力 C. 整体稳定 D. 局部稳定 (3)钢结构梁的计算公式nx x x W M γσ= 中的x γ 。 A. 与材料强度有关 B. 是极限弯矩与边缘屈服弯矩之比 C. 表示截面部分进入塑性 D. 与梁所受荷载有关 (4)约束扭转使梁截面上 。 A. 只产生正应力 B. 只产生剪应力 C. 产生正应力,也产生剪应力 D. 不产生任何应力 (5)单向受弯梁失去整体稳定时是 形式的失稳。 A. 弯曲 B. 扭转 C. 弯扭 D. 双向弯曲 (6)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 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最好。 A. 加强梁的受压翼缘宽度 B. 加强梁受拉翼缘宽度 C. 受压翼缘与受拉翼缘宽度相同 D. 在距支座l /6(l 为跨度)减小受压翼缘宽度 (7)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 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最差(按各种情况下最大弯矩数值相同比较)。 A. 两端有相等弯矩作用(纯弯矩作用) B. 满跨均布荷载作用 C. 跨度中点有集中荷载作用 D. 在离支座l /4(l 为跨度)处个有相同一集中力 (8)一悬臂梁,焊接工字形截面,受向下垂直荷载作用,欲保证此梁的整体稳定,侧向支撑应加在 。

A. 梁的上翼缘 B. 梁的下翼缘 C. 梁的中和轴部位 D. 梁的上翼缘及中和轴部位(9)为了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A. 增大截面 B. 增加侧向支撑点 C. 设置横向加劲肋 D. 改变翼缘的厚度 (10)对提高工字形截面的整体稳定性作用最小。 A. 增加腹板厚度 B. 约束梁端扭转 C. 设置平面外支承 D. 加宽梁翼缘 (11)防止梁腹板发生局部失稳,常采用加劲措施,这是为了。 A. 增加梁截面的惯性矩 B. 增加截面面积 C. 改变构件的应力分布状态 D. 改变边界约束板件的宽厚比 (12)梁的支承加劲肋应设置在。 A. 弯曲应力大的区段 B. 剪应力大的区段 C. 上翼缘或下翼缘有固定荷载作用的部位 D. 有吊车轮压的部位 (13)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是。 A. 提高梁的抗弯强度 B. 提高梁的抗剪强度 C.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D. 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 (14)当梁上有固定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其作用点处应。 A. 设置纵向加劲肋 B. 设置支承加劲肋 C. 减少腹板宽度 D. 增加翼缘的厚度 (15)焊接组合梁腹板中,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布置纵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 A. 剪应力 B. 弯曲应力 C. 复合应力 D. 局部压应力 (16)钢梁腹板局部稳定采用准则,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采用准则。 A. 腹板局部屈曲应力不小于构件整体屈曲应力 B. 腹板实际应力不超过腹板屈曲应力 C. 腹板实际应力不小于板的f y D. 腹板局部临界应力不小于钢材屈服应力 (17)当无集中荷载作用时,焊接工字形截面梁翼缘与腹板的焊缝主要承受。 A. 竖向剪力 B. 竖向剪力及水平剪力联合作用

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第二章 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 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 =+- 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 2350.001142.0610 y f E ε= = =?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tgα'=E' f y 0f y 0 tgα=E σf y C σF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 c y F f E σεε-=- =+=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2.5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后答案 肖亚明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肖亚明主编) 第三章 1. 解:Q235钢、2/160mm N f w f =、kN N 600= (1)采用侧面角焊缝 最小焊脚尺寸:mm t h f 6.5145.15.1max =?=≥ 角钢肢背处最大焊脚尺寸:mm t h f 12102.12.1min =?=≤ 角钢肢尖处最大焊脚尺寸:mm t h f 8~9)2~1(10)2~1(=-=-≤ 角钢肢尖和肢背都取 mm h f 8= 查表3-2得:65.01=K 、35.02=K kN N K N 39060065.011=?==,kN N K N 21060035.022=?== 所需焊缝计算长度: mm f h N l w f f w 63.217160 87.02103907.023 11 =????=?= mm f h N l w f f w 19.11716087.02102107.023 22 =????=?= 焊缝的实际长度为: mm h l l f w 63.2338263.217211=?+=+=,取240mm 。 mm h l l f w 19.1338219.117222=?+=+=,取140mm 。 (2)采用三面围焊缝,取mm h f 6= 正面角焊缝承担的内力为: kN f l h N w f f w f 97.16316022.1100267.07.033=?????==∑β 侧面角焊缝承担的内力为: kN N N K N 01.3082/97.16360065.02/311=-?=-= kN N N K N 02.1282/97.16360035.02/322=-?=-= 所需焊缝计算长度: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完全版

