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讲解学习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讲解学习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讲解学习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一)胃管

一般为12号、14号、16号橡胶管或一次性硅胶管,头端有4~6个侧孔,管尾略大可衔接负压吸引装置。

胃管图胃管和胃肠

减压器

(二)胃肠减压的目的

1.可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胃肠道扩张的症状,亦可减轻肠麻痹或肠痉挛所致的胃肠胀气。

2.作为胸腹部及某些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便于手术操作,增加手术安全性。

3.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以减轻腹胀并减少缝线张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还能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4.可以用来抽取胃液作胃液分析以协助疾病的诊断。

5.对进食毒物者可作洗胃用。

6.用于胃肠穿孔、吻合口瘘或肠瘘的病人时,可减少消化液及其它内容物的外漏。

(三)胃肠减压的并发症

⒈ 口干、咽部不适

病人因一侧鼻孔内有胃管,往往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及不适;抵抗力较差的病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⒉ 鼻部溃疡

若胃管长期放置一个位置会压迫该侧鼻腔粘膜,从而引起鼻部溃疡。

⒊ 体液不足、电解质紊乱

持续胃肠减压可导致上消化道消化液的丢失,使Cl-、H+、K+减少。如胃管插至幽门以下,或有胆汁、胰液等的逆流,也可产生Na+减少。

⒋ 呼吸道感染

留置胃肠减压,会影响有效的咳嗽和咯痰,容易引起痰液积聚及肺部感染等。

(四) 胃肠减压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胃肠减压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2. 有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或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留置胃管有关。

3. 疼痛:咽痛:与留置胃管有关。

4.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留置胃管有关。

5. PC:水、电解质失衡:与持续胃肠减压有关。

(五) 胃肠减压的护理

1.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胃管,且胃管插入位置合适,深度为45~55厘米。若插入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过浅,则胃管头端不能到达胃或十二指肠,两者均会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

2.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用大别针将胃肠减压器固定于病人上衣或枕旁,防止因变换体位时将胃管牵出,加重对咽部的刺激,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给病人增加痛苦。特别是行胃部手术,胃管头端一般于术中放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如未妥善固定,胃管位置改变或脱出,重新置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故切勿再次下管,应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

3.行胃肠减压时,一定要保持胃管通畅。应每隔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毫升冲洗胃管一次,冲去可能堵塞小孔的胃内容物,以保持胃管通畅。

4.维持胃肠减压的有效负压,一般为-6.6kpa,避免因吸引力过大,使胃肠粘膜吸附于胃管头端的小孔上而致阻塞。

5.及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并记录。胃液可为草绿色、淡黄色、棕色等。一般胃肠术后24~48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日后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如有引流液为鲜红色,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每天记录24小时胃液的量,判断吸出量是否过多而致体液不足或电解质紊乱。

6.随时评估病人有无口干、咽部不适的症状,每日给予病人口腔护理2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及湿润,并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的情况,清醒病人亦可给予温盐水或温水漱口。还可用湿纱布覆盖口唇。

7.长期使用胃管的病人,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前一天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避免胃管长期压迫一侧鼻粘膜,引起溃疡等不适。

8.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经常嘱病人作深呼吸,并协助病人翻身、扣背、排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以上,以湿化痰液,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9.胃肠减压期间一般禁食水,如需鼻饲药物时,先将药物研碎调水,再检查胃管位置,如合适可慢慢注入药物,最后用温水冲洗胃管后夹管30分钟,以免药物吸出,影响疗效。

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一)腹腔引流器材

⒈ 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

⒉ 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

⒊ 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烟,具有虹吸作用。

⒋ 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

(二) 腹腔引流的目的

⒈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⒉ 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 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⒈ 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发生感染。

⒉ 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⒊ 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⒋ 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⒌ 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⒍ 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 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⒈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⒉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⒊ 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

(五) 腹腔引流的护理

⒈ 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⒉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⒊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等,并定时换药。

⒋ 保持引流管通畅

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会引起引流不畅。如发现病人突然出现腹胀、伴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出。

⒌ 严格无菌操作

更换引流袋或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且每周更换2~3次无菌引流袋,先消毒引流管远端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⒍ 倾听病人疼痛的主诉

