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

植物栽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

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于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活动,我

们学校的两位生物老师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在进行种植、

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

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举办这次

活动有三个目的:

1、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娇生惯养所以很少真正能

参与到劳动中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所以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栽培

植物并对植物进行管理和养护,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

与快乐,从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2、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

惜生命;

3、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

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

1、3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认真听取了本次竞赛的介绍及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同时查找大量的关于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栽培过程中

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资料,以便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

具体问题。

2、3月18~21日,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由于考虑材料数量有限,同时初一学生又刚学习过植物的相关知识,因此决定参赛范围确定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们非常踊跃,有

一百多名学生积极报名,我们两位老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学生从

竞赛的目的和要求、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种子

发芽的条件、怎样做植物栽培管理记录、怎样做生长观察记录等几

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将资料以PPT的形式让学生下载后回去认真学

习和理解。

3、3月21日,分发植物种子和花盆、营养土、营养液。

4、4月10日开始至6月上旬,对学生的植物栽培情况进行跟踪

了解和指导。

(1)涉及种子的萌发问题,对于没有发芽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水分的多少、光照、覆土的厚度等,鼓励失败的学生下次继续努

力或者自己再去买些种子尝试种植;

(2)对于已经萌发的小苗,则帮提醒学生加强管理,比如植物

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的控制,营养液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期间不断有学生将栽培成果带到学校展示,我们两位老师都给予及

时的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地进行解决;

5、6月中旬,根据“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评比标准,我们

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内评比,有30多名学生交来了他们栽种的植物以

及管理记录、成长记录、心得和体会等,我们从中推选出5名优秀

的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及一、二等奖的评比,其他的学生均获得三等奖。

三、活动效果

[课程]种植观察记录表

[课程]种植观察记录表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 观察人:_______ 日期蒜苗成长记录 4月9日找4个健康的大蒜头,剥掉外面的松皮,均匀地摆放在一个小盆里;加清水漫过大蒜根部;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每天换水。 4月10日没有动静 4月11日没有动静 4月12日蒜头顶端有鹅黄色的小芽出现 4月13日一个小蒜苗开始有动静,露出一点儿头,用尺子量一下,一共3毫米。 4月14日其它3个蒜苗也开始有动静了,量一下,分别是2毫米、4毫米、5毫 米、6毫米。 4月15日 1号:最高5毫米;2号:最高7毫米; 3号:最高10毫米;4号:最高8毫米 4月16日 1号:最高2厘米;2号:最高3厘米; 3号:最高5厘米;4号:最高4厘米 4月17日 1号:最高3厘米;2号:最高4厘米; 3号:最高9厘米;4号:最高5厘米 4月18日 1号:最高6厘米;2号:最高8厘米; 3号:最高12厘米;4号:最高10厘米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 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植物培植观察记录表观察人:_______ 日期成长记录 植物培植观察心得观察人:_______

种植园工作总结

种植园工作总结 篇一:种植总结 爱心种植有利于孩子的培养 开学初,学校给每个中队分配了一个“爱心种植园”。我班全体同学为这个种植园付出了很多心血:翻土、积肥、施肥、撒种、浇水、围栏这过程,有苦,有乐,更多的是收获,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植物栽培活动中,同学们从播种开始,在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中,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管理,坚持写种植日记。 研究发现,观察力强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观察力弱的儿童。观察力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部分,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孩子观察力是在丰富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每天写观察日记,他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三种植物的成长变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孩子的观察力得以提高,为写作提供了许多素材,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通过实践体验照料植物的酸甜苦辣,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不少孩子还培养了责任心和爱心。 (二)促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 本次种植活动中,在进行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像呵

