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干燥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干燥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及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年女性多见。口、眼干燥为其常见症状。干燥综合症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病毒感染有关。

由于干燥综合症主要侵犯的是各个腺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少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冒及肺部

感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活动,劳逸结合。

2.口腔护理病人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繁殖,选用软毛

的牙刷,早晚刷牙,餐后一定要用牙签将食物残渣清除,并勤漱口,减少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口干的病人应禁烟酒,减少口腔的物理刺激,避免使用抑制唾液腺分泌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皮肤护理对于皮肤油性水分减少的患者应预防皮肤干裂,给予润

肤剂外涂。冬季嘱患者减少沐浴次数,对汗腺受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要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选用中性肥皂。勤换内衣裤,被褥,保持皮肤干净。

4.呼吸道的护理首先应该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保持

在18-21℃,可以缓解呼吸道粘膜干燥所致的干咳症状,并可预防感染。鼻粘膜明显干燥者可用复方薄荷油涂鼻。

5.保护眼睛眼泪减少可引起角膜损伤,易发生细菌感染,可遵医嘱

给予眼药水滴眼,睡前涂眼膏保护角膜。

有关干燥综合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特点是阴津亏虚为本,燥热火气为标,从而表现为两目、口腔、皮肤、阴道等的燥热津伤之象。

因此,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红梗菜、黄花菜、枸杞头、芹菜、淡菜、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鲜藕等,也可甘寒生津。(常饮水,最好将西洋参、沙参、麦冬、甘草等有生津止渴效果的中药泡水代茶常饮,以保持口腔湿润,也可咀嚼口香糖或无糖糖果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并发口腔溃疡者,可常用金银花、白菊花或乌梅、甘草等漱口或代茶常饮以消炎止痛。)口舌干燥者可以常含话梅、藏青果等,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饮料。

应避免进食辛辣火热的饮料和食物,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

忌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并严禁吸烟。

但由于干燥综合征病人病程长,在正确对待饮食宜忌的同时,亦不可忌口太严,如忌口太严,长年累月,反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于病情不利。

总之,食物要新鲜,荤素搭配,少食多餐,饮食以适合口味为宜,并保证充足的营养。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方 干燥综合症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准确及时的诊断有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病因认为乃因素体阴虚,或感染邪毒而致津液生化不足、清窍、关节失其濡养致口鼻干燥、眼干及涩痛,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阴虚津枯,清窍失养素体肾、肝、肺之阴虚,阴虚内燥,津液干枯,津不上承,清窍失于濡养,则目干涩、口咽干燥,鼻干等症经久不去。 2、内外燥邪,毒邪蕴结素体阴虚内燥,若外受燥(热)之邪侵袭,内外燥合邪上攻,攻于目则目干涩、赤肿,迎风流泪;攻于鼻则鼻干燥,鼻痒结痂;攻于口则口咽干燥,频欲饮而不能止干,咽痒不适;犯于肺,肺失清肃,则咳嗽,气急,咳嗽少。且合邪致病,内外邪气胶着,不易速去,日久致毒邪蕴结而发为舌下、颌下结肿等症。 3、阴虚津枯,痹邪阻络阴虚津枯,筋骨失于濡养,筋脉失于濡养,痹邪乘虚入侵,阻滞经络、筋骨、关节致骨节、肌肉酸痛,活动不利。 上述内容阐述了中医对干燥综合症的认知,本病性质属虚,以肾、肝、肺之阴虚为主,病程中出现因虚致实或邪气外袭之证候;病位以五官清窍,尤其是目、口为主,病情日久,五脏均可发病。少数病人阴损及阳而成虚劳。

