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854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854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854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二O O 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U c (s) / U r (s) 。

二、(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1.设r(t)=n 1(t)=n 2(t)=1(t), 试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

2.在r(t)=n 1(t)=n 2(t)=1(t)情况下,如何使稳态误差e ss =0。

三、(2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绘制以K 为参量的根轨迹图;

2.试求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的闭环极点。

四、(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1)(5()1(10-++s s s ,试绘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并应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五、(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50)(5(2500++s s s ,并绘制开环频率特性对数坐标曲线,并计算相角裕度。

六、(15分)给定系统微分方程为,试确定奇点位置及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

七、(15分)设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试求C(z),并判断K=1时系统的稳定性。

八、(10分)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a>0,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确定使平衡点渐进稳定的a取值范围。

九、(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试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试设计状态反馈阵,使系统闭环极点位于-2,-2处;

3.K是否可以取为0.5,为什么?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64 )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二、本课程是自动化类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时域、频域分析和校正方法;学习掌握非线性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人有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较全的考研真题(及复印版一份,及赠送回忆版照片形式),如需要请联系扣扣238七93 2654

另外有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真题,全部是复印版(学生出售,值得信赖)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学时

1.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系统的数学模型8学时

1.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会进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3.掌握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会求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4.熟练掌握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三)系统分析10学时

1.熟练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了解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3.熟练掌握劳斯——赫尔维茨判据。

4.掌握稳态误差分析方法。

(四)根轨迹法6学时

1.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掌握参变量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掌握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5.了解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率响应法12学时

1.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

3.熟练掌握奈魁斯特稳定判据。

4.了解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了解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6.了解频率特性与瞬态响应。

(六)控制系统的校正6学时

1.了解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掌握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了解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七)离散控制系统12学时

1.了解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掌握Z变换与Z反变换。

3.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

4.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八)非线性控制系统8学时

1.掌握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系统相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图的分析方法。

3.会求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

4.会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典型环节的模拟及其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

观察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曲线,定性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学习二阶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方法;了解系统参数对阶跃响应特性的影响。

(二)根轨迹法的CAD分析

会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绘制给定系统的根轨迹图;了解开环零、极点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掌握用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

(三)频率特性的CAD分析

会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绘制给定系统的开环对数坐标图和极坐标图;会用奈魁斯特稳定判据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会对给定系统加入串联校正环节,分析校正后系统性能有哪些变化。

(四)控制系统的数学仿真

掌握线性系统仿真程序的输入方法;了解仿真步长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四、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场论》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王金城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自动控制原理》沈绍信,王金城,李亚芬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3.《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4.《现代控制系统》谢红卫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5.《Modern Control Systems》Richard C. Dorf著科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4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为主观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经典控制理论占80%,现代控制理论占2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人有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较全的考研真题(及复印版一份,及赠送回忆版照片形式),如需要请联系扣扣238七93 2654

另外有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真题,全部是复印版(学生出售)

1、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求解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结构图及等效变换、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三、时域分析法

1、瞬态响应分析.

2、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

4、稳态误差分析

四、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广义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3、频域稳定性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5、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六、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4、复合校正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七、离散控制系统

1、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Z变换与Z反变换.

3、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

5、离散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

八、非线性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2、相平面的概念.

3、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4、描述函数的概念.

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九、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

3、状态变量图的建立.

4、线性变换.

5、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十、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运动分析

1、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和方法.

2、线性定常系统的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3、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十一、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

3、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4、传递函数中的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能观性之间的关系.

十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1、稳定性的定义.

2、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基本方法.