护什么宝贝似的照顾花儿,下雨了,他们担心水分过多不利花儿的成长;浇水时,他们担心自己的浇水过多或过少,总是小心翼翼,边浇水边不停地问老师,这样浇水够吗?孩子用他稚嫩的心灵真切地在关注植物的成长,关爱这些幼小的生命。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花儿像小婴儿一样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磨难,如有些花苗的叶子被虫子吃了,有时个别花苗长得慢,有时花苗被破坏了学生看着花儿的成长,懂得植物成长的不容易,懂得生命的珍贵。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种子是一个生命,我第一次感受到责任的重量。 学生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的“爱心种植”活动,一学生家长满意地说:“小孩拿着种子很开心,这种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感受着生命的成长过程。同时也会让同学们由此懂得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无疑对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培养十分有利。” (三)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热情。 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种花的过程中,花儿也会教育孩子。种花不仅可以让孩子懂得,植物就像人一样,也需要食物和水才能成长,才能保持健康。照料植物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种植过程中,他们遇到许多的问题:黄新奇的疑问:鸡冠花的花苞一长出来就是红色的吗?邹虹发现牵牛花的叶子上有的虫卵是什么?何文涛的疑问:家里种的凤仙花的茎为

【精品】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喜爱的植物栽培技术_全国通用

《我喜爱的植物栽培技术》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学生对周围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热衷于实践研究,但除了课堂教学上的探究活动外,学生平时很少有实践探究的机会,为此,我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植物栽培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科学的种植方法,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的科学研究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培一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重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培一种植物 三、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农作物和各种蔬菜的各种资料,了解一些农作物的样子和生长过程。 2、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 四、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历时十六周 五、活动年级

三年级 六、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主题的确立(三月份) 1、为了种植交流方便,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2、各班分小组讨论、搜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汇报结果,确定小组种植的植物名称。 3、准备各小组确定好的植物种子。 第二阶段: 种植实践(四月份、五月份) 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具体活动步骤: (1)翻地、整地、施肥、种植。 (2)各班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同学,成立“护绿小组”,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管理。(3)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4)设计观察记录表,坚持记录,写观察日记。 (5)收集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的有关资料,交流。 (6)各班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分类装订。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六月份) 1、班级展示种植的植物及整理的资料。 2、展示、评价。 3.谈谈活动的体会。 七、预期成果 1、各个班级能够根据自己所选的子课题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 2、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汇编、做调查表,进行观察记录,并拍种植的照片、写一些观察日记,谈谈活动体会心得 八、总结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约250种,分属菊科、豆科等80余科。其中既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又有众多的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和低等植物菌藻类,而且种植方式和利用部位各不相同。因此,药用植物的种植分类方法亦多种多样。可依照植物科属、生态习性、自然分布分类,也可按照种植方式、利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常依照其药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进行分类。现简介如下:(一)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以及全株均可加工入药。按其不同入药部位,可分为8大类: 1.根与根茎类:其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茎和块根等,如人参、三七、大黄、当归、地黄、川芎、甘草、附子、麦冬、云木香、黄芪、党参、白术、白芷、黄连、天麻、延胡索、贝母、丹参、牛膝、巴戟天、北沙参、板蓝根、西洋参、太子参、玄参、郁金、黄芩、柴胡、桔梗、半夏、紫菀、明党参、射干、百合、知母、玉竹、白芍、姜、泽泻和山药等。 2.全草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茎叶或全株,如穿心莲、细辛、广藿香、薄荷、荆芥、泽兰、肾茶、紫苏和紫花地丁等。 3.叶用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叶,如毛花洋地黄和古柯等。 4.花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花蕾或花柱,如金银花、款冬、番红花、红花、洋金花、菊花和辛夷等。 5.果实及种子类:其药用部位为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果肉或果

核、种仁,如栝楼、山茱萸、木瓜、五味子、酸橙、酸枣仁、枸杞、砂仁、使君子、罗汉果、补骨脂、水飞蓟和葫芦巴等。 6.皮类:其药用部位为树皮或根皮,如金鸡纳、杜仲、厚朴、肉桂、地骨皮、黄柏和牡丹皮等。 7.树脂和乳汁类:有安息香与罂粟等。 8.真菌类:为药用真菌,如灵芝、茯苓、银耳、猴头菌等。 (二)按中药性能功能不同分类:中药由于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无机化学成分,所以决定了每种中药材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和功效。按其不同的性能功效,可分如下11类: 1.解表药类: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中药材,称解表药。如麻黄、防风、细辛、薄荷、菊花、柴胡等。 2.泻下药类:凡能引起腹泻或利胃肠,促进排便的中药材,称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 3.清热药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清热药。如知母、栀子、玄参、黄连、金银花、决明子、地骨皮等。 4.化痰止咳药类:凡能清除痰涎或减轻和制止咳嗽、气喘的中药材,称化痰止咳药。 如半夏、贝母、杏仁、桔梗、枇杷叶等。 5.利水渗湿药类: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材,称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等。 6.祛风湿药类: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祛风湿药。如木瓜、秦艽、威灵仙、海风

