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

合集下载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
压、 滤过泡 、 前 房 及 并 发 症 情 况 。 结 果 治疗 B组 术 后 高眼 压 率 低 于 治 疗 A 组 , 功 能性 滤过 泡 形成 率 , 早期低眼压 , 浅 前 房 发 生 率 高 于 治疗 A组; 治 疗 C组 手 术 成 功 率 、 功 能 性 滤 过 泡 形 成 率 明 显 高 于治 疗 组 A组 , 早期 低眼压 、 浅 前 房 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 治 疗 B组 。 结 论 可调整缝 线联 合丝裂霉素 C小梁切除术操作 简单 、 效果确切 、 值得推 广。
报 , 2 0 0 3 , 9 ( 2 ) : 1 6 9 .
小 时内分别 释放到血 中, 并持续 不同的时间 ,由于其升 高时段 的 不 同, 联 合 检 测 可 以相 辅 相 成 , 互 相弥 补 , 克 服 各 自敏 感 性 、 特 异 性 的不足 , 能为 A M I 早期诊 断提 供重 要依 据。
健 康 大 视 野
2 0 1 3 年 3 月
第 3期 ①
He a 1 t h Ho r i z 0 n


肌损伤 : 部分进行 性恶化 的 A C S ( 急性 冠脉损伤 综合 征) 患者 , 不 能检测到 C K及 其 同 工 酶 的 升 高 , 影响对 A MI 及 发 生 心 性 猝 死 的
参 考 文 献
[ 3 ] 杨振华 , 潘柏 中 , 许俊 堂. 中华 医 学会 文 件 : 心 肌损 伤 标 志 物 的应用准则[ J ] . 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 , 2 O O 2 , 2 5 ( 3 ) : 1 8 5—1 8 9 . [ 4 ] 潘柏 申 . 心 肌 损 伤 标 志 物 的 研 究 进 展 与 心 肌 梗 死 诊 断 标 准 的修 订 [ J ] . 临床 检 验 杂 志 , 2 O 0 2 , 2 o ( 3 ) : 1 2 9—1 3 2 .

复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复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复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5-09-29T15:41:15.1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作者:张文玲[导读]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终身性眼病,患者常因视神经不可逆损伤和持续高眼压而引发视功能损害.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7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复合组和传统组(各38例),传统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复合组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复合组的浅前房形成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

复合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92.11%,显著高于传统组的68.42%(P<0.05)。

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更为显著,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远期手术疗效,促进功能性滤泡形成,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功能性滤泡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终身性眼病,患者常因视神经不可逆损伤和持续高眼压而引发视功能损害[1]。

早期行手术治疗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

我院应用了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5例,年龄38~75岁,平均(45.2±1.9)岁,疾病类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0例,残余青光眼2例,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分为复合组和传统组(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传统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

术前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利多卡因分别做表面麻醉和球周浸润麻醉,在12点~3点位置在穹窿部做结膜瓣,对暴露的巩膜进行烧灼止血,再在角膜缘上做巩膜瓣,在巩膜瓣下方巩膜床前进行剥离,直至清亮角膜区内1mm处。