干燥综合症属中医“燥证”范畴,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专家认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要抓住主要症状,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分证分期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心肝血虚,筋脉失荣证 表现为面色无华,语声低怯,口干咽干,目干少泪,心悸易惊,心烦急躁,易疲乏,胸胁不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隐隐作痛,舌质淡,苔薄。治以益气养血,滋阴通络。药方用四逆散、四物汤、补肝汤加减。 ◆四逆散 方药: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四物汤 方药:川芎2克,白芍6克(炒),人参、当归各4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补肝汤 方药:甘草、桂心、山茱萸各3克,桃仁、柏子仁、茯苓、细辛、防风各6克,大枣24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症——肺脾阴虚,津液亏乏证 此证临床较常见,多出现于疾病初期,干燥症状比其他证型明显。表现为眼干口燥,少泪少唾,少涕少汗,目红咽红,时时饮水,阴道黏膜干涩,干咳无痰,皮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李杰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李杰 发表时间:2019-07-22T15:09:47.6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李杰1 伍璐2 刘耀辉3 [导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可见皮疹、免疫因子水平增高等表现,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湖南省益阳康雅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以我院50例2017年2月13日至2018年5月1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单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实验室检查,观察其临床表现,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概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CRP、C4、C3水平分别为(7.39±0.97) mg/L、(179.02±4.73)mg/L、(930.24±7.57)mg/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不大,P>0.05;重度患者皮疹概率为100.00%,C3水平为(932.40±10.28)mg/L,高于轻中度,P<0.05,两组其他指标对比性不强,P>0.05。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可见皮疹、免疫因子水平增高等表现,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特点;发病机制 干燥综合征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外分泌腺体(涎腺、泪腺等)受累,表现为唾液、泪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引发口腔干燥、角膜结膜炎等[1],血液系统、消化道、肌肉、神经等多个部位均可受累,其中,以血液系统最为多见,极易导致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疾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旨在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便于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组取2017年2月13日至2018年5月1日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50例单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年龄平均(45.09±4.26)岁,最大61岁,最小38岁,男女比22:28,病程(1.75±0.33)年。 观察组:年龄平均(45.23±4.04)岁,最大63岁,最小36岁,男女比24:26,病程(1.90±0.45)年。 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实验室检查,观察其临床表现,髂后上棘采集骨髓,涂片,瑞氏法染色,使用骨髓图像分析系统,血细胞选择血球分析仪检查,血沉选择快速SR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C3、C4、IgG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1.3实验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临床表现),数据分析采取SPSS21.00软件,存在对比差别以两者之间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实验室检查对比 观察组皮疹概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CRP、C4、C3水平分别为(7.39±0.97)mg/L、(179.02±4.73)mg/L、(930.24±7.57) mg/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不大,P>0.05,见下表(表1)。 3讨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特征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包括抗SSB抗体、ANA等[2~3],临床

干燥综合征临床路径

干燥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干燥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干燥综合征(ICD-10:M35.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2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表1、2),《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 表l. 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项目

表2. 分类标准项目的具体分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 1.一般治疗:休息,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制剂。 3.其他治疗:IVIG、生物靶向制剂等。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5.000干燥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有明显影响干燥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干燥综合征临床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

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4)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CT、肝胆胰脾彩超、骨密度; (5)眼科: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口腔科:唾液分泌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进行:唇腺活检(推荐)、自免肝抗体、抗磷脂抗体谱、血气分析、肾小管酸化功能、溶血试验、泌尿系彩超和磁共振检查、HBV-DNA、HCV-RNA、PCT、C13呼气试验、消化内镜检查。 3.必要时可检测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轻链等排查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休息,针对口眼干燥对症治疗,纠正低钾、改善外分泌腺体功能。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类、吲哚衍生物类),糖皮质激素,DMARDs(抗疟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植物制剂(白芍总苷),生物靶向制剂、IVIG。 3、必要时抗感染、保护胃黏膜、保肝、防治骨质疏松等治疗。