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总结复习课程

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于2014年4月——7月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活动,我们学校的两位生物老师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有三个目的: 1、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娇生惯养所以很少真正能参与到劳动中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所以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栽培植物并对植物进行管理和养护,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2、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 3、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 1、3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认真听取了本次竞赛的介绍及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同时查找大量的关于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资料,以便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3月18~21日,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由于考虑材料数量有限,同时初一学生又刚学习过植物的相关知识,因此决定参赛范围确定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们非常踊跃,有一百多名学生积极报名,我们两位老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学生从竞赛的目的和要求、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种子发芽的条件、怎样做植物栽培管理记录、怎样做生长观察记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将资料以PPT的形式让学生下载后回去认真学习和理解。

千庄五年级综合实践 植物栽培教案

主题:植物栽培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学习兴趣。植物的栽培和种植,传统上都是在农田进行。近年来,随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利用,嫁接技术、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激光培育蔬菜技术以及果蔬保鲜新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移栽蟹爪兰”“阳台绿色蔬菜”“无土栽培”三个活动,前两个活动,通过学习花卉、蔬菜栽培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开阔学生眼界,获得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是农村孩子,通过先进种植模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开发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意识。初步掌握技术技能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学会简单种植的一般方法,是初级劳动技术的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生产劳作,掌握种植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无土栽培对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觉。 2.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本课重难点: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生产劳作,掌握种植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法建议: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种植的图片、白菜种子、种植工具、营养液等。 学具准备:有关移栽的花卉、白菜种子、大蒜、花盆、水桶、喷壶、铁锹、锄头等。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对植物栽培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结果进行培训。 评价方法建议: 重点强调学生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地栽培自己的植物的同时帮助同学完成植物栽培的学习。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三课时(120分钟)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学习花卉栽培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开阔学生眼界,获得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学会简单种植的一般方法,是初级劳动技术的内容之一。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花卉栽培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 2、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室

小班种植活动观察记录

主题名称种植名称 实录 分析主题背景下科技小种植实施记录 找春天观察时间2013.4 绿豆观察者范莉莉这天上午我和孩子们一起种植了绿豆,我们一起来到了自 然角,我拿出绿豆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吃过吗?”, 华梓煊等几个孩子就叫起来:“这是绿豆,我吃过绿豆汤的。” “小朋友们真聪明!这是绿豆,今天,我们来把它们种在泥土里, 看看它是怎么发芽、长大的,好吗?”小朋友们听到我的话都开 心的蹦蹦跳跳。我拿出方便面的盒子说:“等下,我们要把绿豆 种到这些方便面的盒子里,你们愿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吗?”“愿 意!”我拿出一把绿豆放在手里让幼儿观察。“小朋友,你们看 绿豆是什么样子的呀?”张筠艺说:“绿豆小小 的,圆圆的。”周可欣说:“绿豆是绿颜色的,像一颗小珠子。” 小朋友各抒己见,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那现在我们一起 来松土吧!”幼儿们拿起小铲子往盒子里铲泥土,然后将绿豆 均匀地种到土里,有的小朋友还将土拍拍结实。“小朋友们, 绿豆宝宝要长大还需要什么呢?”我问道。华毓琳说:“还需 要阳光和水。”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那我们再给绿豆浇水 吧!”于是,小朋友纷纷拿起小杯子给绿豆浇起水来。 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身参与到种植活动,观察了解种植的每 一个步骤,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快乐,我园特将 种植活动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每个班都开辟了 自然角。经过去年的种植活动,幼儿们已经基本熟知了种植的 一般步骤。

