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计

1 太阳能发电概述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背景

能源短缺是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就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太阳能的利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相继提出了“阳光计划”、“节能计划”等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自“六五”以来我国政府也一直把研究开发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1958年开始研制太阳能电池,1959年第一块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诞生。中国于1971年3月首次应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科学实验卫星的电源,开始了太阳能电池的空间应用。中国于1973年首次在灯浮标上进行应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试验,开始了太阳能电池的地面应用。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基础。到2002年地,已建成10个初具规模的光伏电池专业生产厂,光伏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MW,其中单晶硅电池为8WM,非单晶硅电池为2WM。

中国光伏电池的主要产品是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商品单晶硅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1%~14%,功率为35~70Wp。商品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0%~13%,功率为35~70Wp。商品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为4%~6%,功率为11~12Wp,为单节p-I-n电池。

2002年中国光伏电池组件的产量约为9MW,其中单晶硅和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约为8MW,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约为1MW。在单硅和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中,包括用进口光伏电池封装的组件,未包括出口的草坪灯等消费品用的光伏电池。在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中,未包括出口的电子计算器等消费品用的光伏电池。

2002年中国单晶硅和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售价为33~40元/Wp,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售价为24~26元/Wp。

从总体上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及其产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规模小。目前中国商品晶体硅光伏电池生产厂的规模化在3~10MW之间,比国外的50~100MW的生产规模小得多。

(2)技术水平低。目前中国商品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多在10%~14%之间;组件的封装水平低,工程应用不时发现有的组件经过几年的使用有发黄、起跑、焊线脱落、效率下降等现象出现;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也不如国外产品。非晶硅光伏电池厂只能生产单节电池,转换效率低,稳定性差,目前尚不能生产双节和三节电池。

(3)平衡设备薄弱落后。光伏发电用的控制器、逆变器等关键平衡设备,至今尚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并拥有较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的专业工厂生产,仅在几个研究所和小厂少量生产,技术性能不够高,可靠性较低,品种规格少,价格也高,更谈不上研究开发更先进

的产品。

(4)用材料的国产化程度不高。银浆、低铁钢化玻璃、PVF 、TPT 等关键封装材料尚未真正实现国产化。国家曾把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列入“八五”攻关计划进行攻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性能仍然不如国外产品,各生产厂为保证产品质量,目前许多专用材料仍然从国外进口。

(5)成本、价格高。目前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约为25~30元/Wp ,平均售价约为33~45/Wp ,成本和售价均高于国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入世”实行进口光伏电池零关税后受进口产品的冲击很大。

6)产品与系统的标准、规范不健全,检测认证体系尚待完善与建立。

而且面对当前的能源短缺,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来满足一个家庭日常的基本的电能需要。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数据

负载数据表 1-1 设计负载电器

名称

规格型号 耗电功率 数 量 每日工作 时间 日耗电量

电脑

液晶显示 100W 2 5 1000wh 打印机

250W 1 1 250wh 传真机

150W 1 1 150wh 电冰箱

150L 100W 1 8 800wh 洗衣机

300w 1 0.5 150wh 微波炉

1000w 1 1 1000wh 电视接收机/VCD

25W 1 6 150Wh 收音机

3W 1 5 15Wh 水泵

400W 1 1 400Wh 照明

节能灯 11W 8 6 528Wh 彩色电视

95W 1 6 570Wh 总计

3224W 19 40.5 5013Wh 蓄电池(铅酸) 额定电压12V 电量200AH

由上图计算得日耗电量为L=5013wh

1.3 太阳能发电原理及结构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

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至14%。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

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

光伏效应

如果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能够在P 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将通过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被相互分离。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通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将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一个向外的可测试的电压。此时可在硅片的两边加上电极并接入电压表。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开路电压的典型数值为0.5~0.6V。通过光照在界面层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越多,电流越大。界面层吸收的光能越多,界面层即电池面积越大,在太阳能电池中形成的电流也越大。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1)电池单元:由于技术和材料原因,单一电池的发电量是十分有限的,实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是单一电池经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系统,称为电池组件(阵列)。单一电池是一只硅晶体二极管,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到由P型和N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同质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上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太阳能辐射被半导体材料吸收,在导带和价带中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同于P-N结势垒区存在着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能在光照下形成电流密度J,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面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理论上讲由P-N结、连接电路和负载形成的回路,于是就有“光生电流”流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就实现了对负载的功率P输出。

(2)电能储存单元: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先进入蓄电池储存,蓄电池的特性影响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特性。蓄电池技术是十分成熟的,但其容量要受到末端需电量,日照时间(发电时间)的影响。因此蓄电池瓦时容量和安时容量由预定的连续无日照时间决定。

1.4 太阳能发电各个部分的材料及作用

(1)太阳能电池

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电池片:采用高效率(16.5%以上)的单晶硅太阳能片封装,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充足。

玻璃: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厚度3.2mm,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 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EVA: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78mm的优质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抗老化能力。

TPT: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物—氟塑料膜为白色,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因此对组件的效率略有提高,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也有利于提高组件的效率。当然,此氟塑料膜首先具有太阳电池封装材料所要求的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气等基本要求。

边框:所采用的铝合金边框具有高强度,抗机械冲击能力强。也是家用太阳能发电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2)蓄电池组

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深放电能力强;充电效率高;少维护或免维护;工作温度范围宽;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DC。(3)充放电控制器

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

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4)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

逆变器保护功能:a、过载保护;b、短路保护;c、接反保护;d、欠压保护;e、过压保护;f、过热保护。

除了具有静态旁路逆变器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将市电供给电池充电,可以保证电池电压不会低于某一值后导致过放,有些功能更强大一点的逆变器还可以进行市电与逆变的功能互补,比如一个额定容量7 KW的逆变器,需要共给一个10KW的负载,光靠逆变器来的7KW的电是不行的,并且一般的逆变器150%过载时间不会超过几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双向逆变器的优点体现出来了,它可以逆变7KW,再加上市电3Kw来供给10KW的负载。这一点在系统升级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系统正常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在负载稍微加大的情况下就要么系统无法工作,要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来进行系统扩容,这都不合算(5)交流配电柜

在电站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备用逆变器的切换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供电,同时还有对线路电能的计量。