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渗漏刺激周围皮肤所致,其它部位疼痛可能是引流管压迫局部组织,或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应及时通知医师。

三、T管引流的护理

(一) T管

T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戳口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末端接引流袋。

(二) T管引流的适应证

⒈ 施行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因此术毕常规放置T管引流。

⒉ 肿瘤或外伤造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或需置管溶石排石,术中证实胆囊管有结石,胆囊内有泥沙样结石,胆总管扩张、狭窄或有炎症也均需置T管引流。

图: T 管

(三) T管引流的并发症

1. 内出血

胆道出血时,T管内有鲜红色液体流出,病人主诉右上腹绞痛、黑便等。

2. 胆汁渗漏

病人在术后突然出现腹痛、发热,查体腹膜刺激征明显,考虑为胆汁渗瘘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3. 胆系感染

术后可能并发胆管感染扩散。

(四) T管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⒈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T管有关。

⒉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T管有关的知识。

⒊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T管有关。

⒋ 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T管有关。

(五) T管的护理

⒈ 妥善固定

T管应固定牢固,不宜太短,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或因牵拉引起疼痛。

⒉ 保证有效引流

⑴ 随时检查T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打折、扭曲,应经常挤捏。

⑵ 术后5~7日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因此时引流管与周围组织及腹壁间尚未形成粘连,有可能导致脓液或胆汁随冲洗液进入腹腔,引发腹腔或膈下感染。

⑶ 活动时注意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高度,平卧时不要高于腋中线,以免引流液返流逆行感染。

⑷ 定期更换外接的无菌引流袋。

⑸ 引流袋放置不宜太低,以免胆汁流失过度;长期引流易造成胆汁流失,影响脂肪消化和吸收,可口服胆盐。

⒊ 观察并记录胆汁及病人反应

⑴ 观察胆汁的颜色、量及性状,有无鲜血或浑浊、碎石、蛔虫及沉淀物,必要时送检查和细菌培养。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500毫升,清亮,呈黄或棕黄色,以后逐渐减少。若量多,示有胆道梗阻或损伤可能。

⑵ 观察黄疸消退情况,若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入血至胆红素上升。

⑶ 观察大小便颜色,送检测胆色素含量,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内。

⑷ 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⒋ 拔管

一般术后12~14日,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管,其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夹管1~2日,如无腹胀、发热及黄疸等症状,然后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通常用12.5%碘化钠做造影剂,观察胆总管是否通畅,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袋继续引流1~2日,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日即可拔管,拔管后局部伤口可用纱布覆盖或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观察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以便及时处理。

⒌ 健康教育

⑴ 低脂肪饮食,避免进食肥肉、油炸食物等含脂肪多的食物。

⑵ 告诉病人胆管结石复发率高,出现腹痛、高热、黄疸时应及早来院诊治。

⑶ 进行T管引流留置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①需二期手术者,应向病人解释T管的重要性。

②应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伤口。

③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④避免盆浴,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管处,胆汁刺激性大,易侵蚀皮肤。一旦敷料湿透时应马上更换,纱布剪成开口,以吸收引流液。