3、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本人有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较全的考研真题(及复印版一份,及赠送回忆版照片形式),如需要请联系扣扣238七93 2654

另外有华中科技大学传热学真题,全部是复印版(学生出售)

十三、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2、极点配置.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有源网络和无源网络)、机械系统(机械平移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3.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要求能够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掌握如下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4.根轨迹法 要求能够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分析系统性能。需掌握的概念:根轨迹;常规根轨迹;相角条件、幅值条件;根轨迹增益。重点掌握常规根轨迹的绘制(零度根轨迹不作要求)。掌握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与具有一定的动态响应特性(如衰减振荡、无超调等特性)的方法。 5.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要求能够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掌握如下概念:频率特性;开环频率特性、闭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幅值穿越频率(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频率、谐振峰值;截止频率、频带宽度;三频段。重点掌握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Bode图的绘制;由

华南理工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集锦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考试科目代码:机械设计及理论适用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别提示:需带无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一、考试内容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理解对控制性能的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重点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了解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知识点为:,性质,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动态结构图的化简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3.能够用该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各种了解和掌握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一阶。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知识点为:,包括稳定性控制性能(,)快速性和稳态精度稳态误差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化,稳定性与代数判据,系统分析,二阶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4.并能通过频率特性分析控制,要求掌握各种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系统的控制性能。知识点为: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系统闭环频率特性。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5. 对控制性能的改进就涉及到系统的校正。要求在在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前置校正有较为全面的理,反馈校正建立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对串联校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解。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为:置校正在校正中的应用。分计)150二、考试题型(分值,按分)251、填空(分)简答题(152、分)、计算及分析题(803 分)30综合应用题(、4.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代数考研试题

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试题 说明:填空题的括号在原试题中均是横线 一.填空题(每小题四分) () 上的最大公因式是在有理数域则在复数域内无公共根,是有理系数多项式,且设=)(),()(),()(),(.1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111212112111.2""""""""n n n D n n 阶行列式 =???? ??????????=αααααααT T T 则的转置矩阵,若是是三维列向量,设,111111111.3 () 324.43213 133 2123 211321321321线性,,则线性表示:,,可又向量组,,线性无关,向量组,,设向量组βββααβαααβαααβαααβββααα?=?+=++=得通解是()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且代数余子式阶矩阵,如果是设0 ,0,1)(.511=≠?=Ax A n A r n A ()向量,则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已知= ???? ??????=x x A 00101100.6 及符号差分别是() 数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的秩各正实数,则,个的特征值中有阶实对称矩阵已知,A 0.7t m A n 的一组基为() (),的维数则令上的线性空间是的加法及数乘运算,矩阵的集合,对于矩阵上的所有表示是数域,设V V TrA p A V P p P p P ==∈=××××},0|{,33.8333333下的矩阵是() 在则上的线性变换,且是若的过渡矩阵是到的两组基,且是线性空间和设i i i n n n n i f e V P f f f e e e V f f f e e e βσσσ,...,2,1,)(,,,,,,,,,.9212,1212,1==""""的长度为() 则向量,其度量矩阵为,,中有一组基已知三维欧式空间32132132, 300021011.10αααβααα?+=???? ?????????=A V 二:(24分)设R,Q 分别表示实数域和有理数域,f(x),g(x)属于Q[x].证明:

2011大连理工大学热工基础考研年模拟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科目模拟试题 文章来源:跨考考研精品推荐:【考研择校择专业】考研院校、专业信息库 【入门必看】各专业考研复习备考手册(全) 2014年考研大纲深度解析专题(高教社大纲编写组权威解析) 2014年各校最新考研招生简章大汇总(招生目录/参考书) 2015年考研基础备考手册—考研“菜鸟”必知常识 2013年34所自主划线院校各学科考研复试线排名汇总 2014跨考考研精英保过班通过率百分之98.3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841热工基础考试时间:14:00-17:00试题编号:841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大连理工大学自主命题模拟试题