(6)发电系统反充二极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防反充二极管又称阻塞二极管,在太阳电池组件中其作用是避免由于太阳电池方阵在阴雨和夜晚不发电或出现短路故障时,擂电池组通过太阳电池方阵放电。防反充二极管串联在太阳电池方阵电路中,起单向导通作用。因此它必须保证回路中有最大电流,而且要承受最大反向电压的冲击。一般可选用合适的整流二极管作为防反充二极管。一块板的话可以不用任何二极管,因为控制器本来就可防反冲。板子串联的话,需要安装旁路二极管,如果是并联的话就要装个防反冲二极管,防止板子直接冲电。防反充二极管只是保护作用,不会影响发电效果。

2 设计计算

2.1 负载计算

对于负载的估算,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定价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列出所有负载的名称、功率要求、额定工作电压和每天用电时间。对于交流和直流负载都要同样列出,功率因数在交流功率计算中可不必考虑。然后,将负载分类并按工作电压分组,计算每一组的总的功率要求。接着,选定系统工作电压,计算整个系统在这一电压下所要求的平均安培·小时(Ah)数,也就是算出所有负载的每天平均耗电量之和。关于系统工作电压的选择,经常是选最大功率负载所要求的电压。在以交流负载为主的系统中,直流系统电压应当考虑与选用的逆变器输入电压相适应。通常,在中国独立运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交流负载工作在220V,直流负载工作在12V或12V的倍数,即24V或48V等。从理论上说,负载的确定是直截了当的,而实际上负载的要求却往往并不确定。例如,家用电器所要求的功率可从制造厂商的资料上得知,但对它们的工作时间却并不知道,每天、每周和每月的使用时间很可能估算过高,其累计的效果会导致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容量和造价上升。所以负载的实地调查和统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某些较大功率的负载可安排不同的时间内使用。在严格的设计中,必须掌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特性,即每天24h 中不同时间的负载功率,特别是对于集中的供电系统,了解用电规律后即可适时地加以控制。

由表1—1计算得出日总耗电量L=5013wh

2.2 蓄电池容量的估算

设计一个完善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进行多种计算。然而,对地面应用的独立光伏系统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合理的太阳电池方阵和蓄电池容量。在地面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是仅次于光伏组件的最重要部件,而且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降低,蓄电池在总投资中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所以,合理配置蓄电池容量十分重要:容量过大,不仅增加投资,而且会造成蓄电池充电不足,长期处于亏电状态,加上自放电等原因,蓄电池容易损坏;容量太小,容易造成过放电,不能满足负载用电需要。结合参数分析法,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可以根据用电负荷和连续阴雨天数来确定,实际计算可按式

35013= 1.20.60.950.9

37179wh

out S L C K DOD η?=

??????≈ (2—1) 2.3 光伏方阵最佳倾角及入射能量的计算

在设计地面应用的光伏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确定光伏方阵的倾角,并由此估计照射到方阵面上的太阳辐射量,才能得出所需的光伏方阵和蓄电池容量。在地面应用的光伏系统中,除了带有跟踪系统和安装在移动基座(如车辆、船只等)上的光伏方阵由于方向经常改变,不得已只能采用水平安装以外,其余固定式光伏方阵均采用倾斜安装的方式。按照不同的使用情况,方阵倾角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并网系统及极少数应用领域(如光电水泵),希望方阵全年接收到的辐射量最大,因而可取方阵倾角接近于当地纬度。而对于应用最广的独立光伏系统,则有其特殊的要求。

(1)分析通常的独立光伏系统,由于负载用电规律和太阳辐射情况不相一致,一般都需要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蓄电池有其额定容量,充满后如继续充电将产生严重过充,会损坏蓄电池。同时,蓄电池在放电时又只能允许一定的放电深度。因此,对蓄电池来说,要求尽可能均衡地充放电。然而,对一定的光伏方阵。其发电量是间歇性的,而且不同季节之间发电量差异很大。通过调节方阵的倾角可以适当缓解蓄电池和光伏发电量之间的矛盾。根据日地运动规律,在朝向赤道的适当倾斜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要大于水平面上的辐射量。利用这个规律,有利于减小方阵容量,从而可降低投资费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倾角增大时,夏季照射在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要减少,而冬季则增加,这正好符合光伏系统要求方阵全年发电尽量均衡的要求。然而,这两种变化并不成比例。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夏季倾斜面上的辐射量减少较快,而冬季却增加得较慢。这种变化情况与许多条件,如当地纬度、直接辐射量在总辐射量中所占比例、地面反射情况等有关。因此,选取光伏方阵最佳倾角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常的做法,选择最佳倾角是以当地全年太阳辐射量最弱的月份得到最大的辐射量为标准,该月份在北半球通常是12 月,南半球一般为6 月。然而,这样片面照顾太阳辐射最弱的月份,会使夏季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削弱太多,甚至低于冬季的辐射量,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在负荷不变的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的充放电处于日夜小循环和季节大循环状态。从总体上来看,可以认为在辐射量较大的连续6 个月(称为“夏半年”)中,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余连续6 个月(称为“冬半年”)则处于放电状态。因此不应以某个月作为依据,而以半年为单位较为合适。若以H1和H2 分别表示夏半年和冬半年的平均日辐射量,则在水平面上H1>H2。根据蓄电池均衡充电的要求,最好做到夏半年和冬半年在方阵面上的日辐射量相等,即H1= H2。但同时还要使方阵面上冬半年的日辐射量H2 尽量达到最大值,从而增加方阵在太阳辐射强度较弱月份的发电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分别算出不同倾角时方阵面上夏半

年和冬半年的平均日辐射量H1 和H2。一般情况下,随着倾角增大,H1 减少较快,而H2 增加较慢,并有一极大值。确定最佳倾角的方法是:①H2 达到极大值时,如仍有H1> H2,则取H2 极大值所对应角度为最佳倾角。②在H2 达极大值之前,已有H1= H2,如仍取H2 极大值对应角度,则有H1< H2,这时夏半年辐射量削弱太多,故应取H1= H2,所对应的角度为最佳倾角。

(2)计算方法

根据各向异性的天空辐射模型,在纬度为φ处,倾角为β的斜面上,其太阳辐射量为:

)cos 1(2

1)]1)(cos 1(21[βρβ-+-+++=H H H R H H H R H H O b b O b d b b T (2—2) 式中右端第1 项为倾斜面上的直接辐射量, b H 为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量。对于朝向赤道的斜面:

Rb= []δβφωπ

ωδβφsin )sin(cos 180sin cos )cos(?-+?-ST ST 1)sin sin 180sin cos (cos -?+???δφωπ

ωδφS S

(2—3)

式中δ 是太阳赤纬角,可由Cooper 方程近似计算:

(2—4)

式中n 为一年中的日期序号,根据式中ωS 和ωST 分别为水平面和倾斜面上日出时角,

由式4-1 计算:

ωs =cos -1[-tg φ×tg δ] (2—5)

[]{}1.min cos (st s w w tg -=-Φ-β (2—6)

式中右端第2 项为天空散射辐射量,其中d H 为水平面上散射辐射量。o H 为大气层外水平辐射量,可由下式求出: SC O I H π24=??