干燥综合征防治指南

【概述】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则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干燥综合征。后者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等的干燥综合征。本指南主要叙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 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 1.局部表现 (1)口干燥症:因唾液腺病变,使唾液粘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见症状:①有70%~80%患者诉有口干,但不一定都是首症或主诉,严重者因口腔粘膜、牙齿和舌发粘以致在讲话时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有时夜间需起床饮水等。②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③成人腮腺炎,50%患者表现有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累及单侧或双侧。大部分在10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时持续性肿大。少数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较少。有的伴有发热。对部分有腮腺持续性肿大者应警惕有恶性淋巴瘤的可能。④舌部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⑤口腔粘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 (2)干燥性角结膜炎 此因泪腺分泌的粘蛋白减少而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痛哭无泪。部分患者有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 (3)其他浅表部位如鼻、硬腭、气管及其分支、消化道粘膜、阴道粘膜的外分泌腺体均可受累,使其分泌较少而出现相应症状。 2、系统表现除口眼干燥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出现系统损害。 (1)皮肤 皮肤病变的病理基础为局部血管炎。有下列表现①过敏性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遗有褐色色素沉着。 ②结节红斑较为少见。③雷诺现象多不严重,不引起指端溃疡或相应组织萎缩。 (2)骨骼肌肉 关节痛较为常见。仅小部分表现有关节肿胀但多不严重且呈一过性。关节结构的破坏非本病的特点。肌炎见于约5%的患者。 (3)肾 国内报道约有30%~50%患者有肾损害,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表现为因I型肾小管酸中毒而引起的低血钾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出现肾钙化、肾结石及软骨病。表现为多饮、多尿的肾性尿崩亦常出现于肾小管酸中毒患者。通过氯化铵负荷试验可以看到约50%患者有亚临床型肾小管酸中毒。近端肾小管损害较少见。小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肾功能不全。 (4)肺 大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轻度受累者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肺部的主要病理为间质性病变,部分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少数人可因此而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早期肺间质病变在肺X片上并不明显只有高分辨肺CT方能发现。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有肺纤维化及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佳。 (5)消化系统 胃肠道可以因其粘膜层的外分泌腺体病变而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约20%患者有肝脏损害,临床谱从黄疸至无临床症状而有肝功能损害不等。肝脏病理呈多样,以肝内小胆管壁及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界板破坏等改变为突出。慢性胰腺炎亦非罕见。 (6)神经累及神经系统的发生率约为5%。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不论是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均与血管炎有关。

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诊疗指南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治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8月第43卷第8期 Chin J Neurol, August 2010, Vol43,No.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呈单时相自限性病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 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和血浆交换(PE)治疗有效。该病还包括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Miller Fisher综合征(Mi ller Fisher syndrome,MFS)、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cute sensory neuropathy,ASN)等亚型。 一、诊断 (一)AIDP AIDP是GBS中最常见的类型,也称经典型GBS,主要病变为多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 1、临床特点[1-3]:(1)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2)前驱事件[3-4]:常见有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或其他病原菌感染,疫苗接种,手术,器官移植等。(3)急性起病,病情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4)弛缓性肢体肌肉无力是AIDP的核心症状。多数患者肌无力从双下肢向上肢发展,数日内逐渐加重,少数患者病初呈非对称性;肌张力可正常或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而且经常在肌力仍保留较好的情况下,腱反射已明显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的运动功能障碍,以面部或延髓部肌肉无力常见,且可能作为首发症状就诊;极少数患者有张口困难,伸舌不充分和力弱以及眼外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颈肌和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下肢疼痛或酸痛,神经干压痛和牵拉痛。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GBS的特征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病几天内蛋白含量正常,2~4周内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但较少超过1.0g/L;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10×106/L。②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区带。③部分患者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2)血清学检查:①少数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②部分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3]。③部分患者血清可检测到抗空肠弯曲菌抗体[5],抗巨细胞病毒抗体等。(3)部分患者粪便中可分离和培养出空肠弯曲菌。(4)神经电生理:主要根据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提示周围神经存在脱髓鞘性病变,在非嵌压部位出现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对诊断脱髓鞘病变更有价值。通常选择一侧正中

消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0含答案

消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0 一、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男性,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黄,伴胸闷。2天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真菌性肺炎伴脓肿形成 B.肺脓肿 C.肺癌伴癌性空洞 D.肺囊肿继发感染 E.肺结核 答案:A 2. 对本例诊断最简便有用的检验标本是 A.痰 B.血培养+药敏 C.经气管吸引标本 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E.经支气管肺活检标本 答案:A 3. 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下列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是 A.CT B.经皮肺穿刺活检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MRT E.彩色超声显像

