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F-D 型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DOF-D 型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DOF-D 型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目的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光纤通讯的基本原理

2.熟悉半导体光源器件电光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3.掌握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检测及调试技术

[仪器设备]

1.DOF—D型数字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仪(四川大学物理系研制);

2.计算机;

3.双迹示波器。

[实验原理]

一、概述

图1中表示出了一个光纤通讯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仅画出一个方向的信道),该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光信号发送器、传输光缆、光信号接收器和收、发端的电端机。

图1 光纤通讯系统的结构框图

以上光纤通讯结构框图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均适用。对模拟信号系统而言,由电端机(发)送来的是话音或图象信号,要求光源器件应具有线性度良好的电光特性,对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光源器件的非线性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

光纤通讯系统中常用的光源器件主要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中心波长0.86μm)和半导体激光器LD(波长1.3--1.5μm)。前者具有线性度良好的电光特性,适用于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或传输码率不高的小容量的数字光纤通讯系统;后者出光功率较大,波谱窄,发光中心波长能与光纤信道理论上的“零色散”所要求的波长匹配,故常用于以单模光纤作为信道的高速系统中。

光纤通讯系统中所用的光纤分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多模光纤主要用于模拟信号传输系统或传输距离不太远、数码率不高的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中;单模光纤用于高速的光纤通讯系统中。有关以上两类光纤的结构、性能的详细论述见参考文献[1]。

光纤通讯系统中常用的光电探测器件,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与普通的PN结光电二极管相比,不同之处就在于在普通光电二极管P层和N层之间有一层低掺杂的N型半导体,且尺寸较宽、掺杂浓度很低以致可把该层近似为本征半导体,故用“I”表示。在结构上的以上改进就使得PIN结构的光电二极管具有较宽的耗尽区和较小的结电容,从而提高了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对高速码率数字信号的快速响应能力。由硅材料制做的PIN光电二极管响应波谱为0.5—1.0μm范围,中心响应波长为0.9μm,这与光纤的一个低损耗波长对应。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在结构上使它所用的偏压能够达到较高的值,在这一高反压作用下,使APD内形成一个高电场区,当光信号照射在雪崩光电二极管上,光子激发出电子—空穴对之后,受高电场区内的电场加速,可以碰撞出二次电子—空穴对,使光电流倍增,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以利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有关光纤通讯中采用的上述电光和光电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的详细论述见参考文献[2]。

二、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为了使非通讯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学习到有关数字信号光纤通讯的基本原理,我们在《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中着重于对光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再生;数字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模拟信号的AD/DA转换以及误码现象和原因等问题加以论述。

1、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

为以上目的开发的数字光纤传输实验仪基本结构如图2示,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图2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1).光讯号发送部分; 2).传输光纤;

3).光讯号的光电转换和再生部分; 4).计算机;

5).模数/数模转换及数字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接口电路;

6).时钟系统; 7).模拟信号源。

其中,光讯号发送部分采用中心波长为0.85μm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光源器件,传输光纤采用芯径62.5μm,包层125μm的多模光纤、光讯号接收部分采用硅光电二极管(SPD)作光电检测元件、计算机接口采用ADC0809和DAC0832集成电路完成A/D和D/A转换;用8251集成芯片按异步方式进行数字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以上器件和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及性能的详细说明见文献[3、4]

2、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系统传输的数字信号可以是ASCII字符的2进制代码,也可是语音信号(模拟量)经ADC0809集成芯片进行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对于ASCII字符的2进制代码由计算机经RS—232串口送至电端机,再经电端机内的8251芯片的数据发送端(TxD)送至光端机光源器件(LED)数字信号调制电路输入端,进行数字信号的电光变换。从LED出光口发出的数字式光信号再藕合到传输光纤中。在传输光纤的出光端,数字式光信号经光电二极管(SPD)和再生电路变换成数字式电信号送至电端机,再经RS—232串口送回计算机,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字符。对于语音电信号,放大后送至电端机,经ADC0809进行A/D转换所形成的数字式电信号由DDK-20连接电缆再送至光端机对LED进行电光调制。然后经过ASCII字符同样的传输过程在实验系统光电转换和再生电路输出端行成的数字式电信号再送至电端机,进行D/A转换,形成的模拟信号经滤波、放大后再由音箱输出。以上过程均在程序控制下由计算机和电端机中的单片机完成。

3.数字信号的发送和电光转换

对于电端机内的8251芯片设定为异步传输工作方式并波特率因子等于1的情行,在程序控制下电端机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流是由起始位(S)、数据位(D0~D7)和终止位(E)等共10位码元组成。第一位是起始位,为低电平,最后一位是终止位,为高电平。每位码元起始时刻与发送时钟TxC的下降沿对应、码元持续时间与发送时钟TxC的周期相等。这些数字式电信号送至光端机

LED的驱动和调制电路输入端,进行数字信号的电光变换。LED的驱动和调制电路如图3示。由于电端机数据发送端(即8251芯片的TxD端)在传输系统空闲时始终保持高电平状态,为了增加发光二极管LED的使用寿命,对应这一状态应使LED无电流流过。为此,在其驱动调制电路输入端设置了一个由IC1组成的反相器。因此,LED发光,对应电信号的“0”码,无光则对应电信号“1”码。图3中电阻R C起限流作用;W1是调节LED导通时工作电流大小的电位器。