????+365360cos 033.01n )sin sin 180sin cos (cos δφωπωδφ??+???S S (2—7) 式中I SC =1367W/m 2为太阳能常数。

式右端第3 项为地面反射辐射量,实际上在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式中H 为水平面上总辐射量。ρ为地面反射率,范围大致为0.2~0.7,通常取ρ=0.2。在实际应用时,倾角的计算结果精确到1 度已经足够。具体计算过程相当复杂,为此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只要

输入安装地点的太阳辐射资料及地理纬度等数据,即可算出任意倾角下的平均日辐射量。并且,可自动在当地纬度的-20°~+30°范围内每隔1°分别算出夏半年和冬半年的平均日辐射量H 1和H 2,然后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当地的最佳倾角及各月平均日辐射量。

平均峰值日照时数T m 由太阳能电池倾斜面方阵上有辐射资料的历年逐月日平均太阳能

辐射量可求出全年平均日太阳辐射量H T,,并用单位mWh/cm 2表示,除以标准日太阳辐射照度,

即可求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T m ,如式(2-8)所示。

=m T 22()100()

T H mWh cm mWh cm ?? (2—8) 由于设计算相当复杂,需要借助仿真所以网上查资料得出陕北地区太阳能年辐射量为1393~1625kwh/m2.年,年日照时数2200~2300h ,年平均日照时间3.8h ~4.45h

2.4 确定方阵最佳电流

方阵应输出最小电流为

min =max 123

I 50134.450.90.90.9

1545L T mA ηηη???=

???≈ (2—9)

式中,L 为负载每天总耗电量;η1为蓄电池充电效率(0.80~0.90);η2为方阵表面

由于尘污遮蔽或老化引起的修正系数,通常可取0.9~0.95;η3为方阵组合损失和对最大

功率点偏离的修正系数,通常可取0.9~0.95。

由方阵面上各月中最小的太阳能总辐射量H T min 可算出个月中最小的峰值时数Tmin ,

则方阵应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max min 12350133.80.90.90.9

1809.6L I T mA

ηηη=

???=???= (2—10) 方阵的最佳电流值介于Imin 和Imax 之间,具体数值可用试验方法确定。方法是先选定一电流值I A ,按月求出方阵的输出发电量,对蓄电池全年的荷电状态进行试验。方阵输

出发电量可根据下式进行计算。

123

16003018910.90.90.9=

360

=165429wh A A T E I N H ηηη=?????????? (2—11) 式中,N 为当月天数。而各月负载耗电量为:

501330

150390wh L E N L

=?=?= (2—12)

两者相减,若ΔE=E A -E L 为正,表示该月方阵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能给蓄电池充电;

若ΔE 为负,表示该月方阵发电量小于耗电量,要用蓄电池储存的电能来补充,蓄电池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蓄电池全年荷电状态低于原顶定的放电深度(一般≤0.5),则应该增加方阵输出电流。当然,也可以增加或减少蓄电池容量。若有必要,还可以改变方阵倾角的值,以得出最佳的方阵电流I A 。

165429150390

15039a l

wh

E E E -=-=?= (2—13)

2.5 蓄电池容量的确定

列表容量算出全年各月ΔE i 的数值,并算出全年中ΔE 连续为负值(即连续亏欠量)

的积累值∑ΔE i 。如果全年只有一个连续亏欠期,它就是累积亏欠量之和。对比北半球来

说,由于岁末年初是冬季,在计算累积亏欠量时应取两年进行连续计算。如有几个不连续的亏欠期,即在连续两个亏欠期之间有ΔE i 为正的盈余量,则应扣除此盈余量。最后求出

累积亏欠量∑ΔE i ,这样即可确定蓄电池的:

150********.6

i

E C DOD wh ?==≈∑ (2—14)

式中,DOD 为放电深度,对铅酸蓄电池最大可达75%——80%。但考虑蓄电池的寿命 等影响因素,一般取DOD=60——70%为宜。

(2-15) 蓄电池容量与负载日耗电量相除,即可得到蓄电池的储备天数:对可靠性要求不是非常高25065/55013N C L ==≈天

的一般光伏系统,通常取n=5~10天即可。如得出的n 太大,则适当增加所取方阵的工作电流,重新进行计算。如n 过小,则适当减小方阵的工作电流,直到n 处于以上范围为止。 原本的电池的特性为12V 200AH 则需要电池的个数为

(2-16)

2.6 确定方阵工作电压

方阵的输出工作电压应足够大,以保证全年能有效地对蓄电池充电。因此,方阵在任何季节的工作电压须满足

A f d i V V V V =++ (2—17)

式中,V f 为蓄电池浮充电压;V d 为因阻塞二极管和线路直流损耗引起的压降;V i 为因

温度升高引起的压降。众所周知,厂商出售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标出的标称工作电压和输出功率最大值(Wp ),都是在标准状态下测试的结果。由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特性曲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其工作电压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可用式(2—17)计算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压降V i 。二极管的压降Vd 取值为0.3-0.8v 。

(2—18)

式中,a 是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系数,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来说,a=0.005,对非晶硅电池来说,a=0.003;T max 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工作温度(45℃~60℃);V a 为太阳能电池的

标称工作电压。

蓄电池的浮充电压计算为Vd=1.175?电池的额定电压?电池个数

1.17512674.6Vd v == (2-19)