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关系式。 tgα'=E' f 0f 0 tgα=E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 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f 0 σF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 2350.001142.0610y f E ε= = =?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2)B 点: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 c y F f E σεε-=- =+=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2.5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3)脆性破坏 脆性破坏,也叫脆性断裂,指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无预兆,而平均应力较小(一般小于屈服点fy )的破坏。 (4)疲劳破坏 指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水平低于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的突然破坏。 (5)应力腐蚀破坏 应力腐蚀破坏,也叫延迟断裂,在腐蚀性介质中,裂纹尖端应力低于正常脆性断裂应力临界值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破坏。 (6)疲劳寿命 指结构或构件中在一定恢复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 2.6 一两跨连续梁,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A 点正应力为21120/N mm σ=,2280/N mm σ=-,B 点的正应力

最新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1、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共同工作的理由? (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的结合 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 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致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质量良好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保证钢筋与混 凝土的共同作用。 2、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1)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摩擦力和咬合力提供; 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是钢筋表面凸起的肋纹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2)提高混凝土强度或使用高强混凝土;使用钢纤维混凝土。 3、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有哪些因素?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影响因素:(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的大小(2)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4)养生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4、什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哪些状态认为是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2)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成机动结构(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5)结构因局部破坏而发生连续倒塌(6)结构或构件的疲劳破坏(7)地基丧失承载力而破坏 5、什么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哪些状态认为是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制的状态。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3)影响正常使用的震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6、钢筋混凝土梁和板内配置哪些钢筋,其作用是什么?梁内钢筋的配置通常有下列几种: 1)纵向受拉钢筋(主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因此,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梁的受拉区。 2)弯起钢筋或斜钢筋 弯起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弯起段还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 3)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架立钢筋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架立钢筋一般平行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 4)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性良好的空间骨架。箍筋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5)水平纵向钢筋 主要的作用是在梁侧面发生混凝土裂缝后,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宽度

专升本《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专升本《钢结构设计原理》_080175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T形截面所示的拉弯构件强度计算最不利点为()。 A.截面上边缘“1”点 B.截面下边缘“3”点 C.截面中和轴处“2”点 D.可能是“1”点,也可能是“3”点 答案:B 2.验算型钢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挠度时,用荷载的()。 A.组合值 B.最大值 C.标准值 D.设计值 答案:C 3.应力集中越严重钢材(). A.弹塑性越高 B.变形越大 C.强度越低 D.变得越脆 答案:D 4.下列最适合动力荷载作用的连接是() A.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B.焊接结构 C.普通螺栓连接 D.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 答案:A

5.梁上作用较大固定集中荷载时,其作用点处应() A.设置纵向加劲肋 B.减少腹板厚度 C.设置支承加劲肋 D.增加翼缘的厚度 答案:C 6.某排架钢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中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为80kN/m ,可变荷载只有1个,其标准值为40kN/m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是0.7,计算梁整体稳定时采用的荷载设计值为() A.120kN/m B.147.2kN/m C.152kN/m D.164kN/m 答案:C 7.在焊接工字形组合梁中,翼缘与腹板连接的角焊缝计算长度不受60的限制,是因为() A.截面形式的关系 B.焊接次序的关系 C.梁设置有加劲肋的关系 D.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的关系 答案:D 8.减小焊接残余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是() A.采取合理的施焊次序 B.常温放置一段时间 C.施焊前给构件相同的预变形 D.尽可能采用不对称焊缝 答案:A 9.下图所示简支梁,除截面和荷载作用位置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则以哪种情况的整体稳定性最好?() A. f h

《钢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和。 2. 钢结构具有、、、、 和等特点。 3. 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和。 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和。 5. 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 6. 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 和。 7.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和。 8.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也不得小于。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9.普通螺栓抗剪连接中,其破坏有五种可能的形式,即、、、、和。 10. 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11. 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和。 1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与、和有关。 13.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和。 14. 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和。 1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常采用的方法来解决。 二、问答题 1.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2.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是什么? 3.钢结构对材料性能有哪些要求? 4.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什么?各由什么试验得到? 5.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什么是钢材的疲劳?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 8.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焊缝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10.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11.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12.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什么?角焊缝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13.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是如何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对结 构性能有何影响?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14.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抗剪连接中,它们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 式有何不同? 15.螺栓的排列有哪些构造要求?