主题名称种植名称 实录 分析主题背景下科技小种植实施记录 找春天观察时间2013.4 绿豆观察者范莉莉这天早晨程艺雯小朋友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老师,绿豆 种子发芽了,有好多好多的绿芽。”说完,便拉着我的手跑向 自然角跑去。旁边几个孩子听了,也立刻跑了过来看。我仔细 一看,说:“呀,我们的绿豆宝宝真的发芽了,长出了好多的 绿芽,你们看,这些绿芽是什么样子的呀?”听我这么一问, 孩子们仔细观察起来。华梓煊说:“绿豆发的芽绿绿的、嫩嫩 的。”华毓琳说:“绿豆的绿芽有一根细细的茎,顶上有两瓣 尖尖的嫩叶。”孩子们不停地说着他们发现的秘密,我夸奖他 们看得真仔细,然后问他们:“你们知道绿豆宝宝是怎么长大 的吗?”孩子们告诉我:“每天给它们浇水,就一天天长大了 呀!”我出示了绿豆的生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向幼儿进行 介绍:“绿豆生长要有阳光、空气、水分,还要有泥土的营养。”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谢钰馨问我:“那每天要浇多少 水呀?”我说:“那要看情况,太阳底下,种子宝宝喝水快, 就要多浇点,以后,我们一起浇水,你们慢慢就知道了。”在 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学着每天给绿豆浇起了水,探究的兴趣也 越来越高了。 通过数天的精心照顾,绿豆的种子终于发芽了,幼儿们都 很高兴,他们对于新生的事物都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但是他 们对绿豆的生长过程还是似懂非懂,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的同 时丰富有关植物的生长的知识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利于增强幼 儿对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 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 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3 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 4 中药材的地道性 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 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1.阐述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空间、 水、肥、光、温等条件)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这种生长速度呈周期性变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或称大生长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产品器官(块茎、果实等)的生 长速度及生长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植物生长周期的规律表明,任何 需要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前实施用,否则 任何补救措施都将失去作用。 2.简要介绍碳氮比假说及其意义? 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 低时,植株就不开花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 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在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 ,可利用砍伤或环剥树皮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累积较多糖分,提高C/N,促进花芽分化而提高产量。 3.概述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再收获种子为止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1.种子 时期指从种子的形成至开始萌发的阶段。2.营养生长时期指植株的根 、茎、叶等营养体生长旺盛期、休眠期。3.生殖生长时期指植物在营 养生长基础上,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逐渐转向生殖生长, 孕蕾、开花、结实。这一时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种植心得体会

种植心得体会

2015年3月,区研修中心的科学学科组准备举行植物栽培的比赛活动,我积极的报了名。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次活动了,上次是教研组发放的植物种子我们进行种植,一切从零种起,对于种子种植不算陌生的我,有了一些经验也有了很大的信心!再加上我自己平时就喜欢种植一些花花草草,虽然大多数都是已经生根、发芽的植物,但照顾这些植物还是没问题的。 我和师傅陈老师准备好种子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栽种了。但是种子还要进行浸泡然后再放到培养皿里面才可以,所以先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一步一步来。 看着这些种子,花生我是第一次种,刚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就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又去请教了我的师傅。听师傅仔细的讲解后,我们的种子就一起泡了起来,然后把种子放在浸过水的纱布里,放在了培养皿中。 之后的几天,我有时间就浏览一些关于五彩椒、花生的资料及种植经验等,了解到了花生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等等。就这样,我边学习栽种心得,边等待着我的小种子有发展。 过了几天再看看,培养皿里面的种子已经发出小芽了,又等待了两天,它们长大一些后,我就将它们移到了花盆中。我挑选了3颗饱满发芽的种子撒在配好的土上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薄的土,洒上水,顶部覆盖上一层塑料袋纸,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然后静候我的小种子能够顶破土壤,顽强的冒出来!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个别的小苗已经破土而出,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记得当时看到它们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五彩椒的种植已经并不陌生了,但是花生的种植是我第一次从种子开始种植,第一次见证了它的“出生”! 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来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这些“小不点”有没有长高了、变大了等等。这些小植株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我的生活之中,并带给我许多喜悦与期待! 记得有一次周末放假3天,由于走的那天下班忘记给它们浇水了,很担心它们由于缺水会蔫掉。周一刚进办公室就冲到它们跟前确认它们是否还好,“哇”看到它们我吃了一惊,比上周我走的时候大了很多,而且还非常的明显!心里的担心慢慢消除了的同时暗自窃喜,它们真的很顽强! 正午的太阳把它们晒蔫过,拿回办公室后到了晚上它们又恢复了原样儿;下雨的雨水没有打折它们,却滋润了它们,使它们茁壮成长! 我的五彩椒和花生在我这个种植新手的细心呵护下再慢慢成长,当然,成长的何止是植物,就连我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它们一样在成长! 通过这次种植实践活动,我收获了许多植物种植的经验,也对这些植物的培育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所体会到的不仅是种植的快乐,更是体会到了生命的过程,这样的经历是最原始、最宝贵的财富,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使我从中有所收获!