图3 LED的驱动和调制电路图4 数字信号的光电转换及再生

4.数字信号的光电转换及再生调节

由传输光纤输出的数字式光信号在接收端经过硅光电二极管SPD和再生调节电路把光信号变换成数字式电信号,再送至电端机8251芯片的RxD端。图4为数字信号的光电转换及再生调节单元的电路图,其工作原理如下:如前所述,当传输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传输光纤中无光,硅光电二极管无光电流流过,这时只要R C和R b2的阻值适当,晶体管BG2就有足够大的基极电流I b注入,使BG2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因此它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极低,既使经过后面放大电路的放大也能使反相器IC2的输出电压维持在高电平状态,以满足实验系统数据接收端RxD在空闲状态时应为高电平的要求。当传输“0”码元时,发送端的LED发光,光电二极管有光电流I3流过,它是从SPD的负极流向正极,这对BG2的基极电流具拉电流作用,能使BG2的基极电流I b减小。由于SPD结电容、其出脚联接线的线间电容以及BG2基—射极间杂散电容的存在(在图4中用C a 表示以上三种电容的总效应),使得BG2基极电流的这一减小过程不是突变的,而是按某一时间常数的指数规律变化。随着BG2基极电流的减小,BG2逐渐脱离深度饱和状态,向浅饱和状态和放大区过渡,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V ce也开始按指数规律逐渐上升。由于后面的放大器放大倍数很高,故还未等V ce上升到其渐近值时,放大器输出电压就到达了能使反相器IC2状态翻转的电压值。这时IC2输出端(即8251A的数据接收端RxD)为低电平。在下一个“1”码元到来时,接收端的SPD无光电流,BG2的基极电流I b又按指数规律逐渐增加,因而使BG2原本按指数规律上升的V ce在达到某一值时就停止上升,并在此后又按指数规律下降。V ce下降到某一值后,IC2的输出由低电平翻转成高电平。调节图3中W1或图4中W2,使LED的工作电流(即LED发出的光强)与SPD无光照射时BG2饱和深度之间适当的配匹,既使在被传输的数据流中“1”码和“0”码随机组合的情况下,也能使接收端所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在数码结构和码元宽度(即持续时间)方面与发送端发送的数字信号一致。

5.数字信号的码值判决、误码现象

数字信号传至实验系统电端机8251芯片的数据接收端(RxD端)后还不能算信号传输过程的结束。此后,尚需在接收时钟(RxC)上升沿时刻对再生波形每位码元的码值进行“0”、“1”判别。在电端机8251芯片设定为异步传输工作方式并波特率因子等于1时,码值判别过程如下:在接收时钟RxC的下降沿不断检测RxD端的电平状态,若在RxC的某一下降沿检测到RxD的电平为低电平,接收端得知被传数据的起始位已到的信息,在与RxC该下降沿紧靠的下一个上升沿时刻再次对RxD端的电平状态进行检测,若仍为低电平,表明先前检测到的低电平状态确实是被传数据的起始位,而不是躁声干扰。在确认了被传数据起始位的确到来之后,从确认时刻开始,每隔一个RxC周期对RxD端的电平状态进行一次检测,若检测到为高电平,赋予的码值为“1”,反之为“0”。若判别结果所形成的二进制代码与发送数据的代码一致,表明码值判别结果正确。若发送数据是某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接收端根据正确判别结果所形成的二进制代码从计算机字符库调出的字符就会与发送端发送的字符一致;若判别结果所形成的二进制代码与发送端发送的字符

代码不一致,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字符就与发送端发送的字符不一样。这表明实验系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有误码产生。

在实际的数字通讯系统中,由于传输系统的带宽有限或传输距离过长,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的“1”码元宽度相对发送端数字信号的“1”码元宽度要发生码元展宽现象。当码元展宽程度超过正常码元宽度的一半时,就要发生误码判别。系统传输率愈高(对应系统传输容量愈大),数字信号正常码元宽度就愈窄,这就要求数字传输系统允许的码元展宽程度就愈小。与此对应的传输系统的带宽就要求愈宽。所以高速数字传输系统就对应着宽带数字传输系统。

在本实验系统中误码原因有以下两种:

(1).数据接收端(RxD)数字信号的波形还未调节到再生状态;

(2).既使实验系统数据接收端波形调节到了再生状态,由于接收端再生波形相对发送端的发送波形具有一定延迟,而本实验系统发送时钟TxC和接收时钟RxC又是由同一时钟系统供给(在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中RxC是用复杂的时钟提取技术从接收端获得的再生信号中提取),当这一延迟达不到接收时钟无误码判别所许可的范围时就会产生误码。图5和图6表示出两种不同延迟对码值判别结果的影响。只有图6示的延迟范围内(TxC / 2 ≤Δτ≤TxC),码值判别结果才能正确。对于图5的情形,ts1时刻虽然检测到为低电平,但在ts2检测到高电平,所以检测系统不能确认传输数据起始位的到来,此后就不再进行码值判别。

图5 Δτ≤TxC / 2

图6 TxC / 2 ≤Δτ≤TxC

再生波形相对发送端发送波形的延迟又与接收端光电检测和再生调节电路(图4)中晶体管BG2的饱和深度有关。晶体管BG2的饱和深度不同时,为使接收端的数字信号达到再生状态,在发送端对应的LED的工作电流也不同。

所以,若在接收端虽有再生波形但仍有误码现象出现的情况下,调节图3中W1使LED导通时工作电流减小为另一值后`,再调节W2可使RxD端波形相对发送端波形的延迟达到无误码的再生状态。当实验系统的延迟Δτ=(3/4)*TxC时为佳.

三、实验仪器

本实验系统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光端机、电端机、光纤信道和计算机(详情见使用说明书)。光端机前、后面板布局如图8.示、图9示;电端机前、后面板布局如图10.示、图11示。

K1:电源开关;L3:方波信号输出;L1:调制输入插孔;L2:GND;W1:W1调节;

C1:LED插孔;C2:SPD插孔;K2:SPD开关;W2:W2调节;L6:再生信号输出;

L7:GND;M2:光功率计;M1:直流毫安表

图8 光端机前面布局

.