男性,51岁。长期卧病在床,因患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2天起咳嗽,痰呈黄脓性,体温39℃,稽留热型。X线胸部摄片示右中肺野大片浸润阴影,并见空洞和液平。痰培养多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曾应用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病情不见改善。4. 本例肺脓肿应考虑的病菌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链球菌 C.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E.溶血性葡萄球菌 答案:A [解答] 本例为耐甲氧西林(目前多代以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此种耐药菌株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常用抗生素耐药,仅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等少数抗生素敏感。 5. 为确定耐药类型,本例菌株药物敏感试验必须包括的是 A.红霉素 B.青霉素 C.头孢唑林 D.链霉素 E.苯唑西林 答案:E 6. 本例抗菌治疗应当调整为下列比较适当的是 A.红霉素联合庆大霉素 B.万古霉素联合环丙沙星 C.头孢哌酮联合链霉素 D.氯唑西林联合庆大霉素 E.氨曲南联合甲硝唑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症即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何菁(主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 目录 1疾病分类 2发病原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鉴别 5疾病治疗

6疾病护理 1疾病分类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SS。后者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SS。本指南主要叙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 2发病原因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关于该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一些认识:(1)SS有较强的免疫遗传因素; (2)炎性浸润主要是由T细胞驱动; (3)病毒感染能促发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 (4)产生相对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5)调节凋亡的基因影响了慢性淋巴细胞浸润。[2] 3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 pSS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 疾病症状 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多数会有局部表现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参照组患者,在采取参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同时接受润目丰液汤联合治疗。将两组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眼干及眼干V AS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远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标签: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症;中西医综合疗法;路氏润燥汤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以明显的眼干症状为表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临床对此病多采取西药对症治疗,但是并未获取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学对此病的治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气阴两虚为此病病机,可采取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案。为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我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下,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研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7.5±5.5)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3.5±0.5)年;参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7.5±4.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5±0.8)年。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参照组:人工泪液(生产厂家:湖北中佳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5894、规格:5 mL/瓶)2滴/次,4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润目丰液汤。基本组方:百合15g,生地、熟地、山药、当归、白术、杏仁、玉竹、麦冬、沙参、女贞子各10 g,菊花、密蒙花各8 g,桔梗、甘草各5 g,每次一剂,复煎一次,每日服用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干燥综合征

疾病名:干燥综合征 英文名:Sjogren syndrome 缩写:SS 别名: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exocrinopathy;干燥综合症;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斯约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Gougerot-Houwe syndrome;Gougerot-Mikulicz-Sjogren syndrome;Sjogren's disease;Sjogren氏综合征;古-豪二氏综合征;古-米-斯三氏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Sjouml gren综合征;干燥性角结膜炎 ICD号:N16.4* 分类:肾内科 概述: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图1)。早在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斯约格伦报道了19例干燥性角膜炎伴口干燥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并提出本病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因此,在西方医学中称本病为Sj?gren综合征。其后,各国学者也相继报道了相同的病例。本综合征分两类:①口、眼干燥等表现单独存在时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 ②口、眼干燥等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皮肌炎等风湿病并存时,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ten’s syndrome)。此处仅叙述PSS(简称SS)。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1. 概念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ss。后者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SS。本指南主要叙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pSS属全球性疾病,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l:9-1:20。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也见于儿童。 2.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的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 2.1 局部表现 2.1.1 口干燥症:因涎腺病变,使涎液黏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见症状:①有70%。80%患者诉有口于.但不一定都是首症或主诉,严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发粘以致在讲话时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有时夜间需起床饮水等。②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③腮腺炎,50%患者表现有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累及单侧或双侧。大部分在10 d 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时持续性肿大。少数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较少。有的伴有发热。对部分有腮腺持续性肿大者应警惕有恶性淋巴瘤的可能。④舌部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⑤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2.1.2 干燥性角结膜炎:因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而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痛哭无泪。部分患者有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