小学种植活动总结.docx

小学种植活动总结 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于20XX年4月——7月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 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活动,我们学校的两位生物老师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 的辛勤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 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有三个目的: 1、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娇生惯养所以很少真正能参与到劳动中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所以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栽培植物并对植物进行管理和养护,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从 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2、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 3、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 1、3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认真听取了本次竞赛的介绍及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同时查找大量的关于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资料,以便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3月18~21日,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3、3月21日,分发植物种子和花盆、营养土、营养液。 4、4月10日开始至6月上旬,对学生的植物栽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指导。 (1)涉及种子的萌发问题,对于没有发芽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水分的多少、光照、覆土的厚度等,鼓励失败的学生下次继续努力或者自己再去买些种子尝试种植; (2)对于已经萌发的小苗,则帮提醒学生加强管理,比如植物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的控制,营养液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期间不断有学生将栽培成果带到学校展示,我们两位老师都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地进行解决; 5、6月中旬,根据“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评比标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内评比,有30多名学生交来了他们栽种的植物以及管理记录、生长记录、心得和体会等,我们从中推选出5名优秀的学生参加成 果展示及一、二等奖的评比,其他的学生均获得三等奖。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正文: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一)材料 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 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 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 (一)耕作和整地技术 1.土壤基本耕作 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2、嫁接:也称接木。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称嫁接繁殖。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3、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4、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种量。通常用kg/667㎡表示。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6、连作: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的作品。常指连环画。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7、栽培制度:各种栽培植物在农田上的部署和相互结合方式的总称;8、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9、引种驯化含义:指将药用植物从外地引到本地种植,药用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并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的过程。 10、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11、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 12、生长: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13、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

14、叶面积指数: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和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15、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16、套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下茬作物的方式。 17、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18、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9、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的初步处理和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20、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二、填空或判断 1、灌溉的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排水的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 2、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3、耕作内容包括:耕翻、耙地、耢地、镇压、起垄、做畦、中耕。 4、播种方法:撒播、条播、穴(点)播。 5、常规田间管理有间苗、补苗(含定苗);中耕除草和培土;施肥;灌水和排水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doc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 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 " 顺应自然、改造本性 " 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 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 材产品。 6.药用植物 DNA分子鉴定:运用 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 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 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 " 发汗 " 。 8.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 ) 》(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9.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 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 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生物碱(alkaloids ):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 " 炮制 " 。 12.分离繁殖:是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或匍匐枝切割而培育成独立新 个体的一种繁殖方法,此法简便,成活率高。 13:药用植物病虫害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跟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虫 害和寄生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14:堆土压条:堆土压条又称直立压条或壅土压条,用于母株具有丛生多干性能的植株在其平茬截干后覆土堆盖,待覆土部分萌发枝条,并于生根后分离。每一枝条均可成为一新植株,这一方法所得苗比其它方法多 15.春三七:三七收获的年龄以 3 年生三七最为适宜,收获分两次进行,在10 月,由于没有留种,块根养分丰富,产量高,主根折干率一般为 1∶ 3~ 1∶ 4,加工后的三七饱满,表皮光滑。此次采挖的三七称 " 春三七 " 。 16.冬三七: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由于要留种,养分主要供给花和种子,养分消 耗大,产量低,主根折干率一般为 1∶4~1∶5,加工后的三七皱纹多,质轻,