C1-电源插座;C2-音箱插孔;C3-连接电端机

的DDK-20电缆插座;C4—语音信号输入插孔

图9 光端机后面板布局

图10 电端机前面板布局

C1:电源插座; C2:与计算机RS—232串口联接的

九针插座;C3:连接光端机的DDK-20电缆插座

图11. 电端机后面板布局

四、实验内容

1.传输系统发送时钟TxC周期的测定

把双迹示波器扫描时间分度值选为2μs后、用示波器CH1通道测量电端机前面板“TxC”插孔输出的发送时钟信号的周期。

2.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电光特性的测定

(1).首先断开图12中插孔L1、插孔L2间的连线,SPD切换开关K2拨至左侧,观测并记录光端机前面板光功率计的示值。以此示值作为光功率计的零点.

(2).接通图12中插孔L1、插孔L2间的连线,反时钟方向调节W1,使光端机前面板的mA表为一最小整数值,然后,顺时钟方向调节W1,使mA表读数慢慢增加,每增加2mA读取一次光功率计的示值,并列表记录。根据实验读数,以电流表读数为横坐标、光功率计读数(扣除零点后)为纵坐标绘制LED的电光特性。

3.时钟信号的电光/光电转换及再生调节

按图13接线。调节W1使mA表指示的LED在时钟信号调制状态下的平均工作电流

为适当值(比如,10—20mA)后,保持W1的调节位置不变。观察示波器荧光屏上是否有时钟信号再生波形出现。若无,并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出一条代表低电平的直线,就需沿顺时钟方向慢慢调节W2,直到示波器荧光屏上出现占空比为50%的时钟信号为止;若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出一条代表高电平的直线,就需沿反时钟方向慢慢调节W2实现时钟信号的再生调节。

4.ASCII字符代码的光纤传输实验

(1).实验系统发送功能的检测

在图13示连线的基础上,断开L3插孔和L1插孔间的连线,把双迹示波器CH1通道改接至L1插孔(TxD端)和L2插孔(GND端)。然后按图14示方式连接好实验系统。启动计算机、运行配套软件后计算机屏幕上将出现图15示的界面。点击“串口设置”按钮,计算机屏幕上将换成图16示界面。根据电端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情况,串口号选择COM1或COM2;波特率选择B9600。再点击“确定”按钮,待计算机屏幕再一次出现图15示的界面后,点击“数字传输”按钮。计算机屏幕上将出现图17示界面。把光标移至“请输入十进制数”的窗口中,从键盘输入想要传输的ASCII字符的十进制数代码(比如,字符U、Z和7…等等,它们相应的十进制数代码分别为85、90和55…等等),再点击“发送”按钮,界面的“本地回显”栏将显示出该代码的ASCII字符。观察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的数码结构是否与被发送的ASCII字符的二进制代码一致。若一致,表示实验系统的发送功能正常;若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不到这一波形,按电端机的“Reset”按钮后,用以上方式重新发送。

图14 实验系统的连接

图15

(2).实验系统数字信号的电光/光电转换及再生调节

在以上实验连线的基础上,把双迹示波器CH2通道接至光端机前面板的L6插孔(RxD端)和L7插孔(GND端),调节W1使LED的平均工作电流为1mA以上。然后保持W1的这一调节位置不变,调节W2,直到双迹示波器CH2通道出现码元宽度和数码结构均与CH1通道波形一样的再生波形为止。

(3).码值判别、误码及实验系统无误码状态的调节

完成了上一步调节之后,虽然光端机的“RxD”端出现了与发送端波形一样的再生波形,但还

图16

不能算数字信号传输过程的结束。为了使实验系统达到无误码传输状态,如前所述,还必须反复调节仪器前面板上的电位器W1和W2,使RxD端的再生信号相对TxD端的发送信号的延迟时间在TxC / 2 ≤Δτ≤TxC的范围内。为了增强实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调节仪器前面板上的电位器W1和W2使Δτ等于四分之三倍时钟周期(TxC),若TxC=8μS, 调节W1和W2使Δτ等于6μS为好.。进行这项调节时,选择传输十进制代码为85的字符“U”更为方便。当实验系统达到无误码传输状态后,点击图17示界面中的“停止”按钮,重复以上操作可进行传输其它字符代码的实验。

图17

5.语音信号的光纤传输实验

在保持以上实验连线不变的基础上,点击图17示界面中的“退出”按钮,计算机屏幕再次回到图15示界面,然后点击“声音传输”按钮,计算机屏幕就将显示图18示界面。点击“开始”

图18

按钮,实验系统就进入声音传输状态。在此情况下,由于每次传输的数字信号代码不一样,故在示波器荧光屏看不到有一稳定波形出现。但每次传输数字信号的起始位都是低电平。所以,调节示波器的同步旋钮可清楚观察到它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两个相邻起始位间隔的时间就是实验系统模/数转换过程的采样周期,该周期的倒数值就是采样频率。根据采样定理,对于语音信号采样频率应大于8000次/每秒。用示波器观测实验系统在传输语音信号时模/数转换过程的采样周期、计算相应的采样频率、用采样定理评估本实验系统传输语音信号时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纤维光学—原理及实验研究》朱世国,四川大学出版社。

[2]《光纤通讯原理》,张德琨等人,重庆大学出版社。

[3]《接口与通信》,高传善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4]《IBM—PC微机接口和编程应用技术实验》,朱世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预习要求 通过预习应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由那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器件(LED 、SPD 和光纤)的工作原理; 2.LED 调制、驱动电路工作原理 3.LED 偏置电流和调制信号的幅度应如何选择、; 4.测量SPD 光电流的I-V 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 1.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2.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的选配原则; 3.掌握半导体电光和光电器件在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技术; 4.学习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术。 实验原理 一.系统的组成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原理图如图8-1-1所示。它主要包括由LED (光源)及其调制、驱动电路组成的光信号发送器、传输光纤和由光—电转换、I —V 变换及功放电路组成的光信号接收器三个部分。光源器件LED 的发光中心波长必须在传输光纤呈现低损耗的0.85μm、1.3μm或1.5μm附近。本实验采用中心波长0.85μm的GaAs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峰值响应波长为0.8~0.9μm的硅光二极管SPD 作光电检测元件。为了避免或减少谐波失真,要求整个传输系统的频带