故由式(2-16)计算得方阵的工作电压为

为满足方阵电池的电压要求故因此采用电池板的规格电压36v 的两个电池串联即可达到目的。则满足要求的工作电压为36?2=72v

2.7 确定方阵功率

(25)=0.005-=6.3

i msx a V a t V =-?(6025)36

=74.6+0.8+6.3=81.7v

A f d i V V V V =++25065x=1012200≈?个

太阳能电池组件板的功率

m a x 1(25)

1.681.71.2=10.00525

190w A A A I V K

P a t ??=

--??--≈(60) (2-20) 式中,a ﹑tmax 取值与式(2-17)中相同,K 为考虑一些未知工作因素,而引入的安全系数,可根据电压等级,数据准确程度,运行环境等,在1.05-1.30之间选取。这样,只要根据算出的蓄电池组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流,电压及功率,参照厂商提供的蓄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性能参数,就可以选取合适的组件型号和规格了。

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方阵对于荫蔽十分敏感。在串联回路中,单个组件或部分电池被遮光,就可能造成该组件或电池上产生反向电压。因为受其他串联组件的驱动,电流被迫通过遮光区域,产生过热,严重时可能对组件造成永久性的损坏。采用旁路二极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太阳能电池板规格表2—1

APM72M150W158x81 单晶硅 150 34.4 4.36 1580*808*35

APM72M155W158x81 单晶硅 155 34.0 4.56 1580*808*35

APM72M160W158x81 单晶硅 160 34.4 4.65 1580*808*35

APM72M165W158x81 单晶硅 165 35.8 4.62 1580*808*35

APM72M170W158x81 单晶硅 170 35.8 4.75 1580*808*35

APM72M175W158x81 单晶硅 175 36.6 4.8 1580*808*35

APM72M180W158x81 单晶硅 180 37.0 4.86 1580*808*35

在选购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如果用来按一定方式串联、并联构成方阵,所有组件的I-V 特性曲线须有良好的一致性,以免方阵的组合效率过低。一般应要求光伏组件的组合效率大于95%。则计算一天太阳能发电要大于负载耗电5013w ,则可取值为6000w 。

则计算出需要电池板的功率

(2-21)

(2-22) 电池板的要求电压为

362=72v U =? (2-23) 即串联两个电池板,则电池板的组数

6000=6315w 95%P ≈

(2-24)

则需要故选择2*17的串并联方式的APM72M185W158*81型号的单晶硅的太阳能电池板共计34个。

2.8 交流配电柜的选型

根据式(2-9)和式(2-10)选取电流为1.6A ,则选取GGD2 B 型号的交流配电器。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对蓄电池充放电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计算,求出了蓄电池的使用规格,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完成了一个家庭日常对电能的需求。

根据太阳能原理对进行相关计算,完成太阳能组装图的绘制。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了太阳能 设计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原理,该系统可以实现并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经成为新能源开发的主流。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3156315y=17725

U I =≈??个

致谢

在本次论文的撰写中,我得到了赵红霞老师的精心指导。开始定方向还是在查资料准备的过程中,一直都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和意见,使我在总结学业及撰写论文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显示了老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此,我对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以及真心的祝福。以及身边的同学的帮助。

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们严谨的治学,优良的作风和敬业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在此,我对所有的轻工与能源老师表示感谢,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考资料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健、刘廷章、杨晓等.太阳能驱动的LED照明系统.《自动化仪表》[M]第12期,2008

[3]周志敏、纪爱华.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应用实例[M].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七月

[4]谢建,马勇刚.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实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5]艾叶、刘廷章.独立式LED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的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2010

[6]朱伟刚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的应用[TM]

[7]李钟实.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应用[M].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1001

[8](澳)斯泰普尔顿//尼尔译者王一波,郭靖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发电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9]李英姿.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0]何道青,何涛,丁宏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11](美)瑞安.梅菲尔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安装[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2]王长贵.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忽略此处.......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班级:12级应用光电子01 学生学号:1209040110 学生姓名:胡超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刘国华 课题工作时间:2015.6.1至2015.6.4

实验一、太阳辐射能的测量 下表是针对武汉市的日照情况,记录武汉市的某一天某一时段(每两分钟记 录一次)的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瞬时值累计值 时间 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10:06 538 113 436 41 112 0.031 0.014 0.016 0.003 0.009 10:08 404 105 298 32 77 0.056 0.013 0.045 0.004 0.012 10:10 449 99 347 31 268 0.049 0.013 0.037 0.004 0.009 10:12 416 97 304 33 246 0.056 0.012 0.043 0.004 0.033 10:14 645 118 525 49 347 0.056 0.012 0.042 0.004 0.033 10:16 198 105 57 24 105 0.077 0.014 0.062 0.006 0.040 10:18 549 107 425 42 326 0.025 0.013 0.007 0.003 0.012 10:20 610 111 485 45 329 0.066 0.013 0.051 0.005 0.039 10:22 631 108 513 50 304 0.076 0.013 0.061 0.006 0.039 10:24 619 108 493 45 284 0.076 0.013 0.062 0.006 0.036 10:26 465 103 310 39 194 0.075 0.013 0.059 0.006 0.034 10:28 653 109 402 47 264 0.067 0.013 0.043 0.005 0.027 10:30 690 111 337 48 263 0.079 0.013 0.046 0.006 0.032 10:32 693 113 318 47 249 0.083 0.013 0.042 0.006 0.031 10:34 653 115 214 48 219 0.082 0.014 0.035 0.006 0.029 10:36 713 118 176 53 145 0.061 0.013 0.018 0.005 0.021 10:38 575 111 92 44 89 0.087 0.014 0.020 0.006 0.015 10:40 717 115 53 44 90 0.080 0.014 0.009 0.006 0.010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

