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生儿黄疸护理质量指标2018-01-03

合集下载

【实用】-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实用】-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1.护理评估1.1病史:询问患儿母亲既往病史,了解患儿出生情况、黄疸进展及反应情况。

1.2病理特点:患儿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1.5mg/dl。

1.3心理社会反应:因患儿家属缺乏黄疸疾病知识,家属焦虑不安。

1.4辅助检查:结合病情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2.1预防潜在并发症2.2合理喂养2.3观察治疗效果2.4密切观察病情3.护理措施3.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病人。

3.2尽早开奶,合理喂养,促进排便,以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3.3正确应用蓝光疗法,保护眼及会阴部.3.4观察副作用,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5红素数值,评估黄疸程度、进展及消退情况。

3.6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等情况。

3.7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3.8加强皮肤、口腔及脐部护理,注意床单元整洁,使患儿安全舒适。

4.健康指导4.1提倡母乳喂养,介绍喂养知识。

4.2指导家属做好小儿保暖,防止受凉,加强皮肤护理。

4.3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家属紧张情绪,以取得家长配合。

4.4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复诊。

5.护理评价5.1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使患儿安全舒适。

5.2观察病情细致,了解黄疸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处理及时。

5.3家属掌握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满足基本的家庭护理需求。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型,黄疸指数(也就是血清胆红素值)是判断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根据。

如果黄疸指数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下面一起来看看新生婴儿黄疸指数相关知识。

一、新生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生理性黄疸在婴儿出生后两到三天出现,四到六天会达到高峰。

这种情况新生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为2mg/dl到12mg/dl之间。

正常新生婴儿黄疸指数最高约51.3μmol/L (3mg/dl),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二、新生婴儿黄疸指数偏高
如果新生婴儿黄疸指数偏高,超过12mg/dl时,或者婴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h/dl 时,宝宝就有可能是患病理性黄疸!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如果新生婴儿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溶血型黄疸,要引起注意。

3、新生婴儿黄疸指数升到最高,有15mg/dL。

三、家长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1、吃喝要注意
建议家长喂点葡萄糖水,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因为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黄疸会增高。

2、拉撒要观察
宝宝黄疸了,除了吃喝,还要多观察大小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可能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发现尿布被尿液染成特别黄的颜色,要及时告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新生儿黄疸标准

新生儿黄疸标准

新生儿黄疸标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2-4天内开始出现,随着孩子的生长和发育,黄疸会逐渐减轻并消失。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完善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

然而,一些情况下黄疸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因此,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黄疸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黄疸的出现时间、黄疸的程度、黄疸的部位、伴随症状等。

首先,黄疸的出现时间通常是在出生后的2-4天内,如果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或者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其次,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肤色来判断,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黄疸不会超过脐带水平,如果超过脐带水平或者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黄疸的部位也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如果出现黄疸同时伴随着眼白、口腔黏膜等部位的黄疸,也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伴随症状也是需要重点观察的,如果新生儿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尿量减少等不适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

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家长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观察新生儿的肤色变化,对于出现黄疸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其次,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充分喂养和排尿,有助于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最后,要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因为阳光会加重黄疸的程度,应该选择遮阳的方式进行护理。

总之,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观察和了解黄疸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希望家长们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新生儿黄疸的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让他们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黄疸是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不能有效地代谢胆红素,导致黄疸的发生。

黄疸对新生儿的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一、观察黄疸的症状黄疸是以皮肤和眼睛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但也有一些其他症状可以协助判断。

家长应仔细观察以下方面的变化:1. 皮肤和眼睛的颜色:黄疸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和眼睛变黄,就应该引起注意。

2. 宝宝的精神状态:黄疸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导致他们哭闹不安或者表现出其他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3. 排尿和排便情况:由于黄疸会增加胆红素在尿液和粪便中的含量,因此观察宝宝的排尿和排便情况也是判断黄疸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黄疸的护理1. 频繁喂奶:母乳中的催乳素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除,因此,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频繁喂奶是降低黄疸的有效方法。

2. 阳光照射:黄疸宝宝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代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皮肤应该避免暴晒,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射。

3. 观察宝宝的饮食和排泄情况:对于黄疸宝宝,要注意观察他们的饮食和排泄情况。

保持正常的饮食和排尿排便能有效地帮助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

4. 及时就医:如果黄疸的情况持续恶化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宝宝的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三、注意事项1. 宝宝的皮肤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长时间湿疹,特别是在皮肤折叠处。