⑤局部用凡士林或氧化锌软膏涂擦,保护置管周围皮肤。

⑥指导病人及家属倾倒引流液的方法,观察及记录引流液颜色和量。

⑦若有T管脱出,或突然无液体流出时,应及时就医。

⑧教育家属不可因病人反复住院甚至多次抢救而萌生厌烦之意,只要注意饮食、劳逸结合、情绪稳定,病人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外科引流管的定义 外科引流是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肺液、胆汁和胰液等引出体外的方法。 二、外科引流的目的 外科引流可以排出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预防血液、渗出液、消化液在体腔的聚积而导致的继发感染以及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预防吻合口瘘。 三、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保持引流的通畅,促进引流彻底引流,使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顺应解剖和生理的要求,确定病原菌。 四、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 T 型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和尿管等。 五、常见引流管的类型 (一)引流袋 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引流装置,在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接袋引流时常常使用引流袋。 (二)负压盘 主要用于颈部手术和胃肠减压。 (三)负压持续引流 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和胃肠减压。 六、引流管护理要点 引流管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记录,严格无菌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妥善固定引流导管 1. 引流管固定位置应低于引流管放置点。 2. 患者处于卧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翻身和起坐时的需要。 3.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先将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抻拉过度导致引流管脱出。 4.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接头处要衔接牢固。 (二)保持引流的通畅 保持引流的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护理时应注意: 1. 引流管应持续保持勿打折、扭曲、受压的状态。 2. 定时挤压引流管使其保持通畅。 3. 根据病情和引流管放置位置,酌情改换体位便于彻底引流。 4. 引流袋位置放置应低于置管处。 5.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判断标准如下:首先应有持续的液体或气体引出,这是证明引流管通畅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伴有不适如腹胀、憋尿、呼吸困难等时应考虑管路是否堵塞与脱出;定期挤压引流管,如果有阻力时应考虑管路阻塞。 (三)注意观察记录 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引流的颜色和性质,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位置,注意有无脱出,如果有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正确的、及时的、客观的记录引流观察的所有内容。 (四)严格无菌管理 应保持引流管敷料处的清洁和干燥;如果有污染或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以防止引流管插管出口处的感染;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时应按无菌操作的方法进行,引流袋的位置不能过高以防止逆流导致感染。 (五)心理护理 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了解病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腹腔引流管护理的操作流程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 因为腹腔引流管可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所以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大流程】 核对评估---准备用物—更换引流袋--整理记录 【小流程】 编操作要点备分号步骤注数1核对双人核对医嘱和执行单,准确无误。 医嘱 2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程度、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情况,了解手术解释方式,管道留置的时间、长度、是否通畅,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2、向患者解释引流管护理的目的,取得配合。 3、环境安全、光线充足适于操作。 3准备治疗车: 安尔碘、无菌棉签、无菌手套1副、无菌纱布2块、无菌引流袋1个、用物 防水垫1块、洗手液、口罩弯盘、止血钳、胶带、安全别针、治疗盘、黄色垃圾筒、量筒

4洗手、戴口罩 戴口罩再次携用物至病房,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 核对 更换 1、协助患者半卧位或xx位动引流 2、充分暴露引流管,将防水垫置于引流管下方,放置弯盘、戴手套画袋 3、止血钳夹闭引流管近端,取出新引流袋备用 4、在无菌纱布的保护下分离引流袋与引流管 5、消毒棉签沿引流管内口由内向外消毒2遍 6、在无菌纱布的保护下将新的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 7、取下止血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8、将换下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倒入量筒里,计量。引流袋弃于黄色垃圾筒。脱手套 固定 1、将引流管用胶带“S”型固定于皮肤,防止滑脱, 2、连接管用安全别针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 整理 1、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记录 2、洗手、正确记录引流液色、质、量。 健康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解答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病人带来的创伤也逐渐减小.但在术前和术后常留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这些引流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使伤口愈合的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好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对手术的成功和疾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引流管特别多,护理也特别复杂。这些引流管起着引流尿液,保持尿流通畅,压迫止血或引流切口外渗出,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漏尿及防止尿路狭窄的作用。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尿漏、尿道狭窄等病发症而使手术失败[1]。各种引流管与泌尿系统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 1熟悉各种引流管 要做好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首先必须了解引流管的种类,熟悉本科各种引流管的作用。本科常用的引流管有: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双J管等多种引流管。每种引流管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橡胶、乳胶、硅胶管,它们对人体的毒性依次减小。 2引流管的应用 2.1普通导尿管: 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测膀胱残余尿液,也可用作膀胱尿道造影。尿管