何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 绪论 能源短缺是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就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 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太阳能的利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相继提出了“阳光计划”、“节能计划”等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自“六五”以来我国政府也一直把研究开发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照明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一项 重要的能源消耗,据统计照明用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 10%以上,绿色节能照明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 1996 年就提出了“绿色照明工程”,主要就是为了解 决与照明相关的能源供应问题,新型的照明光源 LED发光产品在照明和装饰领域逐渐受到世人的瞩目。 太阳能电池板和LED都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的更加完善必将推动太阳能和LED的进一步发展。将太阳能和LED结合起来为节能照明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吸收阳光,将太阳的光能直接变成电 能输出。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充放电电路、光源及控制 电路等组成,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 1 所示:系统各部分容量的选取配合,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可靠性。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一部分用来给直流负载 LED供电,另一部分储存在蓄电池中。当没有太阳光或者光线暗时, LED 照明系统所需要的能量不够的部分由蓄电池提供。 LED照明部分不仅可以实现昼 夜照明,同时采用了自动调光技术,可以使室内的光线保持恒定。 图 1光伏发电系统组成框图 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输入,为整个系统提供照明和控制所需电

光伏组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太阳能节能灯的设计与分析 系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 2011级专业光伏技术与产业 班级光伏111 学生姓名宋梦丹 学号050411139 指导教师薛春荣 设计时间2013-12

产品简介 【使用优点】 无需电线,按一下底部的开关,白天晒太阳,晚上自动亮光,环保,不用交电费!灯体造型美观大方,轻巧灵活多样,动感十足,太阳能充满电能亮8小时以上。 【安装及使用方法】 把灯罩向左旋开,拨动开关,把灯具插地,放置在阳光下 【技术参数】 ?品牌: MODAS ?型号: MD9548 ?颜色分类: 白色(MD9548W) ?灯具是否带光源: 带光源 ?光源类型: LED ?太阳能板:0.08W(2V 40MA) ?电源:600MAH 1.2V NI-MH ?光源:1*LED(15000MCD) ?产品尺寸:6.7*6.7*36.7CM ?一盒重量:260g 【工作原理】 通过顶部的太阳能板转换成电能,白天光通过太阳能板转换成电能储存在充电电池中,等到晚上天黑时,太阳能板不再对电池充电,灯就自动亮起来。 原理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LED照明系统组成高效节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LED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DC-DC变换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储存电能的蓄电池组和LED照明控制、LED光源等部分。 太阳能LED自动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把光能转变成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蓄电池中的电能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充电发光起到照明的效果。系统采用全自动工作方式,无须人工介入,可以采用声、光或延时控制方式,做到“人在灯亮,人走灯灭”(指楼道、走廊等)或“天黑即亮,延时关灯”(指道路、庭院、景点等)或每日24小时“常明不灭”(指地下停车场、隧道等)。对连续阴雨天,系统可根据

光伏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绪论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课内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帮助和培养学生建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试、分析和设计一般光伏发电电路的能力,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太阳能发电技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和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三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线路板的组成和接线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接线、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接线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电路图接线。实验电路走线、布线应简洁明了、便于测量。 4、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复查,按电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元器件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改接线路和拆线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乱调旋钮、档位。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电路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绘图、误差分析等);.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7.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

绪论 能源短缺是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就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太阳能的利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相继提出了“阳光计划”、“节能计划”等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自“六五”以来我国政府也一直把研究开发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照明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能源消耗,据统计照明用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10%以上,绿色节能照明 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绿色照明工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与照明相关的能源供应问题,新型的照明光源LED发光产品在照明和装饰领域逐渐受到世人的瞩目。 太阳能电池板和LED都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的更加完善必将推动太阳能和LED的进一步发展。将太阳能和LED结合起来为节能照明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吸收阳光,将太阳的光能直接变成电能输出。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充放电电路、光源及控制电路等组成,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各部分容量的选取配合,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可靠性。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一部分用来给直流负载LED供电,另一部分储存在蓄电池中。当没有太阳光或者光线暗时,LED 照明系统所需要的能量不够的部分由蓄电池提供。LED照明部分不仅可以实现昼 夜照明,同时采用了自动调光技术,可以使室内的光线保持恒定。 图1光伏发电系统组成框图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

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语文、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沐浴经典、红色江西、形势政策 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伏技术概论、电工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器件、太阳电池材料、光伏设备概论 专业课 专业技能课 工程计价与计量、工程制图、AutoCAD 专业必修课 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供配电系统、光伏建筑工程 专业任选课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 集中实践教学 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设计、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光伏建筑工程课程设计、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岗位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干课程 (1)《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光生伏打效应机理、p-n结、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制造工艺、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使学生对太阳电池器件的原理及工艺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2)《太阳能发电技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作原理、内容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特性、结构及种类,功率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电路构成及种类、选择方法、相关设备及部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维护检查与测量,熟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法律法规及并网系统技术要求准则。 (3)《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 课程简介:主要介绍光伏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理和规则,阐述光伏系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光伏系统的施工步骤,为学生将来独立参与光伏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4)《光伏建筑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结合光伏发电讲授建筑配电系统常用的电器元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基本控制电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的设计、建筑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的控制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光伏建筑中的应用等方面知识。 (5)《太阳电池材料》 课程简介:介绍太阳能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艺,着重从材料制备和性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常用的太阳能光电材料的基本制备原理、制备技术以及材料结构组成对太阳电池的影响。 (6)《工程计价与计量》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太阳发电建设项目在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计价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计价与计量专业技能,扩展学生的工程经济知识与相关能力。

离网光伏系统设计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 一.任务目标 1.掌握容量设计的步骤和思路。 2.掌握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设计方法。 3.了解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考虑的相关因素。 二.任务描述 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主要涉及蓄电池容量、蓄电池串并联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光伏组件串并联数的计算。本实验报告主要以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为主。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任务实施 1.容量设计的步骤及思路: 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出系统在全年内能够可靠工作所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数量。主要步骤: 2.蓄电池容量和蓄电池组的设计: (1)基本计算方法及步骤 ①将负载需要的用电量乘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连续阴雨天数得到初步的蓄电池容量。阴雨天数的选择可参照如下:一般负载,如太阳能路灯等,可根据经验或需要在3-7内选取,重要