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手术疗效分析

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手术疗效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 R 7 7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0 4— 0 0 1 3 — 0 1
老年性 白内障继 发青光 眼 的发 病机 制为 随着 晶状 体 的混 3 讨 论 浊、 胀、 增厚 , 晶体所 占空间加大 , 与虹膜接触 面积增 大 , 房水 自 老年性 白内障继发 青光眼 为临床较 常见 的闭角 型青光 眼 后房 经瞳孔流经前 房的 阻力增加 , 造成 瞳孔 阻滞 , 晶体 虹膜 隔 类 型 , 因为患者的前房角关闭 , 前 房浅、 晶状 体较厚 、 眼轴短 、 位 前移 , 房角变窄 , 周 边虹 膜隆并 向前贴 或堆 积阻塞 小梁 网致房 置靠前等致使 眼 内的房水 排出受 阻所致 。病 理改变 为虹膜 周 水外 流阻力加 大 , 甚至房水流 出通道关 闭 , 眼压 升高 , 导致急性 边前粘连 , 致使虹膜 根部及 瞳孔缘 处 的位 置相对 靠前 , 引起 瞳 闭角型青光 眼的发生 ‘ 】 . 2 J , 该 病一 旦确诊 需考 虑手术 治疗 。我 孔 阻滞 , 使后房水不易流入前房 , 致使后 房压力升高 , 造成房 角 们对老年性 白内障继发 青光 眼患者 分别采 用超声 乳化人 工 晶 狭窄 、 粘连, 甚 至关 闭[ 3 , 4 , 5 , 6 1 。如今 采取超 声 乳化 人工 晶体 植 体植入联合房角分 离术 和超声 乳化 人工 晶体植入 联小梁 切 除 入术联合房角分离 术或 超声乳 化人工 晶体植 人术联 合小梁 切 术两种方法 , 取得不同的手术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除术均为一次性治疗老年性 白内障继 发青光眼 , 避免 了二次 手 1 资料 与 方 法 术,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超声乳化人 工晶体植入术联 合房角分 1 . 1 一般 资料 : 老年 性 白内障继 发青 光眼患 者 6 7例 ( 6 9眼 ) , 离术或超声乳化人 工晶体 植入术联 合小 梁切 除术治疗 老年性 均为瞳孔 阻滞型 , 视力 为手动 一0 . 4 , 眼压为 4 5~8 0 m m t q g , 平均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 但术后观 察病情恢 复情 ( 4 8 . 6± 7 . 1 ) r n m I - I g。L o e s 法 晶体核 分级 : Ⅱ级 核 1 4眼 , Ⅲ级核 况有所不 同。超声乳 化人工 晶体植 人术 联合房 角分离术 术后 2 6 眼, Ⅳ级核 2 9眼 , 年龄 6 2~8 2岁 , 平均( 6 8 . 2±2 . 5 ) 岁, 术 后 患者前房反应较轻 , 视力恢 复快 , 眼压控制 较好 , 虽然 远期观察 随 访 时 间 6~l 8 个月 。 个别患者眼压稍有波动 , 经单一 药物控制也较稳 定。超声乳化 1 . 2 方法 : 术前 患者 眼压 在 4 5~8 0 m m H g , 经联合药物降眼压处 人工晶体植人 术联合 小梁切 除术较 超声乳 化人 工晶体植 人术 理后 , 眼压控制在 2 1 m m H g以下者 2 9眼 ; 眼压在 2 8 3 5 m m H g 者 联合 房角分离术难度加大 , 术后滤过 形成问题成 为该 手术术后 2 8眼 , 术中行玻璃体腔抽液术降低眼压 ; 眼压控 制效果不理想 , 观察 的关键性项 目, 也是 该手 术成败 的重要 指标 , 滤过形 成不 术前行 前房 穿刺 术者 1 2眼 , 术 前行 房角镜 检查 : 6 9眼均为 闭 良或 过强 都决定 眼压 控制 是否 理想 , 且 患者术 后 刺激症 状较 角。①6 9眼 中 4 2眼行 超声 乳化人 工 晶体植入 术联合房角分 离 重 , 前房反应多见 , 视力恢 复相对 较慢 , 处 理这些并发症 的手段 术: 白内障乳化吸除时应用灌注液水 流充分分 离粘 连关闭 的房 相应 增多 , 这就增加 了患者及家属 的精 神负担及术后病情 恢复 角, 再将粘弹 剂注 入房 角处 并 进行 钝性 分 离 , 植人 人 工 晶体 。 