考场注意事项: 一、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按时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就坐。将有关身份证件(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二、闭卷考试,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笔记、报纸和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如已携带,必须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的地方)。考生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或根据考试所需携带的用具。能否使用计算器,及开卷考试时允许携带的书籍及用具等由任课教师决定。 三、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逾时以旷考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前请假,并经研究生部批准,否则作旷考论。考试开始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答卷时,不得中途离场后再行返回。如有特殊原因需离场者,必须经监考教师准许并陪同。答卷一经考生带出考场,即行作废。 四、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先用钢笔填写好试卷封面各项,特别是学号、姓名、学院名称、课程名称等,不到规定的开考时间,考生不得答题。 五、考试期间,考生应将写好的有答卷文字的一面朝下放置,考生必须按时交卷,交卷时应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整理好,等候监考老师收取,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带出场外。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七、考生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答案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八、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老师询问。但在试题分发错误或试卷字迹模糊时,可举手询问。 轻松扫一扫,1秒加入跨考人俱乐部! 找信息、找资料、找真题、找研友全部搞定,还有老师 24小时在线答疑。名师大讲堂,状元聊考研,全国大联 考,免费批作文……参与就有想不到的收获!

历年大连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 一、判断题(1X15) 只抄了两个 8、想要提高切削效率又要不使切削力过大,应首先考虑加大背吃刀量。 10、刀具最低成本寿命比最高生产率寿命高 二、选择题(2X15) 也只抄了两个 3、高速精车铝合金,应选用的刀具材料p81 A、高速钢 B、P类硬质合金 C、K类硬质 D、金刚石 13、初期磨损阶段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 A、粘结磨损 B、扩散磨损 C、硬质点磨损 D、刀口缺陷和应力集中 三多选题(3X5) 1、对工件前角的作用和大小,正确的说法 a控制切屑流动方向b使刀尖锋利,减小切削变形,降低切削力 c影响刀尖强度d影响各切削力分配的比例e受刀尖强度的影响,其数值不能过大 2、车削加工中,减小残留面积高度,减小表面租糙度值,可使用的正确方法p305 a增大前角b减小主偏角c增大切削速度d减小背吃刀量 e减小副偏角f减小进给量 3、对硬质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有 a价格比高速钢便宜b脆性大,怕振动c耐热性比高速钢好 d是现代切削的主要刀具材料e热处理变形小f可用粉末冶金法制造,常用来制造形状简单刀具 4、在下列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是 a刀具角度b切削用量c工件材料d刀具材料e冷却方式f冷却温度 5、在下列情况下,应该采用低浓度乳化液润滑方式有 a高速钢加工铸铁工件b高速钢粗加工钢材c硬质合金端铣、周铣钢材d麻花钻在刚才上打孔 e平面磨床磨削钢件f插齿机加工钢制齿轮 四、简答题(共40分) 1、辅助支承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6分) 2、影响冷作硬化因素(8分) 3、加工台阶轴,有圆柱度、圆度,台阶面对外圆面有垂直度误差,分析差生误差的主 要原因。(8分) 4、确定夹紧力方向时应考虑的因素。(6分) 5、工艺规程中一般在哪些情况下要安排检查工序。(6分) 6、何为修配装配法?并说明使用场合。(6分)

新版大连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302)数学二(816)材料力学或(825)材料科学基础或(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816)材料力学参考书:

《材料力学》(第二版),主编:季顺迎,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

大连理工热工基础真题

2013年841热工基础考研试题 简答题 1焓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含湿量绝对湿度的定义 3内燃机的循环过程,那部分能量损失最大? 4一个不可逆过程的熵的变化和0的关系 5节流阀膨胀机用在哪个压缩过程,为什么? 6东北地区为什么采用多孔空心砖墙不是实心砖墙,用热传导解释 7同样的管道由于生成水垢,由于管外分别为空气和水,对那个传热影响大?8表面反射率是物体表面特性,吸收率呢? 计算题, 1根据温度变化求吸热量放热量热效率,热损失。熵产,不可逆损失。 2朗肯循环的各种计算, 3已知流量求喷管的类型及其他参数, 4内燃机定容过程的计算 5充气管充气时定熵和定温过程的质量变化 6范德瓦尔方程,可逆功的计算 2014年热工基础 一:必答题(传热5个,工热5个) 1、什么是热力系统,什么是外界,并各举一例。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和不可逆循环效率比较。 3、含湿量、湿空气的晗。 4、一个计算题,挺小的 5、什么是热力过程, 6、为什么拿着热水,用筷子搅拌会加速烫手。 7、金属导热快,为什么气泡金属可以做隔热材料。 8、两层墙,稳态导热,给了传热系数,画斜率。 9、传热学25页1—7. 10、 二:必答,我选传热。 1、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的动力各是什么? 三:计算,推导 1 试推出:平板表面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无内热源,层流、强迫对流换热能量方程式。 2、一个写稳态导热差分方程,有没有内热源忘了。 3、某流体以速度u通过内直径为d的管道,流体的温度从t1,加热到t2,已知管内径的温度为tw,流体的物性,导热系数λ,密度ρ,cp,u,为常数。关内层流,局部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为:Nux=1.063(Re·Pr·d/x)的三分十一次方。试导出计算管长L的表达式。 4、某冷库的传热系数要求小于0.35,库外壁的对流换热系数为30,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0,库壁用绝热材料,某导热系数0.044,按平壁考虑:1,绝热材料壁厚。2,若冷库内外温差为40度,壁内外表面温差是多少。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解析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浙江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编号:84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10分)图1为转动物体,J 表示转动惯量,f 表示摩擦系数。若输入为转矩,()M t , 输出为角位移()t θ,求传递函数 () ()()s G s M s θ= 。 图1 转动物体 2、(10分)求图2所示系统输出()y s 的表达式 图2 3、(20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K G s s Ts s = ++,其中0K >、 1 0T T >。试求: (1)闭环系统稳定,K 和T 应满足的条件;在K-T 直角坐标中画出该系统稳定的区域。 (2)若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且振动频率1/rad s ω=,求K 和T 的值。 (3)若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分析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 4、(20分)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2)若已知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为 11s =-,试确定闭环传递函数。 图4 5、(10分)系统动态方框图及开环对数频率特性见图5,求 1K 、2K 、1T 、2T 的值。 图5 6、(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如图6所示,图示曲线的开环放大倍数K=500,右半s 平面内的开环极点P=0,试求: (1)图示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图6 7、(10分)是非题(若你认为正确,则在题号后打√,否则打×,每题1分) (1)经过状态反馈后的系统,其能控能观性均不发生改变。 ( ) (2)若一个可观的n 维动态系统其输出矩阵的秩为m ,则可设计m 维的降维观测器。( ) (3)由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转化为状态方程,其形式唯一。 ( )

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及解答正

二.(20分)用离心泵将水库中的水送至60m 高的敞口容器,若水的流量为 80m 3/h ,管路的内径为150mm ,阀门全开时,管路总长(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 长度)为900m ,现有一台离心泵,其特性曲线为q V H 2 004.0120-=,(V q 的单位:m 3/h , H 的单位:m )。已知水的密度ρ=1000kg/m 3,摩擦系数为0.02。 (1) 求阀门全开时管路的特性曲线; (2) 该泵是否可用?并求阀门全开时该泵的工作点; (3) 用阀将流量调至80m 3/h, 求由于流量调节损失在阀门上的压头是多少米; 若泵的效率为70%,求轴功率; (4) 在泵的出口管线上并联一管路,定性分析泵的工作点如何变化,并图示之。 量增加。系统流动阻力减小,流相当于阀门开度增大,轴功率门上的压头 由于调节流量损失在阀泵提供的扬程时,管路需要的扬程用阀门将流量调至(该泵可用,其工作点为)将其代入式(则若令)解:()4(4.291000 36007.010004.9480;7.247.694.94;4.9480004.0120, 7.698000151.060/80)3() 44.76,/4.10444.764.10400151.0601/4.104,6000551.0,004.012000151.060)2() 1(00151.0603600215.01690002.060150436001215.090002.06022122332322222 22522 21021112000kW g P P m H m H m L h m m L H h m q m L h m q q q q L H q L q g q g L h g u g p z L g u g p z e V V V V V V V V f =????===-=?=?-==?+=====?+===-=+=------------------------+=????+=????? ? ???????+=∑+++=+++-ηππρρ 三.(10分)用一回转真空过滤机过滤某水悬浮液,操作真空度为80kPa,生产能 力为6m 3(滤液)/h ,过滤面积为5m 2,转鼓沉浸角为1200,转数为0.6转/分,现拟 用一板框过滤机代替上述回转真空过滤机,已知滤框长与宽均为1000mm,过滤压 力为196kPa (表压),要求获得的滤液量为10 m 3,过滤时间0.5小时,设滤饼不 可压缩,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试求: (1) 需要滤框和滤板各多少; (2) 板框过滤机过滤终了后在压力仍为196kPa (表压)下用相当于滤液量1/5 的水洗涤,洗涤时间为多少小时﹖若卸渣﹑重装等辅助时间为0.2小时, 则生产能力是多少m 3(滤液)/h ﹖ (回转真空过滤机生产能力?Kn A V h 3600= )