型号根据病人而定。如需留置导尿可选用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2.2前列腺弯头导尿管: 也称为PVC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2.3气囊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分为二腔和三腔导尿管,二腔管在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初次导尿者,导管不宜过粗,成年男性为16-18号,女性14-16号为宜。可以注入液体5-20ml,使其扩张,起局部压迫止血和内固定的作用,不易滑脱。另一腔管做冲洗或者引流,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前列腺术后压迫止血。三腔管除气囊和引流管二腔外,另一腔用于冲洗膀胱时连接进水管,做持续冲洗,常用于膀胱、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持续冲洗,引流膀胱内血性尿液,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也适用于各种膀胱手术后,可以避免做膀胱造瘘术。在耻骨上经膀胱造瘘术中应用气囊导尿管可以内固定又可以膀胱灌注。 2.4膀胱造瘘管: 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行尿道导尿困难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导尿术。用穿刺针在耻骨上穿刺膀胱,通过穿刺针置入造瘘管进行尿液引流。 3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得护理 ●腹腔引流定义 腹腔引流就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得一种外引流术、 ●腹腔引流目得 1)及时将手术创面、手术区域内得积血、积液以及渗出液等引 流出来,以防止形成腹腔内感染、促进伤口得愈合 2)排除腹腔脓液与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4)便于观察盆腔、腹腔内有无出血或渗液。 5)用于日后得腹腔化疗。 ●腹腔引流得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 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 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与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腹腔引流得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 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与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 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 周围组织与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与拔管困难:因术中引管固定不牢,多在病 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为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 症。 腹腔引流管得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与引流袋 1)病人卧床时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必要时在皮肤戳 口处缝合固定。 2)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引流管。 3)腹腔引流袋固定得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防止引流液逆 流引起腹腔感染.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得作用与重要性,防止病人自 身疏忽使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通畅 1)注意患者体位,尽量取与引流管同侧卧位,并使引流管处于身体较低或最低位置。使引流液充分流出.

外科各引流管的护理知识讲解

外科各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各种引流护理 1、某患者,腰麻下行会阴部手术,术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膨胀,疼痛,不能自主 地排出尿液,该病人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做为值班护士应采取什么护理措施?概述 观察病情“窗口” 防止感染;促进愈合;诊断和治疗 定义 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胆汁和胰液等分泌液引出体外或流至体内另外 外科术后常用引流 伤口引流 T形管引流 颅脑术后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胃肠减压 导尿管 伤口引流 ?橡皮片引流:用于浅层伤口引流。24~48h拔除. ?烟卷引流:(长约15-20cm),用于腹腔局部渗血渗 液等引流. ?空心引流管:常用于胸腔、腹腔以及深部组织的引流. ?双腔引流管:主要用于盆腔或膈下等深部的负压吸引. ?三腔引流管:即在双腔管外面加放一根细塑管或橡胶 导管,不断滴入冲洗液,可稀释体腔内 渗液和毒素,保持一持续流动流动的冲 洗吸引系统。 伤口引流管 外科术后常用引流 并发症: ?引流口感染; ?吻合口瘘或大出血,因压迫腹腔脏器或血管; ?腹壁蜂窝组织炎; ?内脏经引流口脱出或嵌顿; ?切口疝 10例腹腔引流管拔断其原因 ?1、拔管方法不当 ?2、思想重视不够,由实习生单独拔管 ?3、腹腔引流管质量问题腹腔引流管过细、质量低劣可 致引流管不结实 ?4、腹壁戳孔过小可致引流管嵌顿而拔出困难,易在侧 孔处拔断

?5、引流管侧孔数量过多或侧孔剪除过大,均可降低引 流管的抗牵拉力度。 ?6、引流管放置不当 ?7、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参考文献:王友祥张建淮;腹腔引流管拔断10例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T形管引流的护理 作用 1、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 2、引流残余结石 3、支撑胆道,防术后胆道粘连狭窄。 参考文献: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要点 1、固定 2、通畅 3、无菌 4、观察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 6、拔管:指征、注意点 T形管引流的护理 拔管指征: ?T管留置2周左右 ?引流量减少,色清 ?体温下降、黄疸消退、全身情况改善、食欲增进、大便色泽加深 ?胆汁培养阴性 ?夹管1-2天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 ?T管造影:胆道通畅,无狭窄、结石、异物等 T形管引流的护理 拔管注意点 拔管前须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发热、黄疸出现,若无,行T 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再引流2-3日后(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管。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T形管引流的护理 关于胆总管术的T形管护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高于腰部 B、T形管阻塞时应加压冲洗 C、胆总管下端阻塞时引流量减少 D、T管一般约留置1周即可拔除 E、T管造影显示通畅后才考虑拔管 颅脑术后引流 一、分类 ?脑室引流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一)腹腔引流器材 1.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 2.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 3.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

烟,具有虹吸作用。 4.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

(二)腹腔引流的目的 1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2.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1.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 发生感染。 2.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3.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4.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5.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6?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3?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 (五)腹腔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