慢、 住院 时间延长所 造成 的经济 负担 , 所 以在 术前 眼压经 药物 ②6 9眼中 2 7眼行 超声乳 化人 工 晶体 植入术 联合 小梁切 除术 : 或联合前房穿刺 放液及 术 中玻璃体 穿刺放 液能够 控制 的情况 先 行小 梁切 除术 , 但 在小 梁切 除前 行超 声乳 化人 工 晶体植入 下 , 选择超声乳化人工 晶体植入术联合 房角分离术 的疗效 优于 术, 再继续完成小 梁切 除术。③术 后处 理 : 术 后第 一天 使用左 超声 乳化 人工 晶体植入 术联 合小梁 切除 术 , 尤 其对高 龄患 者 , 氧氟沙星滴 眼液及 典必殊滴 眼液点 眼 , 4次/ 日, 依 角膜 水肿情 超声乳化人工 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更是最佳选择 。 况可给予营养角膜药物点 眼, 如术后前房 反应 明显 可给予球旁 参 考 文献 注射地塞米松药 物。④术后观察 : 术后观 察视力 、 眼压 、 前房反 [ 1 ] K a p u r s B . e l e n s a n d a J 1 e—c l o s u r e g l a u c o m a [ J ] . J C a t a r a c t R e f r a c t S u r g , 2 0 0 1 , 2 7: 1 7 6—1 7 7 . 应情况 、 滤过形成情况及房角开放情况。 2 结 果 [ 2 ] Ma r c h i n i G, P a l g i a r se n o A. U l t r a s o u n d b i o m i c c ms c o p i e a n d c o m v e n — 2 . 1 行 超声乳化人 工晶体植入 术联合房角分 离术 4 2眼 中 , 视 t i o n a l lt u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e s t u d y o f o c u l a r d i me n s i o n s i n p d 唧 a n g l e— 力均有不 同程度 的提高 , 术后 出现 前房 渗出者 8眼 , 经糖 皮质 c l o s u r e l g a u c o m a [ J ] . O p h t h a l mo l o g y , 1 9 9 8 , 1 0 5 : 2 0 9 1 — 2 0 9 8 . 激素及散瞳药物治疗后在一周 内完全吸收 , 眼压在 7 1 5 m m H g [ 3 ] 姚克, 昊仁毅 . 超 声乳化 白内障吸 除折 叠式人 工晶体植 入联 之 间, 随访 3 月 内, 有3 例患者眼压略有升高 , 为2 3~2 8 m m H g 。 合 青光眼小梁切 除[ J ] . 中华眼科杂志 , 2 0 0 0 , 3 6 ( 4 ) : 3 3 0 . 平均 ( 2 6 . 5±3 . 2 ) m m H g , 给予 贝特舒滴 眼液 点眼 , 2次/日, 眼压 [ 4 ] 张风妍 ( 译) . 通过改 良 自愈缝 线巩 膜 隧道切 1 2 ' 的超 声 乳化 可维持正常 , 继续 随访 6~1 8个月 , 眼压未升高 。术后行前房角 小梁切 除 术 的初 步报 告 [ J ] . 国外 医学 . 眼科 学分 册 , 1 9 9 6 , 2 0 : 检查 , 4 2眼房 角 开 放 均 ≥1 8 0 。 。 3 8 0— 3 81. 2 . 2 行超声乳 化人工 晶体 植入术联合小 梁切 除术 2 7眼 中, 视 [ 5 ] S t e v e n T ,S i m m o s. n E x t r a c a p s l u a r C a t a r a c t E x t r a c r i o n nd a P o s t e i r o r a mb e r I n t r a o c u l r a L e s n I mp l nt a a t i o n C o mb i n e d w i h t T r a b e c le u e t o my 力 均有 不同程度 提高 , 术后 出现 前房渗 出者 l 3例 , 经糖皮 质激 Ch 素及 散瞳药物治疗 1 ~2 周 内吸收 。滤过过强浅前房者 9 例, 经 i n P a i t e n  ̄w it h G l a u c o a l m J J . A m e i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比较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比较
第3 9卷 第 1期 2 0 0 9年 1月