病理第二次测试

[2013年班级考试]病理学第二次测试 A1 每一道试题下面有若干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口眼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内特征性抗体[1分] A.抗HIV抗体阳性 B.抗HLA抗体阳性 C.抗IgE分子Fc段抗体阳性 D.抗核抗体阳性 E.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 考生答案:E 2.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1分] A.类癌 B.粉化癌 C.胆管上皮癌 D.肝细胞癌 E.混合细胞癌 考生答案:D 3.引起肺气肿的原因除阻塞性通气障碍及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外,还有[1分] A.黏液腺肥大、增生 B.肺组织纤维素性炎 C.中、小型支气管软骨变性、萎缩 D.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E.肺组织微循环障碍 考生答案:D 4.炎性肉芽肿中主要炎细胞是[1分] A.肥大细胞 B.浆细胞 C.淋巴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考生答案:E 5.癌转移至淋巴结时,首先出现在[1分] A.边缘窦 B.髓窦 C.淋巴滤泡内 D.副皮质区 E.淋巴结门部 考生答案:A 6.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肿瘤的[1分] A.生长方式 B.生长速度 C.分化程度 D.组织来源 E.形状

考生答案:C 7.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1分] A.郎罕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罕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考生答案:B 8.减压病患者血液中形成气泡的气体是[1分] A.氧 B.二氧化碳 C.氮 D.氦 E.氖 考生答案:C 9.纤维腺瘤常见于何种器官[1分] A.腮腺 B.乳腺 C.胰腺 D.肾上腺 E.前列腺 考生答案:B 10.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1分]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炎症细胞 E.肌纤维母细胞 考生答案:C 11.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1分] A.脑水肿 B.脑外伤 C.脑动脉粥样硬化 D.脑脓肿 E.脑结核 考生答案:C 12.不发生癌的组织是[1分] A.皮肤附件 B.子宫内膜 C.淋巴造血组织 D.肾上腺 E.甲状旁腺 考生答案:C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作者:李俊松,王丽娟,张艳秋,潘昉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养阴祛瘀中药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泪腺的症状为主,可伴有内脏受累。目前对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08年1月-2009年9月,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68例为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诊断(分类)标准[1]:①眼部症状至少具备下列1项或以上,即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感到反复的砂子进眼或砂磨感、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3次以上;②口腔症状至少具备下列1项或以上,即每日感到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成人腮腺反复或持续肿大、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帮助;③眼Schirmer试验(+),

≤5 mm/5 min;④唾液流率(+),≤1.5 mL/15 min,或腮腺造影(+); ⑤唇腺活检:小唇腺淋巴细胞灶≥1;⑥自身抗体:抗SS-A或抗SS-B 抗体(+)。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者:①年龄为30~65岁;②无系统受累,如肺间质病变、心包积液、自身免疫性肝病、肾小管酸中毒等;③入组前1个月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硫酸羟氯喹等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有服用抗乙酰胆碱类药物史(如阿托品、莨菪碱、颠茄等); ②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者;③合并艾滋病、淋巴瘤、结节病、移植物抗宿主(GVHD)病、糖尿病等疾病者;④过敏性体质;⑤眼底检查有视野缺失及黄斑变性;⑥颈头面部放疗史。 1.4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例,女34例;年龄35~59岁,平均(46.8±10.6)岁;病程3~15个

干燥综合征的健康指导

干燥综合征的健康指导 一、皮肤护理: 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原因引起的汗腺受累,避免使用用碱性肥皂,应该选用中性肥皂。保持床单位整洁和个人卫生,勤换被褥、衣裤。有皮损者以清创换药,如有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会阴部卫生,如阴道干燥、瘙痒、性交灼痛,可适当使用润滑剂。 二、眼睛护理: 使用加湿器改善环境和使用5%甲基纤维素人造泪液滴眼可以缓解眼干的症状,减少感染机会和角膜损伤,避免带来痛苦。避免长时间的看电视、书、手机,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 三、呼吸道护理: 控制房间的湿度在50%-60%,温度保持在18℃-22℃,可预防感染,也可适当缓解呼吸道粘膜干燥所致干咳等症状。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做雾化吸入。控制感染和促进排痰,可加入抗生素和糜蛋白酶。 四、心理护理: 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以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因本病病程较长,病人情绪低落,所以改善其忧虑情绪,消除悲观心理和减轻精神负担。对病人健康教育也至关重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倡导健康的生活和学习自我护理。 五、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和,做好口腔护理,餐后勤漱口,减少口腔的感染。口干的病人应禁烟酒,避免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抑制唾液腺分泌的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口腔溃疡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再涂擦5%灭滴灵,以免加重口腔干燥综合征状,避免使用龙胆紫。对口腔继发感染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脓肿形成。 六、饮食护理: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