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三科季晓燕 2014.05.16 一、外科引流技术 1.概念: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2.引流的目的: (1)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 (2)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4)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3.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4.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 5.外科常见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 6.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2)妥善固定导管 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3)保持引流通畅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 (4)加强无菌管理

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5)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 二、胃肠减压管 1.概念: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臵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 2.护理要点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臵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臵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臵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臵。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一)胃管 一般为12号、14号、16号橡胶管或一次性硅胶管,头端有4~6个侧孔,管尾略大可衔接负压吸引装置。 胃管图胃管和胃肠 减压器 (二)胃肠减压的目的 1.可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胃肠道扩张的症状,亦可减轻肠麻痹或肠痉挛所致的胃肠胀气。 2.作为胸腹部及某些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便于手术操作,增加手术安全性。 3.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以减轻腹胀并减少缝线张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还能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4.可以用来抽取胃液作胃液分析以协助疾病的诊断。 5.对进食毒物者可作洗胃用。 6.用于胃肠穿孔、吻合口瘘或肠瘘的病人时,可减少消化液及其它内容物的外漏。 (三)胃肠减压的并发症 ⒈ 口干、咽部不适

病人因一侧鼻孔内有胃管,往往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及不适;抵抗力较差的病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⒉ 鼻部溃疡 若胃管长期放置一个位置会压迫该侧鼻腔粘膜,从而引起鼻部溃疡。 ⒊ 体液不足、电解质紊乱 持续胃肠减压可导致上消化道消化液的丢失,使Cl-、H+、K+减少。如胃管插至幽门以下,或有胆汁、胰液等的逆流,也可产生Na+减少。 ⒋ 呼吸道感染 留置胃肠减压,会影响有效的咳嗽和咯痰,容易引起痰液积聚及肺部感染等。 (四) 胃肠减压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胃肠减压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2. 有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或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留置胃管有关。 3. 疼痛:咽痛:与留置胃管有关。 4.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留置胃管有关。 5. PC:水、电解质失衡:与持续胃肠减压有关。 (五) 胃肠减压的护理 1.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胃管,且胃管插入位置合适,深度为45~55厘米。若插入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过浅,则胃管头端不能到达胃或十二指肠,两者均会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 2.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用大别针将胃肠减压器固定于病人上衣或枕旁,防止因变换体位时将胃管牵出,加重对咽部的刺激,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给病人增加痛苦。特别是行胃部手术,胃管头端一般于术中放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如未妥善固定,胃管位置改变或脱出,重新置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故切勿再次下管,应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 3.行胃肠减压时,一定要保持胃管通畅。应每隔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毫升冲洗胃管一次,冲去可能堵塞小孔的胃内容物,以保持胃管通畅。 4.维持胃肠减压的有效负压,一般为-6.6kpa,避免因吸引力过大,使胃肠粘膜吸附于胃管头端的小孔上而致阻塞。

外科各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各种引流护理 1、某患者,腰麻下行会阴部手术,术后病人下腹部膀胱区膨胀,疼痛,不能自主地排出 尿液,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就是什么?做为值班护士应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概述 观察病情“窗口” 防止感染;促进愈合;诊断与治疗 定义 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胆汁与胰液等分泌液引出体外或流至体内另外 外科术后常用引流 伤口引流 T形管引流 颅脑术后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胃肠减压 导尿管 伤口引流 ?橡皮片引流:用于浅层伤口引流。24~48h拔除、 ?烟卷引流:(长约15-20cm),用于腹腔局部渗血渗 液等引流、 ?空心引流管:常用于胸腔、腹腔以及深部组织的引流、 ?双腔引流管:主要用于盆腔或膈下等深部的负压吸引、 ?三腔引流管:即在双腔管外面加放一根细塑管或橡胶 导管,不断滴入冲洗液,可稀释体腔内 渗液与毒素,保持一持续流动流动的冲 洗吸引系统。 伤口引流管 外科术后常用引流 并发症: ?引流口感染; ?吻合口瘘或大出血,因压迫腹腔脏器或血管; ?腹壁蜂窝组织炎; ?内脏经引流口脱出或嵌顿; ?切口疝 10例腹腔引流管拔断其原因 ?1、拔管方法不当 ?2、思想重视不够,由实习生单独拔管 ?3、腹腔引流管质量问题腹腔引流管过细、质量低劣可 致引流管不结实 ?4、腹壁戳孔过小可致引流管嵌顿而拔出困难,易在侧 孔处拔断