钢结构基本原理考试重点2

钢结构基本原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钢结构特点: (1)材料的强度高,塑形和韧性好 (2)材质均匀,与力学计算假定比较符合 (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 (4)钢结构重量轻 (5)钢材的密封性好 (6)钢材可重复利用 (7)钢材耐腐蚀性差 (8)钢材耐热不耐火 (9)钢结构具有低温冷脆倾向 2、结构的可靠度:在结构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3、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和两大类。 第二章 1、用作钢结构的钢材必须具有下列性能: (1)较高的强度 (2)足够的变形能力 (3)良好的加工性能 2、钢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即和。 塑性破坏的主要特征: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很容易被发现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 脆性破坏的主要特征:断口平直,呈有光泽的晶粒状或有人字纹,破坏前没有任何预兆,破坏速度极快,无法察觉和补救。 3、对含碳量较高的钢或高强的钢,常没有明显的屈服点,这时规定取对应于残余应变%2=y ε时的应力2.0σ作为钢材的屈服点,常成为条件屈服或屈服强度为简单化一,钢结构设计中常不区分钢材的屈服点或条件屈服点,而统一称作屈服强度y f 。 4、钢材的、和被认为是承重钢结构对钢材要求所必需的三项基本机械性能指标。 5、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1)化学成分的影响 (2)成材过程的影响 (3)钢材的硬化 (4)温度的影响 (5)应力集中的影响 (6)荷载类型的影响 6、碳含量提高,则钢材强度提高,但同时钢材的塑形、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及抗锈蚀性能力下降。

7、硫是有害元素,属于杂质,能生成易于熔化的硫化铁,当热加工及焊接使温度达到800~1000℃时,可能出现裂纹,称为热脆。 氮是碳素钢中的杂质,它在低温下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8、一种为常幅交变荷载,引起的应力称为常幅循环应力,简称循环应力,由循环应力引起的疲劳为。 一种为变幅交变荷载,引起的应力称为变幅循环应力,简称变幅循环应力,由循环应力引起的疲劳为。 9、建筑用钢主要有、和。 10、Q235B代表屈服点为2352 N的B级镇静钢。 /mm 11、普通工字钢的型号用符号“工”后加截面高度的厘米数来表示。 12、钢材的选择 (1)结构的重要性 (2)荷载特征 (3)连接方法 (4)结构的工作环境 (5)钢材的厚度 第三章 1、钢结构是由、通过连接组成基本构件。 2、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主要有、、。 3、焊缝连接所采用的的焊缝主要有和。 4、端焊缝为何比侧面角焊缝静载强度高 (1)角焊缝长度方向垂直于力作用方向的称为正面角焊缝,平行于力作用方向的称为角焊缝。 (2)焊缝越长,应力分布就越不均匀,但在进入塑形工作阶段时产生的应力重分布,可使应力分布不均的不均匀现象逐渐缓和。 (3)侧面角焊缝主要承受剪应力,应力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状态。正面角焊缝受力较复杂,承受正应力和剪应力。 5、螺栓连接分为和。 6、焊接残余应力有、和之分。 7、抗剪螺栓连接可能出现五种破坏形式: (1)螺杆剪切破坏 (2)板件孔壁挤压破坏 (3)板件本身由于截面开孔削弱过多而被拉断 (4)端距太小,端距范围内的板件被螺杆冲减破坏 (5)由于板件太厚,螺杆直径太小,发生螺杆弯曲破坏 第四章 1、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承受通过构件截面形心轴线的轴向力作用的构件。 2、轴心受力构件,按截面组成形式,分为和。 实腹式构件一般是组合界面,有时也采用轧制H型钢或圆管截面。格构式构件一般由两个或多个分肢用缀件联系组成。实腹式构件比格构式构件构造简单,制造

钢结构设计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填空题 (1)某构件当其可靠指标β减小时,相应失效概率将随之 。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 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 形时的极限状态。 (3)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 极限状态验算时,应采用永久荷载和可 变荷载的标准值。 2.选择题 (1)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 f 与可靠指标β的关系为 。 A. P f 越大,β越大,结构可靠性越差 B. P f 越大,β越小,结构可靠性越差 C. P f 越大,β越小,结构越可靠 D. P f 越大,β越大,结构越可靠 (2)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 。 A.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B.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 D. 荷载效应的频遇组合 3.简答题 (1)钢结构和其他建筑材料结构相比的特点。 (2)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第二章 钢结构的材料 1.(1)假定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材料为 性的。 (2)伸长率10δ和伸长率5δ,分别为标距长l = 和l = 的试件拉 断后的 。 (3)如果钢材具有 性能,那么钢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因偶然或局 部超载而发生突然断裂。

α是钢材的指标。 (4) k 2.填空题选择题 (1)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点 D. 极限强度(2)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 A. 强度标准值 B. 钢材屈服点 C. 强度极限值 D. 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3)钢材是理想的体。 A. 弹性 B. 塑性 C. 弹塑性 D. 非弹性(4)钢结构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A. 流幅 B. 冲击韧性 C. 可焊性 D. 伸长率(5)钢材的伸长率δ用来反映材料的。 A. 承载能力 B. 弹性变形能力 C. 塑性变形能力 D. 抗冲击荷载能力 (6)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 A. 达到屈服应力时 B. 达到极限应力时 C. 试件塑性变形后 D. 试件断裂后 (7)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 A.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B.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 抗拉强度、冷弯性能、伸长率 D. 冷弯性能、屈服强度、伸长率 (8)钢材的剪切模量数值钢材的弹性模量数值。 A. 高于 B. 低于 C. 相等于 D. 近似于 (9)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的典型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