2. 宝宝的衣物应该柔软、透气,避免使用过紧或过粗的衣物,以免刺激皮肤,加重不适。

3. 注意维持宝宝的体温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过热的环境中,防止感染和出汗过多。

4. 定期观察宝宝的体重和体格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营养摄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总结: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四)护理评价 1.患儿皮肤的黄染是否消退。 2.患儿是否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3. 家长是否能正确护理患儿。
六、新生儿换血疗法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快捷的方法,主要用于 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可以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 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从而防 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还能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 竭。但换血时人力、物力花费较大,并有血栓、空气栓塞 、心脏停搏等危险及继发感染的可能,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
(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黄疸在生后24小 时内出现;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 205.20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 85 μmol/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 过4周;黄疸消退后又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超过 26μmol/L。 按实验室测定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程度可分为高未结 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3.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混合性高胆红素血 症的重要原因,细菌和病毒感染都可 引起黄疸。黄疸可以是新生儿感染的 惟一表现,如果同时有不吃、不哭、 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时,应注 意寻找感染病灶。
三、新生儿黄疸的处理
1.先应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由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 如果把病理性黄疸当成生理性黄疸,不仅会贻误诊疗时间,而且常可导致严 重的后遗症,因此临床上应依据生理性黄疽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进行准确判 断黄疸的性质。 2.对于病理性黄疸,应分析判断其发生原因。一方面应认真询问病史,包括黄 疸发生时间、进展情况、腹部情况、大小便性状、家族史等,另一方面应行 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查、B超、CT、MRI、核素扫描、肝活检,甚至剖腹 探查等。 3.任何病因所致非结合胆红素过高,尤其是l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 中毒、颅内病变或严重感染患儿,必须尽早治疗,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治 疗原则应是针对病因治疗,注意保暖和营养供给,积极纠正缺氧治疗。

婴儿黄疸标准是多少

婴儿黄疸标准是多少

婴儿黄疸标准是多少
婴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的2-4天内出现,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婴儿黄疸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的代谢不成熟所致。

那么,婴儿黄疸的标准是多少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对于足月婴儿来说,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水平不应超过85μmol/L,出生后48小时内不应超过
170μmol/L,出生后72小时内不应超过255μmol/L。

对于早产儿来说,这些数值会稍微偏高一些。

而对于出生后7天以上的婴儿,胆红素水平不应超过205μmol/L。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来进行判断。

因为有些婴儿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黄疸水平升高,比如乳房灌注不良、溶血性疾病、母婴血型不合等。

因此,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黄疸,家长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另外,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黄疸的出现可能会稍微延迟一些,但通常不会超过2周。

如果超过2周还未消退,也需要及时
就医。

此外,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的程度可能会比较轻,但仍需要
密切关注。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排出多余
的胆红素,比如多晒太阳、适当增加宝宝的喂奶次数、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仅适用于轻度的生理性黄疸,对于病理性黄疸并不适用。

总的来说,婴儿黄疸的标准是根据胆红素水平来进行评判的,
但具体的标准数值还需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

家长在发现宝宝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指导和
治疗,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指数及护理【精品PPT】共20页文档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指数及护理【精品PPT】共20页文档

E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指数及护理【精品PPT】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117.
[2]伍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4-95.
[3]熊燕,石胜,彭图元.新生儿肺炎及并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7-88.
7光疗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手段仍以光疗为主[6]。光照前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作用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蓝光治疗时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蓝光箱消毒后插电,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用黑棉布遮挡生殖器和眼睛,以免损伤生殖器和眼睛,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常见副作用每2小时测T、P、R一次,若体温38℃以上,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勤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由于不显性失水和腹泻,光疗时应在按需方哺乳上加喂10%葡萄糖或静脉补液。蓝光结束后,用皮胆仪测量新生儿皮胆并做好记录,并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足以保暖。
2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3]。所以做好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后遗症或死亡。现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科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二〇一八年
一、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名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率 选择该指标原因:
1、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重视,降低蓝光治疗
率。

与国内外水平比较,目的性的进行质量改进。

二、指标意义包含内容
指标意义:通过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评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执业思维。

