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植物教案

中班科学植物教案

【篇一: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

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

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

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

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

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

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

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

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

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

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jy135幼儿教育)

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

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

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

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

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

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

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

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

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

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

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

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

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

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

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

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

伸活

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

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

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篇二:中班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

中班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

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

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

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

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

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

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

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

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

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

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篇三:幼儿园科学认识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科学植物的根茎叶教学设计方案

《植物的根茎叶》教学设计方案

贵州省纳雍县阳长镇阳长小学张怀喜

篇二:牛兰说课稿大班科学《蔬菜的根茎叶》

大班科学活动《蔬菜的根茎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菜园里的蔬菜也长得异常茂盛,但是孩子

们对于蔬菜却了解的不多,对于蔬菜的认识程度越来越薄弱,很多

家长给我反应,孩子用餐时,不喜欢吃蔬菜。常常有孩子来问我:

老师,图片上的这是什么蔬菜?老师,这个蔬菜能吃吗?等等的话语。可见,孩子们对于蔬菜的认识能力还很弱、对蔬菜的哪个部位

可以吃、各种蔬菜有哪些营养等,班级孩子的认识其实是很模糊的,孩子的经验也各不相同。且因此结合主题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

在活动中了解蔬菜,知道蔬菜的什么部位是可以吃的,并知道蔬菜

的营养丰富,激发班级孩子多吃蔬菜的情感,做个爱吃蔬菜的好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

儿的分类能力。

3.蔬菜好吃有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活动重难点

幼儿知道蔬菜的组成部分,并了解吃得是蔬菜的那个部分。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胡萝卜、黄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实物若干、

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飞飞和一群蔬菜宝宝来做客。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么?

(3)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长图,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2.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栽,切开红漆桶,清凉可口好小菜.(胡萝卜)说一说胡萝卜的样子?

(2)猜谜语: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

了别人。(黄瓜)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

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番茄.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豆荚)。

(3)看图中是什么蔬菜?(白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

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菠菜、油菜)(4)这是什么?(土豆也叫洋芋或马铃薯)。土豆发了芽时

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

3、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

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4、分类游戏:《找朋友》

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宝宝,让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么部分的,然后听音乐去找也是吃

同样部分的蔬菜娃娃做朋友。

5、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红萝卜做的沙拉,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篇三:植物的茎教案

植物的茎

侯镇中心小学刘英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

—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学会解剖茎的方法。

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解剖并观察植物的茎,知道里面有一根“导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桃树枝条,小刀,红墨水,放大镜,广口瓶

2、教师准备:在红墨水中浸过的枝条

3、学生实验:把一段桃树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

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留作课堂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

二、开展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植物的叶和花

的?

你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猜想,并进行汇报)

(2)大家的猜想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

的猜想。

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汇报,全班达成一致的实验方法:先横切,再纵切。提醒学生使用小刀要注意安全。观察时可借助放大镜观察剖面)

(3)下面请大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讨论:

1、横切枝条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让学生回答)

横切后,能够发现横切面上有红色水点。

这是因为将运输水分的管子割断后造成的。

2、纵切后,先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植物体内的这种管子叫做“导管”。茎内的这种“导管”与根部、叶部的“导管”是相通的。小结: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

(4)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

意图吗?

(展示示意图,汇报交流,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图)

三、自由活动

老师手中有两幅图,一幅是环割前,一幅是环割后,你看

到了什么现象?(让同学回答)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

树皮里有一种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

输养料的。在树上选取比较粗的枝条,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便会膨大起来。

四、拓展活动

调查了解,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板书设计:

植物的根: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

植物的茎(茎内有导管)

植物的叶

导管:输送水分根茎叶

筛管:输送养料叶茎根

体会与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体现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由学生提出问题──科学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推广应用。一、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植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内容,并且了知道了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及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这样很容易就会想到,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叶子的?从而确定探究的主题。

二、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我力求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对结果进行预测,从而明确探究的方向,猜想后让

学生说说是怎样猜想到的或猜想的理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问题的假设的思维方法。因为平时

生活中输送水分往往是用管子来输送的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了茎当

中很可能也有一根输送水分的管子,这样学生在探究中就有了明确

的目标:到底有没有这根管子?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胡乱猜想,是

根据平时的经验合理的猜想,所以当学生说出不着边际的猜想时,

我做了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明确:猜想其实是合理的推想。

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

其实更广泛的实验设计应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但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这节课只能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

中选择材料进行试验设计,这样就有了方向性,也起到的培养探究

能力的作用。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器材有:放大镜、三根芹菜茎,

刀子,这个试验并不难,芹菜茎吸水的实验所需时间比较长,课堂

时间是不够用的所以我提前做好了吸水试验,直接让学生研究,课

堂上让学生亲自将1号插在水中,看看结果是不是和老师拿到课堂

上来的这枝相同从而保证了真实性,2号和3号进行对比试验,学生更清晰的观察到导管的存在。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实验方案,但不能标准的叙述,老师需要做一下说明。

四、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

能用小刀、放大镜对植物的茎进行解剖,并进行科学的、较细致的

观察,并能用图对观

察结果进行表述这是探究的核心。我希望学生能自己探究发现结果,所以我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相对较长,近20分钟的时间,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可以顺利地运用横切、纵切的方法对茎进行解剖,并进

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发现芹菜纵切后的样子,画出示意图,横切后

的样子,画出示意图。

篇四: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的根茎叶》教学设计方案

诸城市昌城镇下泊小学孙淑红

空气的热涨冷缩》教学设计

昌城镇下泊小学孙淑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

缩现象

【教学准备】烧杯、常温水、冰水、热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新课:

空瓶装热水——倒出——拧紧瓶盖——观察现象

1、在倒热水前先让学生说说瓶中有什么。

2、在空瓶中装热水后让学生摸一摸,感觉一下温度。并让学生猜测把热水倒出后,瓶子是什么形状的。

3、把热水倒出,拧紧瓶盖,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二、设计并完成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

1、师: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空气,可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要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用锥形瓶来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

(2)如何让收集到的空气受热、受冷呢?

(3)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空气体积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结束后汇报。

2、师:同学想的办法真多,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东西吗?谁来说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实验器材?

3、师: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发的实验设计单。

师:好了,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师:请其余的同学认真地听,思考一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修改实验方案。

4、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能解答一下吗?

(1)锥形瓶口上套着的气球起什么作用?

(2)套着气球的锥形瓶在三种水中摆放的顺序是怎样的?

5、师:马上就要实验了,在实验前老师希望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6、学生实验

7、师:同学们把器材收好,哪个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组汇报后,教师再课件演示。

8、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9、师:同学们,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把两者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师演示后学生说感受。

三、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空气为什么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受冷后体积会缩小吗?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学生自学后汇报

2、师:老师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录象片段,同学们看看吧。

学生看录象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为什么夏天的自行车车胎不能把气打得太足?

2、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过会儿又鼓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五、吹泡泡游戏

教师利用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演示吹泡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后膨胀(体积增大)←——微粒运动加速且微粒间距离增大

空气

受冷后收缩(体积缩小)←——微粒运动减慢且微粒间距离变小浅

谈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培养

一、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来

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

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从科

学教学出发,就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

学习目的性教育,能使他们明确学好科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如

上“食物的营养”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我让每个同学把手指

洗干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进行消毒,随后让每个同学把饭粒放

在桌子上摆整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同学报告,饭粒变脏了,

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这是怎么回事?此时

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奇妙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二、寓教学于游戏之中

篇五: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树叶找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