的负载。如通信、导航、医院救治等,在7-15内选取。 ②蓄电池容量除以蓄电池的允许最大放电深度。一般情况下,浅循环型蓄电池选用50%的放电深度,深循环型蓄电池选用75%的放电深度。 ③综合①②得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为 最大放电深度 连续阴雨天数 负载日平均用电量蓄电池容量?= 式中,电量的单位是h A ?,如果电量的单位是h W ?,先将h W ?折算为h A ?,折算关系如下: 系统工作电压 ) 负载日平均用电量(负载平均用电量h W ?= (2)相关因素的考虑 上 ①放电率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蓄电池的容量随着放电率的改变而改变,这样会对容量设计产生影响。计算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平均放电率。 最大放电深度 连续阴雨天数 负载工作时间)平均放电率(?= h 负载工作功率 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功率负载工作时间∑∑?= ②温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温度升高时,蓄电池的实际容量略有升高。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4-3所示曲线所示。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班级10级光伏发电班 专业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 指导教师:李玲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设计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用简洁的文字或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学习态度: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报告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与处理。 2、学习纪律: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如因事、因病不能上课,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假擅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3、课程目标: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绘图符合标准,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1)巩固和加深对光伏系统设计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自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所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新余市太阳能LED灯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太阳能光伏系统设备的基本参数,学会太阳电池组件的容量计算、蓄电池容量计算、方阵倾角设计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程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光伏系统设备安装及使用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编写设计报告(或总结)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念、工程观念和全局观点。

光伏发电的MATLAB仿真

一、实验过程记录 1.画出实验接线图 图1 实验接线图 图2 光伏电池板图3 实验接线实物图 2.实验过程记录与分析 (1)给出实验的详细步骤 ○1 实验前根据指导书要求完成预习报告 ○2 按预习报告设计的实习步骤,利用MATLAB建立光伏数学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光伏电池模型其中PV Array模块里子模块如下图5所示。 图5 PV Array模型其中Iph,Uoc,Io,Vt子模块如下图6-9所示。 图6Iph子模块

图7Uoc子模块 图8 Io子模块 图9Vt子模块 ○3 在光伏电池建模的基础上,输入实际光伏电池参数值,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并得出结论。 ○4 设计光伏电池测试平台,在不同光照、温度情况下测试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值,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记录实际光伏电池的I-V、P-V 特性曲线,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 确定电力变换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值,通过MATLAB搭 建电路并仿真分析,搭建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6 确定系统MPPT控制策略,建立MPPT模块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 系统联调,调节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值,仿真并分析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 (2)记录实验数据 m2 表1当T=290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I(A)0 1.03 1.25 2.65 3.79 5.97 6.287.867.98 U(V)27.326.226252421.516 1.10 P(W)026.98632.566.2590.96128.35100.488.6460 m2 表2当T=287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I(A)01 1.5 2.6 3.93 6.0 6.688.048.12 U(V)27.626.225.825.123.921.620.510 P(W)026.238.765.2693.93129.6136.948.040 m2 表3当T=287K时S=1278W/时的测试数据 I(A)0 1.04 1.49 2.25 3.66 6.06 6.737.98.06 U(V)26.826.22625.424.321.913.40.50 P(W)027.24838.7457.1588.94132.7190.18 3.950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模板

新能源学院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至 沈阳工程学院

报告正文(例子) 目录(自动生成) 第1章绪论.......................................... 1.1 设计背景……………………….................... 1.2 设计意义................................................................................. 第2章沈阳市气象资料及地理情况........................................... 第3章家用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3.1 设计方案...................... 3.2 负载的计算.......................... 3.3 太阳能电池板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型…………………….. 3.4 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与倾斜角的设计.......................... 3.5 蓄电池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型……………………………….. 3.6 控制器、逆变器的选型……………………………….. 3.7 电气配置及其设计………………………….. 3.8 系统配置清单………………………….. 第4章家用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4.1 ………………………………………………………….. 4.2 ……………………………………………………….. 4.3 ……………………………………………………….. 4.4 ……………………………………………………….. 第5章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系统设计依据 (2) 2.负载耗电量 (2) 3.系统初始化设计 (3) 3.1当地气象数据资料 (3) 3.2方阵倾斜角设计 (3) 4.系统的主要配置说明 (4) 4.1太阳能电视组件 (4) 4.2并网逆变器 (4) 4.3方阵支架场地设计 (5) 4.3.1屋顶基础 (5) 4.3.2支架的设计 (5) 4.4.配电室设计 (6) 4.5.并网发电系统的防雷 (6) 4.6并网发电系统配置表 (7) 5. 系统建设及施工 (8) 5.1光伏系统建设流程 (9) 5.2光伏系统组件安装和检验 (9) 5.3光伏屋面安装顺序 (10) 5.4线缆的敷设与连接 (11) 5.5系统防雷接地安装 (11) 5.6逆变器的安装 (12)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检查与测试 (12) 6.1光伏发电系统的检查 (12) 6.2光伏发电系统的测试 (13) 6.3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13)

1.系统设计依据 该系统的设计依据有(国标):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 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设备用恒定湿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u IEC 60529:1998) 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 21086-2007 建筑幕墙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2.负载耗电量 设备名称功率(w)日运行时间(h)日耗电量(wh)电视机85w+150w 4+2 640 电磁炉1600 2 3200 照明灯40w×10只 4 1600 电水壶1800 0.5 900 洗衣机400 1.5 600 冰箱350w/24h 24 350 电饭煲650 1.5 975 饮水机300 5 600 电风扇60w×3 5 900 合计9765