红梗菜、黄花菜、枸杞头、芹菜、淡菜、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鲜藕等,也可甘寒生津。口舌干燥者可以常含话梅、藏青果等,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饮料。应避免进食辛辣火热的饮料和食物,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忌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并严禁吸烟。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3篇 篇一:临床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李春昌教授《临床思维》网络视频的观看和学习,使我了解了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有什么用,如何在实践工作去养成并 运用临床思维。 一、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有什么用 我们知道,思维是人脑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并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而临床思维是思维中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过程,就是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疾病的各个方面,最后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主体是医护人员,客体是病人。临床治疗护理过程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思维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的临床治疗护理的过程。临床思维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治,作出最正确最科学的判断的治疗。也就是说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可能让我们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是切实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的前提条件。当然,由于临床思维的局限性,尤其是惯常性的思维定势,并不是每一次的诊疗及护理过程都能百分百的正确,有些甚至是错误,而致误诊误治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去了解掌握临床思维,这样才能使我在工作中不再盲目,而是利用学到的思维方法多想为什么、多去分析、努力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帮助病人及时

康复,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二、如何在实践工作去养成并运用临床思维 许多人认为正确的诊治是临床医生的事,与我们护士无关。其实就是个严重的错误。医生与护士原本就是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个高水平的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良好的临 床思维能力?它要求我们认真的学习临床医学知识,注意随时积累临床经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使得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再进一步提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阑尾炎术后二天的病人,尚未排气排便,现在出现了腹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去判断出现这样症状的原因,通过询问病人的疼痛的性质、部位以及查体的腹部体征等详细的情况,我初步得出是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但尚未规则所致。知道怎么回事,就得去解决。我们向患者解释出现腹痛的原因,并予以热敷腹部,患者排气后腹痛消失。对于这样一个不复杂的病例,我们运用了临床思维并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这样既符合疾病的动态发展规律,又展示了理论知识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在思考问题的同 时建立和强化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加临床护理经验,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学习《临床思维》这门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我一定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40 风湿病科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胡荫奇、沈丕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燥痹是由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清窍失于濡润、肢体失于荣养、瘀血痹阻、脉络不通,导致口干、眼干,甚则肢体疼痛、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规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评估唾液腺能力不全和眼干的客观体征前需停药时间足够长。 上述项目得分≥4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1. pSS诊断前入选标准: (1)眼干或口干的症状(≥1项) 白天持续的、令人烦恼的眼干症状≥3个月; 眼睛反复出现砂砾感; 人工泪液使用次数>3次/天; 口干≥3个月; 吞咽干性食物需要频繁饮水辅助。 (2)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ESSDAI)指数问卷调查疑似SS的患者: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2.pSS诊断前排除标准: 已诊断有以下疾病:头颈部放射治疗史、活动性HCV肝炎(PCR检查)、艾滋病、结节病、淀粉样变、移植物抗宿主病、IgG4相关疾病。