2018年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考试大纲这个大纲是2017年9月25日浙大控制官网才出的,虽然是新的,但是和以前基本 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参考书目: (1)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自动控制原理教材及习题集 (2)孙优贤、王慧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化工出版社,2011年6月 (3)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 分别于2001年2月、 2007年6月、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的(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亦可作为参考书) 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报考2018级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 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自动控制原理》(科目代码845)的考生。该门课程的 满分为150分。 一、总的要求 全面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 综合设计的方法,并能用这些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基本要求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自动控制系统组 成、分类,能熟练地将具体对象的控制系统物理结构图表示抽象成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表示,能清楚地分析其中各种物理量、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2)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建立给定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模型;能熟练地通过方块图简化方法与信号流图等方法获得系统总的传递函数;能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熟悉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特征,掌握基 于微分方程模型的时域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求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等。 (4)根轨迹:掌握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及推广法则;能正 确绘制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根据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试题.doc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二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一、是非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认为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于各小前括号内: () 1、298K时, H2(g)的标准燃烧热与H20(l)的标准生成热数值上相等。 () 2、亨利定律适用于稀溶液中的溶质,而且该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 分子形态必须相同。 () 3、半径为 r 的球形肥皂泡,所产生的附加压力P=(γ为表面张力 )()4、分子分散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而胶体分散体系是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 5、Boltzmann 分布即是最可几分布,它可以代替平衡分布。 () 6、热电偶的温差电势与热电偶的长度及粗细无关,而与两个接点的 温度差有关。 () 7、在对峙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当调节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 时,如果工作电池和标准电池的正负极均接反了,则无论怎样调电阻,检流计 的“光点”总是偏向一方。 二、填空题(包括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在各个小题中画有横线处填上答案: 焦-汤系数的定义为μH_______,若某气体的μH<0,则该气体节流后,温度______。 NaHCO3(s)在真空容器中部分分解为 Na2CO3(s),H20(g),CO2(g),达到平 衡时,该体系的相数φ=___;组分数 c=___;自由度数 f =___。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的I_______, 1mol·kg-1 的 CaCl2水溶液 I=_____ mol·kg-1。0.1mol ·kg-1 的 CaCl2水溶液,离子平均系数γ±=0.219,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_____。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科目名称:控制理论 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50分 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 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 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3.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第四章根轨迹法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系统闭环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完全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 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根轨迹法是经典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两大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根轨迹绘制依据根轨迹方程(由