植物栽培活动记录

植物栽培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入门观察活动日期2013.8.23 参加人数14 活动地点学校花圃 活动目的初步让学生了解花卉的种类繁多,同时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活动过程 1.组建植物栽培小组,筛选队员; 2.制定计划表; 3.初步认识了解我们小组的研究范围; 4.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先从身边入手。 活动总结 通过初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学习兴趣,效果 显著,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植物栽培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制定研究计划活动日期2013.8.25 参加人数14 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活动目的分小组制定研究计划,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参与、评价活动,在做中学,促进学生综 合实践的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 活动过程 1.教师简要介绍小组基本指导思想; 2.指导学生讨论; 3.初步制定小组研究计划及活动方案。 活动总结 学生在交流中锻炼了口才,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并 且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植物栽培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搜集材料活动日期2013.8.30 参加人数14 活动地点前院花坛 活动目的通过从日常生活从身边搜集活动所需原材料,使孩子们发散思维,废物回收利用,既响应国家的 节约号召也体现了环保理念。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我们国家的一些新规定新提倡; 2.提出“废品回收利用”理念; 3.指导学生从身边入手,捡易拉罐制作精美花盆。 活动总结 学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 力,也深刻体会到了生活处处是“宝”的科学理 念。

植物栽培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搜集花种活动日期2013.9.1 参加人数14 活动地点校园苗圃 活动目的通过搜集花种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整个植物生长的源头在哪儿,进而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活动过程 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 2.介绍种子的多样性; 3.带领孩子们观察苗圃里的花及种子; 4.让学生自由合作搜集花种。 活动总结 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实践 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 乐趣

实践活动种植花草树木心得体会

《学习<园林植物与花卉欣赏>的心得体会》 一、藤本植物的介绍 其他物体(如树、墙等)或匍匐于地面上生长的一类植物。藤本植物一直是造园中常用 的植物材料,如今可用于园林绿化的面积愈来愈小,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宿本植物的介绍 简介: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持续生长,多次开花、结果,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 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著名的宿根植物包括:芍药、秋海棠、君子兰等。 分类:依其落叶性不同,宿根花卉又有常绿宿根花卉和落叶宿根花卉之分。常绿宿根花 卉常见有:麦冬、红花酢浆草、万年青、君子兰等。落叶宿根花卉常见有:菊花、芍药、桔梗、玉簪、萱草等。落叶宿根花卉耐寒性较强,在不适应的季节里,植株地上部份枯死,而地下的芽及根系仍然存活,待春天温度回升后,又能重新萌芽生长。 开花机理:宿根花卉有不同的开花机制,一般需要光周期(日照长短)或春化(低 温),或两者都要。宿根花卉经常需要光周期以刺激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需14小时或更长日照,中日照植物无论日照长短都开花。短日照植物开花则需短日照(一般低于12至14小时)。长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开花季节通过人工补光刺激开花。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夜间补光,从夜间10点到次日凌晨2点补充4小时光照。 草花,不下千种。其中宿根花卉具备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养护成本低、收效快、群体 功能强、生态效益大等综合优势,是花境造景中的主角。 四、体会与心得 在未接触花卉学前,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我只知道这门学科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 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研究艺术.有些东西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光靠表面现象难以看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然。通过一个学期《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 花卉学是以花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性,生态学特征,生长 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操作的一门学科。花卉产业发展到今天,使花卉的栽培意义更加重大,不仅美化了生 活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丰富了了社会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还促进了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 五、总结 1、对花卉学概念的深刻认识以前觉得所谓的“花卉学”就是对各种花的认识、欣赏 和了解,学习一些花卉种植、经营的概念等,认为它只适合于花卉种植及开花店等专业人士所学习,与我们的生态学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但自从学习了花卉学以来,对它本身的概念和内容都有了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了它不单纯是一门研究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的学科,它还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习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内容。 2、花卉学书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花卉学老师一个学期的课程讲解,加上 我们课后复习和补充,对花卉学课本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分类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a、了解到了花卉的起源和分类; b、了解了花卉的多样性及分布。如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综合分为: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宿根花卉、多浆及仙人掌类、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水生花卉、木本花卉;按形态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按栽培类型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观叶盆栽、温室盆花切花栽培、切叶栽培、干花栽培及其他;按用途分为:切花类、盆花类、地栽类;还有其它的几种特殊分类类型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 第一章绪论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中药区划的概念: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 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贮藏根:指根的一部分或全部肥大肉质,其内贮藏营养物质。依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圆锥形根(白芷、桔梗)、圆柱形根(丹参、菘蓝)、块根(麦冬、乌头)等。 气生根: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如石斛等。 支持根:自地上茎节处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并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增强支持作用,如薏苡等。 寄生根:插入寄主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如菟丝子、列当、桑寄生等。 攀缘根:不定根具有攀附作用,如常春藤等。