宽度能够覆盖被传信号的频谱范围。对于音频信号,其频谱在20Hz ~20KHz 的范围内。光导纤维对光信号具有很宽的频带,故在音频范围内,整个系统的频带宽度主要决定于发送端调制放大电路和接收端功放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光纤的结构及传光原理 衡量光纤信道性能好坏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看它传输信息的距离有多远,二是看它单位时间内携带信息的容量有多大。前者决定于光纤的损耗特性,后者决定于光纤的频率特性。目前光纤的损耗容易做到每公里零点几dB 水平。光纤的损耗与工作波长有关,所以在工作波长的选用上,应尽量选用低损耗的工作波长。光纤通讯最早是用短波长0.85μm,近来发展到能用1.3~1.55μm范围的波长,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光纤不仅损耗低,而且“色散”也小。 光纤的频率特性主要决定于光纤的模式性质。光纤按其模式性质通常可以分成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无论单模或多模光纤,其结构均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纤芯的折射率较包层折射率大。对于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只有5~10μm,在一定条件下,只允许一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在纤芯内传播。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或62.5μm,允许多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传播。以上两种光纤的包层直径均为125μm。按其折射率沿光纤截面的径向分布状况又分成阶跃型和渐变型两种光纤,对于阶跃型光纤,在纤芯和包层中折射率均为常图8-1-1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原理图 数,但纤芯折射率n 1略大于包层折射率n 2。所以对于阶跃型多模光纤,可用几何光学的全反射理论解释它的导光原理。在渐变型光纤中,纤芯折射率随离开光纤轴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在纤芯—包层界面处减到某一值后,在包层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吴镇扬)答案-2

(1) 观察高斯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固定信号)(n x a 中参数p=8,改变q 的 值,使q 分别等于2、4、8,观察他们的时域和幅频特性,了解当q 取不同值时,对信号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的影响;固定q=8,改变p,使p 分别等于8、13、14,观察参数p 变化对信号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的影响,注意p 等于多少时会发生明显的泄漏现象,混叠是否也随之出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出相应的时域序列和幅频特性曲线。 ()() ?????≤≤=-其他0150,2n e n x q p n a 解:程序见附录程序一: P=8,q 变化时: t/T x a (n ) k X a (k ) t/T x a (n ) p=8 q=4 k X a (k ) p=8 q=4 t/T x a (n ) p=8 q=8 k X a (k ) p=8 q=8 幅频特性 时域特性

t/T x a (n ) p=8 q=8 k X a (k ) p=8 q=8 t/T x a (n ) 5 10 15 k X a (k ) p=13 q=8 t/T x a (n ) p=14 q=8 5 10 15 k X a (k ) p=14 q=8 时域特性幅频特性 分析: 由高斯序列表达式知n=p 为期对称轴; 当p 取固定值时,时域图都关于n=8对称截取长度为周期的整数倍,没有发生明显的泄漏现象;但存在混叠,当q 由2增加至8过程中,时域图形变化越来越平缓,中间包络越来越大,可能函数周期开始增加,频率降低,渐渐小于fs/2,混叠减弱; 当q 值固定不变,p 变化时,时域对称中轴右移,截取的时域长度渐渐地不再是周期的整数倍,开始无法代表一个周期,泄漏现象也来越明显,因而图形越来越偏离真实值, p=14时的泄漏现象最为明显,混叠可能也随之出现;

光纤通信optisystem实验

光纤通信大作业 1.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方案 供选方案:NRZ、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或者外调制,APD管或者PIN管,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或者low pass gauss filter。请选择你认为实际中可实现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一组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答:选择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low pass gauss filter。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是:为了使得整个系统得到最好的信噪比,并且保证系统误码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选择NRZ调制格式,因为经NRZ调制的光信号具有紧凑的频谱特性,调制和调解结构简单,在10G和一部分40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直被作为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调制格式,通过色散管理和终端可调色散补偿技术,NRZ调制格式在终端传输距离普通光纤获得良好的光传输性能。 选择直接调制,因为直接强度调制是用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使其输出功率随信号变化.这种方式设备相对简单,研究较早,现已成熟并商品化.外调制则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 选择APD管,因为由书上的P264页的图8.3可知,PIN管接收灵敏度适用于低数据速率光纤通信,当系统通信数据速率为10G时,PIN灵敏度管不适于应用,我们优选ADP管。 选择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因为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低通矩形响应滤波器)是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在幅频特性曲线上呈现矩形。在现实中,如此理想的特性是无法实现的,所有的设计只不过是力图逼近矩形滤波器的特性而已。而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采用时域法测量有效带宽,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而采用时域法能够显著缩短有效带宽测量时间。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中,由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和low pass gauss filter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 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同时为了实时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必须在系统外围增加监测及显示装置,将系统运行结果显示出来,便于观察和分析。因此,在系统中加入了Eye Diagram Analyzer、BER Analyzer、Optical Time Domain Visualizer、Optical Power Meter、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Oscilloscope Visualizer。通过这些监测及显示器件,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入纤光功率、调制前后的光信号频谱与时域波形、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信号眼图及误码率等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结果。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如下图示: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介绍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 习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 实验仪器 20MHz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 实验原理 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 ()l 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 .650、G .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 1 P 、 2 P 的测量没有 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a ) (b ) 图1.2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1_4)