VO . 9 NO 1 13 . J l. 00 a12 9
J u n lo e z ou M e c lCol g o r a f W n h di a l e e
虑和抑郁状 态则需要配 合心理科 医师的专业指 导和
青 光 眼 手 术 失败 往 往 是 因 为 术后 滤 过 泡 的 疤
收稿 日期:2 8 0 0 0 0 7 3 作者 简介 :叶玲 【 ) 1975 ,女 浙 江 云和人 ,主 治医 师 。

痕增 生 、黏 连 ,丝裂 霉素 (M )的 应用 明显 减 少 MC 了黏连 及疤 痕 的 发生 ,但其 缺 点是 会引 起低眼 压 。 我院自20 03年采 用丝 裂霉 素联 合 可调 整缝线 小 梁
研 究[ .I J 【腔颌而修 复杂志, 0 , 2: 81 0 1 2 56 ) 4 —5 . 0 ( 1
果 。这一临床 现象不仅说 明心理社 会 因素对疼 痛的
程度有一定 的影响 ,而且也提示在 对疼痛状 态进行
评价和治疗 时 . 应在两 个水平或两 个轴 上进行 I一 :
【] 马绪臣, 5 张震康.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双轴诊断 的临床意义和
规范治疗 的 要 性[. U腔医学朵志, 0 , ( : 3 5 . J 中华 1 2 5 0 )5— 5 0 4 53 3 ( 史编辑 :毛文 明 ) 小
个轴是生物 躯体 因素 ,而另一 个轴则 为心理 社会 因
临床 经 验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比较
叶 玲 , 陈 战 巧 , 雷 文 生 , 俞颂 平
8O 一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张小露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理60例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观察在治疗后的前房、眼压、视力、术后滤过泡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进行均顺利,术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其他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视力稳定或是提高59例,整体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结论:青光眼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病症进行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可以选择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总页数】2页(P82-82,84)
【作者】张小露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J], 梁裕琴
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吕明;孔凡宏;刘建华;任淑兰
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J], 张吉;
4.改良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和可调节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施国忠
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眼球按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方俊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80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和观察组(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每组各40例(40眼),对两组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术前两组均给予降眼压药物,待眼压降低后,检查房角、虹膜,准备凝血酶,有助于术中止血。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而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表面麻醉联合局部组织麻醉状态下,分离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下组织,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两者之间置入丝裂霉素c棉片,作用3 min后取出,生理盐水冲洗。

穿刺前房,缓慢放房水,降低眼压至正常范围,切除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缝合巩膜瓣,顶点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密闭缝合,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前房重建,注意巩膜瓣的滤过适度,术后结膜下注射2万单位妥布霉素、2 mg地塞米松,典必舒眼膏包扎。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治疗后眼压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降低,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过 泡 , 随访 3个 月 。 结 果 术后 3个 月 两 组视 力 比较 ,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05 P>00 ) 术 后 远期 研 究 组 眼 并 差 X: . 0, .5 , 压 显 著低 于 对 照 组 ( =56 4 P<00 ) 术后 3个 月研 究 组滤 过 泡 发生 率 显 著低 于 对 照组 ( £ .1 , .5 , P<0O ) 结论 复合 .1 。

临床 研 究 ・
22 2 第 卷 4 0 年 月 9第 期 1
复合 式小梁切 除术治疗 青光 眼患者 的临床研究
黄 信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天 等县 人 民 医院眼科 , 广西 天等
52 0 38 0
f 要1目的 探 讨 复合 式小 梁 切 除术 治疗 青 光 眼 的临 床疗效 。 方 法 将 我 院 5 摘 7例 ( l眼 ) 光 眼患 者随 机分 为研 究 6 青 组 (0眼 ) 3 与对 照组 ( 1眼 )分 别行 复合 式 小梁 切 除术 ( 合丝 裂霉 素 ) 3 , 联 及传 统 小梁 切 除术 , 比较 两组 视力 、 压及 滤 眼
5 2 0 ,Ch n 3 80 i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bt c O j t eT t ytecncl fc o cm l acuet yi t etet f aem . to s5 A s at be i os d l i et f o p xthcl o et a n o  ̄ uo a Me d 7 r ] cv u h i ae e r cm nh r m h css6 ys wt g uo a e iddi os d ru 3 ys adcnr r p(1 ys s d r pw sg e ae (1ee) i l cm r d i t t yg p( ee) n ot l o 3 e ,t yg u a i n h a w e v e n u o 0 o g u e ) u o v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6T15:25:44.2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程鹏[导读] 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内容。

(江苏高邮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高邮 225600)【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方案治疗对其病情干预改善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于2012年-2015年期间收治确诊为青光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相关临床基线资料,其中有30例接受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30例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患者前后眼内压变化及安全性。

