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诗词格律

合集下载

写格律诗口诀,好记易懂!

写格律诗口诀,好记易懂!

写格律诗口诀,好记易懂!【格律诗口诀】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

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

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

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A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B式)B:(仄)仄平平仄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式)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D式)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诗词的格律公式

诗词的格律公式

诗词的格律公式诗词的格律公式是指通过诗句的音节、平仄、韵律等规则来构建诗词的形式习惯和美感。

在不同的诗词体裁中,格律公式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古体诗词和近体诗词的格律公式。

一、古体诗词的格律公式:1. 五言绝句:古体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五言绝句的韵脚通常采用平平仄仄平的韵律。

2. 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相似,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七言绝句的韵脚通常采用平平仄仄仄平平的韵律。

3.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的特点是每句七个字,一般分为四联或八联。

每联中的各句韵脚要保持一致。

七言律诗的韵律比较严格,要求平仄错落有致。

4.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的格律相似,每句五个字,一般分为四联或八联。

五言律诗的韵律比七言律诗更为严格,平仄要求更加准确。

上述的格律公式只是古体诗词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特殊的体裁如律诗、绝句等也有独特的格律。

二、近体诗词的格律公式:1. 现代诗:现代诗词中没有明确的格律公式要求,常常追求自由的意象表达和声韵的变化。

现代诗词可以自由地运用音节,不受固定的韵律框架约束。

2. 五绝:近体诗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五绝的韵脚可以采用押韵或者半押韵。

3. 七绝:与五绝相似,每句七个字,四句构成一首完整诗。

七绝的韵脚也可以采用押韵或者半押韵。

4. 新体诗:新体诗是近体诗词中的一种形式,相较于古体诗词更加自由,没有明确的格律要求。

新体诗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音韵节奏。

总结起来,古体诗词的格律公式要求比较严格,有明确的韵脚和平仄要求;而近体诗词的格律要求相对自由,追求更加个性化的表达。

在写作诗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格律公式,通过合理运用格律公式,可以增强诗词的韵律美和艺术感。

诗词格律简单入门必备

诗词格律简单入门必备

1、
最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中每一句都可以作为第一句开头,如此而来可以衍生出十六种律诗格式。

但是第二句必须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平句,因为偶
数句的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何为平生,何为仄声?普通话中一二读音为平,三四读音为仄。

如:乒、平分别为第一声和第二声,归为平声字;景、静分别为第三声和第四声归为仄声字。

仅此十六种格式还远远不足以写出惊人的诗句,所以又出现了很多变格,
也就是写诗遵循的很多规定。

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每一句的第一三五个字可以不论其平仄,二四六个字,其平仄必须要论。

但是如此而来有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诗病,如: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视为犯孤平;一句诗中最后三字都为平声字,视为三平调。

这些都是诗中应该避免的病句。

除了上面的技巧外还有两种也比较常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此句诗如果后一句平平仄仄平变为平平平仄仄那么前一句就可以不用平声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此句的后一句的第三和第四个字的平仄可以调换。

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2、
七律
七律只是在五律的基础上每句加两个字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的字一定是和五律开头字平仄相反的。

诗词格律书籍

诗词格律书籍

诗词格律书籍
1. 《诗词格律启蒙》,哎呀,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诗词格律那神秘宝库的大门呢!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诗句多美呀,通过这本书你就能知道它为啥这么美啦!
2. 《格律从入门到精通》,哇塞,这简直是带你在诗词格律世界里畅游的好帮手呀!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读了这本书,你就能理解其中的妙处咯!
3. 《诗词格律详解》,嘿,它可真是详细得不得了呢!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跟着它你就能搞清楚诗词格律的方方面面啦!
4. 《轻松学诗词格律》,可不是嘛,学起来真的超轻松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看了这本书,你也能轻松创作这样美妙的诗句呀!
5. 《诗词格律指南》,这就是你的指路人呀!想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了它,还怕不明白格律咋回事吗?
6. 《实用诗词格律》,实用得很呐!看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它会告诉你怎么用格律写出实用又精彩的诗!
7. 《简明诗词格律》,简单明了多好呀!就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么容易理解,通过它能快速掌握格律哦!
8. 《诗词格律一本通》,哈哈,看这名字就知道多厉害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了它,诗词格律全都通啦!
我觉得这些诗词格律书籍真的都很不错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诗词,还能提升我们自己创作诗词的能力呢!。