实验一 MATLAB 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命令和使用方法 实验容 1、帮助命令 使用 help 命令,查找 sqrt (开方)函数的使用方法; 2、MATLAB 命令窗口 (1)在MATLAB 命令窗口直接输入命令行计算3 1)5.0sin(21+=πy 的值; (2)求多项式 p(x) = x3 + 2x+ 4的根; 3、矩阵运算 (1)矩阵的乘法 已知 A=[1 2;3 4], B=[5 5;7 8],求 A^2*B

(2)矩阵的行列式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3)矩阵的转置及共轭转置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已知B=[5+i,2-i,1;6*i,4,9-i], 求B.' , B' (4)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求矩阵A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5)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 已知:A=[1 2 3;4 5 6;7 8 9];求A 中第3 列前2 个元素;A 中所有列第2,3 行的元素; 4、Matlab 基本编程方法 (1)编写命令文件:计算1+2+…+n<2000 时的最大n 值;

(2)编写函数文件:分别用for 和while 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 2 的0 到15 次幂的和。

5、MATLAB基本绘图命令 (1)绘制余弦曲线 y=cos(t),t∈[0,2π]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余弦曲线 y=cos(t-0.25)和正弦曲线 y=sin(t-0.5), t∈[0,2π] (3)绘制[0,4π]区间上的 x1=10sint 曲线,并要求: (a)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b)坐标轴控制:显示围、刻度线、比例、网络线 (c)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相应文本; >> clear;

实验一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目的要求] 1.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 2.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的结构。 3.学习分析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方法。 4.了解音频信号在光纤通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仪器设备] 1.ZY120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2.20MHz双踪模拟示波器。 3.FC/PC-FC/PC 单模光跳线 4.数字万用表。 5.850nm光发端机和光收端机 6.连接导线 7.电话机 [实验原理] 一.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驱动、调制电路光纤通讯系统中,对光源器件在发光波长、电光效率、工作寿命、光谱宽度和调制性能等许多方面均有特殊要求。所以不是随便哪种光源器件都能胜任光纤通讯任务,目前在以上各个方面都能较好满足要求的光源器件主要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本实验采用LED作光源器件。 图 1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工作原理 光纤传输系统中常用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个如图所示的N-P-P三层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中间层通常是由GaAs(砷化镓)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称有源层,其带隙宽度较窄,两侧分别由GaAlAs的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与有源层相比,它们都具有较宽的带隙。具有不同带隙宽度的两种半导体单晶之间的结构称为异结。在图(1)中,有源层与左侧的N层之间形成的是p-N 异质结,而与右侧P层之间形成的是p-P异质结,故这种结构又称N-p-P双异质结构。当给这种结构加上正向偏压时,就能使N层向有源层注入导电电子,这些导电电子一旦进入有源层后,因受到右边p-P异质结的阻挡作用不能再进入右侧的P层,它们只能被限制在有源层与空穴复合,导电电子在有源层与空穴复合的过程中,其中有不少电子要释放出能量满足以下关系的光子:

光纤通信optisystem实验

光纤通信大作业 1、选择一个您认为合适的方案 供选方案:NRZ、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或者外调制,APD管或者PIN管,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或者low pass gauss filter。请选择您认为实际中可实现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一组方案。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答:选择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low pass gauss filter。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就是:为了使得整个系统得到最好的信噪比,并且保证系统误码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选择NRZ调制格式,因为经NRZ调制的光信号具有紧凑的频谱特性,调制与调解结构简单,在10G与一部分40G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直被作为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调制格式,通过色散管理与终端可调色散补偿技术,NRZ调制格式在终端传输距离普通光纤获得良好的光传输性能。 选择直接调制,因为直接强度调制就是用信号直接调制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使其输出功率随信号变化、这种方式设备相对简单,研究较早,现已成熟并商品化、外调制则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 选择APD管,因为由书上的P264页的图8、3可知,PIN管接收灵敏度适用于低数据速率光纤通信,当系统通信数据速率为10G时,PIN灵敏度管不适于应用,我们优选ADP管。 选择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因为low pass rectangular filter(低通矩形响应滤波器)就是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在幅频特性曲线上呈现矩形。在现实中,如此理想的特性就是无法实现的,所有的设计只不过就是力图逼近矩形滤波器的特性而已。而low pass gauss filter(低通高斯响应滤波器)采用时域法测量有效带宽,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而采用时域法能够显著缩短有效带宽测量时间。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中,由NRZ调制格式、直接调制、APD管与low pass gauss filter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 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同时为了实时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必须在系统外围增加监测及显示装置,将系统运行结果显示出来,便于观察与分析。因此,在系统中加入了Eye Diagram Analyzer、BER Analyzer、Optical Time Domain Visualizer、Optical Power Meter、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Oscilloscope Visualizer。通过这些监测及显示器件,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入纤光功率、调制前后的光信号频谱与时域波形、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信号眼图及误码率等系统的运行状态与运行结果。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如下图示: 完整的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二零零九年三月 目录 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 (2) 实验二SDH点对点组网2M配置实验 (9)

实验三SDH 链型组网配置实验 (17) 实验四SDH 环形组网配置实验 (27) 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 概述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实现信息传输,是一种最新的通信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