新能源课程设计-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新能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检索资料,了解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光伏发电原理; (2)掌握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方法,分析、设计仿真模型,并利用MA TLAB 进行仿真实现; (3)掌握光伏电池的测试方法,选择适合的测量器件与量程,验证光伏阵列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4)分析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选择合适的电力变换器拓扑结构并进行原理分析、参数计算; (5)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系统MPPT 控制策略,建立MPPT 模块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 (6)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调整控制参数。 2.仪器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1 块,万用表2 个,太阳能功率表TENMARS TM-207,滑动变阻器(100 欧姆,200 瓦)1 个,计算机 1 台,系统仿真软件。 3.实验原理 通过集中授课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具体包括:(1)光伏电池的发电原理和数学模型; (2)DC—DC—A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3)研究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 (4)通过将光伏阵列外接一个可变电阻,调节可变电阻,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压和电流值,从而得到I/V 特性,将I 和V 相乘后,可得到P,进一步可获得P/V特性,通过光伏 阵列倾角的调节,从而使照射到光伏阵列上的光强产生变化。 4.实验内容与要求 4.1 实验内容 (1)建立光伏阵列数学模型,依托实际光伏电池板参数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进行相关模拟, 研究光强和温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并设计实际光伏电池的检测电路进行实验验证;(2)设计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确定DC-DC-AC变换器拓扑结构、计算电力变换电路参数、确定MPPT控制策略; (3)在MA TLAB环境下建立含光伏阵列模块、电力变换电路模块、MPPT控制模块及输出负载的离网型光伏系统模型,系统调试,在光强和温度突变时系统能够快速、准 确、稳定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4.2 实验要求 (1)画出系统框图及原理图,实验接线图,软件流程图。 (2)不同实验步骤时接线不同则要按实验步骤分别给出接线图。 (3)给出接线图中所测量参数的测量点,指明所测参数的变化范围。 (4)指明测量每个参数所对应仪表及选用依据。 (5)指明在测量数据之前对实验线路、实验装置所必须的调试整定工作。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家用独立型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专业班级:光电02班 学生学号:1009040204 学生姓名:黄斌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刘国华 课题工作时间:2013.6.24 至2013.6.28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求:1、具备独立查阅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具有查阅光伏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等光伏器件参数和型号的能力;具有 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具备独立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的能力,能提出并较好地实施方案,能对光 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和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设计。 3、具备数值计算、仿真、绘图和文字处理等能力。 4、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 5、报告内容简练完整、立论正确、讨论充分、论述流畅、结构严谨、结论 合理;技术用语准确、符号规范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表完备。 6、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一定改进或独特见解。 7、内容不少于3000字。 技术参数:1、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地点:成都; 2、使用单晶硅光伏电池; 3、负载表 数量功率使用时间 荧光灯8 18w/盏5h/天 电视机,电脑 2 120w/个3h/天 洗衣机 1 600wh/天 电冰箱 1 1000wh/天 任务:1、选择适当的光伏电池、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 2、设计合理的光伏发电系统; 3、利用PVsyst软件和有关理论模拟优化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进度安排 1、2013.6.24 选题、分析查找相关资料、熟悉PVsyst软件 2、2013.6.25 提出设计方案、思路和系统框图、系统的优化设计 3、2013.6.26 讨论、修改、进一步优化方案,光伏发电系统各部件的选型 4、2013.6.27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初稿 5、2013.6.28 整理课程设计报告、交稿 三、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1、杨金焕、于化丛、葛亮著.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 第1版. 电子工业出版 社. 2009年。 2、李钟实著.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维护. 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年。 3、PVsyst软件应用教程。 指导教师签字:刘国华2013年 6 月 1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2013年6 月1 日

光伏发电路灯系统课程设计

光伏技术与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光伏技术与工艺 题目:50W太阳能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10光伏发电 学号:39 学生姓名:whn 起讫日期:2012、6、4 2012、6、9 指导教师:LSW

目录 一、设计目的及意义 1、背景 2、设计目的 3、设计意义 二、太阳能路灯的应用优势 三、设计要求 四、设计思路及其设计原则 五、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介绍 (一)系统组成与原理 (二)光源 (三)蓄电池 (四)控制器 (五)太阳电池组件 六、计算及选型 (一)计算 (二)选型 七、施工 八、心得体会

一、设计目的及意义 1、背景 在当今能源短缺的现状下,各国都加紧了发展光伏的步伐。美国提出“太阳能先导计划”意在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2015年达到商业化竞争的水平;日本也提出了在2020年达到28GW的光伏发电总量;欧洲光伏协会提出了“setfor2020”规划,规划在2020年让光伏发电做到商业化竞争。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光伏发电显得越来越重要。 自从实用性的硅太阳电池问世以来,世界上很快就开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发展初期,因太阳电池价格昂贵,光伏发电主要限于在空间为卫星供电。随着太阳电池技术提高,价格下降,光伏发电逐渐在地面得到应用,规模也日益扩大。 从1958年美国发射的卫星上首次使用太阳电池开始,至今全世界发射的4000余颗卫星,90%以上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供电。所用太阳电池,大部分为硅单晶电池,近来开始采用砷化镓和磷化铟电池。太阳电池方阵组装方式有体装式和帆板式两种,功卒小至数瓦,大至上千瓦、几十千瓦。空间光伏发电用的太阳电池要求,转换效率高,重量轻,耐辐照性能好,温度系数小等,今后发展重点是薄膜太阳电池。 在卫星上成功地实现光伏发电后,人们自然会提出建造空间电站的设想,利用空间太阳辐射强、不受昼夜、气候、季节影响的有利条件,在空间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微波或激光传输到地面。光伏发电用于地面之后,因价格贵而首先在一些特殊领域获得应用,如海上导航,牧区电围栏,微波通讯,管道阴极保护等。随着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逐渐扩大应用领域,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消费性产品,如非晶硅太阳电池供电的计算器,太阳能钟表,太阳能照明灯具,太阳能收音机、电视机等,这类产品约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4%;远离电网居民供电系统,包括家庭分散供电和独立光伏电站集中供电,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5%;离网工业供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8%。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扩大,井网发电系统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应用重点是小型系统,主要解决无电或严重缺电地区家庭用电的需要。 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中国已将新能源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未来10年拟加大对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投资,以减少经济对石化能源依赖和降低碳排放。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光伏发电有望规模化发展。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课程整体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制定时间:2011.03.16 课程代码:12317035 所属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制定人: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5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80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光伏电子技术》授课对象: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后续课程:《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维护》、《智能 光伏产品系统集成》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①总体能力目标 引入校企合作企业光伏电站、光伏集成系统案例,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中的典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实施及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学习,使能熟练掌握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典型离网光伏发电的设计与实施,掌握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典型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容量的设计方法及太阳能逆变器配置方法,掌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光伏电站可行性分析技术,掌握各类光伏项目申报流程。 ②单项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序号单项能力目标 1 能独立完成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集成与设计 2 能熟练完成典型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装 3 能正确完成光伏电池方阵设计 4 能正确完成光伏发电系统的蓄电池容量设计 5 能熟练完成典型光伏控制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6 能独立完成并网光伏电站系统结构设计 7 能熟练使用RETscreen完成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8 能熟练使用光伏发电系统组装与测量工具 *9 能解读光伏发电项目文件,完成光伏发电项目的申报工作 *10 能独立完成光伏发电项目方案申报方案设计 (2)知识目标