诗词格律顺口溜

诗词格律顺口溜

诗词格律顺口溜如何学习诗词写作缘起两则原因促我写这篇分享:其一,之前有不少身边朋友写过旧体诗,不过给我看了之后都是打油诗,算不得诗,所以一直想写个简短的旧体诗格律规则作分享,引朋友们入门;其二,在各种场合,如微博、博客等看见众人写诗,看了后很遗憾大多也是不懂诗,而目前我在网上看不到非常入门但又相对系统的分享文章,所以斗胆,我来尝试写一篇。

小注个人真正开始懂点格律是从02年开始,至今不小心也有十年,不学中文、历史、新闻等出身,完全爱好自学,专业科班人士若看到诸多错误之处,还请多多指出,一起将这个旧体诗的入门分享题材完善下,以对未来感兴趣的朋友有所裨益。

大要何谓旧体诗?一般旧体诗指的就是初唐之后慢慢形规而成的格律诗,至宋代就非常自成体系了,一直到清末民国,旧体诗一直有大量文人还在吟作。

现代人写旧体,基本上格律本身还是要照旧,因为格律是旧体的灵魂,但声韵基本已不是古代的声韵,而是现代人的声韵,所以不少人又把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叫“新诗”。

不过,在我看来,旧体诗的精髓只在格律而不在声韵,声韵在古代因为方言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故在这,只要是沿用旧体诗格律而作的诗,统称旧体诗,或古体诗。

格律1、音调音调即为读音,古人对汉字读音分阴平、阳平、上(第三声)声、去声、入声五部,前面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对应现代读音的一、二、三、四四个读音,古人就读了个入声,什么是入声,入声在旧体诗的意义,在稍后的声韵里再讲。

旧体诗中古人简化了汉字的五部音调,分阴阳平为平声,上去入声为仄声,对应现代读音就是,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2、平仄知音调即可学平仄。

旧体诗分绝句(四句)和律诗(八句),绝句和律诗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要懂平仄,先要从最简单却也最意深的绝句开始。

绝句共有四个句型,必须详背:One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基本型)Two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演变型)Three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一、律诗的格律。

1. 五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赏析:这就像是一套密码规则呢。

你看“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就像先迈左脚(仄声起),而且第一个节奏是先低(仄)后高(平)。

比如说“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仄仄,“山河”是平平,“在”是仄。

然后下一句“平平仄仄平”就得跟上,像接话一样,平仄要相对。

就像两个人对话,一个低沉(仄起句),另一个就得轻快(平起对句)。

像“城春草木深”,“城春”平平,“草木”仄仄,“深”平,这样读起来就很有节奏感。

- 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这个格式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有点区别。

首句入韵的话,第一个字的平仄要求就更严格一点。

比如“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可能犯“孤平”(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救拗的办法,就像给犯了小错的句子打个补丁)。

像“花明绮陌春”这样的句子就符合这个格式,“花明”平平,“绮陌”仄仄,“春”平,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在有韵律地跳舞。

2. 七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七言律诗比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字,就像给五言律诗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套。

“仄仄平平仄仄平”起句,就像一个隆重的开场,第一个节奏还是仄起,然后后面的平仄交替就像精心编排的舞步。

比如“世味年来薄似纱”,“世味”仄仄,“年来”平平,“薄似”仄仄,“纱”平。

下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要和它相对,像“谁令骑马客京华”,这样平仄相对,读起来音韵和谐,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让你成为写诗的高手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让你成为写诗的高手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让你成为写诗的高手诗词,很多人都喜欢写上几笔,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

然后,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多数人只是字数对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韵等,一概不对。

很多人也不愿看书,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觉得书上讲得太复杂。

那么,这里是一个以前的讲座,现稍加整理重发,目的在于针对零起点人群,以最简明的方法,教会大家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律。

诗词的格律看似很难,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钟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没有任何基础。

一平仄:从成语开始什么是平仄?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

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

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

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

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个。

学生说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

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就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一马(仄)平川(平)、疾风(平)劲草(仄)、井井(仄)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

当时学生报上来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70%到80%,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当时有20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诗词的格律公式

诗词的格律公式

诗词的格律公式诗词的格律公式指的是古代汉字诗和词中的韵律规律,即诗词的韵脚、平仄、句式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汉字诗和词的格律公式。