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通信发展过程是以不断提高载频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3×1014HZ),因此用光作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光纤通信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有极宽的频带。目前我国已完成了10Gbps的光纤通信系统,这意味着在125um的光纤中可以传输大约11万路电话。其次,光纤的传输损耗很小,传统的同轴电缆损耗约在5dB/Km以上,站间距离不足10Km;而工作在1.55um的光纤最低已达到0.2dB/Km的损耗,站间无中继传输可达100Km以上。另外,光纤通信还具有抗电磁干扰、抗腐蚀、抗辐射等特点,它 。 在地球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纤原材料—SiO 2 光纤通信可用于市话中继线,长途干线通信,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交通监控指挥,光纤局域网,有线电视网和共用天线(CATV)系统。 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出现,使光纤传输技术向更高的领域发展,实现信息宽带、高速传输。 光纤通信将会在光同步数字体系(SDH)、相干光通信、光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用户光纤网、ATM及全光通信有进一步发展。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发射机、传输光纤和光接收机。其电/光和光/电变换的基本方式是直接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波。实现过程如下:输入电信号既可以是模拟信号(如视频信号、电话语音信号、正弦波或三角波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如计算机数据、PCM编码信号、数字信号源信号);调制器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适合驱动光源器件的电流信号并用来驱动光源器件,对光源器件进行直接强度调制,完成电/光变换的功能;光源 输出的光信号直接耦合到传输光纤中,经一定长度的光纤传输后送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光电检测器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直接检波,将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恢复等电信号处理过程,以弥补线路传输过程中带来的信号损伤(如损耗、波形畸变),最后输出和原始输入信号相一致的电信号,从而完成整个传送过程。 根据所使用的光波长、传输信号形式、传输光纤类型和光接收方式的不同,光纤通信系统可分成:

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实验报告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摘要: 实验通过对LED-传输光纤组件的电光特性的测量,得出了在合适的偏置电流下,其具有线性。验证了硅光电二极管可以把传输光纤出射端输出的信号转变成与之成正比的光电流。 Abstracf The 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LED-fiber components of the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Measuring obtained at the right bias current, with its linear. Verification of the silicon photodiode fiber can transmit a radio-signal output into with the current proportional to the light. 一.前言: 1.实验的历史地位: 光纤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其在远距离信息传输方面的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个以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呵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超高速宽带信息网将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智能居住小区越来越普及.光纤通信以其诸多优点将成为现代通信的主流,未来信息社会的一项基础技术和主要手段. 2.实验目的 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 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能 3.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声音是一种低频信号,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说话的声音较低时,只有你旁边的人可以听见你的声音,要让声音传的远些你必须大声喊。这说明了低频信号的传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传播的范围有限。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通信技术中一般是使用一个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利用被传输的信号(如音频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当信号到达传输地点时需要对信号进行解调,也就是将高频载波滤掉,最终得到被传输的音频信号。随着通信容量的增加和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上述传播过程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主要为以下几点: 1信号间的干扰; 2 对接手端和发射端阻抗匹配要求较高; 3 传播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专家们一致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光作为信号的载体,也就是所说的光纤通信。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去了解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以及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介绍 1.实验原理

数字信号光纤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光纤通信技术实验的报告 预习要求 通过预习应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2.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那两个指标?; 3.数字通信系统中误码是怎样产生的?; 4.为什么高速传输系统总是与宽带信道对应?; 5.引起光纤中码元加宽有那些因素?; 6.本实验系统数字信号光-电/电-光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7.为什么在数字信号通信系统中要对被传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 8.时钟提取电路的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2.掌握数字信号光纤通信技术实验系统的检测及调试技术 实验原理 一、数字信号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如图8-2-1示(图中仅画出一个方向的信道)。工作的基本过程如下:语音信号经模/数转换成8位二进制数码送至信号发送电路,加上起始位(低电平)和终止位(高电平)后,在发时钟TxC的作用下以串行方式从数据发送电路输出。此时输出的数码称为数据码,其码元结构是随机的。为了克服这些随机数据码出现长0或长1码元时,使接收端数字信号的时钟信息下降给时钟提取带来的困难,在对数据码进行电/光转换之前还需按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使传送至接收端的数字信号中的长1或长0码元个数在规定数目内。由编码电路输出的信号称为线路码信号。线路码数字信号在接收端经过光/电转换后形成的数字电信号一方面送到解码电路进行解码,与此同时也被送至一个高Q值的RLC谐振选频电路进行时钟提取. RLC谐振选频电路的谐振频率设计在线路码的时钟频率处。由时钟提取电路输出的时钟信号作为收时钟RxC,其作用有两个:1.为解码电路对接收端的线路码进行解码时提供时钟信号;2.为数字信号接收电路对由解码电路输出的再生数据码进行码值判别时提供时钟信号。接收端收到的最终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换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 图8-2-1 数字信号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单极性不归零码的数字信号表示中,用高电平表示1码元,低电平表示0码元。码元持续时间(亦称码元宽度)与发时钟TxC的周期相同。为了增大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就要求提高收、发时钟的频率。发时钟频率愈高码元宽度愈窄。 由于光纤信道的带宽有限,数字信号经过光纤信道传输到接收端后,其码元宽度要加宽。加宽程度由光纤信道的频率特性和传输距离决定。单模光纤频带宽,多模光纤频带窄。因为按光波导理论[1]分析:光纤是一种圆柱形介质波导,光在其中传播时实际上是一群满足麦克斯韦方程和纤芯—包层界面处边界条件的电磁波,每个这样的电磁波称为一个模式。光纤中允许存在的模式的数量与纤芯半径和数字孔径有关。纤芯半径和数字孔径愈大,光纤中参与光信号传输的模式也愈多,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芯径50或62.5μm)。多模光纤中每个模式沿光纤轴线方向的传播速度都不相同。因此,在光纤信道的输入端同时激励起多个模式时,每个模式携带的光功率到达光纤信道终点的时间也不一样,从而引起了数字信号码元的加宽。码元加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吴镇扬)答案-4