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基础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70319.html, 1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基础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企业战略: 2.管理幅度: 3.职务扩大化: 4.企业文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1234 2.马克思的管理两重性学说认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相联系的管理的,另一种 3.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的产品事业领域的增加,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一般是从→ →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4.熊彼得提出创新概念的五种情况是:1采用一种新产品234 5三判断题(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每题2分,共30分) 1.法约尔第一次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激励五种基本职能。 2.行为是动机决定的,动机来自于需要。因此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会产生某种行为。 3.在定量预测方法中,移动平均法的公式表述为:——,其基本思想是:假定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与邻近的几期数据有关,而与较远的数据无关。 4.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有三种纯粹行使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专长的权力。 5.矩阵组织的实质是在同一组织机构中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部分结合起来。 6.20世纪80年代霍桑提出了“复杂人”假设。 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指导性领导风格适用于较不成熟的下属。 8.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越弱。 9.人员控制是控制中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一部分。 10.泰勒所提出的差别计件付酬与现在某些行业实行的计件付酬相同。 11.霍桑试验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12.领导者可以把职权授予下级,但责任不能下授。 13.指定行计划是指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下级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执行计划。 14.组织层次数目取决于组织的总规模和管理幅度,当总规模固定后,则组织层次数的多少与管理幅度的宽窄成正比。15.巴纳德认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协作意愿的程度是由个人对诱因和贡献比较而定。 四、简答(共19分)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3分) 制定计划的原则(4分) 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有哪些(7分) 企业文化的功能(5分) 五、计算(10分) 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经研究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A :年固定成本2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500元;方案B :年固定成本为25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400元。产品售价每件为900元。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估计销路好时,可销售1万件,销路一般时,可销售8千件,销售差时只能销售4千件。在目前生产质量水平下,估计销路好的可能性为20%,销路一般为50%,销路差为30%。

2021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斗胆写个关于考研经验贴和参考用书,希望帮助到大家。 关于英语,单词和真题非常非常重要。 单词很重要,我用的《一本单词》,以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法去背诵,或者根据自己的方式去识记。我是按照词根法进行识记的,个人感觉还不错,有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根据词根进行猜测。单词就是不断刷不断刷,建议大家每天坚持背单词,毕竟单词是一个积累和不断巩固的过程。 真题超级重要。英语真题一定要吃透,真题比任何模拟题质量都要好,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真题。前期可以做英一的真题,毕竟英二真题比较少,要爱惜,《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里的解析挺详细的。真题刷了一遍之后,和舍友一起看了蛋核英语的课程,几个公众号也能搜索微信直接关注到,看起来也挺方便的。 英语作文也是很容易得分的,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句型表达,形成自己的模板。英语真题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进行写,这样提升会比较快,英语作文我背的多了,并且每篇的套路都差不多,所以基本内化了,感觉写起来还是挺轻松哒。阅读的话首先是单词量,然后是做真题,一是把真题中不会的单词挑出来背,二是要把阅读中的长难句给搞懂,三是要摸清出题老师的一些套路,找到一些小技巧小方法。翻译一定要把中文写下来,不能只在脑子里大概勾勒一下就好,只有写出来才能自己学会怎么组织语言,然后对比答案进行思考;完型可以把历年的答案进行总结一下,会发现有很多都会重复,建议完型可以熟读。 政治主要是看你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以及自己思维逻辑,政治不建议到后期才死记硬背,我是理科生基本没学什么政治,大概就保持政治敏感性了解今年的大事和易考话题就好了。政治买李凡老师《政治新时器》就挺好,然后暑假就可以每天抽个一小时看看全书,不用刻意背就是看看理解当放松的故事,看个两三遍全书可以顺带做配套练习题。政治关键是选择题50分,死记硬背不太行,掌握课本意思同时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通常伴随时政一起出题的。政治大题后期背背《政治新时器》里面的以及部分易考话题分数不会差! 我考了两年,第一年比第二年还高10分。复习主要就是课本真题,手头有考研指导一类的书,看看也有不小的帮助。今年高分很多,所以要把真题完全掌握,不会了问老师。专业课复习前前后后不要超过一个月,如果原来没学过,不要超过一个半月。真题要提早做,提早弄懂。

大连理工大学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355建筑学基础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希英吼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70319.html,

【资料说明】 说明:1.除2012年全是简答题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按照常规模式出题。(画图,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等的模式) 2.建筑史有些题没有标准的答案,需要结合书自我总结,真题只是一种形式。