?5、引流管侧孔数量过多或侧孔剪除过大,均可降低引 流管的抗牵拉力度。 ?6、引流管放置不当 ?7、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参考文献:王友祥张建淮;腹腔引流管拔断10例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T形管引流的护理 作用 1、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 2、引流残余结石 3、支撑胆道,防术后胆道粘连狭窄。 参考文献: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要点 1、固定 2、通畅 3、无菌 4、观察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 6、拔管:指征、注意点 T形管引流的护理 拔管指征: ?T管留置2周左右 ?引流量减少,色清 ?体温下降、黄疸消退、全身情况改善、食欲增进、大便色泽加深 ?胆汁培养阴性 ?夹管1-2天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 ?T管造影:胆道通畅,无狭窄、结石、异物等 T形管引流的护理 拔管注意点 拔管前须先试行夹管1-2天,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发热、黄疸出现,若无,行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再引流2-3日后(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管。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T形管引流的护理 关于胆总管术的T形管护理,下列哪项就是正确的: A、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高于腰部 B、T形管阻塞时应加压冲洗 C、胆总管下端阻塞时引流量减少 D、T管一般约留置1周即可拔除 E、T管造影显示通畅后才考虑拔管 颅脑术后引流 一、分类 ?脑室引流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 一、胃肠减压管 二、腹腔引流 三、T管 四、导尿管 一、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 效果;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6、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 7、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二、腹腔引流 1、膈下引流管 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 2、胆囊窝引流管 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 3、肝下引流管 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 4、胰腺炎引流管 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 1)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

(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 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管道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 3、注意每小时引流液量及性质 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5、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T管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2、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 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 的刺激。 3、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或脱出。 若引出胆汁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导尿管 1、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伏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 行会阴冲洗。

各种常见引流管护理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碘液,棉签。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8.再用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

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预防引流感染由于腰穿持续外引流在一定程度 上使颅腔与外界相通,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因此护理上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1)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2)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异常现象。(3)对暴露在皮肤外端的引流装置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3次。(4)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止引流液逆流。(5)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在更换引流瓶、测颅内压、椎管内注射药物等,按照无菌原则进行。(6)每日更换引流瓶时,留取少量引流液标本做脑脊液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细胞记数,或送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腰穿持续外引流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本组无一例发生脑膜炎。 3.严格控制流速腰穿持续外引流的引流管很细,每分钟的引流量较少,为保持引流畅通,引流瓶应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引流瓶低于平面20为宜。同时使用有调节器的引流装置,若引流速度不加以调控,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 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

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 【概述】 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各种手术。对手术创面的渗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局限消化道瘘并促进窦道形成,避免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在腹部外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护理目标】 1.患者及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 2.保持引流通畅及维持有效负压,达到以下目的:引流腹腔内渗液、渗血、脓液;为胃肠道瘘、胆瘘、胰瘘患者进行持续吸引,减少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 【护理重点步骤】 1.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2.正确放置双套管位置,近端应置于引流最低位。 3.妥善固定双套管,防止意外拔管或脱出。除缝线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外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有效性。维持适宜负压,按医嘱调整负压,一般不超过4kpa,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及血管。双套管的通气管应与大气相通。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充分引流。若有阻塞,先离心方向挤压或用注射器回抽,无法疏通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监测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黏稠度等。因引流目的不同而流出的液体及量均不同,动态分析引流情况,观察有无并发出血、感染、胆瘘、胰瘘、胃肠瘘等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全身症状,有无低钾或低钠等。 7.检测腹腔感染情况。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8.做好腹腔双套管灌洗的护理。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持续腹腔灌洗,根据医嘱可在0.9%氯化钠溶液内加抗生素,以维持20~30滴/min为宜,冲洗液现配现用。9.做好拔管后护理。若引流量逐渐减少,患者全身及腹部情况较好,可考虑拔管。在医生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情况,渗出液较多应通知医生处理。严密观察全身及腹部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慢性窦道等并发症。 10.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