实验四 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设计 朱方方 0806020433 通信四班 (1) 设计一个线性相位FIR 高通滤波器,通带边界频率为0.6π,阻带边界频率为0.4π,阻 带衰减不小于40dB 。要求给出h(n)的解析式,并用MATLAB 绘出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 解: (1) 求数字边界频率: 0.6 , .c r ωπωπ== (2) 求理想滤波器的边界频率: 0.5n ωπ= (3) 求理想单位脉冲响应: []d s i n ()s i n [()] () ()1n n n n n n h n n παωαα παωα π?-- -≠??-=? ? -=?? (4) 选择窗函数。阻带最小衰减为-40dB ,因此选择海明窗(其阻带最小衰减为-44dB);滤 波器的过渡带宽为0.6π-0.4π=0.2π,因此 6.21 0.231 , 152 N N N ππα-=?=== (5) 求FIR 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 []31d sin (15)sin[0.5(15)] 1cos ()15()()()15(15)1 15 n n n R n n h n w n h n n n ππππ?---????-? ?≠? ???==-???? ? ?=? 程序: clear; N=31; n=0:N-1; hd=(sin(pi*(n-15))-sin(0.5*pi*(n-15)))./(pi *(n-15)); hd(16)=0.5; win=hanning(N); h=win'.*hd; figure; stem(n,h); xlabel('n'); ylabel('h(n)'); grid; title('FIR 高通滤波单位脉冲响应h(n)'); [H,w]=freqz(h,1); H=20*log10(abs(H)); figure;3 plot(w/pi,H); axis([0 1 -100 10]); xlabel('\omega/\pi'); ylabel('幅度/dB'); grid; title('FIR 高通滤波器,hanning 窗,N=31');

光纤音频信号传输技术实验

TKGT-1型音信号传输仪器 评 价 报 告 学院:工业制造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2010级2班 报告人:邱兆芳 学号:201010114201

光纤音频信号传输技术实验 1.引言 随着Internet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通讯的带宽、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通讯具有频带宽、高速、不受电磁干扰影响等一系列优点,正在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通过使用THKGT-1型光纤音频信号传输实验仪做音频信号光纤传输实验,让学生熟悉了解信号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选配原则,初步认识光发送器件LED的电光特性及使用方法,光检测器件光电二极管的光电特性及使用方法,基本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方法,完成光纤通讯原理基本实验。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由发送电端机将待传送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发送光端机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光信号,并将它送入光纤中传输至接收端。接收光端机将传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进行放大,然后通过接收电端机恢复成原来的模拟信号。 光纤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分布式数据采集等场合,特别适合电力系统自动化、交通控制等部门。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在了解光导纤维的基本结构和光在其中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要建立起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光纤色散、光纤损耗、集光本领等基本概念。 [实验目的] 1.学习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选配原则。 2.熟悉光纤传输系统中电光/光电转换器件的基本性能。 3.训练如何在音频光纤传输系统中获得较好信号传输质量。 [实验仪器] THKGT-1型光纤音频信号传输实验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 光纤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信号发送端;用于传送光信号的光纤;光信号接收端。光信号发送端的功能是将待传输的电信号经电光转换器件转换为光信号,目前,发送端电光转换器件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管。发光二极管的输出光功率较小,信号调制速率相对低,但价格便宜,其输出光功率与驱动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比较适宜于短距离、低速、模拟信号的传输;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大,信号调制速率高,但价格较高,适宜于远距离、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光纤的功能是将发送端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衰减和失真传送到光信号接收端,目前光纤一般采用在近红外波段0.84μm、1.31μm、1.55μm有良好透过率的多模或单模石英光纤。光信号接收端的功能是将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器件还原为相应的电信号,光电转换器件一般采用半导体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组成光纤传输系统光源的发光波长必须与传输光纤呈现低损耗窗口的波段、光电检测器件的峰值响应波段匹配。本实验发送端电光转换器件采用中心发光波长为0.84μm的高亮度近红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传输光纤采用多模石英光纤,接收端光电转换器件采用峰值响应波长为0.8~0.9μm的硅光电二极管。下面对各部分作进一步介绍。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案全