最新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选择题:10×1’判断题:10×1’填空题:35×1’简答题:5×5’论述题:2×10’〗上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1 答: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药用植物高产、稳产、优产、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 3 4 ⑶药材生产对产品质量性状要求严格;⑷药材生产的地道性强;⑸药材生产计划的特殊性; ⑹药材生产的高收益与高风险性。 5、GAP含义? 答: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 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1、个体发育、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生育期、生育时期6个概念? 答: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生长: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 ◎叶面积指数: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生育期:指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药用植物的一生,亦称全生育期。 ◎生育时期:指药用植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上呈显著变化的某一时期,又被称为物候期。 3、不同年生的药用植物是如何开花的? 答:一年生和二年生草本植物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多年生植物(不论是草本还是木本)生长到一定时期才能开花,少数植物开花后死亡,多数植物一旦开花,以后可以年年开花,直到枯萎死亡为止。 4、种子和胚一般有哪些部分构成? 答:种子的组成为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的。种子的类型按胚乳的有无 ◎5 二年生:当归、白芷、独活、牛蒡、水飞蓟、菘蓝 多年生:草本:人参、细辛、党参、大黄、百合、贝母、芍药、沿阶草; 木本:乔木:杜仲、桉树、厚朴、胡桃、水曲柳、黄柏、松; 灌木:夹竹桃、刺五加、紫薇、连翘、六月雪、小檗; 藤本:鸡血藤、木通、五味子、葡萄。 ◎7、如何记录药用植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答:物候观测的记录方式有两种:其一,记录符合该物候期的植株达到规定比例的日期;其二,记录从某一物候的始 25%为始期,50%为盛期,75%为末期。 8 空气、风速和雷电;⑵土壤因子:土壤结构、有机质、地温、土壤水分、养分、土壤空气和酸碱度; 9 10 11

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报告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任务书 实训地点:花都实训基地 专业:园林工程技术 班级:12 园林1 班 姓名:邢锦涛 学号: 4 5 号 组名:第13 组 组员:邢锦涛、李阳海、钟勉文 时间:2013.07.03~2013.07.04 指导教师:武萍萍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日常苗圃养护管理,了解日常养护需要做的工作。 2.通过堆肥实操,了解园林苗圃自制肥料的原理措施。 3.通过大树移植技术的现场观摩或动手实践,加深对大树移植技术流程的印象,并熟悉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二、实训过程 1.根据之前已分配好的小组单位(3人一组),分别领取相关实训用具(手套、草帽、靴子),并分配好各自所在宿舍屋间。 2.实训流程:苗木养护(第一天)、大树移植(第一天)、堆肥施肥(第二天)、苗木认知(第二天) 3.实训完毕,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实训工具。各自回去整理实训期间所记录的相关实训内容及图片,制作实训报告。 三、实训项目 项目一:苗木日常养护 (一) 实训时间和地点 1.时间:第18周 2.地点:花都实训场地 本次实训内容由苗圃具体安排。主要进行苗圃苗木的浇水、施肥、除草、遮阴等。分组(5人一组),分片拔草整地(工具:手套、锹),杂草集中堆放于东部用于后期的堆肥制作。也有可能进行苗圃树种的统计工作。 (二) 实训内容和方法: 1、保洁 按照养护管理分工及岗位责任制清除绿地垃圾和杂物,包括生活垃圾、砖块、砾石、落地树叶、干枯树枝、板块等。 2、除杂草、松土、培土 除杂草、松土,培土是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除杂草,可防止杂草苗圃苗木营养竞争。 3、排灌、施肥 根据乔灌木的生长需要,开花特性,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进行淋水和施肥,保证肥水充足。气候情况,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因此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其蒸腾量。对于草坪的淋水,特别是在10月到第二年2月份的干旱季节,又要做好冬季保绿,因此要勤淋水多施肥,并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使草坪保持优良的长势度过干旱的秋、冬季。花灌木一般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勒杜鹃等花灌木要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要适当追施磷、钾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乔木在每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