结果:术后各个时间段(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检测各患者眼压情况,提示观察组检测数据相对而言更具优越性,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记录患者术后发生(瞳孔渗入膜、角膜内皮混浊、瞳孔异常、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例数,观察组数据提示更具优越性,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为青光眼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除了考虑对患者眼睛临床疗效外,手术的安全性也是重要因素,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内压且安全性突出,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72-02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内容,眼睛健康一直是威胁老年人群体的主要疾病。

青光眼在老年人眼部疾病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如无及时干预可能致盲。

目前对青光眼患者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对临床治疗方案要求相对细致复杂,除了确保患者眼部视力健康,还要确保对其以后正常用眼不会造成影响。

本文主旨在于分析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方案治疗对其病情干预改善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于2012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确诊为青光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相关临床基线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
发表时间:
2017-10-25T15:40:31.2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作者: 宋林
[导读] 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有效[4],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接收的患有青光眼的56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
89.3%
,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92.9%,前房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2.9%,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60.7%,前房发生率为
21.4%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
上应用。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080-02
青光眼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对患者的视力产生终身性的影响,并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主要是因为眼压持续性的升高
使得视神经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
[1],导致视功能受损,因此,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减轻症状。临床上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容易
发生黄斑水肿、无前房、滤过泡失效等,降低手术效果。本文中对
56例青光眼患者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接收的患有青光眼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48.6±9.7)岁,眼压36

72mmHg,平均眼压(47.9±12.1)mmHg,其中残余青光眼2例,急性闭角型25例,慢性开角型10例,慢性闭角型16例,继发开角型3
例,两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
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给患者浸润麻醉,将右上角穹隆处作为基底,做结膜瓣,控制其厚度为巩膜的1/2。在巩膜床前进行剥
离,直到清凉角膜区域为
1mm。切除巩膜瓣下小梁及周围巩膜组织,然后加以整复,采用尼龙线以褥式对巩膜瓣顶端和切口进行缝合,并
调整其松紧度,并将
2.5mg的地塞米松放置在下方结膜中,术后,采用常规敷料进行遮挡。
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手术方式同上,但是巩膜瓣做好后,在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 0.2mg/ml浸泡过的棉片,时间为
3min
,手术范围中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颞侧角膜缘1mm处采用25号针头进行前房穿刺,缝合巩膜瓣两个顶端。前房重建必须在缝线
打结之前,调整缝线的松紧度,直至流出理想的房水为止,最后结扎、缝合。
术后两组患者均正常休息,给予眼药水、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前房深度分度,采用的是Spaeth分级方法,对前房滤过形态采用Kronfeld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功能性
滤泡的形成率,记录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处理给予SPSS19.0统计学软件,组间对比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若P<0.05表示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9.3%(25/28),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92.9%(26/28),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2.9%(12/28),功能
性滤泡形成率为
60.7%(17/2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分度

3.讨论
青光眼属于终身性眼科疾病,属于慢性致盲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临床上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小梁切除术,可以
降低眼压,调节患者的前房,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2]。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是传统小梁切除术,术中巩膜瓣的松紧度调整难以控制,术中
发生并发症较多,对患者视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认为较为成功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
的,术中患者的缝合线可以自由调整,伤口愈合良好,便于功能性滤泡的产生,防止低眼压的发生以及浅前房的形成
[2]。本文中对我院收
治的患有青光眼的
5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9.3%,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92.9%,前房发生率为
7.1%
,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2.9%,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60.7%,前房发生率为2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
义,说明对于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功能性滤泡形成率,降低前房发生率,促进患者视力的恢
复,使患者重回正常生活。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处进行反复冲洗目的是预防感染
[3],将残留切除的组织完全清洗,降
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有效[4],值得在临床上应
用。
【参考文献】
[1]阳光.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附116例报告)[J].广西医学,2016,35(3):334-335.
[2]王静,蒋莹,玉民等.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对比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9(5):819-821.
[3]杨春林.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10(11):103-103.
[4]苏玉英,袁昱,马宁等.两种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8(9):1920-19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