数字信处理上机实验答 案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十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用FFT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自学的读者在学习完第一章后作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作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实验五在学习完第七章后进行。实验六综合实验在学习完第七章或者再后些进行;实验六为综合实验,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再进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 n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 → 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 2.学会简单的矩阵输入和数据读写。 3.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4.用MATLAB编程并学会创建函数。 5.观察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二、实验内容 认真阅读本章附录,在MATLAB环境下重新做一遍附录中的例子,体会各条命令的含义。在熟悉了MATLAB基本命令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实验。 上机实验内容: (1)数组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输入A=[1 2 3 4],B=[3 4 5 6],求C=A+B,D=A-B,E=A.*B,F=A./B,G=A.^B并用stem语句画出A、B、C、D、E、F、G。 clear all; a=[1 2 3 4]; b=[3 4 5 6]; c=a+b; d=a-b; e=a.*b; f=a./b; g=a.^b; n=1:4; subplot(4,2,1);stem(n,a); xlabel('n');xlim([0 5]);ylabel('A'); subplot(4,2,2);stem(n,b); xlabel('n');xlim([0 5]);ylabel('B'); subplot(4,2,3);stem(n,c); xlabel('n');xlim([0 5]);ylabel('C'); subplot(4,2,4);stem(n,d); xlabel('n');xlim([0 5]);ylabel('D'); subplot(4,2,5);stem(n,e); xlabel('n');xlim([0 5]);ylabel('E'); subplot(4,2,6);stem(n,f); xlabel('n');xlim([0 5]);ylabel('F'); subplot(4,2,7);stem(n,g); xlabel('n');xlim([0 5]);ylabel('G'); (2)用MATLAB实现下列序列: a) x(n)= 0≤n≤15 b) x(n)=e+3j)n 0≤n≤15 c) x(n)=3cosπn+π)+2sinπn+π) 0≤n≤15 d) 将c)中的x(n)扩展为以16为周期的函数x(n)=x(n+16),绘出四个周期。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2.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及选配各主要部件的原则 3.学习分析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方法 4.训练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术 实验仪器 YOF—B型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仪(由四川大学物理系研制); 音频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数字万用表 实验原理 一.系统的组成 图(1)给出了一个音频信号直接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它主要包括由LED及其调制、驱动电 路组成的光信号发送器、传输光纤和由光电转换、I—V变换及功放电路组成的光信号接收器三个部分。光源器件L ED的发光中心波长必须在传输光纤呈现低损耗的0.85μm、1.3μm或1.5μm附近,本实验采用中心波长0.85μm附近的GaAs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峰值响应波长为0.8~0.9μm的硅光二极管(SPD)作光电检测元件。为了避免或减少谐波失真,要求整个传输系统的频带宽度能够覆盖被传信号的频谱范围,对于语音信号,其频谱在300~3400Hz的范围内。由于光导纤维对光信号具有很宽的频带,故在音频范围内,整个系统的频带宽度主要决定于发送端调制放大电路和接收端功放电路的幅频特性。 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音频信号经IC1放大电路传到LED调制电路。W2调节发光管LED工作(偏置)电流,音频电流调制此工作电流,并经LED转换成音频调制的光信号,经光纤传至光电二极管SPD 再复原成原始音频电流信号,经由IC2构成的I—V变换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最后通过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声音功率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这样就完成了音频信号通过光纤的传输过程。 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调制电路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 实验目的: 1、 学习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选配原则。 2、 熟悉光纤传输系统中电光/光电转换器件的基本性能。 3、训练如何在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中获得较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实验仪器 TKGT-1型音频信号光纤传输实验仪 信号发生器 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 光纤,又名光导纤维,是20世纪70年代为光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损耗低、频带宽、耐高温、绝缘性好、抗电磁干扰、光学特性好等优点。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根传输衰减损耗小于20dB/km 的石英光纤。目前,普通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在工作波长为1550纳米窗口损耗小于0.2dB/km ,在1310纳米窗口小于0.3 dB/km 。目前商用光纤制作工艺多为渐变折射率芯层光纤。 从传输模式来说,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从结构上来说,分为普通光纤和特殊光纤,普通光纤包括单模和多模光纤,特殊光纤包括保偏光纤、单偏振光纤和塑料光纤等。普通光纤的外径为125微米,单模光纤芯径为5-10微米,多模光纤芯径为50、62.5、80、100微米,加护套总直径约为1毫米。目前通信干线用光纤一般为单模光纤,光纤工作波长为1550纳米。 一般光纤的结构是由导光的纤芯和周围包覆的涂层组成。光纤的工作基础是光的全反射。由于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涂层的折射率,当光从纤芯射向涂层,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射入的光在界面上产生全反射,成“之”字形前进,传播到圆柱形光纤的另一端而发射出去,这就是光纤的传光原理。 附:光的全反射原理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即11θθ=' 2211s i n n s i n n θθ= 若n1>n2,横线上为2,下为1介质,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即c θθ>时,就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由于在临界状态下, 2 2π θ= ,代入上式,则??? ? ??=12 c n n arcsin θ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一种是电磁理论,或称模式理论;另一种是几何光学理论,或称为射线理论。 1、光信号的发送(示意图) 系统低频响应不大于20赫兹,取决电阻、电容网络。 图1 图

习题集-02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答案

§ Z 变换 ? Z 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习题】 1. 假如)(n x 的z 变换代数表示式是下式,问)(z X 可能有多少不同的收敛域。 )83451)(411(411)(2122----+++- =z z z z z X 【分析】 )要单独讨论,(环状、圆外、圆内:有三种收敛域:双边序列的收敛域为:特殊情况有:左边序列的收敛域为:因果序列的收敛域为:右边序列的收敛域为:特殊情况有:有限长序列的收敛域为 0 0 , , 0 0 , , 0 , 0 0 , 0 , 0 22 11 212 1∞==<<≤≤<≤<<≥≥∞≤<≥∞<<≤∞<≤≥∞≤<≤≤∞<<+ -++--z z R z R n n R z n n R z n n z R n n z R n z n z n n n z x x x x x x

解:对X (Z )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得 )43 1 )(21 1)(211(2111111----+-+- =Z jZ jZ Z X (Z )的零点为:1/2,极点为:j/2,-j/2,-3/4 ∴ X (Z )的收敛域为: (1) 1/2 < | Z | < 3/4,为双边序列,见图一 (2) | Z | < 1/2,为左边序列,见图二 (3) | Z | > 3/4,为右边序列,见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431)(211)(411()211)(211()(11211-----++++- =Z Z Z Z Z Z X

? Z 反变换 【习题】 2. 有一右边序列 )(n x ,其 z 变换为)1)(211(1 )(11----=z z z X (a) 将上式作部分分式展开(用 1-z 表示),由展开式求 )(n x 。 (b) 将上式表示成 z 的多项式之比,再作部分分式展开,由展开式求 )(n x ,并说明所得到的序列 与(a)所得的是一样的。 【注意】不管哪种表示法最后求出 x (n ) 应该是相同的。 解:(a) 因为11122 111)(---+--=z z z X 且x(n)是右边序列 所以 )()212()(n u n x n ?? ? ??-= (b) 122 1211 )1)(2 1(21231 )1)(2 1()(2 -+--+=---+=--=z z z z z z z z z X )()212( )1(2)1(21)()( n u n u n u n n x n n ??? ??-=-+-?? ? ??-=δ则

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答案(全)1

第十章 上机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为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最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做习题和上机实验。上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而且能锻炼初学者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了六个实验,前五个实验属基础理论实验,第六个属应用综合实验。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 用FFT 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实验四 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实验五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与软件实现 实验六 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在双音多频拨号系统中的应用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实验。建议自学的读者在学习完第一章后作实验一;在学习完第三、四章后作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四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在。学习完第六章进行;实验五在学习完第七章后进行。实验六综合实验在学习完第七章或者再后些进行;实验六为综合实验,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再进行。 10.1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 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 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 函数。也可以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 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 时,系统的输出。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 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 函数或conv 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