①掌握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结构; ②掌握太阳能资源的组成及获取方法; ③掌握太阳能电池特性、方阵组合容量计算方法; ④掌握光伏用蓄电池特性及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⑤掌握光伏控制器功能、选取方法及典型控制器制作; ⑥掌握离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体容量设计方法。 ⑦掌握光伏汇流箱、直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的结构组成、功能及选取方法; ⑧掌握光伏电站防雷接地方法; ⑨掌握RETscreen 功能及操作方法。 (3)方法能力 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策略、制定工作计划、获取信息、判 断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能力、记忆能力。 (4)社会能力 团队工作、容忍、批评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纪律性、环境保护。 2.课程内容设计(图形结构) 光伏发电系统整体容量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其他电气设备配置 与选型 太阳能资源认识及获取 光伏汇流箱认识及应用 光伏电池组件及方阵容量设计 光伏控制器认识及应用光伏逆变器认识及选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认识 系统方案设计与项目申报流程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离网光伏发电供电系统设计案例 1系统原理图 1.1系统实物连接图(图一) 图一 1.2系统连接框图(图二) 图二

1.3系统安装方式 该系统用于医院,故太阳能电池板设计成地面电站安装形式(放于医院大楼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支架之间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支架底座考虑到风速及屋顶防水措施保护,采用一次性浇筑好的水泥压块(如图三所示);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接头采用MC4公母插头,方便拆卸。 图三 2、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2.1太阳能电池板 2.1.1太阳能电池板选型 光伏组件选用多晶硅组件,型号为250Wp的多晶硅组件,每块内部封装156*156多晶电池片60片,该组件拥有高转换效率,确保卓越品质;该组件能够承受高风压、雪压以及极端温度条件;能够达到12年90%和25年80%的输出功率,5年工艺材料的质保。 2.1.2

表六 2.1.3太阳能电池板实物图(如图四所示) 图四 2.2光伏汇流箱 2.2.1光伏汇流箱的选型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光伏控制器或者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方便维护,提供可靠性,一般需要在光伏组件与光伏控制器或者逆变器

之间增加直流汇流装置,故系统中需要增加光伏防雷汇流箱。又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并联数为10并,我们正常把每并电流预设为10A,考虑到控制器是两路输入每路电流50A,故选用两台5进1出的汇流箱。 2.2.2功能特点 满足室内、室外安装要求 最大可接入16路光伏串列,单路最大电流20A 宽直流电压输入,光伏阵列最高输入电压可达1000VDC 光伏专用熔断器 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正负极都具有防雷功能 可实现多台机器并联运行 维护简易、快捷 远程监控(选配)

光伏课程设计

新能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光伏发电 姓名: 班级:电气101 学号: 指导教师:韩老师 成绩评定: 2013年12月23日

一光伏发电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逆变器。 其中在光伏发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起到核心作用,它是光-电的桥梁。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通过收集光、太阳能,然后转换成电能,之后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把电输送到用电设备。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硅原子有4个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带负电的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带正电的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制作时,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化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用蓄电池存储,也可输入公共电网。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以及其他费用占另外50%。

5kW光伏离网发电系统解决资料

5kWp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二零一六年元月

目录 一、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简介及建设内容参数 (3) 1.1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简介 (3) 1.2 建设位置参数 (3) 1.3 项目用户负载参数 (4) 二、相关规范和标准 (5) 三、系统组成与原理 (6) 3.1 光伏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组成 (6) 3.2 光伏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 (7) 3.3 离网系统原理示意图 (7) 四、离网发电系统方案设计过程 (8) 4.1 方案简介 (8) 4.2 使用具体要求信息 (8) 4.3 蓄电池设计选型 (9) 4.4组件设计选型 (14) 4.5 离网逆变器设计选型 (18) 4.6 控制器设计选型 (19) 4.7 交直流断路器 (20) 4.8 电缆设计选型 (22) 4.9 方阵支架 (22) 4.10 配电室设计 (23) 4.11 接地及防雷 (23) 4.12 数据采集检测系统 (24) 五、设备配置清单及详细参数 (25) 六、系统建设及施工 (25) 6.1 施工顺序 (25) 6.2 施工准备 (26) 6.3 工程施工 (27) 七、系统安装及调试 (27) 7.1 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和检验 (27) 7.2 总体控制部分安装 (29) 7.3 检查和调试 (29) 八、工程预算分析报告 (30) 8.1 投资估算内容 (30)

8.2 工程预算 (30) 九、运行及维护注意事项 (32) 9.1 日常维护 (32) 9.2 注意事项 (35)

一、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简介及建设内容参数 1.1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简介 独立光伏电站是独立光伏系统中规模较大的应用。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集中供电,如在一个十几户的村庄就可建立光伏电站来利用太阳能,当然这是在该村庄地理位置较偏远,无法直接利用电力公司电能的情况下,所能用到的方法。用这种方式供电便于统一管理和维护。而户用系统是采用分散供电的方式提供电能,如果要在该村庄安装户用光伏系统,这样每一户都得需这么一套光伏系统,它比起独立光伏电站来,所需的元器件规格要小,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及负载都比较小,但是独立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系统基本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形式,简单的讲就是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如建筑幕墙、屋顶等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结构,不但具有围护结构的功能,同时又能产生电能供本建筑及周围用电负载使用。还可通过建筑物输电线路离网发电,向电网提供电能。太阳能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由于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 因而备受关注。 1.2 建设位置参数 1、项目名称:; 2、项目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3、经度:114°30’,纬度:30°60’;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报告

西安思源学院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西安市发电系统设计 课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专业:电力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力0902 姓名:杨欣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1日

目录 1光伏软件Meteonorm和PVsyst的介绍--------------------------------------------3 2中国北京市光照辐射气象资料-------------------------------------------------------9 3独立光伏系统设计--------------------------------------------------------------------11 3.1负载计算(功率1kw,2kw,3kw,4kw,5kw)---------------------------------11 3.2蓄电池容量设计(电压:24V,48V)--------------------------------------------11 3.3太阳能电池板容量设计,倾角设计-----------------------------------------------11 3.4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间隔计算及作图。--------------------------------------------14 3.5逆变器选型-----------------------------------------------------------------------------15 3.6控制器选型-----------------------------------------------------------------------------15 3.7系统发电量预估------------------------------------------------------------------------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