预防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者对新生儿责任和关怀。

三、专科护理质量控制目标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率≤60﹪。

四、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计算公式:
%100⨯=
统计周期内新生儿人数
蓝光治疗人数
性黄疸
同期新生儿中发生生理治疗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
五、指标定义包含内容:
1.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
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 或每小时>0.5mg/dl ;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1] [1]医学百科网
2.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

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胆红素脑病。

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 ~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

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

当存在早产、窒息、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体重低于1.5kg 等高危因素时,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般可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六、数据采集
指标:%100⨯=统计周期内新生儿人数
蓝光治疗人数
性黄疸
同期新生儿中发生生理治疗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
资料采集方法:新生儿疸数据从科室统计资料采集,科室每日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由当班的责任护士记录,每月汇总,由护士长进行复核。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汇总表
2018年1月产科病区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登记汇总表
备注:%100⨯=统计周期内新生儿人数
蓝光治疗人数
性黄疸
同期新生儿中发生生理治疗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
2018年2月产科病区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登记汇总表
备注:%
100⨯=统计周期内新生儿人数
蓝光治疗人数
性黄疸
同期新生儿中发生生理治疗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
2018年3月产科病区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登记汇总表
备注:%100⨯=统计周期内新生儿人数
蓝光治疗人数
性黄疸
同期新生儿中发生生理治疗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蓝光
第一度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汇总
10 20 30 40 1月
2月
3月
12
14
10
2018年产科病区新生儿黄疸例数
发生黄疸例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月 2月
3月
2018年产科病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趋势图
原因分析:
科室1月份发生生理性黄疸进行蓝光治疗的婴儿12例,1月份科室早产儿共2例,其中2例因黄疸过高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其余10例均为足月儿。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生理性症状,存在个体差异,同时也跟天气、室温、喂养有一定的关系,应仔细观察。

1月份天气以阴雨为主,不利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这也是导致较多新生儿黄疸过高的原因之一。

整改措施:
1.胎儿娩出后,新生儿医生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发现胆红素值超过170mmol/L,及时予
以茵栀黄口服液5ml Bid口服,同时侧经皮胆红素Q8h,严密观察新生儿胆红素变化,以便及时治疗。

2.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查婴儿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皮肤黄染情况,及早发
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对于早产儿更应加强检测,一旦发现黄疸过高,及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帮助黄疸消退。

4.做好家属的解释宣教工作,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吸收紫外线,裸漏一部分皮肤,有助于
黄疸的消退。

密切观察宝宝的肤色变化,黄疸都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最早黄并最晚消退。

注意宝宝不可太热,影响代谢。

要注意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科室2月份发生生理性黄疸进行蓝光治疗的婴儿14例,均为足月儿。

科室2月份有0例双胎未发生生理性黄疸过高,足月儿黄疸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代谢能力不同,生理性黄疸的程度也不同,同时新生儿黄疸跟天气、室温、喂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整改措施:
1.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查婴儿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皮肤黄染情况,及早发
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胎儿娩出后,新生儿医生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发现胆红素值超过170mmol/L,及时予
以茵栀黄口服液5ml Bid口服,同时侧经皮胆红素Q8h,严密观察新生儿胆红素变化,以便及时治疗。

3.做好家属的解释宣教工作,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吸收紫外线,裸漏一部分皮肤,有助于
黄疸的消退。

密切观察宝宝的肤色变化,黄疸都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最早黄并最晚消退。

注意宝宝不可太热,影响代谢。

要注意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科室第二季度发生生理性黄疸进行蓝光治疗的婴儿32例,第二季度科室早产儿共4例,因黄疸过高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其余均为足月儿。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生理性症状,存在个体差异,同时也跟天气、室温、喂养有一定的关系,应仔细观察。

第二季度天气以梅雨季为主,晴天较少,不利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这也是导致较多新生儿黄疸过高的原因之一。

整改措施:
1.胎儿娩出后,新生儿医生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发现胆红素值超过170mmol/L,及时予
以茵栀黄口服液5ml Bid口服,同时侧经皮胆红素Q8h,严密观察新生儿胆红素变化,以便及时治疗。

2.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查婴儿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皮肤黄染情况,及早发
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对于早产儿更应加强检测,一旦发现黄疸过高,及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帮助黄疸消退。

4.做好家属的解释宣教工作,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吸收紫外线,裸漏一部分皮肤,有助于
黄疸的消退。

密切观察宝宝的肤色变化,黄疸都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最早黄并最晚消退。

注意宝宝不可太热,影响代谢。

要注意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