目录 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4) 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4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课考研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3年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东北大学2003 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研题 一.( 10 分) 增大控制器的比例控制系数对闭环系统输出有何影响? 为什么加入滞后校正环节可以提高稳态精度, 而又基本上不影响系统暂态性能? 二. (20 分)写出下图所示环节输出3c 与输入3r 之间的微分方程。 三. (20 分) 绘出下图所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表明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假定发电机转速恒定,励磁电流与磁通量为线性关系),并求系统输出3c 与输入信号3r 的传递函数3c(s)/3r(s) 。 四.(20 分)系统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 要求闭环系统的一对极点为:s = _1 士j, 试确定参数K 和K h, 利用求出的K h值画出以K 为参量的根轨迹图, 最后说明加入微分反馈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单位负反馈系统比较)。 五.( 10 分) 设单位反馈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的作用下其误差为: e(l) =1.2e_10l_ 0.2e_60l, 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并确定系统的阻尼比飞和自然振荡频率0 n 。 六. (20 分) 一复合系统如图, 图中Wc(s) = as2+ bs , Wg(s) = 10 。若s(1+ 0.1s)(1+ 0. 2s) 3

使经过前馈补偿后的等效系统变为二型 (两个积分环节), 试确定参数a 和b 的值。 七. ( 10 分) 画出惯性环节W (s) = 1 1+ Ts 的幅相频率特性, 并证明其轨迹为圆。 八. ( 10 分) 最小相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试求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 九. ( 20 分) 离散控制系统反馈图如图所示, 试分析 K=10 时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并求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 e _1 = 0.368 )。 十. (10 分) 设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充分大, 最大输出电压为士 15V , 试给出下列两个非线性环节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学考研试题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生物化学》真题--880(回忆版)——TLJ(可下载附件) 一、判断(10*1分) 记不起来了,基本上比较简单,看看真题和课本就能搞定。 氨基酸(甘氨酸特殊)的旋光性、pro与水和茚三酮的反应的颜色(黄色)等这两个特殊的情况,题中给的都是错误的。 二、名词解释(10*2分) 1.active transport 2.冈崎片段 3.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4.γ-谷氨酰胺循环 5.allosteric protein 6.磷氧比值 7.操纵子 8.--- 9.--- 10.--- 三个里面有一个或两个英文的,比较基础,确实没印象了。 三、选择题(50*1分) 大部分都很基础啦,与本科期末试卷和真题有重复且该类型题总体难度相当。 主要就是几大循环的细节东西、各种限速酶、辅酶的类型、激活剂、抑制剂什么的,尿素循环跨膜物质等,蛋白质、酶及动力学特征(基本年年都考的)、维生素、辅酶、电子传递链及几种抑制剂的作用部位、原核、真核细胞复制转录酶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分子部分的考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紫外吸收最大的氨基酸是;几种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位点;氨基酸的等电点与pH大小关系,带负电带正电的问题,给出几个氨基酸的等电点,让选择合适的p H使5个氨基酸有四个带负电;一个环肽由胰蛋白酶切割产生几条肽段,选两条;细胞内各种RNA的含量排序(rRNA>tRNA>mRNA);CTP、ATP、GTP、UDPG分别是合成什么的(今年考了其中的两个,为红色标出);TCA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选GTP(判断也问了这个了问题);哪些生物过程需要引物(选糖原合成);对了还有糖原分解后产生什么;哪种物质不含高能磷酸键往年真题有这个(四选一);大肠杆菌复制酶是什么(DNA 聚合酶?);还有一个什么(忘了)循环的能量计算;最后一个选择题是选错误的,其中有一个很明显,把G-C之间的氢键数量搞成两个了;有点乱哈,大工的小题基本不难人,但广度比较大。今年没有按着惯例出填空题,选择题有好多都设置了5个选项,往年都是四个选项。 四、简答题(共52分) 1.多聚谷氨酸(glu)n在pH<3.0时呈α螺旋状态,在pH>5.0时却为松散的β 折叠,请解释之。(5分) 2.细菌中存在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吗?(5分) 3.载体的哪些特征能使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顺利复制?(5分) 4.嘌呤类似物和嘧啶类似物为什么可以作为抗癌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5分)