(二)证候诊断 1.阴虚津亏证:口干、眼干、鼻干、咽干、干咳少痰、吞咽干涩、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舌红少苔或裂纹,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口干、眼干、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大便溏泄。舌淡少苔,脉细弱。 3.阴虚血瘀证:口干、眼干、关节肿痛、肌肤甲错、肢体瘀斑瘀点、肢端变白变紫交替、皮下脉络隐隐。舌质暗或瘀斑、苔少或无苔、脉细涩。 4.阴虚热毒证:口干、眼干、咽干、咽痛、牙龈肿痛、鼻干鼻衄、目赤多眵、发颐或瘰疬、身热或低热羁留、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苔少或黄燥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1.阴虚津亏证 治法:滋养阴液,生津润燥 (1)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地黄、山萸肉、白芍、茯苓、牡丹皮、当归、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三阴交、太溪、照海、肾俞、睛明、攒竹、廉泉、迎香、四白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一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2.气阴两虚证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当归、沙参、麦冬、白芍、茯苓、炒白术、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中脘、睛明、四白、迎香、承浆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1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题库1-2-10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题库1-2-10

问题: [单选]女,62岁,干燥综合征病史15年,近2年来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干咳,偶有痰中带血。体检:消瘦,呼吸较浅促,R26次/分,双肺底闻及吸气相高调湿啰音。胸片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肺功能示RV/TLC为30%,FEV/FVC为86%,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最可能的结果是() A.淋巴细胞增加,巨噬细胞减少 B.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巨噬细胞稍减少,但仍占多数 D.细胞总数增加,但各种效应细胞比例仍正常 E.上述情况均可出现 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的肺纤维化,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升高较少。

问题: [单选]男性,50岁。近1年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气急,偶有干咳。X线示两肺弥漫性网织细小结节状影,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拟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下列体征中哪一项支持此诊断() A.呼吸浅速 B.两下肺闻及吸气末爆裂音(Velcro啰音) C.两肺呼吸音降低 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一种原因不明肺间质性疾病,其主要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缺氧,X线示弥漫性肺间质网织样改变或伴细小结节,肺功能测定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别于结节病的淋巴细胞为主和CD/CD8比率升高。在临床体征方面双下肺吸气末暴烈音或称捻发音(velcro啰音)有助于诊断,但非特异性,各种原因肺间质纤维化均可有此征象。

问题: [单选]女性,35岁。因胸闷、气急半年就诊。肺部X线检查提示弥漫性肺部病变,肺泡蛋白沉着症可能。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B型超声显像 B.CT检查 C.磁共振检查 D.BAL和肺活检显示.PAS阳性染色脂蛋白 E.核素肺扫描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脂蛋白在肺内沉积,此种蛋白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呈阳性反应,BAI和肺活检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同城征婚 https://www.360docs.net/doc/e78258131.html,/)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年,卷(期):2010,14(11) 被引用次数:8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2)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银屑病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9)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0)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1)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 6.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成人斯蒂尔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7) 7.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2) 8.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3) 9.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 10.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韦格纳肉芽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3) 引证文献(14条) 1.杨云娇.张奉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IgG亚类特点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3(8) 2.张艳.黄捷晖.赵新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部淀粉样变一例[期刊论文]-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12) 3.戴林.王建新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研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7) 4.谢向良.史恒星.柯丽萍.王进.余敏.裴必伟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51例[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3) 5.黄丹妮.林玲.陈小青.吴春林.施宏莹干燥综合征患者58例唇腺IgG4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2) 6.章懿婷.陈志伟.武剑.曾克勤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期刊论文]-世界中医药 2012(2) 7.王北.马丛.王玉明.张秦.谢幼红.陈爱萍.邵培培.路素言.霍晓萌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 2012(4) 8.闻慧某地区眼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 9.王静.冯国栋.吴中亮.赵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脊髓病变误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期刊论文]-临床误诊误治2013(4) 10.朱育苹不典型干燥综合征的误诊分析[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7) 11.任毅.王彦.刘云峰.杨静低钾血症首诊的干燥综合征致Ⅰ型肾小管酸中毒1例[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3(35) 12.胡志德.刘晓斐.丁春梅.胡成进免疫印迹法检测抗α-胞衬蛋白抗体诊断舍格伦综合征的meta分析[期刊论文]-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2(3) 13.刘健.万磊.刘磊.冯云霞.程园园.黄传兵.汪元440例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SF-36积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3) 14.杨艳英.王宏智.丁瑜干燥综合征合并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期刊论文]-胃肠病学 20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