一、汉字诗的格律公式:1. 韵脚:韵脚即诗句中的韵音,分为平声(平韵)和仄声(仄韵)两种。

- 平声韵脚: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等,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杜甫《登高》)- 仄声韵脚: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等,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翰《凉州词》)2. 平仄:平仄,即音节的轻重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

- 平声:声调轻快,韵母后无声母或以清辅音开头。

如:“静夜思”(杜甫),韵脚为仄平平仄仄平。

- 仄声:声调沉重,韵母后有浊辅音或以浊辅音开头。

如:“白日依山尽”(杜甫),韵脚为平平仄仄平。

3. 句式:- 绝句:四句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篇章,一般七言或五言。

如:“登黄鹤楼,茫茫四野十三州。

江山如画,一时已与桃源逐”(杜甫《登黄鹤楼》)。

- 律诗:五言绝句为乐府体裁,又称乐府律诗。

具有固定的平仄格式和句式,如:- “春江花月夜,夜静听抚琴。

酒旗蟾影散,舞袖月华寻。

五侯级舸起,三径散人吟。

渐近临城阙,呜呜语小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二、汉字词的格律公式:1. 韵脚:- 四叠韵:即a,a,a,a(平平平平)的押韵方式,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王之涣《登鹳雀楼》)- 六叠韵:即a,a,a,b,b,b的押韵方式,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清照《如梦令》)2. 句式:-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般采用三叠韵或四叠韵的押韵方式,如:“武陵春,异时伊洛秀蔓草。

秦山城,话说陶唐旧帐。

”(杜牧《秦山杂咏》)- 乐府长调:五言句式,常采用四叠韵的押韵方式,如:“咏梅花,朗咏乃锺民情。

心是否高。

钟鸣易作新悃愿。

时心相向,可爱兰亭荐君土。

”(刘禹锡《咏梅花》)总结:汉字诗和词的格律公式是在特定的音韵规律下创作的,通过平仄的对仗、韵脚的押韵、句式的构成等方式,将诗词的语言演绎为优美的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诗词格律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 一、押韵 二、四声 三、平仄 四、对仗 第二章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第三章 诗律(律诗和绝句) 一、古体和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三、律诗 四、绝句(律绝和古绝) 五、粘与对 六、拗句和拗救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八、古风式的律诗 九、近体诗的避忌 十、近体诗的对仗 十一、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第四章 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 一、词和词牌(什么是词?词牌的来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二、词谱(常见的12个词牌的词谱) 三、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同调异名,同名异调 四、填词(依声填词、依句填词、依数填词、自度曲、自过腔、创调;可平可仄字的问题) 五、词的平仄规律 六、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的问题 七、词的押韵和对仗 八、词谱的制定(例作的选择;古人制定词谱的方法和局限;正体和变体的区分) 九、《朱天王*词律新编》(一百○八个常见词牌,含部分变体) ★ 诗词创作的八大误区 一、不要格律的误区——这是最大的误区! 二、格律极端化 三、多填词牌 四、和韵、回文等文字游戏 五、贪图长度 六、贪图数量 七、追求华丽辞藻 八、自创词牌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 一、押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 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 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二、四声 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 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 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下文将详细讨论。 „„ 第二章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

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 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音愿),十五翰,十六 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 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 洽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 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 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例如词韵: 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

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

一队(半)通用 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箇通用

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现在写诗词,不必按照古音写,用普通话即可!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 韵母及韵母组合 对应的古词韵 ————————————————————————————————————————

一、佳麻 a ia ua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声

二、开来 ai uai 第五部 佳半、灰半 三、先寒 an ian uan üan 第七部 寒、删、先、元半,十四部 覃、盐、咸 四、江阳 ang iang uang 第二部 江阳 五、逍遥 ao iao 第八部 萧肴豪 六、国歌 e o uo 第九部 歌,部分入声 七、灰微 ei ui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八、森林 en in un ün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九、冬青 eng ing ong iong 第一部 东冬,十一部 庚青蒸 十、希奇(儿) i(er并入)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一、诗词 i(整体认读)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二、别叠 ie (y)e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 十三、忧愁 ou iu 十二部 尤 十四、读书 u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十五、须臾 ü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十六、绝学 üe 部分入声

第三章 诗律(律诗和绝句) 一、古体和近体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有以下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 三、律诗 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 格式说明: 注“*”的字可平可仄,注“·”的必须入韵! (一)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