考研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及其解答(1)2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其解答 第一章(略) 第二章 例2-1 弹簧,阻尼器串并联系统如图2-1示,系统为无质量模型,试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解:(1) 设输入为y r ,输出为y 0。弹簧与阻尼器并联平行移动。 (2) 列写原始方程式,由于无质量按受力平衡方程,各处任何时刻,均满足∑=0F , 则对于A 点有 021=-+K K f F F F 其中,F f 为阻尼摩擦力,F K 1,F K 2为弹性恢复力。 (3) 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022011 0)() (y K F Y Y K F dt y y d f F K r K r f =-=-? = (4) 消中间变量得 020110y K y K y K dt dy f dt dy f r r =-+- (5) 化标准形 r r Ky dt dy T y dt dy T +=+00 其中:2 15 K K T += 为时间常数,单位[秒]。 2 11 K K K K += 为传递函数,无量纲。 例2-2 已知单摆系统的运动如图2-2示。 (1) 写出运动方程式 (2) 求取线性化方程 解:(1)设输入外作用力为零,输出为摆角θ ,摆球质量为m 。 (2)由牛顿定律写原始方程。

h mg dt d l m --=θθ sin )(22 其中,l 为摆长,l θ 为运动弧长,h 为空气阻力。 (3)写中间变量关系式 )(dt d l h θα= 式中,α为空气阻力系数dt d l θ 为运动线速度。 (4)消中间变量得运动方程式 0s i n 22=++θθθmg dt d al dt d ml (2-1) 此方程为二阶非线性齐次方程。 (5)线性化 由前可知,在θ =0的附近,非线性函数sin θ ≈θ ,故代入式(2-1)可得线性化方程为 022=++θθ θmg dt d al dt d ml 例2-3 已知机械旋转系统如图2-3所示,试列出系统运动方程。 解:(1)设输入量作用力矩M f ,输出为旋转角速度ω 。 (2)列写运动方程式 f M f dt d J +-=ωω 式中, f ω为阻尼力矩,其大小与转速成正比。 (3)整理成标准形为 f M f dt d J =+ωω 此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若输出变量改为θ,则由于 dt d θω= 代入方程得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式 f M dt d f dt d J =+θ θ22 例2-4 设有一个倒立摆安装在马达传动车上。如图2-4所示。 图2-2 单摆运动 图2-3 机械旋转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1年大工管理学入学考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管理工作的性质P9 (05年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首先,管理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结在一起的,同时,社会化大生产也要求通过有效的发挥管理职能来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获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社会化大生产无法进行,社会也无法发展。因此,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2)其次,协调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必然要充分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挥和监督。离开了这种指挥和监督,无法进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无法进行。此时,管理又体现出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属性。 2.霍桑效应(05概念07名解08问答09名解11名解12???呵呵)P49 答:霍桑效应源于霍桑试验,也称“宣泄效应”是指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上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霍桑效应”,企业必须懂得处理冲突的艺术,即紧紧促进与他人角色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补充一题简答)霍桑试验(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结论)P49 50 51 答:是指西方电器公司从1924-1932年在设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电话机工厂中实施的系列试验,该试验于1927年由梅奥教授所参与主持。(Ps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他主持,只是确定他参与了O(∩_∩)O)(1)霍桑试验过程。这个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试验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2)霍桑实验的结果。梅奥通过亲身参加和指导霍桑试验,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群关系理论,即: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3)霍桑试验的意义。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是管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他通过试验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理论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JIT(07名解08简答11名解12?名称解释发源地)P77 答:JIT(just in time)即准时制生产方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的典范是丰田汽车公司,故又称丰田生产方式,现已被许多国家和企业采用。JIT的本质是在必要的时候按必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把过去那种卖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观念改为生产卖的出去的产品。完全按市场的需要量去组织生产,最大限度的压缩制成品、在制成品和外协生产的零部件的储存,力争做到零库存。 4.管理层次P200 答: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在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之中,最高管理者由于受到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不可能直接管理整个组织的所有方方面面的活动。他通常是通过直接管理几个有限数量的下属管理人员,委托他们协助完成自己的部分管理责任。这些承担管理责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